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分論判斷題

民法分論判斷題

發布時間: 2022-05-08 20:18:23

❶ 往年的西政民商法入學試題

沒有07年的 上邊是05年的 這個是06年的 民法學部分(100分) 一、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將答案分別以「正確」或者「錯誤」寫在答題紙上,每題1分,共10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實際上是我國民法典的總則。 2.享有民事權利能力的民事主體均可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 3.某合夥組織至2004年2月時負債4萬余元。此時合夥人甲提出退夥,並按比例分擔了其應承擔的合夥債務,但全部債務仍超出合夥財產8000元。按法律規定甲對此8000元合夥債務仍須負連帶責任。 4.拾得遺失物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 5.作為民事法律行為所附的條件,必須是當事人選定的事實,法律事實不能作為條件。 6.訴訟時效期間均可適用有關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 7.佔有推定中的權利推定適用於一切形式的佔有,包括惡意佔有、瑕疵佔有。 8.甲盜竊乙的一個玉墜,丙不慎將玉墜摔碎,甲、丙二人可能承擔不真正連帶債務,但不承擔連帶債務。 9.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只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10.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的效力僅在於暫時中止履行合同債務。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五個備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寫在答提紙上,多選或者少選不得分。每題2分,共20分) 1.民事主體所享有的形成權包括: A.追認權 B.免除權 C.撤銷權 D.解除權 E.抵消權 2.下列意思表示中,屬於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是: A.懸賞廣告 B.債務免除 C.代理權授予 D.立遺囑 E.撤回要約 3.甲應於2002年7月10日償還債權人乙借款5萬元,直至2004年4月中旬一直不理,乙深感焦慮。此時乙的債權可以因( )而中斷訴訟時效。 A.乙通知甲履行債務 B.乙請求甲履行債務 C.乙催告甲履行債務 D.甲死亡而其繼承人尚未確定 E.甲喪失行為能力 4.有限責任公司從其性質上說,屬於哪類法人? A.社團法人 B.財團法人 C.企業法人 D.事業單位法人 E.營利法人 5.一般情況下,委託代理人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轉委託他人代理的,在下列哪些情況下,復代理人代理行為的法律後果由被代理人直接承擔? A.委託代理人事先通知被代理人 B.委託代理人事先通知被代理人,被代理人表示不同意的 C.委託代理人事先徵得被代理人同意的 D.委託代理人事後及時通知被代理人的 E.委託代理人事後通知被代理人並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 6.按照我國《擔保法》的規定,可以作為權利質押客體的財產權利包括: A.匯票、本票、支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 B.依法可轉讓的普通債權、股權 C.依法可轉讓的知識產權 D.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E.依法取得的公路橋梁等公用建築設施的收益權 7.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范圍包括下列人身權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到侵害的: A.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B.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 C.自然人的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D.自然人的監護權、親屬權 E.外國人的肖像權、隱私權 8.乙向甲借款5萬元,丙又欠乙貸款5萬元,經過協商由丙直接向甲償還,下列表述甲、乙、丙相互關系及性質的選項哪些是正確的? A.如果甲、乙之間訂立協議,再通知丙,為債權轉移 B.如果乙、丙之間訂立協議,再得到甲的同意,為債務承擔 C.如果甲、丙之間訂立協議,再得到乙的同意,為債務承擔 D.如果甲、丙之間訂立協議,再通知丙乙,為債務承擔 E.如果甲、乙、丙之間訂立一個協議,對甲與乙為債權轉移,對甲與丙及乙與丙為債務承擔 9.甲將2間私房出租給乙居住,租期3年。1年之後,甲為得到更多的租金,對乙慌稱自己家人要居住,與乙達成了提前終止租房合同的協議。但後來乙發現機並沒有自己居住房屋,而是以更高的租金出租個他人。對甲的這一行為,乙 A.有權以受到欺詐為理由,主張終止租房合同的協議無效 B.有權以受到欺詐為理由,訴請法院撤消終止租房合同的協議 C.有權要求甲繼續履行租房合同,並承擔因其欺詐行為造成的違約損害賠償責任 D.無權要求甲繼續履行租房合同,但有權要求甲承擔因其欺詐行為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 E.有權要求解除租房合同,並有權要求甲承擔因其欺詐行為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 10.侵權民事責任中,被告針對原告的訴訟請求而可能提出的抗辯事由有: A.受害人過錯 B.受害人同意 C.緊急避險 D.正當防衛 E.自助行為 三、概念比較題(每題6分,共12分) 1.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 2.民事義務與民事責任 四、簡述題(每題8分,共24分) 1.簡述法定代表人的主要義務。 2.簡述動產物權變動公示的方式方法及其效力。 3.簡述連帶債務的效力。 五、論述題(18分) 試述物權法定原則 六、案例分析題(16分) A在某地河川附近辟池養殖草蝦,經B批發,C零售。D向C購買一斤草蝦,價金三十元,C對D表示:「可放心食用,絕無問題!」D以草蝦宴客,D及客人E均食物中毒,住院三日,各支出醫葯費三千元,減少收入一千元。經衛生部門檢驗認定A之養殖池遭F及G兩家化工廠違法排放有毒廢水所污染,而A疏於為必要的防範及檢查,致草蝦含有毒物質,造成損害。 請分別從違約責任、侵權責任及責任競合三個層面分析D、E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及相關損害賠償責任的承擔。 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D 2、C 3、A 4、D 5、D 6、A 7、C 8、B 9、B 10、B 二、不定項選擇題1、B 2、BD 3、AD 4、CE 5、BCD 6、BC 7、ACD 8、AD 9、AB 10、A

