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償理論與民法
㈠ 我國環境保護法規定的侵權責任時歸責原則,
例如:工廠排污毒死了魚塘的魚苗,直接損失是魚塘的魚苗,可得利益的魚苗成長後可以得到的實際收入,間接損失是清除魚塘被污染的費用。也就是說根據《環法》41條:「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文海,並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個人賠償損失。」
另外要注意的,你如果要訴訟的話時效2年。
㈡ 沒對方的商標受權書生產對方的產品需要承擔責任嗎
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商標法》
第六十七條
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㈢ 懸賞廣告屬於什麼法律行為
|懸賞廣告的法律性質是什麼?
來源:律師365整理 | 2019-07-23 | 4688人看過
懸賞廣告的法律性質是被認定為是不特定人的要約。懸賞廣告也是必須與承諾相結合後其契約才能成立的。如果公民要公開要求對方幫助完成自己的事情後也是可以給予一定的獎賞,那麼只有他人完成指定的行為後,廣告的發布人才會支付約定的報酬,這樣也是合約行為。
一、懸賞廣告的法律性質是什麼?
契約說認為。懸賞廣告是對不特定人的要約,因此,必須與完成指定行為人的承諾相結合,其契約才能成立。完成廣告行為的人享有報酬請求權.懸賞人負有按照懸賞廣告的約定支付報酬的義務。單獨行為說認為,懸賞廣告是懸賞人單方的意思表示,只要懸賞人發出懸賞廣告的意思表示。懸賞廣告即告成立。行為人按照懸賞廣告完成一定行為非是針對廣告要約而做出的承諾.而是履行懸賞廣告確定的義務。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三條,規定如下:
懸賞人以公開方式聲明對完成一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完成特定行為的人請求懸賞人支付報酬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懸賞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①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②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③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④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⑤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二、成立要件
懸賞廣告既然是一種附條件的法律行為,因此其成立須具備一定之成立條件。具體而言包括:
1.須依廣告的方法,對不特定人為意思表示。懸賞廣告必須採用廣告的方式為之,因此屬要式法律行為。但究竟何為廣告,應依一般社會公眾之觀念判斷之。民法上最簡易之判斷方法,就看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否針對特定相對人作出的。如果該意思表示是向某一個或者某幾個特定人發出的,則難稱其為懸賞廣告,只能視為一般之要約。至於廣告的方法,無論是採用文字廣告,如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在廣告欄內、電線桿上張貼廣告,在公共車輛、場所內懸掛廣告等,還是口頭廣告,如通過收音機、有線廣播播發或口送宣傳等,只要使用的方法能使不特定人了解其意思表示,都可以成立。
2.廣告須對完成一定行為的相對人,有給付一定報酬的表示。一定行為,各國民法上並無嚴格限制,不僅指積極的作為,如尋找走失之人,也包括消極的不作為。
3.須完成一定的行為。這是廣告人負擔給付報酬義務的前提條件。對行為是否完成的認定,應依行為的性質而定。如果指定的行為是對廣告人報告一定事項的行為,或廣告含有須將完成行為的事實告知廣告人的意思,在通知到達廣告人時,才為完成了廣告指定的行為。有人認為,不必將給付一定報酬作為懸賞廣告的成立要件之一。理由如下:其一,懸賞本身就是具有給付內容的意思表示。至於不特定人在完成指定行為後,是否接受這種給付是行為人的權利;其二,民事生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使法律不可能也不必要對懸賞廣告的酬金給付作出限制。法律只須對懸賞廣告的內容是否違背國家利益,是否有悖公序良俗和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等方面加以限制;其三,懸賞酬金是懸賞廣告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少懸賞報酬給付,在理論上也抹殺了將廣告分為普通商業廣告和懸賞廣告的法律意義。關於懸賞廣告的效力,其最主要之效力,即是相對人的報酬請求權,此與一般債權關系並無不同。
如果公民自己無法完成某項事情後也是可以通過發布懸賞廣告來請求他人代為完成的,那麼為了報答對方也是會支付一定的報酬和賞金的,如果在懸賞廣告的發布人在完成後指定行為後沒有按照約定支付報酬時,行為人也是可以通過起訴等法律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㈣ 掛靠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有不承擔責任的案例嗎
在國外的學說和理論中,通常根據危險責任思想和報償責任理論來確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具體就是通過「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兩項標准來把握。一是運行支配者,即誰事實上對車輛的運行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權利。這種支配和控制包括具體的、現實的支配,也包括潛在的、抽象的支配。二是運行利益的歸屬,即誰從車輛運行中獲得利益。這種利益包括因車輛運行取得的直接利益和間接利益。「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理論已逐步運用到了司法實踐中。 最高人民法院給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復函中便直接採用了此理論。在車輛掛靠關系中,掛靠人作為實際車主,在經營方面對車輛有完全的經營自主權。被掛靠人是名義車主,不得干涉掛靠人的合法經營權,一般情況下也無權支配車輛的運行,但被掛靠人並非對車輛完全失控,從管理、監督的角度看,被掛靠人對車輛仍有有限的運行管理支配權。同時被掛靠人一般按季度或年收取掛靠者管理費,雖然這種費用是其為掛靠人提供的各項服務收取的費用,不是直接從營運利潤中產生的運行利益,但這種費用畢竟是基於掛靠人以被掛靠人的名義經營而產生的,可以說被掛靠人收取的管理費是一種間接的運行利益。