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民法總則草案
① 2017年全國兩會什麼時間結束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於2017年3月5日-15日在京召開。
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於2017年3月3日-13日在北京召開。
2017年全國兩會內容
2017年全國兩會,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分別於2017年3月3日15時和3月5日9時在中國首都北京開幕。
2017年3月13日9時30分,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通過人事事項,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於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於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政治決議。
2017年3月15日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表決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關於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關於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6個決議草案;表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等。
② 未來十年,哪些行業的利潤最豐厚
以下觀點為個人觀點。僅作參考。
中國的經濟也叫政治經濟。
今年兩會有五個看點:
第一個次民法總則草案。這是關於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則。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個人民事活動。
第二個是共給側結構性改革。
三去一降一補。主要是指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全面營改增。我正和一。農地三權分置。國有企業改革。
第三個看點就是區域發展對外開放。
一帶一路的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第四個看點就是新動能。
互聯網+ 互聯網+將經濟社會各領域與互聯網融合,形成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發展新形態。
中國製造2025。
第五個看點就是民生保障。
主要就是脫貧攻堅,中央環保督察醫保整合。
從兩會來看,互聯網家是我們的未來趨勢。民生保障,健康產業,是未來我們要做的事。
③ 評析民法典草案: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亮點和不足之處
【導讀】最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我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的出台,取代了現行的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
民法典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60個條文,覆蓋每一個公民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活。
民法典與人口和生育問題關系比較密切的部分是婚姻家庭編。我們認為,婚姻家庭編的最大亮點,是刪除了原婚姻法和收養法有關計劃生育的內容,婚姻家庭編(以及整部民法典)沒有出現「計劃生育」一詞。但婚姻家庭編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是關於法定婚齡以及限制收養子女數這兩個方面。下面分別進行詳細分析:
一、在婚姻部分,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這條關於法定婚齡的規定,是沿用了原《婚姻法》第六條的規定。事實上,1980年我國制定《婚姻法》時之所以把法定婚齡規定得這么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配合當時推行的「一胎化」政策。隨著我國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寬,原《婚姻法》規定的法定婚齡早已不合時宜。
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在2012年和2017年全國兩會上提交建議,把男性和女性的法定婚齡統一降到18周歲。何亞福先生也曾在《新京報》上撰文分析,我國現行法律規定18周歲的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而結婚是一種民事行為,如果18歲不允許結婚,意味著這個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因此,法定婚齡統一到18歲,是對法律體系邏輯統一的尊重。需要指出的是,降低法定婚齡並不等於提倡早婚。這是因為,法定婚齡只是允許結婚的最低年齡,並不是說到了法定婚齡就應該結婚。
有一種很普遍的觀點是:現在很多人在18歲時仍然讀高中,怎麼能結婚?這種觀點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現在很多農村人並不讀高中,而是初中畢業就去打工了。這些農村青年出去打工兩三年,到18歲時,心智已比較成熟。所以,用城市人的眼光來看法定婚齡降到18歲,可能不切實際;但從農村人的角度來看,這一議案是接地氣的。
法定婚齡降到18歲,對大多數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因為即使法定婚齡降低了,大多數人仍然會在男22歲、女20歲以上的年齡結婚。2015年中國婦聯發表的《中國幸福婚姻家庭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平均結婚年齡為26歲,男性比女性高2.3歲。而根據江蘇省民政廳的數據,2017年,江蘇省平均初婚年齡為34.2歲,其中女性34.3歲,男性34.1歲。因此,法定婚齡降到18歲,並沒有損害到多數人的權益,但保護了少數人的權益。