❷ 民法判斷題. 有償的民事法律行為都是雙務民事法律行為。( )

有償民事法律行為來的實質自意義就是要對對方的行為支付相應的對價,簡單的說就是雙方都有付出有回報。這因為就是說,雙方都對對方承擔一定的合同義務,所以這就是雙務民事法律行為。
但雙務民事法律行為不一定是有償民事法律行為。

❸ 民法關於物權排他性效力表現的判斷題

對!
物權的排他來效力是由對物源的直接支配決定的,物權人慾實現其對物的直接支配,客觀上要求排除他人對物的同一支配。
一物只有一個所有權,其他任何人均不能妨礙所有權人行使其所有權,是物權排他性的表現。
個人觀點。望樓主提供正確答案。

❹ 判斷題民法總則規定,法人享有人格權

不對。這句話不嚴謹,法人享有的是有限的人格權,並不是所有的人格權。根據《民回法總則答》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4)民法分論判斷題擴展閱讀

第一百零九條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第一百一十二條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❺ 關於《綜合基礎知識》主要實體法里「民法」的判斷題

1.民事主體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都可以作為民事法律主體。
自然人包括本國公民和外國公民。
法人就多了,像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企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政府機關、學校醫院、國有民營企業、紅十字會等社會團體等,某種特殊情形下,國家也可以作為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其他組織,比如一些銀行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起字型大小的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是有區別的 一、民事權利能力 民事權利能力是指法律賦予民事主體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體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資格,是作為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的前提條件。如法律規定,國家保護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則每一個公民都享有行使財產所有權的權利能力。但並不是說,只有當公民行使了某一項民事權利,才能證明其有權利能力。國家賦予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是一種法律上的確認,它不以公民是否行使民事權利決定是否擁有民事權利能力。 民事權利能力與具體民事權利的不同在於:第一,民事權利能力是取得具體民事權利的前提。法律賦予公民財產所有權的權利能力,但只有參加到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中,才能享有具體的民事權利,如果不參加具體的民事關系,就只有民事權利能力,而沒有民事權利。第二,民事權利能力是指享有民事權利與承擔民事義務兩個方面,民事權利能力不僅是享有民事權利的前提,還是承擔民事義務的前提。而民事權利一般僅僅指權利,不包括民事義務。第三,民事權利能力是由法律直接賦予的,而民事權利則是在具體的民事活動中產生的。 公民的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一般說來,公民的權利能力與年齡無關,但有的權利能力,需要達到一定年齡時才能享有,如工作的權利能力。公民的權利能力是法律所賦予的,與公民的人身不可分離,非依法律不得限制與剝奪,亦不得由公民本人放棄。公民從事訂立合同的民事活動,應當具備訂立合同所需要的民事權利能力。一般說來,公民訂立合同的權利能力不受限制。只要不違背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都可以自由地訂立合同。但是,公民的權利能力受到一般的社會發展條件的限制。 二、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以自己的行為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體以自己的行為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這里的「能力」或者「資格」是指民事主體的意識能力或者精神狀態,包括思維是否正常,是否有認識能力、判斷能力,是否具有辨別是非和處理自己事務的能力。民事行為能力與民事權利能力不同。民事行為能力以民事權利能力為前提,只有具備民事權利能力,才可能有民事行為能力。但有民事權利能力,不一定有民事行為能力。民事行為能力既包括民事主體對其實施的合法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也包括對其實施的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等三種情況。 (一)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指達到一定年齡的人,具有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一般而言,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發育成熟,具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和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判斷能力,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不僅能夠有意識地實施法律行為,而且能夠估計到實施某種行為可能發生的後果及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因此,一般的立法都規定成年人在法律上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不具有以自己的行為參與民事法律關系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依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由於年齡太小,認識能力與判斷能力太差,還不能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民事活動,從保護他們的利益和保障社會經濟秩序出發,法律不賦予他們民事行為能力。他們所需要進行的民事活動,由他們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代理人代為進行。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由於他們喪失了認識能力和判斷能力,無法獨立進行民事活動,從維護他們的利益與保障社會經濟秩序出發,法律不賦於他們民事行為能力。他們所需要進行的民事活動,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進行。 (三)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又稱不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生理與心理有一定程度地發育,並且已接受一定程度的正規而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有一定的認識能力與判斷能力,具有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斷地增強。具備了一定的從事民事活動的能力。因此,法律應當賦予他們一定的民事行為能力。另一方面,雖然有一定的行為能力,但智力發展還不全面,社會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認識能力與判斷能力還比較弱,對某些較為復雜的事情還不能完全進行成熟地認識與判斷,也不完全具備有效地保護自己的能力。因此,法律不能賦予他們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而是賦予他們一定的、與其認識能力和判斷能力相適應的行為能力。他們可以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進行,或者取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並非所有精神病人都是完全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有的精神病人並未完全喪失行為能力,有一定的認識與判斷能力,應當賦予一定的民事行為能力。因此,民法通則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其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❻ 自學考試<民法學>的學習重點是什麼