被掛靠人從法律意義上來說是車輛的所有人和管理者,其對所掛靠的車輛沒有盡到監督、管理的義務,造成的侵害賠償,應以共同過錯侵權論處,應以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對掛靠車輛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掛靠經營作為一種商業經營行為,不論被掛靠人是否收取了「管理費用」,收取的費用數額多少,被掛靠人應當意識到機動車使用中存在的高度危險,那麼就必須承擔這種經營風險。由於該經營存在的風險可能對第三人造成很大的損害,在受害人的賠償問題上,被掛靠人應當與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01年全省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蘇高法(2001)319號文也規定:掛靠經營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連帶承擔賠償責任。掛靠人與被掛靠人之間約定被掛靠人對交通事故的後果免責的,僅在雙方之間具有約束力,不能對抗第三人。
㈤ 居間合同書
【題 目】居間合同(示範文本)
【頒布單位】國家工商管理局
【發文編號】GF—2000—1201
全文 居間合同
合同編號:_________
委託人:_____ 簽訂地點:_________
居間人:_____ 簽訂時間:__年__月__日
第一條 委託事項及具體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條 居間期限:從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三條 報酬及支付期限: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報酬為促成合同成立金額的____%或者(大寫)_________元。委託人應在合同成立後的_____日內支付報酬。未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間人不得要求支付報酬。
第四條 居間費用的負擔: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間活動的費用由居間人負擔;未促成合同成立的,委託人應向居間人支付必要費用(大寫)________元。
第五條 本合同解除的條件
1.當事人就解除合同協商一致;
2.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3.在委託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義務;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義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5.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義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第六條 委託人的違約責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條 居間人的違約責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條 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本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生的爭議,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也可由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協商或調解不成的,按下列第___種方式解決:
(一)提交________仲裁委員會仲裁;
(二)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九條 其他約定事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條 本合同未作規定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執行。
委託人(章): 居間人(章): 鑒(公)證意見:
住所: 住所: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居民身份證號碼: 居民身份證號碼:
委託代理人: 委託代理人:
電話: 電話:
開戶銀行: 開戶銀行: 鑒(公)證機關(章)
賬號: 賬號: 經辦人:
郵政編碼: 郵政編碼: 年 月 日
居間合同,是指居間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在民法理論上,居間合同又稱為中介合同或者中介服務合同。向他方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的一方為居間人,接受他方所提供的訂約機會並支付報酬的一方為委託人。1、居間合同是由居間人向委託人提供居間服務的合同。居間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是否與第三人訂立合同,與居間人無關,居間人不是委託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的當事人。
2、居間人對委託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沒有介入權。居間人只負責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為委託人與第三人訂約居中斡旋,傳達雙方意思,起牽線搭橋的作用,對合同沒有實質的介入權。
3、居間合同是雙務、有償、諾成合同。居間人的權利與義務
(一)居間人的權利:
居間合同中居間人的權利實際上就是委託人的義務,其權利體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居間人的報酬請求權
報酬請求權是居間人的主要權利。雙方當事人約定居間人的報酬,居間人的報酬標准,國家有限制規定的,當事人約定的報酬額不能超過國家規定的最高標准。居間合同報酬的給付義務有兩種情況:一是報告居間,因居間人僅為委託人報告訂約機會,並不與委託人的相對人發生關系,所以報告居間僅由委託人承擔給付義務;二是媒介居間,因為交易雙方當事人都因為居間人的媒介而得益,所以,除另有約定外,由雙方當事人平均負擔居間人的報酬。
居間人行使報酬請求權採取報酬後付,即以合同因其報告或媒介成立而為限。合同未成立的,不得請求報酬;合同雖成立但無效時,居間人也不能請求報酬。
當居間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方法由相對人收受利益,或違反其對於委託人的義務而為有利於相對人的行為的,不得向委託人行使報酬請求權。
