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乾隆刑法

乾隆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5-03 21:43:23

Ⅰ 古代什麼刑法最殘酷

凌遲凌遲也稱陵遲,即民間所說的「千刀萬剮」。陵遲原來指山陵的坡度是慢慢降低的,用於死刑名稱,則是指處死人時將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使受刑人痛苦地慢慢死去。凌遲刑最早出現在五代時期,正式定為刑名是在遼,此後,金、元、明、清都規定為法定刑,是最殘忍的一種死刑。在明朝以及明以前,這種刑法主要用於處罰那些十惡不赦的犯罪,如謀反、大逆等。到了清朝乾隆時期,如果打罵父母或公婆、兒子殺父親、妻子殺丈夫,也是觸犯倫理道德的重罪,要處凌遲刑。但後來為了鎮壓農民反抗,對於不按時交納賦稅的也要處以凌遲刑,這在清朝中前期尤為突出。凌遲刑的處刑方式很殘忍,一般記述是說將人身上的肉一塊塊割下來。而歷代行刑方法也有區別,一般是切八刀,先切頭面,然後是手足,再是胸腹,再是梟首,最後肢解..

Ⅱ 彘刑在古代是怎樣的一種刑法

泠篪,也被稱為泠痴,即民間所謂的「千刀萬剮」。泠篪原本是指徐徐降下刑名稱山丘的斜坡,這意味著人們會是誰被打的時候肉一刀一刀,使犯人痛苦地慢慢去的人。
揮之不去的刑最早出現在五代時期,正式定為刑名在遼寧,那麼,金,元,明,清都規定為法定刑,是最殘忍的亡之一。
該刑事法主要用於那些妖獸的一些犯罪,如謀反,大逆等處罰。到了清代乾隆時期,如果打罵父母或公婆,兒子殺父親,妻子殺丈夫,也是一個重罪違反道德,把切片的句子。但後來為了鎮壓農民起義,對未繳納稅款揮之不去的刑也應該實行,這在明太祖時期尤為突出。
揮之不去的刑判決是殘酷的方式,一般的描述是說誰切斷塊的肉的人。並有古代的刑執行方式之間的差異,一般切8刀,先切頭,臉,手,腳,然後再胸部,最後梟首。但事實上,超過8刀,清代有24刀,刀36,七十二120刀幾種類型的刀具。二十四刀是:一,中三,四刀的肩膀2刀眉,五,六刀的乳房,七,八刀,用雙手和雙肘,九,十兩把刀手肘部分,11間12刀去腿的肉肩,兩頭小牛一三一四年的刀,刺傷了15的心臟,16刀頭,17日,18刀雙手,十九,22刀的手腕,21日,22刀尺,23日,24刀切割四條腿。當
實際執行情況,有更多的,大部分明代宦官柳晉鬼子被切斷了三天,共4700刀。公元1905年的光緒年間,揮之不去的刑被廢除。

