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微信

刑法微信

發布時間: 2022-04-23 02:08:09

1. 通過微信發威脅別人的消息是否屬於犯罪

通過微信發送威脅消息也屬於發送恐嚇信息的一種,涉嫌違法犯罪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1)刑法微信擴展閱讀
恐嚇時索要財物,有可能構成敲詐勒索罪.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條規定「 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這就是說這樣的恐嚇這是構成犯罪的。

2. 買賣微信是否犯法

買賣微信號是否違法分兩種情況:合法渠道買賣微信號和私自倒賣他人微信號。若是以合法渠道買賣微信號是合法的;若是私自倒賣他人微信號是違法的。若是在未經當事人允許的情況下,非法向他人泄露當事人的個人隱私,應當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規定從重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3. 倒賣微信怎麼判刑

倒賣微信號侵犯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4. 刑法關於微信誹謗罪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一)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的;
(二)將信息網路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第二條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5. 微信詐騙多少才會立案

微信只要騙錢就可以立案,但是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的構成犯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6. 買賣實名微信,和不實名有什麼分別量刑標准

近日,某公司以「提供賬號密碼,授權後即送手機」的手段獲取被害人的微信賬號密碼,登錄後便修改密碼,同時刪除微信好友,解綁銀行卡。通過上述手段,該公司共非法獲取400餘個微信號,隨後將這些微信號出售給國內外的買家,在短短的20天里成功售出200餘個微信號,銷售額高達10萬余元。目前,該公司主要負責人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批准逮捕。
在網上以「微信號買賣」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在搜索結果出現了不少賣微信號的網站。隨機點進其中的一個網站,網站的首頁上就寫著「批發零售各種微信號」「國內號、國外號、私人號、滿月號」,五花八門。是否實名制、注冊時間長短等不同種類的微信號價格也各不相同。正常使用微信號的客戶會自己去注冊,不需要購買,買微信號的大多是互聯網黑產從業者。而倒賣微信號只是地下黑灰色產業鏈中的一環。
我:葉斌
鏈接:https://zhuanlan.hu.com/p/309318420
來源:我
著作權歸我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我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首先,我們需明確何為公民個人信息。《網路安全法》第76條規定了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在《刑法》領域,《刑法》保護的范圍更廣。基於此,《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進一步明確「公民個人信息」包括身份識別信息和活動情況信息,從而規定: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那麼,微信號中是否包含公民個人信息呢?微信不僅作為一種通訊工具,同時還具備社交、支付等功能。按照央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的規定,未實名的個人支付賬戶通過微信收錢、使用零錢發紅包等功能會受到限制,無法正常使用。所以絕大多數正常使用的微信號都會進行實名認證,那麼實名認證的微信號中就包含了許多個人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證號等。此外,根據《解釋》的規定,若能從用戶分享的朋友圈動態中識別特定人身份、反映特定人活動情況的,也視為公民個人信息。所以在使用微信的過程中,微信里其實已經包含了用戶的個人信息。故大量倒賣個人微信號將對公民個人信息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該行為是《刑法》所禁止的。
為了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刑法》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進行了規制。刑法修正案(七)增設了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為切實加大對公民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力度,刑法修正案(九)對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作出修改完善修改後,「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整合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2017年6月1日,兩高出台了《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的法律適用及定罪量刑標准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常見的行為即非法獲取、出售、提供公民個人信息。
從實踐來看,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方式主要表現為竊取、購買、收受、交換和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者採用其他技術手段。
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情形較易理解,即將真實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給他人並獲得利益的行為。
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主要是指向特定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通過信息網路或者其他途徑向不特定人發布公民個人信息。但是基於信息技術發展的現實需要,現有法律為個人信息交易和流動留有一定空間。《網路安全法》第42條第一款以及《解釋》第3條第二款都明確了合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情形。據此,經得被收集者同意,以及匿名化處理,是合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兩種情形,不能納入刑事規制范圍。
上述案例中,某公司向被害人謊稱提供微信賬號密碼供其授權即可贈送手機,被害人因利誘如實提供了微信賬號密碼。公司以該種方法獲取了被害人的微信賬號密碼,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該公司獲取密碼後便登錄微信號同時修改密碼,刪除微信好友,解綁銀行卡後進行出售。若在解綁銀行卡時,對微信號的實名信息也進行了刪除,且清空了朋友圈,則該種無好友、無朋友圈、無實名信息的微信號被稱為「白號」。「白號」中並未包含原微信持有人的個人信息,出售「白號」並不會造成公民個人信息的泄露,不構成「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故出售的行為不能評價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若出售的微信號中仍含有原微信持有人的實名信息,未進行匿名化處理,則可能構成「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簡而言之,若買賣的微信號中包含了原始持有人的個人信息且達到立案追訴標準的,則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若買賣的是不包含個人信息的「白號」,則不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下游買家購買微信號後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如用於微信賭博、詐騙等。若行為人在售賣微信號時即知曉下游買家購買微信號是為了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則還可能構成下游犯罪的共同犯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253條之一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7. 微信詐騙會有怎麼樣的處罰

