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電商法新聞

電商法新聞

發布時間: 2022-04-17 22:13:04

❶ 請問,《電商法》到底講了些什麼呢

進行電商大洗牌,限制中小賣家。

❷ 電商法實施夠微商還能繼續賣嗎

會有影響,單電商法規范的是整個電子商務行業,微商也需要注冊、商標和納稅了

❸ 電子商務法應倒逼「網上無假」嗎

9月29日,在商務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傳出消息:電子商務法已完成全國人大一讀。相關職能部門還表示:對於售假,電子商務的平台企業首先履行的義務就是「通知-刪除」的義務,即,知識產權的權利人如果發現網上有侵權商品銷售,應通知平台,平台有義務對信息予以屏蔽和刪除。

這次相關職能部門提到,平台企業遇到假貨投訴時,首先要履行「通知-刪除」的義務。應該說。這個義務是「最基礎」的。這是《侵權責任法》規定的普通網路服務商對用戶侵權行為所承擔的責任。這種較低的義務還有一個名字叫「避風港原則」,等於把責任都轉移到了「用戶」、入駐商家身上。

在電子商務法律關系中,平台與入駐商家的關系,肯定比普通網站-用戶的關系更緊密,不可能簡單地適用《侵權責任法》的「通知-刪除」規定,這就需要未來的電子商務法能更好地釐定各方的法律權利、義務關系,特別是要強化電商平台對商戶合法性的審查義務,倒逼平台更好履行監管責任,做到網上無假。比如,對於電商平台主動推薦、促銷的商品,其質量保障義務必須提升。再比如,雖然目前平台對於售假沒有執法權,但未來電子商務法可規定平台有強制移交售假線索的義務。

期待電子商務法的早日出台。

❹ 電子商務法三審為規范電子商務市場需做到哪幾點

電子商務法三審 ,為規范電子商務市場需做到這幾點。



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將上述規定修改為:本法所稱電子商務經營者,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平台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路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與此同時,為規范電子商務經營者競爭行為,一些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地方、部門、社會公眾建議,明確禁止電子商務經菅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及電子商務平台經菅者限制平台內經營者在其他平台上開展經營活動的行為。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作以下修改:

一是,增加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因其技術優勢、用戶數量、對相關行業的控制能力以及其他經菅者對該電子商務經營者在交易上的依賴程度等因素而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
二是,將第三十條修改為,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不得利用服務協議、交易規則以及技術等手段,對平台內經營者在平台內的交易、交易價格以及與其他經營者的交易等進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或者向平台內經營者收取不合理費用。另一項修改是關於自然人經營者的登記。草案二次審議稿第十一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工商登記。但是,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銷售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不需要進行工商登記的除外。澎湃新聞注意到,在草案起草、審議和徵求意見中,針對上述問題一直存在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應當要求所有個人經營者辦理登記;一種意見建議明確,除須取得行政許可的經營活動外,個人經營者免於辦理登記。憲法和法律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研究認為,從我國的商事登記和稅收征管制度上總體考慮,並為體現線上線下公平競爭,在本法中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登記,是必要的;同時,實踐中有許多個人經營者交易的頻次低、金額小,法律已要求平台對其身份進行核驗,可不要求其必須辦理登記。據此,建議在第十一條中增加規定,個人從事「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如何進一步強化平台經營者的責任也備受關注。
在這一問題上,一些常委會組成人員和部門、社會公眾建議,與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相銜接,針對電子商務平台對平台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行為不及時採取措施,以及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等情形,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其對消費者的責任。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增加規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台內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平台內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此外,對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
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對平台內經營者的資質資格未盡到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依法與該平台內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與此同時,在有關定向推送、搭售、押金退還等行為和格式合同問題上,還存在諸多不合理的現象,有建議應對此作出有針對性的規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增加以下規定

一是,電子商務經營者根據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特徵向其推銷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同時向該消費者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尊重和平等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二是,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

三是,電子商務經營者按照約定向消費者收取押金的,應當明示押金遇還的方式、程序,不得對押金退還設置不合理條件。消費者申請退還押金,符合押金退還條件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及時退還。

四是,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等方式約定消費者支付價款後合同不成立;格式條款等含有該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來源:新華網生活

❺ 目前電子商務涉及的法律問題主要有哪些

1、關於網購假貨,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台內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平台內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2、下單前看看商品評價是不少網購消費者的習慣,但是一些商家刪差評、刷好評,讓商品評價不盡客觀真實。對此,《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信用評價制度,公示信用評價規則,為消費者提供對平台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進行評價的途徑。

