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中的處分行為
A. 處分行為的概念
處分行為是直接使某種權利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法律行為,其處分的客體是權利。處分行為包括物權行為及准物權行為,包括契約(如所有權的移轉、抵押權的設定)及單獨行為(如所有權的拋棄)。台灣民法典第758條規定:「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而取得、設立、喪失及變更者,非經登記,不生效力。」其所稱法律行為,系指物權行為而言。又第761條規定:「動產物權之讓與,非將動產交付,不生效力。但受讓人已佔有動產者,於讓與合意時,即生效力。」其所稱讓與合意,系物權讓與合意(物權契約)而言。
B. 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怎麼界定區分
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是我國民法最為重要的對法律行為的分類之一。 負擔行為是指一個人相對於另一個人(或若幹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之義務的法律行為。
它的首要義務是確定某項給付義務,即產生債務關系。一般說來,負擔行為是以發生債權債務為內容的法律行為,也叫債權行為。 一般說來,對於交易的過程,負擔行為僅僅是手段而非目的,是暫時的,是物權或其他權利變動的准備階段。
通說認為,負擔行為一般通過合同表現出來,也可以通過單方法律行為表現。相對應的概念是處分行為。處分行為是直接發生某項權利移轉或消滅效果的行為。主要包括物權行為和准物權行為。 客體可以是權利,如物權,債權,知識產權,也可以是物。
處分行為相對於負擔行為而言,它並不是以產生請求權的方式,為作用於某項既存的權利作準備,而是直接完成這種作用行為。「處分」即為權利的轉讓、權利的消滅,在權利上設定負擔或變更權利的內容。
C. 民事訴訟法中的處分權是什麼
處分權是當事人復依據正義原則和法制律規定所享有的實有權利。一般來說,權利的獲得是通過法律規定所賦予,是一種法定權利,實有權利。但這種法律應是符合正義原則的。
處分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在訴訟進行中,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有權處置自己的民事實體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
當事人能夠處分自己的各種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在民事訴訟中的體現。但是,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處分,否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有權干預,這是社會主義法制在民事訴訟中的體現。
當事人處分自己民事實體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的行為,必須是自己真實意志的表現,是自己自願的。違反當事人真實意志的處分行為,是無效的。
處分原則作為民事訴訟法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原則,貫穿在民事訴訟的全過程。主要表現在:訴訟程序的發生,需要當事人的起訴;訴訟程序的進行,需要當事人的推動;第二審程序的開始,和當事人行使處分權有關;執行程序是否需要,也由當事人決定。
實行處分原則,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處分自己的民事實體和民事訴訟權利,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
實行處分原則,有利於達成調解協議。實行處分原則,可以加強審判人員的責任心,有利於提高辦案質量。
D. 什麼是處分行為
這是民法里的一個概念,是指對某種民事權利做出安排的行為。如把車賣給他人、把車抵押給銀行用來作為貸款的擔保等等。如果你未經同意把你爸爸的車送給了女朋友,這是不行的,就說你對這輛車沒有處分權,是無效的民事行為。
E. 民法中的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
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乃民法上最重要的二類法律行為。這二個法律行為系由法學家所創設,具高度技術,貫穿整個民法。
一、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的含義
負擔行為又可稱之債權、債務行為,指以發生債權債務法律關系的法律行為,有為單獨的行為,如捐助行為,也有契約行為,如買賣。它的特點是一旦負擔行為成立有效,債務人付有給付的義務,而債權人有基於契約或是法律的對債務人的請求權。如出賣人有交付物於買受人,並使其取得物的所有權的義務。
處分行為是直接使某種權利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法律行為。處分行為包括物權行為和准物權行為,物權行為是指發生物權法上效果的行為,有單獨行為,如所有權的拋棄,有為契約行為,如所有權的轉移、抵押權的設定等。准物權行為指以債權或者無體財產權作為標的的處分行為,如債權的轉讓,債務的免除等。