Ⅲ 清代有哪些刑法制度

清朝初期及中期的刑事法律制度
1616年,滿族首領努爾哈赤在關外建立後金政權,建元「天命」。1636年,皇太極改元「崇德」,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滿清入關。1911年,滿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中走向終結。
滿清王朝在繼承前代法製成果的基礎上取得了許多新的成就,尤其是少數民族立法的發展,是清朝法制最為顯著的成就。
一、法律思想與立法概況
1、法律思想-「參漢酌金」,由大臣寧完我提出。
2、立法概況-《大清律例》、《大清會典》、《則例》、《蒙古律例》《欽定西藏章程》等少數民族法規
二、刑事法律
1、犯罪
(1)維護君主專制集權統治,嚴厲打擊反逆等侵犯皇權的犯罪。
反逆罪,包含「謀反」、「謀叛」、「謀大逆」三種罪名。規定:凡犯謀反、謀大逆者,只要是共謀的,不分首從,皆凌遲處死;其父子、祖孫、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異姓,以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異,十六歲以上,不論篤疾廢殘,皆斬;十五歲以下的男性親屬及所有的女性親屬,給付功臣為家奴,財產入官。即使子孫確不知情,十一歲以上,也要閹割發往新疆給官為奴。凡犯謀叛者,只要是共謀,不分首從皆斬,妻妾、子女給付功臣之家為奴,財產入官。
奸黨罪,清朝除了沿用明朝奸黨罪的條款外,還擴大了奸黨罪的適用范圍,嚴禁內外官員私相結交。
異端思想罪。
(2)調整新的社會關系,確立新罪名。
江洋大盜罪,乾隆時首次規定,指在濱海、沿江行劫客船點對點的行為。
興販與吸食鴉片罪:
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第一次頒布了禁煙令,規定:興販鴉片者照收買違禁貨物例,枷號一個月,發近邊充軍;私開鴉片煙館引誘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眾律擬絞監候;為從者,杖一百,流三千里;船戶、地保、鄰佑人等,俱杖一百,徒三年。
嘉慶時,先後頒布了十餘道禁煙法令,規定:凡吸食鴉片者,杖一百,枷號兩個月。
道光十九年(1839年),頒行《嚴禁鴉片煙章程》39條。該章程將走私鴉片行為作為首要打擊對象;對興販鴉片行為、開設煙館行為、栽種罌粟、製造鴉片行為均予以嚴懲;對於吸食鴉片的,亦予以懲治。
2、刑罰
(1)刑罰的發展變化
笞刑、杖刑,在刑具上統一為竹板,同時減少了刑數。
遷徙、充軍、發遣。
死刑,繼續分為絞斬兩等外,每等又分」立決」和「監候」兩類。
附加刑,刺字刑的適用范圍擴大,刺字的部位,初犯刺右臂、再犯刺左臂、三犯刺面。刺字的內容包括事由和管束地方,並分別刺滿漢兩種文字。
(2)維護滿人的刑罰特權

清朝末期的刑事法律制度 受西方列強的影響和逼迫,以及國內政治現實的考量,清末開始對《大清例律》等刑事法律進行修訂。
1、修律的指導思想
(1)西法與中法結合,務期中外通行。
在中國傳統法律體系中,刑法最為發達。而在傳統的法觀念中,刑、法、律三者的含義一般是相通的,在很大程度上也僅限於刑法而言;同時,列強對中國法律的指責,首當其沖的也是刑法。修律大臣沈家本認為「各法之中,尤以刑法為切要,乃先從事編輯」。因此,刑律的修訂是整個清末修律的核心部分。
1902年,清廷下詔對《大清律例》進行修訂:「中國律例,自漢唐以來,代有增改。我朝《大清律例》一書,折衷至當,備極精詳。惟是為治之道,尤貴因時制宜,今昔情勢不同,非參酌適中,不能推行盡善。……。總期切實平允,中外通行,用示通變宜民之至意」。
(2)修律與研核法理結合
沈家本「法之修也,不可不審,不可不明。而欲法之審,法之明,不可不窮其理」。
(3)修律與促進法制文明結合
修律過程中,沈家本奏請刪除凌遲、梟首、戮屍、緣坐、刺字等酷刑,減少死刑條款,禁革買賣人口和蓄養奴婢等惡習,改良監獄,以感化教育為宗旨,力圖通過修律改變清廷法律落後與野蠻的現狀,促進法制文明。
2、《大清現行刑律》
1904年5月15日,修訂法律館開始對《大清律例》進行刪改與修訂。1909年編撰完成《大清現行刑律》,1910年頒行。為過渡性刑法典。
3、《大清刑律》(《欽定大清刑律》)
1906年開始起草,聘請了日本法學家岡田朝太郎協助起草。1907年8月編纂完成,1910年11月憲政編查館完成審核。由於受到禮教派強烈反對和攻擊,修訂法律館不得不將草案收回,再行修訂。經修訂後的《大清刑律》增加「附則」5條(即《暫行章程》)。1911年1月公布,並定於1912年正式實施。

Ⅳ 古代怎麼刑罰兒童

在古代大大小小有很多種刑罰,輕則皮外傷,重則喪命,可是在古代有一種刑罰既不讓你好活,也不讓你死。這種刑罰叫做——「採生折割人」。

古代殘忍刑法,專門懲治兒童,手法極度殘忍,至今還存在

「採生折割人」是我國一種古老的生存方式,顧名思義就是用極其殘忍的手段去殘害兒童,采就是抓的意思,生就是生命,折割就是刀割斧削,換句話就是說要控制兒童,用刀斧等利器進行沒有人性的傷害。他們將兒童的手腳砍掉,然後放在大街上博取同情來獲得金錢。

