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司法解釋
A. 關於勞動爭議案件使用的法律和司法解釋及條款有哪些
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續一)》的徵求意見稿,該徵求意見稿共36條,涉及勞動爭議案件諸多新的社會熱點問題,如,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傷害,要求用人單位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將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條款就是一大新亮點。
該徵求意見稿進一步擴大了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范圍,規定以下情形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予受理:一、未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二、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付勞動者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等福利待遇;三、尚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未按照規定報銷醫療費用、給付工傷待遇;四、解除勞動合同未按照法律規定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等。
而勞動者請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社會保險金糾紛、與用人單位因住房制度改革發生的公有住房轉讓糾紛;對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傷殘等級鑒定結論異議糾紛等則不屬於勞動爭議糾紛。
對於勞動者普遍關注的用人單位提出解除事實勞動關系是否應給予補償的問題,徵求意見稿明確,「勞動者請求給予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勞動關系領域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出台新的司法解釋很有必要。而勞動爭議案件事關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徵求意見稿一公布就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本刊接到的來電中,讀者在對一些條款拍手稱好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疑問和異議,我們將主要問題羅列如下,歡迎更多讀者參與本刊和東廣、華東政法學院勞動法律服務中心共同主辦的討論,發表你的意見。
條款:第三條下列糾紛不屬於勞動爭議糾紛:(四)勞動者與不具備合法用工主體資格的單位之間產生的糾紛。
疑問:現有《勞動法》是十年前制訂的,用工主體資格規定較窄。而現在的經營主體多元化,出現了民辦學校、民辦醫院等經營主體,在這些機構工作的人員如何保護?
條款:第四條不符合《勞動法》第二條規定的用工主體因服務或者提供勞務發生的下列糾紛,應當按照僱傭關系處理:(二)個體工匠與幫工、學徒之間的糾紛;(四)提供勞務的勞動者與建築施工或者其他勞務使用人之間的糾紛;
疑問:如果將個體工匠、建築施工包工頭等的僱傭列為個人僱傭,廣大民工的利益如何保護?企業主惡意個人僱傭,是否為規避勞動法提供了可乘之機?
條款:第十條勞動者因履行勞務派遣合同義務而發生的勞動爭議,應當以勞務派遣單位為被告;接受服務的單位直接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以及履行其他給付義務的,因拖欠、剋扣勞動報酬等發生的糾紛,可以接受服務的單位為第三人。
疑問:現在有很多企業通過勞務公司派遣的方式規避勞動關系,是否應考慮加重實際用工單位的責任,列為共同被告?
條款:第十九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業務培訓等提高勞動者技能的事項、服務期限以及違約責任有約定的,從其約定。雙方當事人沒有約定違約責任,勞動者在服務期限屆滿前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請求勞動者承擔退賠培訓費用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疑問:如果勞動者已完成了大部分的服務期合同約定,是否還要退賠全部培訓費,這樣是否公平?
條款:第二十二條勞動合同期滿後,用人單位沒有辦理終止或續訂勞動合同手續,勞動者仍在該用人單位工作的,視為雙方同意按照原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履行,已經形成的勞動關系,按照事實勞動關系處理。
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前款情形勞動關系的,應當按照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實際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
問題:如果經濟補償金只按照本單位實際工作年限計算,那1996年前的商調前的工齡是否不算?
