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古代割鼻子叫什麼刑法

古代割鼻子叫什麼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4-29 00:46:40

『壹』 古代的劓刑是怎樣的刑罰

是五刑中肉刑的一種,劓刑會使受刑人被割去鼻子,是一種殘忍的刑法,會使受刑人嗅覺並且呼吸困難伴隨一生。

『貳』 古代有個割鼻子的刑罰叫什麼名字有什麼來歷

這種刑罰叫劓。

劓(yì)是一種割鼻子的刑罰。是古代五刑之一。起於商代。

劓刑
蚩尤所創.堯舜夏有此刑.劓刑重於墨刑,而輕於0(刖)刑.「夏有劓墨各千」,至商周仍然存在,「我乃劓殄之無遺育.」「非汝封刑人殺人,無或刑人殺人,非汝封.又曰劓0人,無或劓0人.」劓刑是割去鼻子的刑罰,另外也包括割去耳朵的刑罰.雖漢初有廢除肉刑之治,將"劓刑"以" 笞三百"代替,但由後來的文獻看來,劓刑依然沒有被「笞三百」所取代.例如金朝的舊俗,為了使放出來的罪犯與未犯過罪的良民有別,多在罪犯的臉上行劓做記號,稱為「劓0以為別」,這是劓刑的復活.

『叄』 刑鼻 是什麼刑罰

1、確切地說,應該叫「劓刑(yi xing)「,即被處劓刑的受刑人被割去鼻子回。屬於古代答「五刑」之一,另四刑為黥刑(在臉上刺字並塗墨)、刖刑(砍足,又稱剕刑,戰國軍事家孫臏即受此刑)、宮刑(閹割,又稱腐刑,漢朝歷史學家司馬遷即受此刑)、大辟(死刑);

2、劓刑年代久遠,據考證在上古時代已有此刑,直到周朝正式定名。直到漢文帝時予以從官方刑罰中廢除,但後世仍有人執行,至南朝梁武帝蕭衍時再次廢除。此後,未再入官方正式刑罰名錄中。

『肆』 秦朝割鼻子是什麼刑法

鼻子的鼻加個立刀,讀yi,四聲,我就不給你找了

『伍』 古代削鼻是犯什麼法

劓刑

劓刑,是中國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種刑罰。鼻子是呼吸空氣和辨別香臭的器官,鼻子沒了,雖然不至於危及生命,但它一方面影響了人的外形,同時對人格也是很大的摧殘。在中國歷史上,劓刑實施的時間之長、范圍之廣,是駭人聽聞的。

劓刑產生的年代極為久遠,上古時,就已實施劓刑,《易經》中曾說:「其人天且劓」。劓刑在夏、商時已普遍使用。據說,夏時受過劓刑的有上千人。

商代盤庚遷都到殷之後,下詔說:「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姦宄,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於茲新邑」。意思是,對那些不仁不義、桀驁難訓、一有機會就干壞事的人,輕者割去鼻子,重者處以死刑,使他們斷子絕孫,務必使新都城內不再有這一類人。

周代正式把劓刑定為「五刑」之一,五刑即黥面、割耳、宮刑、刖足、死刑,《尚書·呂刑》把這五種刑稱為「五虐」。《周禮·秋官·司刑》鄭康成註:「劓,截其鼻也」。劓最早見於甲骨文,從刀從自,「自」是鼻的古字,正象徵了用刀割鼻,也就是劓刑。

劓刑重於墨刑而,輕於刖刑。劓刑在周代運用的范圍其廣,史稱周初「劓罪五百」,至姬滿時增至千條。春秋戰國時期,劓刑仍被沿用。《左傳·昭公十三年》記載,楚「公子比為王……且曰:『先歸復所,後者劓』。」周代規定:「凡觸易君命,革輿服制度,姦宄盜攘傷人者,其刑劓」,就是說,那些違抗國君的命令、破壞規章制度、好淫偷盜、破壞治安、打架斗毆、傷人身體者,都要受割鼻之刑。

