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徒刑法家

司徒刑法家

發布時間: 2022-04-29 01:22:51

1. 誅滅九族的處罰,在中國歷史上究竟發生過多少次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一直重視著血緣關系,尤其是在一些大的宗族裡面,也正因為這樣,在歷朝歷代里都有一種刑法,令人聞風喪膽,談著色變,是什麼刑法這么令人恐怖了?那就是滅門律條。

事實上在中國的歷朝歷代中,唯一一次有明確記載的是發生在隋末。隋煬帝在征伐高麗期間,將楊玄感分屍,並「罪及九族」。

2. 三國時期的官職從大到小。(最好列表)

1、三公

大司馬、大將軍、大司空均位在三公之上,為上公。

2、尚書省

尚書令、尚書左、右僕射、侍郎、郎中等官,有殿中、吏部、駕部、金部、虞曹、比部、南主客、祠部、度支、庫部、農部、水部、儀曹、三公、倉部、民曹、二千石、都官、中兵、外兵、都兵、別兵、騎兵、考工、定科共二十五郎,協助尚書分領諸務。

3、中書省

中書監、中書令掌起草詔命。

4、侍中寺

侍中、給事黃門侍郎、大夫、郎主要職務就是陪侍皇帝左右,隨時規諫得失,同時作為門下主官節制其他各類皇帝侍從。

(2)司徒刑法家擴展閱讀

曹丕稱帝後,將魏王國官署與東漢的既有官署合並,之間產生了曹魏的國家體制,如魏王國屬官大理鍾繇,在曹魏建立後直接轉為新朝廷的廷尉。

由於曹魏的建立系漢獻帝禪讓的結果,所以東漢官制的舊制基本得以保留。曹魏官制的特點是將曹操秉政時期的「外重內輕」結構改變為「外輕內重」結構。

由此,尚書台的權力由最高峰開始下滑,逐漸成為最高執行機關。侍中得以成為政治權力的中心。同時,中書省也建立起來,歷經兩晉、南北朝,在隋唐時期正式發展成為著名的三省六部制。

3. 中國古代十大刑法

一,剝皮 剝的時辰由脊椎下刀,一刀把違部膚質分成兩半,逐步用分隔膚質跟肌肉,像胡蝶振翅同樣的撕開來.最難的是胖人,因為膚質以及肌肉之間另有一堆油,欠好分隔. 別的另有一種剝法,不懂患上可托度幾多.要領是把人埋在土裡,只露出一顆腦殼,在頭中用刀割個十字, 封建把頭皮拉開往後,向內里注金屬汞下去.因為金屬汞比重很重,會把肌肉跟膚質拉撕開來,埋在土裡的人會痛患上不斷扭動,又沒有辦法掙脫,最後身領會從從定的阿誰口「光禿禿」的跳出來,只其餘一張皮留在土裡.皮剝下來然後製成兩面鼓,掛在衙門跟前,以昭炯戒.最先的剝皮是身後才剝,厥後成長成活剝. 二,腰斬 因為腰斬是把人從其中心情急迫開,而首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是以監犯不會一會兒就死,斬完往後還會精神智慧清醒,患上過好一段時間才會氣絕.明成祖殺方孝孺就是用腰斬,傳說一刀下去然後,方孝孺還以肘撐地爬動,以手沾血連書「篡」字,一共寫了十2個半才氣絕. 三,車裂 即五馬分屍,很簡略,就是把受刑人的頭跟四體套上繩索,由五匹快馬拉著向5個標的目的急奔,把人撕成六塊.想的起來商鞅就是受五馬分屍之刑.要把人的頭跟四體砍下來都患上花不少力氣,更況且是用拉扯的.而受刑個人的生活命受的苦衷更可想而知.真到撕開的時辰,生怕受刑人已不會感覺疾苦了.疾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時辰. 四,俱五刑 把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以及一,即「大卸八塊」,凡是是把人殺死往後,才把人的頭,四體行為剁下來,再把軀干剁成三塊.漢高祖身後,呂後把他的寵妾如意太太抓來,剁去四體行為,割掉鼻子聽覺舌頭,秋水挖出,丟在豬圈裡飼育,取名「人彘」.成果呂後本身的兒子瞅見,給活活嚇死 五,凌遲 最先是把人殺死然後再剁成肉醬,稱為「醢」,受過此刑的想的起來有子路,另有周文王的宗子伯邑考.厥後成長越發精緻,目的照舊要讓監犯受最大的疾苦,是以不單是活的時辰施刑,還要求受刑人必需身受幾多刀往後才死.據說成長到厥後,每一次凌遲要由兩小我私人執行,從腳起頭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監犯氣絕.而據說監犯若未割滿一千刀就斷了氣,執行人也要受刑.成長成"死刑的藝術". 而受此刑最出名的人就是大寺人劉謹,據說一共割了三牛人讓他氣絕.而最慘的是明代末代抗清名將袁崇煥,因為崇楨天子中了反間計,誤認為他勾結敵人賣國,判他凌遲正法,行刑前以漁網覆身(讓肌肉凸起以便下刀),遊街給大家看,被beijing城蒙昧的平易近眾沖上前往,把他的肉一塊一塊咬下來...那種心理的痛生怕遠高於心理的痛.這是明清的正式刑之一. 六,縊首 在外洋,絞刑是遍及施用的科罰.神州人的絞刑是用弓弦縊殺.就是把弓鞬在受刑人頭頸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後面起頭扭轉那張弓,弓越轉越緊,受刑人的氣就愈來愈少,最後終於氣絕.岳飛父子就是如許死在風浪亭,(因為他是元勛,不克不及殺頭,要留全屍)而明代末代亡命的桂王也是如許給吳三桂自己做縊殺. 七,烹煮 即"請君入瓮".那是唐代時代,武則天當天子的時辰,朝中有位苛吏叫來俊臣,崇尚酷刑峻法,對於不願供認的監犯往往以酷刑看待.要領是找個大瓮,把人塞進去,然後在瓮底下用木柴加熱.溫度愈來愈高,受刑人也愈來愈受沒完,如果不願供認的話, 往往就被燒死在瓮里....厥後武則天據說了這件事,就把來俊臣找來,問他監犯不願供認要怎麼辦?來俊臣很自患上的把這個要領說了出來,武則天就淡淡的說了句:「則請君入瓮」,把來俊臣燒死... 八,宮刑 司徒姑息是受了宮刑,才會開具二十四史,也才會在「報任少卿書」里開具「身直為閨閣之臣」如許的句子. 神州人的去勢可講求了.起首要拿繩索把小弟弟綁起來(包孕子孫袋)讓血液不順暢通,天然壞死,後拿芒刃一刀子割掉(全數喔!不是只有小弟弟).割掉了往後拿噴鼻灰一蓋,止血,還患上拿根鵝毛插在尿道里.等過了幾天把鵝毛拿掉,如果尿患上出來,去勢就算樂成為了.如果尿不出來,阿誰人就算廢了,梗概最後會死於尿毒症吧.以是若是要閹來當閹人的話,最佳趁年數還小就閹掉,年數大了傷害性高許多.此刑常被貴族沖拚死刑.相對的女孩為"幽閉". 九,刖刑 有關刖刑,各人的講法不太同樣.有人說是把膝蓋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說是把髕骨削掉,往後者比力可托.總之,刖刑是一種近似切肢的酷刑.戰國時代,孫臏受師兄讒諂,受的就是刖刑.據說他名兒原來叫孫賓,受刑然後,才改成孫「臏」.若是把髕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間掉去了掩護,這小我私人有可能連站都站不起來, 以是稗官別史上說,孫臏受刑然後,上戰場打仗兵戈連騎馬都沒措施,必需要坐車(馬車或者黃包車). 十,插針 用加入指甲縫.經常使用於女囚
神州古代的刑律可以說光怪陸離,手眼萬分殘忍從事物名稱上來說就有笞杖、鞭撲、枷項、宮刑、刖刑、割鼻、殺頭、腰斬、梳理頭發洗臉、剝皮、烹煮、勒死、凌遲、車裂等多種事物名稱在這些個刑律之中,如笞杖、鞭撲等一般環境下只會令人受些皮肉之苦,一般不會要人道命有些刑律會令人致殘有些刑律可令人痛利落索性快地死去;而有些刑規則會先把人熬煎的謀求活路不克不及、求死不患上,才讓其死去而此中又以凌遲、車裂等刑律最為兇狠冷酷在以上的這些個神州古代刑律中,以宮刑、刖刑、殺頭、腰斬、勒死、梳理頭發洗臉、烹煮、剝皮、凌遲、車裂等酷刑有神州古代的十大酷刑之稱

