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繼承權的論文
『壹』 民法中的繼承權問題
民法中復的繼承權分為主觀繼承權和客觀制繼承權。
客觀意義上的繼承權,是指繼承開始前繼承人的法律地位,指的是自然人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遺囑的指定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實質上是繼承人所具有的繼承遺產的權利能力。因此,客觀意義上的繼承權是主觀意義上的繼承權的基礎和前提。
主觀意義上的繼承權,是指繼承人在繼承法律關系中實際享有的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具體權利。因此,繼承人只參與繼承法律關系才能享有主觀意義上的繼承權,必須具有三個條件:1被繼承人死亡;2被繼承人留有遺產;3繼承人未喪失繼承權。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條件,客觀意義上的繼承權也不能轉化為主關觀意義上的繼承權。因為只有享有主觀意義的繼承人,才能實際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所以主觀意義上的繼承權是客觀意義上的繼承權的實現條件。
『貳』 新民法典新規繼承權
法律分析:民法典規定,遺產繼承的法律條約包括繼承權保護、遺產的定義、遺產繼承的方式、遺產分配等。遺產是指被繼承人合法取得的個人財產,繼承遺產是我國民事主體的民事權利之一。繼承人繼承遺產有不同的方式,遺產繼承要遵守法律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條 遺囑繼承或者遺贈附有義務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應當履行義務。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經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附義務部分遺產的權利。
『叄』 民法關於繼承
《繼復承法》有關規定參制考:
一:繼承方式:法定順序、遺囑、遺贈、遺贈撫養協議
二:法定繼承順序:第一順序繼承人:子女、義子女、父母 第二順利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三:可做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參加繼承的:
(1)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主要贍養義務的,可做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2)被繼承人的養孫子女,在視為養父母與養子女關系的,養孫子女可做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3)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其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繼承他父母有權繼承的份額(代位繼承)
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2)殺害其它繼承人的(3)遺棄被繼承人,或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4)偽造、篡改或銷毀遺囑的
『肆』 哪位大哥大姐有論遺囑繼承得論文
試談中國遺囑繼承法律制度完善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 08-06-24 10:56:00 ] 作者:未知 編輯:studa0714
內容提要:
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頒布與實施,使我國的繼承法律制度有了較系統、完整的體系。它對保護我國公民的財產繼承權,建立穩定和睦的家庭和親屬關系,推進社會的經濟發展,穩定社會秩序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繼承法》制度於我國改革初期,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經濟高速發展,私有經濟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私有財產越來越多,《繼承法》已不能完全適應當前的需要,完善我國的繼承法律制度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本文主要針對我國《繼承法》中遺囑繼承製度的立法缺陷,參照我國特別行政區遺囑繼承法律制度,結合我國大陸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現狀,以前瞻的眼光,從遺囑形式和見證人、特留份、遺囑執行人三個方面,對我國現行遺囑繼承法律制度提出了修改完善的建議。
關鍵詞:遺囑繼承製度 完善
