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解釋微信

司法解釋微信

發布時間: 2022-04-21 12:42:22

㈠ 在簽訂合同前的微信聊天記錄與合同內容相違背微信內容有法律效果嗎

如果是簽訂合同前的微信記錄與合同內容相違背,該微信內容可以說是毫無法律效力,一切以合同內容為依據;但若是簽訂合同後的微信聊天記錄,若與合同有關,可視為合同外的口頭補充。

㈡ 微信聊天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微信聊天記錄在特定情形下可以作為訴訟證據使用,但前提必須滿足訴訟證據的三性。微信作為證據想讓法院得到認可並支持,必須要完成以下的舉證:(一)必須確認微信的使用主體就是當事人雙方。(二)保證獲取微信聊天記錄的方式方法的合法性。(三)必須提供真實和完整的微信證據,必須保證微信證據和其他證據之間存有關聯性,並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在訴訟案件中,若想得到法官對證據的認可和支持,必須保證證據具有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九十四條規定:視聽資料、電子數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一)經審查無法確定真偽的;(二)製作、取得的時間、地點、方式等有疑問,不能提供必要證明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

㈢ 微信、微博聊天記錄,可以成為有效證據嗎

如果在沒有作假的情況下,微信和微博的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有效證據,畢竟是持有者本人的聊天工具,所以聊天記錄都是真實有效的。

㈣ 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民事訴訟法明確了電子數據為法定的證據類型,同時《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屬於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范圍。所以,作為電子數據其中之一的微信聊天記錄當然也是可以當作證據使用。不過微信聊天記錄想要當做法律證據使用必須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能夠證明微信的使用人是當事人之一。如果不能證明,微信聊天記錄就與本案件無關,所以就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2、微信聊天記錄是完整的。如果只是斷章取義的聊天記錄是不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㈤ 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法庭證據嗎

合規的微信聊天記錄是可以作為法庭證據的。

為規范電子數據的收集提取和審查判斷,提高刑事案件辦理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實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制定、下發了《關於辦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審查判斷電子數據若干問題的規定》,並已經於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規定》第一條規定:電子數據是案件發生過程中形成的,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數據。電子數據包括但不限於下列信息、電子文件:

1、網頁、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貼吧、網盤等網路平台發布的信息;

2、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通訊群組等網路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

3、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電子交易記錄、通信記錄、登錄日誌等信息;;

4、文檔、圖片、音視頻、數字證書、計算機程序等電子文件。以數字化形式記載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等證據,不屬於電子數據。確有必要的,對相關證據的收集、提取、移送、審查,可以參照適用本規定。

《規定》第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依法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電子數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

這就是說,網頁、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貼吧、網盤等網路平台發布的信息屬於電子數據,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依法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電子數據,這也是首次將微薄、朋友圈等網路平台發布的信息列入證據范圍。

(5)司法解釋微信擴展閱讀:

微信可以作為證據的情況:

微信聊天記錄在特定情形下可以作為訴訟證據使用,但前提必須滿足訴訟證據的「三性」。

首先,微信聊天記錄作為證據必須具有客觀真實性。客觀真實性是指訴訟證據必須是能證明案件真實真相的、不依賴於主觀意識而存在的客觀事實。微信聊天記錄應當在當事人進行的民事活動中形成,其內容可以被對方知曉,且能夠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復制再現。

其次,微信聊天記錄作為證據必須和案件事實具有一定的關聯性。關聯性是指作為證據的事實不僅是一種客觀存在,而且它必須是與案件所要查明的事實存在邏輯上的聯系,從而能夠說明案件事實。微信聊天記錄的內容本身要和案件事實相關。

第三,微信聊天記錄必須具有合法性。合法性是指證據必須由當事人按照法定程序提供,或由法定機關、律師按照法定的程序調查、收集和審查。微信聊天記錄作為一種新興證據,其作為證據收集應當不同於普通證據的收集。不論是當事人提供,還是人民法院主動收集,都要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

此外,我國法律對證據種類實行有限列舉的方式,因此,微信聊天記錄作為證據使用還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網上聊天是以虛擬身份進行,該份證據不能認定其就是被告本人的聊天記錄。