條款:第三十三條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用人單位同意續簽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者在雙方續簽的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生效後六十日內要求變更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B. 勞動仲裁時效的司法解釋
1、以《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的1年為准; 2、從2008年5月舊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延長了勞動仲裁的申請時效,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而此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勞動仲裁的申訴時效是60天。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為一年; 3、法律依據:《勞動法》 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C.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第十一條變更勞動合同未採用書面形式,但已經實際履行了口頭變更的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且變更後的勞動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當事人以未採用書面形式為由主張勞動合同變更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解讀:
(1)本條在一定程度上會出現不利於勞動者的結果。
(2)《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勞動合同法》該條規定即考慮到了勞資關系中資強勞弱,勞動者在用人單位面前一般處於弱勢地位的客觀情形,所以在法定形式上就變更勞動合同事宜對用人單位加以限制,避免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隨意調崗降薪調整工作地點等現象出現。
(3)勞動關系最顯著的特徵是,勞資雙方是領導與被領導、管理與被管理、指揮與被指揮,是有一定人身從屬性的隸屬關系,這種屬性使得勞動者在變更後一個月內(尤其是在職期間)向用人單位提出異議/訴求的可能性極低。
(4)事實上,《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且還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不受該一年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據此,當用人單位的變更行為侵害勞動者權利時,勞動者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一年內申請勞動仲裁,而非所謂的一個月。
3.從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到2012年的地方紀要,再到2013年全國層面的解釋,其間內容的變化一定程度上能體現勞動法律體系的「立法」趨勢及其大環境的變化。
D.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司法解釋(三)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法釋〔2010〕12號
(201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89次會議通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已於2010年7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89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0年9月14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二○一○年九月十三日
為正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特作如下解釋。
第一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二條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引發的爭議,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三條勞動者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加付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四條勞動者與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應當將用人單位或者其出資人列為當事人。
第五條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以掛靠等方式借用他人營業執照經營的,應當將用人單位和營業執照出借方列為當事人。
第六條當事人不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仲裁裁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審查認為仲裁裁決遺漏了必須共同參加仲裁的當事人的,應當依法追加遺漏的人為訴訟當事人。
被追加的當事人應當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一並處理。
第七條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第八條企業停薪留職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以及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因與新的用人單位發生用工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動關系處理。
第九條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後果。
第十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辦理相關手續、支付工資報酬、加班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達成的協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應當認定有效。
前款協議存在重大誤解或者顯失公平情形,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一條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反悔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第十二條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未作出受理決定或仲裁裁決,當事人直接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但申請仲裁的案件存在下列事由的除外:
(一)移送管轄的;
(二)正在送達或送達延誤的;
(三)等待另案訴訟結果、評殘結論的;
(四)正在等待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開庭的;
(五)啟動鑒定程序或者委託其他部門調查取證的;
(六)其他正當事由。
當事人以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為由提起訴訟的,應當提交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出具的受理通知書或者其他已接受仲裁申請的憑證或證明。
第十三條勞動者依據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規定,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如果仲裁裁決涉及數項,每項確定的數額均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應當按照終局裁決處理。
第十四條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同一仲裁裁決同時包含終局裁決事項和非終局裁決事項,當事人不服該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按照非終局裁決處理。
第十五條勞動者依據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向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用人單位依據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中級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應當裁定駁回申請。
被人民法院駁回起訴或者勞動者撤訴的,用人單位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
第十六條用人單位依照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向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駁回申請或者撤銷仲裁裁決的裁定為終審裁定。
第十七條勞動者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第二款和調解仲裁法第十六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符合民事訴訟法第十七章督促程序規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申請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終結督促程序後,勞動者就勞動爭議事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先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依據調解仲裁法第十六條規定申請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終結督促程序後,勞動者依據調解協議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十八條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終局裁決,勞動者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用人單位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用人單位撤回撤銷終局裁決申請或者其申請被駁回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恢復執行。仲裁裁決被撤銷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結執行。
用人單位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被駁回後,又在執行程序中以相同理由提出不予執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E. 勞動爭議仲裁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勞動爭議仲裁司法解釋: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F.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 第四十九條什麼規定啊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九條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違反法定程序的;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十四條 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達成調解協議後,一方當事人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G.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一裁終局案件的規定
勞動爭議的一裁仲裁案件是指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或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用人單位對於一裁終局的案件的裁決即使不服也不能起訴。
北京市現在最低工資標准為2200元/月。
H.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三十三條的內容
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迴避,當事人也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提出迴避申請: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裁決的;
(四)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迴避申請應當及時作出決定,並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通知當事人。
第三十四條 仲裁員有本法第三十三條第四項規定情形,或者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將其解聘。
第三十五條 仲裁庭應當在開庭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在開庭三日前請求延期開庭。是否延期,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決定。
第三十六條 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視為撤回仲裁申請。
被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