遺囑繼承又稱為指定繼承,是指依照被繼承人生前所立合法有效遺囑的指定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一種財產繼承製度。為了保護公民的財產繼承權,建立穩定和睦的家庭和親屬關系,推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穩定社會秩序,我國於1985年10月1日頒布施行第一部民事單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使我國繼承法律制度有了較系統、完整的法律體系。但《繼承法》制定於改革初期,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公民所繼承的遺產大多局限於生產生活資料,隨著我國制度變遷與經濟的高速發展,私有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所戰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私有財產的數額越來越多,加上《繼承法》的立法過於原則化、簡單化,已經不能很好的解決公民在遺產繼承中產生的矛盾與糾紛。《繼承法》遺囑繼承法律制度在遺囑形式、內容、執行等方面難免有立法上的缺陷,完善我國的繼承法律制度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一、關於見證人和遺囑形式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遺囑在繼承法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規定什麼樣的遺囑制度,在繼承法中具有重要意義。關於遺囑主要有兩個問題,其一是保證遺囑是遺囑人的真實意願;其二,就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怎麼得到執行。怎麼保證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這就涉及到遺囑的形式問題;採取什麼樣形式的遺囑,遺囑包括哪些內容,這都是保證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我國《繼承法》規定遺囑有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和口頭遺囑五種形式。但《繼承法》對於幾種遺囑形式的規定過於簡單,缺乏可操作性。
1、遺囑見證人的立法缺陷與完善
遺囑見證人是證明遺囑真實性的第三人。《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三款、第四款、第五款都提到了遺囑見證人①,但只是簡單提及,對於見證人的見證資格、見證的內容、見證程序沒有規定,使見證作用難以體現。見證人「在場見證」的作用是為了確保遺囑的真實性,這直接關繫到遺囑的效力。「在場見證」是見證人在遺囑人定製遺囑後,直接將見證的內容附書面見證證明,錄入錄音、錄像磁帶中,或者是其他的形式法律沒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的若干問題意見》也沒有規定。因此,遺囑見證在司法實踐中很難操作,見證人的見證作用也難以體現。
參考我國《台灣民法典》對遺囑見證人資格的規定②,筆者認為應該修改完善遺囑見證人的條文:
遺囑見證人應該由遺囑人設立遺囑時親自指定。對見證人的身份表,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職業、住址等基本情況以及見證過程應標明在遺囑中或標明在證明材料中。在緊急情形下,遺囑人雖未指定遺囑見證人,但確能證明口述遺囑真實性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遺囑見證人。
下列人員不能作遺囑見證人:、
⑴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⑵繼承人、受遺贈人及其配偶或者其他直系血親;
⑶與受遺贈人及其配偶或其直系血親;
⑷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人。
2、錄音遺囑的立法缺陷與完善
《繼承法》第十七條第四款規定:「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錄音遺囑是指以錄音、錄像磁帶及光磁存存儲材料記載遺囑內容的遺囑。具有利於保存、便於使用、信息量大,形成快捷的特點。但錄音遺囑容易被剪輯、偽造、模仿,使錄音遺囑內容的真偽難以區別,作為視聽資料反映被繼承人意願的遺囑形式,具有視聽資料證據的種種缺陷。第一,遺囑人製作錄音遺囑時,如果處於患病期間,可能會影響發音,使錄音遺囑聽起來與遺囑人平時的發音有所不同,而引起不必要的爭議。第二,錄音遺囑是使用錄音設備將遺囑人口述的遺囑錄入磁帶用以保存的,但人的聲音經過錄音後,會發生一些音變,錄放設備以及磁帶質量的好壞也直接影響錄音的效果。第三,錄音遺囑使用的存儲介質存放時間長短,也會影響到錄音遺囑的音質。以上幾種情況都會使錄音遺囑在使用時,導致錄音遺囑引起訴訟爭論,影響遺囑的執行。
鑒於此,筆者認為應對錄音遺囑的條文作如下修正完善。
⑴錄音遺囑只能由遺囑人親自製作,錄音遺囑中應當錄下遺囑人親自口頭表達的關於處分其遺產的明確意思表示。
⑵製作錄音遺囑時必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作為見證人在場見證,參加製作錄音遺囑的全過程。
⑶錄音遺囑錄制完畢後,經回放校對無誤後,應當將錄音遺囑的載體封存,並由遺囑人、見證人共同驗證、簽名,並註明封存的年、月、日、時間,交見證人保存。遺囑人有能簽名時應按指印代之。
⑷錄音遺囑實施時,遺囑執行人應當在繼承人或受遺贈人、遺囑見證人在場的情況下,當眾啟封錄音遺囑載體,以便確保錄音遺囑的真實性。
3、口頭遺囑的立法缺陷與完善
