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現代民法轉變

現代民法轉變

發布時間: 2022-04-13 18:12:56

民法三大原則的現代化變遷及其原因

所有權神聖不可侵犯、契約自由和過失責任,是近代大陸民法的三大原則。它們代表了19世紀民法的特徵,貫徹在這一時期制定的各民法典之中。

所有權神聖不可侵犯、契約自由和過失責任,是近代大陸民法的三大原則。它們代表了19世紀民法的特徵,貫徹在這一時期制定的各民法典之中。19世紀末以來,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從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壟斷階段,近代民法三大原則也發生了變化:由個人主義本位發展到團體主義本位。
一、所有權絕對性的限制
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個人對財產的所有權被視為神聖的天賦權利。所有權可以上達天空、下及地心,法律對所有權的內容也極少實質性的限制,從而形成了一種絕對所有權觀念。《法國民法典》第544條規定:「所有權是對於物有絕對無限制地使用、收益及處分的權利」,這是對絕對所有權原則的准確表達。依據《法國民法典》,財產所有人可以在法律范圍內以他認為適當的方式處置其財產,可以自己使用,可以出賣、出租或出借,可以閑置不用,甚至還可以破壞。對這類處分行為,任何人不得干預,即使這種干預對財產所有者或社會有益亦是如此。
然而所有權不是一個靜止不變的制度,它總是要伴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等的演變而變化。19世紀末以來,個人主義本位的所有權觀念日漸式微,社會本位的所有權觀念日益發達。這種觀念認為,法律保障所有權旨在發揮物的效用,使物被充分利用並增進社會公共福利,所以,所有權的行使應當顧及社會公共利益,不允許個人濫用權利,損害他人和公共利益。1900年頒布的《德國民法典》便體現了這種時代精神。盡管它確立了所有權受法律保護的原則,但已摒棄了諸如「絕對」、「神聖不可侵犯」之類的用語,並對所有權的行使規定了一系列限制,表現在:其一,所有權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否則便是違反「善良風俗」,為法律所不容。其二,所有權的行使不得損害第三人的利益。其三,所有權的行使要有助於發揮物的社會職能,不能只為個人利益而傷害社會整體利益。比如規定「土地所有人對於他人在地下或高空所為的干涉,無任何利益者,不得禁止。」其四,所有權的行使要有助於發揮物的社會效用。例如第904條規定:「在他人為防止當前的危險而進行必要的干涉,而其所面臨的緊急損害遠較因干涉對所有人造成的損害為大時,物的所有人不得禁止他人對物的干涉。」
二、契約自由的限制
契約自由原則包括以下含義:其一,當事人意思自治。契約的訂立、變更與撤銷均應由當事人自主作出決定。契約內容只要不違反法律、「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便可以包含任何事項,其他人不得干預或變更。其二,國家尊重個人意思。這意味著國家在契約方面的立法權是有限的,除個別情況外,它只能制定任意性規范,而對這類規范,當事人可以不予遵從。其三,契約即法律。契約一經訂立,便等同於法律,國家應當以強制力予以保證。這是契約法領域內國家的基本任務所在。
契約自由是資本主義自由平等原則的邏輯延伸。但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制度下,人們在擁有財產及經濟實力上的巨大差異導致了契約當事人間實際上的不平等。現代社會的發展也證明,一味追求契約自由有時會損害社會的整體利益,因此,國家應當更多地介入契約法領域,以增進社會整體利益。在這種觀念支配下,20世紀以來,大陸法系各國對契約自由設置了種種限制,主要表現在:1)改變以往契約法規范大多為任意性規范的狀況,增加強制性規范的比重。2)為維護平等競爭,制定特別法規限制壟斷企
業訂立契約的自由。3)以行政手段規定契約的訂立和條件。國家干預的觸角廣泛延伸到戰略軍備物資、外匯、投資、證券交易、價格、工資以及勞資關系等各種領域中,制定了大量強制性規范。對於這類規定,訂立人很少有商量餘地,只能照章執行。4)普通商業企業中廣泛採用的「標准契約」也限制了確定契約內容方面的自由。
三、從過失責任原則到無過失責任原則
整個19世紀,在大陸法系各國的侵權行為法中,佔主導地位的一直是過失責任原則,盡管在個別領域中開始出現某些無過失責任立法。《法國民法典》第1382條規定,造成損害賠償責任要有兩個要件:一是客觀上要有損害行為與損害結果,二是主觀上要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過失責任原則是個人主義精神在私法領域中的重要表現。
19世紀末以來,隨著資本主義社會大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民法上的損害賠償觀念逐漸發生變化,無過失責任原則在立法和司法上得到確立。無過失責任原則也稱嚴格責任原則,它意味著損害一經發生,即使對方沒有任何過錯,也應負賠償之責。大陸法系許多國家都在特別法中採取無過失責任保護受害人的利益,廣泛涉及工業事故、交通事故、醫療事故以及航空器、核能的採用所引起的損害等。另一個相關的發展是社會保險制度的興起。通過社會保險,使得整個社會分擔一部分對事故受害者的賠償,這是彌補賠償不足和不及時缺陷的有效手段,它在當代大陸法系國家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這些發展動搖了傳統民事責任法律的基礎。既往的當事人過錯學說正在由社會過錯或客觀過錯學說取代,甚至有人主張以風險概念取代過錯概念。這些變化讓人強烈感受到一種社會化和非倫理化的趨勢。
總之,從近代民法三大原則的變遷中可以看出,與自由資本主義時代民法對個人主義的強調相比,現代民法更注重尊重公共利益,強調誠實信用,禁止權利濫用。

Ⅱ 論述現代民法模式的主要內容

來1、民法基本原則,是其效源力貫穿於整個民事法律制度和規范之中的民法根本規則,是指導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進行民事活動的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基本行為准則。
2、其的特徵:
(1)內容的根本性。不僅體現社會主義法的一般原則,而且直接體現商品經濟的一般要求。反映民事活動、民事法律關系的本質特徵。
(2)效力的貫徹始終性。貫徹民法的始終,對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進行民事活動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3)形式的非規范性和不確定性。民法的基本原則不具有法律規范所要求的具體行為模式與法律後果的邏輯構成,因而不屬於民法規范。同時,民法的基本原則大多屬於彈性的不確定條件,沒有全面具體地規定權利義務。
(4)功能的強行性補充性。
3、民法的特徵,還可以換下面這種更直白的說法:
(1)民法基本原則是指導民事行為、民事主體和民事司法的准則。
(2)民法基本原則不涉及當事人的具體的權利與義務關系
(3)民法基本原則強行性規范,當中人不得以約定方式來排除適用。

