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破產法司法解釋一二三全文

破產法司法解釋一二三全文

發布時間: 2022-05-03 19:59:16

❶ 破產法解釋三

民法院裁定受理破產申請的,此前債務人尚未支付的公司強制清算費用、未終結的執行程序中產生的評估費、公告費、保管費等執行費用,可以參照企業破產法關於破產費用的規定,由債務人財產隨時清償。《破產法司法解釋三》第一條,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產申請的,此前債務人尚未支付的公司強制清算費用、未終結的執行程序中產生的評估費、公告費、保管費等執行費用,可以參照企業破產法關於破產費用的規定,由債務人財產隨時清償。此前債務人尚未支付的案件受理費、執行申請費,可以作為破產債權清償。第二條,破產申請受理後,經債權人會議決議通過,或者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前經人民法院許可,管理人或者自行管理的債務人可以為債務人繼續營業而借款。提供借款的債權人主張參照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二條第四項的規定優先於普通破產債權清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其主張優先於此前已就債務人特定財產享有擔保的債權清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管理人或者自行管理的債務人可以為前述借款設定抵押擔保,抵押物在破產申請受理前已為其他債權人設定抵押的,債權人主張按照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的順序清償,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❷ 求公司法全部司法解釋以及破產法的相關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釋義(三) (2008-11-18 23:17:16)
標簽:法律 公司法 登記 公司 解釋 雜談 分類:法律辨析

第四節 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別規定

第六十五條 國有獨資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適用本節規定;本節沒有規定的,適用本章第一節、第二節的規定。

國有獨資公司是一種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本法所稱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

國有獨資公司由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行使股東會職權。

第六十六條 國有獨資公司章程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制定,或者由董事會制訂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國有獨資公司章程需要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制定或批准。

第六十七條 國有獨資公司不設股東會,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股東會職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授權公司董事會行使股東會的部分職權,決定公司的重大事項,但公司的合並、分立、解散、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和發行公司債券,必須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其中,重要的國有獨資公司合並、分立、解散、申請破產的,應當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形式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職權,並且可以授權公司董事會形式股東會部分職權,但是法定必須由國有資產管理機構行使的重大權力除外。重要國有獨資公司的合並、分立、解散、申請破產還必須由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報請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即最終決定權賦予人民政府。

前款所稱重要的國有獨資公司,按照國務院的規定確定。

第六十八條 國有獨資公司設董事會,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第六十七條的規定行使職權。董事每屆任期不得超過三年。董事會成員中應當有公司職工代表。

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成員中必須有職工代表。

董事會成員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委派;但是,董事會成員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國有獨資公司董事由委派董事和職工董事共同組成。委派董事由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委派,職工董事由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事實上公司還沒有成立,自然也就不可能有職工代表大會,也就無所謂選舉產生。

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設副董事長。董事長、副董事長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從董事會成員中指定。

第六十九條 國有獨資公司設經理,由董事會聘任或者解聘。經理依照本法第五十條規定行使職權。

國有獨資公司必須設總理,由董事會聘任或解聘,行使普通有限責任公司經理職權。

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同意,董事會成員可以兼任經理。

第七十條 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未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同意,不得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兼職。

第七十一條 國有獨資公司監事會成員不得少於五人,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

監事會成員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委派;但是,監事會成員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監事會主席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從監事會成員中指定。

監事會成員由委派監事和職工監事組成,委派監事由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委派,職工監事由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監事會主席由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從監事會成員中指導。

監事會行使本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職權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三章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第七十二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對外轉讓股權,必須尊重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接到書面通知滿30日未答復的,視為放棄購買優先權,同意其對外轉讓。兩名以上股東要行使優先購買權的,由其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其按照出資比例形式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有明確規定的,按照章程規定執行。

第七十三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

這說明,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被法院強制轉讓股權的,其他股東在接到通知後20日內有優先購買權。超過20日,則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可以對外轉讓。

第七十四條 依照本法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轉讓股權後,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對公司章程的該項修改不需再由股東會表決。

這說明,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權轉讓的後,公司必須注銷其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直接依法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記載,無需通過股東會。

第七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

(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並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

(二)公司合並、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

(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

這說明,股東在上述情形下,有權要求公司以合理價格收購其股權,以保護小股東利益。

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說明,對股東反對的股東會決議通過60日內,公司必須收購異議股東的股權,否則異議股東有權在該決議通過90日內向法院起訴,以獲得司法救濟。

第七十六條 自然人股東死亡後,其合法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資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這說明,公司章程規定了自然股東死亡後股權繼承辦法,從其規定。沒有規定的,其合法繼承人取得股東資格。