我國《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五款規定「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我認為口頭遺囑只有在危急情況下才可以設立是比較合適的。大多數國家都有這項規定,如《台灣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的規定③。在危急情況消除以後能夠以其它形式來立遺囑,口頭遺囑是無效的,如果沒有用其它形式來立遺囑,那就相當於他沒有立遺囑。但是這就涉及另外一個問題,危急情況解除以後,是不是馬上就要立其它形式的遺囑,或者以多長時間後他應當以其它形式重立遺囑,我想這是司法操作當中的一個問題。比如一個人患了急病,在搶救期間他立了口頭遺囑,後來當事人經過搶救痊癒了,痊癒以後多長時間他空虛口頭遺囑才無效,筆者認為應當有時間來界定,可以避免將來發生爭議。如《台灣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六條之規定:「口授遺囑,自遺囑人能依其它方式為遺囑之時起,經過三個月而失其效力。」
鑒於此,我認為口頭遺囑的條文應作如下修正完善: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訂立口頭遺囑。設立遺囑時應當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見證。見證人應當及時將其見證的遺囑內容作成書面形式,註明遺囑設立的時間、簽名並在危急情況解除後迅速交付繼承人、受遺贈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其他形式立遺囑的,所立口頭遺囑自危急情況解除之日起三個月後失效。
二、關於特留份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關於特留份制度,在許多國家繼承法當中都有規定,我們國家繼承法當中沒有規定。特留份是法律規定的遺囑人不得以遺囑取消的由特定的法定繼承人繼承的遺產份額。特留份制度的實質是通過對特定的法定繼承人規定一定的應繼承份額來限制遺囑人的遺囑自由。這種制度受到了很多國家的繼承法的重視,因為繼承不單純是被繼承人個人之間的事情,繼承作為一種財產的移轉方式,一個國家規定什麼樣的繼承製度不僅是與他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有密切的聯系,特別是一個國家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密切相關的。我國《繼承法》第十九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稱之為「必留份」。《高法意見》第三十七條規定:「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餘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有沒有生活來源,應按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上述規定屬於強制性規定,遺囑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繼承權的,不能生效。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處理遺產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餘的部分,才能按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必留份」的立法宗旨主要是保護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權益,作為其他人來講,既然有生活來源或者有勞動能力應當能夠自食其力,不需要依靠遺產來維持生活。但是這樣又帶來家庭成員親屬關系在遺產問題上影響和睦親屬關系的建立。因此實踐中遺囑人將其全部遺產都處分給繼承人以外的人,而遺囑又完全有效。結果,被繼承人的近新屬在並不存在喪失繼承權的情形下能得到任何遺產。假如此後其他繼承人因生活中的變故喪失了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怎麼處理。很顯然,《繼承法》的上述規定對其他繼承人是不公正的。雖然這樣充分體現了遺囑的自由,但卻不利於家庭關系的安定。特別是隨著私有財產的增多,遺產數額增大的情況下,若不設立特留份,則不利於家庭的成員關系的建立。
「必留份」所佔遺產份額的多少《繼承法》沒有規定,賦予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過大,司法實踐中難以做到執法的統一。在給予缺乏勞動能力而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必留份」特殊保護的同時,其他繼承人的合法權益如何保護,《繼承法》在立法上也沒有規定,不能說不是個缺陷。出於維護以家庭為中心的親屬關系,我們國家也有必要規定特留份制度。
鑒於此,對於此方面的繼承製度我認為應作如下修改完善:
1、 借鑒我國特別行政區民法典「特留份」的法律制度。《台灣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條規定:「繼承人之特留份,依左列各款之規定:直系血親俾親屬之特留份,為其應繼份二分之一。父母之特留份,為其應繼份二分之一。配偶之一特留份,為其應繼份二分之一。兄弟姊妹之特留份,為其應繼份三分之一。祖父母之特留份,為其應繼份三分之一。」《澳洲民法典》第一千九百九十四條規定:「依法須留給特留份繼承人,以致遺囑人不得處分之財產部分,稱為特留份。」第一千九百九十五條規定:「特留份繼承人為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及直系血親尊親屬,且按照為法定繼承所定之順序及規則而繼承;但對於配偶,仍可按照第一千五百七十一條及第一千五百七十八條第三款之規定在婚姻協議中作出有關放棄。」第一千九百九十七條規定:「如配偶與子女共同分享特留份,則特留份為遺產之一半。如無生存配偶,則子女之特留份為遺產之三分之一或一半,視乎僅有一名子女、或有兩名及兩名以上子女而定。」以「特留份」的形式對遺囑自由訂立加以限制,已成許多國家民事立法的通例。《繼承法》雖然以「必留份」的形式對遺囑人的遺囑自由訂立加以限制,但由於上面已述的原因,遺囑人的遺囑極易造成繼承人之間的財產分配上的不公平或遺囑人以遺囑的方式逃避本來應該由其財產承擔的對未成年人、配偶撫養義務,從而增加社會的負擔。因此,《繼承法》修正時可以借鑒特別行政區民法典「特留份」的法律制度,並根據我國大陸社會發展之現狀,可規定「遺囑應當為第一順序繼承人至少保留二分之一的遺產份額」。
