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學民法典
❶ 圍繞民法典淺談自己的認識
要說從《民法典》中學到什麼,可能真的不是三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也不應該是一個問答的量,前幾天通過時,整個法律圈都炸了,《民法典》對人們生活影響實在太大。不過作為專業人士,看到這樣他的問題難免又很感興趣,加上前幾天也初步的發了一些內容,所以我們還是來粗略的嘮嘮《民法典》這個話題。
一、體例結構
民法典的起草歷時近70年,幾輩法律人的心血成就了今天的國之重典,從結構上來說共計1260條,分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家庭婚姻、繼承、侵權責任七編,就在5月28日通過這一天,整個法律圈各種言論可謂萬馬齊喑,有說「專業選得好、年年似高考」的、有說「半生所學、毀於一旦」的,也有搬出第1260條來論證民法典的威力的,畢竟在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律中,《民法典》內容最多,條文最多,也達到了十萬字之最,更重要的是,《民法典》的出台直接廢止了幾十年來陸續通過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所以大家開玩笑說「半生所學、毀於一旦」。
二 具體內容
不過說到《民法典》的具體內容,就真的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了,雖然這部法律達到了1260條之多,但是它並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新」制定法,這話怎麼說呢,因為我們《民法典》的制定思路就是匯編制,先將各編制定成單行法,陸續施行,待各編都成熟後再匯編在一起,現有《民法典》各編中,只有人格權編沒有制定單行法,但是人格權編的具體內容又實際上散見於《民法通則》《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等單行法律中,可以說,整部《民法典》95%的內容都是現行有效各單行法律規定了的,所以不管是內行還是外行,不必恐慌,只需要翻著《民法典》和相對應的單行法,找到對應發條,即可理解民法典的具體規定,關於完整的內容,請看下圖:
把該圖認真看一遍,即可了解民法典的體例及大致內容,再有針對性的學習其中一些新規,就可以熟練掌握民法典了。
三 《民法典》新規
要說到《民法典》新規,可以說幾條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
1、規定了離婚冷靜期,民法典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2、未成年人在網路游戲平台大額充值、在直播平台大額大賞主播的,可以退款;
3、職場、校園等場所性騷擾得到遏制,法律規定: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
4、高空拋物傷人,整棟樓同賠(除非能證明自己不是傷人者)、物管對高空拋物傷人擔責,公安機關、城管等部門應當盡快調查高空拋物責任者;
5、網路APP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可能面臨巨額賠償及行政處罰。民法典規定,APP處理自然人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
6,高利貸從此絕跡,民法典明確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針對高利貸頻發、網路借貸無序、金融借款變相高息,民法典有了明確態度,從此再有高利貸的,法律將嚴打,我們期待最高法院司法解釋;
7、小區電梯廣告收益歸業主共享,過去很多年以來,我們一直看到,每個小區的電梯里都掛滿樓宇廣告,但絕大部門地區都沒誰過問廣告收益的歸宿,實際上這個規定也不算新規,在《物業管理條例》中有明確規定,公共區域屬於業主共有,收益也歸全體業主共有,但一直未上升到法律層面,這次,民法典明確規定,該類收益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
附言
鑒於民法典出台時間太短,我們也都還在學習過程中,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學習,一起總結,有什麼困惑的,可以留言一起交流。
❷ 為什麼要把家庭教育寫入民法典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在現代國民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並駕齊驅的「三駕馬車」。然而,家庭教育不同於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其特殊性:首先,它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核心在於立德樹人;其次,它是終身教育,無階段性;再者,它是私人教育,主要由父母等近親屬實施。家庭教育因此具有重要地位,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家庭教育本身是一個涵蓋面廣泛的概念,它是為提升家庭成員素養、實現家庭功能而開展的各種教育活動。其內容包括倫理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學習教育、資源與管理教育等;其外延包括親職教育、子職教育,以及性別和婚姻教育等。民法親屬編關於家庭教育的規范,側重在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履行監護責任時如何開展此項教育。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家庭建設。家庭建設成為新時期治國理政理念、思想、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建設的核心是家風,樹立良好家風的基礎在於家教。並且,家庭教育的目標不只關乎兒童健康成長與家庭福祉,也關乎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提供合格的高素質人力資源。