❸ 破產申請的司法解釋

司法實踐中,法院在審查當事人提出的破產申請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時,掌握的尺度不盡相同,為規范和統一人民法院對破產申請的審查行為,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出台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對人民法院收到破產申請後的審查內容予以明確規定。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若干問題的規定(一)》已於2011年8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7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9月26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九月九日 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結合審判實踐,就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企業破產案件適用法律問題作出如下規定。
第一條 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備破產原因:
(一)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
(二)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相關當事人以對債務人的債務負有連帶責任的人未喪失清償能力為由,主張債務人不具備破產原因的,人民法院應不予支持。
第二條 下列情形同時存在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
(一)債權債務關系依法成立;
(二)債務履行期限已經屆滿;
(三)債務人未完全清償債務。
第三條 債務人的資產負債表,或者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等顯示其全部資產不足以償付全部負債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債務人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但有相反證據足以證明債務人資產能夠償付全部負債的除外。
第四條 債務人賬面資產雖大於負債,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一)因資金嚴重不足或者財產不能變現等原因,無法清償債務;
(二)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且無其他人員負責管理財產,無法清償債務;
(三)經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無法清償債務;
(四)長期虧損且經營扭虧困難,無法清償債務;
(五)導致債務人喪失清償能力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企業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在合理期限內清算完畢,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清算的,除債務人在法定異議期限內舉證證明其未出現破產原因外,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六條 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當提交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有關證據。債務人對債權人的申請未在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裁定受理破產申請。 受理破產申請後,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債務人依法提交其財產狀況說明、債務清冊、債權清冊、財務會計報告等有關材料,債務人拒不提交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債務人的直接責任人員採取罰款等強制措施。
第七條 人民法院收到破產申請時,應當向申請人出具收到申請及所附證據的書面憑證。 人民法院收到破產申請後應當及時對申請人的主體資格、債務人的主體資格和破產原因,以及有關材料和證據等進行審查,並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十條的規定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人民法院認為申請人應當補充、補正相關材料的,應當自收到破產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告知申請人。當事人補充、補正相關材料的期間不計入企業破產法第十條規定的期限。
第八條 破產案件的訴訟費用,應根據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從債務人財產中撥付。相關當事人以申請人未預先交納訴訟費用為由,對破產申請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九條 申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人民法院未接收其申請,或者未按本規定第七條執行的,申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 上一級人民法院接到破產申請後,應當責令下級法院依法審查並及時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下級法院仍不作出是否受理裁定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可以徑行作出裁定。 上一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產申請的,可以同時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該案件。

❹ 破產法司法解釋三全文

法律分析:破產司法解釋破產:是指債務人因不能償債或者資不抵債時,由債權人或債務人訴請法院宣告破產並依破產程序償還債務的一種法律制度。狹義的破產制度僅指破產清算制度,廣義的破產制度還包括重整與和解制度。多數情況下,破產指一種公司行為和經濟行為。而人們有時習慣把個人或者公司停止經營也叫作破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一條 為規范企業破產程序,公平清理債權債務,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 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依照本法規定清理債務。企業法人有前款規定情形,或者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規定進行重整。

❺ 破產法司法解釋三是什麼

破產法司法解釋三如下:第一條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產申請的,此前債務人尚未支付的公司強制清算費用、未終結的執行程序中產生的評估費、公告費、保管費等執行費用,可以參照企業破產法關於破產費用的規定,由債務人財產隨時清償。此前債務人尚未支付的案件受理費、執行申請費,可以作為破產債權清償。第二條破產申請受理後,經債權人會議決議通過,或者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前經人民法院許可,管理人或者自行管理的債務人可以為債務人繼續營業而借款。提供借款的債權人主張參照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二條第四項的規定優先於普通破產債權清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其主張優先於此前已就債務人特定財產享有擔保的債權清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管理人或者自行管理的債務人可以為前述借款設定抵押擔保,抵押物在破產申請受理前已為其他債權人設定抵押的,債權人主張按照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的順序清償,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三條破產申請受理後,債務人欠繳款項產生的滯納金,包括債務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應當加倍支付的遲延利息和勞動保險金的滯納金,債權人作為破產債權申報的,人民法院不予確認。第四條保證人被裁定進入破產程序的,債權人有權申報其對保證人的保證債權。主債務未到期的,保證債在保證人破產申請受理時視為到期。一般保證的保證人主張行使先訴抗辯權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在一般保證人破產程序中的分配額應予提存,待一般保證人應承擔的保證責任確定後再按照破產清償比例予以分配。保證人被確定應當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的管理人可以就保證人實際承擔的清償額向主債務人或其他債務人行使求償權。第五條債務人、保證人均被裁定進入破產程序的,債權人有權向債務人、保證人分別申報債權。債權人向債務人、保證人均申報全部債權的,從一方破產程序中獲得清償後,其對另一方的債權額不作調整,但債權人的受償額不得超出其債權總額。保證人履行保證責任後不再享有求償權。第六條管理人應當依照企業破產法第五十七條的規定對所申報的債權進行登記造冊,詳盡記載申報人的姓名、單位、代理人、申報債權額、擔保情況、證據、聯系方式等事項,形成債權申報登記冊。管理人應當依照企業破產法第五十七條的規定對債權的性質、數額、擔保財產、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是否超過強制執行期間等情況進行審查、編制債權表並提交債權人會議核查。債權表、債權申報登記冊及債權申報材料在破產期間由管理人保管,債權人、債務人、債務人職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有權查閱。第七條已經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權,管理人應當予以確認。管理人認為債權人據以申報債權的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權錯誤,或者有證據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惡意通過訴訟、仲裁或者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力公證文書的形式虛構債權債務的,應當依法通過審判監督程序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生效法律文書,或者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不予執行公證債權文書後,重新確定債權。第八條債務人、債權人對債權表記載的債權有異議的,應當說明理由和【法律依據】。經管理人解釋或調整後,異議人仍然不服的,或者管理人不予解釋或調整的,異議人應當在債權人會議核查結束後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債權確認的訴訟。當事人之間在破產申請受理前訂立有仲裁條款或仲裁協議的,應當向選定的仲裁機構申請確認債權債務關系。第九條債務人對債權表記載的債權有異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將被異議債權人列為被告。債權人對債權表記載的他人債權有異議的,應將被異議債權人列為被告;債權人對債權表記載的本人債權有異議的,應將債務人列為被告。對同一筆債權存在多個異議人,其他異議人申請參加訴訟的,應當列為共同原告。第十條單個債權人有權查閱債務人財產狀況報告、債權人會議決議、債權人委員會決議、管理人監督報告等參與破產程序所必需的債務人財務和經營信息資料。管理人無正當理由不予提供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作出決定;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作出決定。上述信息資料涉及商業秘密的,債權人應當依法承擔保密義務或者簽署保密協議;涉及國家秘密的應當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處理。第十一條債權人會議的決議除現場表決外,可以由管理人事先將相關決議事項告知債權人,採取通信、網路投票等非現場方式進行表決。採取非現場方式進行表決的,管理人應當在債權人會議召開後的三日內,以信函、電子郵件、公告等方式將表決結果告知參與表決的債權人。根據企業破產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對重整計劃草案進行分組表決時,權益因重整計劃草案受到調整或者影響的債權人或者股東,有權參加表決;權益未受到調整或者影響的債權人或者股東,參照企業破產法第八十三條的規定,不參加重整計劃草案的表決。第十二條債權人會議的決議具有以下情形之一,損害債權人利益,債權人申請撤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債權人會議的召開違反法定程序;(二)債權人會議的表決違反法定程序;(三)債權人會議的決議內容違法;(四)債權人會議的決議超出債權人會議的職權范圍。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撤銷全部或者部分事項決議,責令債權人會議依法重新作出決議。債權人申請撤銷債權人會議決議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債權人會議採取通信、網路投票等非現場方式進行表決的,債權人申請撤銷的期限自債權人收到通知之日起算。第十三條債權人會議可以依照企業破產法第六十八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委託債權人委員會行使企業破產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第二、三、五項規定的債權人會議職權。債權人會議不得作出概括性授權,委託其行使債權人會議所有職權。第十四條債權人委員會決定所議事項應獲得全體成員過半數通過,並作成議事記錄。債權人委員會成員對所議事項的決議有不同意見的,應當在記錄中載明。債權人委員會行使職權應當接受債權人會議的監督,以適當的方式向債權人會議及時匯報工作,並接受人民法院的指導。第十五條管理人處分企業破產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的債務人重大財產的,應當事先製作財產管理或者變價方案並提交債權人會議進行表決,債權人會議表決未通過的,管理人不得處分。管理人實施處分前,應當根據企業破產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提前十日書面報告債權人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債權人委員會可以依照企業破產法第六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要求管理人對處分行為作出相應說明或者提供有關文件依據。債權人委員會認為管理人實施的處分行為不符合債權人會議通過的財產管理或變價方案的,有權要求管理人糾正。管理人拒絕糾正的,債權人委員會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作出決定。人民法院認為管理人實施的處分行為不符合債權人會議通過的財產管理或變價方案的,應當責令管理人停止處分行為。管理人應當予以糾正,或者提交債權人會議重新表決通過後實施。第十六條本規定自2019年3月28日起實施。實施前本院發布的有關企業破產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相抵觸的,自本規定實施之日起不再適用。