從國際上來看,我國現行的法定婚齡高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其中我國男性的法定婚齡是世界最高。比如,歐洲大多數國家的法定婚齡是18歲;美國的法定婚齡由各州決定,很多州也規定是18歲;在東亞地區,日本的法定婚齡是男女均為18歲,我國台灣省和韓國的法定婚齡是,在父母同意下,男18歲,女16歲就可以結婚,而到了20歲,就不需要父母同意也可以結婚。
二、在收養部分,民法典第一千一百條規定:「無子女的收養人可以收養兩名子女;有子女的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
我們認為,雖然這條規定比原《收養法》規定「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有所放寬,但限制收養人最多隻能收養兩名子女,仍然是不必要的。
過去,限制生育的政策以及《收養法》對收養設置嚴苛的條件,是導致棄嬰和拐賣兒童增多的兩個重要原因。因為生育限制政策在壓縮普通家庭按意願生育孩子空間的同時,嚴苛的收養規定大大窄化了正常收養的渠道。一旦正常合理的途徑被阻滯,非法的行為就有了滋生的土壤,兒童拐賣猖獗正是這一規律的體現。這可以從拐賣兒童的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來理解。
從需求來看,在生育限制政策下,部分家庭無法通過增加生育數量來滿足有兒、有女或兒女雙全的需求,也無法滿足《收養法》中無子女的規定,但購買兒童卻可以進行性別選擇,也可繞過當地計劃生育機構在懷孕期間的干擾和脅迫。還有,無法生育的夫妻早年可將親友的孩子過繼到身邊,但《收養法》將送養的孩子也當成計劃內生育名額,使得親友很難生育更多的孩子過繼出去。
從供給來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春雷副教授針對133個被拐賣兒童案例的實證分析顯示,有一半多兒童是被親生父母或親戚出賣。該分析並未列出具體的出賣原因,但如果這些家庭能將孩子合法送養給親友,其中很多應該不至於將孩子賣掉。
中國早已經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已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之後,近三年全國出生人口仍然連續下降。這種人口趨勢將嚴重威脅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全面放開乃至大力鼓勵生育已經逐漸成為社會共識的背景下,以限制生育為目標對公民收養子女數量進行限制早已不合時宜。為此,我們建議把民法典第一千一百條規定「無子女的收養人可以收養兩名子女;有子女的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改為「收養人可按意願和經濟狀況收養多名子女」,並明確規定被收養的孩子與親生孩子在落戶和受教育方面享有同等的權益。
最後,我們建議政府建立收養制度,在父母沒有條件自己養育時,孩子可由政府機構代養,在規定年限內可以領回。
④ 《民法典(草案)》出台,對我們的生活將產生哪些影響
作為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草案)》已經得到正式通過會議表決通過,這就意味著,繼1954年、19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後4次啟動民法典制定工作之後,如今《民法典》正式製作成功,並成功通過決議,即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生效,也就是說中國公民的社會生活網路全書至今已經正式誕生。值得一提的是,《民法典(草案)》的出台,意味著《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和《侵權責任法》9部法律全部廢止,那這部《民法典(草案)》究竟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哪些影響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挑幾個比較有意思的案例,來拋磚引玉地講一下。
⑤ 民法典(草案)中那個條紋最吸引你的注意為什麼
兩會期間,最受關注的當屬對《民法典》(草案)的審議了。醞釀多年的《民法典》草案通過了,將於2021年1月1日開始執行。其中有兩條尤其吸引了我的注意。新設居住權以及建設用地使用權期滿自動續期。
《民法典》在物權編中,專門設一章用6個條文確立了居住權。應該說這是一個明顯進步。
第366條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居住權必須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確定下來,規范過去長期存在的租賃公房只有住房證明,沒有合同,雙方權利義務不明確容易產生糾紛的問題,同時也規范保姆與僱主之間權利義務關系以及以房養老問題。
第367條規定:居住權合同的形式和內容,必須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內容包括當事人的姓名、住所、住宅的位置、居住的條件要求、期間以及爭議解決方法等。
第368條規定:居住權應當是無償設立的,不能有償,除非有約定,為的是保障弱勢群體的居住需求。同時規定應當向登記機構進行登記,這符合物權公示原則。
第369條規定:「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目的是為了解決自身居住,去世後收回。因此不得轉讓、繼承,也不得出租謀利。如長期租賃的公房,夫妻去世後,子女不能繼承,也不能轉讓給親朋好友居住或者出租,必須收回。
第370條規定:「居住權期間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那麼居住權消滅。居住權消滅後,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對於以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的,如父母立下遺囑,去世後留下的房屋由沒有房屋的子女或者保姆居住等問題,也應參照本章規定。
(5)兩會民法總則草案擴展閱讀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李適時在向會議做說明時說,編纂民法典已列入調整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
民法典編纂工作擬按「兩步走」進行:第一步,編纂民法典總則編,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後,爭取提請2017年3月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