Ⅲ 從近代民法到現代民法,民法的發展呈現出哪些特點

現代民法的人文精神是全面主體性與嚴格自由主義的統一。具體而言,現代民法的人文精神表現為對實質正義、個別正義的追求,對人格權的關注以及對所有權絕對、契約自由和過失責任等三大近代民法原則的修正與限制。現代民法的人文精神是對近代民法的人文精神的揚棄,是人類朝著純粹的理想的人文精神前進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時代精神,是對近代民法人文精神中二律背反的克服,具有辯證法的色彩,必將極大推動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
自羅馬法復興、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以來,民法以其自身邏輯獲得發展。總的來說,依據一些學者的看法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即近代民法和現代民法。近代民法,即指經過16、17、18世紀的發展,於19世紀西歐各國編纂民法典而獲得定型化的一整套民法的概念、原則、制度、理論和思想的體系,在范圍上包括法、德、奧、日本及舊中國民法等大陸法系民法和英美法系民法。現代民法,是指近代民法在20世紀的發展與修正,與近代民法並無本質上的差別,是在近代民法的法律結構基礎之上,對近代民法的原理、原則進行修正、發展的結果。[1]本文闡述現代民法的人文精神的基本特徵和發展過程,並力爭指出這一發展背後的力量和啟示。

Ⅳ 民法的近代模式和現代模式是什麼意思

近代民法模式

由歐洲大陸法所確立的近代民法模式,其集中表現為:其一,抽象的人格。近代民法對於民事主體,僅作極抽象的規定,即規定民事主體為「人」。它是對於一切人,不分國籍、年齡、性別、職業的高度抽象的規定。當時,在資本主義體制下作為商品交換主體的勞動者、消費者、大企業、中小企業等具體類型,在民法典上,被抽象為「人」這一法人格。「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當然是指有血肉之軀、有理智和感情的人類,但它是一個抽象概念,把各人的具體情況,如男女老幼、富裕貧窮、文化程度、政治地位、經濟實力的差別,以及是僱用人或者受僱人、生產者或者消費者等等,全都抽象掉了,只剩下一個抽象符號「自然人」。規定自然人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權利能力完全平等。對於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組織體,也是如此,生產企業、商業企業、金融企業、大企業、小企業的差別,以及非從事生產經營的組織體如各種學會、協會、學校、醫院、慈善機構等等,抽象為一個法律資格「法人」。法人的權利能力,被認為與自然人相同,僅法人格的取得,因公益法人、營利法人而有不同。這樣,就把社會生活中千差萬別的民事主體,簡單化了,高度地劃一了。其二,財產權保護的絕對化。私的所有制,是近代社會的基礎,民法典規定的以所有權為中心的物權制度,使私的所有製法律化,是近代法的輝煌成果。此物權,被視為絕對權,具有可以對抗一切人的絕對性,法律上給予絕對的保護。如果這塊土地屬於某人所有,則他不僅可以支配地表進行耕作或者建築,而且向上直到高空和向下直達地心,都歸他支配,任何人不得侵犯。其三,私法自治。在民事生活領域,要獲得權利、承擔義務,進行一切民事行為,完全取決於當事人自己的意思,不受國家和他人的干預,此即私法自治,為近代民法的根本原則。私法自治,是維持市場自由競爭的法律原則。作為私法自治原則的下位的原則,有契約自由、遺囑自由、團體設立的自由諸原則。其中,以契約自由原則為最重要。私法自治的實質,在於民事生活領域的一切法律關系,由獨立、自由、平等的個人通過協商決定,國家不作干預,只在當事人發生糾紛不能解決時,國家才以法院的身份出面進行裁決,而法院進行裁決時仍然以當事人的約定為基準,不得對當事人的約定任意變更。其四,自己責任。按照私法自治原則,自由平等的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思,通過民事法律行為去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如果因此發生損害,亦應由個人對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叫做自己責任,亦即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由他人負責,個人也僅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對他人的行為負責,並且,只對因自己具有故意過失的行為造成的損害負責,雖然造成損害,如果不具有故意過失,則依法不承擔責任。因此,自己責任又稱為過失責任。

現代民法模式

所謂民法的現代模式,其集中表現為:第一,具體的人格。鑒於20世紀社會經濟生活所發生的根本變化,傳統民法所規定的抽象的人格,對一切民事主體作抽象的對待,於是在企業主與勞動者、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法律關系中,造成了經濟地位上的強者,對經濟上的弱者在實質上的支配,反過來動搖了民法的基礎。因此,現代民法在維持民法典關於抽象的人格的規定的同時,又從抽象的法人格中,分化出若干具體的法人格。其代表的例子是勞動法上,形成勞動者的具體人格,使僱傭契約的主體成為服從團體法理的勞動法的主體。其次,為了阻止大企業獨占的弊害,經濟法、反壟斷法,成為著眼於企業的規模、業種的獨立的法域。此外,消費者及公害的受害者,也作為一定的法人格類型,出現在特別法上。在這方面,我國頒布了勞動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正在起草的統一合同法草案中注意區分經營者之間的關系,與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第二,財產所有權的限制。保護財產所有權不僅是近代法的基本任務,也是現代法的基本任務。只是現代法對財產所有權的保護不像近代法那樣絕對化。按照現代民法思想,認為財產所有權應受一定的限制,認為財產所有權具有社會性。基於這樣的思想,各國對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設有公法規制措施,對重要生活物資實行統制,在民法上要求權利的行使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禁止權利濫用。第三,對私法自治或契約自由的限制。現代民法上,變化最大的莫過私法自治原則,特別是契約自由原則。私法自治或契約自由,其實質是自由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徵。近代民法對契約自由不加限制,反映經濟政策上的放任主義,其結果在促進近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許多嚴重的社會問題。在現代法上,私法自治或契約自由雖仍然是民法基本原則,但已不再是從前的狀況,私法自治或契約自由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包括公法上對交易的規制,即所謂「私法的公法化」,在民法上則通過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對私法自治或契約自由進行限制,以及由法律直接規定某些契約條款無效等。我國民法也是如此,例如起草中的統一合同法草案,在涉及經營者與經營者的關系時,著重體現私法自治和契約自由,而一旦涉及經營者與消費者或勞動者的關系時,則著重考慮對消費者和勞動者的特殊保護。第四,社會責任。現代社會是高度的風險社會,企業事故、交通事故、缺陷產品致損、環境污染公害等,很難從個人行為的可歸責性上獲得倫理根據,使自己責任即過失責任的倫理基礎發生動搖。現代民法雖在違約責任及一般侵權行為責任中仍然堅持自己責任即過失責任原則,但對於許多特殊侵權行為規定了無過失責任即嚴格責任,此外還導入了與民事責任無關的損害補償制度。例如我國民法通則第122條和產品質量法第四章參考歐共體關於產品責任的指令和美國的嚴格產品責任法制,對於產品缺陷致損規定了無過失責任.

