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志注釋

刑法志注釋

發布時間: 2022-05-03 04:49:17

A. 刑法236條釋義

刑法第236條:

1、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蹂躪歸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好淫不滿十四歲的幼女的,以蹂躪論,從重處罰。 蹂躪婦女、姦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蹂躪婦女、好淫幼女情節惡劣的; (二)蹂躪婦女、姦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場所當眾蹂躪婦女的; (四)二人以上輪奸的; (五)招致被害人重傷、喪命或者導致其他嚴重後果的。

本條是關於強奸罪、姦淫幼女罪的處刑規定。

強奸罪,是指違背婦女的意志,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行與婦女發生性關系的行為。本罪的犯罪主體一般是男子,教唆、幫助男子強奸婦女的女子,也可以成為強奸罪的共犯。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背婦女意志強行與婦女發生性關系的行為。

(1)刑法志注釋擴展閱讀:

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對方是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而實施姦淫等性侵害行為的,應當認定行為人「明知」對方是幼女。

對於不滿十二周歲的被害人實施姦淫等性侵害行為的,應當認定行為人「明知」對方是幼女。

對於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被害人,從其身體發育狀況、言談舉止、衣著特徵、生活作息規律等觀察可能是幼女,而實施姦淫等性侵害行為的,應當認定行為人「明知」對方是幼女。

以金錢財物等方式引誘幼女與自己發生性關系的;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幼女被他人強迫賣淫而仍與其發生性關系的,均以強奸罪論處。

對幼女負有特殊職責的人員與幼女發生性關系的,以強奸罪論處。

對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特殊職責的人員,利用其優勢地位或者被害人孤立無援的境地,迫使未成年被害人就範,而與其發生性關系的,以強奸罪定罪處罰。

實施猥褻兒童犯罪,造成兒童輕傷以上後果,同時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或者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對已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男性實施猥褻,造成被害人輕傷以上後果,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或者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的,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關於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

B. 什麼是引經注律

引經注律是儒家思想影響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秦漢時期注經風氣盛行,在這種風氣下,人們開展了注釋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經典作為法律注釋的依據。漢代引經注律盛況空前,據《晉書·刑法志》統計,當時鄭玄等諸儒引經注律的文字達7,732,200字,「凡斷罪所當由用者,合二萬六千二百七十二條」。儒家學者的注律過程也就是對封建法律制度進行儒家化的改造過程。
希望對你有幫助

C.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什麼意思

出自戰國時期孔子後學《說卦傳》原文: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譯文:從前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創作了《易經》,還是因為順從事物固有的性質與規律這個道理,所以創立了表示上天的方法叫作陰和陽;創立了表示大地的方法叫作柔和剛;創立了表示如何作人的方法叫作仁和義。

同時具備這三種品質並且兩卦重疊,所以《易經》六個卦畫組成一卦。有陰陽之分,交替使用柔爻剛爻,所以《易經》六個位置上的爻辭就成為了一篇文章。

(3)刑法志注釋擴展閱讀:

三才思想在中國文化中可謂源遠流長。如盤古開天闢地的創世神話,其實表現的就是天、地、人三才思想,那時古人就把人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其他古老的神話,也包含著三才思想。但是,還只停留在天、地、人各行其道的水平之上。

到了《易經》的時代,人們終於發現:人可以向天、地學習,人道可以與天道、地道會通,通過法天正己、尊時守位、知常明變,以開物成務,建功立業,改變命運,成就了「三才之道」的偉大學說。

D. 風流最早出現在哪部書里 最好是連其意思注釋,拜託了啊!!!!!

最早出自《漢書·刑法志》,指風尚習俗。
《漢書·刑法志》:「吏安其官,民樂其業,畜積歲增,戶口寖息。風流篤厚,禁罔疏闊。」 唐 韓休 《唐金紫光祿大夫禮部尚書上柱國贈尚書右丞相許國文憲公蘇頲文集序》:「由是比興繼作,風流彌繁。」 元 陳賡 《子猷訪戴圖》詩:「兩晉崇玄虛,風流變華夏。」

希望能夠幫到你。

E. 元鎮讀書:元鎮長安人也。家貧,不能從師……古文的意思

意思是:家裡貧窮,不能夠拜師讀書,又沒有書籍,有時拿鄰居家孩子的書,躲著人偷偷地誦讀。



陳際泰,字大士,臨川人。家貧,不能從師,又無書,時取旁舍兒書,屏人竊誦。從外兄所獲《書經》,四角已漫滅,且無句讀,自以意識別之遂通其義。十歲,於外家葯籠中見《詩經》,取而疾走。父見之,怒,督往田,則攜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畢身不忘。久之,返臨川,與南英輩以時文名天下。其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後所作至萬首。經生舉業之富,無若際泰者。


(選自《明史》)

拓展資料:

《明史·刑法志》僅三卷。明初太祖極重刑律,後因循日久,雖視為具文,而明代刑律仍有其特點。《刑法志》三卷,每卷無題類之別,但首卷即述有明一代之律文。第二卷再述法司及刑法執行情況。此卷內容本易與《職官志》諸法司重復,而史官姜宸英撰寫得體。《刑法志》第三卷最有特點,開首便稱:「刑法有創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東西廠、錦衣衛、鎮撫司獄是已。是數者,殺人至慘,而不麗於法。踵而行之,至末造而極。舉朝野命,一聽之武夫、宦豎之手,良可嘆也。」

此卷記廠衛之事較詳,史論甚佳。廠衛為明代刑法中之大事,洪武中行錦衣衛鎮撫司獄,末年廢罷,至永樂中復置,且立東廠。立東廠事實錄中避而不述,是有所隱晦遮掩,《刑法志》頗予詳述,此舉甚當,亦補《職官志》之所難述。

《藝文志》四卷,出目錄學名家黃虞稷之筆。黃虞稷撰有《千頃堂書目》,於目錄之學甚為博知。《藝文志序》另出倪燦之手,文中申明本志體例,僅錄有明一代名家著述,此與前史不同。「前史兼錄古今載籍,以為皆其時柱下之所有也。明萬曆中,修撰焦竑修國史,輯《經籍志》,號稱詳博。

然延閣廣內之藏,竑亦無從遍覽,則前代陳編,何憑記錄,區區掇拾遺聞,冀以上承《隋志》,而贗書錯列,徒滋訛舛。故今第就二百七十年各家著述,稍為厘次,勒成一志。凡卷數莫考、疑信未定者,寧闕而不詳雲。」

自《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之修,搜羅歷代圖書,考其存亡,為目錄學整理之大功業。《明史·藝文志》不採用此種修纂方法,專取有明一代之書,似簡而實詳,確是頗有用心者。然智者百慮,不免一失,如其著錄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四十卷,乃宋人之作,以其體例而論,必為誤錄之書。

