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纏訴

司法纏訴

發布時間: 2022-05-09 13:58:54

① 執行案被惡意纏訴時間長達數年最終勝訴,這個期間法律文書約定的違約金不該計算嗎

一、法定遲延履行利息的計算:

(一)、法定遲延履行利息基數的確定

《民事訴訟法》第253條規定執行法律文書指定的給付金錢義務,這一債務數額因法律文書的指定而具體確定。給付金錢義務的數額,就是遲延履行利息基數。那麼遲延履行利息基數包括哪些內容?在實務中因個案的情況不同,表現各有不同。以有金錢給付義務的判決、裁定為例,多數情況有下面四項內容:給付本金、違約金、給付利息、訴訟費(鑒定費)等。本金納入遲延履行利息基數一般不會產生異議,下面對違約金、給付利息、訴訟費等是否應該納入遲延履行利息基數加以分析。[1]

1.違約金

違約金是指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或者法律直接規定,一方當事人違約應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違約金的標的物是金錢,在金錢給付關系中依雙方約定產生。在一方違約的情況下,違約金額在法律規定范圍內,法院就會支持權利人的主張,在判決或裁定中列明違約金為債務人的給付義務。主張違約金不計入計算遲延履行利息的基數觀點認為:違約金具有懲罰性質,[2]如果計入計算遲延履行利息的基數屬重復制裁。其實這種理解混淆了違約金與遲延履行利息的概念和責任形式,混淆公權力與私權力的界限。違約金的確定是基於雙方當事人私權利的約定、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一方違反約定後在訴訟中得到公權力的認可而確定;而遲延履行利息是訴訟法中執行環節的強制性規定,是公權力對不履行法定義務債務人的懲戒,兩者存在不同的法律關系的不同環節之中,前者以私權利為主導,雙方自由約定;後者進入強制執行後以公權力為主導,兩者不存在重復的問題。

2.利息與原告墊付的訴訟費等

筆者認為,責令被執行人支付遲延履行利息是保障性執行措施[3]的一種,是民事執行機關對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義務的行為,除依法強制其履行義務以外,追究其遲延履行責任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對其不履行或不及時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義務行為的公法上的制裁行為。這種制裁行為針對的是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行為,保護的是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國家法律的秩序和尊嚴。從計算遲延履行利息的期間看,是從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計算」。此時,利息、原告墊付的訴訟費、鑒定費等費用都已經法院判決確定由被告給付原告,事實上形成了被告對原告新的債務,該債務與原債務應當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顯然,從立法原意探究,基於執行遲延履行利息的懲罰性,開始計算遲延履行利息的當日開始,確定的全部債務都應該算入遲延履行債務基數的范疇,也就是說不僅包括本金,判決確定的利息以及原告墊付的訴訟費、鑒定費等都應包括在內。不應該將遲延履行前的利息計入遲延履行債務的觀點,實際上忽視了適用遲延履行利息的國家懲罰性的特徵,而只是將其作為一般的民間借貸來理解的結果。當然,對於直接由被執行人負擔的訴訟費、鑒定費,則並非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申請人並沒有因此遭到利益(主要指孳息)損失,筆者認為不應計入基數中,單獨計算即可。

(二)、法定遲延履行利息期間的確定

關於遲延利息期間的起算點,《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民訴意見》)第293條已經做了明確的規定:「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或遲延履行金自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計算。」對此規定,實踐中的主要問題在於經過二審或再審的案件,如何確定起始日?實務界主流觀點認為:無論是改變一審還是維持原判,二審生效判決在法律上才最終確定了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案件的生效裁判是二審裁判,應當以二審裁判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為起算點。若該案在二審後又進入了再審程序,則又應分為兩種情形,對於再審維持原判的,再審對原審裁判效力並無實際影響,因此遲延履行期間的起算點仍為原審裁判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對於再審改判或發回重審的案件,則應當以新的裁判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為起算日 [4]。筆者認為上述觀點茲可贊同。

強制執行遲延利息期間的截止日是實際履行之日,這一時間點一般沒有爭議,實踐中的問題在於「實際履行之日」如何認定?