不久前,一對中國夫妻帶著自己6歲的兒子前往美國洛杉磯度假。在飛機上,孩子對鄰座青年的騷擾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在忍耐了3個小時、禮貌地請求孩子父親管教一下孩子無果後,青年終於忍無可忍,大罵了孩子的家長。孩子父親惱羞成怒,與青年大打出手,最終導致一家三口被美國海關禁止入境。實際上,近段時間以來,「熊孩子」在公眾場合吵鬧,父母不予以阻止導致路人出手「教育」孩子的新聞,頻頻見諸報端,凸顯了家庭教育的缺失。目前,民法典的親屬編正在抓緊編纂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性別與法律中心主任薛寧蘭提出,將家庭教育寫入民法典,刻不容緩。
❸ 民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中國民法的現代化作為一系列復雜社會因素促成的產物,具有其深刻依據,且不可逆轉。實現法律的現代化,以現代化的法律促成並維護社會的現代轉型,已成為中國法治建設的不歸選擇。「在全球現代化甚囂塵上的今天,無論我們給出什麼樣的理由來解釋中國人對民法典的想像和渴望,其本質仍然沒有逃離現代化編織的普遍主義的功利羅網。」囿於大陸法系的法治傳統,中國民法的現代化必然要以現代化、體系化的成文民法典為載體。但「自從世界進入工業化時代以來,各個國家都毫無例外地面臨現代性的挑戰,尤其是那些傳統深厚的文明古國」。中國正是如此。中國民法學者在向著既定目標奮勇前行的步伐中,卻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特殊的來自民法現代性問題的羈絆,斬不斷、理還亂,使他們經常產生壯志難酬的感慨。本文擬從分析中國民法現代化的背景出發,反思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提出緩和中國民法面臨的悖論和加快中國民法現代化進程的策略性建議。
一、民法現代性問題及其具體表現
現代化表徵一個社會急劇變動的過程,現代性則表徵現代社會的屬性。因此,法的現代化就是使社會生活中的法具有更多的現代性,更多地體現現代社會法的特徵。對於法的現代性因素,較為全面的概括是:1.公開性。法律的內容、法律制定與實施的過程應該向社會公開。未經公開的法律,不具有法律效力;2.自治性。法律是一套獨立的並由專門的機構運用專業知識加以適用的規則體系,法律活動成為一個獨立的專業領域;3.普遍性。法律調整的是一般人的行為,其價值內涵是法律面前必須人人平等,反對並消除特權現象;4.層次性或稱道德性。法律必須具有一定的內在的道德性,即法律必須符合一定社會特定歷史時期普遍的價值准則,並與人類社會最低限度的價值觀念保持一致;5.確定性。法律的內容、至少它的中心含義應該盡可能明確、無歧義,能夠給社會帶來更多的穩定和安全,而不應模糊不定、自相矛盾、過於原則,不確定的法律只能給社會帶來不確定;6.可訴性。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在法律規定的機構中通過爭議解決程序加以運用以維護自身權利的可能性;7.合理性。現代社會的法律機制必須成為由法律職業者操作的、符合一定理性原則的秩序機制,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從而能夠增加個人行動的可計算性;8.權威性。現代社會的法律就外在強制的效力而言,在社會生活規范體系中應該具有最高和核心的地位,具有不可忽視、不可冒犯的最高權威。
法律的現代性品格表明,法治現代化的核心是對形式合理性的追求和張揚。形式合理性是法治現代化結出的碩果。法治現代化的過程就是形式合理性變成自在自為的主體的過程。因此,「法律的形式合理性是法治現代化的一個基本的起碼要求,是否以形式合理性或程序化的制度安排作為法律運作的原則,這確乎構成了法制與恣意的人治之間的基本區別。」值得注意的是,法治現代化的歷史實踐證明,法律建構於非人格的關系之上,法律是無感情的,是以形式上正確合理的程序制定出來的,因而成為每個人行為的一般模式,從而使人的行為及其後果具有可預測性。但是法律從來沒有放棄對諸如正義、平等、自由、安全、利益等價值的忠誠,從來都把對價值基本原則的闡釋、維護和實現作為自己的宗旨。沒有價值底蘊的法律,其自身合法性必然遭到質疑,無法贏得人們的信仰,也就無法發揮應有的調整作用。現代法律張揚形式合理性,僅僅是轉換了人類追求美好價值的方式,試圖通過凝固的智慧、而不再依賴不可靠的人,使這些價值得到普遍的實現。法律的形式合理性是我們破解現代法治及立基於其上的資本主義經濟取得巨大成功的法門。
「法治理想得以鞏固的主要時期,乃是18世紀上半葉。當時法治的理想正逐漸地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實踐之中。」可見,現代法治的物質基礎是19世紀以前的社會經濟生活,總的看來,當時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平穩發展的黃金時代。政治上的相對穩定和經濟的平穩發展,要求法律秩序的穩定,要求確保法的安定性,使市場參加者可以進行計劃、預見自己行為的法律上的後果。這成為現代法治憑籍形式合理性取得巨大成功的約束性條件。這種生活條件下,法律通過對形式合理性的張揚,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實現它所追求的價值。而20世紀以後的世界則演變為一個極度動盪的、高度分化的、急劇變化的、各種矛盾沖突空前激化和各種嚴重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的極不穩定的世界。轉換了社會基礎使得現代法治對形式合理性的張揚與其追求的價值出現了斷裂,形式和價值的割裂必然要導致致命的問題,絕對地追求形式合理性,不正義的內容也能合理。這就是法的現代性問題。集中體現為由於缺乏對地域性知識、特殊性問題以及非正式規范的關注,現代法治一味追求形式合理性,使得其自身的合法性受到廣泛的質疑,如優勢群體在法治的旗號下對邊緣群體的「合法」壓制。