F. 誰有關恆寬《鹽鐵論》文言文的翻譯

本議第一
【題解】本,基本;議,討論.「本議」就是這次會議所討論的中心議題,指有關鹽鐵、均輸、酒榷等官營事業而言.
惟始元六年,有詔書使丞相、御史與所舉賢良、文學語.問民間所疾苦.
【注釋】惟,發語詞.始元:漢昭帝劉弗陵的年號.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
詔書:古代帝王發布的文告.丞相:秦漢時輔助皇帝執掌國政的官員,官位最高.這里指田千秋.御史:御史大夫,皇帝的秘書長兼管監察,副丞相的職務.這里指桑弘羊.賢良、文學:是漢代選拔人才的科目之一.其中賢良是有功名的,但沒有一定的官職.文學,統稱讀書人.語:討論.
【譯文】始元六年,漢昭帝發出詔書,讓丞相、御史大夫和各地推選的賢良、文學討論,詢問民間的疾苦.
文學對曰:竊聞治人之道(1),防淫佚之原(2),廣道德之端(3),抑末利而開仁義(4),毋示以利(5),然後教化可興,而風俗可移也.今郡國有鹽、鐵、酒榷、均輸(6),與民爭利.散敦厚之朴(7),成貪鄙之化(8).是以百姓就本者寡(9),趨末者眾(10).夫文繁則質衰(11),末盛則本方.末修則民淫,本修則民愨(12).民愨則財用足,民侈則飢寒生.願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業,便也(13).
【注釋】(1)竊聞:私下聽說.謙詞.
(2)淫佚(y@):放縱享樂.原:根源.
(3)廣:推廣,發揚.端:開端,本源.
(4)末利:經營工商業的利益.
(5)毋:不要.
(6)郡國:西漢承襲秦朝的郡縣制,同時又分封諸侯國.郡和國合稱為「郡國」,統指地方.鹽、鐵:指鹽、鐵官營,始於元狩四年,即公元前119年.酒榷(qu8):指酒類專賣,官釀官賣,禁止私人釀酒,始於天漢三年,即公元前98年.均輸:指均輸法,即在全國各地設均輸官,掌管運輸、收購物資、調劑有無,防止私商獲取暴利.始於元鼎二年,即公元前115年,元封元年,即公元前110年全面推廣.
(7)散:破壞.敦厚:忠厚,朴,本質.
(8)貪鄙:貪婪卑鄙.化:指風氣.
(9)就:從事.本:農業.
(10)趨:追求.
(11)文:外表.質:本質.
(12)愨(qu8):誠朴,誠實儉朴.
(13)便:妥當.
【譯文】文學回答說:我們聽說治理人民的方法,應該防止產生放縱享樂的根源,發揚人們固有的道德因素,抑制工商之利而宣揚仁義,不要引導他們追求財利,這樣,古代帝王的教化才能復興,當今的風俗才能改變.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推行鹽鐵官營、酒類專賣和均輸法,與民爭利.破壞了忠厚的本質,形成了貪婪卑劣的風氣.因此,老百姓務農的少了,熱衷於工商業的多了.外表太華麗,就使本質衰敗;工商業興盛,就會使農業衰落.工商業發展,老百姓就奢侈,農業發展,老百姓就誠朴.老百姓誠朴,財用就富足,老百姓奢侈,飢寒就產生.希望廢除鹽鐵官營、酒類專賣和均輸法,以便促進農業,限制工商業,有利於發展農業,這才妥當.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1),數為寇暴於邊鄙(2).備之則勞中國之士(3);不備則侵盜不止.先帝哀邊人之久患(4),苦為虜所系獲也(5),故修障塞(6),飭烽隧(7),屯戍以備之(8).邊用度不足,故興鹽、鐵,設酒榷,置均輸,蕃貨長財(9),以佐助邊費.今議者欲罷之,內空府庫之藏,外乏執備之用(10),使備塞乘城之士(11),飢寒於邊,將何以贍之(12)?罷之,不便也.
【注釋】(1)匈奴:指西漢時我國北方的一個游牧民族,當時處在奴隸制社會階段.這里指匈奴奴隸主統治者.不臣,不服從.
(2)數(shu^):屢次.寇暴:侵擾.邊鄙:邊境.
(3)中國:指中原地區.
(4)先帝:指漢武帝劉徹.哀:憐憫.
(5)虜:這里是對匈奴的輕蔑稱呼.系獲:俘虜,掠奪.
(6)障塞,邊境險要處的城堡、要塞.
(7)飭:修整.烽燧(sh@):烽火燧煙.古代在邊境上建築高土台,發現敵情,白天放煙報警叫「燧」,晚上舉火報警叫「烽」.
(8)屯戍:屯田駐軍以戍守邊疆.
(9)蕃:繁殖,增加.長(zhang),增加.
(10)執:守.執備,守備.
(11)備塞:守備邊塞.乘城:在城上防守.
(12)贍:供給.
【譯文】大夫說:匈奴背叛不服,屢次侵擾邊境.防備它,就會使中原士兵很勞苦;不防備,他們又進犯不止.先帝憐憫邊境人民長期遭受禍害,苦於被匈奴虜掠,所以在邊境建造城堡要塞,修整烽火台,屯田駐軍來防禦敵人.因為邊防費用不足,所以才實行鹽、鐵官營、酒類專賣和均輸法,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以補充邊防經費.現在你們想要廢除它,對內則使國庫空虛,對外則使邊防費用缺乏,讓守衛在邊疆的戰士挨凍受餓,國家用什麼去供給他們呢?廢除這些政策是很不妥當的.
文學曰:孔子曰:「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故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喪.畜仁義以風之,廣德行以懷之.是以近者親附而遠者悅服.故善克者不戰,善戰者不師,善師者不陣.修之於廟堂,而折沖還師.王者行仁政,無敵於天下,惡用費哉?
【注釋】ǐ語見《論語·季氏篇》.諸侯的封地稱國,大夫的封地稱家.
這三句是《荀子·大略篇》語.
畜:通蓄,蓄積.風:作動詞,教化的意思.
廣:推廣.懷:安撫.
這幾句話引自《春秋》庄公八年《穀梁傳》.《漢書·刑法志》亦有此文,但三處都大同小異.
這兩句話見《呂氏春秋·召類篇》.修:修明政治.廟堂:指朝廷.沖:戰車.折沖,使敵人的戰車退回去,即制服敵人.還師:使敵人退乓.
惡:何必.
【譯文】文學說:孔子說:「諸侯和大夫,不必擔心土地少,而應擔心分配不平均;不必擔心財產貧乏,而應擔心不安分守己.」所以天子不談論財富的多和少,諸侯不談論利和害,大夫不談論得和失.他們都積蓄仁義去教化民眾,推廣仁德去安撫百姓.因此,近處的人都親近歸順他們,遠處的人也對他們心悅誠服.所以,善於克敵制勝的人不必去打仗,善於打仗的人不必出動軍隊,善於統帥軍隊的人不必排列陣式.只要在朝廷上修明政治,就可以使敵人不戰而退.聖明的君主施行了仁政,就可以無敵於天下,何必要什麼費用呢?
大夫曰:匈奴桀黠(1),擅恣入塞(2),犯厲中國(3),殺伐郡縣朔方都尉(4),甚悖逆不軌(5),宜誅討之日久矣.陛下垂大惠(6),哀元元之未贍(7),不忍暴士大夫於原野(8).縱難被堅執銳(9),有北面復匈奴之志(10),又欲罷鹽、鐵、均輸,擾邊用(11),損武略,無憂邊之心,於其義未便也.
