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孳息
Ⅰ 蘋果是樹的孳息還是土地孳息
蘋果是樹的孳息。
孳息的原意是指繁殖生息,在民法領域里主要指由原物所產生的額外收益。根據《民法通則》和相關的法律,孳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所謂天然孳息是指依據物的自然性能或者物的變化規律而取得的收益。例如:母雞生的蛋、牲畜下的幼崽,土地自然生長的糧食。
所謂法定孳息是指由法律規定產生了從屬關系,物主因出讓所屬物一定期限內的使用權而得到的收益。例如:存款得到的利息等。
天然孳息,被原物所孕育,因此天然孳息的原物,又稱為母物,孳息與原物,是產出關系,因此,只有孳息跟原物分離後,才能稱之為孳息,在未分離之前是不存在孳息與原物的對應,結合到本案事例來看,沒有摘下的蘋果就不是孳息。
Ⅱ 孽息是什麼意思
孳息收益是指不使用原本所獲得的對價,如銀行的利息、房屋的租金獲得的收益等。
《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六條 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法定孳息既然原則上是貨幣,宜應統一對法定孳息請求的訴訟時效。我國《民法通則》在第136條中規定「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在我國,對其他用益收入(法定孳息)都是二年的訴訟時效。筆者認為,不支付租金和拒絕支付租金的訴訟時間太短,不利於保護出租人的合法權益。應當將收取法定孳息的訴訟時效統一規定為二年或者統一規定為二年以上。
(2)民法通則孳息擴展閱讀
(一)《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七條: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致使抵押財產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權人有權收取該抵押財產的天然孳息或者法定孳息,但抵押權人未通知應當清償法定孳息的義務人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孳息應當先沖抵收取孳息的費用。
(二)《物權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質權人有權收取質押財產的孳息,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網路-法定孳息前款規定的孳息應當先沖抵收取孳息的費用。
Ⅲ 天然孽息的收取由什麼規定
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六條: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合同法第一百零三條:標的物提存後,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債權人承擔。提存期間,標的物的孳息歸債權人所有。提存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第一百六十三條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
第三百七十七條保管期間屆滿或者寄存人提前領取保管物的,保管人應當將原物及其孳息歸還寄存人。
民法通則司法解釋:39、利害關系人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其財產的,除應返還原物及孳息外,還應對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131、返還的不當利益,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勞務管理費用後,應當予以收繳。
Ⅳ 關於民法的問題,謝謝哪位好心人解答~~!
1、居住地(居所)顧名思義,就是自然人當前所居住的地方;而住所地(住所)則是由法律規定的自然人經常居住和生活的場所。二者的區別在於居所是一個事實上的概念,是暫時性的,可以有多個;住所則是一個法律上的概念,是長期性的,只能有一個。《民法通則》第15條規定:自然人以其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為住所,其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住地視為住所。
2、要理解孳息的概念必須結合原物來看:原物是指作為本體而依其自然屬性或法律規定可產生新物的物;孳息則是從原物本體中產生的物。如奶牛是原物,牛奶是孳息。
3、補充連帶責任是指先用合夥財產來償還債務,不足的由全體合夥人承擔連帶責任。
4、表見代理人是否被追償責任要看被代理人的態度而定。
5、不知道。
6、不知道。
7、不知道。
8、不知道。
9、我國目前沒有明確的救濟配偶權的法律規定,無過錯一方如果要請求特定的損害賠償,必須在離婚時才能提出。
10、餐廳的筷子和你要的食物之間並不是主物和從物的關系,因為主物和從物必須搭配使用才能實現彼此的價值,食物不用筷子可以用手抓著吃。餐廳原則上是可以對筷子收費的。
11、不知道。
12、不知道。
後面的問題基本都模稜兩可了,因為我是大一的學生,才剛學完民法總論,只能回答這么多了。
西北政法大學劉鑫為您提供參考建議。
Ⅳ 孳息在婚姻法是什麼意思
《婚姻法司來法解釋(三)》第五條規自定「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一般而言,夫妻一方財產在婚後的收益主要包括孳息、投資經營收益及自然增值。婚姻法司法解釋(三)首次明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婚後產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是共同財產。
孳息指的是從原物中所出的收益,通常分為天然孳息與法定孳息兩種。依照物的自然性質而產生的收益物稱之為天然孳息,比如:植物結出的果實、動物的產物如雞蛋、羊毛;依照法律關系產生的收益為法定孳息,比如:存款利息、有價證券收益、股權分紅、未經共同經營管理的房屋租金等收入。自然增值,是指該增值發生的原因是因通貨膨脹或市場行情的變化而致,與夫妻一方或雙方是否為該財產投入物資、勞動、努力、投資、管理無關。比如,夫妻一方個人婚前所有的房屋、股東、字畫、珠寶、黃金等隨著市場價格的上漲而產生的增值。若夫妻一方的婚前個人所有的房屋因另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對該房屋的修繕、裝修而產生的增值部分則不屬於自然增值。
Ⅵ 撤銷死亡宣告後,被撤銷死亡宣告的人的財產滋生的孽息是否應該返還回答請註明引證出處。
應當返還。根據《中國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二十五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規定的十分明確。
即使是根據民事法律的基本原理也可以推理得出。財產所有權人的所有權及於其財產本身及產生的孳息,所以當財產需要返還時孳息應當一並返還。
相關法條及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而》
第二十五條被撤銷死亡宣告的人有權請求返還財產。依照繼承法取得他的財產的公民或者組織,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給予適當補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39、利害關系人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其財產的,除應返還原物及孳息外,還應對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
40、被撤銷死亡宣告的人請求返還財產,其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予返還。但依繼承法取得原物的公民或者組織,應當返還原物或者給予適當補償。
Ⅶ 沒有摘下的蘋果和蘋果樹是法律上的孳息關系嗎
不是.