周代,受過劓刑的人常常被派去守關。因為他們被割鼻之後,面貌醜陋,不宜在稠人廣眾中生活,他們自己也不願呆在人多的地方,於是甘心接受命運的安排,到偏僻寂靜的遠處了此殘生。當時距京師五日里之外的三關有十二座關門,都是由那些受劓刑的人把守。

春秋、戰國以至初漢,劓刑是一種很普通的刑罰,被割掉鼻子的人說不清有多少。贏渠梁任用公孫鞅實行變法,有一次公子虔違犯禁令,公孫鞅就將他處以劓刑。劓刑在戰國及秦也用作懲罰士兵的刑罰,《商君書·境內》載,凡攻城之戰,兵士如「不能死之,千人環,賭諫黥劓於城下」。

劓刑有時與其他刑罰結合使用,如《秦簡·法律答問》載:「不盈五人,盜過六百六十錢,黥劓以為城旦」。嬴政時,劓刑更是家常便飯。太博趙高教嬴胡亥熟悉獄訟之事,隨意把人抓來割掉鼻子或斬首,作為嬴胡亥的實習。

當時真正犯了罪應當處以劓刑的不計其數。崔實在《政論》中說,秦滅了六國之後,把俘獲的六國軍士和百姓大都處以劓刑,竟然使社會上沒有鼻子的人比有鼻子的人還多,甚至人們以沒有鼻子為正常,有鼻子倒覺得丑了。「秦割六國之君,劓殺其民,於是赭衣塞路,有鼻者丑」。

公元前一六七年,劉恆下詔廢除肉刑,將劓刑改為用笞三百來代替,劉啟時更改為笞二百。從此,劓刑體為官刑被取消。

但是,後世仍不斷有人遵循古制,動輒將人割鼻。南朝梁時,蕭衍下詔將劓刑再次廢除。之後,在一些非漢族統治的朝代或非漢族居住的地區,仍正式使用劓刑。如唐代,吐蕃規定的各種肉刑,其中就有劓刑。

金代規定對那些犯了重罪而尚不至於被判處死刑者,要處以劓刑或割耳等刑罰,使他們留下標記,與一般平民百姓有所區別。

蒙古民族入主中原的元代也恢復過劓刑。公元一三三三年,朝廷下詔對強盜要判處死刑,對一般偷盜牛馬的人要判處劓刑。對一般偷盜驢騾者,初犯要處以黥刑,再犯處以劓刑。對那些偷盜豬羊者,初犯處以墨項,再犯處以黥面,三犯劓刑,劓刑後再犯者處死。其它朝代,加唐、宋、明、清等,官方規定的刑罰未見再用劓刑。

明代是各種酷刑肆虐的時代。在朝廷正式頒發的刑律之外,上至皇帝,下至吏役,使用非法酷刑簡直不擇手段。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佔領南京後,在懲治忠於朱允炆的朝臣時用到的五花八門的刑罰,其中就有割鼻。

『陸』 墨刑 ,就是割鼻之刑

不是

墨刑也叫黔面,就是在人犯的臉上刺字,一是表示懲罰,二是留作羞辱的紀念。墨刑自堯舜時開始興起,到了西周時其刑法已規定「墨罪五百」,即列舉應處以墨刑的罪狀有500條之多。周代,奴隸主們常把受過墨刑的人充作守門人,即「墨者使守門」。因為這些人的臉上帶有記號,走到哪裡都會被認出來,所以這些人一般都不會逃跑。而且,受墨刑者的四肢都是健全的,不影響勞動。春秋戰國時,許多受墨刑者都被用作修護城牆的苦役工。在秦末農民大起義的隊伍中,就有許多受過墨刑的囚徒。漢初被劉邦封為淮南王的英布,就在年輕時因犯小罪而受墨刑。
隨著歷史的發展,酷刑也越加名目繁多起來。像置人於死地的有凌遲、車裂、斬首、腰斬、剝皮、炮烙、熟煮、抽腸、剖腹、射殺、沉水、紋殺、鵡毒、火焚、釘顱、活埋等多種酷刑,聽來心膽俱裂,令人發指。

