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司法即
❶ 廣義的衛生法律法規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1、廣義的法律包括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制定的具有普遍執行力的規則,包版括憲法權、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條例、部委或地方政府規章。
區別是制定主體和效力不同
2、用執法的一般是行政機關,比如公安機關、稅務機關、工商機關,因為其行政內容就是實施法律,所以叫執法。
❷ 衛生法律法規的基本含義
衛生法律法規的基本原則衛生法律法規的基本原則是
衛生法律規范基礎的原則和准則,是衛生法律法規的指導思想,與其他法律部門
一樣,也具有最高原則、基本原則和一般原則。衛生法律法規的最高原則就是我
國社會主義法的最高原則即社會主義原則和人民民主原則。衛生法律法規的一
般原則,是指對衛生部門中的某一方面的法律規范具有一般指導意義的原則。如
《執業醫師法》、《傳染病防治法》、《葯品管理法》、《食品衛生法》等就
分別適用於執業醫師監督管理、傳染病防治監督管理、葯品監督管理、食品衛
生監督管理等領域的具體原則。衛生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對衛生法部門所有法律
規范都具有普通指導意義的原則。下位原則不能與上位原則相抵觸。上位原則
對下位原則具有指導作用。衛生法最高原則、基本原則和一般原則共同構成衛
生法的原則體系。衛生法律法規的基本原則貫穿於各種衛生法律規范中,是調整
保護人體生命健康而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具有普通指導意義的准則,是我國長期
衛生工作的根本方針、政策在法律上的具體體現。我國衛生法律法規基本原則
主要有1.保護公民身體健康的原則健康權是指公民以其身體的生理功能的完
整性和保持持續、穩定、良好的心理狀態為內容的權利。衛生法的制定和實施
就是從保護公民身體健康合法權益出發,以維護公民身體健康為衛生法的最高宗
旨,使每個公民都依法享有改善衛生條件,獲得基本醫療保健的權利,以增進身體
健康。2.全社會參與原則這個原則是指衛生工作必須把各級政府、部門和企事
業單位及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參與進去。衛生事業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
替代的特殊作用,也為社會各級政府、組織和個人所認識、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
為。通過為全社會成員提供醫療保健和衛生防疫服務,保護社會勞動力,使勞動
者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力同時通過優生優育和兒童保
健工作、提高人口質量,促進民族繁榮昌盛。3.衛生監督原則它是指政府衛生行
政部門和法律授權承擔公共衛生事務管理的組織,對管轄范圍內的社會組織和個
人貫徹執行國家衛生法律、法規、規章的情況,要予以監察督導,堅持依法辦事,
嚴格執法,同一切違法行為作斗爭,直到追究法律責任。衛生法律監督包括醫政、
葯政、防疫監督和其他有關衛生監督。4.預防為主原則它是我國衛生工作長期
的基本方針和政策的概括。加強對公民身體健康相關的產品、行為和執法人員
的監督管理,為其設置較為嚴格的市場准入制度和市場監督制度以及法律責任,
把住人口,控制過程,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生命健康。凡有可能對人體生命健康
產生影響的行為和活動,或可能引起疾病廣泛傳播的重要傳染病疫情以及影響較
大的食品中毒和職業中毒條件,衛生法規定了相應的監測、預警、報告、強制性
檢疫、強制隔離與治療、封鎖疫區等多項制度與措施,並強化了相關人員的職責
及法律責任。5.依靠科技進步的原則這是指在防病治病活動中,高度重視當今科
學技術的作用,大力開展醫學科學研究及成果推廣,藉以不斷提高醫療預防技能
和醫療器械設備的現代化。衛生部門是推進生命科學發展、管理、維護生命健
康權益的職能部門。生命科學是當今科技發展最活躍、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它不
斷給醫學發展以巨大的動力是人類對自身生命現象和疾病本質的認識不斷進入
新的階段。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法的衛生法的基本原則
衛生法的基本原則,也即衛生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和行政法制原則,是指貫穿於衛生行政法律規范和衛生行政關系當中,指導和制約衛生行政立法與實施的衛生法制的基本精神和准則。
和其他法律法規一樣,衛生行政法須遵循的原則也很多,但根據不同的層次,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第一:政治原則和憲法原則。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衛生行政法的最高原則,他規定了衛生行政法的發展方向、道路和根本性質。
第二,國際法原則。在我國沒有加入WTO前,國際法只是我們應當遵循的一種國家行為准則,對我國的立法與執法影響力不是太大;我國加入WTO後,由於WTO規則對各成員國立法、執法的約束,國際法原則特別是WTO規則原則也成為我國衛生行政立法、執法的一項基本原則。
