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關於債務糾紛

民法典關於債務糾紛

發布時間: 2022-05-02 20:24:49

民法典對欠債的規定

欠錢不還可以依法起訴,民法典欠錢起訴的規定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二條【人保和物保並存時擔保權的實行規則】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應當按照約定實現債權;

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債務人自己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應當先就該物的擔保實現債權;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就物的擔保實現債權,也可以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第五百一十一條【合同約定不明確時的履行】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據前條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強制性國家標准履行;沒有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按照推薦性國家標准履行;沒有推薦性國家標準的,按照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依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請求履行,但是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因債權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第一百八十八條【普通訴訟時效、最長權利保護期間】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1)民法典關於債務糾紛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的流程

1、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後,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並立即開始執行

3、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1)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2)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3)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3)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4)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5)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宣判

⑵ 民法典關於欠錢不還怎麼處理

您好,可以起訴。
申請支付令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徑之一。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債權人請求債務方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債務人在收到人民法院發出的支付令後十五日內沒有清償債務,或沒有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可見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以收回欠款的最大好處就是時間短、見效快。當然若債務方在法定時間內向人民法院提出了書面異議,則必須通過訴訟程序處理。
二、欠錢不還起訴時需要哪些證據(一)證明當事人訴訟主體資格的證據1、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等。2、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主體登記資料,如工商營業執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記機關出具的工商登記清單、社團法人登記證等。3、當事人名稱在訴爭的法律關系發生後曾有變更的,應提交變更登記資料。
(二)證明貸款關系存在的證據,借條或借款合同、往來郵件、手機簡訊、錄音、匯款紀錄、還款承諾書等。訴訟可以說是處理債務糾紛比較好的一種方式,但此時需要向法院提起訴訟的話,則需要注意訴訟時效與證據。
法律依據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一款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九十二條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經自願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⑶ 民法典關於債務糾紛新規

