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對環境保護的規定

民法典對環境保護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4-19 21:03:50

❶ 《民法典》施行後首例環境污染案宣判,保護環境應該從哪些小事做起

民法典第9條確立了“綠色原則”,即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它意味著對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增加了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限制性義務,宣示了民法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的重要體現,如何處理好現代社會生活中個人民事權利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是民法典貫徹“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理念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從世界范圍看,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對環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和破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和同樣面臨著環境問題,“未富環境先污,未強資源先枯”的情況亟待解決。

“綠色原則”通過民法基本原則對民事活動的總括性規定的地位和功能,從根本上解決個人經濟利益與生態公關利益的矛盾與沖突。

那麼,作為一個普通的市民,該從哪些小事做起呢?我認為是遵守法規,從日常小事做起,做一個文明的遊客。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遵守法規

現在很多污染的源頭是因為工廠排污,有些企業為了省錢沒有按照規定排污,導致了河水以及工廠周邊環境污染。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

❷ 民法典在關於生態內容的規定

1、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致損的侵權責任】

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2、第一千二百三十條【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侵權舉證責任】

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發生糾紛行為人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3、第一千二百三十一條【兩個以上侵權人的責任大小確定】

兩個以上侵權人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承擔責任的大小,根據污染物的種類、濃度、排放量,破壞生態的方式、范圍、程度,以及行為對損害後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確定。

4、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條【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侵權的懲罰性賠償】

侵權人違反法律規定故意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嚴重後果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5、第一千二百三十三條【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被侵權人可以向侵權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侵權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6、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條【生態環境修復責任】

違反國家規定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生態環境能夠修復的,國家規定的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承擔修復責任。侵權人在期限內未修復的,國家規定的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組織可以自行或者委託他人進行修復,所需費用由侵權人負擔。

7、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條【公益訴訟的賠償范圍】

違反國家規定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國家規定的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下列損失和費用:生態環境受到損害至修復完成期間服務功能喪失導致的損失;生態環境功能永久性損害造成的損失;生態環境損害調查、鑒定評估等費用;清除污染、修復生態環境費用;防止損害的發生和擴大所支出的合理費用。

❸ 保護環境是政府的責任還是個人的責任

從造成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來看,主要是誰污染誰負責。無論是水污染、空氣污染、土地荒漠化、垃圾圍城等,個人消費行為和生活方式中無節制的資源消耗和污染才是造成環境惡化的根源。在環保的行動中,組織者需要政府擔任,具體實施方面倡導的是國際環保組織的5R理論,節約資源,多次利用,綠色消費,回收循環,萬物共存。
法律分析
環境民事責任,指的是因為違反了環境保護法所規定的相關條例,對環境造成了污染破壞,或者損害了環境而侵犯了別人的合法權益時,應當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違反環境保護法所產生的民事責任,是一種特殊的侵權責任。環境民事責任,主要的內容有停止侵害行為、排除妨礙和危害環境的行為或事物、消除危險和危害環境的後果、恢復環境的原狀、賠償因環境破壞所造成的損失等多種形式。在環境保護的實際工作過程中,承擔環境民事責任通常最適用的就是賠償相關的損失了,除此之外,還有排除相關環境污染的危害、恢復環境的原狀等等。如果造成的環境污染對其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造成了侵害的話,被侵害的人還可以請求排污單位來承擔相關的責任,如停止環境侵害、排除妨礙、消除污染環境的危險等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 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三十條 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發生糾紛,行為人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條 兩個以上侵權人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承擔責任的大小,根據污染物的種類、濃度、排放量,破壞生態的方式、范圍、程度,以及行為對損害後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確定。

❹ 民法典頒布的具體內容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通篇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對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等作出明確翔實的規定,並規定侵權責任,明確權利受到削弱、減損、侵害時的請求權和救濟權等,體現了對人民權利的充分保障,被譽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條 其他法律對民事關系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❺ 民法典環境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民法典環境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
1、企業實施了污染環境的行為。
2、造成了環境損害,影響了周邊生活環境。多數案件表現為受污染地域、受害對象、受害的民事權益十分廣泛。
3、污染環境的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環境民事侵權以致害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致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條
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三十條
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發生糾紛,行為人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熱點內容
濟南工傷賠償律師 發布:2024-11-15 04:56:38 瀏覽:987
評價中國傳統道德 發布:2024-11-15 04:47:30 瀏覽:501
司法所長工作總結 發布:2024-11-15 04:08:06 瀏覽:510
2015年新婚姻法法條 發布:2024-11-15 03:15:46 瀏覽:569
司法島感動 發布:2024-11-15 02:45:17 瀏覽:446
勞動合同法的心得報告 發布:2024-11-15 02:22:47 瀏覽:61
鍾海律師 發布:2024-11-15 02:22:07 瀏覽:613
關於道德模範的作文 發布:2024-11-15 02:14:56 瀏覽:66
勞動法一年賠兩個月工資 發布:2024-11-15 02:09:54 瀏覽:186
法治政府建設整改工作要求 發布:2024-11-15 01:51:46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