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駟馬刑法

駟馬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4-20 05:45:05

❶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一字開頭的成語

一望無際、一望無垠、一心一意、一帆風順、一舉成名、一諾千金、一目十行、一本萬利、一廂情願、一馬當先、一板一眼、一個鼻孔出氣、一臂之力、一表人才、一覽無余、一不做,二不休、一唱一和、一成不變、一塵不染、一毛不拔、一鳴驚人、一波三折、一目瞭然、一手遮天、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刀兩斷、
一本正經
原指一部正規的經典。後即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有時帶有諷刺意味
一筆不苟
謂作書畫或撰文極其認真,毫不馬虎
一筆勾斷
同「一筆勾」
一筆勾消
亦作「一筆勾銷」。全部取消之意
一筆勾銷
見「一筆勾消」
一筆抹摋
見「一筆抹煞」
一筆抹殺
見「一筆抹煞」
一筆抹煞
一筆全部抹掉。常喻輕率地全部否定
一碧萬頃
形容青綠無際
一臂之力
指給予幫助的力量。常與「助」連用,表示從旁幫忙
一鞭先著
晉劉琨少負志氣,與祖逖為友,共以收復中原為志,曾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見《晉書·劉琨傳》。後以為爭先的典實。亦泛指先行
一表非凡
見「一表非俗」
一表非俗
形容人的儀表非比尋常
一表人才
見「一表人物」
一表人材
見「一表人物」
一表人物
形容容貌英俊。表,儀表
一表堂堂
形容儀表堂皇
一秉大公
謂言論行事全秉公心
一秉虔誠
謂誠心誠意
一秉至公
見「一秉大公」
一病不起
謂卧病後日見沉重,終至死亡。不起,用作死的婉辭
一波三折
指寫字筆畫曲折多姿。語本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宣和書譜·太上內景神經》:「然其一波三折筆之勢,亦自不苟。」後比喻事多波折
一波萬波
見「一波糹毚動萬波隨」
一不扭眾
謂一人不應或難以違反眾意
一步登天
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達到極高的境界或程度。常用以諷人突得高位
一步一鬼
漢王充《論衡·論死》:「如人死輒為鬼,則道路之上一步一鬼也。」本謂鬼很多,後為疑心生暗鬼之意
一步一趨
①形容緊跟著行走。語本《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隨別人。常含貶意
一草一木
《後漢書·應劭傳》:「春一草枯則為災,秋一木華亦為異。」唐李商隱有《永樂縣所居一草一木無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書即事一章》詩。後亦以「一草一木」喻微細之物
一差半錯
變故,差錯
一差二錯
指意外的變化或差錯
一差二誤
指意外的差錯和失誤
一差二悞
同「一差二誤」
一差兩訛
同「一差二錯」
一長半短
見「一長二短」
一長二短
①指意外的變故。②一五一十,原原本本
一長一短
形容瑣談不休
一場春夢
本喻世事無常,轉眼成空。後亦喻幻想破滅
一倡百和
一人首倡,百人附和。極言附和者之多。倡,亦作「唱」
一倡三嘆
《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謂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後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美,富有餘味,令人贊賞不己。倡,亦作「唱」
一倡一和
①《詩·鄭風·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謂一個先唱,一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後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倡,亦作「唱」。②謂鳴聲相呼應
一唱百和
見「一倡百和」
一唱三嘆
見「一倡三嘆」
一唱一和
見「一倡一和」
一朝千里
猶一日千里
一朝一夕
一個早晨或一個晚上。形容時間短促
一朝之忿
一時激發的憤恨
一朝之患
突然發生的禍患
一徹萬融
猶言一通百通
一塵不到
形容清凈純潔
一塵不染
①佛教謂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修道者達到真性清凈不被六塵所染污為「一塵不染」。後多用以形容清凈廉潔,品格高尚。②指非常清潔
一塵不緇
猶一塵不染
一成不變
《禮記·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孔穎達疏:「容貌一成之後,若以刀鋸鑿之,斷者不可續,死者不可生,故雲不可變。」後以一成不變」謂刑法一經制定,不容變更。亦泛指墨守成規,不知變通
一成不易
同「一成不變」
一成一旅
方十里為成,五百人為旅。傳夏少康憑此滅過、戈而復禹業。後遂用為勢微力弱卒能克敵制勝、光復舊業之典
一籌莫展
《宋史·蔡幼學傳》:「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後以「一籌莫展」比喻一點辦法也沒有
一觸即發
①本指箭在弦上,張弓待發。比喻事態發展已極緊張,一經觸動即可爆發。②泛指極易發生
一觸即潰
一經接觸就潰敗。形容很容易被打垮
一串驪珠
形容歌聲圓潤,唱時如一串明珠
一床兩好
猶言一對璧人,謂夫婦兩人情投意合
一槌定音
見「一錘定音」
一錘定音
本指製造銅鑼時最後一錘決定鑼的音色,後借喻憑一句話作出最後決定
一辭同軌
猶眾口一詞
一蹴而成
見「一蹴而就」
一蹴而得
見「一蹴而就」
一蹴而就
宋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者,孰不欲一蹴而造聖人之域。」後以「一蹴而就」謂邁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就能完成
一蹴可幾
同「一蹴而就」。幾,近,及
一寸赤心
同「一寸丹心」
一寸丹心
一片赤誠之心
一寸光陰一寸金
俗諺。意謂時間非常可貴,必須珍惜
一搭兩用
一物二用
一搭一檔
謂互相配合,彼此協作。有時含貶意
一代風流
指開創風氣,為當世所景仰的人物
一簞一瓢
《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原為孔子贊美顏回安貧樂道之語。後用以比喻生活清苦
一旦一夕
同「一朝一夕」
一刀兩段
①見「一刀兩斷」。②指斬首,被殺
一刀兩斷
比喻堅決地斷絕關系
一得之功
一點微小的成績
一得之見
一點見解。常用作謙辭
一得之愚
對自己意見的謙詞。猶言一點膚淺的見解。語出《晏子春秋·雜下十八》
一德一心
大家一條心
一點半點
表示微小而不定的數量
一點靈犀
①唐李商隱《無題》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謂犀角上有紋,兩頭感應通靈,故以「一點靈犀」喻心心相印。②指聰敏
一點一滴
形容微少零星
一雕雙兔
唐李林甫、張九齡、裴耀卿並為相,李抑揚張、裴自得,張裴二人罄折卑遜,時人竊言「一雕挾兩兔」。見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卷下及《新唐書·李林甫傳》。後因以「一雕雙兔」謂三人並列顯位,一人勢盛而兩人受其挾制
一跌不振
同「一蹶不振」
一丁不識
一字不識
一定不移
見「一定不易」
一定不易
《淮南子·主術訓》:「今夫權衡規矩,一定而不易,不為秦楚變節,不為胡越改容。」後因以「一定不易」謂既經確定不可改變或事理正確不可改動
一定之規
①一定的規律或規則。②喻已經打定的主意
一而光
見「一掃而空」
一發千鈞
語本《漢書·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謂一根頭發上系著千鈞的重量。比喻極其危險
一帆風順
①本指帆船一路順風。亦用為祝人旅途安吉之辭。②比喻境遇順利或辦事容易
一帆順風
同「一帆風順」
一反常態
完全改變了平常的態度
一飯千金
漢韓信少貧,在淮陰城釣魚,有漂母見其飢,飯之。後信為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見《史記·淮陰侯列傳》。後稱受恩重報為「一飯千金」
一飯之德
喻微小的恩德
一飛沖天
比喻平時默默無聞,突然做出驚人之舉
一吠百聲
即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一分一毫
形容很少的數量
一佛出世
①佛教認為世界每經歷一小劫,有一佛出世。②引申為難得之意。③猶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一夫當關
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一夫之勇
猶言匹夫之勇
一夫之用
謂僅能當一人之用,而無兼人之能
一傅眾咻
謂一人施教,眾人喧擾。比喻事不專一,絕無效果。語本《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一概而論
亦作「一�而論」。指對問題不作具體分析,籠統地同樣看待。語本《楚辭·九章·懷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
一高二低
①高低強弱或勝負輸贏。②謂意外的變故
一個半個
謂為數甚少
一根一板
方言。原原本本,一五一十
一鼓一板
鼓、板都是演唱時用以調和節奏的,兩者不可分離,因以喻互相幫襯
一鼓作氣
《左傳·庄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古代作戰擊鼓進軍,擂第一通鼓時士氣最盛。後多喻趁銳氣旺盛之時一舉成事或鼓足干勁,一往直前
一谷不登
見「一谷不升」
一谷不升
指歉收
一顧傾城
《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後遂以「一顧傾城」形容美女的眼波,亦以喻女子的美貌
一官半職
泛指普通的官職
一軌同風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語出《禮記·中庸》:「車同軌,書同文。」《晉書·苻堅載記上》:「一軌九州,同風天下。」後因以「一軌同風」比喻國家統一,政令劃一
一國三公
一國之中有三個主公。比喻令出多門,事權不一
一寒如此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魏使須賈於秦,范雎聞之,為微行,敝衣閑步之邸,見須賈……須賈意哀之,留與坐飲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賜之。」後用以表示貧困潦倒至極
一毫不差
完全相同,沒有一點差異
一毫不苟
猶一絲不苟
一毫不染
猶一塵不染
一毫千里
語本《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氂,繆以千里』。」《大戴禮記·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盧辯註:「據《易說》言也。」謂差錯雖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一呵而就
一口氣完成
一狠二狠
猶言索性,乾脆。多指下極大的決心
一哄而起
一下子就跟著行動起來。多含貶義
一鬨而散
亦作「一閧而散」。在一片吵鬧聲中散去。亦表示突然、混亂地散去
一哄而上
同「一哄而起」
一閧而散
見「一鬨而散」
一呼百諾
一聲呼喚,百人應諾。形容權勢顯赫,侍從眾多
一呼百應
一聲呼喚,人皆響應。形容接應的人很多
一呼再喏
聽到一聲呼喚即連聲應答。表示恭順
一狐之掖
見「一狐之腋」
一狐之腋
一隻狐狸腋下的皮毛。常用以喻指少量的皮毛或珍貴的皮毛
一虎不河
《詩·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原謂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後在元劇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顧一切
一花獨放
一種花獨自開放。與「百花齊放」相對,常比喻缺少各種不同形式、風格的藝術作品
一畫開天
相傳伏羲畫八卦,始於乾卦三之第一畫,乾為天,故謂「一畫開天」
一褱而論
見「一概而論」
一還一報
謂做一件壞事後必受一次報復
一簧兩舌
喻誑言亂語。簧,樂器的發聲薄片
一揮而成
同「一揮而就」
一揮而就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薦舉不捷》:「扞王璘呴復為鳥散餘花落詩二十首,援毫而就。時忽風雨暴至,數幅為回飈所卷,泥滓沾漬,不勝舒捲。璘曰:『勿取,但將紙來!』復縱筆一揮,斯須復十餘篇矣。」後因以「一揮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動筆就寫成
一揮九制
一提筆就能寫出九道制書。謂文思敏捷
一麾出守
南朝宋顏延之《五君詠·阮始平》:「屢薦不入官,一麾乃出守。」麾有揮斥、排擠意,謂阮咸受荀勖排斥,出為始平太守。麾亦有旌麾意,故後多以「一麾出守」用作朝官出為外任之典
一晦一明
一暗一明。常指晝夜循環
一飢兩飽
猶言每天不能飽食。形容生活貧困
一技之長
指有某種專長或技能
一家眷屬
本指一家人,後以喻同一格局
一家老小
謂全家人
一家無二
謂一家之人沒有兩樣
一家一火
謂所有家當什物
一家一計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或財產。亦引申為一家人
一家之辭
同「一家之言」
一家之學
自成一家的學派
一家之言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一家的學說或論著
一家之作
自成一家的著作
一見瞭然
猶一目瞭然
一見傾心
一見面就產生傾慕的情感
一見如故
見「一見如舊」
一見如舊
初次相見意氣相投,有如故交。語本《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扞吳公子札呴聘於鄭,見子產,如舊相識。」
一見鍾情
①指男女之間一見面即產生愛情。②借指對人或事物一看見就發生了很深的感情
一劍之任
①謂以一人一劍之力。指作戰的士兵,猶言一人之勇。②指獨力擔任艱巨的任務
一箭上垛
①猶言一箭中的。比喻事情一辦即成。②喻一見中意
一箭雙雕
見「一箭雙雕」
一箭雙雕
一箭射中兩雕。雕,亦作「雕」,一種性兇猛的大鳥。《北史·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雙貫焉。」又《新唐書·高駢傳》:「事朱叔明為司馬,有二雕並飛,駢曰:『我且貴,當中之。』一發貫二雕焉。」後因以「一箭雙雕」形容射藝高明,亦用以比喻一舉兩得
一箭之地
謂距離不遠
一漿十餅
比喻小恩小惠。漿、餅皆微物,故有此語
一腳不移
借喻堅定不移
一階半級
指低微的官職
一階半職
同「一階半級」
一接如舊
猶言一見如故
一介不苟
見「一介不取」
一介不取
語出《孟子·萬章上》:「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後以「一介不取」謂一絲一毫亦不苟取
一介之才
微小的才能
一介之善
微小的善行
一介之士
①一個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一舉成名
原指士子一旦科舉及第就天下聞名,後亦泛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一舉兩得
做一件事能使兩方面都得到好處。語本《東觀漢記·耿弇傳》:「吾得臨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謂一舉而兩得者也。」
一舉兩全
謂一舉措而能顧全兩面
一舉千里
一飛就是千里。喻前程遠大
一舉三反
《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後以「一舉三反」指善於推理,能由此及彼
一舉萬里
見「一舉千里」
一舉一動
指每一個舉動
一決雌雄
一決勝負。雌雄,喻高低
一蹶不興
見「一蹶不振」
一蹶不振
比喻一經挫折,就不能再行振作
一刻千金
短暫的時間價值千金。比喻時間極其寶貴
一空依傍
指在藝術、學術等方面獨創而全不摹仿
一孔之見
漢桓寬《鹽鐵論·相刺》:「持規而非矩,執准而非繩,通一孔,曉一理,而不知權衡。」《禮記·中庸》「反古之道」漢鄭玄註:「反古之道,謂曉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從。」唐孔穎達疏:「孔謂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塗。今惟曉知一孔之人,不知餘孔通達,惟守此一處,故雲曉一孔之人。」後因稱狹隘片面的見解為「一孔之見」
一口同聲
猶一口同音
一口同音
猶言眾口一詞
一口一聲
猶口口聲聲
一匡九合
春秋時管仲輔助齊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諸侯」,建立霸業。後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國大事
一匡天下
使天下得到匡正
一夔一契
夔契都是舜時賢臣,後因以「一夔一契」喻良輔
一饋十起
《淮南子·氾論訓》:「當此之時,扞禹呴一饋而十起,一沐而三捉發,以勞天下之民。」意謂一飯之頃亦多次起立。後因以「一饋十起」形容事務繁勞
一壼千金
比喻物雖微賤,關鍵時得其所用,便十分寶貴
一來二去
指經過一段時間逐漸產生某種情況
一覽無餘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申昜,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測。」後以「一覽無餘」謂一眼即可全見
一攬包收
謂總攬一切
一勞久逸
見「一勞永逸」
一勞永逸
亦作「一勞久逸」。謂勞苦一次,可望永安。語本漢揚雄《諫勿許單於朝疏》:「以為不壹勞者不久佚,不蹔費者不永寧,是以忍百萬之師,以摧餓虎之喙……而不悔也。」
一了百當
①猶言一了百了。②謂問題解決得徹底,或事情辦得甚為妥當
一了百了
語本《朱子語類》卷八:「有資質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須節節用工也。」原為對天資高的人的贊譽之辭,後亦以謂主要的事情了結,其他一切也跟著了結
一鱗半甲
唐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上·蘇渙》:「三年中作變律詩九首,上廣州李帥,其文意長於諷刺,亦有陳拾遺(陳子昂)一鱗半甲」此系以龍為喻,意謂略有相似之處。後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鱗片甲」
一鱗半爪
見「一鱗一爪」
一鱗片甲
見「一鱗半甲」
一鱗片爪
見「一鱗一爪」
一鱗一爪
謂龍在雲中,時露一鱗一爪,難於見其全貌。清王士禛主張作詩貴含蓄,忌淺露,以此為喻。趙執信駁其說,曰:「神龍者屈伸變化,固無定體,恍惚望見者,第指其一鱗一爪,而龍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見趙所著《談龍錄》。後用以喻事物的零星片段
一龍一蛇
喻時隱時顯,變化莫測
一龍一豬
喻二人相去懸殊
一路風塵
形容旅途辛苦
一路風清
形容安定昇平的景象
一路福星
宋鮮於侁為京東轉運使,比行,司馬光謂人曰:「福星往矣。」見宋秦觀《鮮於子駿行狀》。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元佑更化》、清翟灝《通俗編·祝誦》引《四友齋叢說》均作「一路福星」。福星,即歲星,舊時術士謂歲星照臨能降福於民。宋代行政大區稱路,後以路為道路之「路」,以「一路福星」為祝人旅途平安之語
一路貨色
猶言一路貨
一路平安
指旅途順利。亦常用作對出門人的祝福語
一路神只
謂同夥的人。意含譏諷
一路順風
謂諸事順利。原指帆船的航行,今常用作對出門人的祝頌語,猶言一路平安
一亂塗地
形容亂到不可收拾
一落千丈
唐韓愈《聽穎師彈琴》詩:「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原指琴聲驟然低落。後常用以形容景況急劇下降
一馬當先
策馬走在最前列。多形容領先,帶頭
一馬平川
可以縱馬疾馳的平原。亦泛稱廣闊的平地
一馬一鞍
比喻一夫一妻,白頭偕老
一脈同氣
謂出於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親密關系
一脈相承
見「一脈相傳」
一脈相傳
謂一個血統或派繫世代相續流傳下來。常比喻某種思想、學說或行為之間的繼承關系
一脈相通
謂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猶如一條脈絡貫穿下來可以互通
一脈香煙
謂延續家世的後代。人死,後嗣須常上香祭掃,故雲
一毛不拔
語出《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燕丹子》卷中:「荊軻曰:『有鄙志,常謂心向意,投身不顧;情有異,一毛不拔。』」後以「一毛不拔」形容極端吝嗇
一門同氣
謂同門兄弟
一門心思
一心一意
一夢華胥
《列子·黃帝》:「扞黃帝呴晝寢而夢,游於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後因稱一場幻夢為「一夢華胥」
一面如舊
同「一見如故」
一面之詞
亦作「一面之辭」。單方面的話
一面之辭
見「一面之詞」
一面之交
謂只見過一面,了解不深
一面之款
見「一面之交」
一面之識
謂只見過一面,略有認識
一面之雅
見「一面之交」
一面之緣
見過一面的緣分
一民同俗
謂使人民的思想風俗齊同
一鳴驚人
比喻平時默默無聞,突然有驚人的表現
一瞑不視
①閉眼不能再看,指死亡。語出《戰國策·楚策一》:「有斷脰決腹,一瞑而萬世不視,不知所益,以憂社稷者。」鮑彪註:「瞑,不視也,謂死。」②形容不怕犧牲。③人為的閉眼不看。指逃避現實
一命歸西
見「一命歸陰」
一命歸陰
指死亡
一命鳴呼
指死亡。常含幽默詼諧意味
一命之榮
謂受任一官的榮耀
一模二樣
猶言一模一樣
一模一樣
樣子完全相同
一木難支
①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扞和嶠呴曰:『元裒如北廈門,拉攞自欲壞,非一木所能支。』」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廈將顛,非一木所支也。」後以「一木難支」謂崩潰的形勢非一人所能挽救。②喻艱巨的事業非一人所能勝任
一目瞭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瞭然」
一目瞭然
見「一目瞭然」
一目瞭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瞭然」
一目十行
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閱讀的速度極快。語本《梁書·簡文帝紀》:「讀書十行俱下。」及《北齊書·河南康舒王孝瑜傳》:「兼愛文學,讀書敏速,十行俱下。」
一目數行
猶一目十行
一目五行
猶一目十行
一目之士
指見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體的人
一男半女
指一個子女,一個兒子或女兒
一年半載
約計時間之詞。多則一年,少則半年
一年一度
謂每年一次
一念之差
一個念頭的差錯
一念之誤
見「一念之差」
一牛吼地
謂牛鳴聲可及之地。喻距離較近
一牛鳴地
見「一牛吼地」
一諾千金
形容說話極有信用。語本《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一諾無辭
一口答應,沒有二話
一拍即合
原指一打拍子就合於樂曲的節奏。比喻一下子就能夠互相吻合
一盤散沙
形容力量分散,不能團結一致
一噴一醒
①唐韓愈孟郊《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王伯大音釋引樊汝霖雲:「雞用水噴,神氣始醒。」後宋儒常以此語比喻慎獨戒懼功夫。②喻推動督促
一片冰心
謂心地純潔,性情淡泊
一片宮商
形容象樂聲那樣和諧動聽。宮、商,古代五音的兩個音階,常用作樂聲的代稱
一片散沙
見「一盤散沙」
一偏之見
偏於一面的見解
一偏之論
偏於一面的議論
一貧如洗
窮得一無所有。形容貧困之極
一嚬一笑
謂不高興或喜悅的表情。嚬,皺眉
一顰一笑
見「一嚬一笑」
一品白衫
唐人推重進士,稱應進士科者為「一品白衫」。意謂他日可以官登一品,但今日則猶著白衫
一曝十寒
見「一暴十寒」
一棲兩雄
比喻兩雄對峙,勢不並存
一齊眾楚
一傅眾咻
一氣呵成
①形容詩文的氣勢暢達,一次寫成。②比喻整個工作迅速完成,毫無間斷
一氣渾成
形容詩文首尾貫通,完滿自然,不見雕鑿
一謙四益
《易·謙》:「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後以「一謙四益」謂謙虛能使人得到很多益處。
一錢不名
謂身無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為貧窮
一錢不值
謂毫無價值。值,本作「直」。語出《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生平毀程不識不直一錢。」
一錢如命
形容極端吝嗇
一乾二凈
①猶言罄盡。形容一點不剩。②形容整潔干凈
一竅不通
《呂氏春秋·過理》:「殺比干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高誘註:「紂性不仁,心不通,安於為惡,殺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干不見殺也。」後以「一竅不通」喻一點也不懂
一切萬物
宇宙間所有的事物
一切眾生
佛教謂人類和一切有情識的生物
一琴一鶴
宋趙抃任成都轉運使,到官時隨身只帶一琴一鶴。見宋沈括《夢溪筆談·人事一》、《宋史》抃本傳。後來稱人為官清廉,常用此語。按:宋趙善璙《自警篇·嗜好》稱抃赴官攜一龜一鶴,朱長文《琴史》卷五及葉夢得《石林詩話》則以琴鶴龜三事並言
一清二白
①謂非常清白。②見「一清二楚」
一清二楚
非常清楚
一清如水
①喻廉潔。②喻空盪盪無人
一窮二白
形容經濟文化十分落後