為給債權人債權的實現提供充分的保障,在市場經濟交易中,當事人創造出了以第三人加入債務為基本內容的各類「增信措施」,對於此類「增信義務」的法律性質,由於缺乏明確的法律規范,司法實踐中對於相關糾紛的處理,尤其是第三人應當承擔的責任類型以及與保證責任、債務轉移之間的關系,存在較大的爭議。為此,《民法典》在第552條專門對債務加入這種並存式的債務承擔進行規范。
一、《民法典》第552條的規定及解讀
(一)《民法典》第552條的規定
1. 《民法典》第552條的規定
根據民法債務承擔理論,債務承擔有兩種主要類型:一是免責的債務承擔,即通常所稱的債務轉移,二是並存的債務承擔,即通常所稱的債務加入。《合同法》第84條(《民法典》第551條)規定了免責的債務承擔,但《合同法》並未規定有關並存的債務承擔的內容,《民法典》正式將並存的債務承擔納入法典,從而建構起較為完整的債務承擔制度體系。
《民法典》第552條規定,第三人與債務人約定加入債務並通知債權人,或者第三人向債權人表示願意加入債務,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明確拒絕的,債權人可以請求第三人在其願意承擔的債務范圍內和債務人承擔連帶債務。
2.債務加入的構成要件
根據《民法典》第552條的規定,債務加入的構成要件主要包括:一是原債權債務關系有效存在;二是債務人不脫離債務關系,第三人加入債務後,原債務人仍應當在原債務范圍內承擔履行義務,其並沒有因第三人加入債務而免除其履行義務,即第三人加入債務只是在原債務人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新的債務人,在性質上具有擔保債權實現的功能;三是應當通知債權人,第三人加入債務,雖不需債權人同意,但應當通知債權人,或者是第三人直接向債權人表示願意加入債務,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明確拒絕的,如果未通知債權人則對債權人不發生效力,同時債權人作為權利人,可以拒絕第三人的債務加入行為;四是第三人在其願意承擔的債務范圍內與債務人對債權人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二)債務加入與債務轉移、連帶保證、第三人代為履行的區別
1.債務加入與債務轉移的區別
債務加入與債務轉移的主要區別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債務人是否免責,二者存在區別。
在債務轉移中,通常債務人將債務轉移給第三人後,其已經脫離原債務關系,即其不再作為債務人對債權人承擔履行債務的義務,而是由第三人作為債務人,故此,債務轉移又被稱之為免責的債務承擔;在債務加入中,第三人在其承諾的范圍內與債務人一起對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故此,債務加入又被稱之為並存的債務承擔。
二是是否需要債權人同意,二者存在差別。
債務轉移必須經過債權人同意,在債權人與債務人訂立合同時,債權人通常需要對債務人的信用與履約能力進行考察,甚至在一些重大項目合同簽訂前,會委託專業律師進行相應的盡職調查,故此,如果債務人將本應由其履行的債務轉移給第三人,必須經過債權人同意,否則債務轉移行為無效;根據《民法典》第551條的規定,在債務轉移中,債務人可以就債務轉移事宜催告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予以同意,但是應當注意的是,在此種場合中,債權人的默示視為不同意。
債務加入,本質上是增加一個新的債務人來保障債權實現,屬於對債權人利益的行為,無需債權人同意,在第三人與債務人約定加入債務的場合,應當通知債權人;或者第三人直接向債權人表示願意加入債務。在不同立法例中,對於債務加入是否需要債權人同意,有不同的規定。基於債務加入通常對債權實現更有保障,但是作為債權人有權對其獲利行為予以拒絕,故此,在《民法典》立法中採取債務加入無需債權人同意但應當通知債權人的立法模式。
2. 債務加入與連帶保證的區別
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債務加入制度之前,司法實踐中,債務加入與連帶保證之間經常處於混淆狀態。根據《民法典》關於債務加入的規定,其與連帶保證之間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保證債務是主債務的從債務,即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為從屬性債務,或者說保證人是為他人的債務負責;在債務加入中,第三人作為連帶債務人,其承擔的債務與債務人的債務具有同一性,二者之間不存在主從關系,第三人加入債務後,即與債務人一起成為共同債務人,是為自己的債務負責。故此,第三人承擔債務的內容是否具有從屬性質,是債務加入與連帶保證的本質區別。
二是連帶保證受到保證期間與訴訟時效的雙重限制,保證期間屬於除斥期間,在當事人沒有約定的情況下為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後6個月,在連帶保證中,債權人必須在保證期間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否則保證期間經過後,債權人未主張權利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債務加入則不受保證期間的限制,僅受訴訟時效的制約。
三是保證人享有追償權,即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享有債權人對債務人的權利,有權在承擔保證責任范圍內向債務人追償;在債務加入的場合,第三人在清償債務後,是否可以向債務人追償,取決於其在債務加入時與債務人之間的具體約定。故此,在二者承擔債務的范圍相同的情況下,司法實踐中的判例中,通常認為債務加入人比保證人承擔了更重的責任。
3. 債務加入與第三人清償的區別
從表面形式看,債務加入與第三人清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都是第三人承擔債務履行,但二者存在本質區別。
一是第三人的法律地位不同,在債務加入中,第三人加入債務即成為債務人,與債務人共同對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在第三人清償中,第三人並非居於債務人的地位,根據《民法典》第524條的規定,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第三人因對債務履行具有合法利益,比如次承租人、保證人、合夥人等,故此第三人有權向債權人代為履行。
二是第三人清償債務後的法律後果不同,在債務加入中,第三人清償債務後,是否可以向債務人追償,應當根據雙方的具體約定;在第三人清償中,第三人清償債務的行為直接引起債權法定轉移的法律後果,即第三人清償債務後,其代位取得債權人地位,有權要求債務人直接向其履行債務,並且取得以債務人財產設定的擔保物權。
三是違約責任的承擔不同,在債務加入中,第三人因加入債務成為債務人,債權人請求第三人在其承諾的承擔債務范圍內履行債務,如果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第三人作為債務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在第三人清償中,債權人無權要求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
二、與債務加入具體適用有關的問題
(一)約定不明時債務轉移與債務加入的認定規則
1.法工委釋義中的觀點
(1)實踐中的爭議
債務轉移與債務加入的根本區別在於,第三人承諾承擔債務後,債務人是否脫離原債務關系,即債務人是否繼續對債務承擔清償責任。在司法實踐中,第三人與債務人約定承擔債務時,尤其是在債權人、債務人、第三人的三方協議中並未明確債務人是否退出原債務關系時,如何認定三方協議中約定的性質究竟是債務轉移還是債務加入,對債務人的利益有重大影響。
(2)法工委釋義中的觀點
根據法工委在《民法典》釋義中的觀點,在債務轉移與債務加入的意思表示不明確時,考慮到債權人對債務人資力與履行能力的信賴,從保護債權人利益的價值出發,債務人不應輕易地從原債務中脫離,可以推定為債務加入,即債務人應當繼續對債權人承擔清償責任。