沒有摘下,那就還是一體的,只是一個物.摘下來以後獨立了才是孳息.
Ⅷ 不當得利的民法總則規定是怎樣的
民法通則規定不當得利的一方有義務將原物返還。對方擁有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依據《民法通則》:
第九十二條 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該法律條款中包含了構成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成立的四項基本要件,即一方獲利;一方受損;獲利無法律上原因;獲利與受損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這四項要件,是檢驗不當得利是否成立的基本標准,也是確立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的基本法律事實。
(8)民法通則孳息擴展閱讀:
不當得利是一種法定債權,屬於准法律行為。但是並不是所有成立不當得利的情況,都會產生返還請求權。如下兩種情況:
(一)履行道德義務產生的不當得利
因履行道德義務產生的債務,被認為是自然債務的一種。一般來說,當債務人不履行時,債權人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請求法律強制債務人履行債務。而自然債務屬於不完全債權,一般在請求力或者執行力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履行道德義務所產生的債被認為欠缺請求效力。如侄女撫養叔父之債。
(二)給付未到期債務
兩者之間存在債權債務,但未到期。債務人在債務未到期時,主動給付債務,使債權債務消滅。在債務消滅後,債務人主張歸還了未到期債務,請求依據不當得利返還原始本金和因提前給付而遭受的利息損失。
就本金部分,不論債務人是否提前歸還債務,本金部分始終要歸還給債權人,所以對債權人而言不存在獲利,也就不存在不當得利的返還。關於利息部分,表面上看債務人遭受了損失,債權人獲得一定利息利益,但該給付非無法律上原因,系債務人自願行為。
從另一方面說,因債務提前給付,債權人並非都能得到利息利益,也有給債權人帶來提前保管、保存債權的負擔,故此種情形,不能主張不當得利的返還。
Ⅸ 我國民法主要規定哪幾種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據《民法通則》第134條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十種。
一、停止侵害
這種民事責任適用於所有正在進行中的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侵犯財產權和侵犯人身權都應當承擔此種責任。
二、排除妨礙
這種民事責任適用於妨礙他人行使權利的場合,不必要求權利人的權利有實際的損害。
三、消除危險
這種民事責任適用於雖然尚未造成他人的財產、人身的實際損害,但是有造成損害的急迫的危險,則權利人可以要求造成危險的人採取措施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當一方當事人佔有他人的財產,但沒有合法權利作為依據時,應當將對方的財產返還。此種責任方式的一個前提是,原物尚存在。如果原物已經滅失,則責任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損失等責任。
五、恢復原狀
這種民事責任適用於財產遭到他人的損壞,但是尚有恢復原來狀況的可能的情況。比如,非法佔用他人有使用權的土地,並堆積雜物,則不僅應當返還土地,還應當清除雜物,恢復侵權行為發生之前的土地原狀。又比如損壞他人的電視機,如果損壞不嚴重,則承擔的責任是修理電視機,使之恢復原來的功能。
一般來說,造成他人財產損失,如果能夠恢復原狀,應當盡量恢復原狀。只有難以恢復原狀的,才承擔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六、修理、重作、更換
這是適用於某些種類的合同的責任方式。如果一方根據合同交付的標的物不符合合同的約定,則對方當事人有權要求修理或者更換不符合合同要求的標的物,在定作合同中,還可以要求定作人依合同的約定重新製作。
七、賠償損失
這是適用范圍最廣的一種責任方式。在我國法律上的賠償損失專指以金錢的方式賠償對方的損失。侵犯財產權和侵犯人身權都可能發生這種責任。在侵犯名譽權等幾種人身權造成精神損害的情況下,還要承擔以金錢的方式賠償精神損害的責任。
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外,應當賠償受害人的全部損失。損失除了包括財產的直接損失外,還包括間接損失,或者說可得利益的損失。賠償可得利益損失(間接損失)應當符合嚴格的條件。這種利益,應當是在違法行為發生時已經具有現實的取得條件,如果沒有違法行為的干擾一般就可以取得。間接損失一般有三種情況:(1)利潤損失。從事合法經營的各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在其現有的經營條件下,通常可以取得的利潤,如果因為他人的違法行為而沒有能夠取得,可以作為間接損失。但如果受害人從事的是非法的經營,則其如果未受他人侵犯在通常情況下可能取得的非法利潤,不能作為間接損失而要求賠償。(2)勞動收入。如果受害人正在或者將要從事的工作本可以給自己帶來一定的收入,而因為他人的違法行為而未能取得,可以作為間接損失要求賠償。(3)物的孳息。物的孳息有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如果孳息的取得有現實的可能性,可以作為間接損失要求賠償。比如一頭已經懷孕的母牛被他人傷害致死,則計算損失賠償時應將即將出生的小牛的價值考慮在內。非法使用他人的金錢,應當賠償相當於銀行利息的損失。非法佔用他人房屋,應當賠償相當於房屋出租的租金的間接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這是在一個有效的合同中,雙方約定了違約金,或者法律直接規定了違反此種合同應當支付違約金,則一方違約的情況下,應當向對方支付約定或者法定的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這種責任形式,適用於《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這幾種人身權受到侵犯的情況,因為這幾種侵權通常會給受害人的名譽造成損害,或造成其他不良影響。
十、賠禮道歉
這種責任形式也是適用於《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的幾種人身權受侵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