❷ 問:《史記》和《漢書》的比較!!

班固編撰的《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在敘事寫人方面取得很大 成就,它是繼《史記》以後出現的又一部史傳文學典範之作,因此,歷史上經常 把司馬遷和班固並列、《史記》和《漢書》對舉。

《史記》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漢相爭和西漢初期的人物傳記,《漢書》的精華 則在於對西漢盛世各類人物的生動記敘。《漢書·公孫弘卜式�寬傳》對於武帝 和宣帝朝涌現的各類人材作了概述,其中提到的絕大多數人物都在《漢書》中有 一席之地,分別為他們立傳。通過敘述這些歷史人物的事跡,全面地展現了西漢 盛世的繁榮景象和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史記》所寫的秦漢之際的傑出人物是 在天下未定的形勢下雲蒸龍變,建功立業,此時涌現出一批草莽英雄,其中最引 人注目的是戰將和謀士。《漢書》所寫的西漢盛世人物則不同,他們是在四海已 定、天下一統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其中固然不乏武將和謀士,但更多的是法律 之士和經師儒生。和秦漢之際的戰將謀士相比,西漢盛世的法律經術文學之士的 閱歷雖然缺少傳奇色彩,但許多人的遭遇卻是富有戲劇性的。他們有的起於芻牧, 有的擢於奴僕,但通過賢良文學對策等途徑平步青雲,扶搖直上,其中有許多軼 聞逸事。公孫弘年六十餘才以賢良征為博士,奉命出使匈奴,因奏事不合天子之 意,不得不移書言病,免職歸鄉。後再次征選賢良文學,菑川國又推薦他應召。 鑒於以往的教訓,公孫弘根本沒有信心,百般推託。出人意外的是,對策之後公 孫弘名列榜首,「召入見,容貌甚麗,拜為博士,待詔金馬門。」(《漢書·公 孫弘傳》)後來又屢屢升遷,數年後便拜相封侯。公孫弘後期的人生奇跡,和他 先前的仕途受挫形成巨大的反差,對比非常鮮明。朱買臣拜會稽太守一事也富有 情趣:

初,買臣免,待詔,常從會稽守邸者寄居飯食。拜為太守,買臣衣故衣,懷 其印綬,步歸郡邸。直上計時,會稽吏方相與群飲,不視買臣。買臣入室中,守 邸與共食。食且飽,少見其綬。守邸怪之,前引其綬,視其印,會稽太守章也。 守邸驚,出語上計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誕耳!」守邸曰:「試來視之。」 其故人素輕買臣者入(內)視之,還走,疾呼曰:「實然!」坐中驚駭,白守丞, 相推排陳列中庭拜謁。買臣徐出戶。(《漢書·朱買臣傳》)

朱買臣是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在免官之後曾到會稽駐京機構所在地寄 住,窮愁潦倒,來京辦事的會稽老鄉也看不起他。朱買臣拜為會稽太守之後,他 隱瞞真相,故作矜持,而會稽同鄉則前踞後恭,丑態百出,演出了一場滑稽劇。 《漢書》展示了官場上形形色色的世態人情,生動地再現了西漢盛世各類士人宦 海浮沉的情境,他們的成功和失敗構成一幅幅維妙維肖的畫面。

除《世家》外,《史記》的人物傳記基本都是以寫單個人為主,很少全面敘 述家庭的興衰史。在漢初的功臣傳記中,只有《絳侯周勃世家》寫了周勃、周亞 夫父子的事跡,其他人的傳記基本是止於其身。西漢盛世培育了一大批官僚世家, 他們不是一代為官,而是幾代人相承,常盛不衰。《漢書》記敘了許多世襲官僚 家族的歷史,如《霍光金日磾傳》、《張湯傳》、《杜周傳》、《韋賢傳》、《 蕭望之傳》、《馮奉世傳》、《翟方進傳》等,傳主都不是單獨一個人,而是記 敘幾代人的事跡。通過描述這些家族的興衰史,對西漢社會的變遷作了多方面的 展示。《史記》對酷吏的揭露極為深刻,張湯、杜周是酷吏的典型代表,在他們 身上充分體現了西漢社會刑法的嚴酷,吏士的殘暴。班固也批判酷吏,《漢書》 亦設《酷吏列傳》。可是,《漢書》的《張湯傳》、《杜周傳》在揭露張湯、杜 周文法刻深,寡恩少義的同時,對他們的子孫張賀、張安世、張延壽、張千秋, 杜延年、杜緩、杜欽等人的美德懿行多有稱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們對 張湯、杜周這兩位酷吏的反感,使他們的形象更接近於生活實際。