作為原型意義上的現代民法是西方文明的產物,具有鮮明的現代性品格:
首先,現代民法以抽象的人格為邏輯前提。民事主體制度無視主體的豐富個性,確立了民事主體普遍的權利能力。這種普遍抽象的權利能力滌除了人身上的一切經驗因素,主體的個性被削平,感性的光輝被褪去,所有的人均被簡化為「人」這一高度劃一的類的存在。「他不知道農場主、手工業者和工場主、企業主,而只知道完完全全的法律主體,只是人,而且它視這種認為絕對自由的人。」生活世界中人的千差萬別,完全被抽象掉。唯如此,主體自我才能成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准,而且對其自身的行為和社會地位負責。人類歷史才能實現從身份到契約、從歸功上帝到追求自我成就的發展。
其次,現代民法以民法典為基本載體。完備的民法典是大陸法系的一個基本特徵。在大陸法系只有通過制定民法典才能實現法治現代化。民法典以形式合理性作為貫穿民法制度設計始終的基本宗旨。民事主體被假定為理性人,民事行為被假定為理性行為,行為標准被假定為理性人標准……。關於「理性標准」的假設是民法體系的基石,正是基於這些假設和抽象,民法完成了對生活世界的簡化,建構了民法的大廈——民法典。民法典按照形式合理性的要求,全面規范了私人生活,將公權力阻隔於私人生活之外,製造了一個完全屬於市民的法律空間,為個體追求自由、知識、財富、幸福創造了適宜的環境。
再次,現代民法以普適主義的普遍性知識消釋地方性知識。現代民法是由理性人、法律行為、法律關系等概念、原則、制度在抽象的人性、普適的自然法精神的基礎上建構的,它是啟蒙思想的「自由、平等、博愛」觀念的具體化,它可以游離於形形色色、多樣化的社會生活。民法制度被視為是一種普遍性的知識,「放之四海而皆準,行諸萬世而不惑」。相應地,在普適主義的籠罩下,地方性知識往往被視為進步的障礙。日本學者穗積陳重在研究羅馬法對德國民法的影響時,就指出「羅馬法系經學理的研究之世界帝國法,而德國法則系成於種族習慣的自然狀態之限人、限地法。羅馬法之世界統一性,其發達之基礎,在於希臘斯多噶哲學之自然法說,無民族或地域之特殊性,……。故此文、野二法互相接觸,恰如冷熱二物相觸,冷體必吸收熱度,劣等文化國之必繼承優等文化之法制,乃自然之勢也」。
現代民法具有明顯的現代性品格,它以法典化的制度形式展示自我,外在性、直觀性追求形式合理性。當民法作為一種世界性知識向外界擴張時,它往往以與文化背景無關的純粹的、普遍性知識體系的姿態出現。民法所追求的價值則只能處於潛在性、隱蔽性的狀態。隨著社會情勢的變遷,即使在現代民法的原創地——西歐大陸,其民族精神與羅馬法精神、自然法思想、啟蒙思想等較相契合,民法的現代性問題也開始凸現。在與西方有著不同法律文化傳統的東方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將更為復雜。
中國民法獨特的現代性問題突出地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一)現代化的民法制度與人民生活的隔膜
「語言也是思想和文化傳統,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標志和象徵。只有把語言放在特定的思想文化傳統之中,與構成文化總體的認知系統、評價系統、心態系統、行為模式系結起來,對之進行多維、系統的分析,才能真正解決語言的內涵和意義,澄清語言混亂所引起的思想混亂」。因此,法律語言、法律制度必須置於特定的語境下才可能真正理解。
近年來,我國大量移植了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的民事法律制度,初步建立了民法的體系和框架。但由於對法律語言的語境、法律制度的文化背景、價值理念的忽視,引入的制度與中國百姓的生活有相當的隔閡,制度設計的初衷與實際運作的結果相悖離,以支離破碎的概念、規則、制度建構的民事法律體系無力承載公平、正義、秩序、自由等價值理念,無法成為調整社會生活的「活法」。龐大的民事制度體系並沒有導致市民社會生活的秩序化,也沒有給中國百姓的現實生活帶來確定的利益,民事制度的實際運作結果往往與其設計初衷相背離。一個明證就是在中國正式制度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仍然大量存在著以游離於正式制度之外、甚至有悖於正式制度的「私了」方式解決糾紛的現象。「所謂私了並不是不知法,而正是在知法後對國家正式法的規避;規避至少對於多數人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在規避中,國家正式法並不是不起作用,但其作用的結果卻可能和其規范取向不同甚至相反。」
(二)現代化的民法話語與人民生活的乖張
隨著民法的現代化,民法學界對學術共同體、精英話語的追求越來越高。這種精英式話語霸權在民法制度和市民社會間設置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一個概念的技術含量越高,它就越遠離日常生活而成為高度專門化的法律概念」。法律語言的精確性、技術性、專業性要求自身與市民社會保持距離。但是,過度的精英化必然異變為神秘化,把法律弄成玄而又玄、捉摸不定的虛幻之物。制度引入過程中不顧本土資源,搞精英話語霸權,生吞活剝異質文化的法律制度以表明與傳統法律文化的徹底決裂的貌似激進做法,使「中國許多民眾目前對待建的法治大廈或冷漠、或懷疑、或反對」。如此,民法則只能停留在文字層面,單純作為自我欣賞的理論模型。很難想像人們願意接受一種聞所未聞或根本無法理解的制度設計作為行為預期,「私的自治的社會理想」勢必成為空中樓閣。