❻ 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

在新《企業破產法》通過一周年後,最高人民法院針對該法的司法解釋工作開始面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同時,金融機構破產問題實施辦法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制訂。 8月27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破產法研究中心和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聯合舉辦的「《企業破產法》實施與問題高端論壇」上,相關法官、律師和專家針對該法實施近三個月來的問題進行熱議,並對司法解釋起草工作提出具體建議。 8月中旬,最高法首部司法解釋立項計劃出台並對外公布,破產法的司法解釋便在其中。 金融機構破產實施辦法 「針對整個《企業破產法》的司法解釋已經全面啟動。」最高院《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起草工作組專家顧問、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破產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欣新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該法關涉內容很多,是一種新的制度,實踐當中產生的問題遠遠超過理論層面的問題,司法解釋的起草至關重要。 最高院《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起草工作組專家顧問、中國政法大學破產法與企業重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說,司法解釋應針對現有破產制度中的缺陷進行彌補,要重視重整制度的實施可操作性、技術性、政策性和平衡性。 全國人大財經委法案室主任、《企業破產法》起草工作組組長朱少平認為,該法的創新之一在於對金融機構的調整。 根據該法,金融機構的破產一方面由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制訂實施辦法,另一方面賦予監管機關申請破產和實施暫停兩大特權。 「但是金融機構的實施辦法還沒有出來,所以我們拭目以待,看有關部門怎麼商量這個問題。」朱少平說。 王欣新說,對金融機構的破產問題實施辦法,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制訂。人行系統正在起草存款保險制度,證監會則正在研究風險證券公司的處置問題,保監會還沒有啟動。「這些都是涉及到金融機構破產的一些具體規定,是配套制度。」 同時,他說,由於整個金融機構破產實施的一些具體問題和破產法相關規定有不同之處,所以「可能要在國務院法制辦的主持下才能解決」。 司法解釋擔子重 目前,北京市每年的破產案件約50~80件。 就《企業破產法》從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暴露出的問題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指定擔任新法實施後,擔任全國首例破產案件管理人組長的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尹正友律師,結合案件情況表示:「到目前為止,管理人的專用賬戶仍未能正式開立,開戶銀行答復的理由就是沒有接到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下發的文件。」 《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起草組成員、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劉敏告訴記者,目前管理人名冊制訂等相關制度建設正在進行中。 她說,管理人制度作為新生事物,最高院對管理人名冊制訂採取逐級監督的方式。 尹正友認為,關於管理人的法律責任問題,司法解釋應該明確在何等情形下才可以認定管理人沒有盡到勤勉盡責、忠實執行職務的標准。 劉敏法官個人認為,應當將要求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限定為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而給債權人、債務人或第三人造成損失。 同時,尹正友建議司法解釋也要考慮到與《擔保法》和《物權法》存在的不一致的規定,作好銜接。 「司法解釋的完善面臨一些重大重要的工作。」主要負責北京全市破產案件審理工作的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劉蘭芳認為,由於目前相關法律在與《公司法》的協調上有很大的不足,給實際操作層面帶來困難。由此,她認為司法解釋應在這方面加強。 一直擔任破產案件清算組組長的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律師葉劍榮認為,《企業破產法》對重整周期的規定並不明確,應在司法解釋中細化。 就企業層面,葉劍榮建議,企業應結合該法建立危機評估體系。