《史記》具有濃郁的悲劇色彩,有大量悲劇人物的傳記。《漢書》中悲劇人 物的數量不如《史記》那樣眾多,但《李廣蘇建傳》中李陵和蘇武的傳記,卻和 《史記》的許多名篇一樣,寫得酣暢淋漓,悲劇氣氛很重。李陵是位悲劇人物, 傳記有條不紊地敘述了外界條件的不利把他一步步推向絕境的過程:先是路博德 拒絕派兵接應陷入重圍的李陵孤軍,使李陵兵敗,不得已投降;接著西漢朝廷輕 信傳言,誤認為李陵訓練匈奴兵以拒漢軍,一氣之下將李陵的家口全部處死,從 而使李陵斷絕了返漢的念頭。班固對李陵飽含同情,不吝筆墨詳寫李陵孤軍深入、 浴血奮戰的場面,並對李陵悲劇結局的客觀條件,同時又深入地刻畫出這位悲劇 人物的矛盾心理和行動上的搖擺猶豫。兵敗被困時,他先是決心以死報國,口稱: 「兵敗,死矣。」「吾不死,非壯士也。」可是,在生死抉擇的關鍵時刻,他卻 投降了匈奴。他在匈奴地域會見漢朝使者時有心歸漢,卻又害怕再遭困辱,下不 了決心。他受匈奴單於的指派去勸降蘇武,遭到蘇武拒絕後又自責自省,認為自 己罪孽深重。他先後兩次為蘇武置酒,一次是勸降,一次是餞行,李陵或是「泣 下沾礻今」、或是「泣下數行」,每次都悲痛欲絕。李陵有著太多的恩怨和遺憾, 他的悲劇結局既是客觀形勢所迫,又是性格因素所造成。蘇武的形象近乎完美無 缺,然而,他卻要遭受種種苦難和折磨,是另一種類型的悲劇人物。和李陵相比, 蘇武性格剛強,意志堅定,幾次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都臨危不懼,大義凜然。 他不肯屈節辱命,引佩刀自決;他怒視義律的劍鋒,面不改色;他能忍受寒冷和 飢餓的嚴峻考驗,「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蘇武對西漢朝廷只有 感恩之心,沒有相怨之意。李陵告訴蘇武,他的兩個弟弟蘇嘉、蘇賢因侍奉天子 有失而相繼自殺,蘇武妻改嫁、兒女生死不明。聽到這些不幸的消息後,蘇武回 答說:「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 腦塗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 父死,亡所恨。」蘇武的這番話表明他對封建倫理道德的恪守,但從中也折射出 他在家破人亡之際所保持的平靜心態。班固正是通過多方面描寫蘇武在艱難困苦 絕境中所表現出的鎮定自持,塑造出一個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

和《史記》疏盪往復的筆法不同,《漢書》重視規矩繩墨,行文謹嚴有法。

首先,《漢書》筆法精密,在平鋪直敘過程中寓含褒貶、預示吉凶,分寸掌 握得非常准確。霍光和金日磾是西漢中期的兩位重臣,他們對西漢王朝的穩定和 發展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漢書·霍光金日磾傳》以精細的筆法刻畫出二人的 莊重謹慎。「光為人沈靜詳審,……每出入下殿門,止進有常處。郎僕射竊識視 之,不失尺寸,其資性端正如此。」連腳步的尺寸都掌握得很准確,霍光為人處 事的小心謹慎由此可見一斑。班固對於金日磾亦有類似敘述:「日磾自在左右, 目不忤視者數十年。賜出宮女,不敢近。上欲納其女後宮,不肯。其篤慎如此, 上尤奇異之。」通過目不忤數十年,不敢近所賜宮女,不肯送女進宮三件事情, 把金日磾的篤慎表現得很充分。霍光、金日磾都以謹慎著稱,然而,兩人的謹慎 程度又存在差異。霍光的謹慎止於自身而已,對於其家屬則缺少必要的約束。金 日磾則不同,他不但自己盡量杜絕細小的過失,而且對於後代嚴格管教,把任何 可能引起麻煩的事端消滅在萌芽狀態,書中有如下記載:

日磾子二人皆愛,為帝弄兒,常在旁側。弄兒或自後擁上項,日磾在前,見 而目之。弄兒走且啼曰:「翁怒。」上謂日磾:「何怒吾兒為?」其後弄兒壯大, 不謹,自殿下與宮人戲。日磾適見之,惡其淫亂,遂殺弄兒。弄兒即日磾長子也。 上聞之大怒,日磾頓首謝,具言所以殺弄兒狀。上甚哀,為之泣,已而心敬日磾。

漢武帝視金日磾之子如己子,然而,金日磾並不因為弄兒受到天子的寵愛而 入任自流,相反,倒是管教得更加嚴厲,甚至不惜把和宮女相戲的親生骨肉殺死, 以絕後患。霍光死後才三年,霍氏便遭滅族之罪。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 作為俘虜留在漢地,最終成為股肱之臣。其子孫歷經武、宣盛世,一直到哀、平 之際,七世為內侍,在歷史上傳為美談。對於霍、金兩個家庭的不同結局,班固 運用精細的筆法准確地揭示了事情的前因後果。當然,霍氏的覆亡也是強臣震主 所致,對此,書中另有明確的交待。

其次,《漢書》不但對於事情的來龍去脈能夠清晰地加以敘述,而且對於那 些帶有起始性質的事件,都要特別加以強調,以引起讀者的注意。比如,西漢舊 例通常是以列侯為相,先封侯,後拜相。公孫弘卻屬例外,他是無爵位而拜相, 於是,武帝封他為平津侯。《漢書·公孫弘傳》在敘述此事後寫道:「其後以為 故事,至丞相封,自弘始也。」這是明確告訴人們,先拜相後封侯的做法是從公 孫弘開始的,在此以前絕無僅有。類似的提示語在《漢書》中還有多處,顯得非 常醒目。它有助於讀者准確把握漢代各種制度的演變,強化了敘事的力度。

再次,《漢書》的謹嚴有法,還在於它對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 規定,並且在全書一以貫之。《漢書》和《史記》一樣,也寫了許多人物的軼聞 逸事,有的甚至是生活瑣事。對於這類事情,司馬遷或把它放在傳記的前面,或 者穿插在中間,也有的放在末尾,沒有固定的位置。《漢書》則不同,凡屬傳聞 類的生活小故事幾乎全部置於篇末,很少有例外者。於定國曾任丞相,封西平侯, 其子於永官至御史大夫。《漢書·於定國傳》的末尾是這樣一段文字:

始,定國父於公,其閭門壞,父老方共治之。於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 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至定國為丞相, 永為御史大夫,封侯傳世雲。

於定國傳記的前面有關於其父治獄的記載,上面所引文字完全可以放在於公 治獄一段中,但班固卻偏偏置於篇末,顯然是精心安排,有意為之。這種篇末講 述傳主早年生活故事的寫法在《漢書》其他傳記中經常可以看到,這與其說是追 述往事,不如說是為所寫的人物作一生的總結。這種追敘、補敘的手法,使作品 避免了平鋪直敘,增加了波瀾起伏。

總之,《漢書》有精細的筆法,有自己固定的敘事規則,以謹嚴取勝,從而 形成和《史記》迥然有別的風格。

❸ 截去四肢的刑法叫什麼

肢解 該刑意味著乾脆地剁下四肢。但發展到一定時期後,施刑者認為「乾脆」太便宜犯人,於是,有了許多種花樣 波斯人別出心裁的做法是先從手指下刀,然後切腳趾,再砍手、臂、踝、腿、耳朵、鼻子…… 中國人的玩法是截去四肢後用金創葯止血,用布包住傷口、再塞入一隻大瓮中,置放在廁所里,犯人要痛苦很久才會死去。到了漢以後,凌遲刑代替了肢解刑,也許在行刑者看來,凌遲刑更痛苦也更精妙……

❹ 求古文翻譯 在線等

酈生食其者,①陳留高陽人也。②好讀書,家貧落魄,③無以為衣食業,為里監門吏。④然縣中賢豪不敢役,縣中皆謂之狂生。

注①正義歷異幾三音也。
注②集解徐廣曰:「今在圉縣。」索隱案:高陽屬陳留圉縣。高陽,鄉名也,故耆舊傳雲「食其,高陽鄉人」。正義陳留風俗傳雲「高陽在雍兵西南」。括地誌雲「圉城在汴州雍丘縣西南。食其墓在雍丘西南二十八里」。蓋謂此也。
注③集解應劭曰:「落魄,志行衰惡之貌也。」晉灼曰:「落薄,落托,義同也。」索隱案:鄭氏雲「魄音薄」。應劭雲「志行衰惡之貌也」。
注④正義監音甲衫反。戰國策雲齊宣謂顏斶曰:「夫監門閭里,士之賤也。」
及陳勝、項梁等起,諸將徇地過高陽者數十人,①酈生聞其將皆握齱②好苛禮③自用,不能聽大度之言,酈生乃深自藏匿。後聞沛公將兵略地陳留郊,沛公麾下騎士適酈生里中子也,④沛公時時問邑中賢士豪俊。騎士歸,酈生見謂之曰:「吾聞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願從游,莫為我先。⑤若見沛公,謂曰『臣里中有酈生,年六十餘,長八尺,人皆謂之狂生,生自謂我非狂生』。」騎士曰:
「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⑥其中。與人言,常大罵。未可以儒生說也。」酈生曰:「弟言之。」騎士從容言如酈生所誡者。

注①正義徇,略也。
注②集解應劭曰:「握齱,急促之貌。」索隱應劭曰齱音若「促」。鄒氏音□角反。韋昭雲「握齱,小節也」。
注③索隱案:苛亦作「荷」。賈逵雲「苛,煩也」。小顏雲「苛,細也」。
注④集解服虔曰:「食其里中子適作沛公騎士。」索隱適食其里中子。適音釋。
服虔、蘇林皆雲沛公騎士適是食其里中人也。案:言適近作騎士。
注⑤索隱案:先謂先容,言無人為我作紹介也。正義為,於偽反。
注⑥索隱上所由反。下乃吊反,亦如字。溲□溺也。
沛公至高陽傳舍,①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黙使兩女子洗足,②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③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於是沛公輟洗,起攝衣,④延酈生上坐,謝之。酈生因言六國從橫時。沛公喜,賜酈生食,問曰:「計將安出?」酈生曰:「足下起糾合之觽,⑤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
夫陳留,天下之嚰,四通五達之郊也,⑥今其城又多積粟。臣善其令,⑦請得使之,令下足下。⑧□不聽,足下舉兵攻之,臣為內應。」於是遣酈生行,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號酈食其為廣野君。

注①集解徐廣曰:「二世三年二月。」
注②索隱案:樂產雲「邊黙曰倨。」
注③索隱案:豎者,僮僕之稱。沛公輕之,以比奴豎,故曰「豎儒」也。
注④正義攝猶言斂著也。
注⑤集解一作「烏合」,一作「瓦合」。
注⑥集解如淳曰:「四面中央,凡五達也。」瓚曰:「四通五達,言無險阻也。」
注⑦正義言食其與陳留縣令相善也。
注⑧正義令力征反。下謂降之也。
酈生言其弟酈商,使將數千人從沛公西南略地。酈生常為說客,馳使諸侯。
漢三年秋,項羽擊漢,拔滎陽,漢兵遁保鞏、洛。楚人聞淮陰侯破趙,彭越數反梁地,①則分兵救之。淮陰方東擊齊,漢王數困滎陽、成皋,計欲捐成皋以東,屯鞏、洛以拒楚。酈生因曰:「臣聞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為天,②而民人以食為天。夫敖倉,天下轉輸久矣,臣聞其下磤有藏粟甚多,楚人拔滎陽,不堅守敖倉,磤引而東,令適卒③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資漢也。方今楚易取而漢反郄,自奪其便,④臣竊以為過矣。且兩雄不俱立,楚漢久相持不決,百姓騷動,海內搖盪,農夫釋耒,工女⑤下機,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願足下急復進兵,收取滎陽,據敖倉之粟,⑥塞成皋之險,⑦杜大行之道,⑧距蜚狐之口,⑨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效實形制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方今燕、趙已定,唯齊未下。今田廣據千里之齊,田閑將二十萬之觽,軍於歷城,諸田宗強,負海阻河濟,南近楚,人多變詐,足下雖遣數十萬師,未可以歲月破也。臣請得奉明詔說齊王,使為漢而稱東藩。」上曰:「善。」

注①索隱數音朔。
注②索隱王者以人為天。案:此語出管子。
注③索隱上音直革反。案:通俗文雲「罰罪雲鼟」,□所謂鼟戍。又音陟革反。
卒,租忽反。
注④索隱漢反灠自奪便。以言不取敖倉,是漢卻,自奪其便利。
注⑤索隱謂女工工巧也。漢書作「紅」,音工。
注⑥正義敖倉在今鄭州滎陽縣西十有五里,石門之東,北臨汴水,南帶三皇山。秦始皇時置倉於敖山上,故名之曰敖倉也。
注⑦正義□泛水縣山也。
注⑧集解韋昭曰:「在河內野王北也。」
注⑨集解如淳曰:「上黨壺關也。」駰案:蜚狐在代郡西南。正義案:蔚州飛狐縣北百五十里有秦漢故郡城。西南有山,俗號為飛狐口也。
乃從其畫,復守敖倉,而使酈生說齊王曰:「王知天下之所歸乎?」王曰:「不知也。」曰:「王知天下之所歸,則齊國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歸,□齊國未可得保也。」齊王曰:「天下何所歸?」曰:「歸漢。」曰:「先生何以言之?」
曰:「漢王與項王暞力西面擊秦,約先入咸陽者王之。漢王先入咸陽,項王負約不與而王之漢中。項王遷殺義帝,漢王聞之,起蜀漢之兵擊三秦,出關而責義帝之處,收天下之兵,立諸侯之後。降城□以侯其將,得賂□以分其士,與天下同其利,豪英賢才皆樂為之用。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漢之粟方船而下。①項王有倍約之名,殺義帝之負;於人之功無所記,於人之罪無所忘;戰勝而不得其賞,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項氏莫得用事;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②攻城得賂,積而不能賞:天下畔之,賢才怨之,而莫為之用。故天下之士歸於漢王,可坐而策也。夫漢王發蜀漢,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黨之兵;③下井陘,誅成安君;破北魏,④舉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據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守白馬之津,杜大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後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漢王,齊國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漢王,危亡可立而待也。」田廣以為然,乃聽酈生,罷歷下兵守戰備,與酈生日縱酒。

注①索隱案:方船謂並舟也。戰國策「方船積粟,循江而下」也。
注②集解孟康曰:「刓斷無復廉鍔也。」瓚曰:「項羽吝於爵賞,玩惜侯印,不能以封其人也。」索隱刓音五官反。案:郭象注莊子雲「杬團無圭角」。漢書作「玩」,言玩惜不忍授人也。
注③正義援音爰。
注④索隱謂魏豹也。豹在河北故也。亦謂「西魏」,以大梁在河南故也。
淮陰侯聞酈生伏軾下齊七十餘城,乃夜度兵平原襲齊。齊王田廣聞漢兵至,以為酈生賣己,乃曰:「汝能止漢軍,我活汝;不然,我將亨汝!」酈生曰:「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而公不為若更言!」齊王遂亨酈生,引兵東走。
漢十二年,曲周侯酈商以丞相將兵擊黥布有功。高祖舉列侯功臣,思酈食其。
酈食其子疥①數將兵,功未當侯,上以其父故,封疥為高梁侯。後更食武遂,嗣三世。元狩元年中,武遂侯平②坐詐詔衡山王取百斤金,當□市,病死,國除也。

