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再審程序新司法解釋

再審程序新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2-04-19 14:08:24

① 再審發回重審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審判監督程序嚴格依法適用指令再審和發回重審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 再審發回重審的案件,應當圍繞當事人原訴訟請求進行審理。當事人申請變更、增加訴訟請求和提出反訴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審查決定是否准許。當事人變更其在原審中的訴訟主張、質證及辯論意見的,應說明理由並提交相應的證據,理由不成立或證據不充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九條 各級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指令再審和再審發回重審的審判行為,應當嚴格遵守本規定。違反本規定的,應當依照相關規定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② 再審事由中的新證據包括哪些情形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的規定,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才符合再審的條件。

因此,「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是再審中新證據的認定標准。如果再審申請人提供的新證據只是證明原判決、裁定存在一般瑕疵的,則不應當認定為新的證據。

新的民訴法司法解釋對於再審中的新證據作出了細化規定,即「再審申請人提供的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基本事實或者裁判結果錯誤」。

條文中的基本事實是指對原判決、裁定的結果有實質性影響、用以確定當事人主體資格、案件性質、具有權利義務和民事責任等主要內容所依據的事實。再審中新證據的認定具體有以下幾種:

(1)新發現的證據。該證據在原審庭審結束前已經存在,因客觀原因於庭審結束後才發現。

(2)新取得的證據。該證據在原審庭審結束前已經發現,但因客觀原因無法取得或者在規定的期限內不能提供。

(3)新形成的證據。該證據在原審庭審結束後形成,無法據此另行提起訴訟。

(4)未質證的證據。該證據在原審中已經提交,由於原審法院的原因,未組織質證且未作裁判根據的。

(2)再審程序新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作出的。申訴雖然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有錯誤,要求人民法院進行審查處理的一種請求,但是申訴並不是必然引起人民法院對案件重新進行審判。

人民法院只有對各種申訴材料進行認真審查以後,發現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在認定事實上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才能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進行重新審判。

一、有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有錯誤。也就是說,申訴人提供了人民法院在審判時沒有掌握的事實材料,這些證據足以證明原判決、裁定對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重大情節在認定上發生了錯誤。

一個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包括犯罪事實是否客觀發生過,犯罪行為是否系被告人所為,犯罪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如何,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年齡、能力,犯罪前後的表現等;一個案件的重大情節包括被告人作案的動機、目的、手段、後果等情節。

一個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或重大情節在認定上發生錯誤,就可能影響對整個案件的判斷,這就需要對案件重新進行審理。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等情況。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或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間存在矛盾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適用法律確有錯誤包括: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在引用法律出現錯誤。引用法律錯誤即判決、裁定所引用的法律包括條款、有關司法解釋時出現錯引;

定性定罪錯誤,就是判決、裁定混淆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以及一罪與數罪的界限;判刑錯誤就是判處的刑罰超過了法律規定的輕、重限度,如輕罪重判、不應該適用附加刑的適用了附加刑或應當從輕減輕處罰的,未從輕減輕處罰,甚至應當從輕的作了從重處罰等情況。

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等行為。人民法院的法官是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執法人員,法官在審判案件時,應當清正廉明,忠於職守,秉公辦案,如果法官在辦理案件時,存在利用職權貪污贓款、收受當事人的賄賂,或者出於私情故意曲解法律,

公然違背事實和法律規定等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所作出的判決、裁定不僅違反了審判原則,而且也可能是不公正的,理應予以糾正。但是,申訴人如果僅憑懷疑、分析或推理就認為法官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這是不能作為提出重新審判的理由。

