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免於刑事處罰

刑法免於刑事處罰

發布時間: 2022-04-16 04:09:09

㈠ 什麼是免除刑事處罰

  • 免除刑事處罰,是指人民法院認定某種行為構成犯罪,因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具有法定免除處罰情節而免除刑事處罰的情形。

  • 判決免除刑事處罰,前提仍然是有罪,只是免除處罰,屬於有犯罪記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規定的常見免除刑事處罰的情形:

  • 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 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 為了犯罪,准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 對於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 非法種植罌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獲前自動鏟除的,可以免除處罰。

  • 貪污數額較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在提起公訴前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真誠悔罪、積極退贓,避免、減少損害結果的發生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 介紹賄賂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介紹賄賂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㈡ 免於刑事處罰的條件

免除刑事處罰的條件:一是情節明顯輕微,沒有危害性,不屬於犯罪;二是追訴時效已過;三是特赦免予處罰者;四是依照刑法規定只採取申訴方式處理犯罪的,沒有申訴或者撤回申訴;五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六是其他法律規定可以免除刑事責任的。
法律分析
盡管法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限制了行為,一旦有危害社會的行為,就會被處罰,其中刑事處罰尤為常見,但是法律並不是不通人情,在某些可以理解並接受的情況下,可以讓犯罪人免於刑事處罰。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後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㈢ 刑事案件免於刑事處罰的有哪些情形

免於刑事處罰的情形有: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十七條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㈣ 刑法免除刑事處罰算犯罪嗎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犯罪嫌疑人免除刑事處罰的,並不是屬於犯罪,任何人未經人民法院判處有罪的,不得稱為有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第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㈤ 刑法的免除刑事處罰條例規定

刑法免除刑事處罰,如果免除原因是犯罪較輕的,算犯罪。案件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對於自首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犯罪分子,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㈥ 什麼是免於刑事處罰

免於刑事處罰是指犯下罪行,需要刑事處罰,但情節輕微,且具有自首或其他 拆遷減輕處罰情節,導致不用接受刑事處罰。
刑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可以免予刑事處罰」的適用條件有二。

(一) 犯罪情節輕微

「犯罪情節輕微」是概括性的描述,而非獨立量刑情節。它從屬於特定條文的具體規定。例如,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據此,如果被告人屬於自首且犯罪較輕,審判人員對此予以認定並決定援引第三十七條給予被告人非刑罰處理,那麼「犯罪情節輕微」即指被告人自首且犯罪較輕這一具體量刑情節。因此,「犯罪情節輕微」是一概括性規定,其具體界定需要案件具體情節存在「免除處罰」的可能性。

(二) 不需要判處刑罰

「不需要判處刑罰」的意思是,根據特定案情,被告人的行為在刑法評價上存在免除處罰的可能性。「不需要」意味著需要審判人員根據特定案件主觀認定、選定不判處刑罰。例如,刑法對於防衛過當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審判人員根據防衛人的具體案情,認為選擇適用「免除處罰」較為適當。因此,「不需要判處刑罰」側重強調審判人員的主觀判斷過程。另外,「免予刑事處罰」是「犯罪情節輕微」和「不需要判處刑罰」的邏輯結果,但是並非必然結果,因為其只是「可以免予刑事處罰」而非「應當免予刑事處罰」。

需要指出的是,「可以免予刑事處罰」與「不需要判處刑罰」不是並列關系,前者是後者的邏輯結果而已。然而,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該條被稱為「相對不起訴」。有學者認為,刑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的「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實質是指在對犯罪分子免予刑事處罰的同時,還可以予以其他非刑罰的處理方法,與適用相對不起訴的規定並不是同一個意思。無論如何,立法者將「不需要判處刑罰」與「免除處罰」並列是錯誤的。刑法文本的獨立量刑情節只有「免除處罰」的規定而無「不需要判處刑罰」的規定。因此,應當將「不需要判處刑罰」予以刪除,或者將該條文修改為「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處刑罰,可以免除處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以保持程序法與實體法的一致。 三、「可以免予刑事處罰」的現有立法資源