民法學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法律專業的必考課程之一,也是法學課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學好民法學課程,對於學習憲法、行政法刑法、法理等法學課程將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學習、掌握民法的基本原理,學會運用民法原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順利通過民法課程的考試,現依據民法學自學考試指定教材和教學大綱,結合本人十餘年民法學教學、研究、命題和評卷的經驗,談談民法學學習中應理解和掌握的重點問題。考生依此重點學習和復習,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編 民法總論

本編為民法總論,共有八章,152頁的內容。相對於後七編的民法分論而言,本編雖篇幅不大,但內容豐富,高度抽象,後七編從某種意義上說不過是本編的細化和演繹。民法總論學不好,民法分論就很難學好。在民法自學考試卷中,直接考核民法總論的分值一般佔全卷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見,本紀在整個民法學體系和民法試卷中的重要地位。本編需要注意的問題有:

一、理解形式民法與實質民法、廣義民法與狹義民法、民事普通法與民事特別法、規范民法與學科民法的含義與相互關系。

二、理解羅馬法、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蘇俄民法典、大清民律草案、中華民國民法典、民法通則在民事立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理解民法調整的對象及民法與行政法、勞動法婚姻法經濟法、商法的關系。

四、理解民法基本原則的涵義、內容及意義。

五、理解民法淵源的種類、層次。

六、理解民法的效力,特別是溯及力問題。

七、理解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特徵、要素。

八、理解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結合、種類。

九、理解民事權利的概念與分類。

十、理解民事主體的概念、分類,掌握民事權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的概念、特點、區別及法律規定。

十一、理解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權利的區別。

十二、掌握宣告失蹤與宣告死亡的概念、要件、法律後果及撤消失蹤宣告與死亡宜告的法律規定。

十三、理解監護的概念、監護人的范圍、順序、權利與義務。

十四、了解住所的概念、意義及確定方法。

十五、了解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的概念、特徵、責任及法律地位。

十六、掌握個人合夥的概念、特徵及合理組織的財產關系與法律地位。

十七、理解和掌握法人的概念、特徵、要件、分類及其權利能力與行為能力。

十八、了解法人變更、清算、終止的事由及程序,理解法定代表人的性質與規定。

十九,理解物的概念、特徵、分類。

二十、掌握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特徵、要件、分類,理解民事法律行為與表示行為、事實行為、無效民事行為、可撤消民事行為及效力不定的民事行為的區別。

二十一、理解代理的概念、特徵、適用范圍、分類、終止,理解代理權行使的原則,理解無權代理的法律後果及無權代理與表見代表的關系;掌握代理關系中的連帶責任。

二十二、了解時效的概念、條件、種類、理解訴訟時效的概念、特徵、適用范圍、起算、中止、中斷、延長;理解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的區別。

第二篇 物權與所有權

本編為物權編,著重介紹物權制度。由於物權制度是整個財產權制度的基礎,因此學好本編對學習債權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編的內容在自學考試試卷中一般佔15分以上。本編應注意的問題有:

一、掌握和理解物權的概念、特徵、分類。

二、理解財產所有權的概念、特徵與分類;掌握和理解財產所有權的內容;理解佔有的概念及非法佔有與合法佔有、善意佔有與惡意佔有、有償佔有與無償佔有、自主佔有與他主佔有、直接佔有與間接佔有的關系。

三、理解財產所有權原始取得、繼受取得的概念與原因,理解添附的概念、性質、形式與法律後果;了解財產所有權消滅的原因;了解財產所有權的民法保護方法;了解國家財產所有權的概念、特徵及產生。

四、理解用益物權的概念、特徵、分類及地上權、地役權、典權的概念、特徵。

五、理解擔保物權的概念、特徵與分類;理解和掌握抵押權、留置權、質權的概念、特徵、效力。

六、理解財產共有的概念、特徵及其與公有的關系;理解按份共有的概念、特徵及按份共有權行使的原則;理解共同共有的概念、特徵、發生及共同共有財產的分割與爭議的處理。

七、理解相鄰關系的概念、特徵、種類及處理原則。

第三編 債、合同總論

本編為債法總論,主要介紹債法的基本原理,債權關系是物權運動的反映,是動態的財產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債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編內容在自學考試試卷中佔15分左右。本編應注意下列問題:

一、理解債的概念、特徵、要素、發生根據、分類。

二、理解和掌握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的概念、本質、要件及效力。

三、理解合同的概念。特徵,分類。

四、理解要約、承諾的概念、條件與效力;理解招標、拍賣的概念、階段、特徵;理解合同的主要條款和普通條款。

五、理解債履行的概念、含義、原則、具體要求;理解份的擔保與債權保全的關系。們的擔保的特徵與方式;理解和掌握保證合同、定金的基本內容。

六、理解們的變更、解除的概念、條件、程序及法律後果。

七、理解債權轉讓、債務轉移、債權債務概括轉移的含義、程序、條件及法律後果。

八、了解債終止的原因;掌握抵用。提存的概念、條件與法律後果;理解合同更新、債務免除、混同的概念。

第四編 合同分論

本編為合同分論,詳盡介紹各類合同的基本內容,淺顯易懂。在民法自學考試試卷中,本編考試的試題多為選擇題,當然有時也考名詞和簡答題,本編佔15分左右。本編應注意的問題有:

一、了解轉移財物所有權類合同的種類、特徵、法律後果。

二、理解買賣合同的概念、特徵、賣方的義務。

三、理解贈與合同、互易合同、購銷結合合同的特徵。

四、了解轉移財物使用權類合同的種類、特徵與法律後果。

五、理解財產租賃合同的概念、特徵、內容及轉租賃問題。

六、了解承包經營合同的特徵及轉讓與轉包的關系。

七、了解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轉讓合同的概念、特徵。

八、了解借用合同的概念、特徵、內容。

九、理解借貸合同與借用合同的關系,與信貸合同的關系。

十、了解儲蓄合同、結算合同的特徵。

十一、了解完成工作交付成果類合同的種類與特徵。

十二、理解承攬合同的概念、特徵及內容。

十三、了解提供勞務類合同的特徵與種類。

十四、理解運送合同的概念、特徵與內容。

十五、了解保管合同的概念、特徵。

十六、理解委託合同、信託合同、房間合同的概念、特徵、內容及相互關系。

十七、了解技術合同的特徵、分類。

十八、理解人伙、退夥、散夥的概念、程序、原因及後果。

十九、理解保險合同的概念、特徵及基本內容。

第五編 知識產權

本編為知識產權,相對於物權、債權等有形產權而言,知識產權為無形產權。知識產權制度在知識經濟時代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編內容在民法學試卷中約佔10分左右。本編應注意下列問題:

一、理解和掌握知識產權的概念、特徵、分類,了解知識產權保護的原則和范圍。

二、理解和掌握著作權的概念,了解著作權與版權、作者權的關系。

三、理解和掌握著作權的內容。

四、理解著作權的主體與條件。

五、了解著作權取得的原則、著作權保護的期限及著作的許可使用。

六、了解著作權侵權行為的表現,理解著作權的合理使用、准法定許可。

七、了解版權鄰接權的種類及其與著作權的關系。

八、理解發明權、發現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的概念、特徵及取得原則。

九、理解專利權的概念、主體、客體。

十、理解專利權的取得、期限;了解專利權的終止與無效。

十一、理解和掌握專利權人的權利與義務。

十二、了解專利侵權行為的表現、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不屬於侵犯專利權的行為。

十三、理解商標權的概念、特徵;了解商標權的主體和客體;理解商標權的取得與期限。十四、理解商標權人的權利與義務,了解商標權的保護范圍及商標侵權行為的表現。

第六編 財產繼承權

本編系統介紹了我國繼承製度的基本內容,在自學考試中,本編考試的題型除了常見的選擇題、案例分析題外,還有簡答題、論述題和名詞解釋。本編考試的分數為10至15分。本編應注意下列問題:

一、理解繼承權的概念與特徵,了解繼承製度的歷史類型。

二、理解我國繼承製度的基本原則。

三、理解遺產的概念;了解遺產的范圍;正確區分遺產與共有財產、公有財產、他人財產、基於特定身份所享有的財產或財產權的關系。

四、理解法定繼承的概念、適用范圍,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

五、理解代位繼承的概念、特徵。

六、理解轉繼承的概念與特徵。

七、理解和掌握代位繼承與轉繼承的區別。

八、理解遺產的分配原則與具體規定。

九、理解遺囑繼承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徵。

十、理解和掌握遺囑的有效條件。

十一、了解遺囑的形式,理解口頭遺囑的適用條件及效力;理解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公正遺囑、自書遺囑的具體要求。

十二、理解遺矚的設立效力與執行效力的關系。

十三、理解遺囑的變更、撤銷和執行的具體法律規定。

十四、理解遺贈的概念與法律特徵。

十五、理解和掌握遺贈與遺囑繼承的異同。

十六、理解遺贈扶養協議的概念與法律特徵。

十七、理解遺贈扶養協議與遺贈的區別。

十八、理解遺囑繼承遺贈、遺贈扶養協議內容相互抵觸時其各自的效力。

十九、了解繼承開始的時間、原因。

二十、了解繼承開始的時間的法律意義。

二十一、理解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次事件中遇難的,又不能確定死亡先後時間時,其死亡順序的推定規則。

二十二、理解繼承權接受的概念、時間、性質、方式及效力。

二十三、理解繼承權放棄的概念、時間、性質、方式及效力。

二十四、理解繼承權喪失的概念、原因及後果。

二十五、理解遺產分割的概念與規則。

二十六、理解限定繼承、概括繼承的含義。

二十七、理解無人繼承無人受遺贈的遺產的歸屬規則。

第七編人身權本

編為人身權,主要介紹人身權制度的基本內容、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看,人身權都不比財產權制度次要。但由於該編內容不夠豐富,介紹不夠深入,因此,在自學考試試題中所佔份量不大,一般為10分以下,考題的類型也局限於選擇、填空、名詞解釋等題型。本編應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一、理解和掌握人身權的概念、特徵、意義。

二、理解人格權的概念,了解人格權的種類。

三、了解姓名權、名稱權、生命健康權、名譽權、肖像權的基本法律規定,理解和掌握肖像權的概念。

四、理解身份權的概念,了解身份權的種類。

五、理解榮行權與名譽權的區別。

六、理解姓名權與名稱權的區別。

七、理解人格權與身份權的區別。

八、理解民法保護人身權的方法。

九、理解精神損害的物質賠償。

十、了解榮譽權保護的法律規定。

第八編民事責任

本編為民事責任,系統介紹民事責任制度的基本內容。民事責任制度是保障民事權利實現、促使民事義務厄行的重要制度,在理論與實踐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編考試試題的類型主要有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和案例分析。本編內容在試卷中所佔的分數一般為10至15分。本編應注意下列問題:

一、理解和掌握民事責任的概念、特徵與意義。

二、理解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聯系與區別。

三、理解民事責任與民事義務的聯系與區別。

四、理解和掌握一般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五、理解過錯的概念與分類。

六、理解混合過錯、共同過錯、與有過錯的概念與後果。

七、了解免除民事責任的條件。

八、理解不可抗力的概念。

九、理解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的概念、要件與法律後果。

十、理解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十一、理解民事責任的分類,特別是有限責任與無限責任、按份責任與連帶責任及補充責任的含義。

十二、了解民事責任的方式,理解民事責任方式的分類及適用規則。

十三、理解賠償損失的計算和處理規則。

十四、理解違約行為的概念,了解違約行為的表現。

十五、理解和掌握違約責任的概念和特徵。

十六、理解和掌握違約責任構成要件的特點,了解違約責任的免責事由。

十七、了解違約責任的主要形式,理解違約金的概念,理解違約金的性質、適用及其與賠償金的聯系與區別。

十八、理解侵權行為的概念和法律特徵。

十九、理解侵權行為與犯罪行為、違約行為的區別。

二十、理解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區別。

二十一、理解一般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的概念與分類。

二十二、理解侵權責任的概念與特徵。

二十三、了解一般侵權責任的概念、特徵、構成及抗辯事由。

二十四、了解民法關於一般侵權責任的具體規定。

二十五、理解和掌握國家侵權行為的概念、成立要件與責任承擔。

二十六、理解和掌握產品及疵致人損害民事責任的概念、條件、歸責原則與責任承擔。

二十七、理解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的概念、要件、免責事由。

二十八、了解污染環境致人損害民事責任的規定與歸責原則。

二十九、理解物件致人損害民事責任的概念、要件、歸責原則、免責事由及責任承擔。

三十、理解飼養動物致人損害民事責任的概念、要件、免責事由與責任承擔。

三十一、理解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抗辨事由、責任承擔。

三十二、了解侵權民事責任的方式及適用。

❼ 民法分論 繼續提問 謝謝

1.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一條,按份共有人可以轉讓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動產或版者動權產份額,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乙、丙均為共有人,其優先購買權是平等的,故應尊重出賣份額所有人的意志。因此,由甲決定將該份額轉讓給乙或丙。

2.甲拋棄自己的份額是對自己所享有的房屋所有權的處分行為。拋棄份額歸其他共有人,依據所有權的彈力性原則,其他共有人按照自己的份額相應增加。所以最後乙佔有60%,丙佔有40%。

3.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二條,因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產生的債權債務,在對外關繫上,共有人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第三人知道共有人不具有連帶債權債務關系的除外;在共有人內部關繫上,除共有人另有約定外,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額享有債權、承擔債務,共同共有人共同享有債權、承擔債務。償還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份額的按份共有人,有權向其他共有人追償。
可見,修繕房屋是全體共有人的義務,因此,按民法理論,共有物致人損害屬不可分之債,共有人負連帶責任。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❽ 哪裡可以下到民法學的題庫