古代殘忍刑法,專門懲治兒童,手法極度殘忍,至今還存在

據記載在古時候,使用採生折割的妖人甚至有將人變為黑熊野狗的能力。《清稗類鈔》就有過記載:「乾隆辛巳(1761),蘇州虎丘市上有丐,挈狗熊以俱。狗熊大如川馬,箭毛森立,能作字吟詩,而不能言。往觀者施一錢,許觀之。以素紙求書,則大書唐詩一首,酬以百錢。一日,丐外出,狗熊獨居。

人又往,與紙求寫,熊寫雲:『我長沙鄉訓蒙人,姓金,名汝利,少時被此丐與其伙捉我去,先以啞葯灌我,遂不能言。

先畜一狗熊在家,將我剝衣捆住,渾身用針刺亡,勢血淋漓,趁血熱時,即殺狗熊,剝其皮,包於我身,人血狗血相膠粘,永不脫,用鐵鏈鎖以騙人,今賺錢數萬貫矣,』書畢,指其口,淚下如雨。眾大駭,擒丐送有司,照採生折割律,杖殺之。押『狗熊』至長沙,還其家。」

通過這段文字我們也可以看出,自古以來政府對待採生折割的處罰就是非常嚴厲的。按清律是將使用採生折割的乞丐杖殺,即亂棍打死,而按照大明律:「凡採生折割人者,凌遲處死,財產斷付死者之家。妻、子及同居家口雖不知情,並流二千里安置。為從者斬。」

Ⅳ 清朝監獄、刑法的故事(100分)

大清的刑法主要分為2個階段
1.在鴉片戰爭前的刑法主要為大清律例和大清會典
2.但是在鴉片戰爭後,清政府主要淪為西方半殖民化的工具,原來的律和典無法適應之前的需要,而且西方文明的傳入也使清朝原來的刑法體系發生改變,主要為:
大清現行刑律(1910體例變化,民法刑法分立,廢除酷刑)、大清新刑律(1911總則分則體例,引進刑法內容原則)
但是很可惜,單大清新刑律開始不久,辛亥革命爆發,清朝很快就滅亡了,但是這些刑法並沒有隨著清的滅亡而消亡,而是基本被中華民國所吸收繼承.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監獄法典《大清監獄律草案》
《大清監獄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擬就於1910年,出自於日本著名監獄學家小河滋次郎之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獨立的監獄法典。
在「諸法合體」的封建立法體系中,延續二千多年的封建各王朝都未曾制定一部獨立的監獄法典,監獄法律主要混列於各王朝的大法之中。如唐代的唐律、宋代的宋刑統、明代的大明律等。直到清末,中國古老的以刑制為主體的法律制度和以苦辱懲治為目的的監管制度,受到了西方資產階級政治法律制度的挑戰。而且,一批識時務,趨革新的地主、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受進步思潮的影響,開始形成了學外國以維新救國的設想,進行了變法圖強的嘗試。其後又提出「折衷各國大同之良規,兼采近世最新之學說」,從而逐步完善了清末「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政治法律體系,向著資產階級的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正是在這種形勢下,當法部奏議獄制亟待改良,並得到一些手握重兵,傾向改良的地方督撫的支持,特別是為了適應清政府「仿行憲政」的需要時,制定監獄法典才被提到變法修律的議事日程上來。
為制定法典,清政府翻譯了西方一些國家以及日本的監獄法規和監獄學專著。派人東渡日本考察審判、監獄改革事宜,出席第八屆國際監獄會議。1908年,清政府正式聘請日本著名監獄學家小河滋次郎擬定草案。1910年,《草案》擬成。但《草案》由於武昌起義的成功而未能頒布實行。
《草案》共十四章,二百四十一條,分總則和分則兩個部分。第一章為總則,總則確定了監獄的種類,規定監獄分為三種:徒刑監、拘留場,此兩者是「以犯罪之人,置之執行刑罰之地」,是「實質的」監獄。留置所「乃拘留判決未定者之處所」,包括未決監、感化場、民事監等,屬於「法制的」監獄。總則還包括監獄的監督權和在監人的待遇等內容。按中國的歷史習慣,「監獄歸法部管轄」,監督機關為法部,監督方法「以巡閱為最善」。每兩年巡視一次,法部官吏或推事、檢察官都可巡閱監獄,以達到監督威懾囚犯,總結獄政成績的目的。在監人的待遇有:不許傷害在監人的身體。監獄構造和衛生設施要無害在監人的健康。在監人於獄中若有苦痛,可向監獄官吏、監督官署或巡閱官吏起訴等。第二章和第十四章為分則,其內容具體繁多,主要是關於收監、拘禁、戒護、作業、教誨及教育、給養、衛生及醫療、出生及死亡、接見及書信、賞罰、領置、特赦減刑及暫釋和假釋等各種規定。
《草案》是清政府為了挽救危亡的封建統治,進行獄制改良,屈從帝國主義列強壓迫形勢下的產物。因而,《草案》在設范立制時難脫中西獄之間的平衡,成為既有監獄理論原則,又拖著傳統獄制尾巴的拼盤,深深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烙印。但《草案》作為我國第一部獨立的監獄法典,其以教育刑論(著眼於教化罪犯)為理論基礎,以教育改造為原則,從而為改革中國封建重刑主義之下的獄政腐朽,監獄卑陋,囚系慘刻狀況展開了前景。而且,《草案》作為部門法,是中國近代法制史上監獄立法的一次嘗試,無論體例結構,還是條文內容,都改變封建體系「諸法合體」的陳規,成為1913年北洋軍閥政府制頒《監獄規則》的藍本,其大部分條款又被後來國民黨政府制定監獄立法時所沿用。