【注釋】(1)桀黠(xia):兇悍狡猾.
(2)擅恣:驕橫放肆.入塞:侵入長城內地.古代稱長城為紫塞,即謂紅土築成的塞垣.(3)犯厲:侵犯.
(4)朔方:漢武帝所立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西北,是抗擊匈奴入侵的前線據點之一.都尉:武官名,這里泛指地方官吏.
(5)悖逆:叛逆作亂.不軌:不法.
(6)陛下:對國王或皇帝的敬稱.這里指漢昭帝劉弗陵.垂:施.
(7)元元:老百姓.
(8)暴(p)):同「曝」,即曝露.
(9)難:原作「然」,今據楊樹達說改.被堅執銳:身穿堅甲,手執武器.(10)復:報復,抗擊.
(11)擾:原作「憂」,涉下文「憂邊」而誤,今改.擾,干擾.
【譯文】大夫說:匈奴兇悍狡猾,驕橫放肆,侵入長城內地,侵犯中原,殺害我朔方等郡縣的官吏,叛逆作亂,圖謀不軌,早就該出兵去討伐了.皇帝大施恩惠,既憐惜百姓生活不富足,又不忍心將士們證戰於荒野之中.你們這些人既然很難有身披鎧甲、手執武器到北方去抗擊匈奴的志氣,卻又想廢除鹽鐵官營和均輸法,破壞邊防軍費的供應,損害國家的戰備計劃,毫無憂慮邊境安危之心,這在道理上是很不妥當的.
文學曰:古者貴以德而賤用兵.孔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廢道德而任兵革,興師而伐之,屯戍而備之,暴兵露師以支久長,轉輸糧食無已,使邊境之士飢寒於外,百姓勞苦於內.立鹽、鐵,始張利官以給之,非長策也.故以罷之為便也.
【注釋】語見《論語·季氏篇》.
任:用.兵革:武器,盔甲.這里指軍隊、武力.
張:設立.利官:主管財利之官,指鹽官、鐵官、均輸官等.
【譯文】文學說:古時候崇尚以德服人而鄙視武力征服.孔子說:「遠方的人不肯歸服,就修治禮樂德政招他們來.已經來了,就使他們安心住下.」現在廢棄道德而任用武力,出兵去攻打他們,屯田駐軍來防備他們,長期陳兵於外,無休無止地轉輾運輸糧食,使邊境的將士在外挨餓受凍,百姓在國內勞苦備戰.實行鹽鐵官營,設置掌管財利的官吏來供給邊防費用,這決不是長久之計.所以,還是把這些廢除為好.
大夫曰:古之立國家者,開本末之途,通有無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萬貨,農商工師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曰:「通其變,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則農用乏;商不出,則寶貨絕.農用乏,則谷不殖;寶貨絕,則財用匱.故鹽、鐵、均輸,所以通委財而調緩急.罷之,不便也.
【注釋】市朝:集市,市場.一其求:統一解決需要.
引文見《易·系辭》.
出:發展.乏:原作「乖」,盧文弨引《大典》本,明初本、華氏活字本作「乏」,《意林》三、《通典》十一、《通考》二○、《鹽政志》引都作「乏」,今據改正.殖:繁殖,即增產.
匱(ku@):缺乏,不足.
委財:積壓的財物.調緩急:調濟急需的意思.緩急,這里是偏義復詞,只用「急」的意思.【譯文】大夫說:古代建立國家的人,開辟發展農業和工商業的途徑,溝通物資有無.通過市場統一解決各方面的需求,招來四方百姓,聚集各種貨物,使農民、商人,工匠都能在這里得到各自所需的東西,互相交換之後便各自回去.《易經》上說:「交流產品,互通有無,這樣就可以使老百姓努力生產.」因此,手工業不發展,農具就缺乏;商業不發展,物資就不能流通.農具缺乏,糧食就不能增產;物資不流通,政府財政就困難.所以實行鹽鐵官營和均輸法,正是為了流通積壓的貨物,供給急切的需要,廢除它,是不行的.
文學曰:夫導民以德,則民歸厚;示民以利,則民俗薄.俗薄則背義而趨利,趨利則百姓交於道而接於市.《老子》曰:「貧國若有餘.」非多財也,嗜欲眾而民躁也.是以王者崇本退末,以禮義防民欲,實菽粟貨財.市,商不通無用之物,工不作無用之器.故商所以通郁滯,工所以備器械,非治國之本務也.
【注釋】今本《老子》無此語.《老子》,古代道家的著作,相傳是老聃(dan)作的,又名《道德經》.躁:焦急不安,這里指急於求利.
實,充實.菽(sh&):豆類.粟:小米.「菽粟」,指糧食.
【譯文】文學說:用仁德教導百姓,百姓就會變得敦厚;用財利引誘百姓,風俗就會變得鄙薄,風俗鄙薄,百姓就違背仁義而追求財利,追求財利,百姓就奔走往來於道路上和集市中.《老子》上說:「貧窮的國家似乎有多餘的財富.」其實並非如此,而是百姓慾望太多,急於求利的緣故.因此,高明的執政者重視農業,抑制工商業,用禮義來防止百姓的貪欲,以充實糧食和貨財.在集市上,商人不販賣無用的貨物,工匠不生產無用的器具.所以,商業只是用來流通積壓的貨物,手工業只是生產各種用具,它們都不是治理國家的根本事業.
大夫曰:《管子》雲:「國有沃野之饒而民不足於食者,器械不備也.
有山海之貨而民不足於財者,商工不備也.」隴、蜀之丹漆旄羽,荊、揚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柟梓竹箭,燕、齊之魚鹽旃裘,兗、豫之漆絲絺紵,養生送終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聖人作為舟楫之用,以通川穀,服牛駕馬,以達陵陸;致遠窮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是以先帝建鐵官以贍農用,開均輸以足民財;鹽、鐵、均輸,萬民所戴仰而取給者,罷之,不便也.
【注釋】今本《管子》無此引文.
隴:漢隴西郡,今甘肅省一帶.蜀:漢蜀郡,今四川省一帶.丹:硃砂.旄(mao):氂牛尾.
荊:今湖北省一帶.揚:今安徽、江蘇等省部分地區.骨象:獸骨、象牙.柟(nan),同「楠」,即楠木.梓(z0):梓木.箭:箭竹,桿細而硬,可做箭桿.燕齊:戰國時國名.燕,今河北省北部一帶.齊,今山東省北部一帶.旃(zhan):同「氈」,即氈子.裘:皮襖.
兗(yan):兗州,今山東省西南部及河南東部.豫:豫州,今河南省一帶.絺(ch9):細葛布.紵(zh)),紵麻織成的布.
楫(j0):船槳.
服:使用,駕御.
陵:丘陵.陸:平地.
交:流通.庶物:各種各樣的貨物
