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英美公司法

英美公司法

發布時間: 2022-04-26 07:30:59

① 求哪位法律英語高手,給寫一篇關於介紹英美公司法「揭開公司面紗」的小文章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describes a legal decision to treat the rights or ties of a corporation as the rights or liabilities of its shareholders or directors. Usually a corporation is treated as a separate legal person, which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debts it incurs and the sole beneficiary of the credit it is owed. Common law countries usually uphold this principle of separate personhood, but in exceptional situations may "pierce" or "lift" the corporate veil. A simple example would be where a businessman has left his job as a director and has signed a contract to not compete with the company he has just left for a period of time. If he set up a company which competed with his former company, technically it would be the company and not the person competing. But it is likely a court would say that the new company was just a "sham", a "fraud" or some other phrase,[1] and would still allow the old company to sue the man for breach of contract. A court would look beyond the "legal fiction" to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is not the only means by which a director or officer of a corporation can be held liable for the actions of the corporation. Liability can be established through conventional theories of contract, agency, or tort law. For example, in situations where a director or officer acting on behalf of a corporation personally commits a tort, he and the corporation are jointly liable and it is unnecessary to discuss the issue of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The doctrine is often used in cases where liability is found, but the corporation is insolvent.

Corporations exist in part to shield the personal assets of shareholders from personal liability for the debts or actions of a corporation. Unlike a general partnership or sole proprietorship in which the owner could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all the debts of the corporation, a corporation traditionally limited the personal liability of the shareholders. The limits of this protection have narrowed in recent years. Shareholders are increasingly personally liable.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typically is most effective with smaller privately held business entities (close corporations) in which the corporation has a small number of shareholders, limited assets, and recognition of separateness of the corporation from its shareholders would promote fraud or an inequitable result.

There is no record of a successful piercing of the corporate veil for a publicly traded corporation because of the large number of shareholders and the extensive mandatory filings entailed in qualifying for listing on an exchange.

[edit] United St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orporate veil piercing is the most litigated issue in corporate law.[2] Although courts are reluctant to hold a director or active shareholder liable for actions that are legal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rporation, even if the corporation has a single shareholder, they will often do so if the corporation was markedly noncompliant, or if holding only the corporation liable would be singularly unfair to the plaintiff. In most jurisdictions, no bright-line rule exists and the ruling is based on common law precedents. In the US, different theories, most important "alter ego" or "instrumentality rule", attempted to create a piercing standard. Mostly, they rest upon three basic prongs - namely "unity of interest and ownership", "wrongful conct" and "proximate cause". However, the theories failed to articulate a real-world approach which courts could directly apply to their cases. Thus, courts struggle with the proof of each prong and rather analyze all given factors. This is known as "totality of circumstances".

There is also the matter of what jurisdiction the corporation is incorporated in if the corporation is authorized to do business in more than one state. All corporations have one specific state (their "home" state) to which they are incorporated as a "domestic" corporation, and if they operate in other states, they would apply for authority to do business in those other states as a "foreign" corporation. In determining whether or not the corporate veil may be pierced, the courts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laws of the corporation's home state. This issue can be significant, for example, the rules for allowing a corporate veil to be pierced are much more liberal in California than they are in Nevada, thus, the owner(s) of a corporation operating in California would be subject to different potential for the corporation's veil to be pierced if the corporation was to be sued,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corporation was a California domestic corporation or was a Nevada foreign corporation operating in California.

Generally, the plaintiff has to prove that the incorporation was merely a formality and that the corporation neglected corporate formalities and protocols, such as voting to approve major corporate actions in the context of a ly authorized corporate meeting. This is quite often the case when a corporation facing legal liability transfers its assets and business to another corporation with the same management and shareholders. It also happens with single person corporations that are managed in a haphazard manner. As such, the veil can be pierced in both civil cases and where regulatory proceedings are taken against a shell corporation.

[edit] Factors for courts to consider
Absence or inaccuracy of corporate records;
Concealment or misrepresentation of members;
Failure to maintain arm's length relationships with related entities;
Failure to observe corporate formalities in terms of behavior and documentation;
Failure to pay dividends;
Intermingling of assets of the corporation and of the shareholder;
Manipulation of assets or liabilities to concentrate the assets or liabilities;
Non-functioning corporate officers and/or directors;
Other factors the court finds relevant;
Significant undercapitalization of the business entity (capitalization requirements vary based on instry, location, and specific company circumstances);
Siphoning of corporate funds by the dominant shareholder(s);
Treatment by an indivial of the assets of corporation as his/her own;
Was the corporation being used as a "façade" for dominant shareholder(s) personal dealings; alter ego theory;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not all of these factors need to be met in order for the court to pierce the corporate veil. Further, some courts might find that one factor is so compelling in a particular case that it will find the shareholders personally liable.

Berkey v. Third Avenue Railway, 244 N.Y. 602, 155 N.E. 914 (1927). Benjamin Cardozo decided there was no right to pierce the veil for a personal injury victim.
Perpetual Real Estate Services, Inc. v. Michaelson Properties, Inc. 974 F.2d 545 (4th Cir. 1992). The Fourth Circuit held that no piercing could take place merely to prevent "unfairness" or "injustice", where a corporation in a real estate building partnership could not pay its share of a lawsuit bill
Fletcher v. Atex, Inc., 68 F.3d 1451 (2d Cir. 1995) (http://scholar.google.com/scholar_case?case=16439332799546168049&hl=en&as_sdt=2002].
[edit] Undercapitalization
Minton v. Cavaney, 56 Cal. 2d 576 (1961). Mr. Minton's daughter drowned in the public swimming pool owned by Mr. Cavaney. Then-Associate Justice Roger J. Traynor (later Chief Justice) of the Supreme Court of California held: "The equitable owners of a corporation, for example, are personally liable . . . when they provide inadequate capitalization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conct of corporate affairs."
Kinney Shoe Corp. v. Polan, 939 F.2d 209 (4th Cir. 1991). The veil was pierced where its enforcement would not have matched the purpose of limited liability. Here a corporation was undercapitalized and was only used to shield a shareholder's other company from debts.
[edit]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See also: United States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made use of corporate veil piercing arguments and logic as a means of recapturing income, estate, or gift tax revenue, particularly from business entities created primarily for estate planning purposes. A number of US Tax Court cases involving family limited partnerships (FLPs), such as Strangi, Hackl, Shepherd, and Bongard, show the IRS's use of veil piercing arguments. Since owners of US business entities created for asset protection and estate purposes often fail to maintain proper corporate compliance, the IRS has achieved multiple high-profile court victories.

[edi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avoid having the corporate veil pierced is to form, not a corporation, but 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LLCs (as they are often abbreviated) do not have the formal structure requirements that corporations have, and may, for the most part, treat their company as a sole proprietorship or partnership, even if there are hundreds of owners (or members, as they are referred to in an LLC). This allows for the intermingling of assets, siphoning of funds, and many other things that corporations are not supposed to do, without forfeiting their limited liability.[citation needed]

[edit] United Kingdom
[edit] "Single economic unit" theory
It is an axiomatic principle of English company law that a company is an entity separate and distinct from its members, who are liable only to the extent that the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company's capital: Salomon v Salomon [1897]. The effect of this rule is that the indivial subsidiaries within a conglomerate will be treated as separate entities and the parent cannot be made liable for the subsidiaries debts on insolvency. Furthermore, it can create subsidiaries with inadequate capitalisation and secure loans to the subsidiaries with fixed charges over their assets,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the most honest way of trading".[3]

Although the secondary literature refers to different means of "lifting" or "piercing" the veil (see Ottolenghi (1959)), judicial dicta supporting the view that the rule in Salomon is subject to exceptions are thin on the ground. Lord Denning MR outlined the theory of the "single economic unit" - wherein the court examined the overall business operation as an economic unit, rather than strict legal form - in DHN Food Distributors v Tower Hamlets[4]. However this has largely been repudiated and has been treated with caution in subsequent judgments.