4. 急,通漢史的來,解釋一下「司徒」「司空」「司馬」的具體職權

周朝最早設立三公的時候,是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的,所以「三公」又稱「三司」。司馬(後來的太尉)主管軍事,所以說太尉是軍隊常設的最高領導人;司徒(後來的大司徒、丞相)主管政治,是政壇的最高位者,東漢不設丞相,就是由大司徒代行丞相事;司空(後來的大司空、御史大夫)輔佐司徒,政壇的第二把手。用現在的官職類比的話,司馬大概是軍委主席,司徒大概是國家主席,司空大概是總理(把國家主席當作皇帝的比法是完全錯誤滴,兩者本質不同,你提議選舉個皇帝試試?)。和平時期司徒位重,戰時司馬權高。

秦不設三公,但是創制了御史大夫這個官職,作為丞相的輔佐,實際上相當於司空。西漢的三公是太尉、丞相或者大司徒、御史大夫,名字變了變,實權也比周朝相應有所不同。首先太尉名義上高於司馬,但是軍權反被大司馬和大將軍奪去,變成了有名無實的榮譽稱號;大司徒在代行丞相事的時候,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百官首領,有丞相的時候不設大司徒;御史大夫與司空相比變化最大,政權幾乎都被丞相或者大司徒佔去,轉而成了一個監察百官的職位,考察官員的品行政績,與大司徒或者丞相一起左右官吏的升降。後世的御史一職也是由御史大夫的這個功能發展出來的。

東漢大多數時候恢復了太尉、司徒(大司徒)、司空(大司空)的三公順位,看似恢復了周朝的序列,但是此時的三公之上,多了一個權力更大的大司馬大將軍,三公開始變得有名無實,名譽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周禮》還有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的說法,不過這個三公就徹底是名譽稱號了,沒有實權,往往由其他重臣兼任,作為一種形式上的褒獎。漢末最出名的太師是董卓,他的太師職位是歷經丞相位升任的,名義上太師還要高於丞相,不過如前所述,這個職位究竟叫什麼已經沒有意義了;與之相同的還有曹魏的太傅司馬懿,曹魏不設丞相,所以這個太傅實際上就是丞相。或許正是因為它們本身沒有實權,所以這個三公的稱號一直保留了下來,直到明清時期還有這種說法。

到了三國時期,官職開始變得冗雜混亂,多個類似的官名並立,實權到底掌握在誰手中要看情況而定。比如蜀漢建國時既有丞相諸葛亮,又有司徒許靖,丞相和司徒並立,實權都在丞相手裡,許靖不過是個清客;東吳丞相分左右,三公不全;曹魏這方面相對好些,廢相以後恢復了太尉、司徒、司空的三公制,政局名義上由司徒和司空主宰,軍權在太尉、大將軍或者大司馬手裡,但是曹魏的尚書制最完備,三公名譽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漢末最為大家熟知的三公是司徒王允,曹操也做過司空。袁氏「四世五公」指的是袁紹的高祖父袁安(司徒)、曾祖父輩的袁敞(司空,袁安之子,袁紹曾祖父袁京之弟)、祖父袁湯(太尉)、父親袁逢(司空)、叔父袁隗(太尉)。其實袁氏本來號稱「四世三公」,是說四代人中都有位列三公者,並不是說具體有五個公,袁紹自己也差點當上太尉。

東漢太師太傅等不常設,無署官。

太尉署官:長史(副官,詳後述)一人,秩千石;掾史屬二十四人,令史及御屬二十三人,秩比四百石至百石不等(掾史屬、令史及御屬具體不細說了,都是分管各處的辦公人員)。

司徒署官:長史一人,千石;掾屬三十一人,令史及御屬三十六人,秩同太尉署。

司空署官:長史一人,千石;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屬四十二人,秩同太尉署。

曹魏的第一任太尉是賈詡,司徒是華歆,司空是王朗,司馬懿曾任太尉;蜀漢的第一任司徒是許靖(好像也就這么一任……蜀漢後期也走上尚書制的道路了)。

【大將軍】、【大司馬】

大將軍是漢武帝專門為衛青設立的官職。從這個官職設立開始,軍權就由太尉手上移交到大將軍手上,大將軍代替太尉,成為軍隊的一把手。到了霍光輔政的時候,大將軍更進一步位列三公之上,成了軍、政實際上的主宰。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漢末,掌權的重臣往往兼任大將軍一職,軍政一把抓,成了實際上的丞相,這有點類似當下的國家主席兼任軍委主席。獻帝最初任命曹操做大將軍,任命袁紹為太尉,但是袁紹嫌自己位在曹操之下,拒不接受,結果曹操將自己的大將軍職位讓給了袁紹,自己做了比袁紹大將軍職位低一級的司空,以示自己不如袁紹。

大將軍是個不常設的職位,屬於官職中的軍職第一位,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元帥或者大將軍銜,理論上只有國家有事時才臨時設置,因此,武帝又在曾經位列三公的「司馬」之上加了一個「大」字,造出一個「大司馬」,這個「大司馬」就成了理應常設的軍隊最高指揮官,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三軍總司令,由大將軍衛青兼任。後來霍光等人也沿襲衛青的做法,大司馬大將軍兼任。漢成帝以後,大將軍和大司馬各時有廢立,擔任者也都是主政的重臣,位置常常在三公之上,所以三國時期大將軍、大司馬反倒是各國權臣擔任最多的職位。東吳在大將軍之上設「上大將軍」一職,其地位相當於大將軍,而大將軍一職順次成為了跟太尉相當的軍隊二把手(所以東吳沒有太尉)。

大將軍和大司馬哪個更高不好判斷,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標准。三國時期曹魏和蜀漢的大司馬大於大將軍;東吳的上大將軍最大,又因為大司馬分列左、右兩人,所以大將軍實際上也高於這兩人。本來,大將軍這個臨時的軍職最應該由太尉兼任,跟三公同級。但是漢武帝為了抬高衛青,特意將他放在三公之上,同時大司馬這個職位也就高於三公了。後來凡是擔任大將軍和大司馬的官員無一不是主政權臣,誰也沒法跟他們一爭長短,時間一長這兩個位置也就約定俗成的高於三公了。這里特意把它們放在三公之下介紹,是想說明這兩個職位名、實上都高於三公,但並不合原理。

大將軍上有時加各種虛稱,比如曹丕託孤時的「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實則都是大將軍(這里的『征東大將軍』跟『征東將軍』不是同一個官職),虛稱只是為了區分他們四人之間的次序而已。

5. 那些姓以前是官職 比如司徒 司馬。。。

有的是以居住的地名作姓,比如東門、西門、東郭、南郭等(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稱為「郭」)。