(一)明確規定可以免除處罰的規定

1.第十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2.第十九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6.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7.第二十六條第二款:「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8.第二十八條規定:「對於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9.第六十七條(自首)規定: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10.第六十八條(立功)第一款規定: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1.第六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犯罪後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2.第一百六十四條(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第三款:「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13.第三百五十一條(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第三款:「非法種植罌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獲前自動鏟除的,可以免除處罰。」

14.第三百八十三條(貪污罪)第一款第三項規定:「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犯罪後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15.第三百八十六條規定:「對犯受賄罪的,根據受賄所得數額及情節,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處罰。索賄的從重處罰。」本條屬於援引法定刑,這意味著:個人受賄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犯罪後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16.第三百九十條(行賄罪)第二款規定:「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17.第三百九十二條(介紹賄賂罪)第二款規定:「介紹賄賂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介紹賄賂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文本明確規定「可以免予刑事處罰」的規定比較有限。如果對刑法文本進行統計,我們會發現,「可以免予刑事處罰」略少於「可以減輕處罰」的規定。更何況第六十三條第二款還規定了「酌定減輕處罰」制度,這使得「可以免予刑事處罰」的適用資源顯得大為有限,需要我們從刑法文本本身繼續尋找可資運用的資源。

(二) 默示規定可以免除處罰的規定

本文認為,結合相關條文的表述,下列條文意味著也「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1. 第三百八十三條(貪污罪)第一款第三項規定:「個人貪污數額不滿五千元,情節較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在此,立法者規定「個人貪污數額不滿五千元,情節較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緊接著規定「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前者定罪配刑,後者即屬「免予刑事處罰」而不能理解為不是犯罪。首先,該條第一款項前規定:「對犯貪污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這說明「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的行為也是犯罪行為,只是免予刑事處罰而已。其次,「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這一規定,完全符合第三十七條的但書規定:「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因此,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存在「免予刑事處罰」的規定。

2.第三百八十六條規定:「對犯受賄罪的,根據受賄所得數額及情節,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處罰。索賄的從重處罰。」這意味著:個人受賄數額不滿五千元,情節較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因此,本條也存在「免予刑事處罰」的規定。

3. 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二款(隱瞞境外存款罪)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在境外的存款,應當依照國家規定申報。數額較大、隱瞞不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顯然,這里「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也意味著「免予刑事處罰」。

(三)值得探討的幾個條文

刑法文本還有其他若干條文或許值得我們關注,其間或許蘊涵著「可以免予刑事處罰」的規定。

1. 第三百九十八條第一款規定了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該二罪位於刑法分則第九章《瀆職罪》,其主體原本應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由於第二款的存在,其主體變為普通主體:「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這里的「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如何理解?本文認為,首先,雖然這里沒有明確規定具體的量刑原則,但是應當認為這里的「酌情處罰」屬於法定量刑情節而非酌定量刑情節,因為刑法條文明確規定了「酌情處罰」而非審判人員法外自由裁量。其次,這里的「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就形式而言應當理解為「應當」「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但是就內容而言應當理解為「可以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具體而言為「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同時,應當認為將「依照前款的規定酌情處罰」理解為「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不違反第六十三條有關減輕處罰的特別核准規定。因此,第三百九十八條存在「可以免予刑事處罰」的規定。

2. 第二百四十一條(拐賣婦女、兒童罪)第二款規定:「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按照被買婦女的意願,不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本文認為,這里的「可以不追求刑事責任」應當理解為,如果相關案件起訴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因為,如果不這樣理解,將意味著被告人要麼不被追究刑事責任,要麼被追究刑事責任且無法得到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除非其有自首、立功等具體量刑情節),這就產生了不追究刑事責任與追究刑事責任之間巨大的差別,是不合適的。因此,應當認為,「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意味著一旦追究刑事責任,也「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也因此,該款存在「可以免予刑事處罰」的規定。

