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制和刑法
『壹』 古代史,簡述西周的禮治和刑罰。
1.周王朝的統治機構
(1)餘一人周王;(2)三公、師保、太宰;(3)卿士、司徒、司馬、司寇、司空
西周國王自稱天的兒子,帶有王權神授的庄嚴性質。自稱「餘一人」,是奴隸主階級的總代表。周天子之下,最有權力的是太師,太傅,太保,合稱為「三公」。他們的職責是總管百官,協助天子治理天下。三公之下,有三事大夫,五官和六卿。
地方機構上,實行分封諸侯制。各諸侯國內的官吏設置與周王中央政權基本相同。爵位有公、侯、伯、子、男等稱號。宗教職能在政權機構中大為削弱,在西周已不見有大丞掌管政權之事。祭祀、占卜等歸掌禮機構管理。
2.軍隊、刑罰和禮樂
為了防範統治階級內部的叛亂和鎮壓人民的反抗,王室注重軍隊的建置。宗周鎬京有六師,稱「西六師」,成周洛邑有成周八師。《周禮》載每師2,500人,14師35,000人。西周後期,每軍12,500人,14軍175,000人。諸侯國軍隊聽調遣。
3.對諸侯控制的加強
「甸服」、「侯服」、「賓服」、「要服」、「荒服」。並注意禮樂、刑罰並行的雙軌制。所謂「禮」,據說周公所制,廣義而言,是西周各種制度的總稱,狹義即指祭祀、朝聘、打仗、婚喪嫁聚的禮節形式和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的道德規范。所謂樂,是指配合禮儀活動所制定的樂章和舞蹈。因此,禮樂制度主要是為了調整統治階級的關系,使之有嚴格的等級制度。
『貳』 明朝的禮法制度
明朝是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王朝,而漢人歷來重視禮制的傳統。到了明朝時候,國家也加強了對禮制的普及,想通過禮制自上而下的規范各個階級人民的行為,以達到統治目的。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徵集了一大批儒家學者,洪武三年(1370年)九月,著成《大明集禮》五十卷,「其禮准五禮而益以冠服,車輅、儀仗、鹵簿、字學、音樂、凡升降儀節、制度名數,纖悉畢具」。
朱元璋
明朝又陸續修成《孝慈錄》《洪武禮制》《禮儀定式》《諸司職掌》《大禮要義》《皇朝禮制》《大明禮制》《洪武禮法》《禮制集要》《禮制節文》《太常集禮》《禮書》等書,修訂包括言禮、嘉禮、賓禮,軍禮,凶禮在內的各種禮制。
禮刑結合是明代刑法的一個主要特點。洪武三十年,明太祖朱元璋頒行大明律、誥,甚至在全國掀起了學習《大誥》的風潮。《大誥》,是朱元璋採集10000多個罪犯的案例,將其犯罪過程、處罰方式匯編成冊,讓人廣泛學習。這些案件大多屬於大案、要案,除了這些案例之外,朱元璋還在其中夾雜了大量的說教。
『叄』 如何理解禮不上庶人,刑不上大夫
這一句要表達的真實意思是「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責,庶人不因不懂得禮制而減輕罪責。」對刑法和禮制知道與否,並不能影響罪刑的輕重,不因此而增一分或減一分。
『義』實際上是人的內心標准,而『刑』(法律)只是人心外的標准。人的內心標准與心外之標準是『君子與小人』的距離。
我們明確了『義』與『刑』概念,再看「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所說的意思?可以這樣理解:『居於高位者的行為違背了義的原則』,國家居然還生存是僥幸。也就是說衡量『 居高位的君子』的行為標準是義,不能再是刑法!如果需要用法律來衡量他們的行為時,人品那就太低檔了已屬人渣,『大夫必用有德』這是中國文化概念中的公平和正義!是義字的正解,中國古人處事是以義為標準的。
《禮記·曲禮上》曰:「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唐初孔穎達疏:「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條,不設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設其刑,則是君不知賢也。」
因此,我們從《禮記》中讀到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不是說大夫不受刑法約束呢?我們從歷史上看就會明白大夫違法同樣要受刑法制裁。最好記的大概是大禹的父親鯀了,他因只治水不利,被舜帝所殺。而大禹因其治水之功,更重要的是大禹之德,舜帝禪讓天下給他。 中國文化中認為『君應知賢』、「大夫必用有德」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不可『逆設其刑』。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意思為:刑法不加重於大夫,禮制不減輕於庶人。實際上,大夫是懂得刑法的,而庶人不一定懂得禮制。