Ⅳ 近代民法和現代民法的區別

近代民法的物質基礎是19世紀的社會經濟生活,而現代民法的物質基礎是20世紀的社會經濟生活。總的看來,19世紀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平穩發展的世紀。政治上的相對穩定和經濟的平穩發展,要求法律秩序的穩定,要求確保法的安定性,使市場參加者可以進行計劃,預見自己行為在法律上的後果。近代民法正是反映了這種要求。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20世紀恰好是一個極度動盪的、急劇變化的、各種矛盾沖突空前激化和各種嚴重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的極不穩定的世紀。首先是30年代席捲全球的空前的經濟危機,使多少人陷於失業、飢餓、貧困,使主要國家的生產力倒退幾十年。然後是兩次世界大戰,使數千萬人喪失生命,使許許多多城市變成廢墟,造成物價飛漲、貨幣貶值、物質匱乏、住房恐慌,成為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慘劇。再有,人類社會在20世紀分裂為兩大陣營,一個是資本主義陣營,一個是社會主義陣營,到了世紀末社會主義陣營的大部分又改變了顏色即所謂蘇東巨變,這在人類史上都是驚心動魄的場面。同時,20世紀又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的世紀,各種科學技術成果的採用,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使人們能夠享受到空前的物質文明。由於技術進步,促進了工業交通事業的發展,出現了兩極分化、貧富懸殊、勞動者與企業主的對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對立,以及企業事故、交通事故、環境污染、缺陷產品致損等各種嚴重社會問題。此外,20世紀還發生了規模浩大的民主運動、民權運動、女權運動、消費者運動、環境保護運動。在這種條件下,法院面臨許許多多新的問題和新型案件,對於這些案件或者缺乏法律規定,或者像過去那樣機械地適用法律無法解決問題,迫使法官、學者和立法者改變法學思想,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最終促成了民法制度和民法思想的變遷,由近代民法發展演變為現代民法。

從法律分類來說,中世紀民法與近代民法,是兩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法律類型。但近代民法與現代民法之間則不存在這種區別。所謂現代民法是指近代民法在20世紀的延續和發展,可以說是現代社會的近代民法。現代民法,是在近代民法的法律結構基礎之上,對近代民法的原理、原則進行修正、發展的結果。*9對於現代民法的基本特徵,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Ⅵ 進入現代以來,法國民法典的原則和內容發生了哪些變化

法典的第213條至217條中規定妻子必須服從自己的丈夫,這在此後引起了很多保護婦女權益組織的不滿,後來被廢除。

1816年,法典中曾經廢除了離婚制度,1884年又得以恢復。

1970年廢除了丈夫是一家之主的規定。

1972年又廢除了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地位不平等的規定。

名稱的變化:最早頒布時,它被稱為法蘭西民法典。

1807年9月3日法令稱它為拿破崙法典。

1814和1830年的憲章又將其改回原名。

1852年3月27日的法令又把它叫做拿破崙法典,理由是為了尊重歷史的真相。

實際上,1870年以後,按照政府的習慣稱謂,這部法典一般都僅被稱為民法典。時至今日,《拿破崙法典》一般被用來指這部法典的早期版本,藉以與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的現行版本相區別。

(6)現代民法轉變擴展閱讀:

《拿破崙法典》(Napoleonic Code) ,又稱《法國民法典》或《民法典》(Civil Code)。《拿破崙法典》總共分為三大部分,2281條法律條文。

第一部分是人法,其中都是有關民事權利的規定。

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關各類財產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規定。

第三部分是獲取各類所有權的方法的規定,具體包括繼承、遺囑、還債、贈予、夫妻共同財產等相關法律條文。

這部法典是資本主義國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則,成為歐美各國資產階級的立法規范,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Ⅶ 民法的含義 及發展