有的用官職名稱作姓。比如,「司」是主持的意思。司空,專管天下水利土木工程建設;司寇,掌管治安;司馬,是軍事長官;司徒,主管教育民眾和行政事務,職位相當於宰相。

有的以國名作姓。周朝有個鍾離國,春秋時被楚國吞並,國人就用「鍾離」作姓;春秋時有個國家叫淳於,後來被別國滅掉,他們的子孫就用「淳於」作姓。

有的把國名、地名結合起來作姓。商紂王有個叔叔叫箕子,他經常勸商紂王不要貪圖享受,要把精力放在治理國家上。紂王非但不聽,反而把他關起來。周武王滅商以後,把箕子放出來,還要封官。但箕子不願做周的臣子,來到遼東,建立了朝鮮國。他的子孫有個封地在「於」這個地方,於是就從國名、地名中各取一個字合為「鮮於」用來作姓。

有的用部落名稱作姓,比如「萬俟、慕容、尉遲、宇文」等。它們在古代都是鮮卑族的部落名稱,族人後來就用這些部落名稱作姓。

有的用某種稱呼作姓,比如「公孫」。在古代,按照周朝的世襲制度,國君由大兒子繼位,繼位前稱太子,其他的兒子則稱公子,公子的兒子便稱公孫。他們的後代有的就以「公孫」為姓。

有的以別稱為姓。春秋時魯國大夫少正卯,學問、口才很出色,在社會上名氣很大,被大家稱為「聞人」。他的後代就用「聞人」作姓。

還有的用家族中的輩分作姓,如「長孫」。也有用祖輩的字作姓,如「皇甫」等。

「諸葛」一姓起源有兩個,一是相傳葛伯的封國滅亡之後,國人有一些遷居山東諸城,因此稱「諸葛」。另一個是說,秦末陳勝起義,大將葛嬰屢建戰功,卻被陳勝聽信讒言殺害。後來西漢文帝封葛嬰的孫子為諸縣侯,他們的後代就用「諸葛」作姓。

6. 三國時期官職從高到低排名(官職要全)

中央官職:

丞相(相國):
太師
太傅:
大司馬:
太尉:為三公之首,掌管軍政。屬官有長史、東曹、西曹 、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賊曹、決曹、兵曹、金曹、倉曹、主簿。

司徒: 屬官有長史、東曹、西曹、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賊曹、決曹、兵曹、金曹 、倉曹、主簿。

司空: 屬官有長史、東曹、西曹、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
賊曹、決曹、兵曹、金曹、倉曹、主簿。

御史大夫
太常(奉常)

光祿勛(郎中令)
下屬官職有: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 、羽林中郎將、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 夫、議郎、謁者僕射等。

衛尉:

太僕:

廷尉(大理):

大鴻臚(典客):

宗正:

大司農(治粟內史):

少腐;
下屬官員有太醫令、太官令、守宮令、侍中、中常侍(宦 官)、黃門侍郎、小黃門(宦官)、尚書令、尚書僕射、尚書、御史中丞、蘭台令史等。

執金吾(中尉):

太子太傅:
位同九卿,輔導太子。

大長秋

中常侍:
高級太監,漢朝末年掀起腥風血雨的「十常侍」即此官職。

小黃門:
中級太監。

中黃門:
低級太監。

侍中:
內朝官之一,位略低於九卿,

尚書令:

中書令(秘書令):

尚書:

黃門侍郎:
級別不高,卻是距離皇帝最近的官員。

散騎常侍

散騎侍郎

御史中丞:

將作大匠:
位在九卿之下、侍中之上。

博士:
專管經學傳授。

城門校尉

中書舍人

五兵尚書:

度支尚書(戶部):

左民尚書:

吏部尚書(大尚書)

祠部尚書

屯田都尉

水衡都尉:

典曹都尉

西園八校尉

東觀令

武將官職:

大將軍

驃騎將軍

車騎將軍

衛將軍

中郎將

八校尉:
分別是長水校尉、屯騎校尉、越騎校尉 、步兵校尉、射聲校尉、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東漢時,省中壘校尉、胡騎校 尉、虎賁校尉。到三國時期,八校尉的職權越來越小,最後淪為低級官員。

四軍將軍:
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

四征將軍(四征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

四鎮將軍(四鎮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

四安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

四平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

大都督:
不常置,屬加官。

都督

上大將軍:

雜號將軍:
軍師將軍(軍師):
雜號將軍之一。魏以荀攸為軍師,凡軍國選舉及刑獄法制皆使決之。吳也曾以朱然為右軍師,蜀國也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

領軍將軍(領軍、中領軍):
雜號將軍之一。曹操任丞相時,置領軍一職,由史渙擔任,與護軍一起並掌禁兵,後更名
為中領軍。曹丕更名為領軍將軍,主五校、中壘、武衛三營。蜀、吳亦置,為高級將軍名
號。

護軍將軍(護軍、中護軍):
雜號將軍之一。與領軍同時置,由韓浩擔任護軍,掌禁兵。曹丕更名為護軍將軍。蜀、吳
亦置,為高級將軍名號。
監軍(中監軍)
奮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高級將軍名號,擔任此官職者,相當於各路軍隊中的總監軍。東漢末年,
各路諸侯打董卓時,以曹操擔任奮武將軍;沮授也曾在袁紹軍中任奮武將軍之職。

都護將軍(都護):
雜號將軍之一。高級將軍名號,乃統率諸將之官。

驍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高級將軍名,秦朗曾任此職。

越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高級將軍名號,曹彰曾行此職。

伏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夏侯敦曾任此職。

厲鋒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曹洪曾任此職。

中堅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許褚曾任此職。

武衛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許褚曾任此職。

盪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張遼曾任此職。

討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王平曾任此職。

滅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丁奉曾任此職。

游擊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樂進曾任此職。

折沖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樂進曾任此職。

虎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於禁曾任此職。

平狄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張合曾任此職。

橫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徐晃曾任此職。

捕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李典曾任此職。

破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堅曾任此職。

威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臧霸曾任此職。

征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張飛曾任此職。

討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黃忠曾任此職。

平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周泰曾任此職。

揚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臧霸曾任此職。

振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許定曾任此職。

奮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滿寵曾行此職。

建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郭淮曾任此職。

宣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步睿曾任此職。

討逆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策曾任此職。

立義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龐德曾任此職。

中衛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龐會曾任此職。

振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禮曾任此職。

揚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滿寵曾任此職。

建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劉封曾任此職。

綏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蔣斌曾任此職。

昭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韓當曾任此職。

冠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丁奉曾任此職。

翊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趙雲曾任此職。

鎮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趙雲曾任此職。

副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劉封曾任此職。

綏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楊儀曾任此職。

撫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步協曾任此職。

建信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申儀曾任此職。

安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麋竺曾任此職。

秉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乾曾任此職。

昭德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簡雍曾任此職。

昭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伊籍曾任此職。

懷集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申耽曾任此職。

興業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李嚴曾任此職。

輔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李嚴曾任此職。

鎮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魏延曾任此職。

綏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瑜曾任此職。

忠節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楊洪曾任此職。

安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李恢曾任此職。

撫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張嶷曾任此職。

奉義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姜維曾任此職。

安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鄧方曾任此職。

威烈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韓當曾任此職。

扶義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朱治曾任此職。

安國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朱治曾任此職。

撫邊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陸遜曾任此職。

輔國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陸遜曾任此職。

綏南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全琮曾任此職。

橫江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魯肅曾任此職。

別部司馬:

牙門將軍(牙門將):

偏將軍:

裨將軍:

門下督、帳下督:

地方(兼幕府)官職:

刺史

州牧

司隸校尉

太守

國相

都尉(郡尉)

京兆尹

令 長 長史 留府長史 東曹 西曹 別駕從事(別駕) 都官從事 功曹從事 簿曹從事 兵曹從事 治中從事 典學從事 勸學從事 郡丞 主簿 主記 記室 參軍 從事祭酒 軍祭酒 師友祭酒 椽 從事 書佐 從事中郎

爵位:
列侯、縣侯、鄉侯、亭侯、都鄉侯、都亭侯、關內侯、名號侯、 關中侯

有關知識:

開府(開府儀同三司):
漢代僅太傅、大將軍、三公(三司)可以開幕府。三國時期由於開府的官員逐漸增多,故
有「開府儀同三司」的名號,即可以按照三公的官制,開府招攬自己的幕府屬官。

假節鉞(假節):
節(就是蘇武牧羊時手裡拿的那個東西)、鉞(類似於斧子一樣的東西)都是皇帝的信物
。「假黃鉞」代表了皇帝出征,比如「帝征孫權,以(曹)休為征東大將軍,假黃鉞」。
「使持節」則可以在地方上自行誅殺二千石以下的官員。「持節」可以自行誅殺無官職之
人,若在軍事中,則可以誅殺官員。「假節」可以殺犯軍令之人。

使君:
州郡長官之尊稱,比如曹操稱呼劉備為「使君」。

品秩:
以俸祿作為官員品級的標准。依次為上公、公、中二千石(九卿一級,月俸一百八十斛谷
)、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比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千石(月俸八十斛
谷)、比千石、六百石、比六百石等。

錄尚書事:
錄為總領之意,錄尚書事就是總管全國一切事務,無所不管,往往是公卿權重者任之,比
如諸葛亮。

方正(賢良方正):
漢代的選舉科目之一,被舉方正即意味著可以做官了。有時候方正和賢良並在一起,稱為
賢良方正。

茂才:
漢代選拔官員的科目之一,原為「秀才」,意為才之秀者也。後避劉秀諱,更為「茂才」


孝廉:
漢代選官科目之一,各郡國舉孝子、廉吏各一人,為「舉孝廉」。

高第:
漢代選舉科目之一。

7. 北宋三司史是哪三個職位

不多慢慢看吧
釋義
1.指三公,即太尉(大司馬)、司徒、司空。
《後漢書·順帝紀》:「今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 李賢註:「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
晉 陶潛《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淵明從父太常夔(陶夔)嘗問耽:『君若在,當已作公不?』答雲:『此本三司人。』」
唐 張說《和麗妃神道碑銘》:「故坐而論教,則位比三司;動而具贍,則儀型六列者矣。」。
2. 唐代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主理刑獄。自永禪以後,武則天當政,以尚書刑部、御史台、大理寺雜按,謂之『三司』。
《新唐書·百官志三》:「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三司,謂御史大夫、中書、門下也。」
《新唐書·刑法志》:「自永禪以後,武氏已得志,而刑濫矣。當時大獄,以尚書刑部、御史台、大理寺雜按,謂之『三司』。」
3. 唐、宋以鹽鐵、度支、戶部為三司,主理財賦。
《資治通鑒·唐昭宣帝天佑三年》:「[三月]戊寅,以朱全忠為鹽鐵、度支、戶部三司都制置使。三司之名始於此。」
《續通志·職官四》:「三司起於唐末,五代特重其職,至宋而專掌財賦,皆以重臣領之。」
4. 宋代於廣州 、明州 、杭州置市舶司,主對外貿易,合稱三司。
《宋史·食貨志下八》:「[熙寧]九年, 集賢殿修撰程師孟請罷杭、明州市舶,諸舶皆隸廣州一司。令師孟與三司詳議之。」
範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二章第二節:「九七一年, 太宗滅南漢 ,即在廣州設置市舶司。以後又在杭州 、 明州置市舶司,與廣州合稱『三司』,是北宋主要的對外貿易港。」
5. 金代以戶部之勸農、鹽鐵、度支為三司,貞佑時廢。
6. 明代各省設都指揮司、布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分主軍事、民政、司法,合稱三司。
《明史·職官志一》:「外設都、布、按三司,分隸兵刑錢谷,其考核則聽於府部。」
7. 清末以各省之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學使司合稱三司。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在中央廢丞相,六部長官直接聽命於皇帝。在地方,廢除元朝的行省,設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分別掌管民政、財政、刑獄和軍事。

8. 近代洪門大佬司徒美堂是一位怎樣的人物他做出了哪些貢獻

黑幫一直是一個十分受人們關注的對象,從古至今,提到黑幫,大部分人都是聞風喪膽,普通百姓眼裡的黑幫更是凶神惡煞、無惡不作,而提到黑幫老大,普通人想到的都是一手遮天、滿手鮮血的人,但事情卻也不全是這樣,雖然平時黑幫凶神惡煞,但在危急關頭,黑幫也可以為國家民族挺身而出。

中國從清朝末年開始就一直陷入動盪,一直列強入侵的對象,到了民國時期更是一個動盪混亂的年代,但就是在這個動盪的年代出了一個黑幫英雄,身為黑幫老大的司徒美堂即使人在國外但也始終心繫祖國,為祖國做貢獻。

比起杜月笙的鼎鼎大名,可能很少有人聽過“司徒美堂”這個名字,但他卻在許多近代中國歷史中的重大事件都留下了姓名。

司徒美堂是何人也?

對近代美國華人史較為熟悉的朋友們肯定都大致了解洪門致公堂在美國社會的影響力,洪門致公堂在司徒美堂的人生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起點。司徒美堂家裡十分貧窮,為了掙錢養家糊口,他只能選擇前往大洋彼岸的美洲新大陸尋求工作和生機。

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抗戰物資極其短缺,抗戰物資的來源只能依靠於在國外的華人群體,這之中最大的一部分物資就是由司徒美堂及其部下組織。

在艱苦卓絕的十四年抗戰中,美國的華人華僑為中國捐款達1400萬美元,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司徒美堂的安良堂捐獻的。

抗戰勝利後,司徒美堂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祖國,在1949年10月1日受邀參加了開國大典,見證了中國美好幸福新時代的。這位偉大的老人最終於1955年去世,在他的葬禮上,許多重要的領導人物都到場進行哀悼,司徒美堂與其他革命偉人一樣被葬於八寶山。在司徒美堂80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他為自己的國家做了許多貢獻,無愧於心。

9. 漢朝以前的官職我不太了解像司馬、司空、司徒、太尉等等,都是些什麼還請高手賜教!