注①索隱疥音界。後更封武遂三世。地理志武遂屬河閑。案:漢書作「武陽子遂」,衍文也。
注②正義年表雲「卒,子□嗣。卒,子平嗣,元年有罪國除」。而漢書雲「更食武陽,子遂嗣」,恐漢書誤也。
陸賈者,楚人也。①以客從高祖定天下,名為有口辯士,居左右,常使諸侯。

注①索隱案:陳留風俗傳雲「陸氏,春秋時陸渾國之後。晉侯伐之,故陸渾子奔楚。賈其後」。又陸氏譜雲「齊宣公支子達食菜於陸。達生發,發生皋,適楚。賈其孫也」。
及高祖時,中國初定,尉他①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陸賈賜尉他印為南越王。陸生至,尉他魋結②箕倨見陸生。陸生因進說他曰:「足下中國人,親戚昆弟墳在真定。③今足下反天性,□冠帶,欲以區區之越與天子抗衡④為敵國,禍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諸侯豪桀並起,唯漢王先入關,據咸陽。
項羽倍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皆屬,可謂至強。然漢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諸侯,遂誅項羽滅之。五年之閑,海內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聞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誅暴逆,將相欲移兵而誅王,天子憐百姓新勞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強於此。漢誠聞之,掘燒王先人頉,夷滅宗族,使一偏將將十萬觽臨越,則越殺王降漢,如反復手耳。」

注①索隱趙他為南越尉,故曰「尉他」。他音喰。
注②集解服虔曰:「魋音椎。今兵士椎頭結。」索隱魋,直追反。結音計。謂為髻一撮似椎而結之,故字從結。且案其「魋結」二字,依字讀之亦得。謂夷人本被發左囏,今他同其風俗,但魋其發而結之。
注③索隱趙地也。本名東垣,屬常山。
注④索隱案:崔浩雲「抗,對也。衡,車覙上橫木也。抗衡,言兩衡相對拒,言不相避下」。
於是尉他乃蹶然①起坐,謝陸生曰:「居蠻夷中久,殊失禮義。」因問陸生曰:
「我孰與蕭何、曹參、韓信賢?」陸生曰:「王似賢。」復曰:「我孰與皇帝賢?」
陸生曰:「皇帝起豐沛,討暴秦,誅強楚,為天下興利除害,繼五帝三王之業,統理中國。中國之人以億計,地方萬里,居天下之膏腴,人觽車轝,萬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今王觽不過數十萬,皆蠻夷,崎嶇山海閑,譬若漢一郡,王何乃比於漢!」尉他大笑曰:「吾不起中國,故王此。使我居中國,何渠不若漢?」②乃大說陸生,留與飲數月。曰:「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不聞。」賜陸生橐中裝③直千金,他送亦千金。④陸生卒拜尉他為南越王,令稱臣奉漢約。歸報,高祖大悅,拜賈為太中大夫。

注①索隱蘇林音厥。禮記「子夏蹶然而起」。埤蒼雲「蹶,起也」。
注②集解渠音詎。索隱渠,劉氏音詎。漢書作「遽」字,小顏以為「有何迫促不如漢也」。
注③集解張晏曰:「珠玉之寶也。裝,裹也。」索隱橐音托。案:如淳雲以為明月珠之屬也。又案:詩傳曰「大曰橐,小曰囊」。埤蒼雲「有底曰囊,無底曰橐」。謂以寶物*(以)*入囊橐也。
注④集解蘇林曰:「非橐中物,故曰『他送』也。」
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
「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①鄉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懌而有臱色,乃謂陸生曰:「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陸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②

注①集解趙氏,秦姓也。索隱案:韋昭雲「秦伯益後,與趙同出非廉,至造父,有功於穆王,封之趙城,由此一姓趙氏」。
注②正義七錄雲「新語二卷,陸賈撰」也。
孝惠帝時,呂太後用事,欲王諸呂,畏大臣有口者,陸生自度不能爭之,乃病免家居。以好畤田地善,①可以家焉。有五男,乃出所使越得橐中裝賣千金,②分其子,子二百金,令為生產。陸生常安車駟馬,從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寶劍直百金,謂其子曰:「與汝約:③過汝,汝給吾人馬酒食,極欲,十日而更。所死家,得寶劍車騎侍從者。一歲中往來過他客,率不過④再三過,數見不鮮,⑤無久慁公為也。」


注①正義畤音止。雍州縣也。
注②正義漢制一金直千貫。
注③集解徐廣曰:「汝,一作『公』。」
注④索隱率音律。過音戈。
注⑤索隱數見音朔現。謂時時來見汝也。不鮮,言必令鮮美作食,莫令見不鮮之物也。漢書作「數擊鮮」,如淳雲「新殺曰鮮」。
注⑥集解韋昭曰:「慁,污辱。」索隱慁,患也。公,賈自謂也。言汝諸子無久厭患公也。
呂太後時,王諸呂,諸呂擅權,欲劫少主,危劉氏。右丞相陳平患之,力不能爭,恐禍及己,常燕居深念。陸生往請,①直入坐,而陳丞相方深念,②不時見陸生。陸生曰:「何念之深也?」陳平曰:「生揣我何念?」③陸生曰:
「足下位為上相,食三萬戶④侯,可謂極富貴無欲矣。然有憂念,不過患諸呂、少主耳。」陳平曰:「然。為之柰何?」陸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將相和調,則士務附;士務附,⑤天下雖有變,□權不分。為社稷計,在兩君掌握耳。臣常欲謂太尉絳侯,絳侯與我戲,易吾言。君何不交驩太尉,深相結?」為陳平畫呂氏數事。陳平用其計,乃以五百金為絳侯壽,厚具樂飲;
太尉亦報如之。此兩人深相結,則呂氏謀益衰。陳平乃以奴婢百人,車馬五十乘,錢五百萬,遺陸生為飲食費。陸生以此游漢廷公卿閑,名聲藉甚。⑥

注①集解漢書音義曰:「請,若問起居。」
注②索隱深念,深思之也。
注③集解孟康曰:「揣,度也。」韋昭曰:「揣音初委反。」
注④索隱案:陳平傳食戶五千,以曲逆秦時有三萬戶,恐復業至此,故稱。
注⑤集解徐廣曰:「務,一作『豫』。」
注⑥集解漢書音義曰:「言狼籍甚盛。」
及誅諸呂,立孝文帝,陸生頗有力焉。孝文帝□位,欲使人之南越。陳丞相等乃言陸生為太中大夫,往使尉他,令尉他去黃屋稱制,令比諸侯,皆如意旨。
語在南越語中。陸生竟以壽終。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嘗為淮南王黥布相,有谸去,後復事黥布。布欲反時,問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聽而聽梁父侯,遂反。①漢已誅布,聞平原君諫不與謀,②得不誅。語在黥布語中。③

注①索隱梁父侯,史失名。如淳注漢書雲「遂,布臣」,非也。臣瓚曰「布用梁父侯計遂反耳」,其說是也。
注②正義與音預。
注③集解黥布列傳無此語。
平原君為人辯有口,刻廉剛直,家於長安。行不苟合,義不取容。辟陽侯行不正,得幸呂太後。時辟陽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見。及平原君母死,陸生素與平原君善,過之。平原君家貧,未有以發喪,①方假貸服具,陸生令平原君發喪。陸生往見辟陽侯,賀曰:「平原君母死。」辟陽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賀我乎?」陸賈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義不知君,以其母故。
②今其母死,君誠厚送喪,則彼為君死矣。」辟陽侯乃奉百金往稅。③列侯貴人以辟陽侯故,往稅凡五百金。

注①索隱案:劉氏雲謂欲葬時,須啟其殯宮,故雲「發喪」也。
注②集解張晏曰:「相知當同恤災危,母在,故義不知君。」索隱案:崔浩雲「建以母在,義不以身許人也」。
注③集解韋昭曰:「衣服曰稅。稅當為『襚』。」索隱案:說文「稅,贈終服也」。襚音式芮反,亦音遂。
辟陽侯幸呂太後,人或毀辟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後臱,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陽侯行,欲遂誅之。辟陽侯急,因使人慾見平原君。平原君辭曰:「獄急,不敢見君。」乃求見孝惠幸臣閎籍孺,①說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聞。今辟陽侯幸太後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讒,欲殺之。今日辟陽侯誅,旦日太後含怒,亦誅君。何不肉袒為辟陽侯言於帝?帝聽君出辟陽侯,太後大驩。兩主共幸君,君貴富益倍矣。」於是閎籍孺大恐,從其計,言帝,果出辟陽侯。辟陽侯之囚,欲見平原君,平原君不見辟陽侯,辟陽侯以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驚。

注①索隱案:佞幸傳雲高祖時有籍孺,孝惠時有閎孺。今總言「閎籍孺」,誤也。
呂太後崩,大臣誅諸呂,辟陽侯於諸呂至深,①而卒不誅。計畫所以全者,皆陸生、平原君之力也。

注①集解如淳曰:「辟陽侯與諸呂相親信也,為罪宜誅者至深。」索隱案:如淳說以為宜誅,非也。小顏雲辟陽侯與諸呂相知至深重,得其理也。
孝文帝時,淮南厲王殺辟陽侯,以諸呂故。文帝聞其客平原君為計策,使吏捕欲治。聞吏至門,平原君欲自殺。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殺為?」
平原君曰:「我死禍絕,不及而身矣。」遂自剄。孝文帝聞而惜之,曰:「吾無意殺之。」乃召其子,拜為中大夫。①使匈奴,單於無禮,乃罵單於,遂死匈奴中。

注①索隱案:下文所謂與太史公善者。
初,沛公引兵過陳留,酈生踵軍門上謁曰:「高陽賤民酈食其,竊聞沛公暴露,將兵助楚討不義,敬勞從者,願得望見,口畫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問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對曰:「狀貌類大儒,衣儒衣,冠側注。」①沛公曰:「為我謝之,言我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使者出謝曰:「沛公敬謝先生,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酈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
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②非儒人也。」使者懼而失謁,跪拾謁,還走,復入報曰:「客,天下壯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謁。曰『走!復入言,而公高陽酒徒也』。」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注①集解徐廣曰:「側注冠一名高山冠,齊王所服,以賜謁者。」
注②集解徐廣曰:「一本言『而公高陽酒徒』。」
酈生入,揖沛公曰:「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將兵助楚討不義,足不何不自喜也?
臣願以事見,而曰『吾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夫足下欲興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見,竊為足下失之。」沛公謝曰:「鄉者聞先生之容,今見先生之意矣。」
乃延而坐之,問所以取天下者。酈生曰:「夫足下欲成大功,不如止陳留。陳留者,天下之據嚰也,兵之會地也,積粟數千萬石,城守甚堅。臣素善其令,願為足下說之。不聽臣,臣請為足下殺之,而下陳留。足下將陳留之觽,據陳留之城,而食其積粟,招天下之從兵;從兵已成,足下橫行天下,莫能有害足下者矣。」沛公曰:「敬聞命矣。」
於是酈生乃夜見陳留令,說之曰:「夫秦為無道而天下畔之,今足下與天下從則可以成大功。今獨為亡秦嬰城而堅守,臣竊為足下危之。」陳留令曰:「秦法至重也,不可以妄言,妄言者無類,吾不可以應。先生所以教臣者,非臣之意也,願勿復道。」酈生留宿卧,夜半時斬陳留令首,逾城而下報沛公。沛公引兵攻城,縣令首於長竿以示城上人,曰:「趣下,而令頭已斷矣!今後下者必先斬之!」
於是陳留人見令已死,遂相率而下沛公。沛公舍陳留南城門上,因其庫兵,食積粟,留出入三月,從兵以萬數,遂入破秦。
太史公曰:世之傳酈生書,多曰漢王已拔三秦,東擊項籍而引軍於鞏洛之閑,酈生被儒衣往說漢王。乃非也。自沛公未入關,與項羽別而至高陽,得酈生兄弟。余讀陸生新語書十二篇,固當世之辯士。至平原君子與余善,是以得具論之。