『肆』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句話你理解對了嗎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意思為:刑法不加重於大夫,禮制不減輕於庶人。實際上,大夫是懂得刑法的,而庶人不一定懂得禮制。所以,這一句要表達的真實意思是「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責,庶人不因不懂得禮制而減輕罪責。」對刑法和禮制知道與否,並不能影響罪刑的輕重,不因此而增一分或減一分。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這句話,出自春秋時期成書的《禮記》。自秦漢以來,對這句話的解釋都是「庶人沒有資格受禮遇,大夫擁有特權不受刑」,把「下」作「下到」,「上」作「上到」解。這種解釋,與原話的本來意義是違背的,這是「以封建的特權觀念去解釋帶有原始性質的、以天神報這為根據、以血緣宗親行正義的遠古刑禮觀的一種誤解」。 首先,從先秦人的字句上看,「上」「下」二字,意作鄙視、重視。如「以高下下,以男下女」,其高下之之間的「下」與男女之間的「下」,均為卑賤意。《論語》的「惟上智下愚不移」,其「上」與「下」也作重輕意解。《禮記》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其「上」「下」二字取義,與上列句式相同,意為尊卑之意.所以這句話,應為「禮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與後世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脈相承的。正確的解釋應為: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責,庶人因忙於生計和沒有條件置辦行禮用的祭品,故而對庶人不作某些禮的要求。
其實這句話是古代禮樂制度一種非常人性化的原則,是勉勵人們遵守禮樂制度的。
『伍』 中國古代五大禮制
中國古代五種禮制
在《周禮·地官·大司徒》中記載:「以五種禮節來防止天下老百姓做壞事並教育他們理解、遵守這些禮制。」這五種禮制便是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的合稱。
1.吉禮:是祭祀鬼神的禮儀。古代認為祭祀是「國之大事」,故列為五禮之首。祭祀對象有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社稷、五祀、五嶽、山林川澤以及四方百物等。
2.凶禮:不單用於喪葬,也包括對天災人禍(如飢饉、水旱、戰敗、寇亂等)的哀悼,有喪、荒、吊、祫(為清災除病而祭祀)、恤等五種儀式。
3.軍禮:用於田獵和軍事,有大師、大均、大田、大役、大封等禮,包括軍制、賦稅、勞役、封疆、經界等儀制。後多指軍中的禮節。
4.賓禮:是諸侯朝見天子或諸侯之間所用的禮節,共有朝、宗、覲、遇、會、同、問、視等八種。
5.嘉禮:指宴會和慶賀之禮節,內容比較復雜,有飲食、婚冠、賓射、饗燕、脤膰(shènfán,古代王侯祭社稷和宗廟所用的肉)、賀慶等六種。
『陸』 論西周禮與刑的關系
一、禮刑關系的歷史演變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上禮刑關系的發展,大致上經歷了四個大的歷史時期。一是奴隸制時期的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這是禮刑並存的相輔相成時期;二是春秋後期到戰國、秦朝,這是禮刑相互排斥對立時期;三是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是刑律禮制化和禮制刑律化的互動時期;四是隋唐以後至明清,這是德主刑輔、禮刑高度結合的時期。(一)禮刑並存時期禮起源於原始社會祭神祈福的宗教儀式。進入階級社會以後,作為宗教儀式的禮儀逐步發展為調整社會關系的規范性行為准則。傳統禮制是在中國奴隸制時代的宗法家族國家形態中形成的調整宗法家族血緣關系和社會政治關系的規范和准則。孔子曾經說過:「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2]但是,由於史料缺乏,夏禮、殷禮在孔子時代已經難以知曉。禮制的系統化、規范化始於西周的周公制禮。周公制禮使傳統禮制達到成熟化和完備化的地步。西周春秋時代,禮製作為國家制定的調整社會政治關系和宗法家族血緣關系的行為規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1.禮制的本質是體現和保障宗法等級社會中形成的尊卑貴賤等級秩序。中國奴隸制社會是一種家與國相通、政權與族權合一、宗支與國法相結合的家族國家形態。在周朝,周姓大家族控制著國家政權,然後按照宗法血緣關系,進行層層分封,建立諸侯國家和卿大夫的領地。層層分封的過程是政權、土地、民眾等等逐級分割的過程,也是等級制度逐級形成的過程。周天子既是國家政權的國君,也是周姓宗大家長。諸侯國家和卿大夫既是本行政區域的最高政治統治者,也是宗族大家長。這種家族國家形所要求的等級秩序集中體現在禮制所強調的「親親」與「尊尊」的等級秩序中。