法學專業(英美法方向)的專業主幹課程都有哪些呢

法學專業(英美法方向)致力於培養既懂中國法又懂英美法、能夠熟練使用中英文從事法專律服務特別是涉外法律屬服務的國際化、外向型高端法律服務人才。本專業的學生應具備熱愛國家、熱愛民族、忠於憲法和法律的政治素質,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有強烈的正義感、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有扎實、廣博的專業基礎和較強的法律實務能力,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和強烈的時代意識。畢業生有能力通過司法考試,進入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從事涉外法律工作,也可到涉外企業或有關社會組織從事法務工作。有志者還可以繼續攻讀國內外大學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英美法方向
英美法導論 (英)
英美合同法 (英)
英美侵權法 (英)
英美財產法 (英)
英美公司法 (英)
英美民事訴訟法 (英)

參考北師大的專業設置~~~

③ 簡述公司資本制度

1、公司法公司資本制度的類型

按資本在公司設立時一次性形成或分次形成、注冊資本是授權資本還是發行資本,以及注冊資本是否有一定嚴格的限制一系列方面,對資本的形成方式劃分三種制度形式:法定資本制度、授權資本制度和折中資本制度。法定資本制度基本由大陸法系國家使用,確立目的是為了鞏固公司資本結構,維護交易安全,遏制公司濫設。授權資本制度則是為了籌集資金靈活方便,發揮資本的效用,以美、英為典型。折中資本制度是吸收了法定和授權的優點而設立的制度形式,德、法已逐漸吸收此制度。英美公司法將原有設立公司最低資本額逐步廢除,於1969年完全取消最低資本額,美國現在為止無統一資本概念,更沒有注冊資本概念。
2、 中國公司法第二十六條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公司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於法定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其餘部分由股東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

3、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三萬元。法律、行政法規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
4、 第八十一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公司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其餘部分由發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在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
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五百萬元。

④ 中國與G20其他國家其中的任意四個國家公司法的比較

香港與祖國大陸的經濟貿易,主要是在公司之間進行,相互投資也主要是以組建公司的方式表現。不過,兩地在公司方面的法律規定卻有著較大差異。就目前來說,在一國兩制的基本原則下,重要的不是消除差異,而是明確和理解差異,從而避免因差異可能帶來的負影響,或從差異中發現合理性和可借鑒之處。

一、兩地公司法基本概況

祖國大陸的公司法以制定法為基本表現,其主要內容是《公司法》,與之相關的有《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等。其中,《公司法》具普遍適用效力,《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只適用於外商投資企業。《公司法》與外商投資企業法對公司而言是普通法與特別法的關系。

香港的公司法由制定法和判例法兩部分構成。最初,制定法完全追隨英國,判例法也來源於英國和英聯邦地區,現在,香港已形成包括公司法在內的本地的制定法和判例法,而《公司條例》是香港製定法中篇幅最大的。香港《公司條例》具有廣泛的適用效力,不僅適用於本地公司,也適用於海外公司,不僅適用於私人公司,也適用於公眾公司,不僅適用於單一公司,也適用於公司集團、控股公司和附屬公司。

二、兩地公司法的主要差異及分析

公司法的規范對象主要是公司,公司是具有法律人格的組織。公司法既要規范公司的組織形式和組織結構,又要規范公司的內部行為和外部行為,故公司法既是組織法,又是行為法。然而,以何種價值取向為指導來設計組織規范和行為規范,則會導致風格迥異的規范體系。作為近代工業文明產物的公司,通過其積聚資本和分散風險的功能,有效地推動了經濟發展並改變著社會結構。從法律角度看,其根本奧秘在於運用了人格分離技術和權力平衡原理。所謂人格分離技術,是指通過塑造公司的法律人格,將公司成員的人格和公司的人格相分離,從而隔離公司責任和成員責任的法律技術。利用此法律技術,可確定公司成員的有限責任,能在最大的程度上積聚資本和分散風險。所謂權力平衡原理,是指將公司內部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分解由不同的機構行使,並界定相互制約關系的規則。運用該原理,能使投資者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從而產生職業管理者,可提高資產的營運效率。公司法所確定的組織規范和行為規范在何種程度上運用人格分離技術和權力平衡原理,通常決定於公司法對實現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均衡設計,而該設計又決定於立法者對安全、自由、公平、效益這幾個價值理念的取捨程度。從理論上說,如果公司法能充分體現這幾個價值理念,並將每一個價值發揮至極,這將是公司法的最佳境界。可是,這幾個價值理念之間有著內在的矛盾,當其中某一個發揮至極時,其餘的幾個則可能受損。因此,現實的公司法只能對其作一定取捨,相對平衡。

上述理論在內地與香港的公司法中有不同反映。從總體上看,內地的公司法以安全價值為主要取向,兼顧效益、公平和自由;香港的公司法以自由價值為主要取向,兼顧效益、公平和安全。這與兩地公司法的歷史背景有關。內地的公司法初創於50年代的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此後中斷,又恢復於70年代末的改革開放。在對外開放中首先確定了外商投資企業的有限公司組織形式,在對內改革中又逐步將公司制從私營企業擴展至集體企業和國有企業,目前將公司製作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主要途徑,並制定了與之相應的公司法。公司法的發展過程受特定時期的政治因素影響,起伏較大,不論在公司的適用范圍還是公司的設立監管等方面,有較多的限制。這種狀況現在開始有所改變。香港的公司法直接來源於英國,1856年通過第一部《公司條例》,從1948年起不再緊隨英國。現行《公司條例》修訂於1984年。香港公司法作為香港法律的一部分,以「建立自由,帶來活力」 為目標,為保障香港經濟自由、高效、繁榮發展提供相應規則。值得提到的是,香港繼1962年成立公司法修訂委員會後,又於1984年成立了公司法改革委員會,負責對香港公司法不時加以審議,以確保該法適合新的經濟環境的需要。內地雖尚無此專門機構,亦有學者提出改革公司法的建議。就當前兩地公司法的內容來看,差異較多,現擇其部分述評如後。

(一)關於公司性質的定位。

對於公司的性質,兩地的法律觀念不盡相同。內地通常認為,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在法律上,也將公司定位於「企業法人」 ,而公益性的事業單位等組織不能稱為公司。在香港,商業組織的主要形式是公司,但公司並非都是純粹的商業組織。根據香港《公司條例》第4條規定:「任何二名或多於二名為合法目的而組織起來的人士,可在一份組織章程大綱內簽署其名字,並遵從本條例中其他規定,成立一間具有法團地位的有限責任公司或無限責任公司。」在立法上,沒有將公司確定為商業組織。實踐中,一些學校、慈善機構、居民會等非商業組織也可以採取公司形式設立和運作,公司具有廣泛的社會性。這種做法,在內地公司法上是不可能的。對此也可能有另一種解釋,即香港是一個商業社會,因而社會組織也商業化。但我認為,這種解釋並不確切。

內地公司法對公司適用范圍有嚴格限制,這一方面是源於「營利性」的認識,視公司為商業工具,投資者希望以此為自己增加利益。另一方面也與多年前的公司被濫用而造成社會經濟問題的經歷有關。從安全穩定的角度考慮,不希望公司性質泛化。香港公司法容許公司有廣泛的適用性,也不否認「營利」為公司性質的根本,但在香港法上,營利和牟利有所區別,並不必然發生聯系。牟利是指投資者從公司分得回報,營利是公司通過經營獲利,使資產保值和增值,公司之營利並不必然向投資者分配。因此,一些公益事業就可以採用公司的方式來運作。在這里,公司成為經營管理的手段——組織形態意義上的工具,而不僅僅是商業工具,這使公司的人格分離技術和權力平衡原理獲得廣泛運用有了較為自由的空間,同時也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以改善。

在內地改革過程中,一些事業單位改為企業管理,頗類似於香港法上的公益事業公司化。不過,就目前的法律來看,在這方面尚須規范和完善,如果採用公司形式來處理此類問題,則有必要對現行公司法中某些限制性規定加以修改。

(二)關於公司類型的選擇。

學理上對公司的分類和法律上對公司類型的選擇,內地和香港有很大的區別,這種區別根源於大陸法系與普通法系的各自特徵。內地公司法受大陸法系的影響較大,香港的公司法則與普通法系一脈相承。