民法基本原則的概念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民法及其經濟基礎的本質和特徵的集中體現,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為規范和價值判斷准則。民法基本原則的意義,具體體現在:
1.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民事立法的准則。
民法的基本原則,蘊含著民法調控社會生活所欲實現的目標,所欲達致的理想,是我國民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本質特徵的集中反映,集中體現了民法區別於其他法律,尤其是行政法和經濟法的特徵。它貫穿於整個民事立法,確定了民事立法的基本價值取向,是制定具體民法制度和規范的基礎。
2.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的基本准則。
民事主體所進行的各項民事活動,不僅要遵循具體的民法規范,還要遵循民法的基本原
則。在現行法上對於民事主體的民事活動欠缺相應的民法規范進行調整時,民事主體應 依民法基本原則的要求進行民事活動。
3.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法院解釋法律、補充法律漏洞的基本依據。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法院對民事法律、法規進行解釋的基本依據。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須對所應適用的法律條文進行解釋,以闡明法律規范的含義,確定特定法律規范的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法院在對法律條文進行解釋時,如有兩種相反的含義,應採用其中符合民法基本
原則的含義。無論採用何種解釋方法,其解釋結果均不能違反民法基本原則。如果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在現行法上未能獲得據以作出裁判的依據,這就表明在現行法上存在法律漏洞。此時,法院應依據民法的基本原則來進行法律漏洞的補充。
4.民法的基本原則,是解釋、研究民法的出發點。
學者在對民法進行解釋、研究時,應以民法的基本原則作為出發點,無論何種學說,違背了民法的基本原則,就不是妥當的學說。 二、民法基本原則的內容
我國的民事立法上,確立了以下幾項民法的基本原則:
(一) 平等原則
所謂平等原則,也稱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3條明文規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平等原則集中反映了民事法律關系的本質特徵,是民事法律關系區別於其他法律關系的主要標志,它是指民事主體享有獨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其中平等以獨立為前提,獨立以平等為歸宿。在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中,民事主體互不隸屬,各自能獨立地表達自己的意志,其合法權益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原則是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要求在民法上的具體體現,是民法最基礎、最根本的一項原則。現代社會,隨著在生活、生產領域保護消費者和勞動
者的呼聲日高,平等原則的內涵正經歷從單純謀求民事主體抽象的法律人格的平等,到兼顧
在特定類型的民事活動中,謀求當事人具體法律地位平等的轉變。我國民法明文規定這一原則,強調在民事活動中一切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意在以我國特殊的歷史條件為背景,突出強調民法應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
(二) 自願原則
自願原則,是指法律確認民事主體得自由地基於其意志去進行民事活動的基本准則。我國《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自願原則的存在和實現,以平等原則的存在和實現為前提。只有在地位獨立、平等的基礎上,才能保障當事人從事民事活動時的意志自由。自願原則同樣也是市場經濟對法律所提出的要求。在市場上,准入的當事人被假定為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斷者,因此,民事主體自願進行的各項自由選擇,應當受到法律的保障,並排除國家和他人的非法干預。自願原則的核心是合同自由原則。雖然有商品經濟就有合同自由的觀念,但合同自由作為一項法律原則卻是遲至近代民法才得以確立。當然,合同自由從來都不是絕對的、無限制的自由。在某種意義上,一部合同自由的歷史,就是合同如何受到限制,經由醇化,從而促進實踐合同正義的記錄。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強調社會公平,注重社會公德,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對合同的自由有諸多限制。
例如在我國的郵政、電信、供用電、水、氣、熱力、交通運輸、醫療等領域所存在的強制締 約,在保險、運輸等許多領域盛行的定式合同,都是對合同自由的限制。
(三) 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是指民事主體應依據社會公認的公平觀念從事民事活動,以維持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均衡。我國《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的原則。公平原則是進步和正義的道德觀在法律上的體現。它對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和國家處理民事糾紛起著指導作用,特別是在立法尚不健全的領域賦予審判機關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對於彌補法律規定的不足和糾正貫徹自願原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弊端,有著重要意義。公平原則在民法上主要是針對當事人間的合同關系提出的要求,是當事人締結合同關系,尤其是確定合同內容時,所應遵循的指導性原則。它具體化為合同法上的基本原則就是合同正義原則。合同正義系屬平均正義,要求維系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均衡。作為自願原則的有益補充,公平原則在市場交易中,為誠實信用原則和顯失公平規則樹立了判斷的基準。但公平原則不能簡單等同於等價有償原則,因為在民法上就一方給付與對方的對待給付之間是否公平,是否具有等值性,其判斷依據采主觀等值原則,即當事人主觀上願以此給付換取對待給付,即為公平合理,至於客觀上是否等值,在所不問。由此不難看出公平原則的具體運用,必須以自願原則的具體運用作為基礎和前提,如果當事人之間利益關系的不均衡,系自主自願的產物,就不能謂為有違公平。
(四) 誠實信用原則

Ⅷ 近代民法和現代民法內容上的主要區別

您好,近代民法和現代民法建立在對當時社會生活所作出的兩個基本判斷之上的,社專會背屬景不同,則決定了其內容也具有差異性。
這兩個基本判斷,是近代民法和現代民法制度、理論的基石。近代民法第一個基本判斷,叫平等性。在當時不發達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主要是農民、手工業者、小業主、小作坊主。法學者和立法者對當時的社會生活作出一個基本判斷,一切民事主體都是平等的,叫做平等性。第二個基本判斷,叫互換性。所謂互換性,是指民事主體在市場交易中,在民事活動中頻繁地互換其位置,在這個交易中作為出賣人與相對人發生交換關系,在另一個交易中則作為買受人與相對人建立交換關系。於是,主體之間存在的並不顯著的在經濟實力的差別或優勢,因為主體不斷地互換其地位而被抵銷。在平等性上的不足,因互換性的存在而得到彌補。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Ⅸ 社員權的性質

社員權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民事權利,然而,也是爭議很大不為人們熟悉的民事權利。通過考察它的產生過程,得出了社員權最早產生於日耳曼法的結論。在現代社會,社員權有其存在價值,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於社員權的概念,存在著權利說與地位說,權利說又分為混合權利說和小民事權利說。這些學說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社員權的性質上,學者們更是各持己見。社員權作為一項新興獨立的民事權利,有其獨立的品格,與財產權、人身權相並列。侵害社員權的行為,可進一步分為社團、社員與第三人對社員權的侵

害。社員權的保護可以通過自我保護和公力保護實現。在我國目前的民法典草案中,並沒有社員權的規定。作為一項基本的民事權利,社員權應當進入民法典。社員權規定在「法人」章節為宜,同時在「民事權利」章節中宣稱自然人、法人享有社員權。

[關鍵詞] 社員權 產生與意義 概念與性質 法律保護 立法建議

德國學者Habersack認為,「社員權亦屬一項值得作深入研究之問題。」 在我國,探討公司股權、建築物區分所有人的成員權、合作社社員的權利、股份合作制企業成員的權利以及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權利的性質時,都有學者主張「社員權說」。但是,對於什麼是社員權,它具有什麼性質,又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為此,本文先圍繞社員權的產生和現實意義展開,後重點闡述社員權的概念和性質,最後對社員權的保護和立法略陳管見,求教學界賢達。

一.社員權的產生與現實意義

(一)社員權的產生

任何一項民事權利,其產生和形成都是經過漫長地醞釀,絕非立法者瞬間觀念的產物,實乃經濟社會發展進步之必然情事也。社員權亦不例外。

社員權,社團法人 的伴生物也。「人類在社會生活上須組織各種各樣的團體,然該結合有二種類型——即合夥與社團。」 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產物,社團很早就產生了。在西方,古羅馬共和國時期「……承認國家和地方政府具有獨立的人格,與其成員相分立,是為社團的起源。」 在中國,「『社'為吾國固有社會中人民集合的單位,在公法或私法上,均起源甚早。」 然而,古代中國,由於諸法合體,私法極其不發達,雖有社團現象產生,但斷不可能產生社員權,更不可能形成社員權理論。社員權及社員權理論實乃西方舶來品,無可爭議。然則,社員權及社員權理論,於西方何時產生,也是一個不確切的問題。我國學者大都認為,社員權學說為德國學者Prenaud 於1875年首倡。但筆者認為,我國學者尤其是大陸地區學者在介紹社員權學說時,主要是圍繞股權的性質爭議展開的,認為Prenaud首次主張股權為社員權說,但對於社員權理論本身為誰所首倡,並無說明。所以,社員權理論為Prenaud首倡的提法是缺乏充分證據的。

