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總則朔及力

民法總則朔及力

發布時間: 2022-04-30 01:44:10

A. 《民法總則》施行後,三年的訴訟時效是否具有溯及力,如何適用

1、《民法總則》實施時舊法訴訟時效已屆滿的,無溯及力

從訴訟時效作為消滅時效的性質來看,此時請求權人的時效利益事實上已經享受完畢,訴訟時效已因此而歸於消滅,不可能因新法的實施而使已消滅的時效重新「激活」。

從實踐效果來看,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賦予請求權人重新計算時效的權利,就會產生一種不符合邏輯的結果:即在前後兩段時效未屆滿的期間(從舊時效產生到舊時效屆滿、從《民法總則》實施到新時效屆滿)中間還存在一段時效已屆滿的時間(從舊時效屆滿到《民法總則》實施),而且也不符合訴訟時效制度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穩定現存社會秩序的制度本意。因此,在該情況下以不賦予請求權人溯及保護為宜。

2、《民法總則》實施時舊法訴訟時效未屆滿的,有溯及力

此時請求權人的時效利益還未享受完畢,其訴訟時效仍在延續計算中。因新法的實施而使正在進行中的時效按照新的標准重新計算,這並不違反消滅時效的本質屬性,也不會產生第一種情況中不合邏輯的結果,具有可溯及的前提和基礎。由於新時效的期間長度長於舊時效,從有利於保護權利人的角度,也具有可溯及的現實性。

(1)民法總則朔及力擴展閱讀:

涉及新訴訟時效起算點的溯及力:
《民法總則》對訴訟時效起算點的新規定可能造成的情況是,在《民法總則》實施時,請求權如果按照舊法起算點計算,訴訟時效已屆滿,但如果按照《民法總則》起算點計算,訴訟時效未屆滿,甚至還不能開始計算

存在訴訟時效中斷時的溯及力:
訴訟時效的中斷一般產生於存在法定事由的某個時點,對於該時點的法律效果,《民法通則》第140條與《民法總則》第195條均規定「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存在訴訟時效中止時的溯及力:
訴訟時效的中止一般是一個時段,在該時段兩端分別存在起點與終點,在終點上發生訴訟時效的繼續計算。

B. 民法總則溯及力問題是什麼

您好,我國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的溯及力的規定是新的民事法律頒布實施以後,對回其生效之前發生而未依答司法程序裁判的民事關系同樣適用的效力有強弱之分.在新法律規范施行之前產生的民事關系和事實,自新法施行之日起方可適用新法的,為弱度溯及力;而溯及至該民事關系和事實所產生當時即適用新法有關規定的,為強度溯及力。
法律只有公諸於世,才能要求社會成員共同遵守並產生約束力。經舊法確立的法律關系如果要用新法加以改變,難免影響社會秩序的安定,故此民事法律一般只適用於其生效後發生的事實和關系,「法律不溯及既往」是早在羅馬法中就得到確立並為後世所公認的原則。中國民法也採取民法規范一般沒有溯及力的原則。但是在原則上確認民事法律沒有溯及力的同時,並不排除國家根據客觀需要,在一定的情況下作出某種溯及既往的規定。例如,1950年10月20日,前政務院頒行的《新區農村債務糾紛處理辦法》等1條規定:「解放前,農民及其他勞動人民所欠地主的債務,一律廢除」。民法溯及既往,必須要由國家的法律作出明確規定,或者由有權解釋法律的機關作出解釋,這種法律規定或解釋,是不溯及既往原則下的例外規定。

C. 民法總則生效後溯及力

您好!
原則上民法不溯及既往,但具體看法律規定,如民法通則中內對新法的溯及力做出了容明確規定,或出台司法解釋對溯及力做出了具體解釋。即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作出例外規定。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D. 關於民法總則20年時效


法律是由人制定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法律也會在重新修訂的過程中出現不一致的地方和錯誤。民法總則就出現過實效不一致的問題。

一、新舊民法時效性的不一致

1、民法總則不具有溯及力,2017年10月1日之前,已經過二年訴訟時效的案件適用二年的訴訟時效,尚未經過二年的訴訟時效案件適用三年的訴訟時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規定:「2015年5月1日前起訴期限尚未屆滿的,適用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關於起訴期限的規定。2015年5月1日前尚未審結案件的審理期限,適用修改前的行政訴訟法關於審理期限的規定。依照修改前的行政訴訟法已經完成的程序事項,仍然有效。對2015年5月1日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或者行政賠償調解書不服申請再審,或者人民法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程序性規定適用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的規定。」

