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能動司法理念

能動司法理念

發布時間: 2022-05-02 08:42:28

司法建議

法律分析:司法建議是法律賦予人民法院的重要職責,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的重要方式。司法建議是人民法院堅持能動司法,依法延伸審判職能的重要途徑。

法律依據:《關於加強司法建議工作的意見》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司法建議工作的自覺性 1.司法建議是法律賦予人民法院的重要職責,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的重要方式。各級人民法院要准確把握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新特點,牢牢抓住科學發展這個主題,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在狠抓執法辦案第一要務的同時,依法履行好司法建議職責,積極促進有關單位科學決策、完善管理、消除隱患、改進工作、規范行為,不斷提高科學管理水平,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糾紛。2.司法建議是人民法院堅持能動司法,依法延伸審判職能的重要途徑。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站在新起點,面對新形勢,人民法院在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的同時,應當更加重視運用司法建議,通過延伸審判職能,積極踐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3.司法建議是人民法院深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提升司法能力和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手段。要高度重視和充分運用司法建議來擴展審判效果,以司法建議作為化解社會矛盾、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切入點和有效方法,充分發揮司法建議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動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人民法院化解社會矛盾和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能力和水平,努力維護司法權威,提高司法公信力。

Ⅱ 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 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通知 全文

依法妥善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通知。

司法解釋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等: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整體形勢良好,但是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一些地方出現了與民間借貸相關的債務不能及時清償、債務人出逃、中小企業倒閉等事件,對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了較大沖擊,相關糾紛案件在短期內大量增加。

(2)能動司法理念擴展閱讀:

借貸責任主體的認定:

7、【法定代表人出具借條】公司法定代表人出具借條時未明確其身份,法院可認定系其個人借款而非公司借款。

8、【空白收據與借款責任】單位有關人員基於損害國家利益的意圖向外提供蓋有單位財務印章的空白收據是無效行為,但不能因此免除該單位對第三人應承擔的返還借款的民事責任。

9、【夫妻個人借款的認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對外舉債數額明顯超出日常生活所需,且債權人未能證明其有理由相信該借款系夫妻共同意思表示,可認定為一方個人債務。

10、【借款債權的繼承】出借人去世後,其繼承人有權向借款人主張債權。

Ⅲ 如何做好能動司法工作

能動司法是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職能,遵循司法基本規律,積極主動拓展司法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司法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地實現司法的法律價值、社會價值、政治價值的司法活動。強化能動司法,關鍵要增強服務司法、積極司法、創新司法與衡平司法的理念。踐行這些理念,開展能動司法活動,應當立足司法職能,體現司法規律,堅持多措並舉,注重實際效果。
一、強化司法政策保障作用。為應對金融危機,服務經濟建設,要建立專項信息報告制度,探索建立金融案件集中管轄、集約審理等審判管理新機制,更好地服務和保障大局,提供政策支持。
二、強化司法建議預警作用。司法建議是人民法院能動司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要形式和有效舉措。法院堅持在糾紛解決的同時,關注各類可能危及經濟和社會安全的法律風險,加強各種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建立全方位、動態化的司法建議預警機制。
三、強化司法規范引導作用。經濟活動越活躍,矛盾糾紛的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疑難、復雜問題就會越多,也就越需要發揮法官的政治智慧和司法智慧,通過能動司法,從個案和類案的審理中,及時總結司法經驗,制訂相關執法意見,確立審理規則,提供審判思路,促進裁判標準的統一,並為立法和司法解釋提供實踐素材,發揮對糾紛解決和行為規則的引導作用。
四、強化司法宣傳互動作用。能動司法不只是法官案件裁判的能動,還應當包括面向社會的法制宣傳的能動。要在繼續加強傳統平面媒體宣傳的同時,注重網路媒體的運用,加強輿情研判,跟蹤民意反饋,把法院互聯網建設成為方便群眾溝通的重要平台,成為法院庭審直播的主要載體,成為宣傳法治精神、宣傳法院服務大局、服務人民的重要窗口,努力營造良好的法治輿論氛圍。
五、強化司法在多元糾紛解決機制中的能動作用。就法院而言,要發揮司法在多元糾紛解決機制中的能動作用,使有限的司法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當前要突出三項工作,一是在做好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化解糾紛的同時,加強對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等的指導作用。二是在構建完善以訴調中心建設為載體的訴調對接工作機制中發揮引導作用,引導讓更多的矛盾糾紛分流進入訴調中心,通過人民調解方式平和解決。三是利用司法的終局性、權威性和強制性優勢,在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和執行,以及構建以司法審查為重點的仲裁效力司法確認機制等方面,發揮司法的主動作用。讓更多的調解協議通過司法效力的確認獲得及時的執行,調解不成的能夠得到司法的及時裁判,幫助仲裁機構提高仲裁質量和效率,更好地發揮仲裁的積極作用。