游離於市民社會之外的民法制度還會極大地挫傷民眾的法律情感。法律情感體現了社會主體對法律的心態和情感體驗。「在對外保有威信,對內堅如磐石的國家,再也沒有比國民法感情更寶貴、更需要培育、獎勵的財產了。……法感情是整個大樹的根,當這根不發揮任何作用時,它將在岩土和不毛的沙地上枯死,其它一切都將歸於泡影」。法感情的培養有賴於法律自身的親合力。民法倘若奉行學術神秘主義,那麼就會使人們感到民法不是「人民自由的聖經」,而是權力者手中的魔杖;人們不再「為權利而斗爭」,而是盡力規避法律,尋求法外空間的世外桃源。
二、中國民法現代性問題的獨特背景
中國民法的現代化是在中國社會的現代化的總背景下展開的。中國社會現代化過程的特殊性,使得中國民法現代化的努力遭遇了種種挑戰,具有了西方國家民法現代化過程中未曾遇到的困難。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也由此變得十分復雜,其解決更成為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背景之一:中國民法的現代化是我們既定的選擇
近代以降,中國放棄了自己獨特的古老的規范體系而被迫移植西法,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極不情願地被納入世界歷史的軌道。這一移植過程雖然充滿了沉重與無奈,但是自清末沈家本修律以來,中國民法的現代化形式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自1986年中國民法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民法通則》頒布以來,成果更是有目共睹。介紹西方法律制度的著作、學說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學術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盛況空前;新合同法頒布實行、物權法草案成形、婚姻家庭法艷改、民法典列入立法日程,一片鶯歌燕舞。但是我們慣常使用的分析方法卻是脫離語境的分析實證主義研究方法,也就是,解構法典,從法典中找出抽象概念,以法律學說將其類型化,並通過形式邏輯的方法構築概念體系,進而形成規則、制度。繼而進行制度對比,純粹的制度對比研究往往流於形式,偏好形而上的思辨,陷於概念、規則、制度內部循環論證。具體制度的優越性、正當性、合理性多源於強式話語的支持,因而只能停留在建議和呼籲的層面,無法上升為界限分明的形式即認知理論的形態。這種純粹形式的分析技術表面上博採眾家之長,對各國法律制度信手拈來,隨心所欲,為我所用,實質上忽視了概念、制度在特殊語境下的功能,忽視了其在整個民法框架下的特殊意義,其結果必然是所建構的民法體系成為四不象的大雜燴。「我們不僅沒有領悟概念法學的體系性以及概念法學的語言的真正力量,即便是它的最基本的概念、制度和范疇也未被我們充分理解,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在概念法學的框架下蹣跚學步而已,還無力貢獻出一套為『法律工作者』共同接受的有效的知識體系來」。可見中國民法的現代化還是一個遠未實現的目標,因而又是我們無法選擇的目標。
背景之二:歷時性問題共時性解決的窘迫
法治雖然登陸中國的歷史已有百年,而且在當代中國獲得了無上光榮,成為治國方略,法治話語更是取得了前無古人的風行。但是中國由於先天的局限,不可能自發產生現代意義的法治。中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實踐更多的是出於無奈,依憑的則是對法治的神秘忠誠與先期熱情,缺乏理性的代表時代精神的理論作指導。由於缺乏對法治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性的、系統的反思與批判,真正的法治精神難以培育和建立。法治建設的種種努力必然要經受傳統的前現代的精神因素的沖擊。
中國長期處於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農業社會,農業是社會的主導產業,農民是社會的主體,與農業社會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到今天還主導著中國人的生活態度。務農的人通常有一個確定的活動范圍和明確的界限意識,有強烈的歸宿感。由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內外有別的界限意識。內與外的分類是中國人思維的一個首要前提,根據內外之別,又形成優劣、先後、尊卑之差,構成了完整的差等格局。凡是在涉及到與外國或外國人的關系時,內與外之分是我們一切判斷的不言而喻的前提。而且在中國人內部仍然存在各種「內外」關系,也很難實現平等對待。「十分重要的是立法的內在性質:以倫理為取向的家產制,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各地,所尋求的總是實際的公道,而不是形式法律。」「在傳統的中國社會,法的正統性不依賴於一個終極根據的設定,秩序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關系中的內在的『情境倫理』和『社會交換』」。中國的民法中體現這種界限意識的規范比比皆是,如對國有企業的特別保護、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特別優惠。
事實上,清末中國的現代化是一種防禦型現代化,中心思想是一個「保」字——保種、保教、保國、保民。強烈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主導著中國現代化過程的現代化意識形式,民族矛盾和民族自尊心是推動中國現代化的主要動力。對法治的選擇來源於其在西方社會的巨大成功,在先期熱情和神秘忠誠之中多少夾雜著不情願,至少可以說,最初的現代化在民眾的潛意識里是從對現代化的敵視開始的。這種夾雜著渴求、無奈和敵視的強烈的、復雜的現代化願望和情緒表現在法律思想領域中就體現為,既期待外國法律經驗能夠幫助我們擺脫各種困難,重建社會秩序,又在內心裡對其持懷疑的、不信任的、不情願的、排斥的,甚至抵制的態度。葛洪義先生把這種現象叫中國法的「現代情結」。這個現代情結,可以提供持續的來自前現代的反現代思想資源。因此,現實法治陡現其真貌,尤其是法治的局限性隨著時間的展開而逐漸暴露之時,就是前現代因素大舉反撲之日,法治建設就要面臨反復和回潮的危險,人們就可能棄法治如蔽履。