I.考查 目 標
1.能夠比較准確地理解民法學基本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較為系統地掌握民法學的基本原理。
2.能夠理解各種基本民事權利的得喪變更,具備在具體社會關系中識別各種民事法律關系的能力,能夠准確地表述基本民事權利義務的內容。
3.具備運用民法學理論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民事法律問題的能力。
II.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鍾。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總論 約20%
物權 約14%
債權 約26%
人身權、知識產權、繼承權 約26%
民事責任 約14%
四、試卷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 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判斷題 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簡答題 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論述題 1小題,每小題16分,共16分
案例分析題 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3
III.考查 內 容
第一部分 總 論
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二)民法的調整對象
1.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
2.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
(三)我國民法的淵源和適用范圍
1.民法的淵源的概念
2.民法的淵源的種類
(1)制定法
(2)習慣法
3.民法的適用范圍
(1)時間上的適用范圍
(2)空間上的適用范圍
(3)對人的適用范圍
(四)民法的解釋方法
(五)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1.民法基本原則的概念
2.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1)自願原則
(2)平等原則
(3)公平原則
(4)等價有償原則
(5)誠實信用原則
(6)禁止濫用權利的原則
二、民事法律關系
(一)民事法律關系概述
1.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
2.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徵
3.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
(二)民事權利的概念與分類
1.民事權利的概念
2.民事權利的分類
(1)財產權與人身權
4
(2)支配權、請求權、形成權與抗辯權
(3)絕對權與相對權
(4)主權利與從權利
(5)原權利與救濟權
(6)既得權與期待權
(三)民事權利的保護方法
1.公力救濟
2.私力救濟
(1)自衛行為
(2)自助行為
(四)民事義務的概念與分類
(五)民事法律事實
1.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與分類
2.民事法律事實的構成
三、自然人
(一)自然人概述
1.自然人的概念
2.自然人的住所
(二)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
1.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概念與特徵
2.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開始與終止
(三)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1.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概念與特徵
2.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類型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3)無民事行為能力
(四)宣告失蹤與宣告死亡
1.宣告失蹤的條件及法律後果
2.宣告死亡的條件及法律後果
(五)監護
1.監護的概念
2.監護的設立
(1)法定監護
(2)指定監護
3.監護人
5
(1)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2)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4.監護人的職責
(六)個體工商戶的概念及其財產責任
(七)農村承包經營戶的概念及其財產責任
(八)個人合夥
1.個人合夥的概念與特徵
2.入伙與退夥
(1)入伙的概念和入伙的條件
(2)退夥的概念和退夥的原因
3.個人合夥的債務承擔
四、法人
(一)法人的概念與特徵
(二)法人的成立條件
(三)法人的分類
1.我國現行立法對法人的分類
2.學理上對法人的分類
(1)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
(2)公法人與私法人
(3)公益法人與營利法人
(四)法人民事權利能力的概念與特徵
(五)法人民事行為能力的概念與特徵
(六)法人民事責任能力的概念與內容
(七)法人的變更、終止與清算
1.法人變更的情形
2.法人終止的原因
3.清算的概念和清算中止後的法律後果
五、民事法律行為
(一)民事法律行為概述
1.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與特徵
2.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
(二)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
1.單方行為、雙方行為和多方行為
2.要式行為和不要式行為
3.有償行為和無償行為
4.諾成行為和實踐行為
6
5.主行為和從行為
(三)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
1.一般成立要件
2.特殊成立要件
(四)民事法律行為的一般生效要件
1.主體合格
2.意思表示真實
3.內容合法
(五)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別生效要件
1.附條件民事法律行為
(1)附條件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
(2)所附條件的特徵
(3)所附條件的類型
2.附期限民事法律行為
(1)附期限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
(2)所附期限的特徵
(3)所附期限的類型
3.其他特別生效要件
(六)無效民事行為
1.無效民事行為的概念與特徵
2.無效民事行為的情形
(1)行為人不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所實施的民事行為
(2)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民事行為
(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為
(七)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1.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概念與特徵
2.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情形
(1)基於重大誤解所實施的民事行為
(2)民事行為發生時顯失公平
(3)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未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見「合同的效力」)
(4)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見「合同的效力」)
(八)民事行為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的法律後果
六、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與特徵
(二)代理的類型
1.委託代理、法定代理與指定代理
7
2.直接代理與間接代理
(三)代理權的行使
1.代理人的義務
2.代理權行使的限制
(四)復代理的概念與特徵
(五)代理權消滅的原因
(六)無權代理
1.無權代理的概念
2.狹義無權代理
(1)狹義無權代理的情形
(2)狹義無權代理的法律後果
3.表見代理
(1)表見代理的概念
(2)表見代理的成立要件
(3)表見代理的法律後果
七、時效和期間
(一)時效的概念與類型
1.時效的概念
2.時效的類型
(1)訴訟時效
(2)取得時效
(二)訴訟時效
1.訴訟時效的概念
2.訴訟時效的意義
3.訴訟時效與除斥期問的區別
4.訴訟時效的種類
(1)普通訴訟時效
(2)特殊訴訟時效
5.訴訟時效的計算
(1)訴訟時效的起算
(2)訴訟時效的中止
(3)訴訟時效的中斷
(4)訴訟時效的延長
6.訴訟時效完成的效力
(三)期間
1.期間的概念和種類
8
2.期間的法律意義
3.期間的確定和計算
第二部分 物 權
一、物權概述
(一)物權的概念與特徵
(二)物權的客體——物
1.物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徵
2.物的分類及其意義
(三)物權的分類
1.所有權
2.他物權
(1)用益物權
(2)擔保物權
(四)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1.平等保護原則
2.物權法定原則
3.公示公信原則
(五)物權的變動
1.物權變動的概念
2.物權變動的類型
(1)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
(2)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
二、所有權
(一)所有權概述
1.所有權的概念與特徵
2.所有權的權能
(1)佔有
(2)使用
(3)收益
(4)處分
(二)所有權的取得與喪失
1.所有權的取得
(1)所有權的原始取得
(2)所有權的繼受取得
2.所有權的喪失
9
(三)共有
1.共有的概念與特徵
2.共有的種類
(1)按份共有
(2)共同共有
3.共有財產的管理和分割
(四)相鄰關系
1.相鄰關系的概念與特徵
2.相鄰關系的種類
3.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
三、用益物權
(一)土地承包經營權
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概念和特徵
2.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主要內容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
1.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概念和特徵
2.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出讓
3.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行使
(三)宅基地使用權
1.宅基地使用權的概念
2.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和行使
(四)地役權
1.地役權的概念和特徵
2.地役權的的主要內容
3.地役權的行使與消滅
四、擔保物權
(一)抵押權
1.抵押權的概念
2.抵押權的特徵
3.抵押權的設立
4.抵押權的實現
5.抵押人與抵押權人的權利和義務
(二)質權
1.質權的概念
2.質權的特徵
3.質權的設立
10
4.質權的實現
5.出質人與質權人的權利和義務