內地公司法規定的公司類型主要有:有限責任公司(包括國有獨資公司、外商投資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對於無限公司、兩合公司(即由承擔無限責任的股東和承擔有限責任的股東共同組成的公司)、股份兩合公司等有股東承擔無限責任的公司,在法律上未予承認。顯然,內地公司法對公司類型的選擇,看重的是股東責任有限。這種選擇,與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當代社會經濟中鼓勵投資的重要作用是吻合的,同時,也有利於改變政府對國營企業承擔無限責任的狀況。

香港公司法所涉及的公司類型較多,包括:私人公司、公眾公司、海外公司、無限公司、保證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經理負無限責任的有限公司、上市公司、附屬公司、公司集團等,但在《公司條例》中作明確定義的不多。上述公司類型中,最基本的是私人公司和公眾公司。

香港法中的私人公司(Private Company),是指具有下述特徵的公司:(1)成員(股東)人數二人以上五十人以下;(2)不向公眾發行股份和債券;(3)股份轉讓受嚴格限制。此種公司因不具有公開性,又被稱為封閉式公司。需要注意的是,香港法所指的私人公司只強調非公開性,而不強調投資者責任的有限性,因此具有較大包容度,可包含有限公司、無限公司、保證有限公司、董事經理負無限責任的有限公司。另外,私人公司中的有限公司亦可被稱為股份有限公司,即根據公司章程大綱,公司成員的法律責任僅限於所持有股份的承諾款額,此種公司即為股份有限公司。顯然,私人公司不同於內地的有限公司,兩地的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完全相同,因為內地的股份有限公司都是可以向公眾募集資金的。

所謂公眾公司(Public Company),是指可對公眾募集股本的公司。香港《公司條例》沒有對公眾公司做直接規定,而是通過《公司條例》第30條確定:如果公司修改章程,致使不符合私人公司的條件時,就須向公司注冊署長呈交一份符合公司條例附表2的招股章程陳述書而成為公眾公司(該附表2的標題是「私人公司成為公眾公司時須交付處長的代替招股章程陳述書的格式及其須列載的報告」)。從邏輯上說,公眾公司是私人公司的相對面,除私人公司之外的公司,就應該是公眾公司。但香港法律沒有規定如何直接成立公眾公司,而是以私人公司為基點來反映公眾公司,所以,如果一家公司在成立時就希望成為公眾公司而使其章程不具備私人公司的要求,具體該如何操作,香港的法官也感到困惑。與內地公司相比較,公眾公司相似於內地的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公眾公司包括一部分股份有限公司和部分上市公司。

私人公司與公眾公司在法律上的待遇是有差別的。私人公司可以不向外界公開業務狀況,每年向公司注冊官呈交(年檢)報告時,可豁免呈交資產負債表和核數師(負責財會監督的專業人員)報告,而公眾公司則不能享有這些特權,在香港注冊公司中,私人公司數量最多。

香港公司類型中的無限公司,保證有限公司,董事、經理或董事經理負無限責任的有限公司是頗具特點的。無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負無限責任,但公司具有法人資格,故債權人不能直接向公司成員主張權利;保證有限公司,是指公司成員承諾以在公司章程大綱中的認繳額(保證額)為限,於公司清盤時承擔責任的公司。這種公司的特點是,公司成立時,成員可不出資,公司所需要的資金可以另行籌措,股東的責任界限是承諾保證額,如果公司清盤時,營運資產已足夠清償債務,則股東不須最終出資。此種無本經營的方式,尤其適合於以推動藝術、教育、科學、福利事業為目的而設立的機構。但是,假如承諾人最後不能履行承諾,其風險必然會轉嫁給債權人。董事、經理或董事經理負無限責任的有限公司,是指由公司章程大綱確定,使公司的董事(Director)、經理(Manager)或董事經理(Managing director)負無限責任的公司。不過,無限責任只在公司清盤時才可能發生,從債權人角度看,此種公司有較強的安全性。這類似於大陸法系中的兩合公司。

香港公司法對公司類型的多元確定,不大注重邏輯關系,更多的是為實際需要提供盡可能廣泛的選擇,適應自由經濟的要求。多元本身就是自由的體現。不過,自由不是任意,所有自由的選擇都須以法律為邊界。香港公司法的意義之一正是在於為自由選擇公司提供法律邊界。

比較而言,內地公司法將公司類型限制在股東責任有限的范圍,大大降低了因多元類型而可能形成的不穩定因素,但是限制了實際存在需要的自由選擇。香港公司法中的保證有限公司、無限公司、管理者負無限責任的有限公司,在內地法律中尚無可對應的法律形式。這幾種公司,既可為社會中的多元需要提供更廣泛的自由選擇空間,也有利於處理管理者利益約束軟化的問題,又有利於對債權人利益的安全保障,而這些都是內地經濟改革中尚待解決的基本問題。

(三)關於公司資本的要求。

資本是公司營運的物質基礎,也是公司設立和存續必須具備的三要素之一。法律對於公司資本的要求,主要反映在公司設立時和公司設立後這兩個階段。在公司設立時,一般都要求遵循資本確定原則,即公司資本總額應確定於公司章程。然而,確定的資本總額是在公司成立前募足還是在公司成立後到位,這就形成了法定資本制和授權資本制的區別。在公司成立後,公司的財產是否必須維持與確定的資本總額相當以及資本可否減少,又有了資本維持及不變規則和資本補充及可變規則的不同。其間的差別,體現出立法者在安全與自由兩種價值理念中的選擇。

內地法律對公司設立時的資本要求,採取二元方式。其一,《公司法》採取的是法定資本制,該法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出資應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即:以生產經營為主的公司和以商品批發為主的公司不得少於人民幣50萬元,以商業零售為主的公司不得少於人民幣30萬元,科技開發、咨詢、服務性公司不得少於人民幣10萬元。該法定資本為注冊資本,是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實繳的出資額;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1000萬元,是實收的股本總額。上述注冊資本均足額繳納並經法定的驗資機構出具驗資證明,方可申請公司注冊登記。其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等外商投資企業法則採取授權資本制,允許投資者的出資在公司成立後一定時間內陸續到位。對於公司成立後的資本要求,也是採取二元辦法。依《公司法》成立的公司,其注冊資本可依法增減,減少後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法定的最低限額,當減少注冊資本時,應通知債權人,債權人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提供擔保,但倘若公司未能清償或提供擔保,公司能否減資,則未予明確,此系立法漏洞。而依《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和《外資企業法》成立的公司,其注冊資本則不能減少。上述二元規則,反映了立法者希望在安全和自由之間尋求一種平衡。

香港公司法對公司資本的要求,採取授權資本制。在法律上,無最低資本額的規定,但要求公司的注冊資本額應在公司章程大綱內確定。其確定的意義有二:第一,該注冊資本是公司名義上最高可募集的股本總額,一旦確定,非經修改公司章程大綱內的資本條款,不得更改。第二,公司注冊署以公司注冊資本額為注冊收費的基礎,除基本注冊費外,按千分之六比例收取。公司的資本分為注冊資本(名義資本)、發行資本、實收資本、未收資本、准備資本、資本准備等,其中准備資本較有特點。所謂准備資本,是經公司股東特別會議決定,除非公司清盤才予催收的未收資本。這部分資本對保障債權人的利益頗有意義。雖然公司可以自由運用所籌得資本,但公司條例規定公司不可隨便減損已繳付的資本。對此,《公司條例》及有關判例作了許多限制,如限制公司購買自己發行的股份,禁止附屬公司購買控股公司的股份,禁止公司用股本派發股息和紅利等。若公司需減少資本,除須經股東大會作出特別決議以外,還得向法庭請求頒令同意,而法庭頒令同意的前提是,所有提出反對的債權人已經得到清償或得到擔保。這樣處理的目的「是要保障公眾人士和債權人」 。