第三,衛生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衛生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位於政治原則和憲法原則、國際法原則之下的,產生於衛生行政法並指導衛生行政法的創立、實施的、貫穿於衛生法律規范和衛生行政關系當中,指導和制約衛生行政立法與實施的衛生法制的基本精神和准則。衛生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義務本位』原則」、「合法性原則」、「合理性原則」、「應急性原則」等等。
第四,衛生行政法的其他原則。
在此,我重點介紹我國衛生法的基本原則。我國衛生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
(一)「義務本位」原則
所謂「義務本位」,是指「義務」是人(國家、國家機關、社會組織)與生(設立)俱來的一種「責任」即「天賦的義務」,是根本性的、第一位的即「本位」;「權利」或「權力」,只不過是為人們「履行義務」服務的,是保障人們「履行義務」手段或者工具。「義務本位」思想與西方資產階級學者推崇的「天賦人權論」是相對對立的。「義務本位」 思想與我國的「權利(權力)義務相一致(統一)」的法制原則也是不同的。我國的「權利(權力)義務相一致(統一)」法制原則,雖然沒有明確「誰是本位」,但從大多數法律規定來分析,其是將「權利(權力)」確定為本位的,不是「統一」的;而「義務本位」思想是把「義務」確定為「本位」的。
衛生法中的「義務本位」原則,是指「義務本位」的思想和原則,是我國的衛生行政機關和衛生法律關系主體的一切行為的准則。其具體要求是:衛生行政機關和衛生法律關系的主體,應把「履行義務」、「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所在崗位的第一位的、義不容辭的職責或責任,「義務」是根本性的、是本位。而依法行政或行使權利則是為自己履行義務服務的,是保障自己「履行義務」的手段和工具。
「義務本位」思想和原則,貫穿於我國現有衛生法律體系中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中。例如,我國《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一條規定:「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制定本法。」該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突發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必須接診治療,並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對需要轉送的病人,應當按照規定將病人及其病歷記錄的復印件轉送至接診的或者制定的醫療機構。」再如:我國的《執業醫師法》第三條規定:「醫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療執業水平,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傷、保護人民健康的神聖職責。」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對醫務人員醫德規范的具體規定,充分體現了「義務本位」原則的基本要求。此外,衛生法規定的「依法行使職權」等,也都體現了「義務本位」原則的基本要求;等等。
可見,根據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性質和大多數主體的基本職責,「義務本位原則」不可辯駁地應是我國衛生法的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在具體工作中,我們應堅決落實、深入宣傳「義務本位原則」;應當在學校特別是醫學類學校中廣泛開展「義務本位」教育,使「義務本位」思想在中華民族全體成員特別是青少年人的思想意識中深深紮根,並開花結果;應當使中華民族全體成員都自覺以「履行義務」為榮、以不履行義務為恥,從而從根本上消除「官僚主義」、「霸權主義」、「土皇帝」等腐朽思想!
「義務本位」思想與西方資產階級學者推崇的「天賦人權」論,有著根本的區別:「天賦人權」論,是以英國的洛克、法國的盧梭為代表的西方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於17-18世紀提出的一種理論,其主要觀點是:人生而具有生存、自由、平等的權利,和追求幸福、財產以至反抗暴政的權利。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就是以「天賦人權」論作為理論基礎的。
「義務本位」思想與西方資產階級學者推崇的「天賦人權」論的主要區別在於:「義務本位」思想尊崇「義務」是人(國家、國家機關、社會組織)與生(設立)俱來的一種「責任」即「天賦的義務」,是根本性的、第一位的即「本位」;「權利」或「權力」,只不過是為人們「履行義務」服務的,是保障人們「履行義務」手段或者工具。意在「從靈魂上」改變人的「以我為中心」、「個人權利為中心」、「本位主義」、「追崇權利(權力)」的思想意識,培養以「履行義務」為榮、「不履行義務」為恥的「服務型」「人才」、「政府」、「國家」;而「天賦人權」論,則是主張「以個人權利」、「國家權利(權力)」為中心,使人們(政府部門、國家)產生「個人(本政府部門、國家)權利(權力)第一」的思想,只能將人們(政府部門、國家)「造就」成「權利(權力)的崇拜物」、「個人主義者」、「霸權主義者(國家)」。「天賦人權」論的根本錯誤在於:它忽視了「純粹的權利(權力)是不存在的」, 而且不「履行義務」就得不到、也不享有「權利(權力)」這一最基本的常識!