2、居間人的費用償還請求權
居間人所需費用,通常包括在報酬內,居間活動的費用一般由居間人負擔,非經特別約定,居間人不得請求償還費用。但當事人在居間合同中約定由委託人承擔費用的,居間人對其已付的費用有償還請求權。
居間人違反其對於委託人的義務而作出有利於委託人的相對人的行為,或者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方法而由相對人收受利益時,即使事前約定有費用償還請求權,也無權行使。
(二)居間人的義務:
1、報告訂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媒介的義務。居間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
2、忠實義務。居間人應當如實報告訂立合同的有關事項和其他有關信息。
3、負擔居間費用的義務。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間活動的費用,由居間人負擔。
4、隱名和保密義務。在媒介居間中,如果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指定居間人不得將其姓名或商號、名稱告知對方,居間人就負有不將其姓名或商號、名稱告知對方的義務,這就是隱名義務,這種居間又稱為隱名居間或隱名媒介。是否允許公開自己的名稱和姓名是居間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因此,無論是委託人還是其交易相對人,都可以指定居間人不得將其姓名或名稱告知其相對人。那麼,居間人在交易雙方訂立合同之中或之後都應履行隱名義務。居間人對在為委託人完成居間活動中獲悉的委託人的商業秘密以及委託人提供的信息、成交機會、後來合同的訂立情況等,應按照合同的約定保守秘密。居間人如違反隱名和保密義務致使隱名當事人或委託人受損害的,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5、介入義務。居間人的介入義務是指在隱名居間中,在一定情形下由居間人代替隱名當事人以履行輔助人的身份履行責任,並由居間人受領對方當事人所為的給付的義務。居間人承擔介入義務與居間人的隱名義務是一致的,是為了保證隱名當事人保持交易秘密目的的最終實現。居間人僅在一定情形下負有介入義務,並不享有介入的權利。換言之,只有在保護隱名當事人利益的前提下,才有居間人的介入義務,而不存在居間人基於特定情形主張介入的權利問題。
委託人的主要義務
1、支付居間報酬的義務。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託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未訂立合同的,委託人可以拒絕支付報酬。因居間人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該合同的當事人平均負擔居間人的報酬。
2、償付費用的義務。居間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但可以要求委託人支付從事居間活動支出的費用。
注意事項編輯
居間合同是中介常用到的一個合同,關繫到了居間人和委託人的利益,因此簽訂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保密約定
如委託人需要保密要做出居間人的保密約定
在簽訂居間合同時,若委託人要求居間人不得將其姓名或商號、名稱告知對方。則應在居間合同中體現出來。此時,居間人就負有對委託人信息保密的義務。居間人在交易雙方訂立合同之中或之後都應履行保密的義務。居間人如違反該義務致使委託人受損害的,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支付條件
只有當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時,居間人才能要求委託人支付報酬。
一、居間活動費用承擔的問題
當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時,居間活動的費用由居間人來負擔。但是,若居間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可以要求委託人支付從事居間活動支出的必要費用,但不得要求委託人支付報酬。
二、居間人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後果
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並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㈥ 民法中報償理論
簡而言之,由獲得利益者承擔所伴隨的風險。
㈦ 撿到東西,物歸原主,你認為收取一定的報酬合理嗎
你好,這個問題從法律上講,物歸原主,是撿到者的義務,否則,撿到者就構成不當得利。從道德層面或者『理』的角度,那就是見仁見智了。本人認為,收取一定的報酬,當屬合理,但不能強行索取報酬。當然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結合法律的相關規定來進行分析。
1、首先,根據我國《民法典》第317條規定,權利人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該條法規並未規定拾得人有權索要好處費,只有權請求支出的必要費用,比如快遞費等。所以拾得人無權請求索要必要費用以外的好處費。
2、其次,我認為法律這么規定,有其值得肯定的方面。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在撿到他人遺失物後,向失主索要好處費,甚至好處費的數額大於遺失物本身的價值。如果失主不給錢,拾得人就不將遺失物歸還。那麼這樣就的行為會造成社會的不平等現象。還會造成很多人因為無法獲得報酬不願意去幫助弱勢群體。可以看出立法的出發點是好的,帶來的影響也是十分深遠的。
3、最後,如果物歸原主後,失主自願給予報酬的,這個時候是接受還是不接受就看自己心情了,接受就表示感謝,不接受則婉言相拒。見義勇為的行為本身就是幸福的源泉,不因為見義勇為獲得報酬而過於高興,也不因未得到報酬而懊惱, 更不因為見利而忘義。謝謝。
㈧ 勞務合同中受傷如何賠償
勞務合同是受民法和合同法調整的,所以不能按照工傷進行賠償。按照民法,侵權法和合同法的精神、規定進行賠償,主要是支出多少,賠償多少。包括醫療費,住院費、營養費、誤工損失等
㈨ 問幾個關於財產保險的問題
算工傷,工傷的工作范圍包括日常工作和加班(包括其他由單位組織的活動),同時包括上下班途中。
但我認為基於人身生命無價的原則,應該同時支持兩種賠償。
以前見過類似的案例,工傷後社保中的工傷保險賠了,另外上的商業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也應賠償。
但侵權人和社會保險是否雙重賠償確實有些模糊
附相關論文一篇
交通事故中勞動者的工傷與損害賠償