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擬於2018年上半年整體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爭取於2020年3月將民法典各分編一並提請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從而形成統一的民法典。
⑥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2017年要完成哪些重點工作
2017年全國兩會有哪些重要議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根據2016年12月2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召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決定,建議會議的議程是:建議會議的議程是:聽取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和批准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批准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審查和批准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批准2017年中央預算;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的議案;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草案)》的議案;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法(草案)》的議案;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法(草案)》的議案;聽取和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根據2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的決定,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於3月3日在京召開。建議會議的主要議程包括:聽取和審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和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等;列席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討論民法總則草案。除了上述重要議程,每年兩會期間都將召開多場記者會,由各部委負責人回答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共有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住建部、環保部、外交部、國資委、科技部、央行等15個部委的「一把手」參加了記者會。
⑦ 2017年兩會重點內容
1「十三五」規劃
2脫貧攻堅戰
3供給側改革
4「一帶一路」
5慈善法修改
6司法體制改革
7綠色發展
8制度反腐
⑧ 「民法典」時代已開啟,網友最關心哪些變化
民法典草案中提到的個人隱私保護、法律和道德風險、婚姻家庭等內容受到輿論關注。
文 | 張靖天
屬於民法典的新時代終於來了!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標志著屬於民法典的新時代已經到來,同時也是我國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民法典草案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草案「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00多個條文。
無論涉及土地權屬制度、遺產繼承歸屬、個人隱私保護,還是高空拋物、鄰里糾紛、婚姻問題、性騷擾等情況,民法典都能夠覆蓋到每個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它也被譽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
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決定提出這一重大立法任務——編纂民法典後,「民法典」一詞便開始頻繁進入公眾視野。
回顧近幾年來編纂民法典之路,從出台民法總則到進行拆分審議各分編草案,再到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我國在制定民法典這方面,已陸續邁出了重要的「十大步」。
▲圖:民法典草案中重要的十步
各方面普遍認為民法典是以法治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體現,切實維護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都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單獨設置的「人格權編」和「侵權責任編」,這是世界《民法典》的首創,也為世界展示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國際輿論方面也認為,中國對於民事權利的保護已經進入了全新的「民法典時代」。
2020年作為民法典正式出台之年,在今年兩會期間也更加備受關注。近幾天有關民法典草案中提到的個人隱私保護、法律和道德風險、婚姻家庭等內容都受到大量的輿論關注。圍繞相關話題,網路中充斥著眾多高頻詞彙。
▲民法典詞雲圖
在民法典草案提請審議期間,新浪微博中有關「高空拋物」「設立離婚冷靜期」「未成年人遭性侵」等均形成了多個熱搜話題,吸引網友關注評論。截至28日15時,上述話題的累計閱讀量已突破2億。
此外, #權益受侵害如何自助免責#、#死者生前不反對家屬可決定捐其遺體#、#撫養權糾紛已滿八周歲子女有話語權#等與民法典草案關聯的話題也吸引著輿論關注。
新京智庫經過統計分析,梳理出了在民法典草案審議階段最受關注的幾大核心話題,具體如下:
關注度最高話題:防高空拋物寫入民法典草案
