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適用法
Ⅰ 新舊刑法適用原則
法律分析:刑法方面以「從舊兼從輕」為原則,即新法發生效力時的未決案件原則上按照舊法處理,但是新法對該行為的處罰較輕的,應當按照新法處理。 對同一問題不同法律有不同規定的,其中部分法律發生變動的情況下,應當按照「新法優於舊法」和「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處理。但是如果新法是普通法與舊法為特別法的法律沖突時,一般應當由有權機關裁決適用那個法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九十條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
第九十二條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第九十三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Ⅱ 我國刑法規定哪些基本原則
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罪刑法定原則、刑法適用平等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四條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 【罪責刑相適應】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如何理解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
1、罪刑法定原則
(1)成文的罪刑法定:排斥習慣法。刑法淵源只能是最高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制定的刑事實體法律規范。除此之外,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為刑法的淵源。在我國,刑法的淵源包括刑法典(包括八個刑法修正案)和單行刑法(1998年制定的《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2)事前的罪刑法定:禁止事後法。只有在行為的時候已經存在並且生效的法律才能對所發生的行為具有效力。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事後法,但允許有利於行為人的事後法。溯及力問題中的從舊兼從輕原則表達了這一思想。
(3)嚴格的罪刑法定:禁止類推解釋,禁止一切不合理的解釋。允許有利於行為人的類推解釋。
(4)確定的罪刑法定:刑罰法規的適當。
①明確性:刑法的規定必須清楚、明了,不得有歧義,不得含糊不清。
②禁止處罰不當罰的行為,禁止殘酷的不均衡的刑法。對於沒有侵犯國家、社會或者他人利益的行為,無論立法還是司法,都不允許將其作為犯罪行為加以處罰。
③禁止絕對不定刑。絕對確定的法定刑實現了一般正義,但難以實現個別正義。現在各國的刑法都採取了相對確定的法定刑。
2、刑法適用平等原則
(1)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該平等地享有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有人身權、財產權、政治權與言論權等等。如果憲法法律只規定了權利而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每個人都能平等地享有,那隻是空中樓閣而已。
(2)每個人的權利應該受到憲法法律的平等保護。每個公民的權利受到憲法法律保護的程度應該相同,不應該厚此薄彼,不應該區別對待。
(3)同樣的違法行為應受到相同的法律懲罰。法律不僅平等地保護合法權益,也平等地追究違法行為。不論是誰實施違法行為,不論其職位高低,不論其財富多少,都應當依法平等加以追究,不應法外施刑,也不應法外施恩,決不允許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存在。
3、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1)罪刑相適應,是適應人們樸素的公平意識的一種法律思想,是由罪與刑的基本關系決定的,是預防犯罪的需要。
(2)根據該原則,在適用刑法時,應將刑罰的輕重與行為人的犯罪性質、犯罪情節、人身危險性三者有機統一起來。在制刑、量刑、行刑各個環節均應貫徹罪刑相適應原則。
Ⅲ 刑法適用原則
抄1997年及2012 年修訂的刑法典規襲定了我國刑法適用的四個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適用刑法平等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其中,適用刑法平等原則的含義: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基本要求是:平等保護法益;平等地認定犯罪;平等地裁量刑罰;平等地執行刑罰。
《刑法》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四條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憲法》第三十三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Ⅳ 我國刑法規定的刑罰種類及適用條件
你好。根據我國《刑法》第32條、第33條、第34條之規定,我國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種。主刑的種類有: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無期徒刑; 5.死刑。 附加刑的種類有: 1.罰金; 2.剝奪政治權利; 3.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刑法的適用范圍,即刑法的效力范圍,是指刑法在什麼地方、對什麼人和在什麼時間內具有效力。刑法的適用范圍,分為刑法的空間效力與刑法的時間效力。
一、刑法的空間效力
刑法的空間效力所解決的是一國刑法在什麼地域、對什麼人適用的問題。從各國刑法及國際條約的規定來看,一國刑法不僅能適用於本國領域內,而且在一定條件下也能適用於本國領域外;但刑法在國外的適用受到國際法的制約,制約刑法空間上的適用范圍的國際法原則,就是國家自己保護與國際協同。
(一)對國內犯的適用原則
刑法對國內犯的基本適用原則是屬地管轄原則,即一個國家對發生在本國領域內的犯罪人,不管行為人是誰,都適用本國刑法。刑法第6條第1款是對屬地管轄原則的規定,即「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法律有特別規定」包括以下幾類情況:
(1)不適用中國刑法(廣義刑法)的情況。即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問題,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不適用我國刑法。
(2)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典及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的情況。即香港、澳門與適用其本地刑法,而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典及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
(3)不適用刑法典的情況。即刑法典頒布後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了特別刑法,出現法條競合的情況時,根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不適用刑法典,而適用特別刑法。
(4)不適用刑法典的部分條文的情況。即民族自治地區不能全部適用刑法典,而由自治區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特點和刑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制定了變通或者補充的規定時,行為符合該變通或者補充規定的,適用該變通或補充規定,而不適用刑法典條文。作為屬地管轄原則的補充原則是旗國主義,即掛有本國國旗的船舶或者航空器,不管其航行或停放在何處,對在船舶與航空器內的犯罪,都適用旗國的刑法。因此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中國刑法(刑法第6條第2款)
(二)對國外犯的適用原則
國外犯有三種情況:一是中國公民在國外實施的犯罪;二是外國人在國外實施的危害中國國家或者中國公民權益的犯罪;三是外國人在國外實施的危害各國共同利益的犯罪。
1、屬人管轄原則。這里的屬人管轄原則,是指積極的屬人管轄原則,即本國公民在國外犯罪的,也適用本國刑法。
2、保護管轄原則。保護管轄原則的基本含義是,不論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其在國外的犯罪行為,只要侵犯了本國國家利益或者本國公民的權益,就適用本國刑法。
3、普遍管轄原則。普遍管轄原則以保護各國的共同利益為標准,認為凡是國際公約或者條約所規定的侵犯各國共同利益的犯罪,不管犯罪人的國籍與犯罪地的屬性,締約國或參加國發現犯罪人在其領域之內時便行使刑事管轄權。
適用普遍管轄原則受到一定限制:
(1)適用該原則的犯罪必須是危害人類社會共同利益的犯罪;
(2)管轄國應是有關公約的締約國或參加國;
(3)管轄國的國內刑法也規定該行為是犯罪;