「親親」與「尊尊」既表明法血緣的親疏遠近關系,也表明了君臣上下、長幼有差的尊卑關系。《禮記》說:「禮者,所以定親疏,決疑,制同異,明是非也。」[2](1231)荀子說:「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貴賤皆有稱者也。」[3]因此,禮的本質就是按照身份等級關系,確定不同等級的人享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從而為整個社會成員規定套差別性的行為規范體系。2.西周春秋時代的傳統禮制是國家法律的重要表現形式。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並且依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周公制禮表明,禮制已經從社會習慣上升為國家意志,是經過統治階級的國家政權制定並頒布實行的。周公制禮建立了一整套嚴密的行為規范,從而使禮制具有了國家法律的明確性和規范性。西周春秋時代的統治者將禮制視為統治國家的主要工具,因此,必然賦予禮制以國家強制力,即依靠國家強制力保障禮的實施。《禮記·禮運》載:「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2](1414)既然禮是「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4]的重要工具,那麼,違背了禮是要受到國家強制力處罰的。但是,從立法上看,在西周春秋時代,禮與刑尚未實現一體化,兩者屬於不同的法律表現形式。就禮與刑的作用而言,禮是調整社會關系的行為准則,刑則是保障禮制實施的強制性的制裁措施。3.禮制的適用對象主要是統治階級內部的奴隸主貴族。在西周春秋時代,禮與刑作為兩種法律的表現形式,在適用對象上還是大致有所區別的。《禮記·曲禮上》說「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2](1249)荀子也說,「由士以上則必以禮樂節之,眾庶百姓則必以法數制之」。[3](121)禮是建立在宗法等級秩序下的社會規范。在西周和春秋時代,只有士以上的貴族才能立廟祭祀祖先,才有宗法。因此,以宗法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禮制,也主要適用於士以上的貴族階級。庶人和奴隸無宗法可言,也就不能享受禮制所規定的各項權利。這也表明禮制實際上是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社會關系的特權法。4.禮制的作用方式主要依靠德治教化。在宗法等級制度下,禮制一方面依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但是,另一方面也主要依靠德治教化的作用保證其實施。通過禮制的教化作用,防患於未然,將危害統治階級社會秩序的行為消滅在萌芽之中,這是禮制不同於刑法的重要特點。中國古代狹義的法律起源於刑。《左傳·魯昭公六年》說:「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4](1275)西周時代除了《九刑》外,周穆王時代又制定過《呂刑》。夏、商周時代的刑主要是指刑罰,是以殘害罪犯的身體和生命為主要內容的肉刑和生命刑。雖然在夏、商、周時代,奴隸主貴族違背了禮制,也要受到刑罰制裁,但是奴隸制時代的刑罰主要是用來鎮壓庶人和奴隸的工具。在春秋後期成文法公布之前,刑雖然已經成文化,①但是仍然秘存之於官府,仍然處於秘密法狀態。[4](634)(二)禮刑相互排斥對立時期在夏、商、周時代,禮與刑作為兩種主要法律表現形式,雖然禮刑涇渭分明,但受到統治者的並重。這種局面在春秋後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就是「禮崩樂壞」和成文法(刑)的公布,並由此導致了戰國和秦朝禮刑分離、相互排斥的時代潮流。到了春秋時代,建立在宗法等級制度基礎上的傳統禮制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整個春秋時代,從「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再到「禮樂征伐自大夫出」,就真實地反映了春秋時代禮崩樂壞局面的逐步形成。隨著「禮崩樂壞」局面的形成,傳統的禮刑並存關系由和諧並存向著激烈對立發展。這種對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表現在立法層面上,以「刑」為核心內容的成文法不斷公布,逐步成為規范社會生活的主要法律規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占據了主導地位,而禮制卻遭到嚴重破壞,逐步退出法律規范領域,演變為民間倫理規范。公元前536年,子產在鄭國鑄《刑書》就引起了中國法制史上第一次禮刑關系的激烈爭論。當時代表傳統禮制的貴族叔向堅決反對公布成文刑法。叔向在鄭國鑄《刑書》之後,給子產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昔先王議事以制,不為刑辟,懼民之有爭心矣。……民知有辟,則不忌於上,並有爭心,以征於書,而徼�以成之,弗可為矣。……民知爭端矣,將棄禮而征於書,錐刀之末,將盡爭之,亂獄滋豐,賄賂並行。」[4](1274-1276)同樣,公元前513年,晉國鑄《刑鼎》也遭到了孔子的激烈反對。但是,成文法的強化趨勢卻沒有因為遭到禮制維護者的反對而停止。相反,到了戰國以後,隨著《法經》、《秦律》等刑律的頒布,從立法層面上,禮制終於讓位於刑,成為主導性的法律規范。