從淵源上看,筆者更傾向於認為社員權產生於日耳曼法。李宜琛先生在《日耳曼法概論》中將羅馬法與日耳曼法進行比較,認為「羅馬法為個人的,而日耳曼法則為集團的」。 他認為,羅馬法把法人擬制為個人,其組織人員仍處於個人地位,「法人之觀念,雖經漸被是認,然亦不過擬制為個人,從而賦予人格而已。」 相反,日耳曼法不但承認團體人格,並且肯定「團體構成員之地位」,賦予構成員「團體中權義之資格」,享有和履行構成員所特有的權利義務。「日耳曼法上並無所謂『人'之抽象的概念。凡國民之一員,皆具有取得國法上權義之資格。凡團體之構成員,亦皆有取得其團體中權義之資格。且團體不惟為各個人之總合,且系獨立享有人格之實在體,而非法律擬制之個人。其各個人於其個人地位而外,更各有團體構成員之地位。」 所以,日耳曼法中團體構成員所享有的權利應為社員權最早萌芽。

當然,可以肯定的是,社員權的大量產生與發展,社員權理論的豐富和完善,卻是近現代的情事。這可以從民事立法上得到印證。

1804年,《法國民法典》頒布,其中並沒有明確的法人制度規定,當然也就不可能對社員及社員權作出規定。該法典頒布之時,正處於資本主義自由經濟階段,是個人本位法盛行之時,客觀上的條件限制了它的結構和內容。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向壟斷階段過渡,近代民法也開始向現代民法轉變。「近代民法向現代民法的轉變,導致了民法的社會化,這樣,在民法中形成了與『個人法'不同的『團體法'。」 1897年的《德國民法典》是這種轉變的開始。該法典在第一編第一章第二節規定了法人制度,其中就包括了社員的權利義務。該法第34條規定在特定的情形下,社員無表決權,第35條規定了社員特別權利,第37條規定了請求召開社員大會的權利,第38條規定了社員資格,第39條規定了退社等等。此後,其他國家和地區繼起仿效,法人制度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完善,同時,有關社員權利義務的條文也逐漸增多,並且在一些民事特別法中有著進一步的規定,例如公司法、合作社法等。

(二)社員權的現實意義

1.社員權是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社團大量出現所必需的民事權利。如果說羅馬法上已有關於法人的制度規定,那麼可以斷定該規定必定極其簡陋,不可能出現與現代民法對法人的完備而又精細的規定情形,當然也就不可能出現社員權的規范了。「然法人觀念之發達,為中世紀以後之事。」中世紀,歐洲經歷了商人法時代,「當時商工業勃興結果,產生多數商事公司。」 經文藝復興、啟蒙運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到大大解放,經濟迅速發展,「大規模事業幾為公司所獨占,而永久的公益事業,非依法人組織,亦難以達成,故法人制度在近代極其發達。」 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社團法人,尤其是營利社團法人,作為經濟社會生活的重要參與者,其內部的關系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為社團法人首先是以人為基礎而成立的,社員在社團中的權利義務只有經過法律的明確規定,方能調動廣大社員的積極性,同時也利於將來糾紛的解決,使得社團能夠順利實現其目的,於社會來說,亦可獲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所以,在法律上,就有必要對社團社員的權利義務作出明確規定。

2.社員權是近代民法向現代民法嬗變的產物,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民法由契約向身份的回歸,有效地彌補了民法傳統調整模式的缺陷。自從英國學者梅因《古代法》出版以來,「從身份到契約」的用語到處充斥於民法學。社員權,顧名思義,就是指社員所享有的權利,非社員主體不能享有。這就說明,社員權並不是一項普遍的權利,不是任何主體都可以享有。我們可以把社員看作一種身份,一種現代社會所特有的身份 。現代社會中,各種社團林立,社員身份也隨之普遍化,例如投資公司和合作社,可以享有股東身份與社員身份;加入各種公益團體,如黨派團體、人民群眾團體、文藝和體育工作團體、學術研究團體、社會經濟團體、宗教團體等等,就可以取得相應的成員身份。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弱者與強者之區分,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的身份之別等等。傳統民法以抽象的平等民事主體為調整對象,以契約方式為調整手段的調整模式對現實生活已經顯得力不從心。所以,現代民法出現了由契約向身份的回歸的趨勢,「倒轉梅因『從身份到契約的命題』」 , 當然同時也還會存在「從身份到契約」的衍變。是故,社員權是近代民法向現代民法嬗變的產物,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民法由契約向身份的回歸,有效地彌補了民法傳統調整模式的缺陷。

3.社員權的出現改變了民事權利體系的格局,打破了人身權與財產權對民事權利的壟斷。人身權與財產權,作為最基本的民事權利,很早就產生了。一直到近代,民事權利不是歸屬於人身權范疇,就一定可以納入財產權體系,幾乎找不到第三種性質的民事權利。人身權,以自然人人格和傳統身份為基點,考察人身利益的保護;財產權,以主體對物的支配控制為基點,探討財產利用和財產利益的獲得。而社員權,其主體的社員身份與傳統的身份有別,並且也不僅僅表現為對個人財產利益的追求,甚至有時不追求自我個體利益,例如公益社團的社員權。是故,我國已故著名民法學者謝懷栻先生就把社員權列為一大民事權利,與人格權、親屬權、財產權以及知識產權並存。這是極有見地的主張。對於這一民事權利分類,王利明教授贊譽道:「……是對民法權利體系的重新構建,它不僅僅對民法的體系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也是對市民社會成員的基本的私權的精闢概括。」

4.社員權是構建和維護市民社會,促進市民社會健康發展的私法權利。社員權的一個明顯特徵就是,它排除公權力對社團的過渡干涉,社團一切行動的根源都源於社員權的授予。社團自治,離開社員權是不可能實現的。社團,尤其是非營利社團,作為「第三部門」,發揮了巨大的社會職能。「國家是依靠社團網路所構成的公民社會支撐著的。在個人和國家之間存在著一股強大的社會中堅力量。這股強大的社會中堅力量就是各種各樣獨立自主的社會組織或機構。」 「這些組織具有公共服務的使命,積極促進社會福址,代表了市場經濟和民主制度下『社會力』的浮現。」 即便是公司等營利社團,近年來人們也越來越關注其社會責任。客觀上,社團的大量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權力的行使范圍,給市民社會的自由發展留下了空間。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社員權對於市民社會的構建和發展,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社員權的法律概念與性質

