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五十九條
① 引起民事法律行為可變更可撤銷的原因有哪些
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行為雖已成立並生效,但因意思表示不真實,行為人行使撤銷權,使其自始不發生效力的民事行為。
《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規定了兩種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出現該規定的兩種行為,即可請求法院撤銷。
五十九條 【變更或撤銷情形】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一) 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
(二) 顯失公平的。
重大誤解的認定可根據《民通意見》第七十一條的規定認定: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後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並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
顯失公平可根據《民通意見》第七十二條的規定認定: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可以認定為顯失公平。
另外,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欺詐、脅迫手段或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也是可撤銷的。
《合同法》第五十二第二款條: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情形的認定可參照《民通意見》的有關規定認定。
最後要注意的是撤銷權的行使應當自有撤銷權的人知道或應當只當可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最長時間不超過五年。行使撤銷權應當通過法院行使。
② 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
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版規格和數量等發生錯誤認權識,使行為的後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並造成較大損失的行為。
(一)重大誤解與合同的的訂立或合同條件存在因果關系。
(二)誤解是合同當事人自己誤解。
(三)誤解必須是重大的。
(四)當事人不願承擔對誤解的後果。
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行為。
(一)此種合同對雙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
(二)一方獲得的利益超過了法律所允許的限度。
(三)受害的一方是在缺乏經驗或緊迫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行為。
③ 民法通則59條
第五十九條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二)顯失公平的。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
④ 依照我國《民法通則》規定,被撤消的民事行為被認為是()
屬於抄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民法襲通則》:
第五十九條 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
(二)顯失公平的。
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
第六十條 民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六十一條 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後,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對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⑤ 民法通則59條與合同法54條有什麼不同
民法通則:
第五十九條 【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
(二)顯失公平的。
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
合同法: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⑥ 無效民事行為有哪幾種
無效民事行為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等多種情況。
根據《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 下列民事行為無效: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4、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5、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6、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6)民法通則五十九條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第六十條 民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六十一條 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後,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第三人。
⑦ 《民法通則》第59,61條是什麼!
第五十九條 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
(二)顯失公平的。
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此條規定了行為人的撤銷權,因重大誤解或顯示公平則可以主張合同無效。第六十一條 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後,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對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第三人。
事後義務
⑧ 民法總則第147條與民法通則第59條的區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網頁鏈接第147條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網頁鏈接第59條的最大區別在於法律的有效性:後者2017年9月30日已經被前者替代而失效;其次法律就兩款條款針對的主體:前者是寬泛的所有民眾(行為人具有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予以撤銷的法律規定);而後者是針對組織、單位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責任的起始和失滅的法律規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