『柒』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怎樣理解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意思是禮儀不能用於平民百姓,刑罰不能上加於官僚貴族。
此句反映封建社會「禮」、「刑」等上層建築的階級性,它是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鎮壓人民群眾的工具, 自然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擁護,政權也就不會有生命力。
庶人:指平民百姓。大夫:官名,夏、商、周時,在卿以下,士以上,又分為上、中、下3等。
【出處】春秋時期《禮記》曲禮。
(7)禮制和刑法擴展閱讀:
所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並非人們想像中的那樣是特權階級給自己開綠燈,而是古代禮樂制度一種比較人性化的表現。
「禮不下庶人」不是說對老百姓可以無禮,而是在禮儀要求方面對普通老百姓可以放寬松,不必太計較。古代貴族教育要求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合稱「六藝」。
其中的「禮」又包括: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每一項禮儀制度都有復雜的程序。如果要求大字不識一個的普通老百姓學會並遵守這些繁文縟節,那就就未免太強人所難了。
因此統治階層對老百姓的要求就是「禮不下庶人」,只要不犯事,履行對國家的兵役、納稅等任務就行。至於平日里隨地吐痰、亂丟垃圾之類的事情,那就全靠社會公德約束,真要這么幹了也沒人跟你計較。
『捌』 中國古代禮制的主要內容及意義,急求,感謝大神!!!
五禮分述如下:
①吉禮,就是祭祀的典禮。祭祀是國之大事,所以列為五禮之首。祭祀的對象可以是上帝祖先,也可以是日月星辰、山川林澤、風雨雷電、神鬼怪魔等等。 ②凶禮,一般理解是指喪葬。除此之外,還應包括對飢饉、戰亂等天災人禍的哀弔。
③軍禮,指戰事和與戰事有關的活動,如校閱、田獵、出師、獻捷、獻俘、築城等需要大量人力的活動。
④賓禮,指諸侯對王朝的朝見、各諸侯之間的聘問和會盟等。
⑤嘉禮,內容較為復雜,婚禮、冠禮、饗宴、立儲、慶賀、交遊等都在此列。 早期的禮與法律、官制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許多政治、法律方面的規定都見於禮的內容。到了秦、漢以後,官制、法律等與禮的界限才逐漸分明起來,而禮就專指「儀式」了,與現代的觀念趨於一致。
在階級社會中,禮是上層建築的一部分。禮規定了社會了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區分,規定了社會各個等級的尊卑貴賤,因而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如《禮記·曲禮上》:「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庶人貧苦,整日從事農業勞動,不能依照當時的禮制舉行或參加各種典禮,所以禮制的內容就不能把他們包括在內。大夫是統治者,是貴族,如果有罪,有特殊的規定對待,刑法就不能把他們包括在內。所以,古代的禮是公開的不平等的。
禮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即禮是維護當時社會等級和統治階級利益的有力工具。《禮記·坊記》:「制國不過千乘,都城不過百雉,家富不過百乘。」分封的諸侯國不可以有超過千乘的軍力,城牆不可以有超過高一丈、長三百丈的規模,卿大夫之家不可以有超過百乘的財力。類似這樣的許多規定,就是維護君主利益的等級堤防。
在《禮記·禮運篇》中,記載了孔子論禮的話:
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詩》曰:
1/5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是故夫禮,必本於天,餚(通
效)於
地,列於鬼神,達於喪、祭、射、御、冠、昏、朝、聘,故聖人以禮示之,故天下
國家可得而正之也。
只有遵循禮才能治理天下,這便體現了禮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