大司馬:漢武帝(劉徹)廢太尉設大司馬,光武帝(劉秀)又廢大司馬為太尉,故大司馬即太尉,為掌管軍政和軍賦的最高官職,即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東漢時與司徒、司空並稱三公。
大司農:秦時稱治粟內史,景帝改稱太農令,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為大司農。魏初設大農,文帝(曹丕)黃初二年(221年)改稱大司農,蜀、吳亦各有大司農。兩漢時大司農掌管租稅、錢谷、鹽鐵和國家財政收支,而到了三國時期,由於權力的分散則只能負責這些物資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大鴻臚:秦時稱典客,漢初稱大行令,漢武帝太初元年更名為大鴻臚,掌管接待賓客之事。九卿之一。
衛 尉:秦時始置,漢景帝(劉啟)初更名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復原名,掌管宮門警衛。九卿之一。
太 尉:同大司馬。曹丕即位後任賈詡為太尉。
太 傅:輔弼國君之官,作為重臣參與朝政,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曹睿即位後人鍾繇為太傅。
太 常:秦時稱奉常,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為太常,掌管禮樂社稷、宗廟禮儀。其屬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葯、太醫(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太 仆:秦和兩漢均設太僕,王莽一度更名為太御,掌管輿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 守:秦時設郡守,漢景帝更名為太守,為一郡之最高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
少 府:秦和兩漢均設少府,王莽稱共工,與大司農一同掌管財貨。不過大司農掌管國家財貨,而少府則管供養皇帝。其屬官有掌管御用紙、墨、筆等物的守宮令、掌管刀劍弩機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為宮廷治病的太醫令。九卿之一。
中常侍:秦時始置,東漢時由宦官擔任,掌管文書和傳達詔令,權力極大。
中書監令:曹操為魏王時,設置秘書令以處理尚書章奏。曹丕於黃初初年改秘書令為中書令並特置中書監,使之排在中書令之前。
中領軍:曹操為丞相後置領軍,不久改為中領軍,掌管禁衛軍。
中護軍:曹操為丞相後置護軍,不久改為中護軍,掌管禁衛軍,地位略低於中領軍。
長 史:秦時始置,西漢時丞相下有兩長史,其職務相當於秘書長,即最高國務機關中事務主管。將軍幕府中亦有長史,為幕僚之長;可分令部隊出戰的稱為將兵長史。東漢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設長史,職任頗重。三國沿置不改。
從 事:刺史的佐官如別駕、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稱為從事。
倉曹掾屬:主管倉谷之事的官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
司 徒:西周始置,東漢時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司 空:西周始置,東漢時掌管水土及營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隸校尉:漢武帝始置,負責督率京城徒隸,從事查捕姦邪和罪犯,簡稱司隸。劉備在蜀稱帝時以張飛為司隸校尉。
司金中郎將:曹操於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鐵、錢幣和農具的鑄造的官員。
主 簿:漢始置,掌管文書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設有主簿。
功 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記錄功勞。
東西曹掾屬:曹操為丞相後下設東、西曹掌管人事工作,東曹主管二千石官員的任免,西曹主觀丞相府官員的任免。其負責人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
丞 相:戰國時始置,為百官之長。東漢不設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復置,曹操自任丞相。「丞」與「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來處理國家事務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員。
光祿勛:秦時稱郎中令,漢武帝更名為光祿勛。王莽稱司中,東漢又稱光祿勛。曹操為魏公後設郎中令,黃初元年(220年)又稱光祿勛,掌管宿衛宮殿門戶。其屬官有掌管賓贊受事的謁者、掌管御乘輿車的奉車都尉、掌管副車馬匹的附馬都尉、掌管羽林騎的騎都尉,而大夫、中郎將等官是否是光祿勛的屬官尚有爭議。九卿之一。
執金吾:秦時稱中尉,漢武帝更名為執金吾。王莽稱奮武,東漢復稱執金吾。曹魏先稱中尉,黃初元年更名為執金吾,掌管宮外巡衛。衛尉巡行宮中,執金吾則徼偱京師。天子出行,執金吾為先導。「吾」當御講。
別 駕: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視察為職,別駕則另乘傳車,輔助刺史出巡,故稱別駕。
廷 尉:秦時始置,漢景帝更名為大理,自後或稱廷尉,或稱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獄訟,是各地上訴的最高司法機關。「廷」字系直、平之義,治獄貴直而平,故以為號。廷尉的屬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監,成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縣令長:春秋戰國時始置,一縣的行政長官,人口在萬戶以下的縣的長官稱為令,萬戶以上的稱為長。縣令長的佐官有掌管軍事、治安的縣尉和掌管文書、倉獄的縣丞,一般每縣有丞、尉各一人,大縣有尉兩人或更多。
尚 書:「尚」就是執掌的意思。秦漢時,尚書只是少府的屬官,掌管殿內文書,地位很低。漢武帝時,設尚書五人,開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圍辦事,地位逐漸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書。吏部又稱選部,掌管選用官吏;左民掌管繕修功作、鹽池園苑;客曹掌管少數民族和外國事務;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度支掌管軍國支計。其中以吏部尚書最為重要。
尚書令:秦時始置,為尚書台首長,是直接對皇帝負責、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腦。尚書令的副手為尚書僕射,曹魏置尚書僕射一或二人,二人並置時稱左右僕射。若尚書令缺,由左僕射代行令事。曹魏時以五曹尚書、二僕射、一令為八座。
尚書郎:尚書台內負責起草文書的官員。東漢選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書台,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
侍 中:秦時始置,為丞相的屬官,掌管拾遺補缺、贊導、陪乘、出而負璽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 正:秦時始置,王莽稱宗伯,東漢復稱宗正,掌管皇族與外戚事務。兩漢皆以劉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征東將軍:統領青、兗、徐、揚四州,屯駐揚州。
征南將軍:統領荊、豫二州,屯駐新野。
征西將軍:統領雍、涼二州,屯駐長安。
征北將軍:統領幽、冀、並三州,屯駐薊州。
刺 史:秦時始置,掌管一州的軍政大權。刺,檢舉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 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書之類稱為「中」,「治中」即為管理文書檔案之意,後來逐漸演變為一種固定的官職。
參 軍:東漢末曹操以丞相總攬軍政,其僚屬往往以參丞相軍事為名,即參謀軍務,簡稱「參軍」。
河南尹:東漢建都於河南郡洛陽縣,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官不稱太守而稱尹,掌管洛陽附近的二十一縣。
典農中郎將:漢末曹操置典農中郎將和典農校尉,均掌管農業生產、民政和田租,僅有所治郡國大小之別,職權相當於太守。
城門校尉:西漢始置,掌管京師城門的屯兵。
相 國:即丞相。
將作大臣:秦時稱將作少府,漢景帝更名為將作大臣,掌管宮室、宗廟、路寢、陵園地土木營建。
給事中:秦時始置,西漢沿置,東漢省,魏復置。為將軍、列侯、九卿,以及黃門郎、謁者等的加官。
都 督:三國始置都督和大都督,為領兵官,其中大都督為最高軍事統帥。
校 事:曹操臨時設置的小吏,負責伺察群臣的微過小罪。
監冶謁者:三國時魏置,掌管冶鐵的專官
御史大夫:掌管彈劾、糾察的官員,其位僅次於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黃門侍郎:秦漢時,宮門皆黃色,故號黃門。黃門侍郎因在黃門內供職而得名。
散騎常侍:三國魏置,即漢代散騎(皇帝的騎從)和中常侍的合稱,在皇帝左右規諫過失,以備顧問。
督 軍:高級統兵長官,位在相國、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 郵:漢代各郡置督郵官,掌管督察糾舉所領縣鄉違法之事,兼管宣達教令、訟獄捕亡等事。

10.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六個人的故事


shùn
【名】
(象形。小篆字形。從舛(chuǎn),也象蔓連向背之形,舛亦聲。本義:一種蔓草)
同本義〖akindofgrass〗
舜,舜草也。楚謂之葍,秦謂之蔓,蔓地連華,象形。——《說文》
假借為「蕣」。木槿〖shrubalthea〗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詩·鄭風·有女同車》
又如:舜華,舜英(木槿花);舜顏(美如木槿花的容貌)
中國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Shun,〗。姚姓,有虞氏,名重華,史稱虞舜。相傳因四岳推舉,堯命他攝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鯀、共工、餞兜和三苗等四人。堯去世後繼位,又咨詢四岳,挑選賢人治理民事,並選拔治水有功的禹為繼承人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毛澤東《送瘟神》
又如:舜恩(像古代聖君虞舜那樣的浩盪恩惠);舜韶(傳說虞舜所作之樂);舜跖分路(善惡不同);舜巡(對皇帝巡行的美稱。傳說舜曾南巡至蒼梧)

<名> 象形。小篆字形。從舛,也象蔓連向背之形,舛亦聲。本義:一種蔓草
舜,舜草也。楚謂之葍,秦謂之蔓,蔓地連華,象形。――《說文》

舜,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名,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姚姓,有虞氏,名重華,史稱虞舜。相傳因四岳推舉,堯命他攝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鯀、共工、餞兜和三苗等四人。堯去世後繼位,又咨詢四岳,挑選賢人治理民事,並選拔治水有功的禹為繼承人(詳細資料見後)。

假借為「蕣」。木槿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詩•鄭風•有女同車》
又如:舜華,舜英(木槿花);舜顏(美如木槿花的容貌)

【舜的生平】:

舜,歷來與堯並稱,為傳說中的聖王。《史記》說舜名重華,晉代皇甫謐又說他字都君。舜又稱虞舜,據說是國號有虞,按先秦時代以國為氏的習慣,故稱有虞氏。還傳說舜出生於姚墟,故姓姚氏,名曰「重華」,字都君。但《史記》說舜是「冀州之人」,唐代張守節特別指出:「蒲州河東縣本屬冀州。」似認為舜是河東縣人。唐代蒲州河東縣即今山西永濟縣,治所在今蒲州鎮。孟子認為舜是東夷人。《孟子》:"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

相傳舜的家世甚為寒微,雖然是帝顓項的後裔,但五世為庶人,處於社會下層。舜的遭遇更為不幸,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很早去世。瞽叟續娶,繼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環境里,父親心術不正,繼母兩面三刀,弟弟桀傲不馴,幾個人串通一氣,必欲置舜於死地而後快;然而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順,與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舜在家裡人要加害於他的時候,及時逃避;稍有好轉,馬上回到他們身邊,盡可能給予幫助,所以是「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常)在側」身世如此不幸,環境如此惡劣,舜卻能表現出非凡的品德,處理好家庭關系,這是他在傳說故事中獨具特色的一個方面。

舜家境清貧,故從事各種體力勞動,經歷坎坷。他在歷山(今地不詳,一說即今永濟縣境內的中條山)耕耘種植,在雷澤{舊說即山東濟陰境內的古雷夏澤)打魚,在黃河之濱製作陶器,在壽丘(今地不詳)製作家用器物,還到負夏(今地不詳)做過小本生意,總之生計艱難,顛沛流離,為養家糊口而到處奔波。

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過了10年,堯向四岳(四方諸侯之長)征詢繼任人選,四岳就推薦了舜。堯將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才乾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只要是他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製作陶器,也能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精益求精,杜絕粗製濫造的現象。他到了哪裡,人們都願意追隨,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縣為都)」。堯得知這些情況很高興,賜予舜絺衣(細葛布衣)和琴,賜予牛羊,還為他修築了倉房。

舜得到了這些賞賜,瞽叟和象很是眼熱,他們又想殺掉舜,霸佔這些財物。瞽叟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卻在下面縱火焚燒倉房。舜靠兩只斗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倖免於難。後來瞽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將舜活埋在裡面。幸虧舜事先有所警覺,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瞽叟和象以為陰謀得逞,象說這主意是他想出來的,分東西時要琴,還要堯的兩個女兒給他做妻子,把牛羊和倉房分給父母。象住進了舜的房子,彈奏舜的琴,舜去見他,象大吃一驚,老大不高興,嘴裡卻說:「我思舜正鬱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順父母,友於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誠懇謹慎。

後來堯讓舜參預政事,管理百官,接待賓客,經受各種磨煉。舜不但將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進。堯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愷」,早有賢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愷」管教化;還有「四凶族」,即帝鴻氏的不才子渾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窮奇,顓頊氏的不才子檮杌、縉雲氏的不才子饕餮,雖然惡名昭彰,但堯未能處置,舜將「四凶族」流放到邊遠荒蠻之地。這些措施的落實,顯示出舜的治國方略和政治才幹。

經過多方考驗,舜終於得到堯的認可。選擇吉日,舉行大典,堯禪位於舜,《尚書》中稱為舜「受終於文祖」。又傳說是舜代替堯攝行天子之政,雖有天子之權,而無天子之號。與此二說差異甚大的一個傳說是,舜將堯囚禁起來,還不讓其子丹朱與他見而,舜自己做了天子,類似於後代的宮廷政變,篡權奪位。

舜執政以後,傳說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動,一派勵精圖治的氣象。他重新修訂歷法,又舉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時,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還把諸侯的信圭收集起來,再擇定吉日,召見各地諸侯君長,舉行隆重的典禮,重新頒發信圭。他即位的當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見諸侯,考察民情;還規定以後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諸侯的改績,明定賞罰,可見舜注意與地方的聯系,加強了對地方的統治。

傳說中舜的治國方略還有一項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畫出五種刑罰的形狀,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辦法代替肉刑,以示寬大。但又設鞭刑、撲刑、贖刑,特別是對不肯悔改的罪犯要嚴加懲治,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歡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驅逐到三危,把治水無功的鯀流放到羽山,壞人受到懲處,天下人心悅誠服。

按照《史記》所載傳說,舜攝政28年,堯才去世。舜於三年的喪事完畢之後,便讓位給堯的兒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諸侯都去朝見舜,卻不理會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狀到舜那裡,民間編了許多歌謠頌揚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裡。舜覺得人心所向,天意所歸,無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不過,傳說中舜的都城與堯的都城不在一個地方。據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引皇甫謐所說;「舜所營都,或雲蒲坂。」蒲坂在唐代是河東縣,即今山西永濟縣。

堯死以後,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興革。原已舉用的禹、皋陶、契、棄、伯夷、夔、龍、垂、益等人,職責都不明確,此時舜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命棄擔任後稷,掌管農業;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擔任「士」,執掌刑法;命垂擔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擔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擔任「秩宗」,主持禮儀;命夔為樂官,掌管音樂和教育;命龍但任「納言」,負責發布命令,收集意見。還規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績,由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提升或罷免。通過這樣的整頓,「庶績咸熙」,各項工作都出現了新面貌。上述這些人都建樹了輝煌的業績,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他盡心治理水患,身為表率,鑿山通澤,疏導河流,終於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樂業。當比之時,「四海之內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舜在年老的時候,認為自己的兒子商均不肖,就確定了威望最高的禹為繼任者,並由禹來攝行政事。故舜與堯一樣,都是禪位讓賢的聖王。

據說舜在堯死之後,在位39年,到南方巡守時,死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山,稱為「零陵」。

舜與堯一樣,同是先秦時期儒墨兩家推崇的古昔聖王。而舜對於儒家,又有特別的意義。儒家的學說重視孝道,舜的傳說也是以孝著稱,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為儒家倫理學說的典範。孟子繼孔子之後對儒學的發展有巨大貢獻,他極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導人們努力向舜看齊,做舜那樣的孝子。說:「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猶)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設想,舜為天子,而瞽叟殺人被捕,舜雖不會利用權力破壞刑律而將其赦免,但一定到監獄里偷偷地把父親背出來,一起逃到海濱,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為了共享天倫之樂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於儒家的宣傳,有關舜的傳說事跡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留下極深刻的影響。

====================
傅說,商王武丁的大臣。出生於某年四月初八日。因在傅岩(今山西平陸東)地方從事版築,被武丁起用,故以傅為姓。

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這件事在《墨子》、《國語》、《呂氏春秋》、《帝王世紀》、《尚書》等書中均有記載。

傅說從政之前,身為奴隸,在傅岩做苦役。那裡是虞、虢兩地交界之處,又是交通要道,因山澗的流水常常沖壞道路,奴隸們就在這里版築護路。傅說就靠從事版築維持生計,雖有才幹,無從施展。

商王武丁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帝王。他即位之前,曾經生活在「小人」中間,比較了解社會上的實際情況。即位以後,三年沒有理政,國事全由家宰管理,他從旁觀察,思索復興殷商的方略。後來,從版築護路的奴隸中發現了傅說,擢拔為相。

傅說擔任相國之後,輔佐武丁,大力改革政治,「嘉靖殷邦」,使貴族和平民都沒有怨言,史稱「殷國大治」,「殷道復興」。武丁一朝,成為商代後期的極盛時期。

一代名相傅說,他到底是怎樣治理國家,怎樣使殷商中興,卻沒有留下多少可供後人借鑒的言行。然而,關於他的傳說,倒有不少。

關於傅說與武丁君臣際會的傳說,有唐代孔穎達《尚書正義》引述西晉皇甫謐的一段記載,說殷高宗武丁夢見上天賜予他一位賢人,這個人蒙著奴隸穿的衣服,說自己姓傅名說,正在做苦役。武丁醒來以後想:「傅者,相電。說者,悅也。天下當有傅我而悅民者哉!」認為這是個好兆頭,要得到一位治理天下的好幫手了。天亮以後,他把這個夢告訴百官,卻沒有一個人相信。武丁就讓人把夢中人的形象畫出來,在全國尋找,果然在傅岩找到傅說。