(三)留置權
1.留置權的概念
2.留置權的特徵
3.留置權的成立
4.留置權的實現
5.留置權人與債務人的權利和義務
第三部分 債 權
一、債的概述
(一)債的概念與特徵
(二)債的分類
1.意定之債與法定之債
2.特定物之債與種類物之債
3.簡單之債與選擇之債
4.按份之債與連帶之債
5.單一之債與多數人之債
6.主債與從債
(三)債的主要發生原因
1.合同(見「合同法」)
2.侵權行為(見「民事責任」)
3.不當得利
(1)不當得利的概念
(2)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
(3)不當得利之債的處理
4.無因管理
(1)無因管理的概念
(2)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
(3)無因管理之債的處理
(四)債的擔保
1.債的擔保的概念與特徵
2.我國《擔保法》規定的債的擔保方式
(1)保證
①保證的概念
②保證的有效條件
11
③保證的方式
④保證的效力
(2)抵押(見「擔保物權」)
(3)質押(見「擔保物權」)
(4)留置(見「擔保物權」)
(5)定金
①定金的概念
②定金的種類
③定金的效力
二、合同法總論
(一)合同法概述
1.合同的概念與特徵
2.合同的分類
(1)單務合同與雙務合同
(2)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
(3)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
(4)要式合同與不要式合同
(5)為自己利益訂立的合同與為第三人利益訂立的合同
(6)主合同與從合同
3.我國《合同法》的適用范圍
(二)合同的成立
1.合同的成立要件
2.要約
3.承諾
4.合同成立的時間與地點
5.締約過失責任
(1)概念
(2)構成要件
(3)適用情形
(4)責任形式
(三)合同的效力
1.合同的生效
(1)合同生效與合同成立的區別
(2)合同生效的要件(見「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要件」)
2.效力待定合同
(1)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與特徵
12
(2)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
3.無效合同
(1)無效合同的概念與特徵
(2)無效合同的情形
4.可撤銷合同
(1)可撤銷合同的概念與特徵
(2)可撤銷合同的情形
(3)撤銷權的行使
5.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的法律後果
(四)合同的內容和形式
1.合同的條款
(1)提示性條款
(2)格式條款
(3)免責條款
2.合同的形式
(五)合同的履行
1.合同履行的原則
2.合同履行的規則
3.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
(1)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
(2)後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
(3)不安抗辯權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
(六)合同的保全
1.合同保全的概念與特徵
2.合同保全的方式
(1)債權人的代位權的概念、成立條件、行使和效力
(2)債權人的撤銷權的概念、成立條件、行使和效力
(七)合同的變更和轉讓
1.合同變更的概念、內容與效力
2.合同的轉讓
(1)合同權利轉讓的條件與效力
(2)合同義務轉讓的條件與效力
(3)合同權利義務的概括移轉的概念與類型
(八)合同的解除
1.合同解除的概念與類型
2.合同解除的條件
13
3.合同解除權的行使與合同解除的效力
(九)合同的終止
1.清償的概念和後果
2.抵銷的概念、法定條件和後果
3.提存的概念、法定原因和後果
4.免除的概念和後果
5.混同的概念和後果
三、合同法分論
(一)買賣合同
1.買賣合同的概念與特徵
2.出賣人與買受人的主要義務
3.標的物所有權轉移的規則
4.標的物風險負擔的規則
(二)贈與合同
1.贈與合同的概念與特徵
2.贈與人的主要義務
3.贈與合同撤銷的種類
(三)租賃合同
1.租賃合同的概念與特徵
2.出租人與承租人的主要義務
(四)承攬合同
1.承攬合同的概念與特徵
2.承攬人與定作人的主要義務
(五)保管合同
1.保管合同的概念與特徵
2.保管人與寄存人的主要義務
(六)委託合同
1.委託合同的概念與特徵
2.委託人與受託人的主要義務
第四部分 人 身 權
一、人身權概述
(一)人身權的概念與特徵
(二)人身權的分類
1.人格權
2.身份權
14
二、人格權的種類
1.生命健康權的概念與內容
2.姓名權(名稱權)的概念與內容
3.肖像權的概念與內容
4.名譽權的概念與內容
5.隱私權的概念與內容
6.榮譽權的概念與內容
第五部分 知 識 產 權
一、知識產權概述
(一)知識產權的概念與特徵
(二)知識產權的分類
1.著作權與工業產權
2.創造性智力成果權與工商業標記權
(三)知識產權的保護對象
二、著作權
(一)著作權的概念
(二)著作權的取得
1.取得著作權的實質性條件
(1)作品的概念
(2)作品的分類
2.取得著作權的程序性條件
3.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
(1)情形
(2)原因
(三)著作權的主體
1.作者與著作權人
2.特殊類型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四)著作權的內容
1.著作人身權
2.著作財產權
(五)著作權的行使和限制
1.著作權的行使方式
2.著作權的限制
(1)著作權的保護期限
(2)合理使用
15
(3)法定許可使用
(4)強制許可使用
(六)鄰接權
1.鄰接權的概念
2.鄰接權的種類及其內容
(七)著作權的保護
1.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2.侵犯著作權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三、專利權
(一)專利權與專利法概述
(二)專利權的對象
1.發明
2.實用新型
3.外觀設計
(三)授予專利權的條件
1.授予專利權的實質性條件
(1)發明、實用新型的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2)外觀設計的專利保護條件
2.授予專利權的程序性條件
(四)不授予專利權的對象和原因
(五)專利權的內容
(六)專利權的行使和限制
1.專利權的行使方式
2.專利權的保護期限
3.不視為侵犯專利權的行為
(七)專利權的保護
1.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2.侵犯專利權的行為
3.侵犯專利權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四、商標權
(一)商標和商標法概述
1.商標的概念和種類
2.商標法概述
(二)商標權的取得
1.商標注冊申請人的條件
2.商標注冊的條件
16
3.商標的國內國外注冊
(三)商標權
1.商標權的基本內容
(1)商標權人的主要權利
(2)商標權人的主要義務
2.商標權的期限與注冊商標的續展
3.商標權無效與被撤銷
4.商標權終止
(四)商標權的保護
1.侵犯商標權的行為
2.侵犯商標權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3.馳名商標的保護
第六部分 繼 承 權
一、繼承製度概述
(一)繼承的概念與特徵
(二)我國繼承法的基本原則
1.保護公民私有財產繼承權
2.繼承權男女平等
3.養老育幼
4.互諒互讓,和睦團結
(三)遺產的概念和范圍
(四)繼承權的行使與繼承權的喪失
1.繼承權的概念與特徵
2.繼承權的行使
3.繼承權的喪失
(1)繼承權喪失的原因
(2)繼承權喪失的確認
(3)繼承權喪失的後果
二、法定繼承
(一)法定繼承的概念與特徵
(二)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與繼承順序
1.法定繼承人的范圍
2.法定繼承人的繼承順序
(三)代位繼承與轉繼承
1.代位繼承的概念和特徵
17
2.轉繼承的概念和特徵
3.代位繼承與轉繼承的區別
(四)法定繼承方式中的遺產分配原則
1.同一順序法定繼承人之間對遺產的分配
2.法定繼承人之外的遺產取得人
三、遺囑繼承
(一)遺囑繼承的概念與特徵
(二)遺囑的形式與遺囑見證人的資格
1.遺囑的概念和特徵
2.遺囑的形式
(1)公證遺囑
(2)自書遺囑
(3)代書遺囑
(4)錄音遺囑
(5)口頭遺囑
3.遺囑見證人的資格
(三)遺囑的有效條件
1.立遺囑人應具有遺囑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遺囑內容合法
4.遺囑形式合法
(四)遺囑的變更與撤銷
(五)遺贈
1.遺贈的概念與特徵
2.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3.遺贈與贈與的區別
四、遺產的處理
(一)繼承的開始與遺產的保管
1.繼承開始的時間
2.遺產保管人的義務
(二)繼承和受遺贈的接受與放棄
(三)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
1.被繼承人債務的范圍
2.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規則
(四)遺產的分割
1.遺產分割的原則
18
2.遺產分割的辦法
(五)遺贈扶養協議
1.遺贈扶養協議的概念
2.遺贈扶養協議的特徵
3.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
第七部分 民事責任
一、民事責任概述
(一)民事責任的概念與特徵
(二)民事責任的種類
1.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2.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
3.締約過失責任(見「合同的成立」)
二、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一)概述
1.侵權行為的概念與分類
2.侵權行為民事責任的概念與特徵
3.侵權行為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4.侵權行為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二)一般侵權行為民事責任
1.一般侵權行為民事責任的成立要件
2.一般侵權行為民事責任的免責事由
(三)特殊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1.職務侵權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和承擔責任的主體
2.產品質量不合格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和承擔責任的主體
3.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和承擔責任的主體
4.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和承擔責任的主體
5.在公共場所施工緻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和承擔責任的主體
6.建築物等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和承擔責任的主體
7.動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承擔責任的主體和免責情形
8.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承擔責任的主體和減輕責任的情形
三、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
(一)違反合同民事責任的概念與特徵
(二)違反合同民事責任的成立要件
1.違約行為
(1)預期違約
19
(2)實際違約
2.無免責事由
(三)違反合同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1.繼續履行
2.損害賠償
3.違約金
4.定金

