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司法部
1. 美國司法部調查是否違反伊朗制裁 華為稱已遵守所有
4月25日,有消息稱,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有關制裁,但目前的調查進展及具體指控尚未可知。據悉,此次美國司法部對華為的調查屬於刑事調查,意味著華為有可能面臨額外的「刑事處罰」。
對此,華為公司拒絕就是否被調查置評,並發表聲明稱,華為遵守其開展業務的國家的所有適用法律和監管規定,包括適用的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關於出口管制和制裁的法律與監管規定。
據外交部網站,外交部今日在回應美方對華為展開調查的消息時,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希望美方不要做進一步損害外國投資者對美國商業環境信心的事,不要做進一步損害國際投資貿易正常、公正、互利發展的事。
2. 美對伊朗實施制裁有沒效果
美國財政部23日發表聲明,將對一家伊朗實體和10名個人進行制裁。聲明稱,被制裁對象曾對百餘所美國高校發動網路攻擊,盜取知識產權信息和數據。
美國副財長西加爾·曼德爾克23日表示,伊朗一直在從事針對美國及盟友國家的網路攻擊,美國決不容忍這種行為。美財政部下屬的外國資產管理局將凍結被制裁對象在美國司法管轄范圍內的財產和權益,並禁止美國公民與之交易往來。
同在23日,美國司法部宣布,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的一個大陪審團已決定對馬布那研究所的9名黑客提起訴訟。
3. 伊朗司法部宣布的兩中國人進入伊朗是從啟什島還是從基什島權威依據
啟什島
4. 伊朗商標的申請注冊流程是怎樣的
注冊伊朗商標流程
1、伊朗商標查詢
查詢伊朗官方的商標手冊以排除擬注冊商標與在先權利商標因相同或相似而被駁回的可能性。
2、伊朗商標申請
向伊朗司法部下屬的注冊局提出商標注冊的受理和審查申請。
5. 伊朗門的再掀波瀾
1986年11月25日,華盛頓的晚秋使人覺得陣陣寒意,而此時的白宮東室內空氣悶熱、氣氛緊張。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們早已在此恭候多時,似乎預感到今天的氣氛非同尋常。
不久,表情凝重的里根急步走上講台。他看了一眼鴉雀無聲的會場,然後慢條斯理地說,由於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波因德克斯特和他的副手諾思中校參與一起他一無所知和不能容忍的活動,他宣布接受波因德克斯特的辭職,並將諾思革職。他聲稱,這項活動未經他授權,直到11月24日他才獲悉此事。他說,「出了這樣的事,我很痛心。」 聽眾頓時屏住了氣息。
司法部長米斯也走上了講台,他宣布說,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周密調查後證實,美國向伊朗出售武器所得的款項,有1000至3000萬美元被國家安全委員會轉入尼加拉瓜反政府軍在瑞士銀行的賬戶,知情者是國家安全委員會副助理諾思中校,波因德克斯特也略知一二,但沒有設法制止。里根總統和中央情報局對此毫不知情。以色列參與了此事。 米斯的話一講完,會場上頓時一陣轟動,興奮的記者們一窩蜂地湧向電話,電傳機,爭先恐後地向世界報道這條爆炸性的新聞。
案情復雜化了,伊朗軍售案忽然演變成了「伊朗——尼加拉瓜反政府軍丑聞」,成為美國」自水門事件以來的最大轟動」。繞過國會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違反了武器控製法和國家安全法;以武器交換人質,與美國政府的政策相矛盾;而擅自挪用款項支援尼加拉瓜反政府軍,又直接違反了 1934年的博倫修正案。幾個問題相互交織,里根政府一錯再錯,使得案情更加撲朔迷離。