筆者認為應當以案款實際到位之日(被執行人或第三人已為給付之日)為標准,分情況討論。筆者以案款實際到位之日為標准,是因為在執行過程中,法院採取的各種強制措施及由此引起的拍賣、變賣等程序,歸根結底都是債務人自身引起的,其應當為自己的行為產生的後果負責,故期間截止至案款到位之日。[5]

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分為以下情況:

1.被執行人直接給付金錢結案的,截止日為被執行人交付金錢的當日。

2.法院足額扣劃結案的,以足額扣劃被執行人存款之日為截止日;本次扣劃未足額的,以最終足額扣劃(包括利息)之日為截止日。

3.拍賣、變賣成交結案的,以拍賣、變賣款交付日為截止日,通過法院賬戶轉交申請人的,以該款到達法院賬戶之日為截止日。

4.拍賣流拍後申請人同意以物抵債結案的情況,以以物抵債雙方結算之日(以物抵債裁定送達之日)為截止日。

另外必須提到的是,對於拍賣、變賣、以物抵債等情況,容易出現執行期限的不合理延長,對被執行人不利。例如基於執行法官辦理案件的時間安排、評估拍賣機構拖延辦理、申請人故意拖延表態等因素,在客觀上越晚進行拍賣或以物抵債的結算,對申請人就越有利(案款實際到位時間延長)。這種情況下,筆者建議一是對以上各環節制定細致可行的規范制度來規制整個執行案件的辦理流程;二是被執行人有證據證明有以下情節的,法院可以減輕或免除其遲延履行利息的給付義務。[6]

1.申請人故意拖延或拒絕受領案款的;

2.被執行人在能力范圍內積極主動履行給付義務,申請人認可的;

3.刑事附帶民事糾紛中,被執行人確無履行能力的;

4.其他減輕或免除的情形。

(三)、法定遲延履行利息計算標準的確定

關於此問題長期存在不同觀點。為解決實踐中的爭議,2009 年5月18日下發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執行工作中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等問題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將原法律規定的「按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計付」改變為「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這一改變解決了兩個問題,即:銀行確定為「中國人民銀行」;最高利率確定為「基準利率」。但「同期利率」問題沒有做具體細致規定。筆者認為同期有以下兩個內容:

一是「同期限」,又可以理解為「同檔次」。銀行貸款利率隨年限長短而有所不同,半年期、一年至三年期或更長期限貸款的利率呈逐步遞增狀態,時間越長利率越高,在確定利率時首先應確定遲延履行期限的長短,即以指定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計算,一直到被執行人實際履行之日為止,在這段時間有多長就適用相同期限下的銀行貸款利率檔次。其期限的對應關系是遲延履行期限不足6個月的,按照6個月期貸款利率計算;超過6個月不足1年的,按照1年期的貸款利率計算,依次類推。[7]

二是「同日期」。即以「指定的期間屆滿的次日」那一天適用的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檔貸款基準利率為准。[8]筆者認為,「同期」指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以後的期間內與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同期利率」,這個同期利率的時間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調整而變化,計算時分段計算。這一理解完全出於對人民銀行關於利息調整習慣計算方式的適從和對公權力遵從。所謂的「同期」就是人民銀行調整利率的同期,是按人民銀行的同期利率調整變化而變化的,這是個浮動的同期,不能做其他解釋。但這一商業銀行的計算利息方式在沒有法律或司法解釋做出規定前,不必然地在執行案件中適用。如商業銀行不定期計算利息方式是按每6個月結算的,這在個人債務判決中是得不到法院支持的。而人民銀行發布的規章,依《立法法》的理解,法院在判決或執行時也僅是參照對象。如果要將此規則列入民事執行實踐中而又不產生其他異議,還需法律或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

(四)、法定遲延履行利息具體計算方法

1.一次性給付的計算

僅舉比較復雜的一例:一次性清償,但時間間隔跨過中央銀行貸款利率調整期2次或以上的:

設2012年4月1日下達判決,履行金額5萬元,履行期間為10個工作日,判決生效後5月1日申請強制執行,2012年6月19日履行5萬元。2012年3月18日央行調整的6個月內年利率為 5.67%,2012年5月19日央行調整的6個月內年利率為 5.85%,4月10日到5月19日計39天,5月19 日至6月19日計30天。執行款應是 51 101.75元。

Z = 50 000 + 50 000×2×( 5.67/360/100×39 + 5.85/360/100×30)=51 101.75元。

2.多次給付的計算

對多次清償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執行工作中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等問題的批復》法釋[2009]6號(以下簡稱《批復》)明確了並還原則,即在執行款不足以償付全部債務及利息時,兩部分同時按比例清償。依批復的具體計算方法可知:

本次償還的總金額=償還的本金部分+償還的本金部分×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從而可以推出:

償還的本金部分=本次償還的總金額/(1+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

多次清償要計算的先是部分還款按比例時,本金與利息各自的額度。計算出最後一次還款的本金數,然後推導出最後一次還款的金額。其分段部分還款的利息就是部分還款本身要支付的利息,不用整體計算後再加減而重復計算。

設2007年10月1日下達判決,履行金額21萬元,履行期間為10個工作日,判決生效後11月1日申請強制執行,2007年11月11日履行5萬元,2008年11月11日履行5萬元,2009年10月1日還時要付多少執行款能一次結清?