Ⅳ 如何理解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是一個歷久彌新的重要理論命題。在深化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的今天,重估「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的價值,對「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進行再認識,對於進一步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都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法治是建立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基石。倘若沒有法治作為保障,那麼從根本上講產權是不安全的,企業不可能真正獨立自主,市場不可能形成競爭環境並高效率運轉,經濟的發展也不會具有可持續性。市場經濟必須依靠法律來解決市場經濟活動的秩序問題。只有具備合理而完備的法律,才能發揮市場經濟有效配置資源的功能。

所謂「法治經濟」,就是建立在法治基礎上的市場經濟,倡導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問題,通過立法、執法和司法以及法律服務調整經濟關系,規范經濟行為,指導經濟運行,維護經濟秩序,服務經濟發展,促使市場經濟在法治的軌道上健康有序地發展。法治經濟的顯著特徵就是發達的市場經濟與現代法治的有機融合,就是成熟的市場機制與良好的宏觀調控機制都通過法律的整合作用而銜接契合。現代市場經濟要以法律為紐帶,以市場為中心,把國家(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的活動及行為緊密廣泛地與市場經濟的各個環節連接在一起,以充分獲求和實現經濟活動的效益。

總體上講,「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要求我們在改革開放的新階段,更加需要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市場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突出問題。具體而言: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要求充分重視和發揮立法作用,進一步完善和豐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客觀地講,「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口號對立法活動影響最大最顯著,正是在「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口號的驅動下,中國市場經濟立法進入了快車道,經濟立法呈現跨越式發展,經濟立法的數量和規模急速上升。需要指出的是,在重溫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的今天,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大力倡導和強調小平同志一貫倡導的「成熟一個制定一個」的穩健立法觀。這種強調「實踐、試驗和反思」的立法思路,是與我國漸進式改革模式完全一致的,符合立法工作的基本規律。

從根本上講,也是與人類逐步演進的理性認識能力相適應的。遺憾的是,自「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口號大為宣揚後,法學界乃至立法界都出現一股立法「過熱」心態,不少學者提出法律移植,主張超前立法等非理性的觀點。作為一種「地方性知識」的法律,作為漸進改革的模式, 「成熟一個制定一個」的穩健立法觀更為切實可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的新形勢下,以完善法律體系為目的的立法工作,更要大力倡導「成熟一個制定一個」的穩健立法觀。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要求充分重視和發揮司法作用,倡導「能動司法」,維護司法公正,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為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司法機關提出和踐行了「能動司法」的理念。「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為司法系統孕育、提出和實踐「能動司法」理念營造了氛圍、創造了條件。實際上,「能動司法」理念在服務市場經濟發展方面體現得更為鮮明。「能動司法」理念促使法院將審判工作同經濟建設緊密結合,服務經濟發展的大局。例如,司法機關嚴厲打擊各種經濟犯罪活動,維護好市場經濟秩序;加大招商引資保護力度,切實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依法處理好事關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大城建項目等事關規劃全局的糾紛,運用司法的智慧創造性地配合經濟建設大局,為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理念,要求充分重視和發揮法律服務作用,大力發展法律服務業,為繁榮市場經濟提高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律師、公證、法律顧問法律援助等為主體的法律服務業,可以防範法律風險,優化法治環境,解決法律糾紛,為企業開展「法律體檢」。法律服務業要轉變觀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例如,開展律師幫扶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項行動,發動律師積極參與企業的資本運營、資源管理,使法律服務直接進入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做到建議於決策之前,服務於運行之中,全方位、多渠道地為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提供法律服務。變事後處理為事前防範,鼓勵積極開展「法律體檢」活動,法律顧問主動參與到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當中,主動介入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用法律的武器把企業經濟活動中可能遭遇的風險化解在萌芽之中。如今,在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下,法律服務業更要在優化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方面積極作為,大顯身手,大有作為。

可以說,「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是經濟建設的法治指南針。在紀念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20周年的今天,我們更要全面、深刻、准確、透徹地認識和把握「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的理念,重估其價值,充分發揮法治在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Ⅳ 司法能動性是什麼意思

