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發布會
1. 民法典今日起施行了
是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對中國法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 民法典今日起施行,有何值得關注的內容
民法典今日起施行,值得關注的內容有:增設安寧權、增設居住權、更傾向於女性權利的保護等等。
1、民法典增設安寧權,還世界一個清凈
民法典把「私人生活安寧」納入隱私權,可以要求判決侵權方承擔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害在內的法律責任。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的權利,內容包括公民個人生活安寧權、個人生活情況保密權、個人通訊秘密權以及隱私利用權。
這種權利不止保護現實生活中的權利,也保護網路虛擬世界的權利。來源不明的簡訊、騷擾電話,滿屏亂竄的彈窗廣告、毫無底線的明星偷拍,都將成為打擊的對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安寧權的適用空間會不斷擴大,線上線下雙重維權,公眾的個人空間會變得愈發安全、自由。」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浩說。
2、民法典增設居住權,「以房養老」有保障
「居住權」是指權利人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以滿足生活居住需要的用益物權。根據民法典第366條和第371條,居住權的設定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合同約定或遺囑設定。
3、婚姻家庭編,新增條款更傾向於女性權利的保護
婚姻家庭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編的內容佔比不算大,但地位卻十分重要。即將實施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對比原來的婚姻法,存在著較大幅度的改動。比如,離婚冷靜期的增設,讓更多想要離婚的夫妻多了一個緩沖的機會。
此外,訴訟離婚實踐中,經常存在「久調不判」問題,民法典為解決此問題,新增一款「應准予離婚」的情形,即如果初次起訴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男女雙方分居滿一年,再次起訴離婚的話,法院應判決准予離婚,這給那些想從婚姻中脫身、卻始終深陷泥潭的人了一個新的解決思路。
(2)民法發布會擴展閱讀
新司法解釋:認定持續性、經常性的家暴為虐待
民法典出台後,相配套的司法解釋也將同步更新。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聞發布會稱,已全面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並修改制定了第一批與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賀小榮介紹,為促進婚姻家庭和諧穩定。注重引導樹立良好的家教、家風,弘揚家庭美德,促進家庭文明建設。此次公布的司法解釋中在反家庭暴力法明確規定家庭暴力的基礎上,將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認定為虐待,體現了對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鮮明價值導向。
3. 民法典對人民生活和國家發展有哪些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
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全黨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
民法典發布的意義和影響
中國民法典不僅僅是理論層面與思維層面的,而是源於生活實踐的。它是一部鮮活的「社會生活網路全書」。
民法規則它是源於生活又能夠影響人們生活的,它規范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法。我本人在實際的生活當中,十分在意自己的行為盡可能地不去影響其他人生活的安寧。比如對於可能產生噪音的吸塵器的使用時間,我就非常注意,通常會是在工作日的上午九點以後,以及節假日的上午十點以後才用吸塵器;晚上八點以後是絕對不會用的。民法中對於私人生活安寧的保護在隱私權當中極盡彰顯,它始終貫穿以及隱含的一條線索就是,當自己從事一些活動或者是獲得便利的同時,盡量不對他人產生影響;或者是盡可能給他人帶去一些便利,讓這個社會當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加和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而命名的法律,法律文本共包括七編,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以及侵權責任編。誠如有學者所言,民法典的七編所體現的不僅僅是編章結構的意義,它更是七本書的體現,內容非常豐富和厚重。涵蓋胎兒、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等等主體規則與權利保護規則,從鼓勵交易、維護交易安全形度進一步完善了物權法、合同法體系及相關規則。尤其是因應社會的實踐發展,增加了典型合同的類型;專設人格權編也凸顯了國家對於人格權權益保護的格外重視;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的規則也始終貫穿弱勢群體保護的理念;而設定相關規則侵權責任編也充分規定,行為人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法律責任等內容。
而且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范,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
4. 我國民法典的通過時間是什麼時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通篇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對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等作出明確詳實的規定,並規定侵權責任,明確權利受到削弱、減損、侵害時的請求權和救濟權等,體現了對人民權利的充分保障,被譽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
立法經過:
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力量起草民法典。此後,由於反右斗爭擴大化,立法活動被終止。
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議程,並於1964年完成了草案(試擬稿)。後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
1979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組織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雖然草案並未正式通過成為法律,但現行的民法通則都是以該草案為基礎。
2002年12月,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民法草案。之後,由於物權法尚未制定,加之對民法草案認識分歧較大等原因,民法草案最終被擱置下來。
2014年11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編纂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啟動民法典編纂工作,著手第一步的民法總則制定工作,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為基礎,系統梳理總結有關民事法律的實踐經驗,提煉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引領性的規則,形成民法總則草案。
2016年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副秘書長、發言人傅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民法典編纂工作已經啟動,從做法上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總則,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民法總則的徵求意見稿已經出來,預期6月份能夠提請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6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初次審議了民法總則草案,標志著民法典編纂工作進入立法程序。
