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清末司法

清末司法

發布時間: 2022-04-23 23:20:25

① 清末法治變革的意義

中華法系兩千年的發展貫穿在其中的一條主線就是禮對法律的影響逐漸增大,從西周時期創制周禮,到西漢時期董仲舒進行春秋決獄改革,開始引禮入法,再到唐朝時期真正確立中華法系禮法合一的特徵,禮在中國法律發展中始終占據著一個重要地位。清朝,司法改革出現的禮法之爭的主要爭論就在於禮教制度是否應該繼續存在,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法律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既禮法分離。中國的法律發展開始向西方看齊,開始向法律現代化邁出第一步。《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具有近代意義的訴訟法,這兩部草案是以資產階級國家的訴訟制度和原則為基礎的,是中國法律開始近代化的一個標志之一。清末司法體制改革,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改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行政與司法合二為一的傳統與體現專制主義的審判訴訟制度,確立了「司法獨立」原則,並確立了一系列司法機關的新職能,開始引入西方近代社會的監察體系,拉開了中國近代司法的序幕,開啟了中國法律近代化的進程。雖然在清朝覆亡在即的歷史背景下不可能全部施行,但卻為民國時期司法機關體系的建立和近代意義的訴訟審判制度的締造,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② (世界歷史)晚清如何改革司法制度

清末法制變革概況
1.不平等條約對清末變法的影響。
2.清末修律的方針:內「參考古今,博容稽中外」
3.清末修律主要特點:(1)在立法指導思想上,借用西方近現代法律制度的形式,堅持中國固有的制度的內容,即成為清代統治者變法修律的基本宗旨。(2)在內容上,清末修訂的法律表現出封建專義傳統和西方資本主義法學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3)變法過程中一直充斥著改革與守舊的矛盾與沖突。
4.清末修律的歷史意義:(1)清末變法修律導致中華法系走向解體。(2)清末變法修律為中國法近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3))清末變法修律在一定程度上引進和傳播了西方近現代的法律學說和法度。

③ 清末司法改革的內容和背景。

背景:可以從以下幾點去看:第一,清朝統治者內政外交陷入極大的困境之中。外版敵侵略,國內的權反抗。不改不足以挽救危局。第二,新思想的傳入,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宣傳的深入,變法圖強已經深入人心,變為一種極大的社會要求。第三,專制的、封建的司法制度無法繼續延續下去。 內容:修律立法,設置近代司法機構,轉變法治理念等

④ 清末司法制度的會審公廨是怎樣的

會審公廨,也稱會審公堂,是1864年清政府與英、美、法三國駐上海領事協議在上海租界內設立的特殊審判機關,以後擴大到漢口,廈門等地。按會審章程的規定:純屬外國人案件,只能由外國領事審理;原告為中國人,被告為外國人的案件,由外國領事「主審」,中國會審官只能觀審;適用的法律,由外國領事從帝國主義國家法律中選擇。

這樣,就在中國出現了「外人不受中國之刑章,而華人反就外國之裁判」的怪現象。同時,帝國主義國家不僅在中國設立了行使領事裁判權的司法機構,而且還設有監獄。資產階級革命家鄒容、章太炎就曾經被關押在上海的「西牢」,受到非人的待遇,以至奪去了鄒容年輕的生命。

外國領事把持的會審公廨,是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擴充和延伸,是清末司法制度變化之一。它成了帝國主義直接干涉中國內政,操縱中國司法,鎮壓中國人民革命運動的工具。

⑤ 簡述清末的司法機構進行了哪些改革。

一、中央司法官制改革
光緒三十二年七月(1906年),大臣戴鴻慈等上書,提出中央地方官制應當以日本為借鑒,吸取各國的長處。"中國今日欲加改革,其情勢與日本當日正復相似,故於各國得一借鏡之資,實不咎於日本得一前車之鑒,事半功倍,效驗昭然。"
隨後頒布施行了《大理院審判編製法》、《各級審判廳試辦暫行章程》和《法院編製法》,作為司法體制改革的法律指導。

1、審判機關——司法獨立
1)大理寺更名為大理院,正式成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
2)下設民刑庭,並設推事和庭長組成合議庭。
3)大理寺統一解釋法律權利,在全國范圍內有效。《立憲預備折》中,"大理寺之職頗似各國大審院,中國今日實行變法,則行政與司法兩權互應分立,而一國最高之大審院必不可無。應司法獨立之後,改大理寺為都裁判廳,以當其職"。
2、行政機關
1)刑部改為法部,成為專門的司法行政機關,管理監獄、執行刑罰,監督各級審判廳和高等審判廳判決的死刑案件。