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不得刪除消費者對其平台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的評價。違反上述規定者,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3、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全面、真實、准確、及時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4、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已被運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數據殺熟現象也逐步走入人們視線。對此,《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根據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特徵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搜索結果的,應當同時向該消費者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尊重和平等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違反上述規定者,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5、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應當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銷量、信用等以多種方式向消費者顯示商品或者服務的搜索結果;對於競價排名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顯著標明「廣告」。

❻ 電商法10大亮點是哪些

31日下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召開,會議表決通過了《電子商務法(草案)》,今後,保障電子商務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規范電子商務行為有了一部專門法,這也是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

對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對平台內經營者的資質資格未盡到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亮點9】擅自刪差評,最高將處以50萬罰款

光想讓說好話,但有些產品的確不好,消費者記錄下真實的感受,卻被賣家或者平台刪掉。電商平台經營者擅自刪差評,最高將被處以50萬罰款。

草案: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信用評價制度,公示信用評價規則,為消費者提供對平台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進行評價的途徑。

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不得刪除消費者對其平台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的評價。

違反上述規定者,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亮點10】關於電子支付的那些事,做了這些規定

電子支付,已經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旦電子支付出現錯誤,該咋辦?

草案:電子支付服務提供者提供電子支付服務不符合國家有關支付安全管理要求,造成用戶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用戶在發出支付指令前,應當核對支付指令所包含的金額、收款人等完整信息。

支付指令發生錯誤的,電子支付服務提供者應當及時查找原因,並採取相關措施予以糾正。造成用戶損失的,電子支付服務提供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能夠證明支付錯誤非自身原因造成的除外。

用戶應當妥善保管交易密碼、電子簽名數據等安全工具。用戶發現安全工具遺失、被盜用或者未經授權的支付的,應當及時通知電子支付服務提供者。

未經授權的支付造成的損失,由電子支付服務提供者承擔;電子支付服務提供者能夠證明未經授權的支付是用戶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責任。

❼ 微商被納入電子商務法了嗎

納入了。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將微商、代購納入監管范圍。想做微商、代購,必須依法辦理工商登記、取得相關行政許可,還要納稅。

根據《電商法》第九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

平台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路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其中自然人、非法人組織就包括微商和代購。

根據第十一條規定,所有電子商務經營者都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並依法享受稅收優惠。如果從事經營活動,依法需要取得相關行政許可的,還應當依法取得行政許可。也就是說,微商、代購也要進行工商登記,依法取得相關許可,並納稅。

(7)電商法新聞擴展閱讀

根據《電商法》第二十四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明示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注銷的方式、程序,不得對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注銷設置不合理條件。

電子商務經營者收到用戶信息查詢或者更正、刪除的申請的,應當在核實身份後及時提供查詢或者更正、刪除用戶信息。用戶注銷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立即刪除該用戶的信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約定保存的,依照其規定。

根據《電商法》第二十五條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要求電子商務經營者提供有關電子商務數據信息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提供。

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採取必要措施保護電子商務經營者提供的數據信息的安全,並對其中的個人信息、隱私和商業秘密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❽ 法律電商的媒體報道