關於傅說從政經歷的傳說,出現於東晉時期的《偽古文尚書》中有《說命》上中下三篇,上篇敘述傅說初見武丁的過程及勸武丁虛心納諫的言論;中篇為傅說向武丁陳述治國方略,其中有傳頌不絕的名言「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下篇為君臣共勉之辭。

以上傳說雖非信史,卻可以反映出傅說這位上古時期的政治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
膠鬲是孟子直接點出「舉於魚鹽之中」的名人。膠鬲原為商紂王時的大臣。
膠鬲,殷商時人,起初隱居在商地。周文王將他推薦給殷紂王做大臣。後來紂王暴虐無道,周武王興兵討伐。紂王得到了消息,便派膠鬲到鮪水地方等候周武王,打探實情。周武王軍隊到了鮪水後,膠鬲便問武王說:「西伯要到什麼地方去?」武王回答:「到殷地。」又問:「什麼時候到?」「甲子日到殷城外」於是膠鬲回朝覆命。當時剛好下雨,但武王仍帶兵疾行,軍師認為不可。武王說:「膠鬲已經回去覆命,如果我不準時到達,膠鬲一定會因此犯上欺君之罪而被殺;我們一定要准時到達,才能救得了膠鬲。」|由此故事,可見武王之守信義,與膠鬲賢能而為文王、紂王、武王所重視。
=====================
管仲( ?-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潁上(今安徽潁上)人。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

管仲注重經濟,反對空談主義,主張改革以富國強兵,他說:「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齊桓公尊管仲為「仲父」,授權讓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改革:在全國劃分政區,組織軍事編制,設官吏管理;建立選拔人才制度,士經三審選,可為「上卿之贊」(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稅,禁止貴族掠奪私產;發展鹽鐵業,鑄造貨幣,調劑物價。管仲改革的實質,是廢除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管仲改革成效顯著,齊國由此國力大振。對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聯合北方鄰國,抵抗山戎族南侵。這一外交戰略也獲得成功。後來孔子感嘆說:「假如沒有管仲,我也要穿異族服裝了」。

管仲之所以能相齊成霸,是與鮑叔牙的知才善薦分不開的。管仲晚年曾感動地說:「我與鮑叔牙經商而多取財利,他不認為我貪心;同鮑叔牙謀事,我把事情辦糟了,他不認為我愚蠢;我三次從陣地上逃跑,他不認為我膽小怕死;我做官被驅逐,他不認為我不肖;我輔佐公子糾敗而被囚忍辱,他不認為我不知羞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管仲的著作,收入《國語·齊語》和《漢書·藝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內容極豐,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輿地、經濟和農業等方面的知識,其中《輕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見的經濟文作,對生產、分配、交易、消費、財政、等均有論述,是研究我國先秦農業和經濟的珍貴資料。

管仲的傳記,載於《史記·管晏列傳》。
=========================
孫叔敖(公元前約630年-公元前593年),期思邑(治所在今河南省淮濱縣期思鎮)潘鄉(今河南省固始縣)人,楚國名相,蒍氏,名敖,字叔敖,一名蒍獵,蚡冒之後,「世為列姬,國地朝廷」。祖父蒍呂臣曾官拜楚成王令尹。父親蒍賈,任楚國司馬。孫叔敖出生於郢都(紀南城) 北海子湖邊白土裡(又稱孫家山,今雨台山附近)。

孫叔敖少年時,曾遇兩頭蛇,時俗認為見此蛇者必死,他想:要死只我一人,不要再叫旁人看見。於是,他斬殺了這蛇,埋入山丘,其品德為族人贊佩(出典見《賈子》)。那山丘因而得名 「蛇入山」在今江陵城北約二十里。及成年,因父親獲罪,他舉遷期思邑。
約公元前605年,孫叔敖在期思雩婁(今河南省固始縣史河灣試驗區境內)主持興修水利,建成中國最早的大型渠系水利工程——期思雩婁灌區(期思陂),相當於現代新建的梅山灌區中乾渠所灌地區。據記載他還曾主持修建芍陂(今安徽壽縣安豐塘),在今湖北江陵一帶也興修過水利。

楚莊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孫叔敖拜為充尹,主張「施教於民」,「布政以道」。他極為重視民生經濟,制定、實施有關政策法令,盡力使農、工、賈各得其便。他在漢西利用沮水興修水利,還在江陵境內修築了大型平原水庫「海子」。鼓勵農民秋冬上山采礦,使青銅業大力發展。楚國出現了一個「家富人喜,優贍樂業,式序在朝,行無螟蜮,豐年蕃庶」的全盛時期。

庄王曾認為當時楚國的車子太小,遂命令全國一律改造高大的車子。孫叔敖勸諫,若以命令行事,會招致百姓反感,不如把都市街巷兩頭的門限做高,低小的車過不去,人們就會自覺改造高車了。庄王又嫌原來通行的貨幣太小,改鑄大幣,強令通行,人民使用不便,引起市場混亂。他認為「便民為要」,勸說庄王恢復通行小貨幣,市場又趨繁榮。

孫叔敖還是傑出的軍事家,他選擇適合於楚國的條文,立為軍法,對各軍的行動、任務、紀律等都制定了明確規定,運用於訓練和實戰。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楚軍在訴地(今河南正陽一帶)修築城池,由於他用人得當,計劃周密,物資准備充足,30天就完成了任務。次年,楚與晉大占於邲,他輔助庄王機智靈活地指揮了這場戰斗,剛一出動戰車,他即鼓動楚軍勇猛沖擊,一鼓作氣,迅速逼近晉軍,使其措手不及,倉惶潰散,逃歸黃河以北,中原霸主的地位便轉向楚國。

由於行政、治軍有功,楚莊王多次重額封賞,孫叔敖堅辭不受。為官多年,家中卻沒有積蓄,臨終時,連棺槨也沒有。司馬遷《史記》中記為「循吏」第一。去世後,歸葬於江陵白土裡。另在沙頭鎮(今沙市區)有衣冠冢。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立有「楚令尹孫叔敖墓」石碑。墓在今中山公園東北隅。

孫叔敖,姓(),名敖字孫叔,一字艾獵。春秋事楚國期思邑(今淮賓縣期思鄉)人。父()賈任楚國司馬,戰功顯赫,後為楚將都越椒殘殺。楚莊王時,由前令尹虞丘推薦,任孫叔敖為令尹。司馬遷稱他「三為楚相,施教導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姦邪,盜賊不起」。任相期間,編修《仆區》(楚國刑書名),法制大振。又「 秋冬則勸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樂其生」。孫叔敖善於用兵,楚莊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率申息之師在(今河南省滎陽東北)大勝晉兵。任令尹前,曾在今商城縣境「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即利用大別山上來水,在泉河、石槽河上游修建水陂塘,形成水藤結瓜式的期思陂,既防下游水澇,又供上游灌溉,是我國最早見於記載的大型灌溉工程。三國時,曹魏的劉馥重加整治,明代維修擴充,嘉靖事固始縣境內陂塘、湖港、溝堰達932處。其遺址今又成為梅山、鯰魚山灌區的組成部分。他還開鑿「芍陂」(今安徽省壽縣城南安豐塘)。清朝夏尚忠追紀其事:「溯其初制,引六安百餘里之水,自賢姑墩入塘,極北至安豐縣折而東至老廟集,折而南至皂口,又南合於墩,周圍凡一百餘里,此孫公當日之全塘也。」《水經注》稱:「陂有五門,吐納川流」。東漢、三國、唐肅宗、元忽必烈均在此廣為屯田,大獲其利。建國後,又溝通淠河總乾渠,引來佛子嶺、磨子潭、響洪匐三大水庫之水,成為淠史杭灌區一座中型反調節水庫,效益得到更大發揮。除上述工程外,孫叔敖還興建安徽霍邱縣的水門塘,治理湖北的沮水和雲夢澤,促進了楚國的農業發展,後人為紀念他,在安豐塘北堤建有孫公祠,在湖北沙市公園建有孫叔敖衣冠冢,在期思集立碑並建有楚相孫公廟。1957年毛澤路過信陽,稱贊孫叔敖是水利專家。
===========================
百里奚,亦稱百里子或百里,宇里,名奚。春秋時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生卒年不詳,秦穆公時賢臣,著名的政治家。

