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19
1. 《中華人民共和國 刑法》第十九條身中七刀,肝部捅傷,無名指殘廢,下了病危通知書算重傷嗎
應該屬於重傷,但仍需經過法醫學鑒定。
《人體重傷鑒定標准》
第二條 重傷是指使人肢體殘廢、毀人容貌、喪失聽覺、喪失視覺、喪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對於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損傷。
第三條 評定損傷程度,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具體傷情,具體分析。損傷程度包括損傷當時原發性病變、與損傷有直接聯系的並發症,以及損傷引起的後遺症。鑒定時,應依據人體損傷當時的傷情及其損傷的後果或者結局,全面分析,綜合評定。
第四條 鑒定損傷程度的鑒定人,應當由法醫師或者具有法醫學鑒定資格的人員擔任,也可以由司法機關委託、聘請的主治醫師以上人員擔任。鑒定時,鑒定人有權了解與損傷有關的案情、調閱案卷和病歷、勘驗現場,有關單位有責任予以配合。鑒定人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規定,保守案件秘密。
第五條 損傷程度的鑒定,應當在判決前完成。
第六十八條 肝、脾、胰等器官破裂;因損傷致使這些器官形成血腫、膿腫。
2. 刑法中哪些是應當減輕或從輕的法定情節
一、應當減輕或從輕的法定情節
刑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對於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第五十八條規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從重處罰、從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判處刑罰。"第五十九條又規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刑法的這3條規定以及其他相應條款的規定,是我們對犯罪分子量刑掌握從重處罰或者從輕、減輕、免除處罰的法律依據。
(1)已滿14歲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刑法第十四條第三款);
(2)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危害的,應當酌情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十六條第二款);
(3)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危害的,應當酌情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十八條第二款);
(4)中止犯,應當兔除或者減輕處罰(刑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
(5)共同犯罪中的從犯,應當比照主犯從輕、減輕或者兔除處罰(刑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
(6)共同犯罪中的被脅迫、被誘騙參加犯罪的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比照從犯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二十五條)。
二、可以從輕或減輕的情節
(一)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結果的(刑法第18條);2.未遂犯(刑法第23條);3.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教唆犯(刑法第29條);4.自首(刑法第67條);5.立功(刑法第68條)。
(二)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1.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刑法第19條);2.預備犯(刑法第22條)。
(三)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的情節:1.在外國犯罪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刑法第10條);2.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刑法第68條);3.個人貪污數額在5000元以上不滿10000元,犯罪後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刑法第383條);4.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刑法第390條);5.介紹賄賂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介紹賄賂行為的(刑法第392條)。
(四)可以免除處罰的情節:1.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刑法第37條);2.犯罪較輕的自首犯(刑法第67條);3.非法種植 罌 栗或者其它毒品原植物,在收獲前自動 鏟除的(刑法351條)。
3. 學習刑法第十九條的心得體會
第十九條【又聾復又啞的人或盲人制犯罪的刑事責任】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這里的意思是:這個群體的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可以】而不是必須,這里有一個「酌情的問題」,沒有特殊意義。
【如認可望採納,祝你愉快。】
4. 如何理解與認定刑法第十九條規定的「盲
刑法第十九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本條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又聾又啞或者盲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是因為又聾又啞或者盲人,雖然生理上有缺陷,但其並未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不屬於無責任能力的人,因此,應當對其造成危害結果的行為負刑事責任;二是對又聾又啞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樣規定主要是考慮,行為人具有又聾又啞或者眼睛失明的生理缺陷,屬於生理發育不健全的人,在社會生活中,接受教育、了解事物,都會受到一定限制和影響,辨認事物的能力也會低於正常人。因此,對他們的處罰要輕於正常人。但由於具有上述生理缺陷的人實施犯罪的情節,造成危害結果的嚴重程度,以及行為人具有的生理缺陷等具體情況不同,處罰的輕重程度也應不同,因此,本條規定對「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所謂「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是指根據行為人的上述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不是必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於手段殘忍,情節惡劣,危害後果嚴重的,也可以不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處理這類人犯罪,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5. 刑法19條的問題
是的,必須是又聾又啞,又叫做喑啞人。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9條聾啞人從犯
你好!第一,根據《刑法》第十九條規定,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回輕、減輕或者答免除處罰。第二,根據《刑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7. 刑法19條關於生理有重大缺陷的人的刑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第十九條 又聾又啞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責任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於聾啞人必須是又聾又啞的人,這一條體現了對生理有缺陷的保護。
8. 從輕、減輕、免除處罰等情形有哪些
一、應當免除處罰的情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的情節:
1.防衛過當(刑法第20條);
2.避險過當(刑法第21條);
3.脅從犯(刑法第28條);
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緊急避險】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一款中關於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於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第二十八條【脅從犯】對於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三、應當減輕處罰的情節:造成損害的中止犯(刑法第24條)。
第二十四條【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四、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從犯(刑法第27條)。
第二十七條【從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五、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節: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75周歲以上的過失犯罪(刑法第17條)。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六、可以免除處罰的情節:
1.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刑法第37條);
2.犯罪較輕的自首犯(刑法第67條);
3.非法種植罌栗或者其它毒品原植物,在收獲前自動鏟除的(刑法351條)。
七、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
1.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刑法第19條);
2.預備犯(刑法第22條)。
八、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的情節:
1. 在外國犯罪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刑法第10條);
2.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刑法第68條);
3.個人貪污數額在5000元以上不滿10000元,犯罪後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刑法第383條);
4.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刑法第390條);
5.介紹賄賂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介紹賄賂行為的(刑法第392條)。
九、可以從輕、減輕處罰
1、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刑法第17條)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刑法第18條)
3、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刑法第29條)
4、自首(刑法第67條)
5、立功(刑法第68條)
6、按照被買婦女的意願,不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刑法第241條)
7、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刑法第390條)
9. 法定不起訴和酌定不起訴 存疑不起訴區別
法定不起訴是指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酌定不起訴是指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案件,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存疑不起訴是指對於經過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法律分析】
法定不起訴的適用條件:1、沒有犯罪事實;2、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3、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4、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5、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7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酌定不起訴的適用條件:1、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刑法第19條); 2、預備犯(刑法第22條第二款); 3、從犯(刑法第27條第二款); 4、在外國犯罪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刑法第10條); 5、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刑法第68條); 6、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刑法第20條第二款); 7、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刑法第21條第二款); 8、脅從犯(刑法第28條); 9、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刑法第37條);10、犯罪較輕的自首犯(刑法第67條);11、沒有造成損害的中止犯。12、構成犯罪,但是情節輕微,危害不大。存疑不起訴的適用條件:1、犯罪構成要件事實缺乏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的;2、據以定罪的證據存在疑問,無法查證屬實的;3、據以定罪的證據之間、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4、根據證據得出的結論具有其他可能性,不能排除合理懷疑的;5、根據證據認定案件事實不符合邏輯和經驗法則,得出的結論明顯不符合常理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10. 刑法中哪些是應當減輕或從輕的法定情節,哪些是可以從輕或減輕的情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法定的從輕情節有: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6、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7、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8、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9、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10、對於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11、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2、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13、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14、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5、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