這時美國輿論界格外熱鬧,傳聞不斷,里根和他的政府面臨更嚴重的危機。美國ABC廣播網和《紐約時報》12月2日聯合進行了民意調查,結果是50%以上的人認為里根知道轉移款項一事,三分之二的人認為里根在掩蓋事實,里根的支持率從1個月前的67%陡降至46%,下跌了21個百分點。新聞界則不斷提出對政府的信任危機,並表示要窮追不舍,提出一系列的疑點和問題逼迫政府回答。
里根知道了什麼?他是什麼時候知道的?這是問題的關鍵。伊朗官員於11月28日發表講話,威脅要公開麥克法蘭1986年秘訪德黑蘭期間與「白宮某人」通話的錄相帶,以示里根「欺騙美國民眾。」《紐約時報》12月8日進一步透露,麥克法蘭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作證時說早在1985年8月里根就批准通過以色列向伊朗運送軍火,這與官方宣布的里根只是事後才知道的說法不符。12月7日和10日,眾議院議長奧尼爾和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委員會主席索拉茲分別表示,他們堅信里根總統知道軍售款項轉移一事。
內閣成員中有多少知情者?11月27日,白宮內部有人向新聞界透露,白宮辦公廳主任里甘早在1985年就得知美伊接觸,他對軍售款項轉移一事也了如指掌。里甘系裡根多年摯友,他陷進泥潭,里根豈能清白如故?11月28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犯罪小組委員會給司法部寫信,把副總統布希,白宮總管里甘,司法部長米斯,中央情報局局長凱西及國防部長溫伯格等人,統統列入懷疑對象。
軍售款項到底轉向何方?按照司法部長米斯11月25日的說法,給尼加拉瓜反政府軍的錢是由以色列轉交的。但第二天以色列表示,所謂轉交行動與以色列「毫不相干」。尼加拉瓜反政府軍也斷然表示他們分文未收。《紐約時報》於12月2日披露,這筆錢還部分地轉給了安哥拉反政府軍和阿富汗游擊隊,而不象官方所說的僅限於尼反政府軍。12月14日,麻省的《洛維爾太陽報》又拋出一條爆炸性新聞,稱軍售款項中有多達500萬美元用來資助11月國會中期選舉中贊成援助尼反政府軍的保守派候選人。
諾思的能量真有那麼大嗎?在整個「伊朗門」事件中,奧利佛·諾思是個格外引人注目的人物。他1943年生於德克薩斯州的聖安東尼奧。1968年從安納波利斯海軍軍校畢業後,加入海軍陸戰隊,赴越南作戰。以其工作勤奮,認真負責,忠心耿耿而深受上級賞識。海軍陸戰隊司令曾稱諾思為「熱情先生」。里根也稱贊說:「他有良好的行為紀錄,他是國家英雄」。在越戰中,諾思獲得一枚銀星勛章和兩枚紫心勛章,朋友們稱他為「蘭博」。的確,諾思那鮮為人知的經歷同「蘭博」一樣充滿傳奇色彩。據說,有一次他被10名越軍包圍,當時他身上只帶著一把塑料叉子,情況十分危機,但最後諾思還是脫離險境,圓滿地完成了任務。1981年,諾思由海軍部長推薦,進入白宮工作。此後,他一直負有許多秘密使命,往往早晨在華盛頓,晚上則出現在歐洲某地追緝恐怖分子的現場!1985年10月,他參與策劃成功地攔截載有劫特義大利郵船「阿基萊・勞羅」號的恐怖分子的埃及飛機。
在伊朗門事件中,諾思一直是個關鍵性人物。他親自參加了同伊朗的交易,尋找出售武器的中間商,安排把出售武器所得款項存入瑞士銀行,並 9次親自指揮在尼加拉瓜境內空投補給。在美伊武器交易敗露後,諾思銷毀了大量有關文件。在被迫辭職後,他仍指使其女秘書霍爾到辦公室取出匆忙中未來得及處理的文件,忠心耿耿的霍爾把文件藏在靴子里和衣服里,躲過白宮警衛的檢查,帶出來予以銷毀,盡管諾思成績「顯赫」,但他只不過是個中校,那有這么大的膽量獨自製定並實施如此一項復雜的計劃?他銷毀文件的舉動是否有人指使?值得注意的是,諾思本人私下總對朋友發牢騷,說他所乾的一切都是「奉命行事」那麼,是誰下的命令?