❺ 論語的摘抄,100-250字

論語 顏淵篇第十二

「本篇引語」
本篇共計2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本篇中,孔子的幾位弟子向他問怎樣才是仁。這幾段,是研究者們經常引用的。孔子還談到怎樣算是君子等問題。
「原文」
12·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1)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2)。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3)。」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4)斯語矣。」
「注釋」
(1)克己復禮:克己,剋制自己。復禮,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於禮的要求。
(2)歸仁:歸,歸順。仁,即仁道。
(3)目:具體的條目。目和綱相對。
(4)事:從事,照著去做。
「譯文」
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於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實行仁的條目。」孔子說:「不合於禮的不要看,不合於禮的不要聽,不合於禮的不要說,不合於禮的不要做。」顏淵說:「我雖然愚笨,也要照您的這些話去做。」
「評析」
「克己復禮為仁」,這是孔子關於什麼是仁的主要解釋。在這里,孔子以禮來規定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禮以仁為基礎,以仁來維護。仁是內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緊密結合。這里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克己,二是復禮。克己復禮就是通過人們的道德修養自覺地遵守禮的規定。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貫穿於《論語》一書的始終。
「原文」
11·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2)。」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3)斯語矣。」
「注釋」
(1)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句話是說,出門辦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貴賓和進行大祭時那樣恭敬嚴肅。
(2)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邦,諸侯統治的國家。家,卿大夫統治的封地。
(3)事:從事,照著去做。
「譯文」
仲弓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出門辦事如同去接待貴賓,使喚百姓如同去進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認真嚴肅。)自己不願意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做到在諸侯的朝廷上沒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沒人怨恨(自己)。」仲弓說:「我雖然笨,也要照您的話去做。」
「評析」
這里是孔子對他的學生仲弓論說「仁」的一段話。他談到了「仁」的兩個內容。一是要他的學生事君使民都要嚴肅認真,二是要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有做到了這兩點,就向仁德邁進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成為後世遵奉的信條。
「原文」
12·3司馬牛(1)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2)。」曰:「其言也訒,斯(3)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注釋」
(1)司馬牛:姓司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學生。
(2)訒:音rèn,話難說出口。這里引申為說話謹慎。
(3)斯:就。
「譯文」
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仁人說話是慎重的。「司馬牛說:」說話慎重,這就叫做仁了嗎?「孔子說:」做起來很困難,說起來能不慎重嗎?「
「評析」
「其言也訒」是孔子對於那些希望成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仁者」,其言行必須慎重,行動必須認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禮。所以,這里的「訒」是為「仁」服務的,為了「仁」,就必須「訒」。這種思想與本篇第1章中所說:「克己復禮為仁」基本上是一貫的。
「原文」
12·4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譯文」
司馬牛問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說:「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孔子說:「自己問心無愧,那還有什麼憂愁和恐懼呢?」
「評析」
據說司馬牛是宋國大夫桓魋的弟弟。桓魋在宋國「犯上作亂」,遭到宋國當權者的打擊,全家被迫出逃。司馬牛逃到魯國,拜孔子為師,並聲稱桓魋不是他的哥哥。所以這一章里,孔子回答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君子的問題,這是有針對性的,即不憂不懼、問心無愧。
「原文」
12·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譯文」
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合乎於禮的規定,那麼,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
「評析」
如上章所說,司馬牛宣布他不承認桓魋是他的哥哥,這與儒家一貫倡導的「悌」的觀念是相違背的。但由於他的哥哥「犯上作亂」,因而孔子沒有責備他,反而勸他不要憂愁,不要恐懼,只要內心無愧就是做到了「仁」。這一章,子夏同樣勸慰司馬牛,說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於「禮」,那就會贏得天下人的稱贊,就不必發愁自己沒有兄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原文」
12·6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1),膚受之愬(2),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3)也已矣。」
「注釋」
(1)浸潤之譖,譖,音zèn,讒言。這是說像水那樣一點一滴地滲進來的讒言,不易覺察。
(2)膚受之愬:愬,音sù,誣告。這是說像皮膚感覺到疼痛那樣的誣告,即直接的誹謗。
(3)遠: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譯文」
子張問怎樣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說:「像水潤物那樣暗中挑撥的壞話,像切膚之痛那樣直接的誹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撥的壞話和直接的誹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遠見的了。」
「原文」
12·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譯文」
子貢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老百姓信任統治者。」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麼在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麼這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評析」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貢問政中所連續提出的三個問題。孔子認為,治理一個國家,應當具備三個起碼條件:食、兵、信。但這三者當中,信是最重要的。這體現了儒學的人學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這樣的國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
12·8棘子成(1)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2)。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3)猶犬羊之鞟.」
「注釋」
(1)棘子成:衛國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稱為夫子,所以子貢這樣稱呼他。
(2)駟不及舌:指話一說出口,就收不回來了。駟,拉一輛車的四匹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譯文」
棘子成說:「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質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儀式干什麼呢?」子貢說:「真遺憾,夫子您這樣談論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本質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質,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樣。」
「評析」
這里是講表裡一致的問題。棘子成認為作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質就可以了,不須外表的文采。但子貢反對這種說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質應當有適當的表現形式,否則,本質再好,也無法顯現出來。
「原文」
12·9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1)?」曰:「二(2),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注釋」
(1)盍徹乎:盍,何不。徹,西周奴隸主國家的一種田稅制度。舊注曰:「什一而稅謂之徹。」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稅。
「譯文」
魯哀公問有若說:「遭了飢荒,國家用度困難,怎麼辦?」有若回答說:「為什麼不實行徹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稅呢?」哀公說:現在抽十分之二,我還不夠,怎麼能實行徹法呢?「有若說:」如果百姓的用度夠,您怎麼會不夠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您怎麼又會夠呢?「
「評析」
這一章反映了儒家學派的經濟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魯國所征的田稅是十分之二的稅率,即使如此,國家的財政仍然是十分緊張的。這里,有若的觀點是,削減田稅的稅率,改行「徹稅」即什一稅率,使百姓減輕經濟負擔。只要百姓富足了,國家就不可能貧窮。反之,如果對百姓徵收過甚,這種短期行為必將使民不聊生,國家經濟也就隨之衰退了。這種以「富民」為核心的經濟思想有其值得借鑒的價值。
「原文」
12·10子張問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義(3),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4)」
「注釋」
(1)崇德:提高道德修養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3)徙義:徙,遷移。向義靠擾。
(4)誠不以富,亦祗以異:這是《詩經·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後兩句。此詩表現了一個被遺棄的女子對其丈夫喜新厭舊的憤怒情緒。孔子在這里引此句,令人費解。
「譯文」
子張問怎樣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和辨別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說:「以忠信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於義,這就是提高道德修養水平了。愛一個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厭惡起來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這就是迷惑。(正如《詩》所說的:)『即使不是嫌貧愛富,也是喜新厭舊。』」
「評析」
本章里,孔子談的主要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他希望人們按照「忠信」、「仁義」的原則去辦事,否則,感情用事,就會陷於迷惑之中。
「原文」
12·11齊景公(1)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注釋」
(1)齊景公:名杵臼,音chǔjiù,齊國國君,公元前547年 ̄公元前490年在位。
「譯文」
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齊景公說:「講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評析」
春秋時期的社會變動,使當時的等級名分受到破壞,弒君父之事屢有發生,孔子認為這是國家動亂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訴齊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復這樣的等級秩序,國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原文」
12·12子曰:「片言(1)可以折獄(2)者,其由也與(3)?」子路無宿諾(4)。
「注釋」
(1)片言:訴訟雙方中一方的言辭,即片面之辭,古時也叫「單辭」。
(2)折獄:獄,案件。即斷案。
(3)其由也與:大概只有仲由吧。
(4)宿諾:宿,久。拖了很久而沒有兌現的諾言。
「譯文」
孔子說:「只聽了單方面的供詞就可以判決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說話沒有不算數的時候。
「評析」
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獄」,這是為什麼?歷來有這樣幾種解釋。一說子路明決,憑單方面的陳述就可以作出判斷;二說子路為人忠信,人們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糾紛都在他面前不講假話,所以憑一面之辭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說子路忠信,他所說的話決無虛假,所以只聽其中一面之辭,就可以斷定案件。但無論哪種解釋,都可以證明子路在刑獄方面是卓有才乾的。
「原文」
12·13子曰:「聽訟(1),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2)乎!」
「注釋」
(1)聽訟:訟,音sòng,訴訟。審理訴訟案件。
(2)使無訟:使人們之間沒有訴訟案件之事。
「譯文」
孔子說:「審理訴訟案件,我同別人也是一樣的。重要的是必須使訴訟的案件根本不發生!」
「原文」
12·14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譯文」
子張問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說:「居於官位不懈怠,執行君令要忠實。」
「評析」
以上兩章都是談的如何從政為官的問題。他借回答問題,指出各級統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愛民,以仁德的規定要求自己,以禮的原則治理國家和百姓,通過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間的訴訟糾紛,執行君主之令要切實努力,這樣才能做一個好官。
「原文」
12·15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1)
「注釋」
(1)本章重出,見《雍也》篇第27章。
「原文」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
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小人則與此相反。」
「評析」
這一章所講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貫穿了儒家一貫的思想主張,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
「原文」
12·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譯文」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說:「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帶頭走正路,那麼還有誰敢不走正道呢?」
「評析」
無論為人還是為官,首在一個「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對為官者要求十分嚴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職的人能夠正己,那麼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會歸於正道。
「原文」
12·18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譯文」
季康子擔憂盜竊,問孔子怎麼辦。孔子回答說:「假如你自己不貪圖財利,即使獎勵偷竊,也沒有人偷盜。」
「評析」
這一章同樣是孔子談論為官從政之道。他仍然闡釋的是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當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這就表明了他主張政治道德化的傾向。具體到治理社會問題時也是如此。他沒有讓季康子用嚴刑峻法去制裁盜竊犯罪,而是主張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於犯罪。
「原文」
12·1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1),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3),必偃(4)。」
「注釋」
(1)無道:指無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風:指風加之於草。
(4)偃:仆,倒。
「譯文」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麼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評析」
孔子反對殺人,主張「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會犯上作亂。這里講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為。那些暴虐的統治者濫行無道,必然會引起百姓的反對。
「原文」
12·20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1)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2),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3)。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注釋」
(1)達:通達,顯達。
(2)聞:有名望。
(3)下人:下,動詞。對人謙恭有禮。
「譯文」
子張問:「士怎樣才可以叫做通達?」孔子說:「你說的通達是什麼意思?」子張答道:「在國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聲。」孔子說:「這只是虛假的名聲,不是通達。所謂達,那是要品質正直,遵從禮義,善於揣摩別人的話語,對察別人的臉色,經常想著謙恭待人。這樣的人,就可以在國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達。至於有虛假名聲的人,只是外表上裝出的仁的樣子,而行動上卻正是違背了仁,自己還以仁人自居不慚愧。但他無論在國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會有名聲。」
「評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對相互對立的名詞,即「聞」與「達」。「聞」是虛假的名聲,並不是顯達;而「達」則要求士大夫必須從內心深處具備仁、義、禮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而不僅是追求虛名。這里同樣講的是名實相符,表裡如一的問題。
「原文」
12·21樊遲從游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2),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注釋」
(1)修慝:慝,音tè,邪惡的念頭。修,改正。這里是指改正邪惡的念頭。
(2)先事後得:先致力於事,把利祿放在後面。
(3)忿:忿怒,氣憤。
「譯文」
樊遲陪著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說:「請問怎樣提高品德修養?怎樣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樣辨別迷惑?」孔子說:「問得好!先努力致力於事,然後才有所收獲,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嗎?檢討自己的邪念了嗎?由於一時的氣憤,就忘記了自身的安危,以至於牽連自己的親人,這不就是迷惑嗎?」
「評析」
這一章里孔子仍談個人的修養問題。他認為,要提高道德修養水平,首先在於踏踏實實地做事,不要過多地考慮物質利益;然後嚴格要求自己,不要過多地去指責別人;還要注意克服感情沖動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為代價,這就可以辨別迷惑。這樣,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別迷惑了。
「原文」
12·22攀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1),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2)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3),不仁者遠(4)矣。湯(5)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6),不仁者遠矣。」
「注釋」
(1)舉直錯諸枉:錯,同「措」,放置。諸,這是「之於」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惡。意為選拔直者,罷黜枉者。
(2)鄉:音xiàng,同「向」,過去。
(3)皋陶:gāoyáo,傳說中舜時掌握刑法的大臣。
(4)遠:動詞,遠離,遠去。
(5)湯:商朝的第一個君主,名履。
(6)伊尹:湯的宰相,曾輔助湯滅夏興商。
「譯文」
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樊遲問什麼是智,孔子說:「了解人。」樊遲還不明白。孔子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樊遲退出來,見到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他什麼是智,他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這是什麼意思?」子夏說:「這話說得多麼深刻呀!舜有天下,在眾人中逃選人才,把皋陶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湯有了天下,在眾人中挑選人才,把伊尹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
「評析」
本章談了兩個問題,一是仁,二是智。關於仁,孔子對樊遲的解釋似乎與別處不同,說是「愛人」,實際上孔子在各處對仁的解釋都有內在的聯系。他所說的愛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義精神,把仁作為他全部學說的對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學者張豈之先生所說,儒學即仁學,仁是人的發現。關於智,孔子認為是要了解人,選拔賢才,罷黜邪才。但在歷史上,許多賢能之才不但沒有被選拔反而受到壓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卻平步青雲,這說明真正做到智並不容易。
「原文」
12·23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
「譯文」
子貢問怎樣對待朋友。孔子說:「忠誠地勸告他,恰當地引導他,如果不聽也就罷了,不要自取其辱。」
「評析」
在人倫關系中,「朋友」一倫是最松馳的一種。朋友之間講求一個「信」字,這是維系雙方關系的紐帶。但對待朋友的錯誤,要坦誠布公地勸導他,推心置腹地講明利害關系,但他堅持不聽,也就作罷。如果別人不聽,你一再勸告,就會自取其辱。這是交友的一個基本准則。所以清末志士譚嗣同就認為朋友一倫最值得稱贊,他甚至主張用朋友一倫改造其他四倫。其實,孔子這里所講的,是對別人作為主體的一種承認和尊重。
「原文」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譯文」
曾子說:「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助自己培養仁德。」
「評析」
曾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張以文章學問作為結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幫助培養仁德作為結交朋友的目的。這是君子之所為。以上這兩章談的都是交友的問題,事實上在五倫當中,儒家對於朋友這一倫還是比較重視的。

❻ 《論語》十二章的解釋是什麼

本篇概述本篇共計2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本篇中,孔子的幾位弟子向他問怎樣才是仁。這幾段,是研究者們經常引用的。孔子還談到怎樣算是君子等問題。
原文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1)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2)。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3)。」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4)斯語矣。」注釋(1)克己復禮:克己,剋制自己。復禮,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於禮的要求。
(2)歸仁:歸,歸順。仁,即仁道。
(3)目:具體的條目。目和綱相對。
(4)事:從事,照著去做。
原文翻譯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於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實行仁的條目。」孔子說:「不合於禮的不要看,不合於禮的不要聽,不合於禮的不要說,不合於禮的不要做。」顏淵說:「我雖然愚笨,也要照您的這些話去做。」作品賞析「克己復禮為仁」,這是孔子關於什麼是仁的主要解釋。在這里,孔子以禮來規定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禮以仁為基礎,以仁來維護。仁是內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緊密結合。這里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克己,二是復禮。克己復禮就是通過人們的道德修養自覺地遵守禮的規定。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貫穿於《論語》一書的始終。

原文11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2)。」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3)斯語矣。」
注釋(1)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句話是說,出門辦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貴賓和進行大祭時那樣恭敬嚴肅。
(2)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邦,諸侯統治的國家。家,卿大夫統治的封地。
(3)事:從事,照著去做。
原文翻譯仲弓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出門辦事如同去接待貴賓,使喚百姓如同去進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認真嚴肅。)自己不願意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做到在諸侯的朝廷上沒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沒人怨恨(自己)。」仲弓說:「我雖然笨,也要照您的話去做。」
作品賞析這里是孔子對他的學生仲弓論說「仁」的一段話。他談到了「仁」的兩個內容。一是要他的學生事君使民都要嚴肅認真,二是要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有做到了這兩點,就向仁德邁進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成為後世遵奉的信條。

原文123 司馬牛(1)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2)。」曰:「其言也訒,斯(3)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注釋(1)司馬牛:姓司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學生。
(2)訒:音rèn,話難說出口。這里引申為說話謹慎。
(3)斯:就。
原文翻譯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仁人說話是慎重的。」司馬牛說:「說話慎重,這就叫做仁了嗎?」孔子說:「做起來很困難,說起來能不慎重嗎?
作品賞析「其言也訒」是孔子對於那些希望成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仁者」,其言行必須慎重,行動必須認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禮。所以,這里的「訒」是為「仁」服務的,為了「仁」,就必須「訒」。這種思想與本篇第1章中所說:「克己復禮為仁」基本上是一貫的。