2、 修改《繼承法》「必留份「的規定為:「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第二順序繼承人,主要是使遺囑繼承法律制度與法定繼承法律制度加以協調。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一般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或第二順序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義務的,享有繼承權利。應當為第二順序繼承人至少保留三分之一的遺產份額。
3、 特留份的繼承順序適用法定繼承人的順序。
4、 規定遺囑人設立遺囑時,必須為特留份繼承人預留出法律規定的份額,並不得為特留份設定負擔。遺囑違反法律規定對特留份所作的遺囑處分無效。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七)項規定:「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民事行為無效。對此,應借鑒台灣、澳門民事立法限制遺囑人在一定期限的贈予行為。《台灣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五條規定:「應得特留份之人,如因被繼承人所為之遺贈,致其應得之數不足者,得按其不足之數由遺贈財產扣減之。受遺贈人有數時,應按其所得遺贈債額比例扣減。」《澳門民法典》第二千零五條規定:「生前慷慨行為或死因慷慨行為對特留份繼承人之特留份造成損害時,稱為損害特留份之慷慨行為。」第二千零六條規定:「應特留份繼承人或其繼受人之聲請,可從損害特留份之慷慨行為中扣減為填補特留份所必需之部分。」
5、 如繼承人違反法律規定喪失繼承權的,其享有的特留份也應消失。
三、關於遺囑執行人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關於遺囑的執行,在我國《繼承法》中沒有規定,應當予以明確,而遺囑的執行是實現遺囑的必要程序。隨著遺囑繼承的增多怎麼來執行遺囑是實務當中遇到的一個突出的問題。遺囑執行人,是指根據遺囑人生前指定或法律的規定而執行其遺囑,以實現遺囑內容的公民或社會組織。《繼承法》第十六條規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由此可見,《繼承法》對遺囑執行人只是略有提及,這種過於原則化的條款,司法實踐中根本無法操作,形同虛設。遺囑執行人制度在外國民事立法中無一例外,都作了系統規定。《澳門民法典》有十五條對遺囑執行人的資格、任命、職責、代理權、遺產分割、帳目管理、遺囑執行人的報酬作了詳細的規定。我國台灣民法對遺囑執行人也規定了十條。遺囑執行人可使遺囑人的遺囑意志得以公正的體現,有利於維護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的合法利益。可以使遺產的分割得以順利進行,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紛爭,有利於促進當事人家庭的和睦團結。
鑒於此,筆者認為遺囑執行人制度應作如下修改完善:
遺囑執行人制度應包括遺囑執行人的資格、產生方式、權利義務、責任、資格的撤消等內容:
1、 遺囑執行人的資格。
遺囑執行人的資格是指遺囑執行人執行遺囑時應當具備的民事行為能力。外國民法典大都規定嚴禁治產人和未成年人不能作為遺囑執行人。《台灣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條規定:「未成年人及禁治產人,不得為遺囑執行人。」另外德國、日本、義大利、瑞士也都作了類似的規定。為此,筆者認為應該對遺囑執行人的資格作如下規定:
遺囑執行人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還應當具有一定的社會生活經驗,能獨立的管理並按照遺囑執行遺產的分配。
2、 遺囑執行人的產生方式。
遺囑人可以在遺囑中指定遺囑執行人,遺囑人可以指定繼承人中一人或數人為遺囑執行人,或指定繼承人以外的其他人(包括法人)為遺囑執行人,遺囑沒有指定遺囑執行人的,一般情況下以法定繼承人為遺囑執行人。《台灣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條規定:「遺囑人得以遺囑指定遺囑執行人,或委託他人指定之。受前項委託者,應即指定遺囑執行人,並通知繼承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一條規定:「遺囑未指定遺囑執行人,並未委託他人指定者,得由親屬會議選定之;不能由親屬會議選定時,得由利害關系人聲請法院指定之。」遺囑執行人的產生方式大致有四種,即遺囑直接指定、遺囑委託指定、親屬討論指定、受理法院指定。我國《繼承法》第十六條只規定了遺囑執行人由遺囑直接指定這種產生方式。因此,有必要借鑒台灣民事立法,以豐富《繼承法》遺囑執行人的產生方式。
⑴遺囑委託指定遺囑執行人。
