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上的許諾

民法上的許諾

發布時間: 2022-05-07 22:34:23

A. 口頭承諾是不是具有法律效力

口頭協議有效。
民事法律規定,訂立合同的形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口頭形式回,第二種則是書面形式。以答口頭形式訂立的協議或者合同,只要是出於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則為有效的。例外情形:當法律明確約定合同的形式是要式合同,即必須簽訂書面合同形式的,若當事人只作出口頭表達,未簽訂要式的書面合同的,視為未達成協議。_

B. 民法典承諾書是否具有合同的效力

法律分析:承諾書實際上是合同的一種,當然具有法律效力。有效的承諾書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1、是當事人真實意願的反映。2、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3、沒有侵犯他人利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四條,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諾,生效的時間適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

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C. 法律上說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承諾書實際上是合同的一種,當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承諾書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以個條件:
1、承諾書的作出是當事人真實意願的反映。反映的是當事人內心真實意思的表達,不能被強迫或威脅或利誘、欺騙等。
2、不能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承諾書的內容必須合乎法律的規定,不能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否則可能導致承諾書無效。
3、沒有侵犯他人合法利益。承諾人只能基於自己有權處分的物進行處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
4、承諾書的內容沒有違反公序良俗原則。
也只有是當事人真實意願的表達,且沒有違法法律相關規定和沒有侵犯他人利益的承諾書才算有效,才會受到法律的保護。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四條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D. 朋友間的口頭承諾未達成是否違背民法中的誠實守信原則

摘要 民法典規定,口頭承諾的當事人有民事行為能力,是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E. 口頭承諾具有法律效力嗎如果有,其依據是什麼

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如果發生糾紛,主張有口頭承諾的一方應該承擔舉證責任

F. 民法典中承諾生效的時間的規定

法律分析: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故承諾生效的時間對當事人極其重要。與要約生效時間的規則一樣,承諾生效時間的規則也有到達主義和發信主義之分。我國合同編採用的是到達主義: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根據到達主義,要約人在收到承諾人的承諾通知時,承諾方生效。在此之前,由於郵局或者其他原因導致承諾丟失或者延誤的後果一律由承諾人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三條 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四條 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諾,生效的時間適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

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G. 民法通則中什麼叫承諾

就是還沒有簽合同前,對要約的意思同意,如果違約,就會有締約過失責任

H. 口頭承諾法律上有效嗎

口頭承諾只要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承諾的內容合法,法律未規定必須採用書面的形式訂立的,則該口頭承諾有效,受法律保護,當事人另有約定除外。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第四百六十九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I. 民法學承諾的名詞解釋

民法學承諾:

1、明示,一般以通知,可以口頭或者書面表示。

2、默示,一般按交專易習慣或者當事人約屬定。

3、以行為承諾,如果要約人對承諾方式沒有特定要求,承諾,可以明確表示,也可由受要約人的行為來推斷。

民法可以促進民主政治。民法是私法。它要求私法與公法、民事生活和政治生活區分開來。私法自治原則不僅有利於抑制行政專橫和行政過度干預,而且有利於經濟基礎的發展。這必將從客觀上推動民主政治的發展。



(9)民法上的許諾擴展閱讀:

民法作為統治階級以國家的名義把當時存在的財產所有、財產流通、婚姻家庭和繼承等社會關系予以確認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歸根結底,它不過是現存的社會關系的反映。

處於同一歷史發展階段上的不同國家的民法,雖因地域、民族、宗教等差異而表現出各自的特點,但它們不能超越出一定生產關系所規定的范圍,從而在本質上有著共同之處。

J. 民法典要約與承諾分別是什麼意思

依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二條
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四百七十九條
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熱點內容
電大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小抄 發布:2025-01-12 05:54:29 瀏覽:915
廉潔法規案例 發布:2025-01-12 04:24:50 瀏覽:976
楊謙教授的三商法 發布:2025-01-12 03:51:48 瀏覽:500
港區國安法執法與司法 發布:2025-01-12 03:27:58 瀏覽:688
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行政罰款 發布:2025-01-12 03:03:39 瀏覽:156
撿到東西毀壞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03:01:13 瀏覽:701
新疆流動人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02:42:34 瀏覽:403
大學生的戀愛道德觀 發布:2025-01-12 02:26:07 瀏覽:496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目的 發布:2025-01-12 01:43:57 瀏覽:144
勞動法婦女節 發布:2025-01-12 01:37:44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