民法典草案的侵權責任編規定有關機關應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建築物管理人應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此類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措施的,應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此外,一些案例由於找不到肇事者,最後判定全樓業主和物業共同賠償,引發了很多爭議。民法典草案對此要求有關機關要查處責任人,大大減少「一人拋物、全樓買單」的情況。因為明確了物業公司責任,也會從源頭上守護好頭頂上的安全。
微博中有關「高空拋物」的話題出現較多,@人民日報、@央視新聞、@頭條新聞等媒體主持了相關話題,累計吸引多達2.5億次閱讀。這是網友關注度民法典相關話題中最高的話題之一。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對於防高空拋物寫入民法典草案,網友普遍予以支持。但不少人認為「一人拋物、全樓買單」確有不妥之處,建議安裝攝像頭監視,嚴懲高空墜物者。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但也有大V表示要想解決高空拋物還得靠《刑法》。
知名法律博主@楊文戰律師(242萬粉絲)則認為:「防高空拋物這事兒民法典是解決不了的。民法解決的是賠償數額和責任的問題。高空拋物的難點在於『真凶』的確認,以前民法的解決方案是找不到『真凶』,所有『嫌疑人』一起賠,顯然這種方式沒啥震懾力。」
支持率最大話題:未成年時遭性侵18歲後仍可訴
民法典草案規定:遭受過性侵害的未成年人,成年後可通過法律途徑主張自己的權利。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央視新聞在微博主持了相關話題後,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轉發,在網友留言中可以看出,點贊、支持的聲音層出不窮。僅首發微博的點贊量就突破了30萬人次。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民法典草案的這項規定之所以成為兩會期間熱點話題,源於近期幼童性侵害事件的頻發。從新城控股董事長猥褻9歲女童到上海市男幼師猥褻兒童,以及前不久讓輿論沸騰的「鮑毓明性侵14歲養女」一事,都引起網友高度關注和不滿。網友紛紛留言譴責鮑毓明這樣的人,同時也對受害人積極維權予以大力支持。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微博大V、育兒名博@王人平(291萬粉絲)指出:「支持!很多未成年人遭性侵時,受限於自己當時認知能力和心智發展水平,或出於恐懼,或出於不知所措,都沒及時報案。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可以更好地打擊性侵犯罪,支持受害者維護自己的權利,保障自己的權益。」
爭議較多的話題:設立離婚冷靜期
圍繞首部民法典草案中關於「離婚冷靜期」的條款是否應該刪除,在網上引發熱議。
首先看看支持該條款的聲音:
5月23日,全國政協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表示,對於每個人而言,離婚自由是法律賦予的權利,司法上予以尊重。但是離婚太多太隨意,某種程度上也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和後果。
白岩松認為,設計這樣一個冷靜期,不是說要限制離婚自由,而是說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沖動的、輕率的決定要離婚的念頭。有這么一個月的時間冷靜一下,真想離婚的不差這一個月。這一個月恰恰不是對婚姻自由的一種破壞,而是為了防止因過度自由而導致的草率。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婚姻法專家金眉也認為離婚冷靜期的設立有利於減少沖動離婚,它不但不會阻礙離婚自由,還有利於促進家庭圓滿和社會穩定,對未成年子女的培養也有積極意義。
然而,從整體輿論來看,呼籲刪除「離婚冷靜期」條款的佔比更高。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蔣勝男建議民法典草案刪除「離婚冷靜期」。她表示,婚姻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對於90%的人來說不需要「離婚冷靜期」,要離婚的人一天都等不得。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蔣勝男的言論一度成為微博熱搜話題,不少網友留言支持: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同樣支持刪除「離婚冷靜期」條款的還有微博大V、兩性專欄作者@女王易衡(718萬粉絲),她認為:「大家不希望有離婚冷靜期,它就是侵犯了婚姻自由,立法不能太過走『精英』『父母官』思路,要照顧到普遍的常識和訴求。」
@新京報發起了【你如何看待離婚冷靜期?】的投票,約91%的網友並不贊成設立離婚冷靜期,具體原因有家暴、成年人可為自己決定負責等。更有網友調侃稱:「結婚也需要冷靜期。」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對於外界對「是否有必要設立離婚冷靜期」爭議,全程參與了此次民法典編纂工作,中國著名民法學家、全國人大代表孫憲忠作出回應,他表示:「多數人是認真考慮婚姻問題,對於95%的人來說,要離婚一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有些可能已經爭執多年,在離婚時感情破裂一定有相關證據,針對這部分人群,冷靜期是不是還要適用,法院也需要慎重考慮,因此亦不存在少數人綁架多數人的問題。」
結語
無論是社會沖突、家庭矛盾還是倫理道德,一些話題在民法典草案審議階段受到輿論熱議的同時,也從側面凸顯出了不少存在多年的社會痛點。事實上,生活中還有很多新老問題都要遵循和依靠民法典來解決。民法典的出台不僅及時全面地回應了公眾關切,體現出「民有所呼,法有所應」,還能夠通過引導我們每個人積極地貫徹和落實,從而防止或減少不良負面行為事件的發生。相信隨著民法典的出台,未來百姓生活定會更加安全、美好。
⑨ 民法典中的熱點問題 民法典草案都有回應
【導讀】這幾天,民法典草案成為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討論的熱點。被譽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的民法典,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前男友電話騷擾是否侵犯隱私,泄露網購信息算不算侵權,高空拋物誰來負責,這些均能從中找到答案。
民有所呼,法有所應。快打開這本「網路全書」,一起學習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熱點問題一:前男友頻繁電話騷擾是否侵犯了我的隱私?