另外,第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第八條規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第十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這些條文的「可以不予追究」、「可以適用本法」、「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等表述也暗含了「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尤其是「可以免予刑事處罰」的規定。但是,這些經推導得出的結論和條文對於「可以免除處罰」的適用而言,資源仍然十分有限,需要尋求更為強有力的制度擴大適用「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使之與「減輕處罰」的運用大致相當而不至於過分懸殊。

㈦ 刑法16種免予刑事處罰主要是哪些

根據刑法總則,規定,免予刑事處罰主要需具備如下條件:
1、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十九條)。
2、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二十條第二款)。
3、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
4、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
5、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刑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
6、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
7、對於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二十八條)。
8、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9、犯罪後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原刑法第六十八條第二款,不知什麼原因,刑法修正案(八)對此予以刪除)。
二、分則部分
刑法分則中涉及免予刑事處罰的條款共有五條,分別是:
(1)刑法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的,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的,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2)《刑法》三百五十一條規定對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在收獲前自行鏟除的,可以免除處罰。
(3)《刑法》三百八十三條規定,關於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犯罪後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4)《刑法》三百九十條關於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免除處罰的規定。
(5)《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條關於介紹賄賂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介紹賄賂行為的,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的規定。

㈧ 免於刑事處罰的情形

您好。
免於刑事處罰(miǎn yú xíng shì chǔ fá)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處罰,但因為自首或其他情節,導致不用接受刑事處罰。

比如某些政治人物有豁免權等。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不滿14歲,是不需要負任何的刑事責任的。這個不是法律漏洞,而是法律的明文規定。
不滿14歲的未成年人,一般來說不具備完全的是非判斷能力,因此,很多事情就算是自行作出或者依靠自己的判斷做出。如果因為一次的錯誤,反而要受到刑罰,這樣可能葬送掉了一個少年的青春。
另外,從社會倫理來講,一般來說,14歲的少年,還算是沒有發育完全的人,在這個年齡段,很多時候會以偏概全、一概而論,這樣的年紀即使是「故意」做出某種行為,應該說並不是他們「自行判斷」而得出的行為結果,他們往往不懂得後果的嚴重性和危害性。

我國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實行這一原則,可以防止和及時糾正對不應追究刑事責任人的錯誤追究,可以節約司法資源,避免無效勞動。免於刑事處罰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指根據《刑法》規定,不構成犯罪的。這是罪與非罪的界限,對於不構成犯罪的,當然不能追究刑事責任。
2. 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規定對於刑事犯罪的追訴期限,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 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等等。追訴時效具有法定約束力,超過追訴時 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據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決定特赦。一經特赦,對罪犯不得再予追究。
4. 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我國《刑法》規定了四類案件告訴才處理:第246條規定的侮辱、誹謗案(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的除外);第257條第1款規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第260條第1款規定的虐待案和第270條規定的侵佔案。這幾種犯罪的追究以被害人等的告訴為必要條件,如果沒有法定人員告訴,或者告訴以後又撤訴的,不得追究刑事責任。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我國刑法實行罪責自負、反對株連的原則,加之刑事訴訟中沒有缺席審判,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責任已經沒有意義,因此不予追究。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果按照刑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其他生效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不予追究。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熱點內容
合同法租賃合同部分 發布:2024-11-15 23:00:34 瀏覽:400
物權法106條合同法51條 發布:2024-11-15 22:50:41 瀏覽:122
道德與法治姐姐不在家 發布:2024-11-15 22:41:21 瀏覽:71
司法兩個堅持 發布:2024-11-15 22:34:56 瀏覽:664
勞動法44條規定有哪些 發布:2024-11-15 22:02:16 瀏覽:851
合同法中情勢變更條款 發布:2024-11-15 21:58:42 瀏覽:60
司法部最新動態 發布:2024-11-15 21:57:50 瀏覽:74
銀行法務和法官選哪個 發布:2024-11-15 19:40:41 瀏覽:362
勞動法不定期勞務關系 發布:2024-11-15 19:39:25 瀏覽:819
道德與社會關系 發布:2024-11-15 19:15:26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