(一)社員權的法律概念

對於社員權概念的界定,民法學界主要存在兩種學說,一為民事權利說,一為社員地位說。民事權利說又可進一步分為混合權利說與小權利說。依筆者之見,混合權利說有以下代表觀點:史尚寬先生認為,「社員權(Mitgliedsrecht)者,社團法人之社員對於法人所有之權利也。」 王利明先生認為,「社員權是指在某個團體中的成員依據法律規定和團體的章程而對團體享有的各種權利的總稱。」 小權利說以以下觀點為代表:劉得寬先生認為,「社員權者,構成社團社員,基於社員資格,對社團所具有之一種概括性的權利。」 龍衛球先生認為,「社員權:社團中的成員依其在社團中的地位而產生對社團享有參與管理和取得財產利益的權利。」 張俊浩先生認為,「社員權是團體成員依其在團體中的地位產生的對於團體的權利。」 張谷先生認為,「社員權者,組成社團的成員,基於該社員的資格,對社團所享有的包括性權利也。」 社員地位說有如下代表觀點:李宜琛先生認為,「是以所謂社員權者,與其謂為一種權利,無寧解為一種法律上之地位也。」 洪遜欣先生認為,社員權實乃一種社員地位,「社團法人之社員,對於社團,固然有取得權利或負擔義務之資格 ,但此種資格,與其謂為獨立之權利,毋寧解為僅系社員之法律上地位而已。」 「論者有謂,社員權既非人格權,亦非身份權,乃特殊之權利,為一種法律上之地位。」 持社員地位說的學者相對較少。事實上,僅依據學者們給社員權下的定義,就把他們列為不同的學說代表,有點過於草率和武斷。但是,必須承認的事實是,學者們自身對社員權也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要麼語焉不詳,要麼一筆帶過,很難對其學說作出一個精確的定位。

應當說,權利說與地位說本質上並無不同,只不過權利說強調社員所享有的權利 ,而地位說強調社員在社團中的地位罷了。如果脫離社員地位,則無社員權利可言;同樣,強調社員地位,也不能忽視社員權利,否則此種地位毫無意義。而且,筆者認為,社員地位說,側重於社員對非社員而言,社員所享有的權利,具有對外性。例如,A系某學術團體的理事(社員),而B不是,那麼A在這個學術團體中的理事地位,基於理事地位享有的各種權利,相對於B來說就具有對外性。民事權利說,強調社員對於社團所享有的權利,具有對內性。例如,A系某公司的股東,享有利潤分配請求權,該權利只能向公司行使,不得指向任何第三人。社員與第三人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若不是基於社員地位(社員身份),則與一般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無異,適用一般的民事權利義務規范調整。

雖然權利說和地位說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員權的本質,有其合理性,但這並非意味著二者已完美無缺。事實上,依筆者之見,混合權利說不夠精確。 社員對社團的權利義務,沒有說明是依社員地位產生的,容易與社員和社團之間發生的普通的民事關系相混淆。在公司設立之初,創始人的出資義務就不是對公司的義務,因為此時公司根本就沒有成立。公司成立後,其中的某個股東把自己的一處房產轉讓給公司作廠房,在此法律關系中,股東對公司所享有的權利,也不是社員權,而是一般意義上的債權。小權利說把社員對社員的權利排除在外,定義不夠周延。例如,有限公司中,股東對於其他股東轉讓出資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權。混合權利說和小權利說的一個共同缺陷是,都把社員依社員地位對第三人的權利義務排除了。比如說,在一志願性服務社團中,社員就負有向社會和第三人提供志願性服務的義務,雖然該項義務並非法律義務,但亦為社團章程所規定。社員地位說,注重社員在社團中的地位,可以有效克服權利說的部分不足,有其合理性,因為把握住「社員地位」,就可以很好地明確社員的權利邊界,不至於任意擴大或縮小權利范圍。不過,總的來說,社員地位說比較籠統,本身並不注重社員具體享有的權利,與民法權利法本性不符,實不可取。

基於上,筆者認為,社員權,基於社員資格或地位,社員享有的權利總稱。對於這一定義,須說明如下幾點:第一,社員權是在社團中產生的權利,與一般民事權利有別,這是社員權的存在背景;第二,社員權是基於社員資格或地位產生的民事權利,如果不是社員,或者不是基於社員資格或地位,即使與社團發生民事關系,也不可能產生社員權;第三,社員權的相對人不能僅僅局限於社團,其他社員和第三人都有可能成為權利的相對人,所以,社員權兼有絕對權和相對權屬性;第四,社員權具有很強的包容性,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團體中不斷涌現出的新型權利都可以納入社員權范疇。第五,由於現實生活中社團的千差萬別,如營利社團與非營利社團之區分等,導致具體的社員權的內容會有不同,但這並不影響它們的社員權本質。

(二)社員權的法律性質

社員權到底為何物?在民商法學領域,筆者還從未見過學者們在某一權利上存在如此大的爭議 。社員權,彷彿成了一座迷宮,人們難以看清其本質。關於社員權,學界產生了很多錯誤的論調,如認為社員權屬於單一權利,並非集合體權利。 有人認為社員權是一種特殊獨立之身份權。更有甚者,把社員權解為人格權。部分學者認為社員權是相對權,因其義務主體是特定的社團。近來,也有學者把社員權看作是無形財產權。等等。這些論調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過對社員權法律性質的錯誤認識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為了澄清對社員權的錯誤認識,筆者將圍繞著以下諸方面對社員權的法律性質作一初步探討。

1.社員權是憲法上結社權在私法上的延伸。社員權是私法權利,它與憲法上的結社自由權有何關聯呢?「結社自由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產物,是體現市民社會的一個重要要素。」 現今各國成文憲法基本上都明確規定公民享有結社自由權,允許公民參加各種社會團體。我國《憲法》第3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由此視之,至少在現代社會,可以這么認為,憲法上結社權是社員權產生的前提,沒有結社權,則不可能成立社團,也就不可能享有社員權 。當然,結社權是公法上的權利,而社員權屬於私權。

2.社員權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社員權是否獨立的權利,其說不一:有謂社員權,為各種權利義務之集合,而非獨立之權利者。有謂社員權為獨立之權利,各種權利義務系由此權利分派而生者。」 社員權不是人格權或身份權,也不同於財產權。「社員權只與社員資格相聯系而與社員個人的人身無關,所以不能以之為人身權或身份權。」 對於社員權身份權說和社員權人格權說,胡俊先生有精彩批駁,「不知民法所謂身份權與親屬權同義,專指親屬法上之身份上權利而言,社員權之非身份權,似無待論。至於人格權則為維持權利人人格之權利,與權利人其人有不可分離之關系,社員權則系因社員資格而取得喪失,與社員之人格無涉;社員縱經開除退社,亦與其人格權無妨礙。解為人格權,寧非大謬!」 對於社員權與財產權的差異,我們暫且不考慮非營利社團社員的社員權,即便是營利社團社員的社員權,也非財產權所能囊括。社員權與物權有別,因為社團對社員的全部出資及其孳息享有實定法上的所有權;社員權亦非債權,因為債權是由交易法或行為法所規定的。社員權無形財產權說實質上是社員權財產權說的變異,不具科學性。社員權通過對其他權利特有屬性的兼容並收,鑄造了自身獨立的品格。不但如此,財產權一般只能為法律所明文規定,而社員權則可以基於社團章程的規定取得,即「章定社員權」。「社員權應該獨立,不僅因為公司法中的股權(股東權)已非財產權所能包容,還因為民法從個人法向團體法發展的形勢要求這樣做。」 傳統的權利理論「無法真正解釋具有垂直結構的財產團體佔有關系。」 所以,在民事立法上必須創立一種新的權利類型——社員權。

