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碰撞海商法
『壹』 海商法為什麼沒有規定船舶在專屬經濟區碰撞的法律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二百七十三條規定:「 船舶碰撞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專法律。
船舶屬在公海上發生碰撞的損害賠償,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同一國籍的船舶,不論碰撞發生於何地,碰撞船舶之間的損害賠償適用船旗國法律。」
這里沒有規定在「專屬經濟區」適用的法律,因為專屬經濟區歸該國家行使主權和管轄權,不用特別規定,適用上述第一款和第三款規定即可。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貳』 關於船舶碰撞保險賠償的問題
確定船舶碰撞責任的原則包括三個方面:損害事實;過錯;過錯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船舶碰撞歸責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以何種依據使碰撞當事方對損害行為(碰撞)及其後果負責。[1]
目前,國際上有關船舶碰撞的歸責原則,屬於一般過錯責任原則,即對碰撞具有過錯的一方當事人應承擔侵權責任,如果雙方具有過錯,則按各自的過錯比例承擔責任。中國《海商法》第165條對船舶碰撞的概念作了基本的界定:"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與海相通的可航水域發生接觸造成損害的事故。前款所稱船舶,包括與本法第三條所指船舶碰撞的任何其他非用於軍事的或者政府公務的船舶。"
船舶碰撞損害賠償一般可適用民法的損害賠償原則,即恢復原狀的原則,如果恢復原狀不可能,則按恢復原狀的標准進行賠償。船舶碰撞損害賠償不僅包括船舶本身的損害,而且還包括船上所載貨物、財產的損害,以及船上旅客和船員的人身傷亡損害。
船舶損害賠償
船舶的損害賠償分為全損和部分損失。全損分為實際全損和推定全損,前者是指因碰撞事故使船舶完全毀壞,或者收到損壞的程度相當嚴重,不能恢復原來的狀態或原有效用得情況。後者是指因碰撞,船舶雖未達到完全毀壞的程度,但施救費用和修理費用的任何一項或二項之和,估計要達到或超過恢復後的船舶價值的情況。全損的損害賠償范圍按碰撞發生之前船舶的實際價值加上期得運費,部分損失的賠償包括船舶的修理費,因修理所發生的其它費用如拖船費、進出修理港的領港費、檢驗費等,停航期間船舶的維護費及利潤損失。
貨物損害賠償
因船舶碰撞造成船上所載貨物全部滅失時,過失方應按貨物處於完好狀態到達目的港的批發價格賠償貨方的損失,如果沒有批發價格,可按起運地貨物的成本加運雜費為標准,確定過失方的損害賠償額。如果貨物僅為部分損壞,則按目的地的完好價格減去受損後的價格的余額,作為過失方的損害賠償額。船方對貨物的損害賠償一般不包括對本船所載運的貨物賠償,但對於他船所載運的貨物損失,則按過失比例負賠償責任。
人身傷亡損害賠償
船舶碰撞造成人身傷亡事故後,負有過失的一方應負賠償責任。如果共有過失造成人身傷亡時,則過失方應負連帶責任,即人身傷亡事故的請求人可向任何一個過失方請求全部的損害賠償,一方支付了全部賠償額後,得按照過失程度向其它過失方請求按比例分攤。人身傷亡的損害賠償,一般僅限於能以金錢計算的損害,例如醫療費、生活補助費和因傷害喪失的工資等等。這種賠償一般不包括因傷害所受到的疼痛或精神上的折磨等不能以金錢計算的損害。
雙方互有過失碰撞條款
按照國際上廣泛適用的海牙規則和運輸合同中"航行過失免責條款"的規定,船舶對貨物的損害賠償,一般不包括對本船所載貨物的賠償。但是根據美國法,因共有過失造成船舶碰撞,無論雙方責任大小,各負50%的責任,並且對共有過失造成船舶碰撞所導致的貨損也適用連帶責任。因此根據對半責任原則,雖然每艘過失船隻負50%的過失責任,但貨方卻享有向非載貨船請求賠償100%損失的權利;而非載貨船的所有人則有權向載貨船取得其付與對方船所載貨物托運人的金額的半數。亦即載貨船的所有人間接地將損失金額的50%付與其本船所載貨物的托運人。為了能使載貨船的所有人收回其間接付與其本船貨物托運人的全部損失金額的50%,自1951年以來,凡是去美國的載貨船舶在運輸合同上均載有雙方互有過失碰撞條款,規**主只能向非載貨船按其過失比例請求損害賠償,否定了互有過失的船舶對貨損負連帶責任。值得注意的是,現今美國法院已改變傳統的互有碰撞過失各負一半的原則,採取國際上普遍適用的按過失程度比例承擔過失責任的做法。
有關國際公約
國際上有關船舶碰撞的國際公約有:《1910年統一船舶碰撞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1952年船舶碰撞中民事管轄權方面若干規定的國際公約》、《1952年統一船舶碰撞或其它航行事故中刑事管轄權方面若干規定的國際公約》、《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什麼是海商法中船舶碰撞