❼ 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是什麼

1.《破產法司法解釋一》經2011年8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7次會議通過,已於2011年9月9日公布,自2011年9月26日起施行。2.其中對企業破產等相關的問題都做了進一步的解釋。也明確的規定了:人民法院收到破產申請時,應當向申請人出具收到申請及所附證據的書面憑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
第三條債務人的資產負債表,或者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等顯示其全部資產不足以償付全部負債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債務人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但有相反證據足以證明債務人資產能夠償付全部負債的除外。
第四條債務人賬面資產雖大於負債,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一)因資金嚴重不足或者財產不能變現等原因,無法清償債務;
(二)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且無其他人員負責管理財產,無法清償債務;
(三)經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無法清償債務;
(四)長期虧損且經營扭虧困難,無法清償債務;
(五)導致債務人喪失清償能力的其他情形。

❽ 破產法司法解釋一

破產法的出台,為有破產需要的企業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據,也可以確保企業順利的破產,但是破產法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也在不斷的做出完善,出台了新的破產法,同時也給出來,相應的破產法全文司法解釋一,確保破產法更加具體和完善,要想了解具體的內容,可以到本文看看。

破產法全文司法解釋一的內容

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結合審判實踐,就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企業破產案件適用法律問題作出如下規定。

第一條 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備破產原因:

(一)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

(二)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相關當事人以對債務人的債務負有連帶責任的人未喪失清償能力為由,主張債務人不具備破產原因的,人民法院應不予支持。

第二條 下列情形同時存在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

(一)債權債務關系依法成立;

(二)債務履行期限已經屆滿;

(三)債務人未完全清償債務。

第三條 債務人的資產負債表,或者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等顯示其全部資產不足以償付全部負債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債務人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但有相反證據足以證明債務人資產能夠償付全部負債的除外。

第四條 債務人賬面資產雖大於負債,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一)因資金嚴重不足或者財產不能變現等原因,無法清償債務;

(二)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且無其他人員負責管理財產,無法清償債務;

(三)經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無法清償債務;

(四)長期虧損且經營扭虧困難,無法清償債務;

(五)導致債務人喪失清償能力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 企業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在合理期限內清算完畢,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清算的,除債務人在法定異議期限內舉證證明其未出現破產原因外,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六條 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當提交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有關證據。債務人對債權人的申請未在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裁定受理破產申請。

受理破產申請後,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債務人依法提交其財產狀況說明、債務清冊、債權清冊、財務會計報告等有關材料,債務人拒不提交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債務人的直接責任人員採取罰款等強制措施。

第七條 人民法院收到破產申請時,應當向申請人出具收到申請及所附證據的書面憑證。

人民法院收到破產申請後應當及時對申請人的主體資格、債務人的主體資格和破產原因,以及有關材料和證據等進行審查,並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十條的規定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人民法院認為申請人應當補充、補正相關材料的,應當自收到破產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告知申請人。當事人補充、補正相關材料的期間不計入企業破產法第十條規定的期限。

第八條 破產案件的訴訟費用,應根據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從債務人財產中撥付。相關當事人以申請人未預先交納訴訟費用為由,對破產申請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九條 申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人民法院未接收其申請,或者未按本規定第七條執行的,申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

上一級人民法院接到破產申請後,應當責令下級法院依法審查並及時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下級法院仍不作出是否受理裁定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可以徑行作出裁定。

上一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產申請的,可以同時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該案件。

【拓展資料】

根據現行《破產法》第二條」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依照本法規定清理債務」的規定,該法的適用范圍為企業法人,即適用於所有的企業法人,包括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法人型的三資企業和私營企業,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拓展資料】

根據現行《破產法》第一百三十五條「其他法律規定企業法人以外的組織的清算,屬於破產清算的,參照適用本法規定的程序」的規定,合夥企業等非企業法人組織的破產,也適用本法的規定。本法適用於企業法人,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取得法人資格的各種類型的企業。破產法的適用范圍涉及哪些市場主體具有破產能力,這一問題只能由法律作出明確規定。破產原因是提起破產程序的前提,是判斷破產申請能否成立、能否受理以及能否作出破產宣告、重整、和解等裁定的法律依據。本條規定的破產原因,包括破產清算、和解與重整的原因。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破產原因,包括兩種情況:

(1)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這里所講的「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是指企業法人債務的清償期限已經屆至,債權人要求清償,但作為債務人的企業法人無力清償。「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是指企業法人的資產總和小於其債務總和,即資不抵債,一般要根據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確定。企業法人的債務清償能力是由其財產、信用、產品市場前景等因素綜合構成的。只有在用盡所有手段仍不能清償債務時,才真正構成清償能力的缺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有時會發生短期的資金周轉困難,這種暫時的財務困難會隨著企業的正常運營而逐漸化解。因此,暫時的、短期的不能清償或者僅僅是資產負債表上的資不抵債都不能作為認定一個企業法人是否已經構成破產的標准。據此,本款將這兩者同時規定為破產原因。