原文124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原文翻譯司馬牛問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說:「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孔子說:「自己問心無愧,那還有什麼憂愁和恐懼呢?」
作品賞析據說司馬牛是宋國大夫桓魋的弟弟。桓魋在宋國「犯上作亂」,遭到宋國當權者的打擊,全家被迫出逃。司馬牛逃到魯國,拜孔子為師,並聲稱桓魋不是他的哥哥。所以這一章里,孔子回答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君子的問題,這是有針對性的,即不憂不懼、問心無愧。

原文125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原文翻譯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合乎於禮的規定,那麼,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作品賞析如上章所說,司馬牛宣布他不承認桓魋是他的哥哥,這與儒家一貫倡導的「悌」的觀念是相違背的。但由於他的哥哥「犯上作亂」,因而孔子沒有責備他,反而勸他不要憂愁,不要恐懼,只要內心無愧就是做到了「仁」。這一章,子夏同樣勸慰司馬牛,說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於「禮」,那就會贏得天下人的稱贊,就不必發愁自己沒有兄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原文126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1),膚受之愬(2),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3)也已矣。」
注釋(1)浸潤之譖,譖,音zèn,讒言。這是說像水那樣一點一滴地滲進來的讒言,不易覺察。
(2)膚受之愬:愬,音sù,誣告。這是說像皮膚感覺到疼痛那樣的誣告,即直接的誹謗。
(3)遠: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原文翻譯子張問怎樣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說:「像水潤物那樣暗中挑撥的壞話,像切膚之痛那樣直接的誹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撥的壞話和直接的誹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遠見的了。」

原文127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原文翻譯子貢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老百姓信任統治者。」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麼在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麼這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國家就不能存在了。」作品賞析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貢問政中所連續提出的三個問題。孔子認為,治理一個國家,應當具備三個起碼條件:食、兵、信。但這三者當中,信是最重要的。這體現了儒學的人學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這樣的國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128 棘子成(1)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2)。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3)猶犬羊之鞟。」
注釋(1)棘子成:衛國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稱為夫子,所以子貢這樣稱呼他。
(2)駟不及舌:指話一說出口,就收不回來了。駟,拉一輛車的四匹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原文翻譯棘子成說:「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質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儀式干什麼呢?」子貢說:「真遺憾,夫子您這樣談論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本質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質,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樣。」
作品賞析這里是講表裡一致的問題。棘子成認為作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質就可以了,不須外表的文采。但子貢反對這種說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質應當有適當的表現形式,否則,本質再好,也無法顯現出來。

原文129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1)?」曰:「二(2),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注釋(1)盍徹乎:盍,何不。徹,西周奴隸主國家的一種田稅制度。舊注曰:「什一而稅謂之徹。」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稅。
原文翻譯魯哀公問有若說:「遭了飢荒,國家用度困難,怎麼辦?」有若回答說:「為什麼不實行徹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稅呢?」哀公說:現在抽十分之二,我還不夠,怎麼能實行徹法呢?」有若說:「如果百姓的用度夠,您怎麼會不夠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您怎麼又會夠呢?」作品賞析這一章反映了儒家學派的經濟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魯國所征的田稅是十分之二的稅率,即使如此,國家的財政仍然是十分緊張的。這里,有若的觀點是,削減田稅的稅率,改行「徹稅」即什一稅率,使百姓減輕經濟負擔。只要百姓富足了,國家就不可能貧窮。反之,如果對百姓徵收過甚,這種短期行為必將使民不聊生,國家經濟也就隨之衰退了。這種以「富民」為核心的經濟思想有其值得借鑒的價值。

原文1210 子張問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義(3),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4)」
注釋(1)崇德:提高道德修養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3)徙義:徙,遷移。向義靠擾。
(4)誠不以富,亦祗以異:這是《經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後兩句。此詩表現了一個被遺棄的女子對其丈夫喜新厭舊的憤怒情緒。孔子在這里引此句,令人費解。
原文翻譯子張問怎樣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和辨別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說:「以忠信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於義,這就是提高道德修養水平了。愛一個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厭惡起來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這就是迷惑。(正如《詩》所說的:)『即使不是嫌貧愛富,也是喜新厭舊。』」
作品賞析本章里,孔子談的主要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他希望人們按照「忠信」、「仁義」的原則去辦事,否則,感情用事,就會陷於迷惑之中。

原文1211 齊景公(1)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注釋(1)齊景公:名杵臼,音chǔ jiù,齊國國君,公元前547年 ̄公元前490年在位。原文翻譯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齊景公說:「講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作品賞析春秋時期的社會變動,使當時的等級名分受到破壞,弒君父之事屢有發生,孔子認為這是國家動亂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訴齊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復這樣的等級秩序,國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原文1212 子曰:「片言(1)可以折獄(2)者,其由也與(3)?」子路無宿諾(4)。
注釋(1)片言:訴訟雙方中一方的言辭,即片面之辭,古時也叫「單辭」。
(2)折獄:獄,案件。即斷案。
(3)其由也與:大概只有仲由吧。
(4)宿諾:宿,久。拖了很久而沒有兌現的諾言。
原文翻譯孔子說:「只聽了單方面的供詞就可以判決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說話沒有不算數的時候。作品賞析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獄」,這是為什麼?歷來有這樣幾種解釋。一說子路明決,憑單方面的陳述就可以作出判斷;二說子路為人忠信,人們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糾紛都在他面前不講假話,所以憑一面之辭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說子路忠信,他所說的話決無虛假,所以只聽其中一面之辭,就可以斷定案件。但無論哪種解釋,都可以證明子路在刑獄方面是卓有才乾的。

原文1213 子曰:「聽訟(1),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2)乎!」
注釋(1)聽訟:訟,音sòng,訴訟。審理訴訟案件。
(2)使無訟:使人們之間沒有訴訟案件之事。原文翻譯孔子說:「審理訴訟案件,我同別人也是一樣的。重要的是必須使訴訟的案件根本不發生!」

原文1214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原文翻譯子張問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說:「居於官位不懈怠,執行君令要忠實。」
作品賞析以上兩章都是談的如何從政為官的問題。他借回答問題,指出各級統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愛民,以仁德的規定要求自己,以禮的原則治理國家和百姓,通過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間的訴訟糾紛,執行君主之令要切實努力,這樣才能做一個好官。

原文1215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1)
注釋(1)本章重出,見《雍也》篇第27章。

原文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原文翻譯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小人則與此相反。」
作品賞析這一章所講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貫穿了儒家一貫的思想主張,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

原文1217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原文翻譯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說:「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帶頭走正路,那麼還有誰敢不走正道呢?」
作品賞析無論為人還是為官,首在一個「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對為官者要求十分嚴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職的人能夠正己,那麼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會歸於正道。

原文1218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原文翻譯季康子擔憂盜竊,問孔子怎麼辦。孔子回答說:「假如你自己不貪圖財利,即使獎勵偷竊,也沒有人偷盜。」
作品賞析這一章同樣是孔子談論為官從政之道。他仍然闡釋的是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啟發。他希望當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這就表明了他主張政治道德 化的傾向。具體到治理社會問題時也是如此。他沒有讓季康子用嚴刑峻法去制裁盜竊犯罪,而是主張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於犯罪。

原文1219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1),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3),必偃(4)。」
注釋(1)無道:指無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風:指風加之於草。
(4)偃:仆,倒。
原文翻譯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麼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作品賞析孔子反對殺人,主張「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會犯上作亂。這里講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為。那些暴虐的統治者濫行無道,必然會引起百姓的反對。

原文1220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1)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2),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3)。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注釋(1)達:通達,顯達。
(2)聞:有名望。
(3)下人:下,動詞。對人謙恭有禮。原文翻譯子張問:「士怎樣才可以叫做通達?」孔子說:「你說的通達是什麼意思?」子張答道:「在國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聲。」孔子說:「這只是虛假的名聲,不是通達。所謂達,那是要品質正直,遵從禮義,善於揣摩別人的話語,對察別人的臉色,經常想著謙恭待人。這樣的人,就可以在國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達。至於有虛假名聲的人,只是外表上裝出的仁的樣子,而行動上卻正是違背了仁,自己還以仁人自居不慚愧。但他無論在國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會有名聲。」
作品賞析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對相互對立的名詞,即「聞」與「達」。「聞」是虛假的名聲,並不是顯達;而「達」則要求士大夫必須從內心深處具備仁、義、禮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而不僅是追求虛名。這里同樣講的是名實相符,表裡如一的問題。

原文1221 樊遲從游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2),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注釋(1)修慝:慝,音tè,邪惡的念頭。修,改正。這里是指改正邪惡的念頭。
(2)先事後得:先致力於事,把利祿放在後面。
(3)忿:忿怒,氣憤。原文翻譯樊遲陪著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說:「請問怎樣提高品德修養?怎樣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樣辨別迷惑?」孔子說:「問得好!先努力致力於事,然後才有所收獲,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嗎?檢討自己的邪念了嗎?由於一時的氣憤,就忘記了自身的安危,以至於牽連自己的親人,這不就是迷惑嗎?」作品賞析這一章里孔子仍談個人的修養問題。他認為,要提高道德修養水平,首先在於踏踏實實地做事,不要過多地考慮物質利益;然後嚴格要求自己,不要過多地去指責別人;還要注意克服感情沖動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為代價,這就可以辨別迷惑。這樣,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別迷惑了。

原文1222 攀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1),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2)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3),不仁者遠(4)矣。湯(5)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6),不仁者遠矣。」注釋(1)舉直錯諸枉:錯,同「措」,放置。諸,這是「之於」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惡。意為選拔直者,罷黜枉者。
(2)鄉:音xiàng,同「向」,過去。
(3)皋陶:gāoyáo,傳說中舜時掌握刑法的大臣。
(4)遠:動詞,遠離,遠去。
(5)湯:商朝的第一個君主,名履。
(6)伊尹:湯的宰相,曾輔助湯滅夏興商。原文翻譯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樊遲問什麼是智,孔子說:「了解人。」樊遲還不明白。孔子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樊遲退出來,見到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他什麼是智,他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這是什麼意思?」子夏說:「這話說得多麼深刻呀!舜有天下,在眾人中逃選人才,把皋陶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湯有了天下,在眾人中挑選人才,把伊尹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
作品賞析本章談了兩個問題,一是仁,二是智。關於仁,孔子對樊遲的解釋似乎與別處不同,說是「愛人」,實際上孔子在各處對仁的解釋都有內在的聯系。他所說的愛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義精神,把仁作為他全部學說的對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學者張豈之先生所說,儒學即仁學,仁是人的發現。關於智,孔子認為是要了解人,選拔賢才,罷黜邪才。但在歷史上,許多賢能之才不但沒有被選拔反而受到壓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卻平步青雲,這說明真正做到智並不容易。

原文1223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原文翻譯子貢問怎樣對待朋友。孔子說:「忠誠地勸告他,恰當地引導他,如果不聽也就罷了,不要自取其辱。」作品賞析在人倫關系中,「朋友」一倫是最松馳的一種。朋友之間講求一個「信」字,這是維系雙方關系的紐帶。但對待朋友的錯誤,要坦誠布公地勸導他,推心置腹地講明利害關系,但他堅持不聽,也就作罷。如果別人不聽,你一再勸告,就會自取其辱。這是交友的一個基本准則。所以清末志士譚嗣同就認為朋友一倫最值得稱贊,他甚至主張用朋友一倫改造其他四倫。其實,孔子這里所 講的,是對別人作為主體的一種承認和尊重。

原文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原文翻譯曾子說:「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助自己培養仁德。」
作品賞析曾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張以文章學問作為結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幫助培養仁德作為結交朋友的目的。這是君子之所為。以上這兩章談的都是交友的問題,事實上在五倫當中,儒家對於朋友這一倫還是比較重視的。