百里奚早年貧窮睏乏,流落不仕,在被晉國俘虜前,曾游歷齊、周、虞、虢等國,這使得他對於各國的民俗風情、地理形勢、山川險阻知之甚悉,為他後來給秦穆公籌劃東進准備了必要條件。百里奚早年顛沛流離的生活和坎坷的經歷,使他嘗盡了艱苦生活的滋味,也親眼目睹了下層人民的悲慘處境,對他後來任秦國大夫時,為官清正,樹立以民為貴的思想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百里奚輾轉到虞國任大夫。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晉國借道於虞以伐虢國,大夫宮之奇以「辱亡齒寒」勸諫虞君,虞君因曾經接受晉獻公的寶玉「垂棘之璧」與名馬「屈產之乘」而答應了晉國。百里奚深知虞君昏庸無能,很難納諫,便緘默不語。結果晉在滅虢之後,返回時就滅了虞國,虞君及百里奚被俘。後來,晉獻公把女兒嫁給秦穆公,百里奚被當作陪嫁小臣送到了秦國。他以此為恥,便從秦國逃到宛(今河南南陽),被楚國邊境的人抓獲。秦穆公聽說百里奚賢智,想用高價贖回他,又怕楚人不許,就派人對楚國人說:「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楚國人同意將百里奚交還秦國。百里奚回到秦國,秦穆公親自為他打開囚鎖,向他詢問國家大事。百里奚推辭說,他是亡國之臣,不值得詢問。秦穆公說:「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秦穆公與百里奚談論國事數日,秦穆公十分賞識他,授以國政,號稱:「五羖大夫」。這時他已是70多歲的高齡。

百里奚相秦期間,內修國政,教化天下,恩澤施於民眾。作為諸侯國的大臣,百里奚勞作不乘車馬,暑熱不張傘蓋,在都城裡行走不用車馬隨從,不用甲兵護衛。這種平易樸素的品行,不僅為百官樹立了榜樣,也以實際行為感動了百姓。在當時這確是難能可貴,贏得了時人的贊許和尊敬。到他死後,「秦國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春者不相許。」

在用人方面,百里奚舉薦有才德的賢士。他早年周遊各地,曾結識賢人蹇叔,得到過蹇叔的助益。此時蹇叔受到他的推薦,被秦穆公認為上大夫,共議國事,為秦國的富強與成就霸業,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外交上,百里奚施德於諸侯,樹立秦國的威信,為秦穆公稱霸奠定了基礎。秦穆公十三年(前647年)晉國發生飢荒,請求秦國接濟糧食,秦穆公詢問群臣該怎麼辦,有人認為應當借機伐晉。百里奚不同意說「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最後,秦穆公採納了百里奚的意見,運糧食給晉國。秦國糧船從雍都到絳(今山西翼城東南)絡繹不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泛舟之役」。晉國的百姓吃到了救命糧,無不感激秦國的恩德。

秦穆公三十三年(前627年),秦穆公乘晉文公去世的機會,企圖插足中原。百里奚和蹇叔勸諫,秦穆公不聽,派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和白乙丙帶兵偷襲鄭國。結果被晉軍截擊,秦師全軍覆沒,三員秦將被俘。後來三將被放回,秦穆公對他們說:「孤以不用百里奚、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追思百里奚等人的諫言,不勝懊悔。

百里奚任秦穆公相國,政事無不參預。他為相期間,秦國建樹國威的幾件大事,秦人俱歸功於他,口碑載道,傳頌不絕,至戰國秦孝公時,尚有人在相國商秧前稱頌百里奚,說「五羖大夫之相秦」,六七年間,為三大功績:第一,「三置晉國之君」,晉惠公夷吾即位是藉助秦國之力;後與秦反目被擒,又由秦國送回復位;晉文公重耳結束流亡生涯,問國即位,亦是由秦國派兵護送。第二,「一救荊(楚)國之禍」,此事於史不詳,《史記索隱》謂即《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所載秦穆公二十八年(前632年)會晉、救楚、朝周之事。第三,「發教封內,而巴人致貢;施德諸侯,而八戎來服;由余聞之,款關請見」,安撫境內各族,戎狄親附,成就秦穆公稱霸西戎的大業。特別是由余入秦,對秦霸西戎至為關鍵,此事亦歸於百里奚的德政感化之力,足見秦人對百里奚的追思向慕之情。

百里奚作為傑出的政治家,在晚年建樹了輝煌的業績。他依靠出眾的才智和超群的謀略,使僻處一隅的秦國逐漸強大起來,為秦國取得霸主地位,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正象《史記》所載孔子的評論,「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辟,行中正。身舉五羖(即百里奚),爵之大夫……」以此取之,雖王可也,其霸小矣。」百里奚相秦期間,內外安緝,充實秦的國力,奠定稱霸以及統一的基礎,在春秋時期已很明顯,為有識者所稱道。秦霸西戎,與晉國抗衡,成為諸侯爭霸中舉足輕重的一方勢力,都是秦穆公時期完成的,這固然是穆公雄才大略,善於用人的結果,但與百里奚的相業也是分不開的。故論者稱許秦穆公的功業,總以任用百里奚為其大端。
【史記:百里傒(xī,奚)......俘獲了百里傒之後,用他做秦繆公夫人出嫁時陪嫁的奴隸送到秦國。百里傒逃離秦國跑到宛(yuān,淵)地,楚國邊境的人捉住了他。繆公聽說百里傒有才能,想用重金贖買他,但又擔心楚國不給,就派人對楚王說:「我家的陪嫁奴隸百里傒逃到這里,請允許我用五張黑色公羊皮贖回他。」楚國就答應了,交出百里傒。在這時,百里傒已經七十多歲。繆公解除了對他的禁錮,跟他談論國家大事。百里傒推辭說:「我是亡國之臣,哪裡值得您來詢問?」繆公說:「虞國國君不任用您,所以亡國了。這不是您的罪過。」繆公堅決詢問。談了三天,繆公非常高興,把國家政事交給了他,號稱五羖(gǔ,谷)大夫。百里傒謙讓說:「我比不上我的朋友蹇(jiǎn,簡)叔,蹇叔有才能,可是世人沒有人知道。我曾外出遊學求官,被困在齊國,向

熱點內容
法院換屆年 發布:2024-11-08 02:45:13 瀏覽:83
我國刑法法定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4-11-08 02:45:12 瀏覽:660
2015護理相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4-11-08 02:44:18 瀏覽:522
婚姻法解釋24條的補充規定 發布:2024-11-08 02:19:42 瀏覽:869
餐飲業法律法規2016 發布:2024-11-08 02:18:18 瀏覽:119
婚姻法解釋二修正 發布:2024-11-08 02:12:43 瀏覽:241
群通知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08 01:57:01 瀏覽:535
律法和刑法 發布:2024-11-08 01:36:05 瀏覽:182
西北政法大學考研訴訟法初試 發布:2024-11-08 01:25:39 瀏覽:121
勞動法怎麼算工傷的 發布:2024-11-08 01:23:50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