③ 二審判決生效,2年後出台新的司法解釋,量刑變輕了。之後案件需再審,再審時能否適用新的司法解釋

不可以適用後的司法解釋,只適應犯罪行為產生時或審判時的司法解釋。

④ 再審期限超6個月怎麼辦

您好,超過六個月再審申請期的,當事人已無法自行申請再審,但是可以請求檢察院抗訴,或者向原審法院反映,檢察院和法院對確有錯誤應予糾正的,會啟動再審程序,不受再審期限限制。一、民事、行政及刑事案件的再審申請期限民事、行政案件為6個月,刑事案件為刑罰執行完畢後2年對生效裁判不服的,新民訴法第204條明確規定了六個月的再審申請期限。新行訴法雖沒有規定再審申請期限,但其第98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據此,行政案件的再審申請期限也應為六個月。新刑訴法及其司法解釋同樣沒有規定再審申請(申訴)期限,但《關於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法發[2002]13號)第10條卻規定刑罰執行完畢後兩年的申訴期限,同時規定了逾期申請的例外情形:(1)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宣告無罪的;(2)原審被告人在本條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未受理的;(3)屬於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不屬於這三種情形的,逾期申請不予受理。而在現實中,逾期申請再審的情形屢見不鮮。這樣,不論是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還是刑事案件,都有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駁回的情形存在。二、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法院駁回後如何處理不論民、行、刑案,均可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那麼,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法院駁回後,當事人能否轉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呢?在刑事案件方面,當事人不僅可以在與其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後而且可以徑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因為法律在檢察機關對生效裁判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方面,並無作出期限和先向法院申請再審的限制,而且申訴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是檢察機關發現錯誤裁判的一條重要途徑,申訴材料也只是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或檢察建議的來料來源之一。而在民事案件方面,新民訴法第209條規定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規定了三個前提條件:「(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這一規定賦予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權利,同時將向法院申請再審作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程序前置。逾期申請再審被法院駁回的,顯然符合第一種情形,因而是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抗議或者抗訴的。至於行政案件方面,則與民事案件同理,可以在逾期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之後轉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三、行政訴訟案件不適用新民訴法第209條可不申請法院再審,而直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或抗訴需要進一步斟酌的是,新行訴法沒有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程序前置規定,是否應當適用新行訴法第98條及新民訴法第209條規定,必須在被法院駁回再審申請後再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依筆者之見是不可以適用的,行政案件當事人可以不向法院申請再審而直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因為新行訴法第98條規定的是「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本法沒有規定的」才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而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可否依當事人申請的問題不屬於「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之列。那麼可不可以用公權法定來說事呢?答案應該也是否定性的。一是這個問題可轉換為當事人可否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如此便是「法無禁止即自由」了。而檢察機關從當事人的申請中發現了錯誤的生效裁判,依法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職責。二是檢察機關原本沒有參加行政訴訟,當事人的申請是其發現錯誤生效行政裁判的重要途徑,在許多案件中甚至是必要的條件。所以,要提起對錯誤生效行政裁判的抗訴或檢察建議,就應當允許其將當事人的申請作為行使監督權的重要材料來源。四:最後通道:以涉訴信訪形式轉而啟動法院再審程序涉訴信訪須由政法機關依法處理,將其導入司法程序機制再則,逾期申請再審的轉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是其唯一的救濟途徑還是救濟途徑之一?比如是否可以將逾期的再審申請看成是一種涉訴信訪,並將其作為法院內部審判監督的來料來源之一進而轉入由法院內部啟動再審程序。按照新近的涉訴信訪政策即中央兩辦《關於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意見》的要求,涉訴信訪須由政法機關依法處理,將其導入司法程序機制,並且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其規定:「對於已經結案,但符合復議、復核、再審條件的,依法轉入相應法律程序辦理;「對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已經窮盡法律程序的,依法作出的判決、裁定為終結決定。除有法律規定的情形外,依法不再啟動復查程序。」那麼,逾期申請再審究竟屬於其中的哪一種情形?逾期申請再審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逾期即超過再審申請的法定期限;二是申請即要求對其認為錯誤的生效裁判予以再審改正。剩下的問題是:(1)是否符合再審條件?(2)是否屬於窮盡法律程序?先以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為例: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僅僅不符合申請再審的申請期限條件,並非一定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98條規定的本院院長或上級法院發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而啟動再審的條件,也不一定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定的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實質條件。而且,既然還有法院內部發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而啟動再審的審判監督程序,逾期申請再審也就不屬於「已經窮盡法律程序」。因此,可以將逾期申請再審的申請看作是符合再審條件的涉訴信訪,依法轉入相應法律程序辦理,也即本院提起再審或者上級法院乃至最高法院提審或指令下級法院再審。只有如此窮盡法律程序之後當事人反復纏訪纏訴的,才能按照涉訴信訪終結程序辦理。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的可以如此辦理,與其同理刑事、行政案件的逾期申請再審的也不應例外。【總結】逾期申請再審的救濟途徑可以概括為:不論是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還是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在其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之後可以轉而為向檢察機關申請或請求再審檢察建議或抗訴,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還可以不以申請再審為前置條件而直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此外,法院也可以將當事人的逾期再審申請或被駁回再審申請後繼續向法院「申訴」的作為涉訴信訪,對其中符合再審條件的以本院院長發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的名義啟動再審程序或由上級法院乃至最高法院提審或指令再審。

⑤ 民事再審案件,是否適用新司法解釋

一般新的司法解釋只針對未決犯。對已經生效的判決,不會因為將來法律的修改而發生變化。

⑥ 審理再審案件程序是什麼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第二百零二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調解書,不得申請再審。
第二百零三條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第二百零五條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⑦ 民事案件再審後,又發現新證據可以再審嗎

可以再審的
規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第四十一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新的證據」包括以下兩種情形: (一)一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後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人民法院准許,在延長的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
(二)二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一審庭審結束後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未獲准許,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應當准許並依當事人申請調取的證據。
人民法院的司法實踐中一般是這樣認定新證據的:一.是在舉證期限內雖已客觀存在,但未被當事人知悉,掌握的證據。二.是當事人知道證據的存在,且有條件取得,因不了解其證據價值而未提出的證據,但法院已經予以釋明的除外。三.當事人知道證據的存在,但在舉證期限內因客觀原因未能取得的證據。四.是為了反駁對方的主張或舉證,而在舉證期限屆滿後提出的證據。五.是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法院准許延期,在延長的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不審理該證據可能導致裁判明顯違反客觀事實的。但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未能在期限內提供證據的,應明確排除在「客觀原因」之外。

熱點內容
黃偉律師 發布:2024-11-15 08:47:39 瀏覽:208
平等責任死亡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5 08:47:28 瀏覽:351
法官講理 發布:2024-11-15 08:41:50 瀏覽:196
港中文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4-11-15 08:41:08 瀏覽:712
從本質上說法律責任分哪幾種 發布:2024-11-15 08:35:07 瀏覽:334
北京勞動法陪產假規定2015 發布:2024-11-15 08:33:41 瀏覽:576
日本庭倫理道德電影 發布:2024-11-15 07:34:38 瀏覽:599
法治觀後感200字 發布:2024-11-15 07:09:44 瀏覽:519
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法律形態 發布:2024-11-15 06:52:35 瀏覽:834
淄川司法所 發布:2024-11-15 06:51:45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