第一次2007年11月1日履行5萬元為6個月內,2007年9月15日央行調整利率為 6.48%。部分償還額=本金+本金×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

50 000 = X1+X1×30天×2×6.48/100/360

X1 = 50 000 /(1 + 0.0108) = 49 465.77元

第二次2008年11月1日履行5萬為1年期利息, 跨過5個利率調整期如下:

50 000 = X2 + X2×( 70×2×7.47% + 265×2×7.56 %+ 23× 2 ×7.29% + 21×2×7.02% + 11×2×6.75%)/365

X2 = 50 000/(1 + 0.170949) = 42 700.4元

第三次在2009年10月1日一次還清,期限是1年至三年期利息,經過 7個利率調整期如下:

X3 = 117 833.83 + 117833.83( 70×2×7.47% + 265×2 ×7.56 %+ 23×2×7.29% + 21×2×7.02 %+ 27×2×6.75% + 26×2×5.65% + 278×2×5.4%)/365= 157 104.37元

即如果2009年10月1日要一次支付157 104.37元才能結清,執行完畢。

二、法定遲延履行利息與約定遲延履行利息並存時遲延履行利息的計算

本文此處的「約定遲延履行利息」指當事人對利息有約定並且生效法律文書中也明確加以認定的情況。最為典型的即為判詞中載明諸如:「至本息付清之日止、利隨本清、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計算」等。在此情況下,遲延履行利息的基數確定、期間確定、具體計算方法與單純的法定遲延履行利息並無不同,本文不再贅述。二者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遲延履行期間利息計算標準的不同。

以法定遲延履行利息與約定遲延履行利息關系為標准,可以把實務界中的意見分為以下六種:

第一種意見:二者存在於不同的時間階段,約定遲延履行利息的截止日與法定遲延履行利息的起算日無縫連接,二者不能共存,屬於線性前後關系。主要理由如下:時間性概念要遵循時間本身自然屬性,時間是一個完整的鏈條不會中斷,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強制執行時間是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那麼這個「次日」的前日就是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之日,約定的利息就計算到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之日。[9]這種計算方式符合最高院的批復,但完全忽視了民事案件中當事人雙方約定的效力,有公權力的擴大化嫌疑,特別是當雙倍銀行貸款利率低於雙方約定利率時,將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第二種意見[10]:採取就高不就低原則,當雙方約定利率高於銀行貸款利率的雙倍,適用當事人約定利率;低於銀行貸款利率的雙倍,則適用雙倍銀行貸款利率。這種意見的缺點是有可能排除民訴法二百五十三條的適用,且有法官職權主義的趨勢。

第三種意見:與第二種意見對應,主張對此問題採取當事人主義,即依據當事人的執行申請決定。當事人申請執行銀行雙倍利率的,計算標准為銀行雙倍利率;當事人申請執行約定利率的,計算標准為約定利率;當事人沒有明確的,依法定(銀行雙倍利率)標准計算。筆者認為此觀點充分考慮了當事人在民事案件中的處分權,體現了自願原則。但完全依當事人的申請情況而定,不免忽視了遲延履行利息制度的法定性、懲罰性。

綜合第二、第三種意見,考慮自願公平原則,筆者認為不若採取當事人申請與職權主義相結合的原則:如果當事人約定的利率要高於雙倍的銀行利率,則按照執行依據確定的利率計算;如果當事人約定的利率低於雙倍銀行利率,則申請人可選擇按銀行雙倍利率計算或按約定利率計算。這種方式一方面維護了當事人的處分權,另一方面也體現著法定遲延履行利息的懲罰性,筆者認為更為合理。但是以上兩種意見均存在以下問題:《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明確規定,被執行人未按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期間履行義務的,即「應當」加倍支付遲延期間的債務利息,並不是「可以」,亦不是「權利人有權要求」等。且該權利義務從義務人不履行狀態延續至指定期限屆滿的次日即自動產生,不應取決於在這之後權利人申請執行時是否提出明確請求。[11]基於上述原因,實務界更傾向於兩類遲延履行利息可以同時計算,但根據計算標準的不同,又有以下幾種不同意見:

第四種意見:經判決確認的約定利率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應當按照雙倍於該利率計算遲延履行利息。

第五種意見:兩類利息可同時計算,但當事人約定的利率不得高於銀行同類利率的四倍,同時按銀行利率的雙倍計算遲延履行利息。

筆者認為,上述第四、第五種意見均有不妥之處。兩種意見的缺點均在於不適當的加重了被執行人的負擔(第四種意見最高可能依據8倍銀行利率計算,即約為45%-50%的年利率;第五種意見最高可能依據6倍銀行利率計算,即約為35%-40%的年利率),與公平原則有悖。且第四種意見明顯與最高人民法院《批復》中「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規定相沖突。考慮2009年《批復》將「銀行貸款最高利率」改為「人民銀行貸款基準利率」,雖然立法意圖沒有改變,但為何不能按照生效裁判決確定的債務利率雙倍計算,不能按照銀行貸款最高利率雙倍計算,而只能按照基準利率雙倍計算?司法解釋並沒有公開說理,依筆者推測,原因大約有二:一是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應當體現法定性,標准明確、統一,不能任由當事人約定,也不能各案不一;二是應當兼顧各方當事人利益的平衡,既要符合立法原意,又要防止數額過高。[12]

在這種情況下,對《民訴法》253條加以修改的意見漸起----第六種意見認為:雙方約定利息應當得到尊重,應對民訴法253條進行修改,變更雙倍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為單倍。即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既包含雙方當事人約定利率計算的利息,又包含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計算的利息。如此既體現了對雙方當事人意志的尊重,又堅持了遲延履行利息制度的法定性、懲罰性,同時又兼顧公平。筆者認為,上述觀點可茲贊同。

首先,上述修改意見堅持了合同自治原則。合同約定的利息條款應當使用到債務履行完畢為止,而不是判決生效為止。如果當事人約定不計付利息,遲延履行期間只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同檔貸款基準利率支付遲延履行利息,不得計付其他債務利息。如果屬於民間個人借貸,當事人約定的是按4倍基準利率計息,則除另行計付1倍基準利率的遲延履行利息(法定遲延履行利息)外,還需按照合同約定支付4倍基準利率的債務利息,共5倍(25%-30%的年利率)。

其次,上述修改意見堅持了遲延履行利息的懲罰性。懲罰性是遲延履行利息制度最基本的屬性,失去這一屬性,其存在就失去了意義。我國法律和司法解釋中本來就缺少增加被執行人賴債成本的規定,罰款和遲延履行利息制度是僅有的兩項經濟制裁。但在目前的實務界中要麼被實際棄而不用,要麼用起來面目全非。[13]由於不少債務拖欠日久,當時的約定利率相對較高,也由於現行個人借貸利率允許達到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4倍,今天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利率超過銀行基準利率的雙倍的情況時有發生,此時必須堅持遲延履行利息制度制裁遲延履行的立法本意,確保遲延履行期間債務人承擔的利息在任何時候都高於雙方約定的或者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利息。

再次,上述修改意見堅持了遲延履行利息的法定性。遲延履行利息屬於法律為遲延履行債務人專門規定的懲罰措施,應當標准明確、統一。值得關注的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起草的《強制執行法草案(第六稿)》第46條建議:「執行債務人未按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的,遲延履行金的數額由執行法官在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履行期間屆滿之日為止的債務數額的萬分之二至萬分之五范圍內確定,具體標准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當事人對執行法院在法定范圍內酌定的利率標准不得提出異議。」筆者認為,「同期基準利率」包含了隨經濟形勢變化的可能,「每日萬分之幾」則不具備這一優勢。

三、一個小問題

筆者在上文中闡述了自己關於遲延履行利息計算的幾點看法,現有一個問題望與大家探討:並還原則在以約定利率計算遲延履行利息的情況下如何適用?