隨著案情的深入,公眾的疑團越來越大。
6. 伊朗為什麼向特朗普發出逮捕令
伊朗向特朗普發出逮捕令是因為此前發生的伊朗高級將領蘇萊馬尼遇襲事件。
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消息,伊朗德黑蘭檢察官29日表示,伊朗已經向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內的36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官員發布逮捕令,並請求國際刑警組織幫助實施逮捕。
當地時間29日,伊朗召開最高司法委員會會議,德黑蘭檢察官阿里·阿爾卡西梅爾(Ali Alqasimehr)在會上宣布伊朗對於蘇萊曼尼之死所採取的行動:已經確認了36名參與暗殺蘇萊曼尼的人,其中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及來自美國和其他國家政府的政治和軍事官員。
伊朗司法部已經發布逮捕令,並請求國際刑警組織發布「紅色通緝令」幫助實施逮捕。這些人將面臨「謀殺和恐怖主義指控」。
(6)伊朗司法部擴展閱讀
美方回應該事件:
據報道,對於伊朗發布逮捕令一事,美國伊朗事務特別代表胡克在當天回應稱,「這只是一個宣傳的噱頭」。他表示,這一舉動「具有政治性質」,美方的評估是,國際刑警組織不會發出此類通緝令。
同日,國際刑警組織也發表了一份聲明,稱其「不會考慮這種性質的請求」,並補充道,根據組織憲章,國際刑警組織不參與任何「政治、軍事、宗教和種族活動」。
7. 美國歷史上的「水門事件」「伊朗事件」是什麼
水門事件或者水門丑聞,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聞事件之一,是關於總統競選的政治丑聞。
伊朗門事件是,美國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從而造成里根政府嚴重政治危機的事件,因人們把它與尼克松水門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門事件。
水門事件:
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為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James W. McCord, Jr.)為首的5人闖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由於此事,尼克松於1974年8月8日宣布將於次日辭職,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有相關影視作品與此相關。
伊朗門事件:
1986年11月4日,出席慶祝德黑蘭青年學生佔領美國使館7周年集會的伊朗議長拉夫桑賈尼突然宣布,麥克法蘭曾秘訪伊朗,時間是1986年5月28日。當時,麥克法蘭帶著4個人,裝扮成機組人員,手持偽造的愛爾蘭護照,乘一架裝有武器零件的飛機抵達德黑蘭國際機場。他帶來了里根總統給伊朗領導人的親筆信,信中要求改善美伊關系,要求伊朗幫助釋放在黎巴嫩的美國人質。此外,他還帶來了幾件禮物,其中有一本里根親筆簽名的聖經,一塊象徵美伊打開良好關系的鑰匙形蛋糕和准備贈給伊朗官員的象徵美國可以向伊朗提供武器的幾把科特式手槍。拉夫桑賈尼聲稱,他下令將麥克法蘭及其隨從軟禁在旅館達5天,此後,他們被驅逐出境。
猶如平地里颳起了一陣狂風,整個世界都被震驚了。 目瞪口呆,興高采烈,驚慌失措……這就是各種人聽到這兩條消息後的最初表情。當然,反應最靈敏,行動最快的要數那些「唯恐天下不熱鬧」的西方記者了,他們立即施出渾身解數,連篇累犢地追蹤采訪報道。多次的新聞大曝光,使這股狂風越吹越大,終成暴風驟雨之勢。
阿拉伯國家對此的反應有的強烈,有的溫和,有的沉默。最感惱火的是伊拉克,「感到被出賣了」,但是,一貫強硬的薩達姆·海珊總統又不準備「同美國斷交」,認為這是以色列「不惜採取任何手段破壞美國同阿拉伯國家關系」的陰謀。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和約旦國王海珊·伊本·塔拉勒則表示震驚和失望,批評美國的作法「使華盛頓喪失了在這個地區的信譽。」更多的阿拉伯國家則默不作聲,各懷心思。
