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外號

民法典外號

發布時間: 2022-04-17 23:59:04

A. 民法典規定給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嗎

給他人起外號算侵犯人格權益,構成了侵犯姓名權,侵犯姓名權是侵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並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格權利。
我國《民法典》(2021.1.1生效)九百九十條規定,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B. 亂取外號犯法嗎


【法律分析】
我國法律規定了任何人的權利都是受法律保護的,如果說存在一些對他人任意的進行侮辱起外號之類的行為是可能涉嫌違法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C. 給別人取外號犯法嘛

法律分析:給別人取外號不至於犯法,但是給別人起外號屬於侵犯他人名譽權。法律當中的的名譽權內容就是受到他人的尊重,進行公平客觀的評價。但是很多的人員進行起綽號的這種行為,就是對於他人的侮辱誹謗。所以侵犯到名譽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D. 民法典的別稱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1929-1931年國民黨政府頒布的《中華民國民法典》。該法專典在國統區適用20年,1949年中屬國共產黨發布了文告,廢止了包括民法典在內的國民黨《六法全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法典後來僅限於在我國台灣省施行。

中華民國民法典是原國民黨政權的六法之一。該法典始制於1928年由當時的法制局擬訂的《親屬法草案》和《繼承法草案》,但均未通過頒布。1929年立法院成立民法起草委員會,旋即開始起草《中華民國民法典》。是年民法總則全編吿成並獲通過,5月23日國民政府予以公布,下分法例、人、物、法律行為、期日及期間、消滅時效、權利之行使7章,規定了民事權利及法律關系的基本原則,是年10月10日生效實施。

E. 起外號屬於什麼行為

法律分析:根據所起外號的種類不同,涉嫌侵害他人名譽權與姓名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條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第九百九十條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

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第九百九十九條 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體的姓名、名稱、肖像、個人信息等;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體人格權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F. 民法典規定給別人起外號屬於侵犯他人什麼權利

法律分析:給他人起外號構成了侵犯姓名權,侵犯姓名權是侵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並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格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條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G. 叫外號是違法行為嗎

法律分析:違法,取外號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源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H. 民法典規定起外號侵犯了哪些權利

民法典規定起外號侵犯了人格權,給他人起外號算侵犯人格權益,構成了侵犯姓名權,侵犯姓名權是侵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並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格權利。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條 【人格權定義】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頻道12湖北十堰 發布:2025-04-02 05:45:50 瀏覽:986
涉港國安法加強立法 發布:2025-04-02 04:25:13 瀏覽:154
中國海洋環保法規需完善 發布:2025-04-02 03:27:10 瀏覽:723
2014年國家司法考試大綱 發布:2025-04-02 03:23:01 瀏覽:434
法官單獨序列管理 發布:2025-04-02 03:06:10 瀏覽:935
合同法合同履行問題 發布:2025-04-02 03:02:51 瀏覽:446
杭州市法律援助電話是多少 發布:2025-04-02 02:48:31 瀏覽:572
規章規范性文件資料庫建設 發布:2025-04-02 02:45:47 瀏覽:33
上海朱斌律師 發布:2025-04-02 02:35:37 瀏覽:802
道德禮儀課 發布:2025-04-02 02:16:11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