中國民法現代化的進程中不僅存在前現代因素的摯肘,而且同時遇到了後現代思想的侵襲。西方的後現代法學發端於20世紀下半葉,它是從後現代主義的哲學理念和方法進入法學和法理學開始的。這種與中國的法治建設共時性的思潮,在國門大開的今天,必然要對中國的法治建設產生影響。
針對西方社會法治的全面實踐,後現代法學全面挑戰和解構法治所安身立命的基礎和原則,不僅一針見血地揭露了現代法治由於追求形式合理性所導致的負效應,而且無情地貶低現代法治的巨大成就,其後果是可能使現代法治陷入危機之中,導致人們喪失建構現代法治這一法律帝國的信心和熱情,甚至產生拒斥現代法治的情緒。後現代法學對現代法治的挑戰擇其要者主要有三:其一,挑戰法律的至上性。這方面集中地表現為新的法律工具主義的興起。後現代法學認為,法律並非中立和客觀,任何制定的規則都是以法律名義所掩蓋的政治。法律成為推行某種政策的工具,政府藉助法律公開介入現代法學認為政府不應該介入的領域,政府使用的很多資源和權力都是由一系列新的法律所創造和支持的。而且法律是通過法官的解釋來適用的,解釋者不是人民,而是法官,隨著司法能動主義的興起,法院越來越成為公共政策的執行機構或者公共政策的制定機構;其二,挑戰法律的自治性。如今,「對法律自主性確信的支持力量被踢開了。首先,與『意識形態之終結』相聯系的政治上的共識破碎了。……自從1960年代以來,伴隨政治上共識的衰落,使諸如經濟和哲學(以及游戲理論、統計學、公共選擇理論和文學理論)這樣一些學科的興盛,這些學科可以與法律問題相聯系——並且看起來有日益增加的力量。似乎所有這些變化都還不充分,對律師根據他們自己的力量來解決法律制度的問題的確信也已被削弱。」法律解釋的規則隨著公共政策的要求搖擺,判決所需要考慮的政治因素過多而且處在變化之中,使統一的標准幾乎成為不可能。為解決社會問題,法學家和法官不得不在法律和其他社會領域之間尋求平衡;其三,挑戰法律的普遍性。後現代社會是告別整體性和統一性的社會,類似於法律普遍性這樣的宏觀歷史敘事已經完成了使命。每一個社會群體都有自己的主張,都有自己的關於什麼是公平、正義和美好社會的觀念。所以單一的正義、公平觀念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局部的、以多種方式存在的正義。法律的普遍性在後現代社會的多元化面前顯得空泛和遠離實際,掩蓋了法律代表權利的本質,甚至可能導致對社會邊緣群體的壓制。後現代法學的認識可能是偏激的,但其對西方法治的批評卻不乏啟示作用,更是西方社會改進法治的寶貴精神財富。
但後現代法學之於中國的意義卻遠較其對西方社會的作用耐人尋味。後現代法學的許多主張與中國的傳統法文化現象具有形式上的類似性,也可以說中國傳統的法文化表現出某種早熟的「後現代性」,可能成為衍生後現代的反現代精神土壤。
前現代思想與後現代思想本來屬於法治的不同發展階段需要應對的問題,即歷時性問題。前現代思想並不反對把法律作為一種工具,反對的是法的現代性,或者是現代性中的工具理性特徵及其基本精神;後現代思想則不僅反對、批判法的現代性,而且由其批判其中的工具理性,更不贊成把法律作為一種統治的工具,他們反抗的是所有統治形式,包括法律和理性的統治。但由於中國社會現代化的特殊性,它們同時出現在中國民法現代化的進程中,而且由於具有了共同的對立面,很容易結成聯盟,交相輝映,為本已非常難纏的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更加撲朔迷離,平添了許多西方國家無法體驗的復雜性。
中國民法的現代化需要對現代法治的深層次的理性認識,不僅要為現代法治的功績喝彩,而且要對現代法治的局限有充分的估計,必須同時認真對待前現代因素和後現代思想,同時應對來自兩方面的挑戰。中國民法的現代化是「壓縮」的現代化,其間充滿了太多的窘迫,我們經常需要採取一些相互矛盾的主張。
三、中國民法現代性問題的緩解
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發生在獨特的環境之中,留給我們的迴旋餘地極其有限,我們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內理性地面對中國、理性地面對民法。我們必須承認現代性問題的根源在於現代化的法律本身攜帶的自反因子,我們需要在選擇接受、認可法治現代化優點的同時,寬容、認可、默許它的問題,不能指望只享受它的福祉,而不承擔任何代價。於是我們認為,如果法治現代化仍然是我們的無悔選擇,那麼法的現代性問題是一個只能盡量緩解、而不可能得到徹底解決的問題。本文的著眼點是在民法典層面緩解民法的現代性問題。
(一)調整價值取向,為法律追求的形式合理性確立合法性
法律不是純粹的自然科學,單純的形式邏輯證明不足以確立法律制度的合法性,融入了人的主觀價值判斷的制度體系背後必須有龐大的價值理念體系對其進行支撐、整合。只有實現了背後的價值理念體系,法律的形式合理性才能獲得自在自為的合法性。「如果從嚴密的邏輯學角度講,既然法律應該規范社會生活,那麼就必須要預先確定通過這種規范所要實現的理想。而法律所要實現的理想,如果沒有一個預先確定的人類生活的最高理念,又是不可想像的」。因此,價值是形式合理性的先導,對其具有統率、整合的作用。離開價值,形式合理性只是空洞的軀殼,甚至連形式合理性自身也難於保證。現代中國的民事立法雖由被動轉為主動自覺,但由於長期漠視法律價值,又沒有足夠的法律思想啟蒙,加之對新時期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因而對作為民法靈魂的基本理念多停留在字面理解,缺乏深層感悟。鄭戈曾尖銳地指出中國法學「總是停留於介紹西方法律理論和注釋舶來的中國法律的水平,極少以中國社會為立足點來思考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是否需要法律以及需要什麼樣的法律。由於對這種基礎性問題缺乏理論上的探究,中國法學實際上處於一種沒有根基的狀態」。中國民法又何嘗不是如此?