從上述內容來看,在公司資本問題上,兩地的法律均考慮了有關自由和安全的因素,不過,在安排上有所區別:內地公司法是通過在公司設立時的法定資本制和實繳資本的規則來保障交易中的安全,避免因資本虛假而造成交易風險,實現對債權人的保護。在此基礎上,公司資本的減少可被允許。這體現出的是「在安全前提下的有限自由」的模式(但公司資本減少時法律規定上的漏洞則例外)。而外商投資企業法的安排卻相反,是先考慮資本的自由(授權資本制),再考慮交易的安全(不得減少注冊資本)。香港公司法採取的是「在自由的基礎上保障安全」的模式。但與內地外商投資企業法的安排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1)允許准備資本存在,(2)可減少公司資本。比較來看,內地公司法對資本的安排側重於初始靜態資本的確定,力圖從公司成立之始就具備確保交易安全的基礎,但這種安排卻不利於提高資金融通效益,且實際上很難避免因抽逃出資或經營虧損而給債權人帶來的風險。對於內地公司法中有關資本的規定,有學者認為應朝授權資本制方向改進。香港公司法對資本的安排較自由靈活,看起來似乎容易產生交易的不安全,但可通過動態的資金融通來減小交易風險,並且,通過對投資後的嚴格監管及允許存在准備資本等措施,從動態結果上來保障交易的安全,這有利於提高資金融通效益。不過,法律似應對注冊資本的到位時間有一定要求,否則,無本經營的風險是難以避免的。

還應當注意的是,兩地法律都考慮到在公司減少資本時,須對債權人加以保護,但保護的程序和方式卻有區別:內地公司法採取通知債權人程序,對公司不予清償債務或不提供擔保的法律後果則不置可否,債權人無反對的資格;香港公司法採取法院許可程序,債權人有反對資格,而法院的許可以公司清償債務或提供擔保為前提。比較而言,香港法的規定更有利於保護債權人,只是大大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在這方面,內地公司法應予以完善。

(四)關於公司章程的規定。

公司作為組織,必須要有章程。公司章程是有關公司結構的組織大綱及公司行為的基本規則。章程對於公司,猶如憲法對於國家,不可缺少。然而,不同傳統的法律對公司章程的規定卻有所差異,「英美法將公司章程分為基本章程與附屬章程兩種,大陸法不作這樣的區分」 。這種差異也反映在內地和香港的公司法中。

內地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章程由股東共同制定,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由發起人擬訂經創立大會通過。公司章程應當載明的事項包括:公司的名稱和住所、經營范圍、設立方式、注冊資本、發起人姓名及認購的股份數、股東名稱和權利義務、股東的出資方式和出資額、轉讓出資條件、公司機構及其產生辦法和職權與議事規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的解散和清算等。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經理具有約束力。

香港《公司條例》將公司章程分為章程大綱和章程細則。章程大綱規定公司的名稱、地址、資本、目的、成員責任等對外昭示公司基本情況的內容。章程細則規定公司的成員大會、大會的議事規則、董事的任免、董事權力及職責、董事的議事程序、秘書、印章、帳目等公司內部管理的內容。《公司條例》的附件分別規定了各種公司章程的大綱和細則的範本,公司章程大綱和細則對公司及其成員均有約束力。

兩相比較,內地和香港的公司章程有以下主要區別:

在章程結構上,內地公司法採取一元結構,將公司的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集於一體;香港公司法採取二元結構,將公司的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分別處理。

⑤ 美國公司法的揭開公司面紗的法律原則產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內容是什麼

在英美法國家法院的許多案件中,為了追求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利益,常常會拒專絕承認一個屬合法成立的公司的獨立法人地位,直接探究公司與股東的真實關系,這種不考慮或忽略公司獨立存在特徵的做法,通常用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來表達,即「揭開公司的面紗」

⑥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大法系的范圍及特徵

大陸法系,又稱為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羅馬法系、羅馬——日耳曼法系,它是以羅馬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它首先產生在歐洲大陸,後擴大到拉丁族和日耳曼族各國。歷史上的羅馬法以民法為主要內容。法國和德國是該法系的兩個典型代表,此外還包括過去曾是法、西、荷、葡四國殖民地的國家和地區,以及日本、泰國、土耳其等國。舊中國國民黨政府的法律,大陸法系以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和1896年的《德國民法典》為代表形成了兩個支流。

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它首先產生於英國,後擴大到曾經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非洲的個別國家和地區。到18世紀至19世紀時,隨著英國殖民地的擴張,英國法被傳入這些國家和地區,英美法系終於發展成為世界主要法系之一。英美法系中也存在兩大支流,這就是英國法和美國法。它們在法律分類、憲法形式、法院權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別。

兩大法系在法律歷史傳統方面或者也可以說是它們兩者在宏觀方面的差別:

1、從法律淵源傳統來看,大陸法系具有制定法的傳統,制定法為其主要法律淵源,判例一般不被作為正式法律淵源(除行政案件外),對法院審判無約束力;而英美法系具有判例傳統,判例法為其正式法律淵源,即上級法院的判例對下級法院在審理類似案件時有約束力。

2、從法典編纂傳統來看,大陸法系的一些基本法律一般採用系統的法典形式。而英美法系一般不傾向法典形式,其制定法一般是單行的法律和法規。當代英美法系雖然學習借鑒了大陸法系制定法傳統,但也大都是對其判例的匯集和修訂。

3、從法律結構傳統來看,大陸法系的基本結構在公法和私法的分類基礎上建立的,傳統意義上的公法指憲法、行政法刑法以及訴訟法;私法主要是指民法和商法,英美法系的基本結構是在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分類基礎上建立的。從歷史上看,普通法代表立法機關(協會)的法律,衡平法主要代表審判機關(法官)的法律(判例法),衡平法是對普通法的補充規則。

4、從法律適用傳統來看,大陸法系的法官在確定事實以後首先考慮制定法的規定,而且十分重視法律解釋,以求制定法的完整性和適用性;英美法系法官在確定事實之後,首先考慮的是以往類似案件的判例,將本案與判例加以比較,從中找到本案的法律規則或原則,這種判例運用方法又稱為「區別技術」。

5、從訴訟程序傳統來看,兩大法系也存在一些傳統的差別,如大陸法系傾向於職權主義,即法官在訴訟中起積極的作用,英美法系傾向於當事人主義,即控辯雙方對抗式辯論,法官的作用是消極中立的。

6、從職業教育傳統來看,大陸法系在律師和法官的職業教育方面突出法學理論,所以大陸法系自古羅馬以來就有「法學家法」的稱號;而英美法系的職業教育注重處理案件的實際能力,比如律師的職業教育主要通過協會進行,被稱為「師徒關系」式的教育。

⑦ 英美法系國家是判例法國家,所以沒有成文的公司法 這說法對錯,求解

您好!這一說法是錯抄誤的。襲英美法系國家是判例法國家,此話不錯,但判例法國家也有各自的公司法。現代各國公司法大多奉行分工制衡的原則,將公司的組織機構分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三大塊。三機關各司其責,互相制約,為公司在法制的軌道上作良性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司的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關,由全體股東組成,代表全體股東的利益,對公司的重大事務行吏決策權。董事會是公司的執行機關,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以公司的名義進行經營活動。法律對兩機關的職權范圍作了明確的劃分,其中包括對公司可分配利潤的分配決定權。在公司盈餘分配決定權問題上,各國公司法的規定不盡相同,但都是有法可依的。謝謝閱讀!