清代監獄里的黑暗和潛規則
清朝文學家方苞在文章《獄中雜記》中,把他當年關在牢獄的所見所聞全記了下來。即使今天讀來,獄中公權私用,官府的權力被那些牢役用來給自己謀利,其敲骨吸髓,手段之殘忍,彷彿人間地獄,著實恐怖。
方苞在文中說: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三月,他當時關在刑部監獄,看見每天都有三四個犯人死掉後便從牆洞里拉出去。見他吃驚,同一牢房的原洪洞縣杜縣令走過來告訴他說,這還算好的,今年氣候還好,死的人不多,往年發瘟疫的時候,每天都要死十個人呢。
方苞問怎麼會這樣,杜縣令說:「獄中有老監四座,每座有五間房子,牢役們只開當中那間的窗戶和天窗透氣透光,旁邊的四間都不開窗,但裡面卻經常關著二百多個犯人。每到晚上,牢門落鎖,天亮才開,犯人拉屎拉尿全在裡面,氣味極其難聞。冬天的時候,一些窮的犯人沒有被褥,就在在地上睡覺,哪能不生病?所以深更半夜的時候,有人死了,活人也只得和死人腳靠腳、頭靠頭地躺著,監房裡疾病傳染,死的人當然也就多了。」
說到這,杜縣令恨恨的說:「也真是可憐,那些殺人越貨的強盜和慣犯,他們精氣特別旺盛,倒基本不生病,那些得病死的,反倒是那些罪輕被押或者被牽連的,或者當作人證暫時羈押的,你說這不是荒唐嗎?」
方苞便問:「北京不是還有順天府的監獄和五城兵馬御史衙門的監獄嗎,怎麼刑部監獄里關的犯人這么多啊?」杜縣令說:「你不知道,近年來的案件,只要案情稍微重一點,順天府、五城兵馬御史衙門就不敢管;而掌管京城九門守衛的步兵統領抓的犯人,也放在刑部監獄關押;那些衙門的書吏、獄官、禁卒們,覺得關的人越多,就越有利可圖,所以稍微有點牽連的,就一定想方設法捉進來。」
說到這里,杜縣令嘆道:「這里就是鬼門關,進來了不死也得脫層皮。不管你有罪無罪,先給你戴上腳鐐手銬,讓你吃盡苦頭,等到你受不了,就進來勸你找保人,然後估計你家裡有多少財產好勒索。勒索來的錢,這些人就瓜分了。比如要去掉腳鐐手銬關到老監外面,得要好幾十兩銀子。至於那些榨不出油水的窮犯人,那就倒霉了,戴上刑具關押,一點也不會客氣,還要用他們來警戒其他犯人。」
據說山西陽高縣有個叫黃升的人,被無辜牽連進了牢房。牢役們先把他用鏈子鎖在尿缸邊,那鏈子套在他的脖子上,坐也坐不下,只能靠著柵欄半蹲著。拘了大半天後,牢役們出來和黃升談價錢,說:「你想舒服呢,也不難,就看你肯出多少錢。你看,里邊屋裡,鋪蓋和桌子啥都有,你要吃什麼也行,但住那屋得有條件。」黃升問他什麼條件,牢役們說:「進那屋花五十吊。你要再花三十吊,就幫你去掉鏈子;地下打鋪也是二十吊;住高鋪加三十吊;你要吃菜吃飯,哪怕是吃鴉片煙,我們都可以代辦,按次算也行,長包也行,還可以給你便宜點,反正都有價錢。」
倒霉的是這個黃升當時身上沒帶錢,牢役們見自己說了半天沒收獲,大怒,眾人便一擁而上,將他打個半死,又罰站一夜,第二天家人送錢來才放了下來。
按說死刑犯最難敲詐了,但劊子手勒索起來更是觸目驚心。譬如家中有錢的死囚,劊子手往往派他的同夥去找親屬談,其中對要凌遲碎剮的,就威脅說:「要是順從我的話,當時先刺心臟,給個痛快;要不然,四肢剮完了,人還會有氣。」對那些判絞刑的,就說:「要是順從我,一絞就斷氣;不然絞三次,讓他慢慢死。」就算是判砍頭,沒什麼技術好要挾,也要留下死人的腦袋做抵押,問收屍的家屬要錢。