意思自治是民法的核心理念,民法的基本任務在於維護私法主體的意思自由。但是共同性或中立性的游戲規則只存在於力量的均勢之中,在絕對的強勢者和絕對的弱勢者之間,所謂的規則都難免帶有私人規則的性質,成為支配者單方面意志的表達。意思自治能夠自然而然地保證民事主體所為給付的合理與平衡的前提是:主體相互之間存在事實上的平等性與互換性。基於此當事人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讓步的規則,各方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平等協商關系,當事人如果在協商中不能獲得自己所認為的「平衡」的條件,即可停止協商,另尋相對人。
當社會中的主體之間事實上存在嚴重不平等,這種不平等就排除了協商與讓步,導致主體之間的利益在法律上失去平衡。至20世紀,不平等問題日益深刻:不平等不僅存在於個人之間,而且存在於經濟實力相差懸殊的社會組織及各種類型的當事人之間。意思自治往往異化為一方當事人強迫另一方接受苛刻條件的權力。西方思想家曾尖銳地指出:在這種社會條件下,過分強調個人的要求,犧牲了他的那些有組織的同伴們的要求,天賦人權曾變得神授君權一樣殘暴。實現一種冠冕堂皇的壓制。
意思自治對於民法不可或缺,但它已無法單獨實現個人與個人之間利益的協調,也無法完全使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協調一致,中國民法必須吸收其他價值對其社會效果加以補正,以保護處於弱者地位的一方當事人,更為合理地組織社會經濟。解決問題的出路是張揚實質正義的價值,在某些場合以客觀公正取代私人意志選擇的主觀公正,限制形式上的意思自治,以實現主體之間的實質平等,平衡主體之間的利益以及主體利益與社會利益。法律不再對當事人的自治行為採取放任態度,或僅進行形式上的審查,而是要對是否締約、合同的內容、形式進行必要的實質性干預。最終由實質正義與意思自治形成制度妥協和反思性平衡。
(二)取向生活,從生活實踐中發掘形式合理的規則
價值是預設的人類生活的最高理念,是人對於「類」存在的超驗感受。作為主體的人要求民法體現對人——這種「類」存在的終極關懷。價值構造了理念世界人類生活的理想原型,它是一切制度設計正當性、合理性的源泉。
民法典提供的是理論框架、制度模型,屬於符號世界的范疇,強調形式邏輯的自足性,價值屬於意義世界的范疇,它賦予人類生活以意義;價值肯定人作為「類」存在的需要,民法典提供了滿足需要的工具,兩者統一於市民社會的生活,共同勾勒市民社會生活的圖景,提供一種生活模式。
「立法可以發現並記載這一切,但決然不可能憑空製造出這一切。那種希望籍由一個詳盡無遺的立法制度,即刻創制出一個嶄新秩序的企圖,只會摧殘現實,增加現實的不確定性,強化規則與事實之間的乖張,最終使得法律失卻規范人事而服務人世的功用與價值。職是之故,為了確保法律之為民族信念與民族意識的真實映象,成為適合民族生活狀況,造福人世生活的人間規則,必須首先考察民族的現實生活,並在對於往日民族生活的歷史考察中,今古觀照,釐清一切立法之得立基的生命源泉所在。」因此,法典必須是人類經驗的總結,只能是對現實世界形象經驗的概念化、體系化,必須委諸日常生活經驗的考察以確立其深層次的社會基礎。民法中的概念應該是對市民社會現實和抽象存在的一種單一化、抽象化的描述;法典的內在邏輯應該是日常生活邏輯的反映;邏輯體系的內在一致性對應該於市民社會生活的有序性。在這一意義上,民法典完全應該被理解對市民社會有序的生活圖。
❹ 為什麼把家庭教育寫入民法典刻不容緩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在現代國民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並駕齊驅的「三駕馬車」。然而,家庭教育不同於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其特殊性:首先,它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核心在於立德樹人;其次,它是終身教育,無階段性;再者,它是私人教育,主要由父母等近親屬實施。家庭教育因此具有重要地位,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性文件對家庭教育有所規范,但不夠全面系統。2006年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在家庭保護一章強調「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撫養教育未成年人。有關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應當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導」。2016年實施的反家庭暴力法要求「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當以文明的方式進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監護和教育職責,不得實施家庭暴力」。《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以及全國婦聯、教育部等九部委出台的《關於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年)》提出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城鄉公共服務體系。到2020年,90%的城市社區和80%的行政村建立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點,基本建成適應城鄉發展、滿足家長和兒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推進家庭教育立法的進程。
上述法律法規及政策措施,為各級政府和社會組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提供了依據,但其性質屬於公法和社會法規范。從私法層面推進家庭教育立法刻不容緩。
❺ 民法典,合法房屋辦證被侵佔怎麼辦
報警處理。
【拓展資料】
起訴流程如下:
1.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
2.提交證據: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住房被侵佔的證據。
3.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4.繳納相關費用。
5.開庭審理。
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條
【返還原物請求權】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七條
【物權復原請求權】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八條
【物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依法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1、與對方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糾紛。
2、依法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停止侵權(從被侵佔的房屋中搬出)、賠償損失。
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條
【返還原物請求權】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條
【權利人的返還請求權和佔有人的費用求償權】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佔有人佔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及其孳息;但是,應當支付善意佔有人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支出的必要費用。
根據《土地管理法》和《宅基地管理辦法》的規定,農村居民可以佔用劣質土地和荒地,但不能佔用耕地等優質土地資源。然而,許多農村居民擅自佔用農田建房。對於此類行為,國家明確提出將進行嚴厲處理,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將拆除擅自佔用土地修建的房屋,收回土地並處以相應罰款!