美國的西歐盟國也在埋怨,一些官員認為:「我們有種受到愚弄的感覺。」他們批評美國違背了它曾經要求它國恪守的信條,表面上振振有詞地宣稱決不向恐怖主義分子妥協,並不遺餘力地反對向伊朗出售武器,暗地裡卻另行其是,這損害了美國在其盟國中的信譽。
美國國內的反應,猶如一場強烈的政治地震。 美國雖然是世界頭號軍事和經濟強國,但是越南戰爭的失敗,經濟實力的削弱,水門事件和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使美國人感到國家實力的衰落,對國家的信心也隨之動搖。前總統卡特的私人民意調查專家卡特爾寫道:「美國正處在深刻的危機中,這場近乎無形的危機不同於南北戰爭或大蕭條。它與其說是物質危機,毋寧說是心理危機,信任危機,它表現為人們對未來失去信心。」但是,進入80年代以來,雄心勃勃的里根總統似乎給美國注入了活力,美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有所恢復,外交較為活躍,美國的對手蘇聯則面臨許多困難,不得不從世界各地收縮。這些「重振美國」的努力,重塑了公眾對國家力量的自信,恢復了「美國第一」的優越感。美國人的心理「越來越平衡」了。里根的聲望在執政6年來也達到了高峰。
然而,此時此刻,從黎巴嫩和伊朗傳來的消息又使美國人的心理難以平衡了。新聞界和國會就象炸了窩似的,鬧得滿城風雨,批評和指責如同狂潮般席捲而來:政府同關押人質者談判,違反了政府宣布的一貫政策,即決不同恐怖主義組織做交易,決不同伊朗,利比亞之類的「邪惡國家」談判;向伊朗運送武器破壞了美國國會通過的禁止向伊朗運送武器的法律和在兩伊戰爭中嚴守中立的法律;秘密外交活動背著國會進行,違反了行政當局應定期向國會通報秘密活動的法律。激動的批評者們最後集中於一個聲音:「里根總統必須出來向美國人民澄清事情真相!
8. 伊朗商標的申請和審查程序是怎麼樣規定的
伊朗的商標注冊主管機關是司法部下屬的注冊局。商標申請人可以自行提交商標申請,也可以委託專門的商標代理律師辦理商標申請;
商標申請提交後的15日內,注冊局將作出接受商標注冊或駁回商標申請的決定。如果注冊局作出了駁回商標申請並同時提出修改要求的決定,則必須向商標申請人說明駁回理由,而申請人可以在一定 的期限內(伊朗境內的申請人為2個月,境外的申請人為6個月),根據駁回理由對商標申請進行相應的修改。
商標公告滿30天而無人提出異議或異議不成立,或商標申請通過訴訟程序獲准注冊,注冊局將給商標申請人頒發商標注冊證。
9. 蕾拉·哈塔米的個人生活
蕾拉·哈塔米是伊朗導演阿里·哈塔米(1944-1996)和演員Zari Khoshkam的女兒。她的丈夫是演員 Ali Mosaffa。 在伊朗讀完高中後,她搬到了瑞士洛桑,在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學習電子工程。兩年後她轉為法語文學專業,學習結束後回到伊朗。
蕾拉·哈塔米日前在戛納電影節開幕式上與該電影節主席吉勒斯·雅各布互相親吻臉頰。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22日報道,伊朗女演員、電影《一次別離》的女主角蕾拉·哈塔米日前因在戛納電影節開幕式上與該電影節主席吉勒斯·雅各布互相親吻臉頰,而在伊朗國內引起軒然大波,該國活動人士要求法庭對她處以鞭刑。
當地時間21日,和伊朗革命衛隊有關聯的該國大學生組織Hizbullah Students向伊朗司法部提出訴訟,要求對哈塔米處以公開鞭笞的處罰,因為她「親吻陌生男子」。該罪名的最高刑法是50次鞭刑。
根據伊朗伊斯蘭法規規定,沒有關系的男女不能在公開場合擁抱,而且不能露出頭發。而哈塔米不僅與雅各布互相親吻臉頰,還露出了頭頂。
雅各布試圖淡化此事,稱這是「西方再尋常不過的禮節」。「我親吻了哈塔米女士的臉頰,在那一刻,她對我而言代表著伊朗所有的電影,然後她又變成她自己。」
10. 在英國釋放伊朗被控游輪的時候,美國為什麼要出手橫加阻攔呢
美國干預很多的事情,所以會出手橫加阻攔。在全球化的今天,國家的實力就是話語權,不僅僅是在英國和伊朗的油輪的事件中還有過去的事件中,美國都會出手干預。所以美國的話語權在國際事務上還是有著很多的話語權的。
美國和英國在關系策略上一直都是很好的,但是在此次油輪事件中,美國出乎意料的出面阻撓,這也就是釋放了一個信號就是美國和英國的關系開始變得很微妙,在此同時英國變得很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