3.社員權是一類民事權利的總稱。如前文所述,社員權包括對社團、社員及第三人的權利,非一種單獨的具體的權利,具有概括性、集合性的特徵。依筆者理解,社員權不僅包括眾多類型的權利,例如建築物區分所有人對於共有部分的成員權、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成員權、合作社成員的社員權、股份合作制企業成員的權利以及股權等,而且每一類型的社員權又可以分眾多的子權利,如股權可分為會議參加權、決議權、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股東會議決議撤銷訴權、股東會議決議無效訴權、董事會決議無效或撤銷的訴權、股東會召集請求權、股息分配請求權、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新股認購權、股份收購請求權等等。「這種社員權或股權,除具有財產上請求權(如股息紅利)外,尚有身分法上的請求權(出席開會討論及表決權)或其他特殊的權利(訴訟權等),統稱為社員權或股權,以表示社員或股東的地位。」

4.社員權是團體法上的權利 ,具有專屬性。「社員權的權利主體是社員,其相對人是社團(還包括其他社員、第三人,只不過社團是主要的相對人,筆者加)。社員只是社團的一分子。所以社員權與前面的各種權利不同,不是個人法上的權利,而是團體法上的權利。」 事實上,由於我國社團立法的極其不完善,人們往往忽略了社員權的重要性,甚至只知有股權而不認社員權的存在,社員權是團體法上的權利的觀念的最終形成,還有賴於立法部門和理論界的共同努力。社員權作為團體法上的權利,還具有一個重要特徵,那就是「除由法律規定的外,由該團體(社團)的章程去規定。」 同時,「社員權具有專屬性,只可以隨社員資格的移轉而移轉,一般不能繼承。」 也有學者認為,非營利社團法人中的社員權不能繼承,營利社團法人中的社員權則可以繼承,例如股權就可以繼承。筆者認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可以繼承,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則斷不可能繼承,也不存在股權繼承的可能,因為此時的出資已經不是股權的憑證了。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見筆者對出資繼承中股東資格取得的論述 ,在此恕不贅述。

5.社員權是具有相對性的絕對權,對外它是絕對權,對內它是相對權 。社員對於社團所享有的權利,在社員與社團之間具有相對性,但是,這種權利對外宣稱的是一種絕對性的權利關系,不但如此,社員權本身就包含對同一社團其他社員、不特定第三人的權利義務關系。社員身份或資格,一般是要進行登記的,經過登記,這種社員關系就具有了公示性。然而,無論是立法還是學理研究,注重的都是社員權的對內關系,而忽略或者忽視了社員權的對外關系。正是由於對社員權的對外關系的忽視,對社員權絕對權性質的否認,使得社員權遭受侵害時不能為其提供充分有效的救濟。

6.社員權是包含程序性權利和實體性權利的具有雙重性質的民事權利。筆者認為,社員權中程序性的權利有社員大會的決議撤銷訴權、決議無效訴權,董事會決議無效或撤銷的訴權等,實體性的權利就更多了,在此不一一列舉。程序性的權利是社團實現自治的有效保障,同時也是實體性權利行使和實現的保障。

7.社員權具有自我保護和救濟的法律屬性。社員大會是社團的最高權力機關,享有眾多權力。通過社員大會,社員可以制止、糾正社團及其部分成員的違法行為,使得社團的行為朝著合法的、符合社團和社員利益的方向發展。社員在社員大會上,正是藉助社員權的行使達到上述目的的。社員權中,表決權是社員自我保護和救濟的一項極其重要的權利。

一言以蔽之,在整個法律體系中,社員權是私法權利,在私法體系中,社員權是獨立的民事權利;作為綜合性權利,社員權不同於財產權與人身權;作為團體法上的權利,社員權是一項新興的權利,具有絕對權和相對權的屬性。與單一的程序性權利或實體性權利不同,社員權兼有二者屬性,具有自我保護和救濟的特徵。總之,社員權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權利,還有待於學者的進一步研究。

三.社員權的法律保護概述——以股權的法律保護為視角

(一)侵害社員權的行為

社員權作為一項民事權利,與其他私法權利一樣,都有被侵害的可能性或危險性。依筆者之見,侵害社員權的行為,屬於侵權行為之一種,完全可以通過侵權行為法一般規范調整 ,在此僅簡要介紹一些侵害社員權的行為及社員權保護。張新寶教授認為,「對社員權的侵害屬於一般侵權行為,侵權法可以做出列舉規定也可以不做出列舉規定。」 實際上,侵權行為應該分為侵犯財產權的行為、侵犯人身權的行為與侵犯社員權的行為。筆者認為,傳統的社員權的自益權與共益權的二分法,有失科學性,把社員權簡單化了。我們認為,可以把社員權分為社員人身性權利、社員財產性權利、社員程序性權利。從對社員權的內容的侵害來看,可以分為對社員人身性權利、社員財產性權利、社員程序性權利的侵害。從侵害社員權的主體來看,侵害社員權的行為可以分為社團、社員與第三人對社員權的侵害。下面,我們就圍繞侵權主體對侵害社員權的行為作一簡單分類。

1.社團對社員權的侵害。社團尤其是營利社團,通常都會利用其優勢地位,損害社員的權益。例如,在公司中,公司對股東的股利分配請求權的侵害,對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的侵害,對股東表決權的侵害等等,都屬於社團對社員權的侵害。事實上,有些社團對社員權益的侵害,實質上還是社員利用其控制社團的能力,通過表面的合法形式達到非法目的。對於這類行為,嚴格來說,已構成社員對社員權的侵害,但為了便於分類,我們仍然把它歸屬於社團對社員權的侵害。

2.社員對社員權的侵害。在社團中,社員也可以違背法律或社團章程的規定,侵害其他社員的合法權益。例如,有限責任公司中,股東在轉讓出資時,侵害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再如,控制股東或數名股東濫用其控制權或表決權,侵害其他股東的出資轉讓權。