⑷ 民法典欠錢不還怎麼辦

借款屬於雙向協議,出借人依約將借款借於借款人,借款人依約償還借款。若不能依約還款,則存在承擔逾期還款的違約責任的風險。
欠錢不還,出借人有權提起訴訟或仲裁,要求返還借款。若經過審判仍不履行生效判決償還借款,出借人有權申請強制執行,欠款人則有可能因此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或限制高消費人員名單,也存在被司法拘留的風險。因此,應遵守誠信原則,及時償還借款。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7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民法典》第675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四條 債權人請求債務人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一)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的; (二)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的。申請書應當寫明請求給付金錢或者有價證券的數量和所根據的事實、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的決定》第1條:被執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二)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三)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四)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五)違反限制消費令的;
(六)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⑸ 民法典規定個人之間借貸有效追訴期是幾年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來的問題
根據自《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在這里,《民法典》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並沒有改變原來的規定
自然人之間的民間借貸,適用三年的訴訟時效。

⑹ 民法典中關於債務糾紛的問題

法律分析:由於債務糾紛是民事糾紛,如果向法院提起訴訟的話屬於民事訴訟,時效一般是三年。債務人不償還債務產生糾紛的,屬於債務違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雙方可以通過協商、仲裁或者訴訟等方式解決糾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⑺ 民法典關於債務清償的規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債務人不償還債務產生糾紛的,屬於債務違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雙方可以通過協商、仲裁、訴訟等方式解決糾紛。如今令「老賴們」聞風喪膽,欠錢將不再是大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⑻ 發生債務糾紛怎麼處理!

發生個人債務糾紛,一般通過和平協商的方式解決,雙方通過協商盡量達成都滿意的還款方案。如果協商不成,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藉助公權力維護自身合法債權。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八條借款人可以在還款期限屆滿前向貸款人申請展期;貸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民事訴訟法》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⑼ 民法典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三年。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普通訴訟時效、最長權利保護期間】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熱點內容
法院團委 發布:2025-01-13 10:08:27 瀏覽:680
檢察院和法院領導班子成員 發布:2025-01-13 09:25:05 瀏覽:281
七五普法老年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13 08:34:39 瀏覽:19
2018年學生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3 07:48:00 瀏覽:200
勞動法在私企 發布:2025-01-13 07:41:46 瀏覽:9
什麼道德問題 發布:2025-01-13 07:29:46 瀏覽:392
法律碩士非法學兩年制 發布:2025-01-13 07:26:04 瀏覽:290
律師楊軍 發布:2025-01-13 07:16:54 瀏覽:149
法治實殘 發布:2025-01-13 07:15:18 瀏覽:311
民法素材 發布:2025-01-13 06:38:02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