【譯文】大夫說:《管子》上說:「國家有肥沃富饒的土地,而百姓還吃不飽,是由於生產工具不完善;有山林大海出產的各種物品,而百姓仍然經濟不富裕,是由於工商業不發達.」隴、蜀兩郡的硃砂、大漆、氂牛尾和鳥羽,荊、揚兩州的皮革、獸骨和象牙,江南的楠木、梓木和毛竹、箭竹,燕、齊兩地的魚、鹽、氈子和皮襖,兗州、豫州出產的漆、絲、葛布和麻布,都是人們養生送死的必需品.這些東西,都是要靠商業來流通,靠工匠來製作.所以,聖人製造船、槳,通行於江河峽谷,駕御牛馬,通行於山陵內陸;甚至到達邊遠地區,深入窮鄉僻壤,為的是流通各種貨物,便利百姓.所以,武帝設置鐵官,以供應農業需要的用具,實行均輸,使百姓富裕;鹽鐵、均輸政策是全國人民所擁戴並賴以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廢除它,是不行的.
文學曰:國有沃野之饒而民不足於食者,工商盛而本業荒也;有山海之貨而民不足於財者,不務民用而淫巧眾也(1).故川原不能實漏卮(2),山海不能贍溪壑(3).是以盤庚萃居(4),舜藏黃金(5),高帝禁商賈不得仕宦(6),所以遏貪鄙之俗而醇至誠之風也(7).排困市井(8),防塞利門(9),而民猶為非也,況上之為利乎?《傳》曰:「諸侯好利則大夫鄙,大夫鄙則士貪,士貪則庶人盜(10).」是開利孔為民罪梯也(11).
【注釋】(1)淫巧:過於精巧的物品,指奢侈品.
(2)漏卮(zh9):有漏洞的酒杯.
(3)壑:山谷.
(4)盤庚:商朝的國王.萃:草.盤庚曾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初到時,居住茅屋,所以叫「萃居」.
(5)舜:古代傳說中的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領袖.舜藏黃金,見《淮南子·泰族訓》.傳說舜把黃金(即銅)藏到深山裡,目的在於堵塞人民的貪財之心.
(6)高帝:指漢高祖劉邦.為了打擊商人,劉邦曾下令,商人不得穿絲綢、乘車,租稅也很重.後來又規定商人子弟不得做官.
(7)遏:遏制,制止.醇(ch(n):純正,培養.
(8)排困:排斥,抑制.市井:本指商人做買賣的地方,這里指商人.
(9)防塞:堵塞,杜絕.利門:求利的門路.
(10)文見《說苑·貴德篇》.但文有異.
(11)利孔:謀利的門路.罪梯:犯罪的階梯.
【譯文】文學說:國家有肥沃富饒的土地,而百姓還吃不飽,是由於工商業興盛而農業荒廢的緣故;有山林大海出產的各種財貨,而百姓仍然不富裕,是由於不努力生產人們的必需品,而製作了過多的奢侈品的緣故.所以,大河的水也裝不滿漏的酒器,山林大海所產的豐富財貨也填不滿深溝峽谷.因此,盤庚住茅屋,舜藏起黃金,高帝禁止商人做官,為的是遏止貪鄙的習俗,培養人們誠朴的風氣.抑制商人,堵塞求利的門路,尚且還有人為非作歹,更何況朝廷帶頭牟利呢?《公羊傳》上說:「諸侯好利,大夫就卑鄙;大夫卑鄙,士就貪財;士貪財,老百姓就要偷盜.」這就是打開了求利的門路,給人們提供了犯罪的階梯.
大夫曰:往者郡國諸侯各以其方物貢輸,往來煩雜,物多苦惡,或不償其費.故郡國置輸官以相給運,而便遠方之貢,故曰均輸.開委府於京師,以籠貨物.賤即買,貴則賣.是以縣官不失實,商賈無所貿利,故曰平準.平準則民不失職,均輸則民齊勞逸.故平準、均輸所以平萬物而便百姓,非開孔利為民罪梯者也.
【注釋】貢輸:把特產運送到京師里,進貢給中央.
苦惡:指東西質量粗劣.
委府:倉庫.
籠:收歸國有的意思.
縣官:指朝廷、政府.實:實物.
貿利:下文作「侔利」,《史記》、《漢書》皆作「牟利」,都是舊社會投機商哄抬物價,牟取暴利的意思.
平準:平定物價.這里指平衡物價的政策.
失職:失業.
齊勞逸:勞逸均衡.
【譯文】大夫說:過去各地諸侯,把本地特產作為貢物運到京城,往來既麻煩又困難,貨物大多數很粗劣,有的東西的價值還不夠抵償它的運費.因此,在各郡國設置均輸官,來幫助運輸,便利於遠方交納貢物,所以叫做均輸.在京城設立倉庫,用來收購和貯存貨物,物價賤時就買進,物價貴時就賣出.因此,政府手裡掌握著實物,商人不能牟取暴利,所以叫做平準.實行平準,百姓就能各安其業;實行均輸,百姓的勞逸就均衡得當.所以,平準、均輸是為了平抑物價而方便百姓,決不是打開牟利的門路而成為人們犯罪的階梯.
文學曰:古者之賦稅於民也,因其所工(1),不求所拙(2).農人納其獲,女工效其功(3).今釋其所有(4),責其所無(5).百姓賤賣貨物,以便上求.問者(6),郡國或令民作布絮(7),吏恣留難(8),與之為市(9).吏之所入,非獨齊、阿之縑(10),蜀、漢之布也(11),亦民間之所為耳.行奸賣平(12),農民重苦(13),女工再稅,未見輸之均也.縣官猥發(14),闔門擅市(15),則萬物並收.萬物並收,則物騰躍(16).騰躍,則商賈侔利.自市(17),則吏容奸(18).豪吏富商積貨儲物以待其急(19),輕賈奸吏收賤以取貴(20),未見准之平也.蓋古之均輸,所以齊勞逸而便貢輸,非以為利而賈萬物也.
【注釋】(1)工:工巧,這里引申為特產.
(2)拙:笨拙.這里指不擅長的.
(3)女工:指勞動婦女.效其功:呈獻自己的勞動成果.功,這里主要指紡織品.(4)釋:放棄.
(5)責:索取.
(6)間者:近來.
(7)布絮:粗的絲綿.
(8)恣留難:任意刁難.
(9)與之為市:強行收購.市,交易.
(10)「阿」原作「陶」,今據洪頤煊說校改.阿,今山東省東阿縣.齊、阿都是漢代絲綢的著名產地.縑(jian):細絹.
(11)漢:今陝西省漢中一帶地區.「蜀」、「漢」都是漢代麻布的著名產地.(12)行奸賣平:用欺詐的手段,低價買進,高價賣出.
(13)重(ch¥ng)苦:加倍受苦.
(14)猥發:亂發號令.猥,雜亂.
(15)闔門:關閉城門.擅市:壟斷市場.擅,獨占.
(16)騰躍:飛漲.
(17)自市:指官吏自己經營貿易.
(18)吏客奸:官吏和姦商互相勾結.容,包庇.
(19)「吏」原作「而」,今據攖寧齋鈔本、沈延銓本及《續漢書·百官志》注、《通典》改正.待其急:等到買主有緊急需要時,高價出賣,即囤積居奇.
(20)輕賈:不法商人.
【譯文】文學說:古時向百姓征稅,是徵收他們的特產,不強求其不能生產的東西,所以農民交納農產品,婦女交納紡織品.現在,放棄他們生產的東西,而索取他們不能生產的東西.百姓只好賤價賣出自己的產品,換回政府所要徵收的東西,以滿足其需求,近來,有的地方命令百姓生產布絮,官吏任意刁難,強行收購.官吏所徵收的,不僅是齊、阿的細絹,蜀、漢的麻布,而且也有民間所生產的其他物品.他們採用欺詐手段,低價收購,使農民加倍受苦,婦女再次納稅,看不到所謂均輸均在哪裡.官府亂發號令,關閉城門,壟斷市場,什麼東西部收購.什麼東西都收購,物價就飛漲.物價飛漲,商人就能牟取暴利.官吏自己經商,就會和姦商勾結,豪吏、富商乘機囤積居奇,等到市場上缺貨時就高價出害.這些奸商污吏,低價購進以高價出售,看不到所謂平準平在哪裡.古代的均輸是用來調節勞逸,便利貢物的運輸,並不是為獲取暴利而收購一切貨物.