『柒』 割鼻子刑法怎麼念

黥劓:qíng yì

聲母:q、y

韻母:ing、i

意思:古代刑罰名。黥,墨刑。劓,割其鼻。

引證:戰國·諸人《戰國策·秦策一》高誘註:截其鼻曰劓也。

劓組詞

1、黔劓[qián yì] 古代兩種刑罰。黔,在臉上刺刻塗墨;劓,割去鼻子。黔,通'黥'。

2、劓殄[yì tiǎn] 商朝的一種死刑名稱。

3、息黥補劓[xī qíng bǔ yì] 息黥補劓本指修整面容的殘缺,以恢復本來的面目。

4、黥劓[qíng yì] 古代刑罰名。

5、劓刖[yì yuè] 割鼻斷足。

6、救黥醫劓[jiù qíng yī yì] 黥,刺面;劓,割鼻。均為古代刑罰。救黥醫劓,指醫治刺面之傷,補上割掉之鼻,謂恢復本來面目。

『捌』 中國刑法的墨、劓、宮、刖、大辟,它們分別是什麼

分別是:

1、墨:就是在面部、耳後、頸項、手臂上刺刻後塗以墨的刑罰,是最輕的刑罰。戰國時秦稱為黥刑,廣泛適用,並與其他刑罰相結合。漢文帝廢肉刑時,黥刑被廢。魏晉南北朝時期間或使用,到梁武帝時期再度被廢。隋唐無此制。五代後改稱刺字,並與流刑結合使用,稱為刺配,沿用至清。

2、劓:割掉鼻子的刑罰,重於墨刑。這個刑罰起源於夏,周代廣泛適用。戰國及秦時與其他刑罰結合使用。漢初亦沿用劓刑。漢文帝除肉刑,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時,劓刑尚間或使用。隋以後不見於刑典,只有金國早期對於犯重罪的贖刑者,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別於一般平民。

3、刖:就是斷足,也稱剕刑。重於劓刑。春秋戰國時普遍施用。齊國因受刖刑者多,曾出現「屨賤踴貴」現象,踴就是刖足者穿的鞋。秦及漢初,罪重者斬右趾,罪輕者斬左趾。漢文帝時期改刖左趾為笞五百,刖右趾為棄市。至漢景帝時,又下令應棄市的犯人,如願意刖右趾,可以聽許,廢除的刖刑又被恢復。自魏晉以後,律典中已無刖刑的規定。

4、宮:就是破壞生殖器官。男始於夏代苗族的蒼刑,秦、漢時亦稱腐刑、蠶室刑、陰刑。男子割勢即割下男子生殖器。女子幽閉,古有兩說。一說為禁閉於宮,另一說為用棍棒椎擊女性胸腹,使胃腸下垂,壓抑子宮墮入膣道,以妨交接。宮刑最初用以懲罰淫罪,後來也適用於謀反、謀逆等罪,並擴大到連坐的犯人子女。

5、大辟:即死刑。其名稱和執行方式各代不盡相同。先秦時有炮烙、剖腹、醢、脯、戮、斬、焚、踣、罄、轘、辜等。戰國及秦有鑿顛、鑊烹、抽脅、車裂、囊撲、梟首、腰斬、棄市等。漢初以腰斬、棄市、梟首為主。北魏有轘、腰斬、殊死、棄市四等,後改為梟首、斬、絞三等。北齊、北周因襲不改。隋、唐定死刑為斬、絞兩等。

(8)古代割鼻子叫什麼刑法擴展閱讀

五刑是由五行相剋而產生的,從夏代開始逐步確立,於西周時期寫入呂侯編著的《呂刑》,是一種野蠻的、不人道的、故意損傷受刑人肌體的刑罰。

五刑相關:「火能變金色,故墨以變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節;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宮以斷其淫;水能滅火,故大辟以絕其生命。」(《逸周書逸文》)