答:很可能是。
草案規定,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草案還對侵害隱私權的行為作出了進一步規定,其中明確提到不得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認為,隱私權是一項重要的人格權。進入信息時代以來,出現了很多侵犯人格權的新形式,民法典草案回應了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對人格權保護的需要。
熱點問題二:電商平台未經同意、未經加工便把我的信息提供給其他機構是侵權嗎?
答:很可能是。
草案規定,未經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個人信息,但是經過加工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張慧認為,在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數據採集和共享的方式日新月異,既要鼓勵數據的開放共享,也要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
熱點問題三:老公背著我借了巨額債務並賭博輸光了,我要還錢嗎?
答:應該不用。
草案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方燕代表認為,夫妻共同債務一直是婚姻法中的爭議點,2018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共債共簽」的原則。民法典草案進一步明確夫妻「共債共簽」原則,防止婚姻關系中一方以個人名義舉債,導致另一方負債這種「坑配偶」的現象發生。
熱點問題四:路人從我家樓下路過時被拋下的花盆砸中,無辜的我要負責嗎?
答:如果查清責任人或有證據證明與此事無關,可不用。
草案明確了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還規定有關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青島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宋遠方認為,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致人損害的事件屢屢發生,對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甚至公共安全都有很大的危害。民法典草案明確了各方責任,既可以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也有利於督促相關方自覺履行職責義務,預防和減少此類行為的發生。
熱點問題五:我已經有了一個孩子,還可以再收養孩子嗎?
答:同時滿足其他收養條件時可以。
草案明確了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的條件,其中一條是「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方燕代表認為,這是基於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而做出的調整。
熱點問題六:我在單位遭遇領導性騷擾,單位有責任制止嗎?
答:有。
草案規定,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 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
張慧代表表示,明確了用人單位防範性騷擾的義務,很大程度上有利於預防和減少性騷擾行為的發生。
針對下一步民法典落地實施,多位代表提出建議:
方燕代表建議,做好民法典生效與其他部門法廢止過程中的銜接工作,保證法治的統一性、連續性、穩定性。她將和廣大律師一起學好民法典、用好民法典,並積極向全社會進行普法宣傳,盡早使民法典「落地生根」,在全社會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宋遠方代表建議,加大對法律的宣傳和普及,在立法後盡快全面展開民法典釋義和相關解讀。同時,盡快部署推進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全面清理工作。
張慧代表建議,民法典在普及過程中,應關注到我國有56個民族,建議結合民族特有的語言、風俗、生活習慣等,盡量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看得懂的鮮活案例進行宣傳。
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草案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民法典它不僅解決的是中國老百姓的時代問題,也在用立法的方式向世界傳遞出我們的民族精神。
⑩ 民法典到底一共有多少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1][2][3]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立法經過
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力量起草民法典。此後,由於反右斗爭擴大化,立法活動被終止。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議程,並於1964年完成了草案(試擬稿)。後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
1979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組織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雖然草案並未正式通過成為法律,但現行的民法通則都是以該草案為基礎。
2002年12月,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民法草案。之後,由於物權法尚未制定,加之對民法草案認識分歧較大等原因,民法草案最終被擱置下來。
2014年11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編纂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啟動民法典編纂工作,著手第一步的民法總則制定工作,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為基礎,系統梳理總結有關民事法律的實踐經驗,提煉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引領性的規則,形成民法總則草案。[6]
2016年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副秘書長、發言人傅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民法典編纂工作已經啟動,從做法上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總則,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民法總則的徵求意見稿已經出來,預期6月份能夠提請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8]。6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初次審議了民法總則草案,標志著民法典編纂工作進入立法程序[9]。
2017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10]
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編草案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不再保留計劃生育的有關內容,新增離婚冷靜期[11]。12月23日,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12]。12月23日,民法典合同編草案二審稿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為體現對合同的保護,二審稿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13]