為正確審理船舶碰撞糾紛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經過充分調研和廣泛徵求意見,起草了《關於審理船舶碰撞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徵求意見稿)。
現公布《關於審理船舶碰撞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徵求意見稿),以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有關意見或建議可以寄送最高人民法院,也可以直接登錄中國涉外商事海事審判網發表意見。書面意見或建議請寄: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海事海商合議庭(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27號,郵編:100745)。徵求意見的截止日期為2007年8月15日。
最 高 人 民 法 院
關於審理船舶碰撞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徵求意見稿)
為正確審理船舶碰撞糾紛案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本規定所稱船舶碰撞,是指海商法第一百六十五條所指的船舶碰撞,內河船舶之間的碰撞不適用本規定。
第二條 審理船舶碰撞糾紛案件,適用海商法第八章的規定確定碰撞船舶的賠償責任。
第三條 因船舶碰撞導致船舶觸碰引起的侵權糾紛,適用海商法第八章的規定確定碰撞船舶的賠償責任。
非因船舶碰撞導致船舶觸碰引起的侵權糾紛,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確定觸碰船舶的賠償責任,但不影響海商法第八章之外其他規定的適用。
第四條 船舶所有人依法對船舶碰撞負賠償責任。船舶在光船租賃期間並進行登記的,光船承租人對船舶碰撞負賠償責任。
第五條 海商法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三款規定的第三人的人身傷亡,包括碰撞船舶船上人員的人身傷亡。
第六條 船舶發生碰撞,碰撞船舶互有過失造成船載貨物損失的,船載貨物的權利人有權選擇要求承運貨物的本船承擔違約賠償責任,或者選擇要求碰撞船舶一方或者雙方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前款規定不影響承運人援用海商法第四章關於承運人抗辯理由和限制賠償責任的規定。
第七條 碰撞船舶船載貨物的權利人因船舶碰撞造成其貨物損失向承運貨物的本船提起訴訟的,承運船舶有權依照海商法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主張按照過失程度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條 碰撞船舶船載貨物權利人或者第三人向碰撞船舶一方或者雙方就貨物或其他財產損失提出賠償請求的,由碰撞船舶提供證據證明過失程度的比例。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證據的,由碰撞船舶一方承擔全部賠償責任或者由雙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前款規定的證據指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對於碰撞船舶提交的國外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八條和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的程序審查。
第九條 因起浮、清除、回收或者摧毀由船舶碰撞造成的沉船、殘骸、擱淺船、被棄船或者使其無害的費用提出的請求,責任人不能依照海商法第十一章的規定享受海事賠償責任限制。
第十條 審理船舶碰撞糾紛案件時,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進行證據保全或者向有關部門調查收集的證據,在當事人完成舉證並出具完成舉證說明書後出示。
第十一條 船舶碰撞事故發生後,主管機關依法進行事故調查過程中由事故當事人和有關人員確認的碰撞事實調查材料,可以作為人民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十二條 本規定自年月 日起施行。
『肆』 船舶碰撞的法律適用各國一般主張適用
法律分析:船舶碰撞是指兩艘或兩艘以上的船舶的某一部位同時占據同一空間,指使一方或幾方發生損害的物理狀態。這是空間上的,抽象的船舶碰撞的概念。狹義上的船舶碰撞,即海商法意義上的船舶碰撞,只是廣義上船舶碰撞的一部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一百六十五條 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與海相通的可航水域發生接觸造成損害的事故。前款所指船舶,包括與本法第三條所指船舶的任何其他非用於軍事的或者政府公務的船艇。
第一百七十條 船舶因操縱不當或者不遵守航行規章,雖然實際上沒有同其他船舶發生碰撞,但是使其他船舶以及船上的人員、或者其他財產遭受損失的,適用本章的規定。