2004年5月份前後, 國家連續頒布實施了三個與人身損害賠償有關的規范性文件, 它們分別是2004 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 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以及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三個規范性文件的聯袂出台, 不是偶然的, 而是呼應了新一屆政府強調以人為本的行政理念, 和加強立法、提高立法質量的要求。1
巧合的是, 筆者最近接觸到了一起交通事故工傷案件, 與這三個規范性文件均直接相關。該案大致如下: 某公司的員工韓某和李某受公司指派, 於2004年4月24日駕駛公司車輛出差, 2途中車輛撞上公路隔離欄, 車輛損壞嚴重, 三人也不同程度地受傷, 其中李某的傷勢嚴重, 可能致殘甚至死亡。道路交通執法部門認定, 此次交通事故系由駕駛人韓某操作不當所致, 韓某應承擔全部交通事故責任。該公司請求提供相關法律意見。
該案情節無論如何說不上復雜, 但是, 圍繞著相關各方的人身、財產損害及賠償, 可以問出許多問題, 而且似乎都不是易於回答的, 這些問題主要為:
1. 兩名員工所受的人身傷害, 並非發生在工廠、辦公室等人們通常理解的勞動或工作場所, 而是發生在出差途中, 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
2. 駕駛者韓某操作不當, 如系過錯, 其人身損害是否不屬於工傷, 相應地, 用人單位或法定的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的工傷責任是否可以免除?
3. 用人單位或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承擔了工傷賠償責任之後, 是否仍需承擔員工人身傷害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4. 員工被認定為工傷後, 對公司車輛、高速公路隔離欄等財產損害是否仍須承擔責任?
5. 公司在交通事故中並無過錯, 是否需要對毀損的高速公路隔離欄等財產損害承擔責任?
6. 李某在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後, 如果駕駛者韓某有過錯, 是否可以同時向韓某請求人身損害賠償?
這些問題, 涉及工傷、交通安全等立法中所採用的損害賠償的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僱主對雇員致人損害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工傷保險與民事損害賠償的競合等法律方面。針對上述案件涉及的這些法律方面, 本文試圖作一些簡要分析和論述。這些法律方面, 在實踐中一直存在較大爭議, 本文論述不奢求為人完全認同, 只求暴露問題, 並盡可能擺明相關的意見, 以使有興趣者在遇到類似問題時, 有所參照。
第二部分 工傷及工傷賠償的無過錯責任
一. 工傷概念
工傷, 也稱職業傷害, 是指勞動者在生產、勞動過程中, 因工作、執行職務行為或從事與工作、執行職務相關的活動, 發生意外事故而受到的人身傷害, 包括負傷、致殘、死亡或患職業疾病等。簡言之, 工傷即「因工作原因受到傷害」。工傷保險是勞動法上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3
二. 工傷賠償的無過錯責任原則及其理論依據
在我國民事立法和損害賠償理論中, 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可以分為過錯責任、過錯推定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原則。
1. 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不僅是指以過錯作為歸責的構成要件, 而且是指以過錯做為歸責的最終要件, 同時以過錯作為確定侵權人責任范圍的重要依據。簡言之, 有過錯, 有責任; 無過錯, 無責任; 過錯多大, 責任多大。這是我國民法通則所確立的一般歸責原則。
2. 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過錯推定原則, 實質是過錯責任原則的發展, 它是指若受害人能夠證明其所受侵害是由加害人所致, 而受害人又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 則推定加害人有過錯並承擔民事責任。該原則免除了受害人對加害人的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採用舉證責任倒置的方法。
3. 無過錯責任原則, 是指在法律特別規定的情況下, 只要已經發生了損害後果, 無過錯的行為人就要承擔民事責任。
4. 公平責任, 是指加害人和受害人對損害後果均無過錯, 由法院根據公平觀念, 在考慮當事人的財產狀況及其他情況的基礎上, 責令加害人對受害人的損害給予適當補償。其實質是在當事人均無過錯的情況下, 由當事人雙方公平分擔損失。公平責任原則主要適用於侵犯財產權益案件, 不適用於精神損害賠償案件。4
當前, 對於工傷保險賠償, 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所謂工傷賠償的無過錯原則, 即無論職業傷害的責任在於用人單位、他人還是自己, 受害者都應得到必要的補償; 這種補償是無條件的, 而不管勞動者個人是否有過錯。
工傷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 加重了僱主的責任, 有利於保護經濟與談判地位相對弱小的雇員, 體現了勞動法保護弱者、實現社會實質正義的思想。該原則有一系列完整的支撐理論和理由, 主要如下:
1. 勞動者勞動環境的危險性, 即人與機器相比總是處於相對弱小的地位, 勞動者受到傷害是難免的;
2. 勞動者的危險來自於用人單位, 即凡利用機器從事生產活動的用人單位都有可能對其勞動者造成的職業傷害;
3. 勞動者受到傷害都是非自願的, 即便勞動者受到傷害有時是自己的過失造成的, 但也並非出於自願。工業社會的法律推定勞動者不會傷害自己。5
4. 僱主承擔無過錯責任有利於保護雇員的權益。雇員與僱主相比, 無論在經濟上還是談判力量上, 均是相對弱小的一方, 在遭受人身傷害的情況下, 雇員的處境更加不利, 僱主承擔無過錯責任, 可以使勞動者受到傷害能夠及時獲得救濟。
5. 僱主承擔無過錯責任, 表面上加重了僱主的責任, 但僱主可以通過提高商品或勞務的價格, 或依責任保險的方式, 將所受的損失分配給社會大眾。6
三. 無過錯責任原則下工傷的認定
我國2004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沒有對工傷的概念進行定義, 而是按照無過錯責任原則, 採用列舉的方法, 將工傷分為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情形、視同工傷的情形和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情形三種, 進行界定, 具體如下:
1. 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情形: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 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 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 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 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7
2. 視同工傷的情形: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 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 因戰、因公負傷致殘, 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 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8
3. 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情形: (1)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2)醉酒導致傷亡的; (3)自殘或者自殺的。9
我國《工傷保險條例》所列舉的界定工傷的各種情形, 與世界各主要國家如日、德等是基本一致的。以德國為例, 根據《中德勞動立法合作項目成果概覽1993-1996》, 德國工傷保險的范圍有三大類:
1. 工業事故: 工業事故是指被保險人所遭受的與被保險的活動相聯系的事故。它具體可以理解為是雇員在工作期間或公司派遣其外出工作期間以及公司組織旅遊等集體活動期間所發生的事故。包括(1)與公司工作相關的安全保障、運輸、維修、裝卸設備儀器而產生的事故; (2)每月一次去銀行領取工資(工資已被僱主轉至銀行)而發生的事故; (3)公司組織的運動會(運動會主要不是以競爭為目的)上發生的事故; (4)在由公司組織的聚會和短期旅行間所發生的事故。
2. 上下班交通事故: 上下班交通事故是指發生於上下班直接道路上或必須繞道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包括(1)上下班交通事故; (2)上下班接送小孩途中所發生的事故(排除工作期間); (3)同他人共搭車上下班而繞道, 在這期間所發生的事故; (4)為更快到達工作單位而繞道(較正常更遠的路線), 在這期間所發生的事故; (5)因修路等原因交通改道, 在這期間發生的事故。
3. 職業病。構成工傷保險中所認定的職業病要同時具備: (1)該種疾病是由勞動崗位因素所引起的; (2)從事該勞動崗位的人群得此病的比例高於其他一般人; (3)該種疾病要被列入聯邦政府的職業病名錄之中。
4. 工傷保險的排除情況; 第一, 故意的行為; 第二, 主要原因在於醉酒而產生的事故; 第三, 私人行為。
很明顯, 我國沿襲了德國關於工傷認定的立法模式。德國立法中所列舉的工傷事項, 與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稍有不同, 但與《工傷保險條例》所體現的立法意旨卻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 參考這些不同點, 對於判斷那些《工傷保險條例》未列舉的工傷事項, 是有益處的。
另外, 需要明確的是, 《工傷保險條例》排除工傷的情形中, 包含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這里的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 是指擾亂社會秩序, 妨害公共安全,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 侵犯公私財產, 情節輕微, 尚不夠刑事處分, 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這種行為, 通常是以行為人是否有主觀上的「明知」故意為構成要件, 原因是這些行為本來就是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分的行為, 在行為人過失的情況下, 就更不足以處罰了。
第三部分 交通安全事故損害賠償的無過錯責任
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 世界各國均採用了無過錯責任原則。該原則在我國道路交通安全立法上的確立, 經歷了一個曲折、混亂的過程, 但最終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規定下來。
一. 世界各國的立法
人類在19世紀末發明了汽車, 進入了汽車時代, 隨之發生了交通事故致人傷亡的嚴重社會問題。按照傳統民法過錯責任原則, 受害人往往因不能證明加害人方面的過錯而得不到賠償。10自20世紀初起, 各國陸續制定法律, 或者通過法院司法, 11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採用了無過錯責任。
最早將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無過錯責任作為原則, 並以成文形式確立的, 是德國1952年的《陸上交通法(公路)》。該法規定: 「車輛在駕駛過程中致人死亡、受傷或損害人的健康和財物時, 由車輛所有人就所發生損害向受害人負賠償責任。如果事故是由不可避免的事件所引起, 而這種不可避免的事故既不是因車輛故障也不是因操作失誤而引起, 則不負賠償責任」。繼德國之後, 日、法、意等大陸法系國家, 及前蘇聯等, 也均作類似規定。12我國於1986年在《民法通則》中確立此原則。
與大陸法系國家對應的是, 英美法系國家採用的是嚴格責任的方式。嚴格責任與無過錯責任盡管不盡相同, 但在這一點上是完全相同的, 即侵權人承擔責任不以被侵權人的過錯為要件, 而以侵權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為要件。13總而言之, 無論大陸法系抑或英美法系國家的立法和學說, 在機動車交通事故所致損害的歸責方面, 均採用了無過錯責任(或嚴格責任)。
二. 交通事故無過錯責任的理論依據
世界上各主要國家採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來確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 有其一致的法理根據, 主要有三: 14
1. 報償責任理論。該理論從羅馬法「獲得利益的人負擔危險」這一法諺發展而來。汽車公司和汽車所有人享受汽車帶來的利益, 自然應由他們承擔因汽車運行所帶來的風險, 所謂「利之所得, 損之所歸」。讓追求自己利益之人, 同時負擔其損失, 符合經濟理性原理, 也符合民法公平、合理原則。
