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司法改革的主要內容
⑴ 清朝末年法律改革有哪些
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重視法理學研究 清朝末年,為了適應改革法制的時代需要,沈家本大力提倡推求法理、重視法學研究。他把法理學研究看成是法律工作的先導。要明法必須先要明理,而明理的重要途徑就是提倡法理學研究。沈家本認識到近代各國法律著作浩如煙海,在龐雜的法律著作面前,法學家只有「會而通之」,才能做到「折衷而歸一」,尋找到切中時弊的葯方。 沈家本不僅從司法實踐和法制改革方面強調法理學研究的重要性,還通過法理學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來說明恢復和發展法理學的必要性。法理學從戰國時期最為發達到清朝法學逐漸衰落。尤其是清代,清代名卿紀昀(曉嵐)所編纂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不僅所收法律書目甚少。持法名公巨卿尚且視法學為無足輕重,其餘小吏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沈家本認為,及時恢復和發展法學,在清朝末年尤為必要。沈家本已經覺察到,法律和法學發達與否,與政治關系極大。法學盛衰與政治的關系表現在兩方面: 一、「法學之衰也,可決其政之必衰」。法學盛衰即使不能必然導致政治盛衰,也能對政治產生重要影響。二、沈家本意識到,在法律與政治的關系中,主導因素仍然是政治。政治腐敗,就會產生「有法而不守,有學而不用」的現象。歷史上法學繁盛時期,都是與統治者重視法律、提倡法學分不開的。為了推動法學的發展,沈家本極力主張恢復律博士這一官職。沈家本渴望法理學能夠在中國由衰而盛,他把希望寄託在清政府的所謂「憲政」上。 沈家本對於法律的概念進行了探討,但是他沒能說明法的產生與階級斗爭的關系。他不僅從表現形式方面探討了法律的概念,而且極為重視法的內容與作用。認為治理國家不能沒有法律,而且實行法治要以仁道為宗旨。他種思想明顯是與「惡法優於無法」的論調有別的。他的法權統一的思想批判了封建主義等級特權觀念,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表現出強烈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而且認識到不應以法律泄私憤,這是很難能可貴的。他和許多儒家賢哲一樣,也十分重視道德教化的作用,主張教養為主,懲治為輔。同時他也十分重視執法的問題,持平執法,不僅會彌補惡法,而且也會使社會安定。而這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取決於執法者。所以他很重視法律人才的培養。 二、確立中西結合的修律思想 沈家本繼承了中國古代的變法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變法主張。沈家本在主持修訂法律期間,始終堅持「參考古今,博稽中外」的修律原則。他既反對數典忘祖,一味推崇西法,也反對門戶之見,一概摒棄西法。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積極學習西方法學理論和研究西方法律制度,因此,日本法學界也是「名流輩出,著述日富」。沈家本以此說明西方法學確有可學之處。沈家本提出法學研究要結合古今,甄采中西。 為了使修律能夠符合清末統治階級的需要,沈家本明確提出:「我法之不善者,當去之。當去而不去,是之為悖。彼法之善者,當取之。當取而不取,是之為愚。」 他反對重型酷刑,而且在他的堅持下,它們也在大清律中被廢除了。對於在菜市場上執行死刑,他也極為憤慨,認為它是對於社會沒有好處的。罪刑相宜,,罪刑法定,反對比附,這些在今天的法律中也都得到了體現,這說明他的思想在當時之先進與正確。改良監獄,認為應該是感化人,而不是單純的懲罰,改造人。 沈家本的法律思想在近代中國法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受了西方資產階級法律觀的影響,繼承了中國古代德主刑輔、以仁統法的法律思想,對封建末期極端專制主義的法律制度和法學觀點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對近代中國法學和法律思想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由沈家本負責修訂的新法,雖然由於「禮教」派反對而大多數沒有被頒布實施,但他在法學上的建樹是應當肯定的。
⑵ 2.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內容有( )。
1、編練「新軍」
編練「新軍」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內容之一。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諭全國停止武科科舉考試;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兩江籌建武備學堂;9月12日下諭全國各省「裁汰舊軍,編練常備軍」。編練新軍的工作在全國展開。