遺囑委託指定遺囑執行人是指遺囑人委託他人為其指定遺囑執行人的民事法律行為。遺囑人指定他人為其委託遺囑執行人,他人是否接受,需要法律制度規范,否則遺囑的執行將處於停頓或無序的狀態,從而使遺囑人的遺產不能有效的執行。對此,澳門的民事立法設立了催告程序。按照該催告程序,在催告期內,遺囑執行人的態度會帶來兩種不同的法律後果。如《澳門民法典》第二千一百五十條第一款規定:「遺囑執行人之接受得為明示或默示接受。」第二千一百五十一條規定:「拒絕擔任遺囑執行人一職時,須透過向公證員作出意思表示而為之。」這實際上是遺囑執行人如不明示拒絕,即視為同意接受,這是一種情形。另一種情形與此相反,遺囑執行人如不明示接受,即視為拒絕。為確保遺囑執行人履行職責,筆者認為,應借鑒《澳門民法典》規定:繼承人以外的人被指定為遺囑執行人的,有權決定是否擔任遺囑執行人;不願擔任遺囑執行人,應當及時通知繼承人、受遺贈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
⑵受理法院指定遺囑執行人。
在遺囑沒有直接指定或委託指定的情況下,受理法院可以在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內指定遺囑執行人。如果遺囑繼承人均無民事行為能力,受理法院則應指定遺囑人生前所在單位或者繼承開始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為遺囑執行人,以便於遺囑的執行。
3、 遺囑執行人的權利和義務
為了遺囑執行人在執行其任務時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從而順利有效的完成遺囑處分,法律應當規定遺囑執行人的權利和義務。除遺囑中另有特別規定外,遺囑執行人有下列權利和義務:
⑴查明遺囑是否合法真實;
⑵清理遺產;
⑶管理遺產;
⑷訴訟代理;
⑸召集全體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公開遺囑內容;
⑹按照遺囑內容將遺產最終轉移給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
⑺排除各種執行遺囑的妨礙;
⑻請求繼承人賠償因執行遺囑受到的意外損害。
4、 遺囑執行人的責任
由於遺囑執行人一般是無償服務的,對於由他的過失造成的損害是否負賠償責任《繼承法》也應該有所規定,我認為遺囑執行人在執行遺囑當中是無償的,給他的責任不應該過重,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而給繼承人、受遺贈人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時承擔賠償責任。但是,遺囑執行人有償執行遺囑的,應對自己的一切過失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5、 遺囑執行人資格的撤消
參照台灣民法④,《繼承法》中應該規定遺囑執行人不能適當發履行自己的職責時,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撤消遺囑執行人的資格。
注釋:
①《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三款「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第四款「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第五款「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②《台灣民法典》第1198條規定:「左列之人,不得為遺囑見證人:一、未成年人。二、禁治產人。三、繼承人及其配偶或其直系血親。四、受遺贈人及其配偶或其直系血親。五、為公證人或代行公證職務人之同居人助理人或受僱人。」
③《台灣民法典》第1195條規定:「遺囑人因生命危急或其它特殊情形,不能其它方式為遺囑者,得依左列方式之一為口授遺囑:一、由遺囑人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並口授遺囑意旨,由見證人中之一人,將該遺囑意旨,據實作成筆記,並記明年、月、日,與其它見證人同行簽名。二、由遺囑人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並口授遺囑意旨、遺囑人姓名及年、月、日,由見證人全體口述遺囑之為真正及見證人姓名,全部予以錄音,將錄音帶當場密封,並記明年、月、日,由見證人全體在封縫處同行簽名。」
④《台灣民法典》第1218條規定:「遺囑執行人怠於執行職務,或有其它重大事由時,利害關系人,得請求親屬會議改選他人;其由法院指定者,得聲請法院另行指定。」
參考文獻:
①《台灣民法典》繼承編法規 中國民商法律網(http://www.civillaw.com.cn)
②《澳門民法典》繼承法第三編特留份繼承法規、第四編遺囑繼承法規 中國民商法律網(http://www.civillaw.com.cn)
③王利明主編《民法學》P494,P507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
④王利明主編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指定用書《民法學》P282,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⑤李君友《遺囑繼承法律制度修正完善之我見》,中國民商法律網(http://www.civillaw.com.cn)
⑥郭明瑞教授《民法典•繼承篇立法中的若干問題》講座,中國民商法律網(http://www.civillaw.com.cn)
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
『伍』 民法上邊有哪些可寫的論文題目啊,本人本科生,正准備寫畢業論文,望大神們給點思路和線索,謝謝!