2. 危險責任思想和危險控制理論。即「誰能夠控制、減少危險, 誰承擔責任」的原則。此說認為, 機動車輛是一種危險性比較高的機器, 機動車交通事故是伴隨其運行所必然產生的特殊侵權。汽車公司或汽車所有人能夠控制、避免這種危險, 因此應對汽車產生的侵害承擔賠償責任。這樣能夠促使其謹慎駕駛, 盡可能避免危險, 盡可能減少損害。
3. 危險分擔理論。此說認為, 從表面上看, 實行無過錯責任, 似乎對汽車公司和汽車所有人很苛刻, 但其通過提高運費和投保責任保險, 最終將其承擔的損害賠償金轉嫁給了整個社會, 即其付出的賠償金, 實際上最終是由整個社會的消費者分擔。
三. 我國立法中交通安全事故的無過錯責任
我國交通安全法上無過錯責任的確立, 經歷一個較為曲折的反復過程: 1986年, 《民法通則》規定了從事高速運輸工具等高危作業, 造成他人損害的, 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1992年, 國務院頒布實施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對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的處理上, 採用的是過錯責任; 2004年5月1日開始施行的《交通安全法》注意到了機動車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兩種情況的區別, 對後者重新實行了無過錯責任。
(一) 《民法通則》的規定
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 盡管較為粗疏, 但卻相當先進地確立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無過錯責任原則。《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 「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工具等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的作業, 造成他人損害的, 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 不承擔民事責任。」該條明確規定, 高速運輸工具為危險作業, 損害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盡管學理上對汽車是否屬於高速運輸工具存有爭議, 但是世界各國司法實踐均持肯定態度。15
需要特別指出是,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的加害人的免責抗辯事由僅限於「受害人故意」, 而將不可抗力、第三人過失等傳統免責事由, 排除在外。這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法律規定有較大區別。除受害人故意之外, 德、法等國均將不可抗力、第三人重大過失也作為免責抗辯事由。我國《民法通則》這一做法, 更有利於保護受害人利益。
《民法通則》相當先進地規定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無過錯責任原則, 但其粗疏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汽車交通事故而言, 它沒有針對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的交通事故與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的交通事故的不同, 確定不同的歸責原則。16
(二)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
1992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下稱《辦法》)是全面規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的行政法規, 它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適用的是過錯責任, 與作為基本法律的《民法通則》發生了直接沖突。
根據《辦法》第十七條與三十五條, 下述一個簡單的推理, 可以清晰地凸現《辦法》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適用的是過錯責任:
1. 第十七條規定, 「公安機關在查明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後, 應當根據當事人的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 以及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 認定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當事人有違章行為, 其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的, 應當負交通事故責任。當事人沒有違章行為或者雖有違章行為, 但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無因果關系, 不負交通事故責任。」該條姑且簡述為, 沒有違章行為, 不負交通事故責任。
2. 第三十五條規定: 「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按照所負交通事故責任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該條實際上將交通事故責任等同於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即交通事故責任=損害賠償責任。17
3. 根據第二條規定, 違章行為即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規、規章的行為, 也即是說, 違章行為即違法行為, 而違法行為均是以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為成立要件的。
4. 將上述三點合起來即是: 沒有違章行為, 沒有交通事故責任, 而交通事故責任等同於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即沒有違章行為, 沒有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而違章行為, 是一種以過錯為構成要件的行為, 結論是: 沒有過錯, 沒有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明顯的過錯責任。