1、刑法規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罰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1)詐騙不足4000元的,為罰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為管制刑;5000元的,為拘役三個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1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2)有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擬處拘役刑的,升格為有期徒刑;擬處管制、罰金刑的,升格為拘役刑。

3、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詐騙4萬元的,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4、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詐騙20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5、重處情形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處10%:

(1)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

(2)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

(3)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

(4)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等款物,造成嚴重後果的;

(5)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

(6)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7)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8)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詐騙被行政處罰的;

(9)詐騙作案10次以上的。

6、緩刑適用限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緩刑:

(1)未退贓或退賠的;

(2)未主動接受財產刑處罰的;

(3)有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

被騙金額5000元明顯的高於立案標準的2000元,且屬於「數額較大」的范疇,故而微信被騙5000不立案是不可能的,只要受害者報警並提供被騙證據的,警察就會立案介入調查。 而詐騙者一旦被逮捕,不僅要面臨罰金的繳納,還會被拘役至少三個月。

(7)刑法微信擴展閱讀:

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於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於侵犯人身權利罪。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於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於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二)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根據有關司法解釋,詐騙罪的數額較大,以2000元為起點。但這並不意味著詐騙未遂的,不構成犯罪。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並依法處罰。

詐騙罪並不限於騙取有體物,還包括騙取無形物與財產性利益。根據本法第210條的有關規定,使用欺騙手段騙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可以用於騙取出門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成立詐騙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詐騙

8. 販賣微信30個怎麼判刑

賣微信號等是違法。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第17條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1、賣自己的微信號一般情況下是不違法,因為是自己注冊的;
2、販賣通過非法手段得來的微信號是違法的;
3、QQ號,微信號都是禁止買賣的;
4、販賣微信號就要通過其他方式獲得微信號,可能會通過不正當的手段獲得微信號,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構成違法犯罪,受到法律的處罰;
5、建議適當了解一下法律知識,謹慎工作。倒賣微信號可能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該罪名以竊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
該罪名侵犯的客體:是公民個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以竊取、收買等方法大肆收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犯罪主體:一般主體,單位可以構成本罪。主觀方面:必須為故意。
具體倒賣微信號判多少年取決於數量和獲利金額,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般來說5000條以上構成犯罪,但是如果涉及個人的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認定「情節嚴重」的標準是「50條以上」就夠判刑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熱點內容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04 發布:2025-01-16 18:35:23 瀏覽:965
天津勞動法賠償金額 發布:2025-01-16 18:01:14 瀏覽:262
法院ems騙 發布:2025-01-16 17:45:38 瀏覽:291
2018年道德與法治全集 發布:2025-01-16 16:55:08 瀏覽:455
幼兒園孩子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16:27:53 瀏覽:590
公司法律制度歸納 發布:2025-01-16 16:22:06 瀏覽:767
法院文書質檢 發布:2025-01-16 16:15:58 瀏覽:563
婚姻法同姓 發布:2025-01-16 16:00:55 瀏覽:955
結婚離婚適用於合同法 發布:2025-01-16 15:58:42 瀏覽:694
廢止婚姻法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1-16 15:58:39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