『伍』 軍艦與海船碰撞是否屬於海商法所說的船舶碰撞
先看我國海商法第三條規定的海商法所調整的船舶:「本法所稱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動式裝置,但是用於軍事的、政府公務的船舶和20總噸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前款所稱船舶,包括船舶屬具。」
再來看我國海商法第一百六十五條關於船舶碰撞的規定:「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與海相通的可航水域發生接觸造成損害的事故。(第一款) 前款所稱船舶,包括與本法第三條所指船舶碰撞的任何其他非用於軍事的或者政府公務的船艇。(第二款)」
從第一百六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軍事船舶與本法第三條所指的船舶碰撞的,不屬於海商法下的船舶碰撞,也就是說不受海商法調整。雖然這一點目前在學界仍有爭論,但是我認為法條規定得很清楚,是明確排除了的,沒有排除的是20總噸以下的小型船艇與本法第三條所稱船舶發生的碰撞。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陸』 海商法如何解釋「碰撞」
1、海商法中提到:船舶碰撞,雖然實際上沒有同其他船舶發生接觸,但操縱不當或者船舶碰撞不遵守航行規章,致使其他船舶以及船上的人員、貨物過著其他財產遭受損失的,也適用船舶碰撞的規定(我國《海商法》
第165條、170條)。船舶碰撞是海事侵權糾紛中最普遍、專業性最強、審理難度最大的一類案件。國際公約和各國海商法都毫無例外地對船舶碰撞問題專門做出規定,中國《海商法》第8章也是如此,但它們對船舶碰撞的定義卻不盡相同,有所謂傳統概念與新概念之分。
2、廣義的船舶碰撞概念的代表當首推《1910年統一船舶碰撞若干法律規定船舶碰撞的國際公約》作出的定義,根據該公約第一條的規定,船舶碰撞的基本含義是指船舶之間在任何水域中發生實際接觸而造成一方或多方損害的海上事故。
根據該定義,可以看出廣義船舶碰撞的構成要件就包括:
a、碰撞雙方均為船舶,船舶碰撞只能發生在船舶和船舶之間,按照《1910年碰撞公約》規定,構成船舶碰撞,必須有一方是海船,故此處所說的船舶指海船或其他海上移動式裝置,包括海船和海船、海船和內河船,且不論是在航或沉船。從這個意義上說,船舶碰撞排除了船舶和非船舶(如碼頭、防洪堤、燈船等)之間的碰撞。
b、船舶和船舶間發生實質性接觸,構成船舶碰撞,必須在船舶之間發生了實質性的或直接的觸碰,即兩船或多船的某個部位同時占據了同一空間而產生力學上的作用和反作用對抗的物理狀態,包括一船和作為他船組成部分的船舶屬具,否則就不能歸結為碰撞事故。
由此,間接碰撞或浪損就不屬於船舶碰撞的范疇。所謂間接碰撞,是指船舶之間雖然沒有直接的接觸,但卻導致了與直接碰撞相同的客觀效果。所謂浪損,則指一船雖然沒有直接觸碰他船,但由於其掀起波浪使另一船與其他船舶發生碰撞,並導致財產損害或人身傷亡。
c、碰撞可以發生在任何水域,凡發生在海上、與海相通的水域、不與海相通的內水水域,也不論是否允許公眾航行的水域,均屬船舶碰撞。
d、碰撞必須造成損害後果,確定碰撞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條件是碰撞必須造成損害後果,否則就失去了訴訟的基礎。
『柒』 簡述我國海商法對船舶碰撞損害賠償的規定
法律分析:我國根據海商法規第十四章「涉外關系的法律適用」中:就涉外民事關系中的船舶碰撞損害賠償的法律適用專門規定了以侵權行為地法為主、輔以法院地法和船旗國法的「階梯式」的法律適用規則,展現了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但是,該條部分具體規定在法理上和實踐中仍然表現出了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值得反思和完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第二百七十三條 船舶碰撞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船舶在公海上發生碰撞的損害賠償,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同一國籍的船舶,不論碰撞發生於何地,碰撞船舶之間的損害賠償適用船旗國法律。
『捌』 是船舶碰撞案件,我國有哪些法律法規
船舶碰撞糾紛包括船舶碰撞損害賠償糾紛以及與船舶碰撞相關的其他糾紛,屬於典型的海事糾紛。海商法和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系調整海上運輸關系和船舶關系的特別法律,應當優先適用於船舶碰撞糾紛案件的審理。在海商法和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沒有規定的情況下,應當適用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相關規定。故《規定》的主要法律依據包括海商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法等。