這個很多啊!
民法論文題目
1、論合夥的法律地位 2、論自然人的民事責任
3、論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 4、論我國宣告失蹤制度的完善
5、論一般人格權 6、論財團法人制度的完善
7、論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8、論我國的民事主體制度
9、論誠實信用原則 10、論法人制度對於我國企業改革的理論與制度意義
11、論合夥財產的法律性質 12、論法人內部治理制度
13、論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權 14、論有限合夥
15、論隱名合夥 16、論民事法律行為的構成要件
17、論意思表示 18、論表見代理
19、論代理中的連帶責任 20、論代理權的取得與行使
21、論無權代理 22、論民事權利體系
23、論人身權體系 24、論商法與民法的關系
25、論侵害法人人格權的民事責任 26、論損害賠償范圍與因果關系
27、論商法的獨立性 28. 論隱私權的法律保護
29、論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 30、論取得時效
31、論佔有 32、論善意取得
33、論質權 34、論物權行為的獨立性
35、論所有權的取得方式 36、論我國農業土地物權制度的完善
37、論地役權 38、論我國典權制度
39、論抵押權的設定與效力 40、論相鄰關系與地役權的比較
41、論共有 42、論佔有制度的意義
43、論物權的效力 44、論物權的支配效力
45、論物權的追及效力 46、論物上請求權
47、論物權法定原則 48、論一物一權原則
49、論物權的公示公信原則 50、論債的相對性
51、論債權的相對性 52、論債權的效力
53、論債權的履行原則 54、論債的轉移制度
55、論債權人的代位權 56、論債權人的撤銷權
57、論不安抗辯權 #/ 論同時履行抗辯權
#/ 論債權人代位權的行使范圍 58、論合同自由原則
59、論締約過失責任 60、論違約責任制度的特徵與功能
61、論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 62、論繼續履行
63、論情勢變更原則 64、論合同中的第三人
65、論合同的解釋 66、論預期違約
67、論買賣合同中的瑕疵擔保責任 #/ 論違約損害賠償范圍
68、從責任保險看侵權法之嬗變內 #/ 論合同履行中的誠信義務
69、論精神損害賠償的責任方式 70、醫療事故賠償問題研究
71、懲罰性損害賠償與消費者保護 72、論環境侵權民事責任
73、論連帶侵權責任與內部求償關系 74、過錯責任與過錯推定
75、公平原則與自願原則 76、論特殊侵權責任
77、侵權責任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78、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沖突與協調
婚姻家庭與繼承法
1、 論婚姻損害賠償制度 2、論我國婚姻法律中的經濟補償制度
3、完善我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構想 4、淺析我國婚姻法中的損害賠償制度
5、代位繼承比較研究(轉繼承比較研究) 6、夫妻財產制與立法思考