2、新的行政訴訟法將老行政訴訟法中部分三個月的訴訟時效的規定修改為了六個月,為了達到新法舊法的銜接問題,採取了上述處理方式。民法總則有關訴訟時效的規定,為了達到新法舊法銜接的良好效果,亦應採取此種方法為宜。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施行時未結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和第二條分別規定如下:「第一條2013年1月1日未結案件適用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但本規定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案件,2013年1月1日前依照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已經完成的程序事項,仍然有效。第二條2013年1月1日未結案件符合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或者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管轄規定的,人民法院對該案件繼續審理。」對於未結案件的解釋雖然不是有關訴訟時效的規定,但是其處理原則是一致的,即新法實施前已經達到穩定狀態的,繼續適用舊法保持穩定,不進行過多的干涉;新法實施前依然處於不穩定狀態的,適用新法。

二、如何解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施行時未結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和第二條分別規定如下:「第一條2013年1月1日未結案件適用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但本規定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案件,2013年1月1日前依照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已經完成的程序事項,仍然有效。第二條2013年1月1日未結案件符合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或者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管轄規定的,人民法院對該案件繼續審理。」對於未結案件的解釋雖然不是有關訴訟時效的規定,但是其處理原則是一致的,即新法實施前已經達到穩定狀態的,繼續適用舊法保持穩定,不進行過多的干涉;新法實施前依然處於不穩定狀態的,適用新法。

綜上所述,新舊民法時效不一致的問題,經全國人大的修改已經得到了實質性的解決。民法總則施行,民法通則暫不廢止。




E. 民法總則訴訟時效溯及力是怎樣的

你好,
從訴訟時效作為消滅時效的性質來看,此時請求權人的時效利益事實上已經享受完畢,訴訟時效已因此而歸於消滅,不可能因新法的實施而使已消滅的時效重新「激活」(見圖一)。從實踐效果來看,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賦予請求權人重新計算時效的權利,就會產生一種不符合邏輯的結果:即在前後兩段時效未屆滿的期間(從舊時效產生到舊時效屆滿、從《民法總則》實施到新時效屆滿)中間還存在一段時效已屆滿的時間(從舊時效屆滿到《民法總則》實施),而且也不符合訴訟時效制度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穩定現存社會秩序的制度本意。因此,在該情況下以不賦予請求權人溯及保護為宜。
民法總則》實施時舊法訴訟時效未屆滿的,有溯及力
此時請求權人的時效利益還未享受完畢,其訴訟時效仍在延續計算中(見圖二)。因新法的實施而使正在進行中的時效按照新的標准重新計算,這並不違反消滅時效的本質屬性,也不會產生第一種情況中不合邏輯的結果,具有可溯及的前提和基礎。由於新時效的期間長度長於舊時效,從有利於保護權利人的角度,也具有可溯及的現實性。因此,不妨賦予請求權人溯及力保護。但如果有溯及力,按照新法計算的3年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起算?一種意見認為,從《民法總則》實施之日起計算,另一種意見認為,從該請求權原本的訴訟時效起算日起計算。筆者認為,雖然在《民法通則》實施時,相關司法解釋採取了訴訟時效從《民法通則》實施之日起計算的做法,但那是在立法初始規定訴訟時效制度這一特定條件下制定的。而從目前情況看,訴訟時效制度已實行30餘年,權利人可以也應當知道在訴訟時效內起訴。從其原本的訴訟時效起算日起計算,既尊重了舊法的規定,又使新法溯及適用的結果對不同時效起算日的請求權相對公平,

F. 民法總則的時效溯及力如何規定

法律分析:《民法總則》中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具有溯及力,從保護債權人的角度出發,即使民事權利被侵害發生在2017年10月1日《民法總則》施行之前,仍應適用《民法總則》關於3年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或者雖然不適用延長後的訴訟時效期間,但對於發生在《民法總則》施行前民事權利被侵害的,作出特殊的安排。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民法總則施行後訴訟時效期間開始計算的,應當適用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通則關於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條 民法總則施行之日,訴訟時效期間尚未滿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 民法總則施行前,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G. 新的《民法總則》施行後,三年的訴訟時效是否具有溯及

最高法民一庭明確:2年和3年訴訟時效銜接適用規則!