❾ 民法解答

給你答案僅供參考:
第一題:
1.A 2.B 3.D 4.最基本?「誠實信用」、「自願」、「平等」 都足夠基本,按梁老觀點,選A吧 5.B

第二題:
1.ABC 2.ABD3.BCD4.ABCD5.ABC

第三題:
1.對2.對3.對4.對5.錯

❿ 兩道民法分論的分析題,求解答啊

這屬於法律上典型的高空拋物的法律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規版定:從建築物中拋擲權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同一樓內的鄰居向外面高空拋物砸到了行人或車輛,如果查不出來究竟是哪一個人造成的這個損害,為了保護受害人,就只能讓有可能造成損害的居民共同承擔補償責任。這條規定一方面保護了受害者的權利,一方面可也使無辜者受到了牽連。但如果判定住戶均無責任,那麼數萬元的醫療費、傷殘補助費都全部落在了受害人身上,他的肉體、精神和經濟上都受到極大傷害。如果追究這些住戶的責任,每人負擔的是幾千元。換句話說,用小的不公平避免大的不公平,這應是侵權責任法規定這條的立法本意。

【免責事由】「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
即:有證據證明自己不具有加害條件。具體說來:比如自己家尚未入住等確切不在場證據。

熱點內容
新疆流動人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02:42:34 瀏覽:403
大學生的戀愛道德觀 發布:2025-01-12 02:26:07 瀏覽:496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目的 發布:2025-01-12 01:43:57 瀏覽:144
勞動法婦女節 發布:2025-01-12 01:37:44 瀏覽:228
古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2 01:10:23 瀏覽:489
行政法哪些法規重要 發布:2025-01-12 01:08:44 瀏覽:407
試論述國際商法的基本作用 發布:2025-01-12 00:03:41 瀏覽:725
華東政法大學東方法學 發布:2025-01-11 23:36:41 瀏覽:222
司法部公證管理規章有哪些 發布:2025-01-11 23:03:26 瀏覽:269
法人變更了還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22:45:01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