另外,因電子數據的易編輯修改性,兩人的聊天很大部分也屬於私聊,很難保證聊天記錄的真實性。找律師網的律師認為微信聊天記錄屬於證據種類的一種,但是其證據效力較低。原因在於:微信聊天屬於虛擬內容,取證方式較難,且難以證明微信昵稱就是你要起訴的當事人本人。

因此,微信聊天記錄在提交法院的時候必須符合證據要求,可以根據具體案件在法律貓律師的協助下及時有效的收集。

㈥ 微信聊天能做法律證據嗎

一、微信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1、離婚訴訟案件過程中,在只有聊天記錄的情況下,如果想達到證明夫妻感情破裂的目的,一般情況下法院是不予認定的,但網路聊天記錄完全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2、網路聊天證據一般都是證明愛人與第三者之間的婚外性關系、同居、曖昧關系等,在法庭審理過程中,一般情況下,一方當事人會對對方提出的網路聊天的證明內容進行否認,而且會對證據取得方式的合法性進行質疑,法院對網路聊天的證據能否採信,還要看有沒有其他輔證,現將該問題論述如下:
(1)如果是舉證一方與自己愛人的聊天記錄,一般情況下公證處會提供公證服務,不會涉及到隱私權的問題。該證據的取得與視聽資料中的錄音證據一樣,並不需要經過對方的同意,也不會違反法律的強制性和禁止性規定。
(2)如果是通過破解自己愛人的密碼獲取的聊天記錄,在人民法院的審判實踐中,主要焦點是針對證據的取得方式的合法性問題。

二、外遇離婚證據該怎麼收集
1、婚外情離婚法院會根據離婚訴訟案件的審理原則首先對雙方進行調解,如果無過錯方對過錯方的過錯給予諒解,過錯方也也願意接受調解,則雙方存在調解的基礎,法院會調解處理。如果雙方確實矛盾無法調和,或一方堅持要求離婚,則法院一般也會判決離婚。
2、關於證據收集:
(1)「保證書」、「道歉書」等,婚外情突然被曝光,一方情急之下寫下保證書等表示悔改,這是婚外情的關鍵證據;
(2)嫖娼事件等,通常有警方介入,有警方的筆錄;
(3)雙方來往的書信、簡訊、電子郵件等;
(4)捉姦在床,收集這類證據難度很大,可通過拍照攝像拿實證據。
3、至於離婚財產分割,法院一般會照顧無過錯方。
三、單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的標準是什麼
1、雙方協商決定。依《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商處理」,也就是說,離婚時夫妻對財產的分割,雙方應在協商一致的原則下進行,不能由一方決定。
2、男女平等。依《婚姻法》第二條第一款的規定「男女平等」的原則,不能歧視婦女,不能認為婦女掙的少,就應少分,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尊重婦女的權利,保護婦女權利。
3、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依《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協商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以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4、給予補償的原則。依《婚姻法》第四十條的規定「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的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是指依法分割夫妻財產時,付出較多義務的一方,可向另一方要求補償,補償是從分割後的財產中支付,分割的財產不足支付的,從其個人財產中補足。
5、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即是一方無過錯的應該多分夫妻之間的共同財產。

㈦ 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法律依據

微信聊天是屬於電子證據的一種,是可以做為法律證據的,
我國《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電子數據為法定的證據類型。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
因此,從法律規定來看,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但是在庭審的時候是需要有原微信為承載體(也就是對話中的兩個人之一的手機微信做為證據在法庭出示)或者是做了證據固化的,由公證處或版權協會(官方第三者文件佐證)的

單純的非當事人微信的截圖是沒有什麼用的

熱點內容
設區市政府規章設定行政處罰 發布:2025-01-17 03:53:46 瀏覽:96
法院處置網站 發布:2025-01-17 03:47:13 瀏覽:875
司法局民生 發布:2025-01-17 03:08:59 瀏覽:589
法院怎麼轉賬 發布:2025-01-17 03:06:54 瀏覽:340
從經濟法角度看校園貸 發布:2025-01-17 03:04:44 瀏覽:679
沈陽城市供熱條例 發布:2025-01-17 02:42:54 瀏覽:673
合同法教材下載 發布:2025-01-17 02:35:05 瀏覽:644
民事訴訟法一審程序 發布:2025-01-17 02:34:19 瀏覽:211
水利轉門法律知識考試 發布:2025-01-17 02:32:08 瀏覽:532
追究稅收法律責任的主體 發布:2025-01-17 02:23:13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