所謂司法能動性( Judicial Activism,又譯司法能動主義、司法積極主義),指的是對美國司法制度中審判行為的一種見解。 司法能動性的基本宗旨是,法官應該審判案件而不是迴避案件,並且要廣泛的運用他們的權力,尤其是通過擴大平等和個人自由的手段去促進公平——即保護人的尊嚴。能動主義的法官有義務為各種社會不公提供司法救濟,通過運用手中的權力,尤其是運用將抽象概括的憲法保障加以具體化的權力去這樣做。 司法能動性的主要表現有:法官在進行憲法解釋時,並不致力於對立法者立法意圖的探求;傾向於弱化遵循先例原則;傾向於為了取得特定判決而減少程序上的限制;不那麼順從於其他政治決策者,更多依賴自己的判斷;傾向於做出范圍寬泛的判決意見;主張一種廣泛的司法救濟權。

作為一名法官要使司法能動性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得到充分發揮,首先,其自身應該是正義的,也就是說本身應當是公正的。自身的公正是對一個法官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個法官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其次,作為一名法官還應當主動的去追求公正。追求公正並能實現公正則正是法官與他人有別的地方。馬克思曾經這樣說過,法官的責任就是當法律運用到個別場合時,根據他對法律的誠摯理解來解釋法律。[17]而法官對於法律的誠摯理解的思想基礎,就在於對正義的追求。正義是法律上的善良和行為標准尺度或准則,可以根據正義對行為進行評論或評價。法律適用的目的就是要到達正義這個道德價值。魏因貝格爾這樣說,正義不是一個事實,而是一項任務:給我們的頭腦和我們心靈規定的一項任務。[18]對於法官來說,尤其如此。因為法律的具體生命需要法官來賦予,法律的血肉最終隱藏在法官的具體的判決當中。

具體地說,能夠充分發揮法官司法能動性的地方在於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在訴訟中的表現為兩個方面,一個是程序方面,一個是實體方面。

Ⅵ 能動司法的主要內容

法律分析:能動司法是指法院立足審判職能,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回應轉型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主要強調的是法院和法官如何積極履行職責,主動順勢而為,有所作為。從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司法的能動性特徵。我們認為,司法能動性是指法官在司法過程中秉承一定的法律價值,遵循一定的法律規則,並充分運用司法經驗,創造性地適用法律,從而理性地對案件的事實問題和法律問題作出判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九十四條 本法所稱司法工作人員,是指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工作人員。

Ⅶ 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你對法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認識

截至2010年年底,我國共制定法律兩百三十六件、行政法規六百九十多件、地方性法規八千六百多件。一個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總體形成。

客觀地講,與世界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相比,在短短三十多年裡,無論從立法的數量,還是立法的質量,我國立法的成就都是無可比擬的。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成果,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對於在新的起點上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切實保障憲法法律實施,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從人民法院工作的角度來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更具有其特殊的重大意義,同時也對人民法院審判和執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民法院審判工作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經驗總結為指引和方針

吳邦國委員長將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經驗總結為五個方面:即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堅持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立法為民、堅持社會主義法制統一。我認為,要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必須以這些經驗總結為指引和方針。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這就要求人民法院的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正確的指導思想是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前提,這就要求人民法院的工作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使人民法院工作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實履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捍衛者的神聖職責;堅持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客觀要求,這就要求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工作必須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先後於1999年、2005年和2009年下發了3個司法改革綱要,實施了119項司法改革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堅持以人為本,立法為民是民主法制建設的根本目的,這就要求人民法院工作必須堅持司法為民的原則,以滿足人民的司法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堅持社會主義法制統一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內在要求,這就要求人民法院必須維護法律的權威,堅持法律的統一適用。

人民法院要切實履行審判職能,保障憲法和法律的正確實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

吳邦國委員長強調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問題就顯得更為突出、更加緊迫,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各方面反映強烈的問題。人民法院作為法律實施的重要部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對人民法院實現自身科學發展和服務科學發展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在認真總結幾十年來人民司法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最高人民法院將「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確立為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題,進一步明確司法與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關系,深化對人民法院、人民法官人民性的認識;在對「人民內部矛盾凸現期」進行全面深入社會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為更好發揮審判工作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提出了「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審判工作原則,強化和諧司法的理念,更好地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司法保障,提出「能動司法」理念,深化對人民司法功能的認識,拓寬人民法院的工作視野;在全面加強法院幹部隊伍建設、深入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中,提出「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提升人民法官的精神境界,明確廣大法官的價值追求。