(二)合法性原則
所謂合法性原則,即行政合法性原則,是指行政權的存在、行使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規定,不得與憲法和法律相抵觸;我國衛生法是國家行政法體系的組成部分,行政合法性原則當然也是衛生行政法原則。合法性原則在衛生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國家衛生法律制度的重要原則。在具體工作中貫徹衛生行政合法性原則,要求我國的衛生行政機關的立法時要遵循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在實行行政管理時不僅要遵循憲法、法律,還要遵循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等,同時,還必須依照法定程序。
對衛生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具體內容,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衛生行政權或職責是基於憲法和法律的授權才存在的
衛生行政合法性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在其法定的許可權內行使職權(責),沒有法律根據的職權是不存在的。例如,公安機關從事衛生行政機關的衛生管理活動,則違法合法性原則。此外,法定許可權是不允許非法超越的,「超越職權」等於違法。行政機關的行為「是否超越職權」,是司法審查的一個重要內容。
2.衛生行政權必須依法行使
依據法律行使職權,是行政合法性原則為行政主體設定的一項「義務」或者「職責」,我們認為,職權和職責是統一的,職責是職權的基礎、是本位,職權是為職責服務的。衛生行政機關的管理活動,對於衛生行政相對人來說是在「行使職權」;但對於國家、社會和人類來講,其是在「履行義務」。衛生行政合法性原則要求衛生行政主體行使職權時既不能違反衛生行政實體法的規定,也不能違反衛生行政程序法的規定,更不能怠於或者拖延行使法定職責(履行義務),否則要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3.衛生行政授權、衛生行政委託必須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要旨
在一般情況下,衛生行政職權是由國家法律明文規定的衛生行政機關行使的,但是,由於現代社會事務十分復雜、新的疾病層出不窮,有時由其他組織代為執行法律可以節約大量社會資源,可以更好地處理一些技術性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律往往規定可以授權其他組織代為行使職權,即將應由自己行使的職權的一部或全部委託給其他組織或個人行使。但是,衛生行政機關的授權必須有法律依據,並且必須按程序進行,不得違法法律的要旨。
衛生行政合法性原則的三方面的內容是有機的統一體,我們應當全面地理解、認真貫徹執行。
(三)合理性原則
衛生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衛生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客觀、適度、合乎情理。合理性原則,是對衛生行政自由裁量權的限制。
衛生行政自由裁量權,是指在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情況下,衛生行政機關根據合理的判斷,決定作為或不作為以及如何作為的權力。主要表現在:
1.在法律沒有規定限制條件的情況下,衛生行政機關在不違反憲法和法律的前提下,採取的必要措施。
2.法律只規定了模糊的標准,沒有明確規定的范圍和方式的,衛生行政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和對法律的合理解釋,採取具體措施。
3.法律明確規定了范圍和方式,由衛生行政機關根據具體情況自由選擇採用的。
衛生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1)行政行為應符合立法的目的;(2)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不能考慮不相關因素;(3)平等地適用法律法規,不得對相同的事實予以不同對待;(4)符合自然規律;(符合社會公德)。
(四)應急性原則
衛生行政應急性原則,是現代行政法制的重要內容,是指在某些特殊的緊急情況下,出於國家安全、社會秩序、人民生命安全或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衛生行政機關可以採取沒有法律依據的或與法律相抵觸的具體措施。
國家和社會在運轉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緊急情況,如戰爭、重要疫情、新型疾病的流行等。這些情況的發生,可能威脅國家的安全、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良好的社會秩序。在正常的憲政、法律體制難以運轉的情況下,衛生行政機關採取的必要的應急措施,即使沒有法律規定或與法律相抵觸,也應視為有效。
衛生行政應急性原則是合法性原則的例外,但是,衛生行政應急性原則也並非排除任何法律的控制,不受任何限制的行政應急權是沒有的。一般地講,衛生行政應急權的行使應符合以下幾個條件:(1)社會存在明確無誤的緊急危險;(2)衛生行政機關作出應急行為前和行使應急行為過程中,應受到有權機關的監督;(3)應急權力的行使應當適當,應將負面損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圍內(我們認為,應以足以有效控制住緊急危險為限);(4)非法定機關行使緊急權力後,必須由有權機關予以追認,否則無效。
衛生行政應急性原則是合法性原則的例外,是一項非常原則。其沒有脫離衛生行政法制原則,是衛生行政法制原則的特殊的、重要的內容。
❹ 醫療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
醫療衛生管理相關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第五十條 列入國家葯品標準的葯品名稱為葯品通用名稱。已經作為葯品通用名稱的,該名稱不得作為葯品商標使用。
第五十一條 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直接接觸葯品的工作人員,必須每年進行健康檢查。患有傳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葯品的疾病的,不得從事直接接觸葯品的工作。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第四條入境、出境的人員、交通工具、運輸設備以及可能傳播檢疫傳染病的行李、貨物、郵包等物品,都應當接受檢疫,經國境衛生檢疫機關許可,方准入境或者出境。具體辦法由本法實施細則規定。
第五條國境衛生檢疫機關發現檢疫傳染病或者疑似檢疫傳染病時,除採取必要措施外,必須立即通知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同時用最快的方法報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最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郵電部門對疫情報告應當優先傳送。