《辦法》適用過錯責任, 直接抵觸了作為基本法律的《民法通則》。有人說, 《辦法》是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特別法, 《民法通則》是普通法, 根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原則, 《辦法》應優先適用。這是完全錯誤的。所謂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原則, 是指當同一位階的特別法和普通法產生沖突時, 優先適用特別法, 適用此原則的前提是沖突的法律位於同一位階, 否則不能適用此原則。18《辦法》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 《民法通則》是全國人大制定的民事基本法律, 前者應服從後者。遺憾的是, 一方面由於《民法通則》的規定過於原則, 一方面由於行政執法人員和法官的整體法律素質不高, 《辦法》在實際中更多地被適用。
圍繞著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 《辦法》的規定出現了一系列明顯的混亂或錯誤, 表現如下:
1. 交通事故的定義
《辦法》第二條規定, 「本辦法所稱道路交通事故(以下簡稱交通事故), 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行人、乘車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活動的人員, 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規、規章的行為(以下簡稱違章行為), 過失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故。」該定義的不合理是明顯的:
(1) 該定義將主觀過錯做為交通事故的構成要件, 而事實上交通事故的發生, 與當事人的主觀過錯並無必然聯系。按照人體工程學原理, 人的注意力和應變能力均有一定的界限, 當事人即使已盡一切必要的、高度注意義務, 亦難以絕對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19
(2) 《辦法》定義的交通事故僅指過失的情況。這種定義顯然是不周延的, 因為交通事故大量存在著加害人既無故意也無過失的情況, 包括了不可抗力和非不可抗力兩種情形。前一種情形比較明顯, 後一種情形雖然不為人注意, 但卻是客觀存在的, 比如, 一個一向身體健康的駕駛者, 在高速公路高速行駛時, 忽然出現了一個極為短暫的心絞痛, 結果造成事故。
2. 混同交通事故責任與民事賠償責任
如前所述, 《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 「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按照所負交通事故責任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交通事故責任屬於行政責任, 損害賠償責任是民事責任, 該條將交通事故責任作為損害賠償責任的依據, 混淆了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的性質上的根本區別。前者目的在於處罰和管理, 後者目的在於補償和救濟。二者關系, 類似於桔子和蘋果。同時, 讓民事損害賠償責任依照交通事故責任相應確定, 等同於讓法院裁決時服從於行政機關的行政決定, 這違反了憲法所規定的人民法院的獨立審判權。
《辦法》作為行政法規, 是在我國過去運用行政手段處理交通事故的經驗基礎上制定的, 沿襲了不區分行政關系和民事關系, 將公法性規范和私法性規范合並規定的傳統做法, 其所包含的屬於民事法規的內容, 如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關於損害賠償的范圍和計算標準的規定, 對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作了補充和完善, 如增加殘疾用具費、死亡補償費及規定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死亡補償費、被扶養人生活費的具體計算標准等, 對於處理和裁判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 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 《辦法》企圖用統一概念、同一原則、同一基準, 一並解決交通事故的行政處罰和民事損害賠償問題, 最終導致了與民法通則的沖突, 並造成了一系列的混亂或錯誤。20這樣的結局, 除了由於制定年代的局限性, 也與我國較為普遍的「部門立法」的弊病有關。
(三) 《交通安全法》的規定
2004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交通安全法》, 是一個清爽的法律。它革除了前述《辦法》的種種缺陷, 以純粹的行政法規的本分出現; 21另一方面, 它也注意到了與《民法通則》的銜接, 並對《民法通則》籠統的關於高速運輸工具致人損害的歸責原則, 進行了細致區分。
根據《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 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對於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賠償, 該條區分不同情況, 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
1. 過錯責任原則。該原則適用於機動車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 即「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 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 雙方都有過錯的, 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22
2. 無過錯責任原則。該原則適用於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 適用無過錯責任, 即「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 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23
3. 過失相抵原則。該原則適用於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違章行為或故意的情形, 即「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 機動車駕駛人已經採取必要處置措施的, 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24以及「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 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25