第二類:一直沒人住,破舊不堪
隨著經濟不斷向好,城市發展迅速大量的農村人員前往城市打工,在城市找份工作,安家立業這樣的話,農村的房子就沒人住了,一沒人住房子就會亂,就會臟長期以來,房子就會破舊不堪加,上也不經常回農村,房子也不經常修就會出現危房。
這樣的房子又沒人住,而且又極易出現安全隱患實,在是沒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國家也對此類房屋提出要求,必須拆掉此諸如此類房屋,因為一到下雨天這種極端天氣這種房子往往會最先倒塌,威脅周圍的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所以此類房屋不能存在,這種房子一般也不會進行補償。這樣的房子存在,會影響周圍的環境,現在房子都好好的,就這一個房子比較突出 而且沒人住了,也占著地方,浪費資源像這樣的房子,與其留著,還不如拆了,可以把地方用來耕地,或者蓋別的房子。
第三類:新蓋的,同時舊的也存在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因為我國規定原則上農村房子只能蓋一棟,不可以多蓋房子。因為隨著農村生活不斷變好,農民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自然就會想新蓋房子多蓋房子,但是往往他們的舊房子不會被拆掉,這就導致了一戶多宅多房的情況,但是我國又規定了原則上不可以出現一戶多宅多房的情況。
所以舊的房子就會被拆掉,要麼你自己拆要麼政府幫你拆。但是政府拆掉後,不會進行賠償,因為這種情況也屬於一種違規建築。現在農村新蓋的房子有很多的二層房,三層樓甚至有的還會在農村蓋起別墅,比城市的房子都要好但農村的房子花的錢也沒有城市多。想要開開心心掙錢住進自己蓋的新房子里。
第四類:沒有審批通過,就私自蓋的
在農村蓋房子,不是你想蓋房子就能隨便蓋房子,想蓋什麼樣的房子就能蓋成什麼樣的房子。這些都需要按照國家的規定和相關法律法規一步一步實行的。只有你提交的申請蓋房子的材料被審核通過並批准後才可以蓋房子。
農村裡面的人走進城市賺到了錢也打開了眼界,為什麼不能按照城市裡面的房子,也在農村蓋一棟相似的房子呢?但是不可以沒有經過審核通過就私自蓋房子,如果允許你蓋的話別人要求是不是也可以呢。
這樣的話就亂套了,每個人都要蓋房子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怎麼蓋就怎麼蓋,那就沒有規矩和章法了。所以這種情況下,蓋的房子也是屬於違規建築,要麼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相關手續,要麼就等著被強行拆除吧。最後受到損失和傷害的還是農民自己,得不償失。
民法典關於宅基地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的定義】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三百六十三條 【宅基地使用權取得、行使和轉讓的法律適用】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第三百六十四條 【宅基地的滅失和重新分配】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依法重新分配宅基地。
第三百六十五條 【宅基地使用權變更和注銷登記】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以上幾點就是我從《民法典》中得知的!
民法典+法律常識+投資學(全三冊):89(立省33元)
民法典+法律常識+經濟常識(全三冊):89(立省33元
民法典+法律常識+口才書+投資學+經濟常識(全五冊):129(立省55元)
❻ 全職媽媽在家帶娃,離婚時能獲得多少補償民法典有哪些規定
今年實施的《民法典》規定,在家庭事務中付出較多的,離婚時可以要求對方補償。這樣的法律規定,對全職媽媽來講,無疑是一個福音。全職媽媽不幸遭遇離婚時,究竟能得到多少補償?是按什麼標准計算的?沒有相應法律規定進行明確。今天,我們藉助一個案件,給大家聊一下全職媽媽在離婚時的補償標准問題。
寫在最後:從案例來看,全職媽媽在離婚時能得到的補償標准並不高,但這個補償標准並不能完全反映出離婚事件全貌,還請大家有一個客觀認識。不要拿全職媽媽的補償與保姆的收入再比較,沒有可比性的。大家也不要談什麼婚姻恐懼這類的話,都知道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男男女女不也是前赴後繼地往前沖嗎!婚姻本就是一場豪賭,賭贏了就會收獲滿盆滿缽的幸福,輸了也沒多大關系,大不了從頭再來,大家說對不對!
❼ 男子心肺復甦壓斷老太肋骨遭索賠,法院駁回了老太的訴訟請求,你怎麼看
關於此次事件,我感覺法院判決讓人很高興,這不僅僅是從法律層面做出了很好的決斷,對於整個社會而言也是伸張了正義。讓廣大群眾認識到我們應該對需要幫助的人們熱心幫助,如果沒有害人之心,相信法律一定會給我們一個公正的決斷。而且施救者孫向波先生也是葯店的老闆,對正確的緊急施救方法有一定能力,我也覺得不會存在操作不規范的行為。
要相信,正義可能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孫先生等了這么久,曙光終究來臨。但是此次事件也不能對齊老太一味地譴責,我們要知道人們都是自私的,換作他人可能也會有些小難過。所有事情都有兩面性,我們應該注重更重要的東西,比如此次事件,即使有些受傷,更重要的是保住了性命。
❽ 民法典從第一條開始,按照哪四個
總則編是《民法典》的開篇之作,對《民法典》其他各編起統領作用。
總則編共10章,包括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共204條。
其中,總則編第一章為基本規定,共12條。第一章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及依據(第1條)和民法的調整范圍及對象(第2條);第二部分,民法的基本原則(第3條至第9條);第三部分,民法的法源(第10條)、法律適用(第11條)及效力范圍(第12條)。
一、關於調整主體及調整范圍的理解(第2條)
【條文】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學習總結】
基於上述規定,第二條涉及民法的調整主體及調整范圍,調整主體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調整范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一)就調整主體而言
1.自然人
這一概念區別於《民法通則》中「公民」的概念,自然人的概念更為廣泛,也更符合現實需要。自然人是與法人相對應的民事主體,包括本國人、外國人和無國籍人,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藉助人體胚胎、生殖輔助技術出生的人,同樣屬於自然人。
按照《民法典》總則編中的第16條規定,胎兒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雖然沒有出生,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的自然人。作為民事主體的自然人需要法律承認。機器人不具有自然生物屬性,在現階段法律不承認其為自然人。
2.法人(有法律人格的組織)
法人作為一種組織,其既可以是人的結合團體,也可以是依特殊目的所組織的財產。與自然人相較而言,雖然法人、自然人都是民事主體,但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體,即法人是自然人的集合體。