7、論婚姻家庭法與民法的關系 8、論當代夫妻財產制發展的趨勢及原因
9、論違反婚姻家庭法的法律責任 10.論保護兒童最大利益原則
11、論對重婚的認定和處理 12、非婚生子女保護制度評析
13、人工生殖法律問題研究 14、論遺囑自由的限制
15、配偶權探析 16、大陸法系親權制度與英美法系監護制度之比較
17、建立我國親權制度的必要性 18、關於遺產稅的法律思考
19、論遺贈扶養協議 20、論夫妻財產制
21、人工生育方式的法律思考 22、論親權與監護
23、論公民的生育權 24、論夫妻約定財產制
25、論婚姻法對家庭暴力的規制 26、論無效婚姻制度
27、論探視權 28、論事實婚姻的法律效力
知識產權法部分
1、論反不正當競爭與保護知識產權的關系 2、論著作權的合理使用
3、商標淡化問題研究 4、論新技術對知識產權制度的挑戰
5、 論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 6、 論TRIPs協議的缺陷與修正
7.、論作品的構成要件 8、 論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法律保護
9、論我國著作權法中的法定許可制度
10、論商標的顯著性 11、 論申請在先原則
12、論商標權的內容 13、 論商標的許可使用
14、論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 15、 論商標權與商號權的關系
16、論不受專利法保護的客體 17、淺析我國專利法中的職務發明
18、論專利權的內容 19、 論專利法中的先用權
20、論專利權強制許可制度 21、 論域名的法律保護
22、論地理標記的法律保護 23、 論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
24、論計算機軟體的法律保護 25、 WTO與中國知識產權法的新發展
26、論知識產權侵權的歸責原則 27、 知識產權保護中的'反向工程'問題
28、「域名搶注」與商標權問題 29、淺談我國的商標代理制度
30、論知識產權保護與國家創新機制
31、論知識產權法上的權利窮竭原則 32、論未注冊
『陸』 急求法律基礎婚姻法或繼承法、民法的案例分析論文吖~~
一婚姻法案例分析:
沈X為了分得單位最後一套福利分房,經人介紹,找到未婚姑娘張X,並如實告知自己的想法,並承諾房子到手後就與其離婚,並給2萬元作為補償,而且不幹涉其生活。登記以後,單位新房分到手,沈X與張X去離婚,到門口張X變卦,多要3000,沈X不給,發生爭執。當地婚姻登記機關了解情況以後,撤銷二人的結婚登記,收回結婚證。問題:1:本案例的主要法律問題是什麼?2:你對本案的處理意見是什麼?3:請就本案談談你的感受(不少於500字)
二婚姻法論文
列舉一個有關離異後子女探望權問題的婚姻法案例(內容不少於500字,註明出處),並以其中的主要法律問題為題寫一篇小論文,題目自擬,總體要求:1.觀點明確,立意新穎;2.內容充實,層次清晰;3.文面整潔,不得少於1500字!
格式要求
案例:
題目:
文章摘要:(不少於100字)
主要觀點概括(不少於300字)
文章正文:(不少於1500)
婚姻法論文(2)
列舉一個有關家庭成員撫養問題的婚姻法案例(內容不少於500字,註明出處),並以其中的主要法律問題為題寫一篇小論文,題目自擬,總體要求:1.觀點明確,立意新穎;2.內容充實,層次清晰;3.文面整潔,不得少於1500字!