盡管《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彰明較著地考慮到了不同的交通事故所適用的不同歸責原則, 但似乎忽略了一種情形, 即除了機動車之間的交通事故、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的交通事故之外, 機動車單方發生事故, 造成公路隔離帶等道路設施等財產損害的情形。《交通安全法》沒有規定對這種情形如何歸責。但這種情況是不難解決的。就損害賠償而言, 《交通安全法》是特別法, 《民法通則》是普通法, 按照「特別法沒有規定適用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 應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三條, 適用無過錯責任。
與《交通安全法》確立的無過錯責任原則相呼應, 《交通安全法》對交通事故進行了與《辦法》不同的定義。《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五項規定, 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該定義包括了故意、過失及意外三種情況的交通事故。這里將意外與過錯二個概念並列, 顯然是將意外作為一種非過錯的情況對待。這種定義是簡潔而周延的, 同時也符合現代漢語對於「事故」一詞的解釋, 26與《辦法》疊床架屋而又顧此失彼的定義相比, 可以說是高下立判。27
第四部分 僱主對雇員致害行為的民事賠償責任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的損害, 包括人身和財產損害兩種。前一種情形, 僱主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法律已有明確規定; 後一種情形, 法律尚無明文規定。
一. 人身損害的情形
對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人身損害, 僱主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第九條做了明確規定。根據《解釋》第九條, 對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導致他人人身損害, 僱主承擔的賠償責任, 可以分為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是僱主單獨承擔賠償責任, 這種情形適用於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 不具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第二種情形是僱主與雇員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後, 可以向雇員追償, 這種情形適用於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 具有故意或重大過失。28
《解釋》第九條僱主在兩種情形下承擔的賠償責任, 都是無過錯責任。僱主代替雇員向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 除了前文所述的危險分擔理論、報償責任理論等原因外, 還出於如下考慮:
1. 代理責任理論。僱主和雇員之間的僱用關系意味著雇員執行任務的行為是按僱主的意旨實施的, 實際上等於僱主自己實施的行為, 因此, 僱主應當承擔雇員執行任務行為的後果。各國將這種責任稱為「代理責任」, 即因法律規定或特定關系對非因自己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承擔賠償責任的一種法律制度。29
2. 僱主代替雇員向受害人單獨承擔賠償責任或連帶賠償責任, 有利於對受害人給予及時和充分救濟, 也有利於僱主加強對企業的管理, 加強對勞動者、雇員的教育, 提高自身的風險防範意識。30
《解釋》規定的第二種情形, 即在雇員致人損害、具有故意或重大過失、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後的情況下可以向雇員追償的制度, 是出於衡平的考慮, 防止不道德的雇員利用僱主的替代責任, 而恣意妄為。這些規定與「不道德原因不生訴權」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31
二. 財產損害的情形
對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財產損害, 僱主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民法通則》等法律, 尚無明確的規定。筆者認為, 雇員致人財產損害與致人人身損害, 兩種情況下僱主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原則與理論依據似乎沒有明顯差別, 因此, 僱主向受害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原則仍應為無過錯責任。參照《解釋》第七條, 僱主向受害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亦可分為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為, 雇員無故意或重大過失。在這種情況下, 僱主應單獨承擔全部的民事賠償責任, 不得向雇員追償。第二種情形為, 雇員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此種情形, 僱主是與雇員承擔連帶責任抑或承擔代負責任, 可能會有爭議。
代負責任又稱僱用者責任或僱用人侵權責任, 是指僱用人對其受僱人從事職務時, 因侵權行為致他人遭受損害應負賠償責任。原《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即是典型的代負責任。該條規定: 「機動車駕駛員在執行職務中發生交通事故, 負有交通事故責任的, 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的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 駕駛員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的所有人在賠償損失後, 可以向駕駛員追償部分或者全部費用。」代負責任與連帶責任是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 但二者是有較大區別的:
1. 連帶責任情況下, 受害人可以選擇向承擔連帶責任的各方求償, 承擔連帶責任的一方在清償了債務後, 可以向其他連帶債務人追償。代負責任情況下, 受害人只能向僱用人求償, 僱用人在賠償損失後, 可以向雇員追償。
2. 在訴訟上, 連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