(4)犯罪人出現在管轄國的領域內。
(三)對外國刑事判決的承認
我國刑法第10條採取了消極承認的做法,即外國確定的刑事判決不制約本國刑罰權的實現。具體而言,不管外國確定的是有罪判決還是無罪判決,對同一行為本國可行使審判權,但對外國判決及刑罰執行的事實給予考慮。換言之,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我國刑法的規定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國刑法進行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二、刑法的時間效力
刑法的時間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時間、失效時間以及對刑法生效前所發生的行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問題。
(一)刑法的生效時間 刑法的生效時間有兩種方式:一是從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再施行。我國現行刑法是1997年3月14日公布,於同年10月1日開始施行。
(二)刑法的失效時間
法律的失效時間,即法律終止效力的時間,通常要由立法機關作出決定。從世界范圍看,法律失效的方式有很多種,諸如新法公布實施後舊法自然失效,立法機關明確宣布廢止某一法律,某一法律在制定時即規定了有效期限等。我國刑法的失效基本上包括兩種方式:
一是由立法機關明確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二是自然失效,即新法施行後代替了同類內容的舊法,或者由於原來特殊的立法條件已經消失,舊法自行廢止。
(三)刑法的溯及力
刑法的溯及力,即刑法生效以後,對於其生效以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如果適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是沒有溯及力。
刑法第12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本條第2款規定:「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根據這一規定,對於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簡稱97刑法)施行前這段時間內發生的行為,應按以下不同情況分別處理:
第一,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97刑法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即刑法沒有溯及力。
第二,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但97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只要這種行為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就應當適用97刑法,即97刑法具有溯及力。
第三,當時的法律和97刑法都認為是犯罪,並且按照97刑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原則上按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即97刑法不具有溯及力。這就是從舊兼從輕原則所指的從舊。但是,如果當時的法律處刑比97刑法重,則應適用97刑法,97刑法具有溯及力。這便是從輕原則的體現。
第四,如果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了生效判決,繼續有效。即使按修訂後的刑法的規定,其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處刑較當時的法律要輕,也不例外。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Ⅳ 刑法有什麼基本原則
刑法的基本原則有:
1、罪刑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刑法適用平等原則: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3、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條規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Ⅵ 刑法的效力范圍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刑法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刑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刑法。
【法律分析】
刑法的效力范圍,它指的是一個國家的刑法在什麼范圍、在什麼時間它是有效的。刑法的效力范圍可以分為刑法的空間效力和刑法的時間效力兩個問題。刑法的空間效力,是指刑法在什麼地域、對哪些人適用的問題。刑法的空間效力在理論上一般認為具有以下四個原則。第一是刑法的屬地管轄原則,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刑法在這個國家的領域范圍之內它是有效的。所謂屬地它是一個立體的概念,既包括這個國家的領陸,也包括這個國家的領海和領空,根據我國刑法規定,領域不僅包括了領陸、領海、領空,還包括了刑法上所說的浮動領土。第二個原則是屬人管轄原則,所謂屬人管轄,也就是按照國籍的原則來管轄。第三個原則是保護管轄原則,第四個原則是普遍管轄原則,這是對國際犯罪懲治的管轄原則。在刑法的時間效力問題當中,主要掌握的是刑法的溯及力的問題,即刑法生效以後,對於其生效以前未經審判或者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具有溯及既往效力的問題。如果適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是沒有溯及力。我國刑法是堅持從舊兼從輕的原則。從舊就是按照行為時的法律規定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第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第八條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第九條 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
第十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Ⅶ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什麼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罪行法定原則、罪責行相適應原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內
1.行法定原則容: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責行相適應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3.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基本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Ⅷ 聚眾斗毆的刑法適用法律是怎樣的
刑法對聚眾斗毆的處罰規定:構成聚眾斗毆罪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多次聚眾斗毆等情形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
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Ⅸ 刑法基本原則
罪刑法定、罪責刑相適應等。
《刑法》第三條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四條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 【罪責刑相適應】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第六條 【屬地管轄權】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第七條 【屬人管轄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第八條 【保護管轄權】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第九條 【普遍管轄權】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
第十條 【對外國刑事判決的消極承認】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第十一條 【外交代表刑事管轄豁免】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十二條 【刑法溯及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