二、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的主要不同
關於處分行為適用標的物特定主義,即物權行為和准物權行為至遲於行為生效時標的物需確定,並且一個標的物只有受一個物權行為或准物權行為處分(一物一權原則)。而負擔行為不受限制。
有效的處分行為,以處分人有處分權為要件。無處分權而處分標的物的,為無權處分,效力待定。負擔行為不以行為人有處分權為必要,如出賣他人之物,則買賣契約仍為有效。
物權行為,應采公示原則,物權的變動,須有足由外界可以辨認的形象,一維護交易安全,避免使第三人遭不利。
F. 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
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三點:
1、關於處分行為適用標的物特定主義,即物權行為和准物權行為至遲於行為生效時標的物需確定,並且一個標的物只有受一個物權行為或准物權行為處分(一物一權原則)。而負擔行為不受限制。
2、有效的處分行為,以處分人有處分權為要件。無處分權而處分標的物的,為無權處分,效力待定。負擔行為不以行為人有處分權為必要,如出賣他人之物,則買賣契約仍為有效。
3、物權行為,應采公示原則,物權的變動,須有足由外界可以辨認的形象,一維護交易安全,避免使第三人遭不利。
(6)民法中的處分行為擴展閱讀:
處分行為與負擔行為兩者之間的法律效果不同,作用和意義卻是不容忽視的。在德國法上,處分行為是指直接作用於某項現存權利的法律行為,如變更、轉讓某項權利、在某項權利上設定負擔和取消某項權利等。理論通說認為,處分行為包括物權行為及准物權行為。
負擔行為是指使一個人相對於另一個人(或若幹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義務的法律行為。負擔行為的首要義務是確立某種給付義務,即產生某種債務關系。
處分行為是直接使某種權利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法律行為。處分行為包括物權行為和准物權行為,物權行為是指發生物權法上效果的行為。
有單獨行為,如所有權的拋棄,有為契約行為,如所有權的轉移、抵押權的設定等。准物權行為指以債權或者無體財產權作為標的的處分行為,如債權的轉讓,債務的免除等。
負擔行為又可稱之債權、債務行為,指以發生債權債務法律關系的法律行為,有為單獨的行為,如捐助行為,也有契約行為,如買賣。
它的特點是一旦負擔行為成立有效,債務人付有給付的義務,而債權人有基於契約或是法律的對債務人的請求權。如出賣人有交付物於買受人,並使其取得物的所有權的義務。
傳統民法理論認為,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的區別在於,債權為請求權、對人權,無排他性,對於同一債務人,可以同時成立內容相同或不同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具有相對性,僅可以對與其建立債權關系的對方當事人提出債權請求權,不可向第三人請求。
負擔行為不適用特定原則。無論想要讓對方負擔幾項所有權的移轉義務,均不妨包括在一項買賣契約中。至於確定性,負擔行為亦有此要求,唯程度有所不同。
債權契約僅需具有可履行性即為已足,不必確定至具體的標的物,因而,種類之債、選 擇之債、未來物買賣乃至他人之物,均不影響契約生效。
只不過,當義務人實際履行義 務時,種類之債須具體化為特定之債、選擇之債須確定為單一之債、未來物須現實化、 對於他人之物須取得處分權,之所以如此,原因正在於,旨在變動權利的履行行為系處分行為,標的物未經確定,無法履行。
G. 民法中的處分行為是什麼意思
處分行為屬於權利人行使所有權的一種形式,所有權包括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比如我擁有一輛自行車,我可以決定把自行車送給朋友,就是行使我對自行車的處分權。
《物權法》第三十九條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H. 民法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
法律分析:1、處分行為是直接使某種權利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法律行為。處分行為包括物權行為和准物權行為,物權行為是指發生物權法上效果的行為,有單獨行為,如所有權的拋棄,有為契約行為,如所有權的轉移、抵押權的設定等。准物權行為指以債權或者無體財產權作為標的的處分行為,如債權的轉讓,債務的免除等。2、負擔行為又可稱之債權、債務行為,指以發生債權債務法律關系的法律行為,有為單獨的行為,如捐助行為,也有契約行為,如買賣。它的特點是一旦負擔行為成立有效,債務人付有給付的義務,而債權人有基於契約或是法律的對債務人的請求權。如出賣人有交付物於買受人,並使其取得物的所有權的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條 因債權轉讓增加的履行費用,由讓與人負擔。
I. 怎麼認定民法里的處分行為或者其有構成要件嗎
我沒有完全弄清提問者「hjq0815」所說的處分是民法通則里的「行政處分」還是「處分財產」,因為前者是承擔責任,後者則是享有的權利。 應該說舉例中說講的行為不屬於民法中的處分行為,而是屬於單位中有關車輛使用過程中應遵循的工作制度或財務制度中的處置行為。首先要看是否符合單位的工作制度或財務制度,如果不違反,就不會出現民法中的處分行為;如果違反了內部制度,假如單位要追究責任,那才會出現民法里的處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