如此一來,那些劊子手往往都能勒索到幾十兩甚至上百兩銀子。只為減少犯人的苦楚,那些沒錢的家庭,往往把自家的財產當光,去賄賂那些人。真碰上那些一點錢都沒有的,那就不客氣了,往往要按照前面威脅的那樣來行刑。
就連負責捆綁犯人的衙役也生財有道,誰要是不肯掏錢的話,這些人就乘捆綁的時候折斷犯人的筋骨。譬如每年秋天各地都要集中處決犯人,為了震懾那些犯人,往往有陪綁制度,也就是說,捆綁到行刑地等待執行死刑的,大概有十分之三四,其他的只是陪綁。那些在捆綁時沒交錢的,被弄傷後往往要好幾個月才能痊癒,有的甚至被弄成殘廢。
方苞曾勸一個老牢役說:「你們跟那些犯人沒仇沒恨的,不過想得點財物;那些窮人要真沒有,你們就不能當做點善事放過他們嗎?」那人冷笑道:「放過他們?我們這是為了立下規矩,警告其他人犯,要不這樣的話,那不人人都心存僥幸,不肯掏錢?」
見他不明白,那老牢役說:「這裡面是有學問的。比如同案被捕的三個人,同樣刑具拷打,一個人給了二十兩銀子,他骨頭受了點輕傷,養了一個多月才好;第二個人多給了一倍的銀子,只受了點皮肉之苦,二十天後就好了;第三個人比第一個人多了六倍的銀子,打完後,當天晚上就健步如飛,跟平時沒啥兩樣。這要是沒有差別,哪個人肯多出錢呢?這就是規矩,規矩是不能壞的!」
熟諳官場的老手還在後面。有某姓兄弟二人,犯的把持公倉的大罪,以律當斬立決。判決下來後,管文書的書吏說:「你們給我一千兩銀子,我有辦法讓你們不死。」兩兄弟大驚,問他有什麼辦法,書吏說:「這也不難,我另准備一份判決詞,原文不用改動,只不過把後面兩個沒有家屬和親戚的同案從犯的名字來換你們兩個,等到案文加封上奏的時候,偷偷地換一下,反正他們死了沒人給他們喊冤。」另一個書吏有點擔心,說:「這樣做,死掉的人固然沒什麼問題,但萬一主審官發現怎麼辦呢?如果讓他們發現,我們就活不成了。」書吏笑道:「這你盡管放心,他要發現的話就得重新上奏請示,重新開判決詞,我們這些人固然活不成,但主審官也得一個個罷官走人,對他們來說,這只不過是兩個不相乾的人,又沒人喊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們是不會認真對待的!對他們來說,保住自己的官職比什麼都重要,我們這些人,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後來,這個人還真就這么幹了,結果兩名可憐的從犯被處了死刑。主審官後來發現,被嚇得口張舌翹,卻也不敢追究。方苞在文中說,他在獄中還見過這兩兄弟,同牢房的犯人指著他們說:「這兩人就是用誰誰的命換他們腦袋的。」
《獄中雜記》最後還說,有些奸狡的人因長期關在牢里,乾脆和獄卒內外勾結,不出去了,他們在牢里負責懲罰犯人,幫獄卒勒索財物,自己也撈了些錢。比如山陰縣有個姓李的,因殺人被關在監獄里,用這種辦法每年也能搞到幾百兩銀子。
本文節選自《帝國的緋聞-----大清野史三百年》