上文已述,最高人民法院在《批復》中明確了並還原則,即在執行款不足以償付全部債務及利息時,兩部分同時按比例清償。依照批復的精神可以推出,在以約定利率計算遲延履行利息的情況下,同樣應適用並還原則。但是批復中的具體計算方法為:

本次償還的總金額=償還的本金部分+償還的本金部分×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即該批復是以法定遲延履行利息的計算為基礎的,以約定遲延履行利率計算利息時,是嚴格依照《批復》計算本金與利息的比例,還是對利息部分的計算加以調整,就成為了一個應當考慮的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將計算方法修改為:本次償還的總金額=償還的本金部分+償還的本金部分×(約定的利率+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為宜。

② 結合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任務,如何正確行使職權

《司法警察正確行使職權》
本人在法院法警大隊工作這一年時間里。思想穩定,工作踏實認真,能主動克服困難,虛心求教,努力學習業務知識。較好地完成了本職工作和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結合本部門的工作實際,認真開展各項工作,全面履行司法警察各項職責,堅決完成院長交辦的事項,圓滿完成了-

年度工作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技能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在這一年中,我努力提高思想覺悟,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以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的標准來履行職責、完成任務。在這一年中,我能認真學習,虛心向老同志請教,平時工作中、業余時間總是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學習業務知識,全面學習了業務相關的法律知識,提高了履行職責應具備的素質。
二、2009年主要工作:
2009年度,法警支隊緊緊圍繞院黨組的中心工作,以「公正與效率」為主題,以「公正司法樹形象」活動為載體,積極為審判工作服務,配合各部門努力完成全院各項工作任務和院領導交辦的事項。
1、嚴格按照各項要求完成了配合審判業務,值庭、押解、看管都沒有出現大的失誤。2、較好的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學習訓練計劃目標。3、完成法院值班工作,沒有出現大的失誤和事故。4、完成了送達、協助執行、傳喚等其他配合審判業務工作。5、完成了院領導、警隊交辦的其它任務。
三、做好值班工作,隨時處置突發事件。
法警支隊擔負著法院機關的警衛和安全工作,擔負著每天24小時繁重的值班任務,並且在值班中,有的當事人上訪纏訴,有的當事人無理取鬧,支隊領導和同志們都能做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在對長期糾纏、謾罵、侮辱、誹謗法官,阻攔法院辦公車輛出入等行為說服教育無效後,對其實施了司法拘留。有效地保證了人民法院良好的工作環境,保證了審判工作秩序正常有序進行。
四、存在不足:
1、學習不夠,有時還存在懶惰的情形。2、接觸法警工作時間還不夠長,執行任務的經驗尚不豐富。3、值班工作還不到位,效用發揮不充分。
五、2010年工作打算
(一)思想上:努力克服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以執法行為規范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為指導,努力提高思想覺悟,樹立服務的觀念。扎扎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二)工作上:繼續深入開展相關法律知識學習和技能業務訓練。為更好履行法警職責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③ 國家級十大司法鑒定中心的地址和電話分別是什麼

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乙6號倫洋大廈502室

電話:(010)58515888

北京京安拓普文書司法鑒定中心

地址:北京市北蜂窩路中雅大廈

電話:(010)63269990

北京紫圖知識產權司法鑒定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北禮士路101號金泰之家通華苑飯店1008室(人民醫院西門)

電話:(010)68025567

紫圖知識產權司法鑒定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12號

電話:(010)68025567

北京明正司法鑒定中心

地址:北京宣武區白廣路4號鋼鐵設計總院後配2號樓

電話:010-83587718

北京天平司法鑒定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八里庄西里100號住邦2000商務中心1號樓東區B座1201室

電話:(010)85868068, (010)85868060

北京京洲科技知識產權司法鑒定中心

地址:北京西直門南大街16號北京市科委院內西樓8層

電話:(010)66175475

北京網路行業協會電子數據司法鑒定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乙56號19層

電話:(010)88550799

國家信息中心電子數據司法鑒定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8號北大醫學部有朋館

電話:010-82335886, 82335996

北京智慧知識產權司法鑒定中心



(3)司法纏訴擴展閱讀:

前身是1985年設立的高檢院辦公廳刑事技術室,1988年刑事技術室升格為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局,同期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科學研究所。2000年高檢院合並檢察技術局、檢察技術科學研究所和辦公廳信息技術室,成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2007年登記為司法鑒定中心。

中心目前開展的鑒定項目包括法醫病理、法醫臨床、法醫毒物、文書鑒定、聲像資料、電子證據、司法會計等,現有鑒定人43名,其中45%具有高級職稱,碩士以上學歷16人,擁有一批國內同行業中最先進的儀器設備。

中心主要承擔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及下級檢察院送檢的重特大和疑難案件的檢驗鑒定、文證審查等。堅持「辦案、科研、培訓」的功能定位,立足服務於檢察機關辦案,著眼於提高解決重大疑難案件的能力,基礎建設、專業人才、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顯著增強。