(2)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這一破產原因的規定也是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作為主要的依據,因為這是破產構成的一般原因;同時輔之以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如果屬於暫時資金周轉不靈,不宜宣告其破產,但如果實際上已經喪失清償能力,即使其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可能還略大於負債,也可以啟動破產程序清理債務,不一定要等其繼續虧損到資不抵債時再宣告破產,這對債權人和債務人都更為有利。此外,從程序上說,如果債務人在債務到期後,經債權人催告並在相當的時期內停止向債權人清償,即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處於連續狀態的,可以推定該債務人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債權人有理由提出破產申請,這就減輕了債權人提出破產申請的舉證負擔,有利於破產程序的有效運用。這一破產原因的規定與國際上破產立法的通例是相符的。

本條第一款從我國的實際出發,考慮到企業破產對社會經濟生活影響較大,關繫到債權人的利益,也關繫到破產企業職工的權益和社會安定,對企業破產原因作了比較嚴格、同時又具有適用性的規定。一方面使法院可以據此從嚴掌握,以避免欺詐性破產和破產的惡意申請;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破產程序的實施效率。企業法人只要具備本款規定的破產原因,就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的有關程序清理債務。本條第二款是對重整原因的規定。重整是在企業無力清償債務但又有復甦希望的情況下,經債務人或債權人申請,法院依法定條件許可,允許企業繼續經營,實現債務調整和企業重組,使企業擺脫困境、走向復興的一項法律制度。為了使面臨困境但有挽救希望的企業避免 破產清算,恢復生機,企業破產法借鑒國外經驗,引入了這一新的制度。重整原因是啟動重整程序的事由,也是法院裁定債務人進行重整的法定依據。依照本款規定,重整原因也包括兩種情況:

(1)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可以依照本法規定進行重整。這就要求企業法人必須具備破產原因才能進行重整。

(2)企業法人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規定進行重整。由於建立重整制度的目的主要在於使企業法人能夠避免破產、起死回生,因此,企業法人進行重整除了已經具備破產原因外,還包括雖然尚不具備破產原因,但存在喪失清償能力可能,有可能導致破產的情況。當企業法人出現財務困難,有可能破產時,及時提出重整申請,有助於提高重整的成功率,更好地發揮重整程序的作用。

❾ 求最新破產法草案全文

並請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7743173.html

自2000年以來,新破產法草案歷經多次修改。在2004年6月財經委提交人大常委會的草案中,有關企業法人治理的條文已經相當充實。大體上講,這些條文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破產程序期間對管理層行為的限制,二是對破產程序開始前行為的追究。

目前,新破產法草案已經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兩次審議。其間,法律委員會對破產法草案做了一些改動。本文以下的論述和引用的條文,均以2004年6月財經委提交常委會的審議稿為依據。至於法律委員會改動後的條文,不妨等到新破產法正式頒布以後再作介紹和評論。

一、破產程序期間對管理層行為的限制

1、接管制度

草案設立了管理人這一法定機構。管理人由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時任命。草案第23條規定的管理人職責中,第一項就是「接管債務人的財產、賬冊、文書、資料、印章等」,接下來還有調查財產狀況、決定內部事務和日常開支、聘用人員、決定營業、管理和處分財產、接受給付和參加訴訟等職責。為了保證這些職責的履行,草案規定了債務人企業的管理層必須承擔的一些義務。草案第18條規定,自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之日起,債務人的有關人員承擔下列義務:(1)妥善保管其佔用和管理的所有財產、帳冊、文書、資料、印章和其他物品;(2)根據人民法院、管理人要求進行工作,並如實回答詢問;(3)列席債權人會議並如實回答債權人的詢問;(4)未經人民法院許可,不得離開住所地;(5)不得擔任其他企業的董事、經理等職務。這里所說的「有關人員」,包括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經人民法院決定,可以包括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和主要業務人員。

按照國際上使用的術語,上述義務中的前兩項為「合作與協助義務」,第三項為「信息提供義務」,最後兩項屬於「附屬義務」。關於合作與協助義務,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擬訂的《破產立法指南草案》(2004年稿)指出:「為確保破產程序可以有效和高效率地進行,一些就一定程度內替換或監督債務人作出規定的破產法,對債務人規定了與破產代表合作和協助破產代表履行其職責的一項一般性義務,而有些法律則規定債務人不得作出可能有害於程序進行的行為。合作義務的一個重要部分將是交出資產控制權以及業務記錄和帳冊,從而使破產代表能夠對破產財產實行有效的控制。」[8] 關於附屬義務,該文件指出:「一些破產法在債務人的合作與協助義務之外,還規定了一些附屬義務。例如,這些義務(適用於自然人債務人,或法人債務人的管理人員和董事)可能包括(未經法院或破產代表許可)不得離開其慣常居住地,債務人提出離開或被迫離開其居住地須通知法院或破產代表,必須向破產代表或法院披露所有往來通信,以及其他一些涉及個人自由的限制。對於法人債務人,還可對法人總部的搬遷實行限制,而破產法可以要求取得法院或破產代表的同意。這些限制可能極為重要,有助於避免因在破產程序啟動後債務人離開營業地和董事及管理人員辭職這種通常做法而造成破產程序的中斷。這些附屬義務如果列入破產法,應當與其基本宗旨和給予合作的一般義務這一種宗旨相應;這些義務也可能受到上述有關人權公約和協定的限制。」[9]

2、營業事務

在適用重整程序的案件中,債務人的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被授權執行營業事務:第一,在管理人監督下的自行管理;第二,經管理人聘任負責企業營業事務。草案第70條規定:「在重整期間,經債務人申請,人民法院批准,債務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監督下自行管理財產和營業事務。」第71條規定:「無本法第七十條規定的情形,管理人行使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職權。」「管理人可以聘任債務人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負責企業的營業事務。」