3、《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四條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其他乙類傳染病和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需要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後予以公布、實施。
4、《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第七條 醫療保健機構應當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務。
婚前保健服務包括下列內容:
(一)婚前衛生指導:關於性衛生知識、生育知識和遺傳病知識的教育;
(二)婚前衛生咨詢:對有關婚配、生育保健等問題提供醫學意見;
(三)婚前醫學檢查:對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醫學檢查。
5、《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第八條 血站是採集、提供臨床用血的機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組織。設立血站向公民採集血液,必需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血站應當為獻血者提供各種安全、衛生、便利的條件。血站的設立條件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❺ 衛生法的解釋分為哪兩種
答:一、衛生法來的內源涵
衛生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在保護人體健康活動中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的總和。
二、衛生法的特點
1、衛生法在形式上的特點
(1)衛生法沒有統一的法典
(2)衛生法的穩定性較差,在形式上具有富於變動性的特點
(3)衛生法的法律形式表現為多樣化
2、衛生法在內容上的特點
(1)衛生法的規定具有廣泛性
(2)從內容上說,衛生法也具有易變性
(3)衛生法規是實體法與程序法交織在一起
❻ 省衛生廳是司法機關嗎
公檢法司四個部門是司法機關。省衛生廳是行政機關。
❼ 醫療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多少
醫療衛生管理相關法律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等,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等法律中也有關於衛生方面的規定;
行政法規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血液製品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等;
部門規章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全國醫院工作條例》《醫院工作制度》《醫院工作人員職責》《醫療機構基本標准(試行)》《診療科目名錄》《醫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醫師執業注冊暫行辦法》《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暫行辦法》《關於醫師執業注冊中執業范圍的暫行規定》《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等;
診療護理規范、常規:診療護理規范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是指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全國性行業學(協)會針對本行業的特點,制定的各種標准、規程,如《臨床輸血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醫院感染論斷標准》《醫院消毒衛生標准》《醫院消毒供應驗收標准》《醫療機構和治療儀器應用規范》等,狹義的是指醫療機構制定的本機構醫務人員進行醫療、護理、檢驗、醫技診斷治療及醫用物品供應等各項工作應遵循的工作方法、步驟。
❽ 衛生行政訴訟的概念是什麼
衛生行政訴訟是指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在衛生行政法律關系領域發生糾紛後, 依法向人版民法院提起權訴訟, 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審查行政主體的衛生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並判斷相對人主張是否妥當, 作出裁判的一種活動。
構成衛生行政訴訟, 應包括四個要件①原告是衛生行政管理相對人; ②被告是行使衛生管理職權的衛生行政機關或法律、 法規授權組織; ③被訴客體是法律規定在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具體行政行為; ④衛生行政管理相對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衛生行政訴訟, 也稱衛生司法審查, 是對衛生行政行為的一種法律監督制度; 對於相對人而言, 衛生行政訴訟則是一種行政法律救濟制度; 在國家制度層面, 衛生行政訴訟作為行政訴訟的一種, 與民事訴訟、 刑事訴訟同屬於司法中的訴訟制度。
衛生行政訴訟是我國行政訴訟的一種。 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原則和程序, 同樣適用於衛生行政訴訟。
❾ 衛生間的司法解釋,僅洗臉盆和淋浴房能不能叫衛生間
衛生間與司法解釋搭不上邊。沒有馬桶的叫洗浴間或盥洗間,有馬桶的才能叫衛生間。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到你
❿ 衛生法包括哪些類型
1.衛生法是調復整在衛生活制動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衛生法的作用:維護社會衛生秩序、保障公共衛生利益、規范衛生行政行為。
2.衛生法的形式
(1)衛生法律: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一般是各種法。
(2)衛生行政法規:指由國務院制定。其法律效力低於法律而高於地方性法規等。一般是實施辦法或者條例。
(3)地方性法規的衛生方面規范:不能與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只在制定者管轄的區域內生效。
(4)衛生政府規章不得與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自治法規相抵觸。
(5)衛生標准:分為強制性衛生標准和推薦性衛生標准,國務院衛生健康等行政部門制定,具有約束力,作為衛生法規范的是強制性衛生標准。
(6)衛生方面的國際條約:對我國衛生活動具有約束力。
3.衛生法的執法: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及其衛生監督機構。
4.司法的種類可以分為民事司法、行政司法和刑事司法。享有司法權的是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國家司法機關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