⑧ 請問一下新公司法修改的主要內容

1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降至3萬並可分期繳足

現行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以下最低限額:以生產經營為主和以商品批發為主的公司人民幣50萬元,以商業零售為主的公司人民幣30萬元,科技開發、咨詢、服務性公司為人民幣10萬元。注冊資本要一次繳足。
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對上述規定作了三方面的修改:取消了按照公司經營內容區分最低注冊資本額的規定;允許公司按照規定的比例在2年內分期繳清出資,投資公司從寬規定可以在5年內繳足;將最低注冊資本額降至人民幣3萬元。
修改理由:現行法對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額規定數額過高,不利於民間資本進入市場,在某種程度上束縛了經濟的發展。要求注冊資本一次性全部繳足,也容易造成資金的閑置。同時,從目前公司登記管理的情況看,根據公司經營內容分別規定不同的最低注冊資本額實際意義不大。

2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降至500萬

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1000萬元。
草案:將這一限額降為500萬元。
修改理由:鼓勵投資創業,促進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

3完善出資方式的規定

公司法:出資方式為貨幣、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
草案: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修改理由:從我國的實踐和其他國家的規定看,可以作為股東出資的財產,應當是公司生產經營所需要、可以用貨幣評估作價並可以獨立轉讓的財產。同時,為保證公司資本的確定性,防止以價值不確定的財產向公司出資可能帶來的風險,法律、行政法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作出規定。據此應採用列舉和概括相結合的辦法,規定出資方式。

4調高無形資產在出資中所佔的比例

公司法: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20%。
草案: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30%。這意味著無形資產可占注冊資本的70%。
修改理由:現行公司法對無形資產的出資比例規定過低,但規定過高有可能影響公司債權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為此,應適當提高無形資產在出資比例中的比重。

5適當放寬公司對外投資的限制

公司法:公司可以向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並以該出資額為限對所投資公司承擔責任。
除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公司和控股公司外,公司累計對外投資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50%。
草案: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但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除公司章程另有規定外,所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本公司凈資產的70%。
修改理由:在保護交易相對人的利益、維護交易安全的前提下,應當便利公司的投融資活動,適應放寬對公司對外投資額的限制。另外,除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應當允許公司向其他非公司制的企業投資。

6對公司擔保行為加以規范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公司為他人提供擔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擔保總額及單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
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
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半數以上通過。
增加理由:公司為他人提供擔保,可能給公司財產帶來較大風險,需要慎重。實際生活中這方面發生的問題較多,公司法對此需要加以規范。

7高管違法給公司造成損害的要賠償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規定。
草案: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增加理由:從公司運作的實踐看,有些公司的董事、監理、高級管理人員不履行職責甚至損害公司利益的情況時有發生,應當強化責任追究機制。

8增加有關股東訴訟的規定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職務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股東可以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提起訴訟。監事給公司造成損害的,股東可以請求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提起訴訟。
監事會、監事、董事會、執行董事拒絕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等情況下,股東可以直接提起訴訟。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增加理由:現行公司法沒有關於股東訴訟的規定,在實踐中影響了股東權利的維護,有必要增加這方面的規定。

9股東可查閱董事會監事會會議決議

公司法: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大會記錄和財務會計報告。
草案: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公司債券存根、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
股份有限公司應當將上述資料置備於本公司,以便股東查閱。
修改理由:股東了解公司有關事務的實際情況,是保護股東利益的基礎和前提。

10中小股東在特定條件下可退出公司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有限責任公司連續5年盈利,並符合本法分配利潤條件,但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要求公司以合理價格收購其股權。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增加理由:有些有限責任公司的大股東利用其對公司的控制權,長期不向股東分配利潤,權益受損害的中小股東又無法像股份有限公司股東那樣可以通過轉讓股份退出公司,致使中小股東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因此,應當增加在特定條件下中小股東可以退出公司的規定。

11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享有提案權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在股東大會召開10日前提出臨時提案並書面通知董事會;董事會應當在收到通知後兩日內通知其他股東,並將該臨時提案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增加理由:現行法對股東會的召集程序、議事規則規定的不夠完善,沒有關於股東提案權的規定,給公司實際運作造成許多困難和問題,也影響了股東權利的行使。

12公司股東濫用權利逃避債務要承擔連帶責任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增加理由:在現實生活中,有的股東濫用權利,採用轉移公司財產、將公司財產與本人財產混同等手段,造成公司可以用於履行債務的財產大量減少,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有這類情形的,股東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為此,借鑒一些市場經濟發達國傢具有法律效力的判例和法律規定,總結我國人民法院的審判實踐經驗,為了維護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和正常的經濟秩序,應增加公司股東濫用權利逃避債務要承擔連帶責任的規定。

13上市公司可以設立獨立董事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規定。
草案:上市公司可以設立獨立董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
增加理由:獨立董事,是指與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不存在可能妨礙其進行獨立客觀判斷的一切關系的特定董事。20世紀60、70年代,以英美為代表的英美法系國家在不改變原有公司治理結構的模式下,通過設立獨立董事制度達到了改善公司治理、提高監控職能、降低代理成本的目的,實現了公司價值與股東利益的最大化。考慮到公司法修訂草案已規定股份有限公司都要設立監事會,對在上市公司推行獨立董事制度問題,宜只作原則性規定,為實踐中進一步探索留下空間。

14規范關聯交易行為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人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侵佔公司利益。否則,致使公司遭受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上市公司董事與董事會會議決議事項所涉及的企業有關聯關系的,不得對該項決議行使表決權,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決權。該董事會會議由過半數的無關聯關系董事出席即可舉行,董事會會議所作決議須經無關聯關系董事過半數通過。出席董事會的無關聯關系董事人數不足3人的,應將該事項提交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關聯關系,是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企業之間關系,及可能導致公司利益轉移的其他關系。但是,國家控股的企業之間不僅僅因為同受國家控股而具有關聯關系。
增加理由:目前,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實際控制公司的人利用關聯交易「掏空」公司,將上市公司變為大股東「提款機」的現象時有發生,侵害了公司、公司中小股東和銀行等債權人的利益,也給國家的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了潛在的風險。上市公司不規范的關聯交易行為,還有可能打擊公眾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心,長遠看來,對資本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應當對關聯交易行為加以規范。

15擴大可發行公司債券企業的范圍

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國有獨資公司和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其他兩個以上的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為籌集生產經營資金,可以依照本法發行公司債券。
草案:刪去上述限制性規定。
刪去理由:根據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和《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精神,應當允許符合條件的各類公司平等地利用債券市場籌集資金。 按照財政部的有關規定,企業已經不得再為職工住房籌集資金,公益金失去了原有用途。實踐中出現了大筆公益金長期掛賬閑置、無法使用的問題。

16刪去公司應提取公益金的規定

公司法: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5%至10%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
草案:刪去上述規定。
刪去理由:公司提取公益金主要是用於購建職工住房。住房分配製度改革以後,

17從制度上保障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規定。
草案:公司聘用、解聘會計師事務所,必須由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作出決議。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監事發現公司經營情況異常,可以進行調查,必要時,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協助其工作,費用由公司承擔。
公司應當向聘用的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議憑證、會計賬冊、財務會計報告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拒絕、隱匿、謊報。
增加理由:實踐中存在公司董事會、高級管理人員操縱會計師事務所做假賬的現象,影響了外部審計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為了保障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真正發揮外部審計的監督作用,有必要對此作出規定。

18簡化公司合並分立的公告程序

公司法:公司合並、分立、減少注冊資本的,應當在作出決議之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並在30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3次,未接到通知書的債權人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擔保。
草案:將至少公告3次改為一次;將公司合並、減少注冊資本時未接到通知書的債權人,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內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擔保改為45日內。
修改理由:現行公司法規定的公司合並、分立程序過於繁瑣。為了便利資本的重組和流動,在保障公司債權人了解公司合並、分立和減資有關情況的前提下,應適當簡化公告程序。

19特殊情況下股東可申請法院解散公司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公司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10%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增加理由:目前有的公司經營嚴重困難,財務狀況惡化,雖未達到破產界限,但繼續維持會使股東利益受到更大損失;而因股東之間分歧嚴重,股東會、董事會又不能作出公司解散清算的決議,處於僵局狀態。應當針對這種情形,研究借鑒其他國家的立法例,規定公司解散在正常情況下應由公司自行決定;在特殊情況下,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法院可以依股東的申請解散公司。

20強化公司的清算責任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公司因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等解散的,應當依法成立清算組組織清算。
增加理由:強化公司的清算責任,以解決公司不清算而解散、逃避債務問題。

21強調公司的社會責任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在總則中要求公司應當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履行社會責任。
增加理由:公司的運作行為不僅關系股東、職工等內部利益關系人的利益,也對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公司及其股東、董事、監事在追逐公司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也必須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

22具體規定職工代表在監事會中的比例

公司法:監事會由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組成,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民主選舉產生。
草案:監事會應當包括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於1/3,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修改理由:公司法修改中應加強對職工權益的保護。