為了在全國推行編練新軍計劃,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12月4日設立練兵處,任慶親王奕劻總理練兵事務,袁世凱為會辦練兵大臣,鐵良襄同辦理。練兵處的實權為袁世凱所掌握。清政府還令各省設立督練公所,為各省領導編練「新軍」的機構。
2、倡導商業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設立商部,倡導官商創辦工商企業。接著,頒布了一系列工商業規章和獎勵實業辦法,如:《欽定大清商法》、《商會章程》、《鐵路簡明章程》、《獎勵華商公司章程》、《礦務章程》、《公司注冊章程》、《試辦銀行章程》等。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度支部頒布《清理財政明定辦法六項》,負責統一各中央地方衙門收支、統籌外債借還、考核各省銀號以及規定對各省越時造報財政之懲處。
在現代財政預算的組成上,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福州道御史趙炳麟奏請中央制定全國預算。最終,清廷於宣統二年(1910年)首次編制第一次全國預算。
3、教育改革
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廢科舉,辦學堂,派留學。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9月4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城書院改成大學堂,各府及直隸州改設中學堂,各縣改設小學堂,並多設蒙養學堂;12月5日,頒布學堂科舉獎勵章程,規定學堂畢業生考試後可得進士、舉人、貢生等出身。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光緒皇帝詔准袁世凱、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興辦學堂的摺子,下令「立停科舉以廣學校」,使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被最終廢除,科舉取士與學校教育實現了徹底的脫鉤。12月6日,清廷下諭設立學部,為專管全國學堂事務的機構。
4、改革官制
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中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納」,對統治機構作了一些改變。新政中,先後裁撤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河東河道總督,裁雲南、湖北兩省巡撫等,改設其他機構或歸其他部門監管相關職務。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7月18日,宣布停止捐納武職。同年9月4日裁奉天府尹,由巡撫兼管;裁奉天府丞,改為東三省學政。設巡警部。設學部,裁國子監。除裁並增設行政機構外,清政府還下令「停捐納」、「裁陋規」、「定公費」。
5、考訂法律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5月13日,清廷參酌各國法律,考訂中外通行法律。中國法律現代化由此起步,幾經反復,直至20世紀終結,尚未完成。不過,基本架構已在晚清新政時期奠定。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起,《獎勵公司章程》《商標注冊試辦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產律》《各級審判廳試辦章程》《法官考試細則》《集會結社律》等等先後出台。
影響最為深遠的是三個總結性的大法:《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分別在程序法和實體法領域為中國法律的現代化奠定了牢固的基礎。雖因辛亥革命爆發,《民律》已不及審議頒布施行,但20世紀上半葉的民國政府無不繼承這三個大法。
6、籌蒙改制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9月,在改革官制過程中,編纂官制大臣將京官編定復核,繕單進呈,後來上諭發布,宣布正式「理藩院著改為理藩部」。1907年清政府政務處大臣左紹佐、岑春煊等,奏請將熱河、察哈爾、烏里雅蘇台、庫倫、科布多、阿爾泰等地「悉照內地改設行省」,以期加強邊防。
清政府擔心沙俄出面反對,在征詢了各部大臣、各地將軍、督撫的意見後,僅宣布廢止從前關於蒙漢不得通婚的禁令,鼓勵內地漢人到蒙古開荒;在蒙古增設衛生局、巡警隊、學校、商品陳列所,舉辦所謂的「新政」。
(2)清末司法改革的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就新政具體內容而言,新政與危機存在三種對應關系:
一、部分新政有利無弊,新政實施有利於危機的緩解,諸如裁汰撤並一些行政機構,司法改革,社會風俗改良。清政府將先前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這有利於更好地處理對外關系。
設立商部,班列外務部之後、其他各部之前,後來將工部並入,改稱農工商部,這有利於協調、管理實業,適應近代企業的發展。裁撤河東河道總督,將其所管業務改歸河南巡撫兼辦;裁撤詹事府和通政使司;裁撤粵海關監督、淮安關監督,粵海關事務歸兩廣總督管理,將雲南、湖北與廣東的總督與巡撫機構裁並,這些都是完全必要的,精簡機構,有利於行政運作,也減少了冗員。
二、部分新政利弊參半,新政實施的同時引發了新的危機,如編練新軍、教育改革。對於清政府來說,編練新軍是完全必要的,編練的方式也是恰當的。但是,在編練過程中,引出了兩大問題。
1、巨額軍費的增加,到頭來都轉嫁到老百姓身上,或系增加煙酒稅所得,或系增加田賦所得,這就極大地刺激了民間對政府的怨恨。
2、擔負新軍編練之責的袁世凱通過各種手段,在軍隊中培植親信,灌輸對其個人的忠誠,將新軍變成他的親軍,變成其私人軍隊,尾大不掉。
這引起慈禧太後的疑忌,導致慈禧與其後的載灃等人百計削弱、打擊袁世凱,到頭來加大了袁世凱對皇室的離心力,最終成為清王朝的掘墓人。廢除科舉,興辦新式學堂,完全正確。
但學生在學堂里學的是新知識,接受的是新思想,特別是那批留學生,經東洋、西洋自由、民主、平等、博愛、法治的空氣熏陶,回過頭來,就覺得清政府專制、腐敗,左右不順眼,以至於相當多人走到了清政府的反面。
辦學堂需要經費,聘教員需要經費,學校管理需要經費,購買書籍需要經費。先前的私塾,在辦學成本很低的情況下尚可維持,換了學校,則不行。這就引起相當普遍的社會問題。
三、部分新政的效果,利弊懸疑。主要是官制改革與預備立憲,取決於實施的時機與策略,實施得當則有利於緩解或化解危機,不當則刺激或加重危機。
慈禧與載灃在處理這些問題時,至少有四個環節很不妥當:
1、通過官制改革而收漢族重臣的權利。
2、皇族內閣的產生,不適當地強化滿族權力,引起漢族大臣離心力。
3、對立憲派的處置失當。1909年至1910年,立憲派請願活動持續升溫,聲勢越來越大。這些請願活動,涉及的人很多,得到相當多的督撫支持,具有相當廣泛的民意基礎,且沒有什麼過激行為。
清廷對此並沒有加以適當的引導,先是拒絕,後是敷衍,最後輔以武力鎮壓。這樣既喪盡民心,也喪盡紳心,將立憲派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
4、載灃對袁世凱的處置,優柔寡斷,先懲後靠,全無章法。
⑶ 論述清末法制變革的成敗得失
《論述清末法制變革的成敗得失》
1、清末變法修律的主要內容:
一是制定了《大清現行刑律》。這是清政府於1910年頒行的一部過度性法典。在《大清律例》上稍作修改而成;
二是制定了《大清新刑律》。這是歷史上第一部近代意義上的專門刑罰典。1911年正式公布,預定宣統五年正式實施,但未正式實施;
三是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的民法草案,未正式實施;四是制定了一些主要的商事立法。頒布了《欽定大清商律》等法規;五是修訂了主要的訴訟法規。如《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等;六是訴訟體制發生了變化。調整了司法機關,改革了訴訟制度等。
2、清末變法修律的特點:
一是在立法上仿效外國資本主義法律形式,同時又固守中國封建法制傳統。即「參酌各國法律」進行變法修律,但又不能違背「中國數千年相傳之禮民情」。這是清朝變法修律的基本特點;
二是在內容上表現出封建專制傳統和西方資本主義法學最新成果的混合。即大量使用了西方法律理論、原則、制度和法律術語,使得保守落後的封建法律內容與先進的近代法律形式同時存在;
三是在法典編纂上,改變了「諸法合一」的傳統形式 ,明確了各部門之間、實體法和程序法之間的差別,分別制定或起草了有關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等方面的法典或法規,形成了近代法律體系的雛形;
四是清末變法是清統治者為維護其統治地位,在保持君主專制政體的前提下被迫進行的。因而根本不能反映人民群眾的要求和願望,也沒有真正的民主形式。
3、清末變法的影響:
一是導致了中華法系的解體;
二是為中國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礎;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引進和傳播了西方近代法律學說和法律制度;
四是在客觀上有助於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教育制度的近代化
⑷ 清末變法修律時期司法機關的變化
清末司法機關的改革是在1906年至1911年的「預備立憲」期間進行的,基本上貫徹了減少行政柑橘,實行司法獨立的原則,經過改革,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司法組織系統。
1,司法行政機關的調整,在中央,清政府從1906年起,改刑部為法部,作為中央的司法行政機關,不再兼任何審判職能,以使行政與司法分立。在地方,清政府從1907年起,改提省刑按察使司為提法使司,負責地方司法行政工作以及司法監督。