罕見的清朝刑法牢獄照片http://pic.qikoo.com/comic/111828_200808,16418531,684d55,s6327_43378,1.html

清朝末年的一些刑法(圖)http://club.chinaren.com/bbs/index.jsp?boardid=13&hotmsgid=86737207

Ⅵ 清朝太監刑法

順治皇帝在順治十年()就在一道上諭中針對太監做出了六條嚴厲規定,兩年後又命工部鑄成鐵牌,分別立於內務府和交泰殿,重申「以後但有犯法干政,竊權納賄,囑托內外衙門,交結滿漢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否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
乾隆時期,制定了《欽定宮中現行則例》,在規定太監等級、職責和待遇的同時,對太監的管理及處分做了詳細嚴格的規定。

《現行則例》和對發生過失及犯罪太監處罰的實際看,清代對太監的處罰大體有以下幾種。
一是罰月銀、降職
罰月銀和降職主要是針對太監的高層即敬事房總管和各處首領太監的,他們是太監中的管理人員,月銀即薪水比一般太監相對要高。根據太監違犯規定的嚴重程度,對他們月銀的扣罰從一個月到三年不等。如《宮殿監處分則例》第三條規定:在揀選各處首領時,如有不秉公選擇得人,不將年久出力者保舉,因而徇私情者,罰月銀一年。

二是板責、杖責、鞭責
板責、杖責主要針對普通太監。責打太監的刑杖、刑板都是用竹子做的,其中刑杖是長五尺、圓五分的實心青竹,刑板是長五尺、寬五分的青毛竹板。行刑時先將太監按伏在地,使臀部突起,然後一人按頭,二人按手,二人按腿,一人行刑,一人報數,受刑太監須一面受刑,一面喊叫求饒。行刑的數量根據過失輕重,從二十板(杖)到一百板(杖)不等。

三是枷號和罰做苦役
枷號就是在犯罪或有過失太監脖子套上木製刑具的一種體罰。而罰做苦役是讓過失或犯罪太監從事比較繁重或下賤的體力勞動。一些太監犯罪或過失較重,受到杖責及枷號後,還要罰做苦役,主要是發配到南苑的吳甸鍘草。情節再重的太監,則要發配邊遠煙瘴地區當奴隸。如針對太監逃跑問題,就規定:「凡太監逃到河南、山東、山西及東三省者無論拿獲及自行投首,均不計逃走次數,將其枷號一年後,發往黑龍江給官員為奴,並且遇赦不赦;如逃到其他省份,即為越省遠揚,無論拿獲自投,均永遠枷號禁斃。

四是杖斃、絞決和斬決
這三者都是對犯有嚴重罪過的太監進行的剝奪生命的刑罰,杖斃就是用竹杖將犯罪太監活活打死,絞決就是將犯罪太監用繩子弔死,但可以落個全屍,斬決就是將頭顱砍下,使犯罪太監身首異處。相對來說,後者更為嚴厲。