五刑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宮,大辟,刵刑-割耳朵,劓刑-割鼻子,剕刑-砍雙腳,宮刑-剜掉性器,大辟-死刑,從夏代開始逐步確立,於西周時期寫入呂侯編著的《呂刑》,是一種野蠻的、不人道的、故意損傷受刑人肌體的刑罰。

進入封建社會後,奴隸制肉刑開始逐漸被廢除,從漢初的文景帝廢除肉刑開始,以自由刑為主的封建五刑產生了,封建五刑分別為笞、杖、徒、流、死,最初在隋《開皇律》中作為刑罰體系得以體現,隨後由唐朝律疏(《武德律》《永徽律》(唐律疏議))進一步完善,標志著中國刑罰制度的重大進步。

參考資料來源:墨刑-網路 劓刑-網路 宮刑—網路 刖刑-網路 大辟-網路

『玖』 古代割鼻子的刑罰,叫什麼

古代割鼻子的刑罰叫做劓刑 ,相信對古代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對於古代的刑罰應該有所了解,古代的刑罰多種多樣,雖然殘酷但是不得不說,這些刑罰確實非常有創意,有些刑罰還被其他國家模仿,而且有些刑罰確實慘無人道,例如剮刑和宮刑等,都是比較有名而且殘忍的刑罰,古代還有一種非常屈辱的刑罰,那就是劓刑,顧名思義就是將犯人的鼻子切除,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劓刑的發展和對犯人的影響。

一、劓刑不知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但是大多數朝代都有明文規定使用這種刑罰。

劓刑的起源已經無從考究,但是這種刑罰在其他朝代的歷史上有真實出現過,例如在春秋戰國時期劓刑就是一種很普遍的刑罰,而且還成了區別人群的標志,在秦始皇時期,秦始皇將六國的王族都處以了劓刑,一直到西漢,漢文帝才下令廢除劓刑,而且在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官方刑罰中也沒有見過劓刑。

你對於古代的刑罰還有哪些了解?歡迎來評論區與我交流。

『拾』 劓刑是什麼

夏商五刑之一,即割掉鼻子的刑罰。

劓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刑罰,屬五刑內肉刑的一種,被處劓刑的受刑人被割去鼻子。漢文帝時,將應受劓刑的罪改為笞刑,在隋以後,刑典中即不再有劓這種刑罰。

鼻子是人呼吸和辨別香臭的器官,鼻子被割掉雖然並不會危及人的性命,但其對人形象的損害是很大的,同時對人的人格尊嚴也是很大的摧殘。因此,劓刑的目的並不僅僅在於對犯罪行為的懲罰,更重要的是一種羞辱之刑,伴犯罪者一生。

(10)古代割鼻子叫什麼刑法擴展閱讀:

劓刑的起源

劓刑產生的年代極為久遠,上古時,就已實施劓刑,《易經》中曾說:「其人天且劓」。劓刑在夏、商時已普遍使用。據說,夏時受過劓刑的有上千人。

商代盤庚遷都到殷之後,下詔說:「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姦宄,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於茲新邑」。意思是,對那些不仁不義、桀驁難訓、一有機會就干壞事的人,輕者割去鼻子,重者處以死刑,使他們斷子絕孫,務必使新都城內不再有這一類人。

熱點內容
北京資深拆遷律師 發布:2025-01-15 14:26:40 瀏覽:975
疫情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5 13:55:13 瀏覽:882
國家電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5 13:27:12 瀏覽:903
民法典規定的家事代理權 發布:2025-01-15 12:58:48 瀏覽:609
勞動法勞務派遣人數規定 發布:2025-01-15 12:46:04 瀏覽:909
孫國祥行政法違法性判斷 發布:2025-01-15 12:35:34 瀏覽:44
新編行政法理論與實務 發布:2025-01-15 12:31:38 瀏覽:463
最新行政法不定項選擇 發布:2025-01-15 12:31:37 瀏覽:660
奧地利民法典pdf 發布:2025-01-15 12:29:15 瀏覽:649
個人外匯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12:13:50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