3.第三人對社員權的侵害。在此,「第三人」是指社團和該社團中社員以外的人,但是,不排除公司中的非社員管理人員,例如非社員經理等。「第三人」不僅包括一般的民事主體,而且還包括一些行政主體,例如,工商登記部門。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對社員權的侵害極易與一般的侵權行為相混淆。比如,第三人對社員的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是對社員權的侵害嗎?筆者認為,要依具體事實而定,如果是對一般的物質性財產或人身的侵害,那麼則按一般的侵權行為處理;如果是對依社員身份或社員資格所取得的利益的侵害,則構成了侵害社員權的行為。例如,一股東的無記名股票被人盜竊、撕毀或焚燒,致使該股東的權益受到損害。還有一種情形,處於特定地位的主體對社員資格或身份的侵害,也符合第三人對社員權的侵害。例如,工商行政機關違法不進行社員登記。至於非社員管理人員對社員權的侵害,筆者認為,只要其沒有盡到勤勉、誠信義務,違背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具有重大過失,給公司、股東的權益造成損害,就是對股權(社員權)的侵害。

(二)社員權的法律保護

由於社員權具有自我保護和救濟的特性,所以社員權的法律保護可分為自我保護和公力保護。盡管自我保護屬私力救濟,但亦為法律所肯認,故仍屬社員權的法律保護范疇。

1.社員權的自我保護。所謂社員權的自我保護,是指社員依法行使社員權,以保護自己應有的利益或使自身利益不受侵犯。以股權為例,股東可以行使單獨股東權、少數股東權或多數股東權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為了更好地保護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利益,可以建立股東協會制度。 在社團中,社團的一切權力都源於社員的授予,是故,社員可以通過自身力量對抗、限制以及糾正這些權力的違法行使,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社員權的公力保護。社員權的公力保護,是指社員申請公權力的行使或公權力的主動行使,以保護社員的合法權益,分為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對社員權的保護。以股權的行政機關保護為例,對股權提供保護的行政機關主要有公司登記機關和證券管理機關。 「其中,公司登記機關通過辦理公司設立登記、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實現對股東權的保護。」 「證券管理機關主要通過對股票發行、股票交易及股票市場機構(如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業協會、證券信託投資公司等)的監督管理保護股東的合法權益。」「與股東

Ⅹ 現代民法的特徵是什麼

現代民法的本質特徵。 (2007-09-27 15:27:44)轉載▼
標簽: 學習公社 分類: 民商法

民法作為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的法律,在各國法律體系中都占據著重要地位。「民法」一詞有著多種含義,應分別從實質意義與形式意義兩個方面加以理解。形式意義上的民法就是指民法典。實質意義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調整民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包括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法規。在我國,雖無民法典,但有做為民事基本法的《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物權法》,以及大量的單行民事法律和法規,因此,我國雖不存在著形式意義上的民法,但實質上的民法是存在的。《民法通則》第2條從民法調整的對象和任務的角度,給我國民法下了一個定義,即我國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具有以下本質和特徵:
(一)民法是私法
民法是私法的核心部分。私法領域奉行私法自治,民事主體有權在法定的范圍內根據自己的意志從事民事活動,通過法律行為構建其法律關系。民法是私法表明民事法律規范的主體為任意性規范,當事人的約定優先於法律的規定。
除民法之外,民事訴訟法、國際私法等,也應當屬於私法的組成部分。
(二)民法是權利法
民法最基本的職能在於對民事權利的確認和保護,這就使民法具有權利法的特點:A、民法始終以保護權利為己任;B、現代民法體系的構建是以權利為基本的邏輯起點;C、民法通過權利確認當事人的行為規則;D、民法通過救濟手段確認權利。
(三)民法是實體法,既是行為規范又是裁判規則
民法作為行為規范,具有確立交易規則和確立生活規則兩個方面的功能。行為規范在邏輯上必然是裁判規范,否則行為規范就失去了其誘導人們從事行為的功能。但裁判規范並不必然是行為規范,例如民法關於權利能力的規定等就不是行為規范。裁判規則可以間接地促使當事人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合理的安排,從而積極地作用於行為規范。
(四)民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這就意味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離不開民法的支持,同時民法制度也應當按照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來構建,符合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首先,從歷史上看,民法始終與商品經濟或市場經濟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其次,從民法的內容來看,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實際上主要就是財產歸屬關系和財產流通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產歸屬關系也是服務於財產交易關系的,而交易也是最終成為財產歸屬的轉換。與之相適應,形成了以調整財產所有和財產交換為目的,由民事主體、物權、債和合同等制度組成的具有內在聯系的民法體系。如果我們要確認我國的經濟是平等等價、自由竟爭,由市場引導生產要素自由流轉和組合的市場經濟,那麼就應當充分貫徹意思自治、誠實信用、鼓勵交易、公平正義等基本價值理念,需要盡量減少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對民事主體的權利提供充分的保障。所以市場經濟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以民商事規則的成熟為標志的。
(五)民法是市民社會的基本法
市民社會原指伴隨著西方現代化的社會變遷而出現的、與國家相分離的社會自治組織狀態。黑格爾首先提出之一概念,提出了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的分離和對立。
由於市民社會從政治國家中的分離,民法作為市民社會的基本法也相應的產生、發展。現代社會中每個社會成員,他既是市民社會的成員,也是國家的公民。其以市民社會成員的身份為實現自己的權利,而與他人達成各種民事關系,必然要求獲得民法上的保護。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民法是市民社會的權利典章,是市民社會中民事權利的保護神。而市民社會的關系都要求通過民法的調整以實現市民社會的正常秩序。在建立和完善我國市民社會的過程中,需要通過確立完善的民法制度來加以推動,並通過民法來規范市民社會,並大力弘揚市民社會的基本價值理念,加大對個人自由權利的保障。

熱點內容
刑法139條規定的 發布:2024-11-16 04:28:54 瀏覽:937
科研工作條例 發布:2024-11-16 04:24:13 瀏覽:882
衛生條令條例 發布:2024-11-16 03:10:36 瀏覽:133
保護原則刑法 發布:2024-11-16 03:04:55 瀏覽:488
民法典手卡 發布:2024-11-16 02:55:41 瀏覽:838
單位法律知識講座通知 發布:2024-11-16 02:30:12 瀏覽:182
觀其復道德經 發布:2024-11-16 02:21:55 瀏覽:301
七零九律師 發布:2024-11-16 02:20:19 瀏覽:465
廣東司法親子鑒定 發布:2024-11-16 01:59:43 瀏覽:104
民法典之意 發布:2024-11-16 01:57:40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