在第71條規定的情況下,企業管理層在執行營業事務方面更為活躍。這比較接近美國破產法中的「佔有中債務人」的概念。二者的區別在於,中國的破產法草案考慮到管理層 「道德風險」問題的難以避免,規定了管理人對債務人的監督權,而美國破產法採用的是「要麼由企業自行管理,要麼由受託人(trustee)接管」的模式,所以在債務人自行管理時並不存在這種監督。

草案中適用於管理層的強制性手段之一,就是重整程序可能終止並轉為破產清算。第77條規定:「在重整期間,具備下列事由之一的,經利害關系人請求,人民法院審理確認後,可以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一)債務人的經營狀況和財產狀況繼續惡化,缺乏挽救的可能性;(二)債務人有欺詐、惡意減少企業財產、無理拖延或者其他顯著不利於債權人的行為;(三)由於債務人的法人機關及其他工作人員的行為,致使管理人無法執行職務。」「重整計劃沒有被提請批準的,人民法院依職權裁定終止重整程序。」「在前二款規定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應當同時作出宣告債務人破產清算的裁定。」該條第1款所列的三種情形,都可能涉及到管理層的事務執行。而一旦重整程序終結,轉入破產清算,管理層首先面臨的是失去現有職位,然後是對其不法行為的追究,以及其他進一步的不利後果。

上述規定在國際上也不乏先例。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的上述文件指出,債務人對企業經營保留控制權的做法「也可能存在弊端,其中包括將重組過程用於顯然不可能獲得成功結果的情形,拖延不可避免的結局,其結果是資產繼續流失,而且債務人有可能在控制期間不負責任地行事,甚至採取欺騙手段,從而破壞重組和債權人的信心……。其中一些困難可通過採取某些保護措施而減輕,例如要求債務人定期向法院報告程序的進行情況,允許法院在某些情況下指定一名破產代表負責監督債務人,讓債權人在監管或監督債務人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或規定將程序轉換為清算程序。」[10]

3、制裁

按照國際通行的做法,如果債務人不遵守其義務,破產法需要考慮應如何加以處理,同時要考慮到義務的不同性質和適當的制裁。例如,債務人扣留資料的,可利用某種機制強迫其提供相關資料。對於較為嚴重的扣留資料情況,一些國家實行刑事制裁。對於違背其他義務的,也可採取類似的做法。[11]

草案在第10章「法律責任」中,規定了違反上述限制的相應制裁。例如,第152條規定:「有義務列席債權人會議的債務人或者債務人代表,經人民法院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列席債權人會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拘傳,並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債務人和有說明義務的其他人員拒不陳述、回答,或者作虛假陳述、回答的,人民法院可以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有前款規定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又如,第153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債務人拒不向人民法院提交財產狀況說明書、債務清冊、債權清冊和有關財務報告的,或者提交不真實的,人民法院可以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違反本法規定,債務人拒不向管理人移交財產和與財產有關的帳簿、文件、資料、印章的,或者偽造、銷毀有關財產證據材料而使財產狀況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有前兩款規定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對破產程序前行為的追究

1、債務人經營失敗的責任追究

在起草過程中有一種強烈的呼聲,要求調查管理層對導致企業破產的經營失敗所應承擔的責任。2004年6月草案有如下規定:

第一百五十一條 企業董事、經理或者其他負責人違反對忠於職守、勤勉盡責義務,致使所在企業破產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因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所在企業破產的,對企業債務承擔連帶民事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規定情形的人員,在民事責任履行完畢之前不得進行高消費和投資活動;自破產案件終結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董事、經理或者其他經營管理職務。

這與2000年草案第156條的不同之處在於:[12] 第一,將忠於職守義務和勤勉盡責的義務作為一般行為准則寫進了條文;第二,將故意和重大過失設定為加重責任的情形;第三,採用了資格限制措施。該條文也不同於1986年《企業破產法(試行)》第42條;後者沒有採用民事責任和資格限制的制裁措施。

資格限制是破產法影響公司法人治理的一項強有力的措施。早在1986年,英國在新破產通過後,隨即出台了《公司董事資格取消法》,作為破產法的配套立法於同年12月與新破產法同時生效。我國在1993年《公司法》中也有關於資格限制的規定。[13] 200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也有這方面的規定。[14] 但是,《公司法》的規定只適用於依公司法登記的企業,而該司法解釋賦予人民法院的僅僅是關於資格限制的建議權。新破產法草案第151條的規定適用於所有企業,並將資格限製作為一項破產法上的制裁措施,置於司法裁判權的掌握之下。當有關人員違反第151條第2款規定在法定期限內擔任了被禁止擔任的職務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作出確認其任職無效的判決。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6月草案第一章「總則」中,第9條增加了一個新的語句:「依法追究破產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法律責任。」[15] 這表明,強化對造成企業破產的經營管理人員的責任追究機制,已成為立法者的決心。

2、程序開始前交易和轉讓的撤銷與追回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指出:「許多破產法都載有從某一特定日期(例如破產程序申請或啟動之日)開始在一規定期限(通常稱為嫌疑期)內具有追溯效力的規定,其目的在於推翻破產債務人過去作為當事一方參加的交易或涉及在債務人的財產中具有某種效力的以往交易。這些效力包括減少了債務人凈值(例如,通過贈予其資產或以低於公平商業價值的價格轉讓或出售資產),擾亂了同等級債權人之間平等分配的原則(例如,通過向無擔保的債權人償付債務,或向當其他無擔保的債權人尚未得到償付和擔保時本來也屬無擔保的債權人給予擔保)。許多破產法以外的法律也論及這些對破產范圍之外的債權人有害的交易。在某些情況下,破產代表除了適用破產法的規定之外還能適用這些破產法以外的法律。」[16]