五是凌遲
凌遲就是俗稱的千刀萬剮,是清代對太監最為嚴厲的刑罰。能被處於這種極刑的,應該是犯下了統治者不能容忍的「滔天大罪」。

Ⅶ 古代刑法里的"凌遲處死"最早出現的到底是在哪個朝代

凌遲也稱陵遲,即民間所說的「千刀萬剮」。陵遲原來指山陵的坡度是慢慢降低的,用於死刑名稱,則是指處死人時將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使受刑人痛苦地慢慢死去。
凌遲刑最早出現在五代時期,正式定為刑名是在遼,此後,金、元、明、清都規定為法定刑,是最殘忍的一種死刑。
這種刑法主要用於處罰那些十惡中的一些犯罪,如謀反、大逆等。到了清朝乾隆時期,如果打罵父母或公婆、兒子殺父親、妻子殺丈夫,也是觸犯倫理道德的重罪,要處凌遲刑。但後來為了鎮壓農民反抗,對於不按時交納賦稅的也要處以凌遲刑,這在明太祖時期尤為突出。
凌遲刑的處刑方式很殘忍,一般記述是說將人身上的肉一塊塊割下來。而歷代行刑方法也有區別,一般是切八刀,先切頭面,然後是手足,再是胸腹,最後梟首。但實際上比八刀要多,清朝就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和一百二十刀的幾類。二十四刀是:一、二刀切雙眉,三、四刀切雙肩,五、六刀切雙乳,七、八刀切雙手和兩肘間,九、十刀切去兩肘和兩肩之間部分,十一、十二刀切去兩腿的肉,十三十四刀切兩腿肚,十五刀刺心臟,十六刀切頭,十七、十八刀切雙手,十九、二十刀切兩腕,二十一、二十二刀切雙腳,二十三、二十刀四切兩腿。
實際執行時,還有更多的,最多的是明朝作惡多端的太監劉瑾被割了三天,共四千七百刀。到公元1905年的光緒年間,凌遲刑被廢除。

Ⅷ 古代刑法有哪些

剝皮,腰斬,車裂,俱五刑,凌遲,縊首,烹煮,宮刑,刖刑,插針,活埋,鴆毒,棍刑,鋸割,斷椎,灌鉛,彈琵琶,抽腸,騎木驢。

1、<剝 皮>

剝的時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樣的撕開來..最難的是胖子,因為皮膚和肌肉之間還有一堆油,不好分開。

另外還有一種剝法,不知道可信度多少。方法是把人埋在土裡,只露出一顆腦袋,在頭頂用刀割個十字, 把頭皮拉開以後,向裡面灌水銀下去。由於水銀比重很重,會把肌肉跟皮膚拉扯開來,埋在土裡的人會痛得不停扭動,又無法掙脫,最後身體會從從定的那個口「光溜溜」的跳出來,只剩下一張皮留在土裡...

皮剝下來之後製成兩面鼓,掛在衙門口,以昭炯戒。最早的剝皮是死後才剝,後來發展成活剝。

2、<腰 斬>

由於腰斬是把人從中間切開,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會一下子就死,斬完以後還會神智清醒,得過好一段時間才會斷氣。

雍正帝殺俞鴻圖就是用腰斬,傳說一刀下去之後,俞鴻圖還以肘撐地爬行,以手沾血連書「慘」字,一共寫了七個才斷氣

3、<車 裂>

即五馬分屍,很簡單,就是把受刑人的頭跟四肢套上繩子,由五匹快馬拉著向五個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塊。 記得商鞅就是受五馬分屍之刑。

要把人的頭跟四肢砍下來都得花不少力氣,更何況是用拉扯的。而受刑人身受的苦處更可想而知。真到撕開的時候,恐怕受刑人已經不會覺得痛苦了。痛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時候。

4、<俱五刑>

把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和一,即「大卸八塊」,通常是把人殺死以後,才把人的頭、手腳剁下來,再把軀干剁成三塊。

漢高祖死後,呂後把他的寵妾如意夫人抓來,剁去手腳,割掉鼻子耳朵舌頭,眼睛挖出,丟在豬圈裡喂養,取名「人彘」.結果呂後自己的兒子看到,給活活嚇死...

5、<凌 遲>

最早是把人殺死之後再剁成肉醬,稱為「醢」,受過此刑的記得有子路,還有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

後來發展更加精細,目的還是要讓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時候施刑,還要求受刑人必須身受多少刀以後才死。

據說發展到後來,每次凌遲要由兩個人執行,從腳開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斷氣。而據說犯人若未割滿一千刀就斷了氣,執行人也要受刑。發展成"死刑的藝術"

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監劉瑾,聽說一共割了三天才讓他斷氣...

這是明清的正式刑之一.

6、<縊 首>

在國外,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罰。

中國人的絞刑是用弓弦縊殺... 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後面開始旋轉那張弓, 弓越轉越緊,受刑人的氣就越來越少,最後終於斷氣...

岳飛父子就是這樣死在風波亭,(因為他是功臣,不能斬首,要留全屍)而明末流亡的桂王也是這樣給吳三桂親手縊殺...