G. 松鼎dvd 生產廠家是哪個公司

LZ好,拔山扛鼎
【拼音】 (bá shān gāng dǐng)
【注釋】 扛:雙手舉起。拔起大山,舉起重鼎。形容力氣很大。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又:「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例子】 漢祖入關破秦而楚後之~,力大過人。(宋·邵雍《皇極經世緒言》第二卷)

嘗鼎一臠
【拼音】 (cháng dǐng yī luán)
【注釋】 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臠:切成塊的肉。嘗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個鼎里的肉味。
【出處】 《呂氏春秋·察今》:「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例子】 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孫公子去問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著~。(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

春秋鼎盛
【拼音】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注釋】 春秋:指年齡;鼎盛:正當旺盛之時。比喻正當壯年。
【出處】 漢·賈誼《新書·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
【例子】 及入宮庭,見王~,妾非敢怨王,但自嘆生不及時耳!(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

大名鼎鼎
【拼音】 (dà míng dǐng dǐng)
【注釋】 鼎鼎:盛大的樣子。形容名氣很大。
【出處】
【例子】 你一到京打聽人家,像他這樣~,還怕有不曉得的。(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四回)

刀鋸鼎鑊
【拼音】 (dāo jù dǐng huò)
【注釋】 刀、鋸: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鑊:古炊具,也指烹刑。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種酷刑。
【出處】 《漢書·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鑿。」又,《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贊》:「麗生自匿監門,待主然後出,猶不免鼎鑊。」
【例子】 如果臣言虛謬,~,即加臣身。(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續黃梁》)

鼎鐺有耳
【拼音】 (dǐng chēng yǒu ěr)
【注釋】 鼎、鐺:均為兩耳三足的金屬炊具。電鼎和鐺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響大,凡是長耳朵的都應該聽說、知道。
【出處】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太祖寵待趙韓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驤劾奏趙普擅市人第宅,聚斂財賄。上怒叱曰:『鼎鐺尚有耳,汝不聞趙普吾之社稷臣乎?』」

拔山扛鼎
【拼音】 (bá shān gāng dǐng)
【注釋】 扛:雙手舉起。拔起大山,舉起重鼎。形容力氣很大。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又:「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例子】 漢祖入關破秦而楚後之~,力大過人。(宋·邵雍《皇極經世緒言》第二卷)

嘗鼎一臠
【拼音】 (cháng dǐng yī luán)
【注釋】 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臠:切成塊的肉。嘗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個鼎里的肉味。
【出處】 《呂氏春秋·察今》:「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例子】 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孫公子去問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著~。(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

春秋鼎盛
【拼音】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注釋】 春秋:指年齡;鼎盛:正當旺盛之時。比喻正當壯年。
【出處】 漢·賈誼《新書·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
【例子】 及入宮庭,見王~,妾非敢怨王,但自嘆生不及時耳!(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

大名鼎鼎
【拼音】 (dà míng dǐng dǐng)
【注釋】 鼎鼎:盛大的樣子。形容名氣很大。
【出處】
【例子】 你一到京打聽人家,像他這樣~,還怕有不曉得的。(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四回)

刀鋸鼎鑊
【拼音】 (dāo jù dǐng huò)
【注釋】 刀、鋸: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鑊:古炊具,也指烹刑。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種酷刑。
【出處】 《漢書·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鑿。」又,《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贊》:「麗生自匿監門,待主然後出,猶不免鼎鑊。」
【例子】 如果臣言虛謬,~,即加臣身。(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續黃梁》)

鼎鐺有耳
【拼音】 (dǐng chēng yǒu ěr)
【注釋】 鼎、鐺:均為兩耳三足的金屬炊具。電鼎和鐺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響大,凡是長耳朵的都應該聽說、知道。
【出處】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太祖寵待趙韓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驤劾奏趙普擅市人第宅,聚斂財賄。上怒叱曰:『鼎鐺尚有耳,汝不聞趙普吾之社稷臣乎?』」

鼎鐺玉石
【拼音】 (dǐng chēng yù shí)
【注釋】 視鼎如鐺,視玉如石。形容生活極端奢侈。
【出處】 唐·杜牧《阿房宮賦》:「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例子】

鼎鼎大名
【拼音】 (dǐng dǐng dà míng)
【注釋】 形容名氣很大。
【出處】
【例子】

鼎鑊刀鋸
【拼音】 (dǐng huò dāo jù)
【注釋】 鼎:古代烹用的青銅器物。鑊:大鍋。鼎鑊: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種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稱最殘酷的刑罰。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若見此奸賊,必手刃其頭……雖赴鼎鑊刀鋸,亦無恨矣。」
【例子】

鼎鑊如飴
【拼音】 (dǐng huò rú yí)
【注釋】 飴:麥芽糖,糖漿。受酷刑像吃糖一樣。形容無所畏懼,視死如歸。
【出處】 宋·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例子】

鼎新革故
【拼音】 (dǐng xīn gé gù)
【注釋】 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現泛指除掉舊的,建立拳的。
【出處】 《周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例子】 速沾雨露,以就去邪歸正之心;毋犯雷霆,當效~之意。(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十回)

鼎魚幕燕
【拼音】 (dǐng yú mù yàn)
【注釋】 宛如鼎中游動的魚,帷幕上築巢的燕子。比喻處於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出處】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例子】 ~,亡在旦夕。(《元史·外夷傳》)
鼎足而三
【拼音】 (dǐng zú ér sān)
【注釋】 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也泛指三個方面。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例子】 老頭兒在席上,看著安老夫妻的這個佳兒,這雙佳婦,~,未免因羨生感,因感生嘆。(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二回)