在中國的大多數破產案件中,債務人在破產程序開始前已經是長期處於無力償債的狀態,其經營管理人員有充分的時間為他們自己或者為關聯企業的利益隱匿或轉移財產。這對債權人整體利益造成了嚴重的損害。這種現象在世界范圍內十分常見,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的:「債務人在走進或被拉進破產程序的時候,人們意識到這種結果不可避免可能已有數日、數周、數月乃至數年之久。所以,在預見到破產程序的正式啟動的情況下,債務人可能背離他們慣常的商業實踐,試圖抽逃財產以免債權人追索,包括虛假負債、給予個別債權人特殊優待,饋贈親朋好友等等。」[17]

我國1986年《企業破產法(試行)》設立了對程序開始前的有害債權人的轉移財產實行追回的機制。第35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前六個月至破產宣告之日的期間內,破產企業的下列行為無效: (一)隱匿、私分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二)非正常壓價出售財產;(三)對原來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四)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五)放棄自已的債權。」「破產企業有前款所列行為的,清算組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回財產。追回的財產,並入破產財產。」實踐表明,這一規定存在兩大缺陷。第一,案件受理件前六個月的時間太短。第二,程序開始前的不公平個別清償被忽略了。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指出:「雖然有各種界定,但有三種大致常見類型的可撤銷交易,可在大多數法律制度中找到,並被用作本指南中的討論基礎。這些交易是:旨在挫敗、阻止或拖延債權人以使其無法追收債款的交易、壓價賤賣交易和與某些債權人進行的可視作特惠的交易。根據每項交易的具體情況,有些交易可能具有其中一個以上不同類別的特點。例如,就看上去特惠的交易而言,當交易的目的是使債權人或潛在債權人得不到資產或在其他方面妨礙該債權人的利益時,以及如果交易是債務人無法在債務到期時償付債務時或是在給債務人留下的資產不足以進行經營的情況下發生的,那麼,這種看上去特惠的交易則更可能具有旨在挫敗、阻止或拖延債權人的交易的特點。同樣,壓價賤賣交易當其涉及債權人時也可能是特惠的,但是當涉及第三方時,則可能並非如此,而如果明顯有阻止、挫敗或拖延債權人的意圖,則應被歸入第一類交易的范圍。在此類情況下,破產代表或許能夠確定應予撤銷的交易屬於哪一類,從而可以利用一般適用的證明和嫌疑期要求的差異。」[18]

針對這類交易,新破產法草案在第四章「債務人財產」中設立了以下條文。

第三十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前一年內,有關債務人財產及財產權利的下列行為,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一)無償轉讓財產或財產權利的;

(二)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或財產權利的;
(三)對原來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的;
(四)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的;

(五)放棄債權的。

第三十四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前六個月內,債務人已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仍對個別債權人進行清償,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但是,個別清償使債務人財產受益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條 有關債務人財產及財產權利的下列行為無效:

(一)隱匿、轉移財產的;

(二)捏造債務或者承認不真實的債務的。

第三十六條 因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或者第三十五條規定的行為而取得債務人財產或者財產權利的,管理人有權追回。

與1986年《企業破產法(試行)》第35條相比較,上述規定有如下特點:

第一,抽逃財產和虛假負債行為,為無時限地絕對無效。這樣規定是為了加強對這兩種嚴重侵害債權人利益的欺詐行為的制裁力度。在1986年的試行法中,沒有規定虛假負債行為,而抽逃資產的追訴時限為案件受理前6個月。

第二,其他的欺詐性破產行為,設定為可撤銷,其追訴期限延長為破產案件受理前一年。[19] 這些行為,一般說來有害於全體債權人的清償利益,但在實踐中,某項具體交易是否有害於全體債權人和是否需要加以撤銷,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由管理人作出判斷和決定。

第三,增加了關於案件受理前6個月內的個別清償可撤銷的規定,並設定了例外情形。就一般而言,在案件受理前6個月時,企業無力償債的事實已經出現或者已經可以預見。在這種情況下的個別清償有損全體債權人的清償利益。實踐中常常有企業先以現有財產對個別債權人(包括關聯企業)進行清償,然後才申請破產的。這種行為在本質上違反了公平原則和破產法的集體清償原則。但是,由於企業在此期間的經營並未停止,一些必要的支付,例如支付水電費、為繼續生產購進原材料而支付貨款等,只要符合「使債務人財產受益」的條件,都不在撤銷之列。

與上述規定相呼應,草案在第十章「法律責任」中設立了如下條文:

第一百五十四條 債務人有本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的行為的,人民法院可以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五十五條 債務人有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規定的行為的,人民法院可以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與1986年《企業破產法(試行)》第41條相比較,[20]草案的上述規定更加明確和更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試行法第41條中,「行政處分」是由政府部門決定的。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對破產企業的負責人給予行政處分的案例十分罕見。由於種種原因,政府部門缺乏追究企業負責人行政責任的動機。此外,該規定只能適用於國有企業。對於非國有企業來說,目前還沒有針對第35條所列行為的制裁措施。鑒於由行政機關對非國有企業負責人給予行政處分缺乏法理依據,新破產法沒有規定類似試行法第41條的行政責任。但是,這並不排除政府在破產法規定的制裁之外對有破產違法行為的國有企業負責人給予行政處分。

按照現行規定,人民法院對違反企業破產法第35條的行為沒有直接的處罰權。根據相關司法解釋,法院在審理破產案件中發現這類行為,只能向有關部門提出行政處分建議或者移送涉嫌犯罪的材料。[21] 這常常使不法行為人得以逍遙法外。而在新破產法的框架下,人民法院能夠及時地對違法行為人處以罰款制裁。這種制裁不僅使違法者付出經濟上的代價,而且使他們不得不承受名譽和信用上的不利後果。應該說,它的威懾力是相當強大的。