今後,人民法院要採取更多的為民司法舉措,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的司法服務,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切實感受到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溫暖和優越性。

具體來說,人民法院要堅持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一切審判、執行工作都必須依法進行;要堅持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並重,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要堅持案件質量和效率兼顧,創新和加強審判管理,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審判效率。只有不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司法能力建設、工作作風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反腐廉政建設,提高法官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和水平,使法官樹立公正、廉潔、為民的價值觀,才能保證嚴格依法辦案、保證各項法律的正確實施。

人民法院要立足審判實踐,通過民主科學地制定司法解釋,推動我國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

多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全國人大1981年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等規定,根據審判工作的需要,單獨或與有關部門聯合發布了大量的司法解釋。這些司法解釋已經成為各級人民法院裁判各類案件的重要依據,為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提供司法實踐經驗。當前,我國正處於深刻變革的歷史進程中,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盡管我國的法律體系已經總體形成,但本身並不是完美無缺的,還需要在實踐中繼續探索、修改和完善。在這一進程中,人民法院要更加註重完善司法解釋工作,堅持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推進司法解釋的民主化和科學化。

首先,人民法院必須做好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始終與立法機關保持高度一致,嚴格執行司法解釋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的制度,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與權威;其次,要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加強對司法解釋工作的管理協調,努力提高司法解釋質量;再次,人民法院要加大科學管理力度保障裁判統一,嚴格規范法官自由裁量權,推進量刑制度改革,促進量刑公平公正;最後,要及時清理司法解釋以及通過發布指導性案例,更好地維護法律的統一適用。

Ⅷ 能動司法的內涵

要更准確地理解司法能動性的含義,我們必須要明確一個問題:司法能動性是否與司法的被動性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所謂司法的被動性是指:「司法權自啟動開始的整個運動過程中只能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包括申請行為和申請內容進行裁判,而不能主動啟動司法程序或擅自變更當事人的訴請內容」[2]。司法被動性是司法活動區別於經常帶有主動性的行政活動的重要特徵之一,它要求只有當人們主動將紛爭置於法官面前時,法官才能夠依據法律對當事人的訴求進行裁判。這就是司法活動的謙抑性,正是這種謙抑性,在某種程度上使法官得到人們普遍的尊重。因此,在民商事審判領域,司法被動性一直被奉為基本原則。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對司法能動性的重視不足。但不可否認的是,司法能動性與司法被動性是司法公正得以達成的必不可少的兩個方面。司法的被動性主要是針對司法的程序而言的,其通過遵循法定的程序以及尊重當事人的處分權來規製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從而防止司法權的濫用;而司法能動性則主要針對司法的實體運用而言,其賦予法官在事實判斷和法律適用方面一定的許可權,從而在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正義。由此,兩者的調整對象不同,它們並不存在矛盾,而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兩個必不可少的方面。

Ⅸ 在美國民主憲政體制下,人們認為司法權最弱時,加強司法權的主要方法是什麼

違憲審查是加強司來法權的最主要方法。自

這一權力不是美國憲法直接授予的。而是通過判例確定下來的。

違憲審查主要是司法權對國會立法的審查。司法審查表明美國不學習英國,講什麼議會主權。事實上,議會主權不等於人民主權。

對議會立法的司法審查,可以遏制議會實行多數暴政的沖動。

雖然司法機關不是選舉產生的,但司法機關能不濫用權力的最大根源是「不告不理」的消極性。所謂「積極司法」、「能動司法」,只怕有司法權濫用的嫌疑,要慎提。司法機關因為消極,所以公正。

熱點內容
公務員行政法考點 發布:2024-11-07 13:16:58 瀏覽:153
司法e通行 發布:2024-11-07 13:02:24 瀏覽:762
道德經眼裡 發布:2024-11-07 12:57:04 瀏覽:872
私下簽訂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07 12:51:01 瀏覽:946
刑法修正案九的解讀 發布:2024-11-07 12:40:13 瀏覽:52
經濟法年假試用期 發布:2024-11-07 12:26:11 瀏覽:270
合同法分則案例ppt 發布:2024-11-07 12:23:35 瀏覽:429
法治四章 發布:2024-11-07 12:11:47 瀏覽:190
2009年來國家新發布實施的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4-11-07 12:06:25 瀏覽:550
中央對司法工作 發布:2024-11-07 11:38:01 瀏覽: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