鼎足三分
【拼音】 (dǐng zú sān fēn)
【注釋】 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例子】 漢家王氣已將盡,~各自雄。(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二折)

鼎足之勢
【拼音】 (dǐng zú zhī shì)
【注釋】 比喻三方面並立的局面。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例子】 三國時期,魏、蜀、吳各據一方,形成~。

革故鼎新
【拼音】 (gé gù dǐng xīn)
【注釋】 革:改變,革除;故:舊的;鼎:樹立。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現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
【出處】 《周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例子】 北京地方,受歷代君主的壓力,害得毫無生氣,此後~,當有一番佳境。(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七回)

九鼎不足為重
【拼音】 (jiǔ dǐng bù zú wéi zhòng)
【注釋】 形容說話有分量,比較起來九鼎也不算重。
【出處】 宋·傅博《邵氏聞見後錄》卷十五:「昔之所以議進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權位,故其一言之出,則九鼎不足為重。」
【例子】

九鼎大呂
【拼音】 (jiǔ dǐng dà lǚ)
【注釋】 比喻說得話力量大,分量重。
【出處】 《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
舉鼎拔山
【拼音】 (jǔ dǐng bá shān)
【注釋】 能將大鼎舉起,能將高山拔動。比喻力大氣壯。
【出處】 明·張四維《雙烈記·虜驕》:「王基霸業今朝定,舉鼎拔山蓋世強。」
【例子】 執銳披堅領大兵,排兵布陣任非輕,身懷~力,獨占東吳數百城。(明·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

舉鼎絕臏
【拼音】 (jǔ dǐng jué bìn)
【注釋】 絕:折斷;臏:脛骨。雙手舉鼎,折斷脛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負擔重任。
【出處】 《史記·秦本紀》:「王與孟說舉鼎,絕臏。」
【例子】 ~,亦不敢以怨他人。(章炳麟《論學會有大益於黃人亟宜保護》)

扛鼎抃牛
【拼音】 (káng dǐng biàn niú)
【注釋】 扛鼎:把鼎舉起來。抃牛:把兩頭相鬥的牛位開。能把鼎舉起來,能把相鬥的兩頭牛拉開。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籍(項羽)長八尺余,力能扛鼎。」 漢·楊雄《法言·淵騫》:「秦悼武、烏獲、任鄙,扛鼎抃牛,非絕力也?」
【例子】

力能扛鼎
【拼音】 (lì néng gāng dǐng)
【注釋】 扛:用雙手舉起沉重的東西。鼎:三足兩耳的青銅器。形容氣力特別大。亦比喻筆力雄健。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籍(項羽)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例子】 昔人評米元暉畫雲:虎兒筆~,五百年來無此君。(清·顧復《平生壯觀·米芾》)

列鼎而食
【拼音】 (liè dǐng ér shí)
【注釋】 形容豪門貴族的奢侈生活。
【出處】 漢·劉向《說苑·建本》:「累茵而坐,列鼎而食。」
【例子】 今日個~,煞強如淡飯黃齏。(元·馬致遠《薦福碑》第四折)

牛鼎烹雞
【拼音】 (niú dǐng pēng jī)
【注釋】 用煮一頭牛的大鍋煮一隻雞。比喻大材小用。
【出處】 《後漢書·邊讓傳》:「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少汁則熬而不可熟。」
群情鼎沸
【拼音】 (qún qíng dǐng fèi)
【注釋】 形容群眾的情緒異常激動,平靜不下來。
【出處】
【例子】

人聲鼎沸
【拼音】 (rén shēng dǐng fèi)
【注釋】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騰。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一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只聽得人聲鼎沸。」
【例子】 廣場這時已是一片鑼鼓喧天,~。

三分鼎足
【拼音】 (sān fēn dǐng zú)
【注釋】 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例子】

三牲五鼎
【拼音】 (sān shēng wǔ dǐng)
【注釋】 舊時形容祭品豐盛。後來也形容食物美好。
【出處】
【例子】

三足鼎立
【拼音】 (sān zú dǐng lì)
【注釋】 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例子】

四海鼎沸
【拼音】 (sì hǎi dǐng fèi)
【注釋】 四海:古人以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用以指全國各地;鼎沸:比喻局勢不安定,如同鼎水沸騰。形容天下大亂。
【出處】 《三國志·蜀志·譙周傳》:「既非秦末鼎沸之時,實有六國並據之勢。」《晉書·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調和鼎鼐
【拼音】 (tiáo hé dǐng nài)
【注釋】 鼎: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大鼎。於鼎鼐中調味。比喻處理國家大事。多指宰相職責。
【出處】 《舊唐書·裴度傳》:「果聞勿葯之喜,更喜調鼎之功。」
【例子】 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萬人之上,~,燮理陰陽。(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

言重九鼎
【拼音】 (yán zhòng jiǔ dǐng)
【注釋】 形容說話有分量,比較比來九鼎也不算重。
【出處】 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十五:「昔之所以議進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權位,故其一言之出,則九鼎不足為重。」
【例子】

一言九鼎
【拼音】 (yī yán jiǔ dǐng)
【注釋】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處】 《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
【例子】 你若是專家或者要人,~,那自當別論。(朱自清《很好》)

鍾鳴鼎食
【拼音】 (zhōng míng dǐng shí)
【注釋】 鍾: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鍾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出處】 《史記·貨殖列傳》:「灑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馬醫淺方,張里擊鍾。」唐·王勃《滕王閣序》:「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
【例子】 誰知這樣~的人家兒,如今養的子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

參考資料:萍心成語字典 11247希望對你有幫助!