格式要求
案例:
題目:
文章摘要:(不少於100字)
主要觀點概括(不少於300字)
文章正文:(不少於1500)
『柒』 民法典對民法中的繼承部分作了哪些刪除、修改
這個有點多,一兩句說不完的
『捌』 從民法理論的角度怎麼處理遺產的繼承
處理遺產的繼承,不是民法,而是繼承法規定的內容。有遺囑或遺贈協議的,按照遺囑或遺贈協議繼承,沒有遺囑或遺贈協議的,按照法定繼承的原則繼承。
《繼承法》
第九條 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一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十二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條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第十五條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章 遺囑繼承和遺贈
第十六條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第十七條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玖』 對民法的認識,急需,1020字論文
「民法」一詞源於羅馬法中的市民法(jus civile)。羅馬法中有市民法、萬民法(jus gentium)與自然法(jus naturale)之區分。市民法調整具有羅馬市民資格者的各種法律關系,萬民法調整羅馬市民與異邦人之間的法律關系。自公元3世紀起,市民法與萬民法的對立逐漸淡化。羅馬法中完備的平權主體法律規范,經過羅馬法復興運動復甦。在歐洲法典化運動中,先後產生了《法國民法典》(又名拿破崙法典)與《德國民法典》兩部具有劃時代意義法典。在對《法國民法典》的引進中,日本學者津田真道錯誤地將「市民法」一詞翻譯為「民法」。清末變法,由中國學者直接抄自日本,譯作今稱。但也有學者認為,民法一詞並非來自日本,而是中國自己創造的,在中國古代典籍《尚書》中就已有「民法」一詞。《尚書·孔氏傳》:「咎單,臣名,主土地之官,做明居民法一篇亡」中的「民法」一詞被有些學者認為是我國民法的起源(實際上,中國真正開始出現成文的民法法典,是在1929年五月,由當時的國民政府頒布)。近代以後大陸法系國家立法中使用的民法一詞,如法語中的droit civil,德語中的Bürgerliches Recht,荷蘭語中的Burgerlyk Regt等都由市民法轉譯而來。
而民法依法源不同,分為直接與間接法源。在台灣地區,民法第一條便規定:「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即是對民法的法源規范。當中的法律、習慣、法理即為直接法源,此外尚有所謂的間接法源,指學說與判例而言。現今大陸法系民法在內容分為物權法、債法、親屬法、繼承法等等。英美法系民法在內容上包括契約法、財產法、家庭法、侵權行為法、信託法等等。普遍認為,知識產權法、商法也屬於民法范疇。
關於如何規律司法上的關系,立法上有采「民商分立」制度,即除規律個人關系的民法法典外,另立規律商事交易的「商法法典」。如德國、法國、二戰前的日本,在中國,自二十世紀初國民政府立法之際,決定仿照瑞士「民商合一」制度,即於民法法典外,不另立商法法典。現今中國廣義的民法,除民法法典外,另外還有其他関於私法事項的法律,稱為特別民法。除公司法等商法外,另外尚包括合同法、侵權行為法、知識產權法、婚姻法、繼承法等。狹義的民法僅指調整一定范圍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止於成文的民法法典。不包括婚姻法和屬於傳統商法內容的法律、法規。
民法典是按一定的體例、系統地將民法的各項制度編纂在一起的立法文件。新中國自建國以來,尚未頒行一部系統完整的民法典。由於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完善民事立法,民事活動急需要規定一些基本行為准則,在這種條件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86年制定並頒布了一部《民法通則》。從中國民法通則的內容來看,盡管其條款較之於各國民法典的條文要簡略得多,但是民法通則基本上概括了商品經濟活動的一般行為准則,它不僅包括了一些民法總則的規范,而且也包括了民法分則的部分內容。
由於近代市民社會是以平等契約為基礎,而與封建社會的階級身分關系為基礎者大為不同,因此司法上乃以「自由平等」為理念,基於此一理念演變成三大原則:
契約自由原則、過失責任原則、所有權絕對原則
契約自由原則(freedom of contract)
主條目:契約自由原則
它是近代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近代意義上的「契約自由原則」,可以追溯到1804年頒布的《法國民法典》。其意義為個人之間的契約關系,應根據契約當事人的自由意思決定,而不得受到國家的干涉。契約自由原則的內容包括:是否締結契約的自由(締約的自由),與誰締結契約的自由(對象選擇的自由),訂立什麼內容的契約的自由(內容的自由),以何種方式訂立契約的自由(方式的自由)。又不僅契約如此,即使單獨行為,如遺囑,亦是如此。因而此一原則遂發展為「私法自治」原則。
過失責任原則
主條目:過失責任原則
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若非出自故意或過失,縱使有損害他人,亦不負賠償責任。換言之,即唯有對自己故意或過失行為,始負賠償責任。至於對他人之侵權行為,則絕對不負責任。故亦稱「自己責任」原則。
『拾』 民法典關於繼承權的規定是什麼
1,國家保護自然人的繼承權。2,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條【繼承權受國家保護】國家保護自然人的繼承權。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繼承權的喪失和恢復】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