❼ 「此古所謂國之司直,我之周昌也」曹操評價那位謀士

毛玠
人物簡介
毛玠(?-216),字孝先,陳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三國時期魏國大臣。官至東曹掾。
歷史傳記
魏尚書僕射。少為縣吏,以清公稱。將避亂荊州,未至,聞劉表政令不明,遂往魯陽。太祖臨兗州,辟為治中從事。玠語太祖天下大計,太祖敬納其言,轉幕府功曹。太祖為司空丞相,玠嘗為東曹掾,與崔琰並典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文帝為五官將,親自詣玠,屬所親眷。大軍還鄴,議所並省。玠請謁不行,時人憚之,咸欲省東曹。太祖知其情,遂省西曹。遷右軍師。魏國初建,為尚書僕射,復典選舉。崔琰既死,玠內不悅。太祖大怒,收玠付獄。大理鍾繇面詰玠。時桓階、和洽進言救玠。玠遂免黜,卒於家。太祖賜棺器錢帛,拜子機郎中。
編輯本段演義記載
魏水軍都督。太祖在兗州,玠來投。太祖都許,遷為典農中郎將,催督錢糧。太祖任丞相,為東曹椽。赤壁之戰,太祖中計誤殺蔡瑁、張允,以玠、於禁代任水軍都督。
歷史年表
毛玠字孝先,陳留平丘縣人,年輕時作過縣吏,以清廉公正得到人們的贊許,後來打算去荊州避亂,還未到達,聽說劉表政令不夠嚴明,便前往魯陽縣。
當時(195年左右),太祖擔任兗州牧,徵召他作治中從事,毛玠對太祖說:「如今天下分裂,天子遷移他方,人民放棄本業,因災荒而逃亡他鄉,國家沒有一年的糧食儲備,百姓沒有安居本業的念頭,這樣的局面實在難以持久。現在袁紹和劉表,雖然百姓眾多,軍隊強大,但他們都沒有謀劃遠大事業的考慮,也沒有樹立根基、確立基礎的打算。打仗作戰,正義的軍隊一定能夠取勝,保持地位憑借的是財力。您應當遵奉天子,並以他的名義號令不履行臣子義務的地方諸侯;發展農業生產,積儲軍用物資,這樣霸業與王道才可以成功。」太祖很恭敬地採納了他的建議,提升他作幕府功曹。
太祖擔任司空、丞相的時候(196-213年),毛玠曾擔任東曹掾,和崔琰一起主持選舉。他所選用的人,都是清廉正直之士,即使在當時名聲顯著,但品行不端、不守本分的人,也始終得不到推舉。他努力以儉朴的行為為人表率,因此天下的士人沒有不以清廉的節操自我激勵的,即使地位尊貴、深受恩寵的大臣,其車馬服飾也不敢超出限度。太祖贊嘆說:「用人能夠這樣,讓天下人自己管理自己,我還要做什麼呢?」文帝作五官中郎將時,曾親自拜訪毛玠,委託他給自己所親近和眷愛的人陞官。毛玠回答說:「老臣憑借能力堅守職分,有幸能夠免除罪責;但現在您所說的人不符合升遷次序,因此不敢接受您的命令。」大軍回到鄴城,朝廷醞釀合並和撤消一些機構,由於毛玠不徇私情,許多人找他說情行不通,當時的人都很忌憚他,希望撤消東曹。於是這些人就共同上書說「從前西曹為上,東曹為次,應當撤消東曹。」太祖了解內情,便下令說:「太陽從東方升起,月亮在東方明亮,凡是人們說到方位,也先提到東方,為什麼要撤消東曹呢?」於是撤消了西曹。當初,太祖平定了柳城,分賜所獲戰利品中的珍貴器物,特意把素屏風和素憑幾賞給毛玠,說:「您有古人的風度,所以贈給您古人用的東西。」毛玠處於高貴的職位,卻常穿粗布衣,吃清淡食物,撫養早孤的侄子,感情非常深厚;得到賞賜,就施捨救濟貧窮的族人,家裡沒有多餘的錢財,後升任右軍師。魏國剛建立時,他擔任尚書僕射,再一次主持選舉。當時,魏王的太子尚未確定,而臨菑侯曹植正受到寵愛,毛玠秘密地向太祖進諫說:「不久前袁紹因為嫡庶不分,結果造成宗族覆滅,國家滅亡。確立太子是關系國家興亡的大事,這件事是不是我應當聽聞的。」後來群臣相會討論此事,毛玠借口上廁所離開,太祖用眼神向他示意,說:「這正是古代所謂國家執掌規諫的司直官,是我的敢於直諫的周昌啊。」
崔琰被迫自殺後,毛玠內心不高興,後來有人告發他,說:「毛玠外出看到因造反而被處墨刑的人,他們的妻子兒女被沒收為官家奴婢,就說「老天長期不下雨,原因大概就在這里。』」太祖聽了大怒,將毛玠拘捕下獄,大理鍾繇審問毛玠說:「自古聖明的帝王,都有犯罪株連妻子兒女的規定。《尚書》上說:『兵車左邊的兵士,如果不用箭射殺敵人,右邊的兵士,如果不用矛刺殺敵人,我將不但殺戮你們,還要罰你們的子女作奴隸。』古代司寇的職責,就是將罪犯的家屬沒入官府服勞役,男的編入奴隸之列,女的去舂米做飯。漢朝的法律規定,罪人的妻子、兒女沒收為奴婢,還要在臉上刺字。漢代法律所實行的黥面墨刑,保存在古代法典之中。如今,真正奴婢的祖先有罪,即使過了百代,還是要將他們子孫臉上刺字塗墨,以供官府役使,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寬恕善良百姓的生命;另一方面,也使受牽連而服刑的人得以寬大。這怎麼會違背神靈的意志,而招致旱災呢?按《尚書》所說,政令苛急,天氣就會經常寒冷;政令寬緩,天氣就會經常炎熱。寬緩則陽氣過盛,所以會造成天旱。你說的話,是認為當今刑法太寬了呢,還是太急了呢?如果苛急,那就應當陰雨連綿,為什麼反而會天旱呢?成湯那樣聖明的天子,也會遇到大旱,大地寸草不生;周宣王也算一代明君,同樣遭受旱魔肆虐。如今大旱持續了三十年,你卻把它歸咎於黥面之刑,這是對的嗎?衛人討伐邢國,剛徵集軍隊就下了雨,罪惡沒有證驗,為什麼會上應天象呢?你誹謗朝廷的話,已流傳民間;不滿的言論,已經傳到天子耳里。你講的話,根據情勢,不可能一個人獨自說,當時你看到刺面的罪人,共是幾人?被刺面的奴婢,你認識他們嗎?怎樣見到他們的,對他們發表了什麼感嘆?當時說給誰聽的?他們回答了些什麼?在哪月哪天?在什麼地方?事情已經暴露了,不得欺騙隱瞞。全部從實招來。」毛玠回答說:「我聽說蕭望之自縊,是石顯排擠的結果;賈誼被漢文帝放逐到外地,是因為周勃和灌嬰進了讒言;白起在杜郵被秦昭王賜劍自殺,晁錯在東市被斬首示眾,伍員在吳都喪命——對於這幾個人,有人忌妒他們從前的功勞,也有人害怕他們以後會妨礙自己的前程,因而進行詆毀和陷害。我年輕時就手持簡策,憑借長期的勤奮而取得官職,職務又在機要部門,掌握人事安排的大權,別人委託我辦理私事,無論權勢大小一概不理;別人把冤屈告訴我,哪怕事情再小也要查明。人心是貪利,卻又為法律所禁止;法律禁止貪利的行為,有權勢的人卻能破壞他。進讒言的小人像綠頭蒼蠅那樣層出不窮,都詆毀我誹謗朝廷,毀謗我的人,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原因。周靈王時王叔陳生和伯輿在朝廷爭權,范宣子判斷是非時,要他們拿出證據,是非曲直判斷地一清二楚,《春秋》的作者贊美他,因而記載了這件事。我沒有說誹謗朝廷的話,因而也沒有所謂時間和證人。如果說我有誹謗朝廷的話,也一定得拿出證據。我請求朝廷能像范宣子一樣明辨是非,要求像王叔陳生那樣如實對質。我如果歪曲事實,以謊言對答,那麼我甘願受刑,受刑之時,就像坐著贈給我的安車駟馬一般適意;賜劍給我自殺,好比得到重賞的恩惠一樣高興。謹以實情回答。」當時桓階、和洽進言營救毛玠,毛玠於是被罷免了官職,後來死在家裡。太祖賜給他棺材、隨葬器物和錢帛,任命毛玠的兒子毛機為郎中。
歷史評價
曹操:「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復何為哉」、」此古所謂國之司直,我之周昌也。」
《先賢行狀》:「玠雅亮公正,在官清恪。」
陳壽:《三國志·毛玠傳》:「毛玠清公素履。」
編輯本段毛玠墓
位於許昌市東16公里的五女店鎮毛王村金龜崗上,又稱毛承相墓。毛玠,字孝先,原籍陳留平丘 (今河南封丘縣)人,興平二年(195年)投奔曹操,辟為治中從事,後把家室亦遷於京郊(今五女店毛王村)。毛玠是曹操的重臣,先後任治中從事、墓府功曹、丞相府東曹掾、右軍師、魏王府尚書僕射等職,曾向曹操進迎獻帝之策。因智力超群,富有創見,多次受到曹操的誇獎和賞賜。後被免官,卒於家。葬於村南高崗上。

❽ 廣西南寧到底是不是搞傳銷的多嗎,

您好,首先要說明一下,南寧人或者說廣西人在南寧基本上沒有搞傳銷的,在南寧搞傳銷的都是外地人,而且搞傳銷的人只佔了很少一部分,並沒有你說的那麼誇張,南寧都是搞傳銷的。
然後你朋友說的叔叔包工什麼的,其實有幾點可以判定他是不是騙人,是不是搞傳銷,你回憶一下,看看他們有沒有說過叫你或者你朋友去南寧「考察」,是不是他叔叔包食宿,有沒有說過「考察不成就當旅遊」,如果有以上詞句,基本上可以判定他們是在搞傳銷了的,這是他們騙人的套路。另外就是錢不是那麼好賺的,所有說錢容易賺,一年賺個1040萬之類的都是傳銷。

普及一下關於傳銷的知識,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傳銷的本質和危害。

傳銷最初表現為組織者假借「特許加盟經營」、「網路銷售」、「市場營銷」等名義從事傳銷的行為,逐步演變為現在的借用傳銷組織體系形式和計酬方式,不銷售商品或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幌子,從事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的商業欺詐行為,本質是一種有組織詐騙活動,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為目的。
盡管各種變相傳銷的名字表述不同,但其行為卻如同一轍:1、參加者通過繳納「人頭費」或「資格費」或者以認購商品(含服務)等形式變相繳納「人頭費」或「資格費」取得加入、介紹他人加入的資格;2、通過介紹他人參加發展下線人員,並由此建立具有上下層級內部財富再分配關系的組織體系;3、組織者利用參加者交付的部分費用支付先參加者的報酬維持運作;參加者的收益由其加入的先後順序及其發展人員數量決定

傳銷六大特點

1、組織嚴密、行動詭秘:傳銷一般採取把人員騙到異地參與,組織嚴密,一般實行上下線人員單獨聯系,而組織者異地遙控指揮。
2、殺熟:以「找工作」、「合夥做生意」、「外出旅遊」、「網友會面」等為借口,誘騙親戚、朋友、同鄉、同事、同學到異地參與傳銷。
3、編造暴富神話:利用一套貌似科學合理的獎金分配製度的歪理邪說理論,鼓吹迅速暴富,鼓動人員加入。
4、洗腦:對加入傳下組織的人以集中授課、交流談心等方式不間斷的灌輸暴富思想,使參與者深信不疑。
5、高額返利:傳銷組織一般都制定有貌似公平且吸引力很強的「高額返利計劃」,在傳銷人員的鼓噪下,很容易使人產生投資慾望,輕率加入傳銷活動。
6、商品道具、價格虛高:傳銷的商品只是道具,目的是發展人員,騙取錢財,因此被傳銷的商品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很多是難以衡量價格的化妝品、營養品、保健器材、服裝等,部分商品是「三無」商品。

傳銷的危害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傳銷和變相傳銷不僅嚴重擾亂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而且還嚴重危害到社會穩定,對商業誠信體系和社會倫理道德體系也造成了巨大破壞。
(1)擾亂市場經濟秩序,侵害多個法律客體。傳銷和變相傳銷違法活動往往伴隨著偷稅漏稅、制假售假、走私販私、非法集資、非法買賣外匯等大量違法行為,不僅違反國家禁止傳銷和變相傳銷的規定,還違反了稅收、消費者保護、市場秩序管理、金融、外匯管理等多個法律規定。
(2)給參與者及其家庭造成傷害。傳銷和變相傳銷給參與者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給其家庭也造成巨大傷害。
(3)引發刑事犯罪,給社會穩定帶來危害。傳銷給絕大多數參加者造成血本無歸,一些人員流落異地,生活悲慘,甚至跳樓輕生,還有一部分人員參與偷盜、搶劫、械鬥、強奸、賣淫、聚眾鬧事等違法行為,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侵害。
(4)對社會道德、誠信體系造成巨大破壞。由於傳銷人員發展對象多為親屬、朋友、同學、同鄉、戰友,其不擇手段的欺詐方法,導致人們之間信任度嚴重下降,引發親友反目,父子相向.

❾ 關於諾言的名言警句

1、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契訶夫。

2、我走在被歲月荒蕪成縹緲虛煙的地點,時間泯滅了一切蹤跡,寂寞風攜帶著孤獨雨,飄落的葉濺落蕭索的情景,徘徊著惆悵著憂傷著,尋覓著追尋著探索者,孤獨彷徨看不見未來的地點,寂靜塵封了空間,無限深邃遙遠,找到記憶中的誓言,卻尋不回從前。——羅曼.羅蘭。

3、做事有哪些基本原則:守本分,首先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守規矩,凡事依照制度,按規定辦事。守時限,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應辦事項。守承諾,答應的事情必須依承諾做到。重方法,講究正確有效方法提高績效。重改善,精益求精,持續做得更好。——台灣交通大學教授、管理大師 曾仕強。

(9)駟馬刑法擴展閱讀:

諾言故事

有一年萬物豐收之時,曹操奉皇命率軍經過麥田,下令說:軍中凡是騎馬的人都下馬,用手相互扶著麥子走。未想曹操自己所坐的馬竟然尥蹶子竄進了麥地,招來手下的主簿來論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應對說:自古刑法是不對尊貴的人使用的。

曹操反而說:「自己制定的法律而自己違反,如何能統帥屬下呢?然而我身為一軍之帥,在完成任務前是不能夠死的,請求對自己施予刑法。」於是拿起劍來割斷一截頭發投擲在地上。

❿ 寫出帶馬的成語:擴充體力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
解釋:甲: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出處:唐《敦煌變文集·卷一·漢將王陵變》:「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示例: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ān bù lí mǎ bèi,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
解釋:甲:鎧甲。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出處:《敦煌變文集·漢將王陵變》:「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示例:他傳令將士做到~,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鞍馬勞頓 (ān mǎ láo dùn)
解釋:頓:困頓。騎馬趕路過久,勞累疲睏。形容旅途勞累。
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興兒,我一路上鞍馬勞頓,我權且歇息。」
示例:恐王侄一路遠來,~,故令王侄回營安歇。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四二回

鞍馬勞倦 (ān mǎ láo juàn)
解釋:指長途跋涉或戰斗中備嘗睏乏。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實不相瞞太公說:老母鞍馬勞倦,昨夜心痛病發。」
示例:他受不了旅途的~而病倒。

鞍馬勞困 (ān mǎ láo kùn)
解釋:指長途跋涉或戰斗中備嘗睏乏。
出處: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不覺的一陣昏沉上來,皆因老夫年紀高大,鞍馬勞困之故。」
示例:

鞍馬勞神 (ān mǎ láo shén)
解釋:形容旅途勞累。同「鞍馬勞頓」。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0回:「眾位尊兄,鞍馬勞神不易。」
示例:經受這~的考驗,我們終於達到目的地。

鞍馬之勞 (ān mǎ zhī láo)
解釋:鞍馬:鞍子和馬,指長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戰斗的勞苦。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二回:「耳不聞兵戈之聲,眼不見伐之事,身不受鞍馬之勞,心不懸勝敗之擾。」
示例:唐鉉說:「此話以後再說。請到那邊入座,少飲幾杯水酒,以解二位~。」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三十四章

鞍前馬後 (ān qián mǎ hòu)
解釋:馬前馬後。指追隨左右。
出處:王樹元《杜鵑山》第五場:「鞍前馬後跟你跑,出生入死為你干。」
示例:丈夫終日為首長們~奔走勞累,在那些永無窮盡的材料堆里研究不完。 ★《南方周末》1991.9.27

罷馬不畏鞭棰 (pí mǎ bù wèi biān chuí)
解釋:罷:同「疲」;棰:鞭子,這里指鞭打。非常疲乏的馬,就是用鞭子抽打也不會走動。比喻極端窮困的人並不害怕嚴厲的法律和刑罰。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詔聖》:「罷馬不畏鞭棰,罷民不畏刑法。」
示例:

白馬素車 (bái mǎ sù chē)
解釋:駕白馬,乘素車。傳說伍子胥被害後,化作濤神,其魂魄常駕白馬素車來往於江水之中。後一般來代稱「錢塘潮」。也指喪事用的車馬。
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子嬰即系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
示例:滔天力倦知何事,~東去。 ★宋·辛棄疾《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鞍馬勞頓 鞍馬勞倦 鞍馬勞困
鞍馬勞神 鞍馬之勞 鞍前馬後 鞭長不及馬腹 弊車羸馬
兵藏武庫,馬入華山 兵荒馬亂 兵慌馬亂 伯樂相馬 兵馬不動,糧草先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班馬文章 寶馬香車 兵強馬壯 避世金馬
不食馬肝 不識馬肝 北叟失馬 車塵馬足 車馳馬驟
車殆馬煩 車怠馬煩 車煩馬斃 持戈試馬 窗間過馬
車馬輻輳 策馬飛輿 車馬駢闐 馳馬試劍 車馬填門
車馬盈門 吹牛拍馬 車水馬龍 車填馬隘 車塵馬跡
車轍馬跡 車在馬前 東風吹馬耳 東風馬耳 東風射馬耳
斗雞走馬 打馬虎眼 大馬金刀 得馬失馬 得馬生災
得馬折足 代馬望北 代馬依風 單槍獨馬 單槍匹馬
丹書白馬 短衣匹馬 二童一馬 風吹馬耳 風車雨馬
風車雲馬 非驢非馬 風馬不接 放馬後炮 放馬華陽
風馬牛不相及 風馬牛 肥馬輕裘 風馬雲車 服牛乘馬
放牛歸馬 風牛馬不相及 風檣陣馬 飛鷹走馬 光車駿馬
膏車秣馬 高車駟馬 弓調馬服 歸馬放牛 谷馬礪兵
狗馬聲色 裹屍馬革 高頭大馬 毀車殺馬 寒蟬仗馬
橫刀躍馬 橫戈盤馬 橫戈躍馬 汗馬功勞 汗馬之功
汗馬之勞 呼牛呼馬 猴年馬月 呼牛作馬 橫槍躍馬
害群之馬 諱樹數馬 見鞍思馬 鳩車竹馬 金戈鐵馬

襟裾馬牛 裾馬襟牛 金馬玉堂 僅容旋馬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尻輪神馬 叩馬而諫 快馬加鞭 尻輿神馬 厲兵秣馬
歷兵秣馬 勵兵秣馬 練兵秣馬 歷兵粟馬 厲兵粟馬
驢唇不對馬嘴 驢唇馬觜 驢唇馬嘴 礪戈秣馬 露馬腳
龍馬精神 老馬戀棧 老馬識途 立馬萬言 六馬仰秣
驢年馬月 驢前馬後 龍神馬壯 驢頭不對馬嘴 溜須拍馬
臨崖勒馬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馬不解鞍 馬勃牛溲 馬浡牛溲
馬不停蹄 馬塵不及 馬遲枚疾 馬齒徒增 馬齒徒長
馬到成功 馬到功成 馬耳春風 馬耳東風 馬放南山
馬翻人仰 馬腹逃鞭 馬革裹屍 馬工枚速 枚速馬工
馬革盛屍 馬後炮 馬角烏白 馬角烏頭 馬跡蛛絲
馬空冀北 馬龍車水 馬鹿異形 馬鹿易形 馬馬虎虎
秣馬厲兵 馬面牛頭 馬毛蝟磔 馬毛蝟磔 買馬招兵
買馬招軍 馬牛襟裾 馬牛其風 馬去馬歸 馬前潑水
馬前卒 馬入華山 馬如流水 盲人騎瞎馬 盲人瞎馬
瞎馬臨池 馬如游龍 馬如游魚 馬水車龍 馬上得天下
馬上房子 馬上功成 馬上看花 馬瘦毛長 馬上牆頭
馬首是瞻 馬首欲東 馬咽車闐 馬仰人翻 馬足車塵
馬中關五 馬捉老鼠 馬足龍沙 馬壯人強 泥車瓦馬
牛高馬大 牛馬襟裾 駑馬戀棧豆 駑馬戀棧 駑馬鉛刀

駑馬十駕 駑馬十舍 牛溲馬勃 牛溲馬渤 牛頭不對馬面
牛頭不對馬嘴 牛頭馬面 牛童馬走 拿下馬來 匹馬單槍
匹馬當先 跑馬觀花 拍馬溜須 盤馬彎弓 匹馬一麾
匹馬只輪 千兵萬馬 騎曹不記馬 乞兒馬醫 秋高馬肥
千軍萬馬 犬馬戀主 裘馬輕肥 裘馬輕狂 裘馬清狂
裘馬聲色 求馬唐肆 騎馬尋馬 雀馬魚龍 求馬於唐市
求馬於唐肆 犬馬之報 犬馬之誠 犬馬之疾 犬馬之決
犬馬之勞 犬馬之力 犬馬之戀 騎馬找馬 青梅竹馬
犬馬之年 犬馬之養 敲牛宰馬 輕裘肥馬 青絲白馬
青衫司馬 牆頭馬上 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 權移馬鹿 人歡馬叫
人荒馬亂 人喊馬嘶 人困馬乏 戎馬倉皇 戎馬劻勷
戎馬倥傯 戎馬倥傯 戎馬生郊 戎馬生涯 軟裘快馬
人強馬壯 人仰馬翻 人語馬嘶 束兵秣馬 士飽馬騰
素車白馬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神龍馬壯 駟馬不追 司馬稱好
四馬攢蹄 死馬當活馬醫 駟馬高車 駟馬高蓋 駟馬高門
殺馬毀車 食馬留肝 駟馬莫追 駟馬難追 司馬牛之嘆
司馬青衫 善馬熟人 失馬塞翁 三馬同槽 束馬懸車
束馬縣車 駟馬軒車 散馬休牛 率馬以驥 駟馬仰秣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昭之心 射人先射馬 聲色狗馬 素絲良馬
聲色犬馬 識途老馬 識塗老馬 塞翁得馬 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塞翁之馬 脫韁之馬 鐵馬金戈
天馬行空 童牛角馬 土牛木馬 天粟馬角 銅圍鐵馬
烏白馬角 舞刀躍馬 五花殺馬 文君司馬 萬馬奔騰
五馬分屍 萬馬齊喑 問牛知馬 烏頭白馬生角 烏頭白,馬生角
烏頭馬角 烏焉成馬 問羊知馬 洗兵牧馬 選兵秣馬
懸兵束馬 香車寶馬 鮮車健馬 鮮車怒馬 懸車束馬
下馬馮婦 下馬看花 系馬埋輪 下馬威 信馬由韁
休牛歸馬 休牛散馬 效犬馬力 朽索馭馬 懸崖勒馬
鮮衣良馬 鮮衣怒馬 心猿意馬 以渴服馬 以鹿為馬
飲馬長江 一馬當先 倚馬可待 一馬平川 衣馬輕肥
倚馬千言 倚馬七紙 飲馬投錢 躍馬彎弓 野馬無韁
以毛相馬 意馬心猿 一馬一鞍 躍馬揚鞭 玉堂金馬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燕昭好馬 招兵買馬 枕戈汗馬 止戈散馬
獐麇馬鹿 招軍買馬 指鹿為馬 指鹿作馬 走馬到任
陣馬風檣 走馬赴任 走馬觀花 仗馬寒蟬 走馬看花
走馬上任 竹馬之交 走馬章台 竹馬之友 蛛絲馬跡

百馬伐驥 (bǎi mǎ fá jì)
解釋:許多馬圍攻一匹好馬。比喻許多小國圍攻一個強國或許多愚笨的人攻擊一個有賢德的人。
出處:《管子·霸言》:「諸侯合則強,孤則弱。驥之材,而百馬伐之,驥必罷矣。」
示例:

班馬文章 (bān mǎ wén zhāng)
解釋:漢代史學家司馬遷與班固的並稱。泛指可與班固、司馬遷相比美的文章。
出處: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林游學》:「夔龍禮樂承先范,班馬文章勘墨鉛。」
示例:~由夙慧,庾鮑詩句實前緣。 ★清·劉璋《飛花艷想》第二回

寶馬雕車 (bǎo mǎ diāo chē)
解釋:華麗的車子,珍貴的寶馬。指考究的車騎。
出處:唐·王維《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夜遊有懷靜者季》詩:「香車寶馬共喧闐,個里多情俠少年。」
示例:~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宋·辛文房《青玉案》詞

寶馬香車 (bǎo mǎ xiāng chē)
解釋:華麗的車子,珍貴的寶馬。指考究的車騎。
出處:唐·韋應物《長安道》詩:「寶馬橫來下建章,香車卻轉避馳道。
示例:冷落了歌兒舞女,空閑了~。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

北叟失馬 (běi sǒu shī mǎ)
解釋:比喻禍福沒有一定。
出處:《舊唐書·蕭瑀傳》:「太宗嘗從容謂房玄齡曰:『蕭瑀大業之日,進諫隋主,出為河池郡守。應遭剖心之禍,翻見太平之日,北叟失馬,事亦難常。」
示例:~的事情也未必不發生。

敝車羸馬 (bì chē léi mǎ)
解釋:敝:破;羸:瘦弱。破車劣馬。比喻清廉儉朴。
出處:梁啟超《王荊公傳》第12章:「上以廉取人,則敝車羸馬,惡衣菲食,凡可以中上意者,無所不至。」
示例:

弊車羸馬 (bì chē léi mǎ)
解釋:弊:破;羸:瘦弱。破車瘦馬。比喻處境貧窮。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劉繇傳》:「繇伯父寵為漢太尉。」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續漢書》:「家不藏賄,無重寶器,恆菲飲食,薄衣服,弊車羸馬,號為窶陋。」
示例:譬如~而引丘山之載,幸而無虞,猶恐不能勝。 ★宋·蘇轍《上皇帝書》

弊車駑馬 (bì chē nú mǎ)
解釋:弊:破;駑馬:劣馬。破車劣馬。比喻處境貧窮。
出處:漢·劉向《說苑·臣術》:「臣得暖以飽食,弊車駑馬,以奉其身,於臣足矣。」
示例:

避世金馬 (bì shì jīn mǎ)
解釋:以之比喻身為朝官而逃避世務。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東方朔)時坐席中,酒酣,據地歌曰:『陸沈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
示例:人有譏其靖默不能趣時者,遜常服東方朔之言,陸沉世欲,~,何必深山蒿蘆之下,遂借陸沉公子為主人,擬《客難》,制《客誨》以自廣。★《北齊書·文苑傳·樊遜》

鞭長不及馬腹 (biān cháng bù jí mǎ fù)
解釋:指鞭子雖然很長,但是不應該打到馬肚上。後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出處: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杜預註:「言非所擊。」
示例:他未曾明白,隔了一省,就是~了。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四回

兵藏武庫,馬入華山 (bīng cáng wǔ kù mǎ rù huà shān)
解釋:兵器藏進武庫,軍馬放入華山。指天下太平。
出處:北周·庚信《賀平鄴都表》:「當今鹿台已散,離宮已遺,兵藏武庫,馬入華山。」
示例:

兵荒馬亂 (bīng huāng mǎ luàn)
解釋: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出處: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示例:此時四處~,朝秦暮楚,我勉強做了一部《舊唐書》,那裡還有閑情逸致弄這筆墨。」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

兵慌馬亂 (bīng huāng mǎ luàn)
解釋: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出處:明·陸華甫《雙鳳記》第二一折:「亂紛紛東逃西竄,鬧烘烘兵慌馬亂,一路奔回氣尚喘。」
示例:他的鋪伙既沒有犯任何的規矩,又趕上這~理應共患難的時候,他憑什麼無緣無故的辭退人家呢? ★老舍《四世同堂》三八

兵馬不動,糧草先行 (bīng mǎ bù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
解釋:作戰時兵馬還沒出動,軍用糧草的運輸要先行一步。後泛指行動前須作好准備工作。
出處:《南皮縣志·風土志下·歌謠》:「兵馬不動,糧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賊。」
示例: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bīng mǎ wèi dòng, liáng cǎo xiān xíng)
解釋:指出兵之前,先准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備工作。
出處:林占財《森林中的遠征》:「他很同情地說道:『是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自古以來用兵的老規矩,你們沒有糧食怎麼走這么遠的路!」
示例:~!千萬人民除了保證前線軍需彈葯糧草的供應處,還不顧一切艱苦,熱情地轉運與看護傷員。 ★張震《英明的預見,正確的戰役方針》

兵強馬壯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解釋:兵力強盛,戰馬健壯。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鬥力。
出處:《新五代史·安重榮傳》:「嘗謂人曰:『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示例:時孔明~,糧草豐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備,正要出師。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

伯樂相馬 (bó lè xiàng mǎ)
解釋: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的人,姓孫名陽,善相馬。指個人或集體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處:《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帶上多年寫下的社會科學論文和空前的決心去接受伯樂相馬的考驗了。」
示例:我們盼望有~的機會。

不識馬肝 (bù shí mǎ gān)
解釋: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於死。比喻不應研討的事不去研討。
出處:
示例:

不食馬肝 (bù shí mǎ gān)
解釋: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於死。比喻不應研討的事不去研討。
出處:《漢書·轅固傳》:「上曰:『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示例:凡讀書當闕所疑,所謂~,未為不知味。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論語》

才高倚馬 (cái gāo yǐ mǎ)
解釋:文才比倚馬可待的袁虎還高。形容文思敏捷。
出處: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55回:「那秘書員成竹在胸,才高倚馬,立刻草成八九百字。」

熱點內容
學習新民法典 發布:2024-11-14 23:23:10 瀏覽:821
公司法的結構圖 發布:2024-11-14 23:22:58 瀏覽:906
醫生不受勞動法保護么 發布:2024-11-14 23:05:45 瀏覽:123
楊新海法治在線 發布:2024-11-14 22:56:58 瀏覽:575
婚姻法分居的標准 發布:2024-11-14 22:24:57 瀏覽:194
岐江司法鑒定 發布:2024-11-14 22:22:23 瀏覽:478
法律服務公正處 發布:2024-11-14 22:06:52 瀏覽:502
勞動法的論文2000 發布:2024-11-14 21:54:17 瀏覽:115
譚芳律師微信 發布:2024-11-14 21:42:18 瀏覽:943
法治賀年卡 發布:2024-11-14 21:39:25 瀏覽: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