《民法典》將法人分為三類:(1)營利法人。是指以取得利潤並分配給股東等出資人為目的成立的法人。(2)非營利法人。是指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3)特別法人。是指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
3.非法人組織(不具有法律人格的組織)
非法人組織是指不具有法人資格但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組織,亦稱非法人團體。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專業服務機構等。
非法人組織的主要特徵是:(1)從性質來看,非法人組織不具有擬制的法人資格,是介於自然人與法人之間的特殊民事主體。(2)從是否具有營利性來看,個人獨資企業、部分合夥企業具有營利性特徵,大部分專業服務機構屬於非營利性質組織。(3)從承擔法律責任來看,非法人組織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其出資人或設立人承擔無限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二)就調整范圍而言
1.人身關系
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包括三類:(1)基於民事主體人格產生的人身關系。主要是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的人格權,包括自然人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2)基於民事主體一定身份產生的人身關系。如自然人基於親屬關系產生的親權(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的身份權),基於監護關系產生的監護權;民事主體基於知識產權獲得的權利(如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中的人身權)。(3)基於其他社會關系產生的身份權,如榮譽權。
2.財產關系
財產關系主要表現為兩種:一種是財產所有關系,另一種是財產流轉關系。財產所有關系是民事主體在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物的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表明財產的歸屬關系,體現財產歸誰所有,以及其他人就該財產與財產權利人之間的利用關系。財產流轉關系是民事主體在轉移物的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是動態的財產關系,包括物的流轉關系、遺產流轉關系以及其他財產流轉關系,其中物(商品)的流轉關系是最主要的財產流轉關系。
財產所有關系著眼於利益的享有,是享有的自由和安全,主要由民法中的物權制度來保障。財產流轉關系著眼於利益的獲得,是交易的自由和安全,主要由民法中債和合同制度來保障。民法調整財產所有關系的目的在於維護財產的歸屬秩序,以保護財產的靜態的安全;調整財產的流轉關系的目的在於維護財產的交易安全和秩序,以保護財產的動態的安全。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以所有權為核心的物權制度和以合同為核心的債法制度,是一個國家民事法律制度的核心,是支撐市場經濟的兩大法律基石。
二、關於民法基本原則的理解(第3條至第9條)
(一)私權神聖原則(第3條)
【條文】
第三條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❾ 在民法典中找出經濟法教材中涉及到的主要法律規定,著名教材第幾章第幾節的內
個人觀點,是的,學法律的,應該考一個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不論你將來是否打算從事法律行業。
從專業角度出發,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比你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更能證明你已經學完並且初步掌握了法律這門知識。畢竟,法律說到底是一門實踐的科學,修完學分取得畢業證書,充其量只能證明你掌握了相關法學理論知識,而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才能證明你可以到法律實踐的汪洋大海里去嘗試著撲騰兩下了。
從職業發展的角度出發,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是從事法律職業必備的敲門磚和墊腳石。尤其從明年開始,司法考試被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所取代之後,不僅是傳統的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這四大類職業需要持證上崗,所有的法律職業人員,包括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法律顧問、仲裁員(法律類)、行政處罰決定審核人員、行政復議人員、行政裁決人員,都必須取得職業資格。簡單來說,想要從事法律相關行業,除非你是立法工作者、法學教育研究人員,否則職業資格就是你的飯碗。至於是考個職業資格證書容易,還是進入人大法工委或者當法學教授容易,你說呢?
另外,雖然這幾年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有點泛濫的趨勢,但「天下第一考」的名頭還在,證書還是比較吃香的,哪怕不從事法律職業,去公司做法務,或者從事金融、財稅等與法律聯系較為緊密的行業,也能給你多加點分的。
PS:看到有回答說打官司可以找沒證的人,這是扯淡,誤人子弟。律師行業固然魚目混珠良莠不齊,但絕大多數律師,還是要比普通人更專業可靠一點。此外,雖然法律對於訴訟代理人的范圍放得很寬,但在刑事訴訟實務中,除律師外,法院一般只接受被告人的監護人、近親屬作為辯護人,其他人想代理都沒資格;在民事訴訟實務中,除律師外,法院一般只接受單位員工、近親屬以及相關團體(如社區、村委會等)推薦人員做代理人,而這個相關團體推薦人員,除了需要相關團體的推薦信,還得去當地司法局蓋章後,法院才接納。
❿ 女性婚姻從大清律到民法典,表達的是什麼思想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人們的婚姻長期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上至皇帝三宮六院,下至富商巨賈妻妾成群,婚姻似乎從某種意義上,褪去了愛情與平等的色彩。
待到民國時期,萬千不堪忍受封建婚姻壓迫的人們奔走呼號,推動婚姻制度迎來一場翻天覆地的改變。那麼,在民國的婚姻制度中,究竟有多少從舊式向新式轉變的亮點呢?
圖|鄧穎超
制定法律時,鄧穎超同志曾深情的說:「中國長期停滯在封建社會,最受壓迫的是婦女,婚姻問題上婦女所受的痛苦最深。早婚、老少婚、買賣婚姻、包辦婚姻是普遍現象。」
鑒於舊式婚姻的陋俗,《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對婚姻問題進行了更加科學的規定,保障了男女雙方的利益。至此,婚姻制度走向一個新的輝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