《海商法》第八章是關於船舶碰撞的專門規定,該章節的規定基本上是參照1910年布魯塞爾統一船舶碰撞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以下簡稱1910年碰撞公約)的規定而制定的,包括船舶碰撞的定義、碰撞後的施救通報義務、以及船舶碰撞的責任承擔原則等共計6條規定。1910年碰撞公約規定,船舶碰撞致使有關船舶或者船上財物遭受損害時,對這種損害的賠償都應該按照公約的規定辦理。該公約首次確立了按照碰撞過失的比例確定碰撞船舶財產損害賠償責任的原則,受害人只能按照各船的過失比例分別向各加害船舶索賠財產損失,碰撞船舶並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雖然我國於1993年才正式加入1910年碰撞公約,但是在制定海商法時已經通過參照國際公約規定的方式,將公約所確立的過失比例責任制度這一特殊原則制定成為強制性的法律規范,充分體現了船舶碰撞糾紛的特殊性,具有鮮明的海事特點。因此,在審理因船舶碰撞引起的各種糾紛案件、確定碰撞船舶賠償責任時,海商法第八章作為調整船舶碰撞糾紛的特別法律規定應當優先適用。
在法律適用部分,還應當正確掌握因不同原因造成船舶觸碰事故引發侵權糾紛時應當如何正確適用法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船舶碰撞和觸碰案件財產損害賠償的規定》,船舶觸碰是指船舶與設施或者障礙物發生接觸並造成財產損害的事故,例如船舶觸碰港口設施或者碼頭等。導致船舶觸碰事故的原因很多,包括由於船舶之間發生碰撞導致船舶觸碰碼頭,或者由於單船駕駛過失導致船舶觸碰碼頭等。對於因船舶碰撞導致船舶觸碰引起的侵權糾紛,應當如何確定碰撞船舶對觸碰事故的賠償責任,實踐中存在不同的觀點。一種意見認為船舶碰撞造成觸碰事故,屬於共同侵權,應當按照民法通則關於共同侵權的規定由碰撞船舶對觸碰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一種意見認為船舶觸碰碼頭造成財產損失構成侵權,應當按照民法通則關於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由觸碰船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還有一種意見認為觸碰損害是由船舶碰撞引起的,應當按照海商法第八章的規定由發生碰撞的船舶按照碰撞責任比例對觸碰承擔比例賠償責任。我們認為,雖然海商法第八章是對船舶碰撞作出的規定,而並未對船舶觸碰作出專門規定,但是根據海商法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碰撞造成第三人財產損失的,各船的賠償責任均不超過其應當承擔的過失比例。因此只要船舶觸碰是由於船舶碰撞造成的,船舶觸碰造成的損失就屬於因碰撞造成的第三人的財產損失,就應當按照海商法第八章的規定確定碰撞船舶的比例賠償責任。但是對於非因船舶碰撞導致的船舶觸碰案件,由於並不涉及船舶碰撞,不能適用海商法第八章的規定,而應當按照一般侵權糾紛適用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確定觸碰船舶的賠償責任。
無論何種原因造成的船舶觸碰事故,對船舶來說,都屬於海上航行中發生的事故,是典型的海事侵權糾紛案件,應當適用海商法的規定。雖然在非因船舶碰撞造成的船舶觸碰中不能適用海商法第八章有關碰撞責任的規定,但海商法中關於海事賠償責任限制、船舶優先權等其他規定均應當適用。故根據《規定》,對因船舶觸碰港口設施或者碼頭造成損害的,觸碰船舶仍然有權援用海商法規定的責任限制等進行抗辯,受害人有權依據海商法的規定主張船舶優先權等。
『玖』 船舶碰撞的構成要件
法律分析:中國的船舶碰撞的構成要件則包括:1、碰撞雙方均為船舶。2、船舶碰撞以船舶間實際接觸致損為原則,以非實際接觸為補充。3、碰撞必須發生在海上或與海相通的可航水域。4、間接碰撞須當事船有過失。5、船舶碰撞應造成損害結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第一百七十條 船舶因操縱不當或者不遵守航行規章,雖然實際上沒有同其他船舶發生碰撞;但是使其他船舶以及船上的人員、貨物或者其他財產遭受損失的,適用本章的規定。
『拾』 船舶上碰撞該如何確認賠償損失
船舶碰撞損害賠償可以依據碰撞當事人的過錯進行確定。我國對船舶碰撞的損害賠償採用的是過錯責任原則,即碰撞當事方只對因其故意或過失引起的不法損害承擔賠償責任。船舶碰撞中的過失情況可以分成三種:各方無過失,單方有過失,互有過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一百六十七條
船舶發生碰撞,是由於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能歸責於任何一方的原因或者無法查明的原因造成的,碰撞各方互相不負賠償責任。
第一百六十八條
船舶發生碰撞,是由於一船的過失造成的,由有過失的船舶負賠償責任。
第一百六十九條
船舶發生碰撞,碰撞的船舶互有過失的,各船按照過失程度的比例負賠償責任;過失程度相當或者過失程度的比例無法判定的,平均負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