2)最高監督機關都察院改為集議院,向現代行政監察機構改革。都察院職能凈化,《立憲預備折》中,"今都察院即如後所陳擬改為集議院,擬請設立行政裁判院,置正卿、少卿各一人。專理管民不公之訴訟,及懲戒處分,凡內外百僚之辦事無成效者,並有彈劾之責。"

二、地方司法官制改革

各省改革參照中央官制。"現遵諭旨,釐定官制為立憲預備,各省管制自應參仿京部官制,妥為釐定"。 清朝承明制,地方州縣官一人掌握地方大權,沒有輔佐的只有分權給幕賓及書役,造成地方吏治敗壞。
1)對州縣官進行分權,專門在地方設相應司法機關。
2)地方分設高等審判廳、地方審判廳和初級審判廳。
3)各區設鄉讞局。
4)高等審判廳設於京師和各省省城,內設刑事、民事審判廳,審判庭實行合議制。
5)地方審判廳於京師、直隸府、直隸州各設一所。根據具體情況酌設刑事、民事庭,其審判採取合議制與獨任制相結合的原則。
6)初級審判廳剛開始被稱為鄉讞局、城讞局,後來根據相關法律更名。初級審判廳主要是設在縣內,作為當地的基層審判機關,實行獨任審判制。"別設地方審判廳,置審判官,受理訴訟;並畫府州縣各分數區,每區設讞局一所,置審判官,受理細故訴訟,不服者方准上控於地方審判廳"。
7)高等審判廳設立有不少爭議。官制大臣提出了兩種方案:
A、"每省各設高等審判廳,置審判官,受理上控案件。行政、司法各有專職,文牘簡一,機關靈通,與立憲國管制最為相近。此為第一層辦法。"
B、"則以督撫徑管外務、軍政,兼監督一切行政、司法。以布政司管民政,兼管農工商;以按察司專管司法之行政,監督高等審判廳;另設財政司,專管財政,兼管交通事務。此為第二層辦法."。
第一種方案參照西方體制進行改革,第二種基本是延續了中國傳統司法制度。

後,兩種方案得以並存。

⑥ 清末司法制度的領事裁判權是怎樣的

承認領事裁判權是清末司法制度最突出的變化之一,也是中國喪失司法獨立主權的最重要的標志。

領事裁判權,是外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締結的不平等條約中規定的一種司法特權。其內容是:凡在中國享有領事裁判權的國家,其在中國的僑民不受中國法律及中國司法機關的管轄,如成為民刑訴法的被告時,中國司法機關無權審理,只能由各該國的領事依據其本國的法律裁判,完全不受中國司法機關與中國法律的管轄。

領事裁判初始於1843年訂立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擴大了領事裁判權的范圍。此後,法國、俄國、德國、日本也援英、美先例,相繼取得了這項特權。

⑦ 清末變法修律時期司法機關的變化

清末司法機關的改革是在1906年至1911年的「預備立憲」期間進行的,基本上貫徹了減少行政柑橘,實行司法獨立的原則,經過改革,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司法組織系統。
1,司法行政機關的調整,在中央,清政府從1906年起,改刑部為法部,作為中央的司法行政機關,不再兼任何審判職能,以使行政與司法分立。在地方,清政府從1907年起,改提省刑按察使司為提法使司,負責地方司法行政工作以及司法監督。
2,審判機關的調整,在中央,清政府從1906年起,改大理寺為大理院,作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規定:「司法大權則專屬法布,以大理院任審判,而法官監督之,均與行政想對峙,而不為所節制。」由此奠定了中央司法與行政分立的基礎。在地方,清政府從197年起,各省設高等審判廳,府設地方審判廳,州縣設初級審判廳,專門負責審判,地方行政長官不再兼理司法。這樣,地方司法也開始獨立於行政之外。
3,實行檢審合署制,在「預備立憲」中,清政府採用「檢審合一」的原則,規定從中央到地方的四級審判機關內,相應設置總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初級檢察廳,使其對形式案件實施偵察,提起公訴,實行審判監督,在特定的民事案件中充當訴訟當事人或公益代表人。