2017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編草案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不再保留計劃生育的有關內容,新增離婚冷靜期。12月23日,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12月23日,民法典合同編草案二審稿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為體現對合同的保護,二審稿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2019年6月25日,栗戰書委員長主持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會議審議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和民法典繼承編草案。12月20日,法工委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進行了修改完善,並將2017年已經出台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編入草案,重新編排條文序號,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提請12月常委會會議審議。12月23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聽取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沈春耀作關於《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修改情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編纂情況的匯報。據沈春耀介紹,民法典(草案)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1260條。12月24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舉行分組會議,審議民法典草案。12月2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提請審議民法典草案的議案,決定將民法典草案提請2020年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5. 民法典主要內容概括
一、民法典包括什麼內容(《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的內容是非常多的,包括七大篇章,分別是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和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6. 從2021年1月1日生效實行的《民法典》從提出到制定有哪些過程
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力量起草民法典。此後,由於反右斗爭擴大化,立法活動被終止。
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議程,並於1964年完成了草案(試擬稿)。後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
1979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組織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雖然草案並未正式通過成為法律,但現行的民法通則都是以該草案為基礎。
2002年12月,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民法草案。之後,由於物權法尚未制定,加之對民法草案認識分歧較大等原因,民法草案最終被擱置下來。
2014年11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編纂民法典。
2016年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副秘書長、發言人傅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民法典編纂工作已經啟動,從做法上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總則,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民法總則的徵求意見稿已經出來,預期6月份能夠提請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
2016年6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初次審議了民法總則草案,標志著民法典編纂工作進入立法程序。
2017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編草案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不再保留計劃生育的有關內容,新增離婚冷靜期。
2020年5月28日,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7. 最高法發布民法典實施配套司法解釋,為何剛一發出就引起無數爭議
12月30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記者李萬祥確保《經濟法》全面實施。12月30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司法解釋全面清理情況,並公布了第一批支持民法典的7個新司法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實施。
民法典設計了許多新的擔保制度,以解決實踐中債權人過度保護、無形擔保影響交易安全、過度擔保等問題。根據立法的巨大變化,《民法典》保障制度司法解釋致力於平衡各方利益,消除隱性保障和過度保障。例如,削弱了未登記動產抵押權的物權效力,未登記動產抵押權在破產程序中不享有優先權;承認抵押權預告登記在一定條件下具有順序優先權;保護了一般擔保人的預告求償權等等等。
8. 最高法第一批發布了什麼民法典司法解釋
你好,民法典尚未正式施行,相關司法解釋也未發布。
9. 最高法發布民法典實施配套司法解釋,其他法律應該效仿嗎
《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梳理出591件司法解釋和相關規范性文件,修訂制定了第一批支持民法典的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
《民法典》第一部司法解釋著眼於解決時效問題。在民法典適用的時效性方面,重點解決了民法典與合同法、物權法等九部法律的銜接問題。它依法嚴格規定了追溯適用的適用條件,統一了判斷標准,保證了民法典的正確實施。《民法典》大大完善了擔保制度。為有效規范擔保交易秩序,降低融資成本,促進融資融通,最高法在清理廢除以往9個與擔保有關的司法解釋的基礎上,制定了新的《民法典》擔保制度適用司法解釋,擴大增信手段,保障債權實現,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和融資成本高的問題。
10. 關於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最高法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原則,最高法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時間效力的解釋在其中。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
第二十條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該合同的履行持續至民法典施行後,因民法典施行前履行合同發生爭議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因民法典施行後履行合同發生爭議的,適用民法典第三編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相關規定。
第二十一條 民法典施行前租賃期限屆滿,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租賃期限在民法典施行後屆滿,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第二十三條 被繼承人在民法典施行前立有公證遺囑,民法典施行後又立有新遺囑,其死亡後,因該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發生爭議的,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