23可以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1名自然人股東或者1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10萬元。股東應當一次足額繳納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額。
1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1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公司登記中註明自然人獨資或者法人獨資,並在營業執照中載明。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務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增加理由:一人公司設立比較便捷,管理成本比較低。允許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有利於社會資金投向經濟領域,同時,為了更好地保護交易相對人的利益,降低交易風險,應當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作特別的限制性規定,特別是要將公司財產與本人財產嚴格分離。同時考慮到股份有限公司更多地涉及公眾利益,目前各方面的認識還不太一致,各國做法也不統一,不應放開對一人股份有限公司的限制。

24明確中介機構的賠償責任

公司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草案: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因其出具的評估結果、驗資或者驗證證明不實,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除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外,在其評估或者證明不實的金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增加理由:中介機構出具虛假的驗資證明、評估報告等材料,使公司債權人對公司資本的真實情況產生誤解,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中介機構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⑨ 公司資本制度的類型

我國公司法公司資本制度的類型

按資本在公司設立時一次性形成或分次形成、注冊資本是授權資本還是發行資本,以及注冊資本是否有一定嚴格的限制一系列方面,對資本的形成方式劃分三種制度形式:法定資本制度、授權資本制度和折中資本制度。法定資本制度基本由大陸法系國家使用,確立目的是為了鞏固公司資本結構,維護交易安全,遏制公司濫設。授權資本制度則是為了籌集資金靈活方便,發揮資本的效用,以美、英為典型。折中資本制度是吸收了法定和授權的優點而設立的制度形式,德、法已逐漸吸收此制度。英美公司法將原有設立公司最低資本額逐步廢除,於1969年完全取消最低資本額,美國現在為止無統一資本概念,更沒有注冊資本概念。

我國公司法第二十六條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公司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於法定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其餘部分由股東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
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三萬元。法律、行政法規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八十一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公司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其餘部分由發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在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
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五百萬元。法律、行政法規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

由此可見,我國新公司法法已改變以往的法定資本制,而實行授權資本制。

但公司法第五十九條對一人公司卻作了特殊的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十萬元。股東應當一次足額繳納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額。
從這一點來看,一人公司又實行的是嚴格的法定資本制。(李雪峰)