H. 陳景良的教學、成就

本科生:《中國法制史》、《中西法律文化比較》;
碩士研究生:《唐宋法律研究》、《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法律史文獻史料學》;
博士研究生:《唐宋法律研究》、《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 近五年(2002-2007)承擔的主要研究課題:《訟師與律師:中西司法傳統比較》,教育部人文社會重點項目,2001-2004年,主持;《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理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06-2008年,第二主持;《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點課題,2001-2004年,子項目主持;《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河南大學社科基金項目,2000-2002年,主持。
近五年(2002-2007)發表的主要學術論文
1.《宋代司法傳統的現代解讀》,《中國法學》2006年第3期
2.《試論宋代士大夫的法律觀念》,《法史精粹》(法學研究)2003年卷
3.《訟師與律師:中西司法傳統的差異及其意義》,《法史精粹》(中國法學)2004年
4.《論中國傳統法文化的現代意義》,《諾維撒德大學學報(英文版)》2005年第6期
5.《宋代「法官」、「司法」與「法理」考略》,《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
6.《反思法律史研究的類型學方法》,《法商研究》2004年第1期
7.《宋代司法傳統及其現代意義》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河南政法管理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8.《從人生智慧的角度重新認識中國法文化的價值》,人大復印資料(江海學刊)2002年第4期
主編、參編的部分中國法律史教材:
1.《中國法制史》,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法學精品課程系列教材。
2.《中國法制史》,參編(張晉藩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3.《中國法律思想通史》,參編(李光燦,張國華總主編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4.《當中國法律思想史》,主編,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5.《中國法制通史·宋卷》,副主編(張晉藩總主編),法律出版社,1999年。
6.《中國法律史》,參編(張晉藩主編),法律出版社,1995年。
近五年(2002-2007)獲得的學術研究表彰或獎勵:
1、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
2、 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998年
3、 校511工程學科帶頭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4年。
4、 省人文社科成果獎。《當代中國法律思想史》(主編),河南省政府2000年。
5、 省新聞出版局優秀圖書二等獎,《當代中國法律思想史》(主編),2000年。
6、 國家優秀圖書獎(全國最高圖書獎)。《中國法制通史·宋卷》(副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2000年。 書目者,為學求知之第一要務也,士之讀書者不可不知。梁啟超先生有言:「著書足以備讀者之顧問,實目錄學家之職務也。」大學者,旨在引導學生求其博,此乃古今為學之通義。聖人曰:「行己有恥,博學於文」。為研究生者能不求其博乎?此目錄乃為師者在教學及讀書中偶獲之孔見,以備志於學者參考焉。書目分初學、登堂、潛研之三階段,以應為學循序漸進之規律。
一、初學
1.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
此書為原國家教委推薦教材,語言生動簡練,深入淺出是此書最大之優點,尤其適合於大學生。
2.[美]馬文·佩里主編:《西方文明史》,上下兩卷,胡萬里等譯,商務印書館1993年9月出版。
3.[日]福澤渝吉著:《文明論概略》,北京編譯社譯,商務印書館1992年8月版。
4.馮天瑜、何曉明等著:《中華文化史》,上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
5.威爾·杜蘭特著:《哲學的故事》,金發燊等譯,三聯書店1997年11月出版。
6.房龍著:《漫話聖經》,施旅、於一譯,三聯書店1998年第7次印刷本。
7.[美]愛德華·麥克諾爾·伯恩斯等著:《世界文明史》,羅經國等譯,商務印書館1995年2月第3次印刷本,共4冊。
8.梁漱溟著《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商務印書館1987年第2次影印本。
9.陳旭麓著:《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
10.錢穆著:《國家概論》,商務印書館1997年新版本。
11.吳國盛著:《科學的歷程》,上下冊,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1月版。
12[美]約翰·麥·贊恩著,劉昕等譯:《法律的故事》,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版。
二、登堂
余英時曾說,學術不可有門戶,但學問卻不可無宗師。宗師者,學問之流派師傳也。為學拜師謂之登堂;於某一學問境界中略能抒發己見者,謂之入室。古之拜師,禮儀甚嚴,及至近代遺風尚存。民國時,狂傲奇才如黃侃者尚執贄而北面,尊僅年長自己兩歲且同為北京大學教授之劉申叔(即劉師培)為師,非禮尊過制也,乃重道也。入室之途豈有它哉,惟師朱子為學之精神,遵白鹿洞書院之銘訓也。一曰居敬體察;二曰用心專一。晦翁雲:「學者讀書要斂身正坐,緩視傲吟,慮心涵泳,切己體察」,恰如春雨之潤苗,未見其增,日有所長。為吾徒者當知,為學如同人生。「人生之世,猶舟之航於海,順風逆風,因時而異。如必須順風而後揚帆,登岸無日矣。」此乃梁任公對清華學子之訓誡也。古語所謂:「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登堂之途最忌諱用心不專。此為入室之序言,亦吾所寄厚望於二三子者矣。
第一小單元(5種)
1.楊鴻烈著:《中國法律發達史》(上下二冊),載《民國叢書》選印,上海書店1990年重印本。
2.楊鴻烈著:《中國法律思想史》(上下二冊),商務印書館1931年版,1998年4月影印重印本。
3.陳顧遠著:《中國法律史》,中國書店1988年4月據商務印書館1934年版影印。
4.楊鴻烈著:《中國法律在東亞諸國之影響》,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校勘版。
5.李鍾聲著:《中華法系》(上下二冊),台北華欣事業文化中心1985年7月版。
第二小單元(共10種)
6.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單行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版,載《蓬萊閣叢書》。
7.梁啟超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單行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載《民國學術經典》11冊。
8.胡適:《先秦名學史》、《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中國古代哲學史》、《中國中古思想小史》,載《胡適文集》第6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9.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商務印書館1998年8月新一版。
10.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商務印書館1994年6月版。
11.楊東蒓著:《中國學術史講話》,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載《民國學術經典》3冊。
12.張岱年:《中國哲學史大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8月版。
13.林毓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三聯書店1988年12月版。
14.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15.《中國歷代思想家傳記匯詮》上下冊,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8月版。
第三小單元(西方、日本漢學家及部分外籍華裔學者論著,計15種)
16.[英]李約瑟:《中國古代科技學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
17.[德]馬克斯·韋伯:《儒教與道教》,洪天富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版。
18.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江蘇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版。
19.[英]萊芒·道森著:《中華帝國的文明》,金星男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0.[美]郝大維等著:《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施忠連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21.[美]黃仁宇著:《中國大歷史》,三聯書店1997年5月版。
22.[美]黃仁宇著:《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三聯書店1992年2月版。
23.[美]費正清著:《美國與中國》,張理京譯,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9月版。
24.[法]謝和耐著:《中國和基督教》,耿升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3月版。
25.《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大學歷史系著名學者劉俊文主編,共十冊,其中第八冊為中國古代法律專輯,中華書局1992年版。
26.《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劉俊文主編,共3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
27.[德]黑格爾:《歷史哲學》,王造時譯,其中第122——144頁為中國部分專論,上海書店1999年9月版。
28.[德]夏瑞春著:《德國思想家論中國》,陳受政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版。
29.胡偉希:《傳統與人文》,中華書局1992年9月版。
30.錢鍾書主編、朱維錚執行主編:《中國近代學術名著》,共十冊,三聯書店1998年6月版。
31.黃仁宇著:《萬曆十五年》,中華書局1982年版,1995年重印。
第四小單元
31.高潮、劉斌著:《中國法制古籍目錄學》,1993年11月版。
32.張伯元:《法律文獻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3.洪丕謨:《中國古代法律名著提要》,1999年10月版。
* 34張晉藩總主編:《中國法制通史》,十卷本,法律出版社1999年元月版。其中先秦、戰國秦漢、宋、明、清卷用力尤著,多有新說,識者不可不讀。
* 35梁治平著:《尋求自然秩序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版。
* 36 《瞿同祖法學論著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版。
* 37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中、下冊,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此書雖謂「政治思想史」,實則與古代法律密切相關,尤其於法家用力甚工,讀者當識焉。
38.張國華、饒鑫賢主編:《中國法律思想史綱》,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
39.張中秋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修訂本。
* 40 馬小紅著:《禮與法》,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4月版。
* 41張晉藩:《中國法律的傳統與近代轉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4月版。
42.賀衛方編:《中國法律教育之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43.梁治平:《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
44.高道蘊、高鴻鈞、賀衛方編:《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
* 45[日]滋賀秀三等著:《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王亞新、梁治平編,王亞新、范愉、陳少峰譯,法律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 46 黃宗智著:《民事審判與民間調解:清代的表達與實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5月版。
47.史彤彪:《中國法律文化對西方的影響》,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版。
* 48 朱謙之:《中國哲學對歐洲的影響》,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版。作者為民國時期才子。
49.[美]D·布迪、C·莫里斯著:《中華帝國的法律》,朱勇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版。
50.《梁啟超法學文集》,范忠信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版。
51.鄭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52.韓延龍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通史》,上、下二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53.《求索集——張晉藩先生與中國法制史學四十年》,陳景良、張中秋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版。
54.謝振民:《中國民國立法史》,上、下二冊,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55 梁治平著:《法意與人情》,海天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56.[日]堀毅:《秦漢法制史論考》,法律出版社1988年8月版。
57.程樹德著:《九朝律考》,中華書局1963年5月版。
58.[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版。
59.季衛東著:《法治秩序的建樹》,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版。
60.蘇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資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0月版。
61.沈宗靈著:《現代西方法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版。
62.[法]勒內·達維德著:《當代主要法律體系》,漆竹生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版。
63.[美]約翰·羅爾斯著:《正義論》,何懷宏等譯,1988年3月版。
64.[日]谷口平安:《程序的正義與訴訟》,王亞新等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版。
65.江平主編、賀衛方等人策劃:《外國法律文庫》,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分期出版(法史專業學生者不能全部閱讀,可擇其法史部分閱讀)。
66.季衛東主編、張志銘、賀衛方副主編:《當代法學名著譯叢》(現出9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分期出版。
67.梁治平、賀衛方主編:《憲政譯叢》,三聯書店分期出版,共10本。
68.陳瑞華著:《刑事審判原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版。
69.陳瑞華著:《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版。
70.劉美春、畢玉謙、鄭旭著:《訴訟證據規則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版。
71.宋冰編:《讀本:美國與德國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
72.陳景良等著:《當代中國法律思想史》,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73.范忠信等著:《情理法與中國人——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探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74.梁治平著:《法辨:中國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5.范忠信著:《中國法律傳統的基本精神》,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6.范忠信著:《中西法文化的暗合與差異》,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三,潛研
潛者,用心著力之專也;研者,究其原委、探賾索隱也。史學家鄧廣銘先生曾謂:「聰明者,多獨斷之學;潛研者,尚考索之功。」此二途徑因人天賦、興趣、學術背景有異而各有側重,然二者均須以史料為根基。否則,為學乃游談無根,向為古人所詬病。治史者當於原始資料處用力,學生若不記此,則畢業之際所獲無多,識者鑒之。
1.《歷代刑法志》,群眾出版社1988年8月版。
2.《中國歷代刑法志注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3.《尚書》。此書較為難讀,初學者須藉助工具書,或找一有注譯的版本來讀。如貴州人民出版社的《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其中有江灝、錢崇開譯注的《今古文尚書全譯》,可備一讀。「呂刑」部分尤為重要。
4.蔣伯潛、蔣祖怡:《經與經學》,本書為民國時期大學文史專業必備書目,《古典文史基本知識叢書》之一種。另外還包括《諸子與理學》、《詩》等,皆由上海書店1997年依舊版重新印出。
5.《禮記》。此書為三禮之一種,現有各種版本問世,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禮記》影印本。該影印本依據清武英殿本印出。初學者易讀注釋本,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五經全譯》,其中即有《禮經》,又稱《小戴禮記》。
7.錢玄著:《三禮通論》,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叢書之一種,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
8.《諸子集成》,現通告的有中華書局版和上海書店影印本兩種。讀者可擇其一。另外,中國大陸專門負責古籍整理的中華書局有諸子的各種點校本面世,較權威者如楊伯俊《論語譯注》、《孟子譯注》等。
9.《晉書·刑法志注釋》,陸心國注譯,群眾出版社1989年版。
10.《睡虎地秦墓竹簡》,又稱《雲夢秦簡》,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
11.[唐]杜佑:《通典》,中華書局1988年12月版,王永興、劉俊文等點校,共5本,其中的《官制》、《食貨》、《禮》、《刑制》尤為重要。
12.馬端臨:《文獻通考》,中華書局1986年版影印本,上、下兩冊。此書只有影印本,閱讀頗為不易,重點閱讀其中的《經籍志》與《刑法志》。讀時須備有工具書,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1995年修訂出版;張旭光撰著:《文史工具書評介》,齊魯書社1986年版。
13.鄭樵:《通志》,中華書局影印本。
14.《唐律疏議》,劉俊文點校:中華書局1983年版。
15.[宋]竇儀:《宋刑統》,吳翊如點校,中華書局1984年版。
16.薛梅卿:《宋刑統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7.[宋]謝深甫:《慶元條法事類》,僅有殘卷影印本。
18.[清]薛允升著,懷效峰等點校:《唐明律合編》,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9.《元典章》,線裝書共4函,北京中國書店依沈刻本印出。
20.《通制條格》,黃時鑒點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1.黃時鑒輯點:《元代法律資料輯存》,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3.懷效峰點校:《大明律》,法律出版社1999年出版。
24.《中華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5.[明]雷夢麟:《讀律瑣言》,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6.[清]沈之奇著,懷效峰點校:《大清律例集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7.《清經世文編》,中華書局1992年4版。
28.《歷代名臣奏議》,上海古籍出版社據鄧廣銘所藏影印本出版,共5冊。重點有《法令》、《慎刑》兩部分。
29.陳智超點校:《名公書判清明集》,中華書局1987年版。
30.《大清法規大全》。
近代及專題研究之書目須單獨開列,其它史籍資料未一一開列。