(8)乾隆刑法擴展閱讀

古代刑法的發展

自唐迄清,不少法典尚存。唐太宗初期,對《武德律》增刪修訂,編成《貞觀律》,高宗永徽二年又有《永徽律》十二篇,後補充完善編成《唐律》,是封建社會一部較為完備的的封建法典。

宋代法律甚多,名稱各異,現存宋《刑統》三十卷,以《唐律疏議》為體例,結合實施的格、敕法令分類編成,猶刑事法規的匯編兼訓釋。

元代刑法名目更雜,其《典章》以中央機關名稱為篇目,是繼《唐律》又一部較為完備的法典。明代有《大明律》、《明令》、《問刑條例》等,刑法條文更加明細。

清代初期,斟酌《明律》制定《大清律集解附例》,從康熙時起,以後各朝代仿《明會典》先後制定《大清會典》、《雍正會典》、《乾隆會典》、《嘉慶會典事例》、《光緒會典》等。

Ⅸ 這個刑法很殘酷,在清朝犯什麼罪會被凌遲處死

在清朝一般犯了政治罪會被凌遲處死。

凌遲處死俗稱千刀萬剮,是我國封建社會死刑中最殘酷的刑罰。凌遲主要是針對謀反、犯上作亂、口語狂悖等大逆、逆倫罪的人設置的。

也就是說,凌遲主要是用來處死危及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政治犯的。凌遲的執行方式是將犯人零刀碎割,使其極盡痛苦而死,讓那些聲稱腦袋掉了不過碗大個疤的好漢,想速求一死而不得,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

(9)乾隆刑法擴展閱讀:

自十世紀初以來,凌遲儼然化為中國刑罰系統中最典型的懲罰。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凌遲與古代刑罰大相徑庭。

雖然凌遲一詞最早出現在第十世紀,直至十三或十四世紀才正式編入刑律。此外,1905年法學史家沈家本奏請刪除凌遲等極刑獲准,也是以此作為論據之一。

畢竟凌遲不合乎中國的法學精神、刑罰特性以及應用方法,看起來比較類似特殊法的懲戒類型。這項特殊法是隸屬於帝王的司法系統。

《元律》有記載執行。不過,經過仔細觀察之後,建立非刑之正的處罰,畢竟違反正常的法學精神,從建立到廢除為止,文人始終稱之為殘酷、不人道的處罰。

Ⅹ 清代出現了「閹流刑」,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刑罰

閹流刑顧名思義就是一種閹割的刑罰,但是這與普通的閘割不同,閹流刑是父親犯罪但是要閹割兒子並且發配到邊疆為奴,來起到斷子絕孫的作用,這種刑罰的產生於古代的宗法制度有很大的關系,而且還帶有連坐的屬性。相信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應該對清朝的歷史有著定的了解, 清朝是我國最近的一個朝代,也是中國最後一個王朝, 在清朝時期發生了大大小小的很多案子,但是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案子讓乾隆發明了一種刑罰,這種刑罰就是閹流刑,下面我們就來聊一一聊閹流刑是怎麼樣的一種刑罰。

一、閹流刑的由來是由於趙友諒宮刑一案而由乾隆提出。

這件案子最開始就是趙友諒的非常趙成想要通姦兒媳婦,於是夥同村中惡霸將牛家一家五口殺害, 嫁禍個自己的兒子趙友諒,最終真相大白,按照朝廷律法,殺多少人就應該讓殺人者家屬賠命,但是考慮到趙友諒無罪,於是乾隆才想出將他宮刑, 然後再發配邊疆的處罰,這就是閹流刑的由來。

你對於清朝的刑罰還有哪些了解?歡迎來評論區與我交流。

熱點內容
山東師范大學法律碩士復試題 發布:2024-11-07 07:13:29 瀏覽:877
太原法律援助中心地址查詢 發布:2024-11-07 07:11:16 瀏覽:782
勞動法關於報銷小孩拖班費用 發布:2024-11-07 07:02:26 瀏覽:704
法院曾磊 發布:2024-11-07 06:58:09 瀏覽:499
婚姻道德與法律 發布:2024-11-07 06:54:13 瀏覽:569
公路工程實驗室規章制度與實驗規程大全 發布:2024-11-07 06:22:19 瀏覽:603
老年人犯法兒女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07 05:58:37 瀏覽:280
化妝品車間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7 05:24:08 瀏覽:38
罪刑法定明確性 發布:2024-11-07 04:55:42 瀏覽:234
公司勞動法律自查報告 發布:2024-11-07 04:12:29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