標簽: 訴訟時效 民法通則 民法總則 抗辯權 司法解釋 分類: 法律實務

問:民法總則實施前,已逾民法通則規定的2年訴訟時效期間但未滿3年,權利人起訴應否予以保護?
答:民法總則在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基礎上,對訴訟時效制度作出重大調整與重構,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將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調整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有觀點認為,民事主體權利受到損害事實發生在民法總則實施前,雖權利人提起訴訟已超過民法通則規定的2年訴訟時效期間,但由於2017年10月1日未滿3年,根據民法總則規定,應受3年訴訟時效期間調整,權利人起訴應予保護。

我們認為,首先,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一定期間不行使權利,在該期間屆滿後,發生義務人可以拒絕履行其給付義務效果的法律制度,其目的在於促使權利人行使權利、穩定法律秩序和維護交易安全。
其次,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分別規定3年與2年的普通訴訟時效期間,屬於相同事項上作出的不同規定,效力等級上處於同一位階,根據新法優於舊法原則,在民法總則施行後普通訴訟時效期間應為3年。
再次,權利人的權利受到損害的事實,發生在民法總則實施之前,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在2017年9月30日前已經屆滿的,義務人已經確定取得了不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抗辯權,該抗辯權不因民法總則施行而消滅。
另外,按照民法通則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在2017年10月1日前尚未屆滿的,義務人的訴訟時效抗辯權系在民法總則施行後產生,基於新法施行及新法關於訴訟時效規定有利於保護權利人等因素考慮,此時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規定產生溯及力,不再適用民法通則相關規定。

律師總結:簡單說,在新法施行後沒有過兩年期限的,則適用三年訴訟時效,否則適用兩年訴訟時效。

H. 民法總則時效的溯及力規定有哪些

《民法總則》第一百抄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I. 民法典時效溯及力司法解釋是什麼

民法典一般不具有溯及力,除了特別規定。我國關於法律的溯及力沒有司法解釋僅在立法法中規定了法律不溯及既往。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該法就不具有溯及力。就現代法而言,法律一般只能適用於生效後發生的事件和行為,不適用於生效前的事件和行為,即採取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十三條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J. 民法總則訴訟時效有沒有溯及力的規定是什麼

(一)《民法總則》實施時,依舊法訴訟時效已屆滿的,應無溯及力
訴訟時效的性質是消滅時效,也就是說,當訴訟時效屆滿時,請求權人的時效利益已經享受完畢,喪失了請求司法強制保護的權利。在新法實施時,依舊法訴訟時效已經屆滿的情況下,新法不應具有溯及力。如果新法具有溯及力,就會出現「兩段未屆滿的訴訟時效之間存在著一段已屆滿的訴訟時效」。有一種「死灰復燃」或者「借屍還魂」的感覺,這不僅是一種不合邏輯的結果,也違背了設立訴訟時效制度的初衷。因此,這種情況下,不賦予《民法總則》訴訟時效之規定溯及力為宜。本案中,訴訟時效已經在2017年2月10日屆滿,《民法總則》於2017年10月1日生效。那麼,2017年2月11日到2017年9月30日期間,就是一段訴訟時效已屆滿的時間。因此,適用新法會有不合邏輯的結果。
(二)《民法總則》實施時,依舊法訴訟時效未屆滿的,應具有溯及力
筆者認為,這種情況應當賦予《民法總則》溯及力。理由有二:一是訴訟時效延續至新法生效,按照新的標准重新計算,並不與訴訟時效的性質相沖突,不會出現不合邏輯的結果;二是新的訴訟時效長於舊的訴訟時效,按照新標准計算並不會出現「一邊倒」的保護狀態,既有利保護請求權人利益,也不會侵害相對方利益,具有溯及力實現的現實性。

熱點內容
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任務 發布:2025-01-14 20:31:07 瀏覽:490
2018中級經濟法重點知識點 發布:2025-01-14 20:16:35 瀏覽:477
律師做筆錄 發布:2025-01-14 20:13:29 瀏覽:594
民法新關 發布:2025-01-14 19:47:49 瀏覽:714
稅收法律知識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4 17:39:12 瀏覽:198
勞動法公休假規定怎麼休 發布:2025-01-14 17:21:06 瀏覽:614
勞動法單休雙休 發布:2025-01-14 17:18:44 瀏覽:784
州地區法院 發布:2025-01-14 17:09:53 瀏覽:37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第六批 發布:2025-01-14 16:16:23 瀏覽:444
本辦法規定了 發布:2025-01-14 16:15:44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