I. 刑法志的概述

近代人丘漢平為了匯集刑法志資料,曾編著《歷代刑法志》一書,於1938年7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其中除收入上列各刑法志及其注釋全文外,並從各沒有編修刑法志的斷代史《紀》、《傳》中收集有關材料,匯成《後漢刑法志》、《魏刑法志》和南北朝各朝刑法志編入,另收入清代汪士鐸撰《南北朝刑法志》和明代宋濂撰《元刑法志》,作為附錄。

熱點內容
什麼道德問題 發布:2025-01-13 07:29:46 瀏覽:392
法律碩士非法學兩年制 發布:2025-01-13 07:26:04 瀏覽:290
律師楊軍 發布:2025-01-13 07:16:54 瀏覽:149
法治實殘 發布:2025-01-13 07:15:18 瀏覽:311
民法素材 發布:2025-01-13 06:38:02 瀏覽:162
羅馬法對民法的影響 發布:2025-01-13 06:25:34 瀏覽:567
增資經辦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3 05:29:32 瀏覽:666
法律碩士輔導班招生 發布:2025-01-13 04:50:05 瀏覽:336
經濟法概論自考試題 發布:2025-01-13 04:28:41 瀏覽:789
勞動法里的工作時間包括 發布:2025-01-13 04:13:12 瀏覽: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