對於新破產草案第33、34和35條規定的行為,管理人擁有撤銷、主張無效和追回被轉讓財產的權利。這種權利不是一般的私權,而是一種法定職權。因此,管理人負有行使這些權利以便充分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義務。草案第25條規定:「管理人應當勤勉盡責,忠實執行職務。」「管理人違反前款規定給債務人財產或債權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根據這一規定,如果管理人應當和能夠行使權利追回被非法轉讓的財產而不作為,債權人會議可以提出異議或者予以撤換,債權人委員會也可以行使監督權。如果管理人因違反勤勉義務或忠實義務而導致這些財產不能追回,可以按照第25條的規定追究其賠償責任;情節嚴重的,還可以按照草案第161條的規定追究進一步的法律責任。[22]

3、對企業負責人非正常收入和揮霍浪費的追究

在新破產法起草過程中,一些人士指出,企業負責人非正常獲取的財產,尤其是在企業處於困境的情況下獲取非正常收入(如高額年薪、獎金、津貼、高檔住房等)和揮霍浪費、侵佔企業財產的現象,實踐中比較常見(在國有企業中尤其常見),危害很大,需要加以規制。有鑒於此,草案設立了如下規定:

第三十八條 破產企業的董事、經理及其他負責人利用職權獲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佔的企業財產,管理人應當追回。

第一百五十六條 債務人已知或者應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仍然不合理地開支費用,或者揮霍財產的,人民法院可以對直接責任人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❿ 破產法司法解釋

給你個網址http://www.law-lib.com/hzsf/lawbook_view.asp?id=30063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施行時尚未審結的企業破產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07年4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25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二○○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對人民法院審理企業破產法施行前受理的、施行時尚未審結的企業破產案件具體適用法律問題,規定如下:

第一條 債權人、債務人或者出資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或者和解申請,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一)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的案件,債務人或者出資人於債務人被宣告破產前提出重整申請,且符合企業破產法第七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二)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的案件,債權人於債務人被宣告破產前提出重整申請,且符合企業破產法關於債權人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的規定;

(三)債務人申請破產清算的案件,債務人於被宣告破產前提出重整申請,且符合企業破產法關於債務人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的規定;

(四)債務人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申請和解。

第二條 清算組在企業破產法施行前未通知或者答復未履行完畢合同的對方當事人解除或者繼續履行合同的,從企業破產法施行之日起計算,在該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未通知或者答復的,視為解除合同。

第三條 已經成立清算組的,企業破產法施行後,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該清算組為管理人。

尚未成立清算組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企業破產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指定管理人的規定》及時指定管理人。

第四條 債權人主張對債權債務抵銷的,應當符合企業破產法第四十條規定的情形;但企業破產法施行前,已經依據有關法律規定抵銷的除外。

第五條 對於尚未清償的破產費用,應當按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一條和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區分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並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清償。

第六條 人民法院尚未宣告債務人破產的,應當適用企業破產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確認債權利息;已經宣告破產的,依據企業破產法施行前的法律規定確認債權利息。

第七條 債權人已經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的,由人民法院將相關申報材料移交給管理人;尚未申報的,債權人應當直接向管理人申報。

第八條 債權人未在人民法院確定的債權申報期內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的,可以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補充申報。

第九條 債權人對債權表記載債權有異議,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二十一條和第五十八條的規定予以受理。但人民法院對異議債權已經作出裁決的除外。

債權人就爭議債權起訴債務人,要求其承擔償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該債權人變更其訴訟請求為確認債權。

第十條 債務人的職工就清單記載有異議,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二十一條和第四十八條的規定予以受理。但人民法院對異議債權已經作出裁決的除外。

第十一條 有財產擔保的債權人未放棄優先受償權利的,對於企業破產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第七項、第十項規定以外的事項享有表決權。但該債權人對於企業破產法施行前已經表決的事項主張行使表決權,或者以其未行使表決權為由請求撤銷債權人會議決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二條 債權人認為債權人會議的決議違反法律規定,損害其利益,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決議,裁定尚未作出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作出裁定。

第十三條 債權人對於財產分配方案的裁定不服,已經申訴的,由上一級人民法院依據申訴程序繼續審理;企業破產法施行後提起申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申請復議。

債權人對於人民法院作出的債務人財產管理方案的裁定或者破產財產變價方案的裁定不服,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予以受理。

債權人或者債務人對破產宣告裁定有異議,已經申訴的,由上一級人民法院依據申訴程序繼續審理;企業破產法施行後提起申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企業破產法施行後,破產人的職工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五條 破產人所欠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予以調整。

第十六條 本規定施行前本院作出的有關司法解釋與本規定相抵觸的,人民法院審理尚未審結的企業破產案件不再適用。

熱點內容
劃清與西方司法獨立 發布:2025-01-13 02:53:22 瀏覽:469
法院進家 發布:2025-01-13 02:51:46 瀏覽:239
喪家產假陪產假在勞動法中屬於 發布:2025-01-13 02:40:24 瀏覽:65
法治歌歌曲 發布:2025-01-13 02:40:17 瀏覽:94
勞動合同法的解釋 發布:2025-01-13 02:11:26 瀏覽:972
下列屬於新條例 發布:2025-01-13 01:19:40 瀏覽:828
不戴口罩道德 發布:2025-01-13 00:53:23 瀏覽:9
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權益的保障 發布:2025-01-13 00:10:51 瀏覽:779
馬克思法學研究生 發布:2025-01-13 00:07:03 瀏覽:146
法律援助來源 發布:2025-01-12 23:44:24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