⑩ 公司資本三原則的資本確定原則與授權資本制

又稱法定資本制,是指公司在設立時,必須在章程中對公司的資本總額做出明確的規定,並須由股東全部認足,否則公司就不能成立。
它有兩層含義:一是要求公司資本總額必須明確記載於公司章程,使它成為一個具體的、確定的數額;二是要求章程所確定的資本總額在公司設立時必須分解落實到人,即由全體股東認足。
法定資本制中的公司資本是公司章程載明且已全部發行的資本,所以在公司成立後,要增加資本時,必須經股東大會作出決議,變更公司章程的資本數額,並辦理相應的變更登記手續。
就股款繳納而言,認股人在認購股份以後,應負責繳納股款,但在具體操作時,又有兩種立法主義:一為全額繳納制,即認股人對其應繳納的股款必須全額一次繳清,不得分期繳納。如法國、台灣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規定即是。二是分期繳納制,即認股人對其應繳納的股款可分兩期以上繳納,不必一次全額繳清,但通常第一次繳納的股款不得少於全部應繳納股款的法定比例,其餘部分則由公司另行通知認股人分次繳納,一旦接到公司通知各認股人即應按期如數繳納股款,如義大利、丹麥公司法規定即是。
這種做法的優點:由於法定資本制要求公司設立時,全部注冊資本落實到人,因此可以保證公司資本真實、可靠、防止公司設立中的欺詐和投機行為,以及有效地保障債權人和交易安全。但是不利的地方在於:1.因為該原則要求公司在設立是募足全部資本,勢必給公司設立造成困難,從而降低設立效率,阻礙公司制度的發展。2.在公司成立初期,往往營業規模較小,需要投入營運的資本量有限,故可能導致籌集的資本的閑置和浪費。3.若公司在設立時籌集的資本數額較少,則其在經營過程中通過增加資本來擴張規模時又必須履行繁的法律程序。因此,德國、日本及我國台灣公司法已不再嚴守此項原則,而是對其加以改造和放鬆限制,使其更能適應公司靈活經營的需要。 授權資本制,是指在公司設立時,資本總額中亦應記載於章程,但並不要求發起人全部認定,只認定並繳付資本總額中的一部分,公司即可成立,未認定部分,授權董事會根據需要隨時發行新股募集。因為未認定部分已在章程中記載的資本總額之內,所以再行募集時,無須變更章程,也不必履行增資程序。
授權資本制的出現,使公司資本內容趨於復雜化,並呈現出五種不同的具體形態。
1.注冊資本(Registered Capital),又稱名義資本(Nominal Capital)、核定資本或核准資本,是指公司在設立時由章程載明的,經過公司登記和機關登記注冊的。公司有權籌集的全部資本,它包括公司已發行的資本和法律允許公司分期發行的資本,但是,大多數歐洲國家,如德國、法國、義大利、丹麥、瑞士和挪威等國公司法都規定,公司所有核准資本都必須全部認購和發行。因此,不論股東是一次繳足還是分期繳足股款,它都能在一定時間為公司所實際擁有,注冊資本就是我們一般所稱的公司資本。
2.發行資本(Issued Capital),也稱認繳資本,是指公司實際上已向股東發行的股本總額,即股東同意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認購下來的股本總額,發行資本可能等於注冊資本,也可能小於注冊資本。在授權資本制下,一般不要求注冊資本都能得到發行,所以它小於注冊資本,而在實行法定資本制的國家,公司章程所確定的資本應一次全部認定,即便在修改章程,增資發行新股時亦須如此。因此,其發行資本一般等於注冊資本,但股東在全部認定資本後,可以分期繳納股款。
3.實繳資本(Paid-up Capital),又稱實收資本或已收資本,是指公司發行股份,並經股東出資而實際已經收到的現金或其他出資的總額。它是公司現實擁有的資本,由於股東認購股份以後,可能一次繳清全部出資,也可能在法律規定的一定期限內分批繳清出資。因此,實繳資本可能等於或小於發行資本,簡言之,注冊資本、發行資本和實繳資本的關系便是:注冊資本≥發行資本≥實繳資本。
4.催繳資本(un-paid Capital)是指發行資本中應當繳清而尚未繳清,需由公司催繳的部分,這是授權資本制下與實繳資本相對應的一種公司資本的特殊形態。
5.授權資本(Authorized Capital)是指公司根據章程授權可以籌集的全部資本,授權資本僅須記載於公司章程。不必在公司成立時認定或募足,可以在公司成立後根據業務需要分次發行,在授權資本的數額之內發行新股,不必由股東會批准。由於授權資本非由股東全部認定,有學者認為它本身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司資本。「它僅僅表明全體股東授權董事會還可以分期發行股票的一種許可權,或者說預示著公司目前和今後可能達到的規模。」日本學者認為,授權資本「是通過章程授與董事會的股份發行許可權及其范圍。准確地說應叫授權股份數,它與法律上的資本無直接關系。」
上面是對相關資本概念的辨析。在實際中,為英美公司法所創立的授權資本制,並不要求發起人全部認定公司注冊資本,甚至只認定注冊資本總額中的小部分,公司亦可成立。它具有便於公司迅速成立的優點。公司增資時,可隨時發行新股募集,無須變更章程,亦不必履行變更登記程序,能夠適應市場經濟對公司決策迅速高效的要求。但是,在授權資本制下,公司的實收資本可能很少,注冊資本的相當部分未能落實到人。所以,它更可能被欺詐行為利用,減弱了對公司債權人利益的保護。
對這兩種公司資本制度的取捨,取決於立法者的立法意圖及不同的司法制度。
1.法定資本制度重在對公司債權人及社會交易安全的保護,更多體現了社會本位的立法思想。授權資本制則側重於對投資人和公司提供更便利的條件,較多地體現了個人本位的立法原則。
2.從兩大法系不同的司法制度來考察,採用法定資本制的大陸法系國家,法官的使命在於適用既定的成文法律,因而公司立法力求詳盡,公司資本力求確定,防患於未然,使公司依法運作,避免因公司資本不實給社會經濟秩序造成紊亂。採用授權資本制的國家,法官司法判決可以創設法律,成文法上的漏洞可以通過判例來彌補,英美司法判例所確認的「公司人格否認原則」、「公司資本充實原則」都是對授權資本制的補充和完善。 折衷授權資本制,由於法定資本制與授權資本制各有利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便於吸收英美國家的投資,德國於1937年頒布《股份法》規定了一種近似於授權資本制的「認許資本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也於1950的修改商法形成了「折衷授權資本制」。折衷授權資本制有兩種不同的立法例。
其一,對授權發行資本的期限予以限定,在折衷授權資本制度下,董事會雖然也可直接依據授權在法定范圍內發行股份,但其權利行使多有期限限制,這是它與純粹的授權資本制的不同,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法定資本制的增資困難,德國《股份公司法》第202條規定「章程可以授予董事會最長為期5年的全權。在公司進行登記之後通過發行以投資為條件的新股票,把基本資本增加到被批準的資本。」
其二,對授權發行資本的數額予以限定。實行折衷授權資本制的國家(地區)公司法都規定授權發行的數額不得超過公司資本總額的一定比例。如日本《商法》和我國台灣地區《公司法》均規定,授權董事會發行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資本總額的3/4.盧森堡公司法規定較為特別,即在公司設立時,全部資本必須予以發行。但是在公司成立後增加資本時,允許有在已經授權而尚未發行的資本。這實質上是在公司設立時和成立後的兩個階段,分別採取兩種不同的資本制度。
折衷授權資本制是在總結長期的公司資本法經驗,充分吸收法定資本制和授權資本制的優點,克服其弊端的基礎上誕生的一種新型資本制度。它有以下優點:1.減少了公司設立的難度,避免了因公司資本閑置造成的浪費,提高了公司運作效率。2.由於對公司首次發行股份的數額和公司資本總額的最後籌集期限作了明確限制,又使公司資本相對地穩定和確定,有利於保障債權人利益和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 資本維持原則,又稱資本充實原則。是指公司在其存續過程中,應經常保持與其資本額相當的財產。資本是公司對外交往的一般擔保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物質基礎,公司擁有足夠的現實財產,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股東有限責任給債權人帶來的交易風險。一般而言,在公司成立時,公司資本即代表了公司的實有財產,但這一財產並非恆量,尤其在公司的存續過程中,它可能因公司經營的盈餘、虧損或財產本身的無表損耗而在價值量上發生變動,當公司實有財產的價值高於其向外明示的公司資本的價值時,其償債能力增強,對社會交易安全自然有利,其實有財產價值大大低於公司資本價值時,必須使公司無法按照其所標示的價值承擔責任。從而對交易安全和債權人利益構成威脅,同時,由於股東往往對盈餘分配有著無限擴張的偏好,如果法律對盈餘分配沒有一定的限制,股東在短期求利動機的驅動下,就可能蠶食公司資本。
在各國公司法中資本維持原則有下面這些內容:
1.公司成立後,股東不得退股,不得抽回其出資,我國公司法第34條、35條、143條有規定。
2.股票發行價格不得低於股票面值。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表現形式,股份總和就是公司資本,為維持公司資本的實際財產價值,一般各國公司法都禁止公司折價發行股份。日本商法、德國股份公司法、我國台灣地區公司法、我國公司法都有這方面規定。
3.公司應按規定提取和使用法定公積金,法定公積金可視為資本儲備,主要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擴大公司的生產經營或增加公司資本,各國公司法大都對法定公積金的提取和使用作了明確規定。日本商法稱「盈餘公積金」,該法第288條規定了盈餘公積金的提取方法,289條規定盈餘公積金「除充作資本虧損的填補場合外,不得使用」,我國台灣地區公司法也有類似規定。
4.虧損或無利潤不得分配股利,各國公司法普遍規定。公司繳納所得稅後的利潤,須先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在彌補虧損及提取法定公積金和公益金之前,不得分配股息和紅利。而且,公司在雖無虧損卻無利潤的情況下,也不得分配股息和紅利,日本商法第290條規定,當公司違法分配時,公司債權人可以讓其返還。
5.公司原則上不得收購自己的股份或將其收為質物,德國股份公司法第56條,日本商法第210條,我國台灣地區公司法第167條以及我國公司法第149條作了規定。
6.債務不得抵銷,公司是法人,具有獨立的人格。公司與股東在法律關繫上是兩個獨立的主體。因此,公司的債務人不得以其對公司股東個人債權,主張與其所欠公司的債務相抵銷,即使是無限公司的債務人,亦受這一規則的限制。而且股東在繳納股款時,也不利以其對公司的債權實行抵銷,日本商法第200條第2項規定:「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不能以其對公司的債權抵作股款。」
7.股東和發起人的連帶認繳出資責任,當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未繳足出資,致使公司實收資本低於法定最低資本額和應收股本時,其他股東或發起人應負連帶認繳責任,而且當實物,無形財產估價過高時,股東或發起人也應承擔連帶補償責任。 資本不變原則,是指公司資本總額一經確定,非依法定程序,不得任意變動,資本不變原則只具有相對意義,並非指資本絕對不能改變,而是指公司資本一經確定便不得隨意變更。事實上,在公司成立後,有很多原因可以導致公司資本的增加或減少,如經營規模的擴大或縮小,股東人數的增加或減少。在公司法上,資本不變原則主要體現在公司增減資本所應具備的條件和應遵循的嚴格法律程序上。日本商法認為,公司增資對債權人無害,所以對增資條件不作嚴格限制,德國股份公司法對增加資本作了嚴格限制,該法第192條第(2)項規定,有條件增加資本應限於以下目的:1.用於保證可兌換債券的債權人的兌換權和新股票認購權。2.用以准備多個企業的合並。3.用於保證公司職工以支付現金為條件認購新股票的認購權,這些支付現金的要求涉及所有從公司獲得分離盈利的職工。各國公司法對減少資本的條件無一例外地加以嚴格限制,我國台灣地區公司法甚至規定有限責任公司不得減少資本總額。
五,我國公司資本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及立法建議我國從1983年開始著手公司立法,但由於意識形態上的爭論和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模糊待定,導致法制建設的長期困惑和分歧,公司立法亦處於時斷時續的狀態。直至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講話後,立法步伐才得以加快。雖然《公司法》制定歷時十年,但是嚴格地說,實際制定《公司法》的時候還不到一年,由於立法時間過於倉促,立法界和理論界對公司資本制度的最新演變趨勢缺乏研究,結果在公司資本制度的設計上存在問題也是在所難免。下由談談公司資本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及本人的一點立法建議。