法律服務行業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三名律師合夥人,籌集一筆不菲的注冊資本,租賃一間豪華的寫字間,裱一塊金字招牌:律師事務所,這便是一家傳統律師事務所的雛形;然後各自藉助所掌控的既有資源,抑或各顯神通將六度人脈理論運用到極致,去拓展客戶資源渠道,將潛在客戶資源變為當事人,直至將自己的法律智識變為服務獲得對價,這便是最典型的律所運營狀態。如果這家律所業務拓展不錯,再招募一些志趣相投的律師成員,然後,每個人再去重復上述運營流程,師傅教會徒弟,高級合夥人告訴團隊律師,復制再復制,日復一日,永遠停不下疲憊的腳步。
這一切,似乎都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常識,十年、二十年過去了,盡管每天都有成功和不成功的律師在抱怨,暗自訴說自己來自內心深處的疲憊,即使在絕大多數律所都面臨瓶頸限制而無計可施時,仍罕有人質疑這一傳承已久的服務模式。直至美國知名在線法律服務提供商Legalzoom申請IPO,法律服務網站Rocketlawyer成為包括谷歌風投在內的多家矽谷風險投資機構的寵兒,這個古老行業的耕耘者——律師事務所開始被震撼了:標准化的法律服務,諸如法律文件的審核和創建、法律意見等業務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時,可以創造如此巨額的財富,更為重要的是,創造巨額財富的工作,都是在律師和當事人素未謀面的前提下輕松、高效進行的,這幾乎是對傳統法律服務模式認知的顛覆。
在西方法律電商日益興盛並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時,一些老牌的法律服務網站相繼推出自己的法律電商產品,如黑馬會會員中顧網就推出了法律盒子這款產品。法律盒子的特點有三個,一是平台化,它不是律師事務所,其本身並不切入法律服務本身。它是律所的平台,不與任何律師搶業務,相反它幫助律師銷售自己的法律產品。第二是產品化,它呈現給消費者的不是律師,而是一個個標准化的法律產品,用戶可以用比委託律師更便宜的價格購買這些服務。第三,只與大所、中顧品牌所合作,讓這些律所以商譽做保證,確保法律產品的服務質量。未來有望上線第三方支付,進一步保護消費者的交易安全。
法律電商是大勢所趨,在趨勢面前,或選擇,或被選擇,惟智者先行天下。在趨勢面前,法律從業者應該主動做出選擇,將互聯網與傳統法律服務行業無縫融合,讓律師事務所的服務變得再無疆界。中顧的律師事務所應順應傳統法律服務模式升級改造的這個大趨勢,去挖掘法律電商的市場藍海。從產業和經營的角度講,今天的問題不再是律師服務應該上網,不再是律師可不可以賺錢,而是律師要思考如何能在「網律時代,在中顧法律盒子這樣的法律電商平台上賺到錢。
記得在一次多名律師和互聯網人士組織的一個創新沙龍上,大家討論,法律電商藍海市場究竟有多大。相信數據更能說話。2012年,全國律師行業創造的營收是800億元,而中國5000萬家中小企業99%都沒有自己的法律顧問,被法律風險嚴重侵蝕著他們的商業肌體,這背後,恰是我們的律師英雄用武之地。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這背後蘊藏著5000億以上的法律服務市場藍海。另外,讓人驚訝的是,有300億的個人非訴法律服務市場沒有進入主流法律服務市場的領域,這是一個尚未開發的金礦。經驗證明,傳統的法律服務模式,已不具備開拓這兩塊藍海市場的能力。西方成熟的法律電商模式,提供了一種進入並有效挖掘法律服務市場藍海的進路和選擇。當互聯網已經成為每個人生活、每家企業運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情況下,標准化法律服務這一與互聯網具有天然結合基因的服務類型,便成為了法律電商的內核。毋庸置疑,法律盒子等法律電商產品是迄今為止,將西方的法律電商的內核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的,他們的適合國情的創新解決方案,為律師事務所的全面升級法律服務模式提供了契機。
當我和一家知名的律所主任談及法律電商時,他的前衛與遠見讓我驚嘆。他說:「希望年輕律師不要重復我們老一輩律師的艱難創業歷程,在他們已具備較強專業素質的情況下,我們更希望他們能快速的將業務格局打開,讓自己的智慧能夠惠及更多的人。這時,傳統的法律服務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於他們。一些法律電商提供的法律服務解決方案,讓我非常驚訝,這是我們所沒有的創新能力。現在我們律所已經和他們達成了戰略合作。藉助合作,我們可以彌補自己在互聯網領域的短板,集中優勢力量打造業務核心競爭力。」
互聯網正在改變幾乎所有的服務行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化,已經是大勢所趨。當超級大所借勢互聯網對法律電商藍海市場虎視眈眈時,古老傳承而來的法律服務模式,或選擇者改變、轉型,抑或選擇墨守成規。這已是一個無須討論的命題,變則通,不變則衰。

❾ 請問,《電子商務法》對網路課程交易行為適用嗎

《電子商務法》對網路課程交易行為適用。在網上買學習課程,有付錢,這回種交易就屬於電子商務。

根據答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電子商務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電子商務,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

法律、行政法規對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金融類產品和服務,利用信息網路提供新聞信息、音視頻節目、出版以及文化產品等內容方面的服務,不適用本法。

熱點內容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
北京刑事沒輸過律師 發布:2025-01-18 12:09:11 瀏覽:643
司法所法律援助與扶貧 發布:2025-01-18 11:55:00 瀏覽:887
黑子林律師 發布:2025-01-18 11:23:10 瀏覽:354
三大訴訟法的證明對象 發布:2025-01-18 11:10:53 瀏覽:208
2013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8 10:10:11 瀏覽:745
法律援助中心屬於事業單位 發布:2025-01-18 09:52:13 瀏覽:127
過有道德的生活 發布:2025-01-18 09:47:05 瀏覽:433
法治雲端 發布:2025-01-18 09:46:08 瀏覽: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