2019年6月25日,栗戰書委員長主持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會議審議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和民法典繼承編草案[14]。12月20日,法工委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進行了修改完善,並將2017年已經出台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編入草案,重新編排條文序號,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提請12月常委會會議審議[15]。12月23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聽取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沈春耀作關於《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修改情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編纂情況的匯報。據沈春耀介紹,民法典(草案)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1260條[16]。12月24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舉行分組會議,審議民法典草案[17]。12月2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提請審議民法典草案的議案,決定將民法典草案提請2020年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18]。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19]。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目錄
第一編 總則
第一章 基本規定
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節 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節 監護
第三節 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第四節 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
第三章 法人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營利法人
第三節 非營利法人
第四節 特別法人
第四章 非法人組織
第五章 民事權利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意思表示
第三節 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第四節 民事法律行為的附條件和附期限
第七章 代理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委託代理
第三節 代理終止
第八章 民事責任
第九章 訴訟時效
第十章 期間計算
第二編 物權
第一分編 通則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
第一節 不動產登記
第二節 動產交付
第三節 其他規定
第三章 物權的保護
第二分編 所有權
第四章 一般規定
第五章 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私人所有權
第六章 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第七章 相鄰關系
第八章 共有
第九章 所有權取得的特別規定
第三分編 用益物權
第十章 一般規定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經營權
第十二章 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權
第十四章 居住權
第十五章 地役權
第四分編 擔保物權
第十六章 一般規定
第十七章 抵押權
第一節 一般抵押權
第二節 最高額抵押權
第十八章 質權
第一節 動產質權
第二節 權利質權
第十九章 留置權
第五分編 佔有
第二十章 佔有
第三編 合同
第一分編 通則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合同的訂立
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
第五章 合同的保全
第六章 合同的變更和轉讓
第七章 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第八章 違約責任
第二分編 典型合同
第九章 買賣合同
第十章 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
第十一章 贈與合同
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十三章 保證合同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保證責任
第十四章 租賃合同
第十五章 融資租賃合同
第十六章 保理合同
第十七章 承攬合同
第十八章 建設工程合同
第十九章 運輸合同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客運合同
第三節 貨運合同
第四節 多式聯運合同
第二十章 技術合同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技術開發合同
第三節 技術轉讓合同和技術許可合同
第四節 技術咨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
第二十一章 保管合同
第二十二章 倉儲合同
第二十三章 委託合同
第二十四章 物業服務合同
第二十五章 行紀合同
第二十六章 中介合同
第二十七章 合夥合同
第三分編 准合同
第二十八章 無因管理
第二十九章 不當得利
第四編 人格權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
第三章 姓名權和名稱權
第四章 肖像權
第五章 名譽權和榮譽權
第六章 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
第五編 婚姻家庭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結婚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一節 夫妻關系
第二節 父母子女關系和其他近親屬關系
第四章 離婚
第五章 收養
第一節 收養關系的成立
第二節 收養的效力
第三節 收養關系的解除
第六編 繼承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法定繼承
第三章 遺囑繼承和遺贈
第四章 遺產的處理
第七編 侵權責任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損害賠償
第三章 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
第四章 產品責任
第五章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
第六章 醫療損害責任
第七章 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責任
第八章 高度危險責任
第九章 飼養動物損害責任
第十章 建築物和物件損害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