2,審判機關的調整,在中央,清政府從1906年起,改大理寺為大理院,作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規定:「司法大權則專屬法布,以大理院任審判,而法官監督之,均與行政想對峙,而不為所節制。」由此奠定了中央司法與行政分立的基礎。在地方,清政府從197年起,各省設高等審判廳,府設地方審判廳,州縣設初級審判廳,專門負責審判,地方行政長官不再兼理司法。這樣,地方司法也開始獨立於行政之外。
3,實行檢審合署制,在「預備立憲」中,清政府採用「檢審合一」的原則,規定從中央到地方的四級審判機關內,相應設置總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初級檢察廳,使其對形式案件實施偵察,提起公訴,實行審判監督,在特定的民事案件中充當訴訟當事人或公益代表人。
⑸ 中國法制史、論述清末法制改革
清末法制變革表現為
1.憲政改革
①憲政文件:《欽定憲法大綱》是清政府主動制定的憲法性文件;「十九信條」全稱《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其是清政府被動制定的憲法性文件。②憲政實施機構:主要表現在中央的資政院和地方的諮議局。
2.法律體系的改革
清末變法分為三種情況:清末制定並實施的、清末制定頒布但沒有實施的、僅在草案階段時清政府就被推翻而及出台的。
刑事法律的改革。《大清現行刑律》是清政府在變法過程當中得到具體實施的一個過渡性的刑法典。《大清新刑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步近代意義上的專門刑法典,這部法律得到了制定和公布,但在清政府統治時期沒有實施。
民事法律改革。《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的民法典草案,但其僅停留在草案階段並沒有實施;其採取的是德國法法典體系,分為總則、債、物權、親屬、繼承;其中總則、債、物權三編是由日本人松崗正義等幫助起草的。
另外還有《大清商律草案》、訴訟法律、法院編製法這些變革。
3.司法制度上的變革。一方面是被動進行的變革,主要表現在領事裁判權制度和在領事裁判權之下建立起來的出賣中國司法主權的各種裁判制度。另一方面是清末清政府主動進行的司法改革,例如把刑部改為法部,掌管全國司法行政事務;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法院系統,把大理寺改為大理院,地方設立高級審判庭、地方審判庭、初級審判庭,這套體制為中華民國時期的司法體制奠定了基礎。
⑹ 中國法制史的幾道簡答題
1、法律問答是雲夢秦簡中的一種特有法律形式,是秦朝官方針對律令在適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所做的權威性解釋,與條文本身具有同等的效力。
2、三國時代的法律在形式上前期表現為沿用漢律但通過制科、令等改革漢律,發展至制定《新律》,內容上表現為儒家化的進一步加深,例如八議入律等。
3、清末司法改革開始於1906年頒布的《大理院審判編製法》,隨後又頒布了《各級審判廳試辦章程》、《法院編製法》以及《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未頒布)等法律,構成了清末司法改革的主要內容,確立了近代司法的法律原則,確立了司法機構的組織體系、訴訟制度、法官檢察官制度以及司法行政制度,同時通過一系列法律改革了監獄制度。
如果是簡答應該就差不多了,真難~~
⑺ 清末司法改革的特點及意義
首先,中華法系兩千年的發展貫穿在其中的一條主線就是禮對法律的影響逐漸增大,從西周時期創制周禮,到西漢時期董仲舒進行春秋決獄改革,開始引禮入法,再到唐朝時期真正確立中華法系禮法合一的特徵,禮在中國法律發展中始終占據著一個重要地位。而在清朝,司法改革出現的禮法之爭的主要爭論就在於禮教制度是否應該繼續存在,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法律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既禮法分離。中國的法律發展開始向西方看齊,開始向法律現代化邁出第一步。
其次,《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具有近代意義的訴訟法,這兩部草案是以資產階級國家的訴訟制度和原則為基礎的,是中國法律開始近代化的一個標志之一。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程序法草案,意味著諸法合一的中華法系開始走向瓦解,中國法律中開始有了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區分。有助於人們司法觀念的形成,並為中華民國時期訴訟法的修訂及訴訟制度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再次,清末司法體制改革,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改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行政與司法合二為一的傳統與體現專制主義的審判訴訟制度,確立了「司法獨立」原則,並確立了一系列司法機關的新職能,開始引入西方近代社會的監察體系,拉開了中國近代司法的序幕,開啟了中國法律近代化的進程。雖然在清朝覆亡在即的歷史背景下不可能全部施行,但卻為民國時期司法機關體系的建立和近代意義的訴訟審判制度的締造,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拓展:
清末司法改革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改革司法體制內的弊端為主要任務,並沒有觸及到傳統的司法體制的改革。第二個階段從改革官制入手,全面移植西方的司法體制,以實現預備立憲的目的。本文主要選取第一個階段《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的制訂過程和第二個階段的司法體制改革進行敘述。通過這兩個事件真實地再現清末司法改革的原貌,並著重討論改革中出現的爭議。
⑻ (世界歷史)晚清如何改革司法制度
清末法制變革概況
1.不平等條約對清末變法的影響。
2.清末修律的方針:內「參考古今,博容稽中外」
3.清末修律主要特點:(1)在立法指導思想上,借用西方近現代法律制度的形式,堅持中國固有的制度的內容,即成為清代統治者變法修律的基本宗旨。(2)在內容上,清末修訂的法律表現出封建專義傳統和西方資本主義法學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3)變法過程中一直充斥著改革與守舊的矛盾與沖突。
4.清末修律的歷史意義:(1)清末變法修律導致中華法系走向解體。(2)清末變法修律為中國法近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3))清末變法修律在一定程度上引進和傳播了西方近現代的法律學說和法度。
⑼ 簡述清末的司法機構進行了哪些改革。
一、中央司法官制改革
光緒三十二年七月(1906年),大臣戴鴻慈等上書,提出中央地方官制應當以日本為借鑒,吸取各國的長處。"中國今日欲加改革,其情勢與日本當日正復相似,故於各國得一借鏡之資,實不咎於日本得一前車之鑒,事半功倍,效驗昭然。"
隨後頒布施行了《大理院審判編製法》、《各級審判廳試辦暫行章程》和《法院編製法》,作為司法體制改革的法律指導。
1、審判機關——司法獨立
1)大理寺更名為大理院,正式成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
2)下設民刑庭,並設推事和庭長組成合議庭。
3)大理寺統一解釋法律權利,在全國范圍內有效。《立憲預備折》中,"大理寺之職頗似各國大審院,中國今日實行變法,則行政與司法兩權互應分立,而一國最高之大審院必不可無。應司法獨立之後,改大理寺為都裁判廳,以當其職"。
2、行政機關
1)刑部改為法部,成為專門的司法行政機關,管理監獄、執行刑罰,監督各級審判廳和高等審判廳判決的死刑案件。
2)最高監督機關都察院改為集議院,向現代行政監察機構改革。都察院職能凈化,《立憲預備折》中,"今都察院即如後所陳擬改為集議院,擬請設立行政裁判院,置正卿、少卿各一人。專理管民不公之訴訟,及懲戒處分,凡內外百僚之辦事無成效者,並有彈劾之責。"
二、地方司法官制改革
各省改革參照中央官制。"現遵諭旨,釐定官制為立憲預備,各省管制自應參仿京部官制,妥為釐定"。 清朝承明制,地方州縣官一人掌握地方大權,沒有輔佐的只有分權給幕賓及書役,造成地方吏治敗壞。
1)對州縣官進行分權,專門在地方設相應司法機關。
2)地方分設高等審判廳、地方審判廳和初級審判廳。
3)各區設鄉讞局。
4)高等審判廳設於京師和各省省城,內設刑事、民事審判廳,審判庭實行合議制。
5)地方審判廳於京師、直隸府、直隸州各設一所。根據具體情況酌設刑事、民事庭,其審判採取合議制與獨任制相結合的原則。
6)初級審判廳剛開始被稱為鄉讞局、城讞局,後來根據相關法律更名。初級審判廳主要是設在縣內,作為當地的基層審判機關,實行獨任審判制。"別設地方審判廳,置審判官,受理訴訟;並畫府州縣各分數區,每區設讞局一所,置審判官,受理細故訴訟,不服者方准上控於地方審判廳"。
7)高等審判廳設立有不少爭議。官制大臣提出了兩種方案:
A、"每省各設高等審判廳,置審判官,受理上控案件。行政、司法各有專職,文牘簡一,機關靈通,與立憲國管制最為相近。此為第一層辦法。"
B、"則以督撫徑管外務、軍政,兼監督一切行政、司法。以布政司管民政,兼管農工商;以按察司專管司法之行政,監督高等審判廳;另設財政司,專管財政,兼管交通事務。此為第二層辦法."。
第一種方案參照西方體制進行改革,第二種基本是延續了中國傳統司法制度。
後,兩種方案得以並存。
⑽ 清末司法改革的內容和背景。
背景:可以從以下幾點去看:第一,清朝統治者內政外交陷入極大的困境之中。外版敵侵略,國內的權反抗。不改不足以挽救危局。第二,新思想的傳入,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宣傳的深入,變法圖強已經深入人心,變為一種極大的社會要求。第三,專制的、封建的司法制度無法繼續延續下去。 內容:修律立法,設置近代司法機構,轉變法治理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