⑧ 清末司法改革的特點及意義

首先,中華法系兩千年的發展貫穿在其中的一條主線就是禮對法律的影響逐漸增大,從西周時期創制周禮,到西漢時期董仲舒進行春秋決獄改革,開始引禮入法,再到唐朝時期真正確立中華法系禮法合一的特徵,禮在中國法律發展中始終占據著一個重要地位。而在清朝,司法改革出現的禮法之爭的主要爭論就在於禮教制度是否應該繼續存在,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法律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既禮法分離。中國的法律發展開始向西方看齊,開始向法律現代化邁出第一步。

其次,《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具有近代意義的訴訟法,這兩部草案是以資產階級國家的訴訟制度和原則為基礎的,是中國法律開始近代化的一個標志之一。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程序法草案,意味著諸法合一的中華法系開始走向瓦解,中國法律中開始有了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區分。有助於人們司法觀念的形成,並為中華民國時期訴訟法的修訂及訴訟制度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再次,清末司法體制改革,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改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行政與司法合二為一的傳統與體現專制主義的審判訴訟制度,確立了「司法獨立」原則,並確立了一系列司法機關的新職能,開始引入西方近代社會的監察體系,拉開了中國近代司法的序幕,開啟了中國法律近代化的進程。雖然在清朝覆亡在即的歷史背景下不可能全部施行,但卻為民國時期司法機關體系的建立和近代意義的訴訟審判制度的締造,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拓展:

清末司法改革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改革司法體制內的弊端為主要任務,並沒有觸及到傳統的司法體制的改革。第二個階段從改革官制入手,全面移植西方的司法體制,以實現預備立憲的目的。本文主要選取第一個階段《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的制訂過程和第二個階段的司法體制改革進行敘述。通過這兩個事件真實地再現清末司法改革的原貌,並著重討論改革中出現的爭議。

⑨ 清末司法體制的變化

一、司法體制的變革與四級三審制
對舊的訴訟體制和審判制度的改革,流於形式:
1、改刑部為法部,掌管全國司法刑政事務;改大理寺為大理院,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實行審檢合署。
2、實行四級三審制。確立一系列近代意義上的訴訟制度,實行四級三審制,制定了刑事案件公訴制度.證據.保釋制度;審判制度社會實行公開.迴避等制度。
初步規定了法官及檢察官考試任用制度;改良監獄及獄政管理制度。

二、領事裁判權與審判和會審公廨
1、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即「治外法權」,凡在中國享有領事裁判權的國家,其在中國的僑民不受中國法律管轄,只由該國的領事或設在中國的司法機構依其本國法律裁判。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稅則》(1834年7月22日,香港);《虎門條約》;其他條的擴充
(1) 內容:
A——中國人與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間的訴訟:依被告原則;
B——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之間的訴訟:由所屬國審理;
C——不同國家的僑民之間的訴訟:適用被告主義原則:
D——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與非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之間的爭訟:前者是被告則適用於被告主義原則,後者是被告,則由中國法院管轄。
(2) 審理機構:
A一審——由在華領事法院或法庭審理;
B:二審上訴案件——由各國建立的上 訴法院審理;
C:終審案件——由本國最高審判機關受理。
(3)後果: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
2、觀審制度——強行干預中國審判的制度:即外國人是被告的案件,其所屬國領事官員也有權前往觀審,如認為審判.判決有不妥之處,可以提出新證據等。
注意:這種制度是原有領事裁判權擴充。
3、會審公廨。1864年清廷與英、美、法三國駐上海領事協議在租界內設立的特殊審判機關。
A——凡涉及外國人案件,必須有領事官員參加會審;
B——凡中國人內與外國人訴公案,由本國領事裁判或陪審,甚至租界內純屬中國人之間的訴工也由外國領事審判並操縱判決。
注意:這是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擴充和延伸。

熱點內容
所有執法必須符合立法目的 發布:2024-11-08 20:08:58 瀏覽:495
科克倫律師 發布:2024-11-08 20:08:58 瀏覽:298
使用被注銷的企業公章偽造合同承擔啥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08 19:29:54 瀏覽:685
法院的好 發布:2024-11-08 19:00:41 瀏覽:157
鄒濤法官 發布:2024-11-08 18:34:57 瀏覽:469
勞動法有關事假工資 發布:2024-11-08 18:10:55 瀏覽:180
合同法第378條 發布:2024-11-08 18:10:14 瀏覽:163
中介的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08 17:40:52 瀏覽:639
教育附加條例 發布:2024-11-08 17:35:33 瀏覽:992
別人借錢怎麼打條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08 17:30:09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