(一)建議將法定資本制改為授權資本制或折衷授權資本制我國公司法奉行嚴格的法定資本制,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不得低於法定最低資本額(公司法第23條、第78條)、有限責任的公司章程應載明公司的注冊資本、股東的出資方式和出資額(第22條第(三)項、第(六)項)、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應載明公司的股份總額、每股金額和注冊資本(第79條第(四)項)、注冊資本均應在公司設立時繳足(第25條、經82條、第91條)。需要說明一點,我國的公司資本制度有一個例外,即在合營企業中採用授權資本制。《中外合資企業實施條例》第21條規定:中外合資企業的注冊資本為合營各方認繳的出資額之和。國家工商局《中外合資企業各方出資的若干規定》第4條規定,合營各方認繳的出資額可以在公司成立後分期繳付,有些地位的股份合作企業規定也採納了折衷授權資本制。如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股份合作制企業登記注冊暫行辦法》第8條規定:「企業注冊資金為股東認繳的股本總額,股東認繳的出資可以分期出資,但第一次必須注入認繳股份的百分之五十,最後一次必須在營業執照鑒發之日起一年內注入」。
除了上面提到的法定資本制的弊端外,法定資本制給我國股份公司的設立及發行新股造成的障礙以及所帶來的低效率和負作用已是客觀的事實,由於公司法將上市公司的股本總額定為在5000萬元的高位,使得相當一批業績好的中小型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無法滿足組建上市公司的條件,因而在上市包裝中為了湊夠法定資本而進行低效益的購並重組。這樣,規模上去了,資產質量和每股盈利下來了,不少上市公司為了依法一次性募足巨額的社會資金,只能挖空心思編項目,政府主管部門則忙於草擬項目批文,而這些項目的市場前景和盈利能力則存在巨大的疑問。面對一次性募足的龐大資本,在無項目可投的情況下,不少上市公司只好用作去炒股票、買債券、開發房地產或委託放貸,發起設立公司增資擴股或上市公司配股、增發、均陷入了繁瑣的召開會議,修改章程,辦理變更登記的程序之中,反復奔波,若不堪言,所有這些事實說明法定資本制已經不適用公司的發展。因此,建議在公司法修改時,把法定資本制改為授權資本制或折衷授權資本制,授權資本制與折衷授權資本制存在許多相同之處,兩者之間差別不大,考慮到從法定資本制轉換成授權資本制,落差太大。因此是否以折衷授權資本製作為一種過渡形式,我們認為也不失為一種穩妥的方法,不管立法者最終採用哪種制度,都是出於一種良好的願意,至於這種制度的實施效果如何,就不單單是一個法律問題,英美法系國家採用授權資本制之所以成功,與這些國家司法制度及配套設施完善,人們的交易習慣有很大關系。英美的「揭開公司法人面紗」無疑對於保障交易安全和債權人利益有很大幫助,美國建立了一些記錄公司資產和信譽的專門資料庫如「D&B(Dun & Bradstreet),任何人只要有電腦和一根電話線跟資料庫聯網就可以查詢,一次僅需幾十美元,查詢時只要在鍵盤上輸入對方公司的名稱和注冊地點,與公司有關的資料即出現在屏幕上,並可以列印出來,其內容包括公司的財務情況、員工人數、營業額、債務額、償還利息和本金的記錄、有無拖欠、有無懸而未決的經濟和法律糾紛等,通過這些材料,與公司打交道的企業或個人可以評估風險的大小,然後決定是否與對方公司交易。我認為這種方法可值得借鑒。
(二)關於公司轉投資的規定,《公司法》第12條規定:「公司可以向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並以該出資額為限對所投資公司承擔責任。公司向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除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本公司凈資產的百分之五十在投資後,接受被投資公司的利潤轉增本其增加額不包括在內」。從該條法律規定分析,我國《公司法》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公司的對外投資行為作了限制性規定:1.在公司對外投資的對象方面,只規定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形式,未對公司向公司制企業以外的投資對象進行投資作出明確規定。2.在公司對外投資的金額方面規定了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本公司凈資產的百分之五十,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公司和控股公司不受此約束。3.在公司對外投資的法律責任方面,規定公司以對外出資額為限對所投資公司承擔有限責任。
限制公司對外投資有下列積極作用:
1.限制公司的對外投資行為,有利於維護公司債權人的利益,防止和避免不良債權的形式,就公司最典型的債權人-銀行而言,其信貸原則是講求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在銀行-公司這一借貸關系中,銀行投入的是安全性、流動性俱佳,而盈利性不足的現金,通過貸款公司有效的經營運轉,實現信貸資金的盈利。在貸款公司運用信貸資金對外投資的情況下,雖然債的主體雙方並沒有發生變化,但是由於這部分信貸資金在貸款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形成的是長期投資性質的股權性資產,它的盈利狀況必須取得於被投資對象的盈利與否和盈利大小,從客觀上使銀行不得不面臨貸款公司和被投資對象的雙重經營風險,在貸款利率相同的條件下,運用信貸資金對外投資大大降低了銀行資金的安全性。同時從流動性方面考察,由於信貸資金的使用權掌握在與銀行無直接信貸關系的被投資對象手中,最終形成的是被投資對象的實物資產,而在貸款公司則只體現為財務會計上的股權性資產,一旦貸款公司發生財務危機甚至進入破產清算狀態,要資本市場性的約束,很難保證貸款公司股權資產的及時變現和銀行貸款的快速回收,因此通過法律形式對公司對外投資行為進行合理的限制,為提高銀行貸款及公司其他債權的安全性,流動性提供了保障。
2.限制公司的對外投資,有利於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防止社會資本的過度虛增。應該說,公司之間適度的投資行為是有利於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公司戰略,促進公司間良性競爭,推動經濟發展的,但是如果法律對公司的對外投資不加限制,則會導致一系列問題,不僅將損害公司股東,債權人的權益,而且會破壞整個社會經濟的運行。首先無限制的轉投資將造成社會資本的過度虛增,助長經濟運行中的泡沫成分,使宏觀經濟信息嚴重失真,最終必將導致經濟秩序的混亂。其次,公司不加限制地對外投資,將促使壟斷的產生,妨礙競爭,壟斷資本追求壟斷利潤的本質屬性,將極大地損害社會公平,阻撓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第三,無限制的轉投資會加大政府調控經濟運行的難度,抬高管理成本。
限制公司對外投資行為的消極影響如下:
1.限制公司的對外投資行為,是對公司行為能力的限制,將減少公司資產的盈利選擇,公司作為法人組織,享有獨立的法人財產權和相應的各種權利,公司的這種法人性質決定了它的行為能力與自然人不同,必然受到法律的限制。然而,如果法律對公司行為能力限製得過於嚴格,一方面是對公司法人資格的否定,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公司行為空間變得過於狹窄,就投資行為的限制而言,會導致公司資產的大量沉澱,嚴重影響公司目標的實現。
2.過分限制公司的對外投資,將限制資源的優化配置,不利於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公司運用其資產對外投資的過程,也是技術資金等各種生產要素不斷優化組織的過程。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大長處就是能夠利用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達到各種資源的最優配置,除了國家投資外,公司的對外投資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主要手段,世界經濟近百年來的發展歷史,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公司兼並,收購的歷史。跨國公司、企業集團等現代企業的發展壯大,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公司的對外投資,我國自90年代以來興起的公司重組浪潮,不僅對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起了促進作用,而且也為相應的立法完善提供了契機,過分限制公司的對外投資,將導致公司的投資沖動減弱,投資需要萎縮,難以形成經濟增長的有效支撐,從而造成整個社會經濟的衰退。
基於以上的種種原因和分析,我們可以進行有效的變革,在立法上可以作的就是:
1.就投資對象而言,《公司法》只規定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公司形式,這樣規定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國家倡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政策取向,但同我國企業組織形式的現狀和未來較長時期內非公司制企業仍將大量存在這一事實相比,缺乏務實精神,建議依照《民法通則》的原則將公司投資對象擴大為企業法人。
2.就投資金額而言,《公司法》規定以凈資產的50%作為對外投資的上限,為了充分保護債權人和中小股東的利益,促進合理的競爭,建議對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作出規定,如可規定為有限責任公司的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60%。股份有限公司的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40%。同時,由國務院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規范投資公司,控股公司的行政法規,作為對《公司法》的補充。
3.就公司對投資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而言,應借鑒國外先進成功的立法經驗,在堅持有限責任的一般原則前提下,針對經濟生活中實際存在的現象作適當的突破。如可規定為,除公司對所投資公司存在實際控制的情況外,公司以其資額為限承擔責任,至於何為實際控制,則可能通過國家最高審判機關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加以明確

熱點內容
法治文化道德 發布:2025-01-16 01:26:16 瀏覽:733
網路法院宣判 發布:2025-01-16 01:20:30 瀏覽:721
十八屆四中全會一手抓法治 發布:2025-01-16 01:11:56 瀏覽:457
孫斌律師 發布:2025-01-16 01:06:55 瀏覽:432
法院牢中華民族共同意識 發布:2025-01-16 01:04:02 瀏覽:158
雞情法院 發布:2025-01-16 00:07:58 瀏覽:104
楊文案交法院 發布:2025-01-15 23:26:41 瀏覽:568
溫州市城市市容和衛生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3:04:53 瀏覽:128
汕尾市城區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1-15 22:49:34 瀏覽:880
管理類專業經濟法課程名稱 發布:2025-01-15 22:43:35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