④ 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人員什麼和什麼制度,未經執法資格考試合格,不得授予

《決定》提出:理順城管執法體制 行政執法人員未經考試不得上崗。健全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罷免等問責方式和程序。
要點十一
行政執法人員上崗 須通過資格考試
完善市縣兩級政府行政執法管理,加強統一領導和協調。理順行政強制執行體制。理順城管執法體制,加強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構建設,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
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未經執法資格考試合格,不得授予執法資格,不得從事執法活動。
嚴格執行罰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嚴禁收費罰沒收入同部門利益直接或者變相掛鉤。
要點十二
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干預
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
完善執法程序,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明確具體操作流程,重點規范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行政收費、行政檢查等執法行為。嚴格執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確定不同部門及機構、崗位執法人員執法責任和責任追究機制,加強執法監督,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干預,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懲治執法腐敗現象。
要點十三
探索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統一管理
加強對政府內部權力的制約,是強化對行政權力制約的重點。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式控制制,防止權力濫用。完善糾錯問責機制,健全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罷免等問責方式和程序。
完善審計制度,保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強化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審計機關的領導。探索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統一管理,推進審計職業化建設。
要點十四
探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權和審判權、檢察權分離
完善司法體制,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完善刑罰執行制度,統一刑罰執行體制。改革司法機關人財物管理體制,探索實行法院、檢察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權和審判權、檢察權相分離。優化司法職權配置。
健全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各司其職,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
要點十五
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對人民法院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加大對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無理纏訴行為的懲治力度,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明確司法機關內部各層級許可權,健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司法機關內部人員不得違反規定干預其他人員正在辦理的案件,建立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主任檢察官、主辦偵查員辦案責任制,落實誰辦案誰負責。
要點十六
健全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等法律原則的法律制度
健全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的法律制度。完善對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偵查手段的司法監督,加強對刑訊逼供和非法取證的源頭預防,健全冤假錯案有效防範、及時糾正機制。
切實解決執行難,制定強制執行法,規范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的司法程序。加快建立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威懾和懲戒法律制度,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及時實現權益。
落實終審和訴訟終結制度,實行訴訪分離,保障當事人依法行使申訴權利。對不服司法機關生效裁判、決定的申訴,逐步實行由律師代理制度,對聘不起律師的申訴人,納入法律援助范圍。
要點十七
司法機關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重點監督檢察機關查辦職務犯罪的立案、羈押、扣押凍結財物、起訴等環節的執法活動。司法機關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規范媒體對案件的報道,防止輿論影響司法公正。
要點十八
破除潛規則 懲治司法掮客行為
法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接觸、交往行為。
嚴禁司法人員私下接觸當事人及律師、泄露或者為其打探案情、接受吃請或者收受其財物、為律師介紹代理和辯護業務等違法違紀行為,堅決懲治司法掮客行為,防止利益輸送。對因違法違紀被開除公職的司法人員、吊銷執業證書的律師和公證員,終身禁止從事法律職業,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要點十九
完善法律職業准入制度
健全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建立法律職業人員統一職前培訓制度。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暢通具備條件的軍隊轉業幹部進入法治專門隊伍的通道,健全從政法專業畢業生中招錄人才的規范便捷機制。加強邊疆地區、民族地區法治專門隊伍建設。加快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法治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完善職業保障體系,建立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專業職務序列及工資制度。
要點二十
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普遍設立公職律師
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普遍設立公職律師,企業可設立公司律師,參與決策論證,提供法律意見,促進依法辦事,防範法律風險。
明確公職律師、公司律師法律地位及權利義務,理順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管理體制機制。發展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人民調解員隊伍,推動法律服務志願者隊伍建設。建立激勵法律服務人才跨區域流動機制,逐步解決基層和欠發達地區法律服務資源不足和高端人才匱乏問題。
要點二十一
凡重大事項,政法機關黨組織要向黨委報告
政法委員會是黨委領導政法工作的組織形式,必須長期堅持。各級黨委政法委員會要把工作著力點放在把握政治方向、協調各方職能、統籌政法工作、建設政法隊伍、督促依法履職、創造公正司法環境上,帶頭依法辦事,保障憲法法律正確統一實施。政法機關黨組織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項向黨委報告制度。加強政法機關黨的建設,在法治建設中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保障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要點二十二
優先提拔依法辦事能力強的幹部
黨員幹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要自覺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高級幹部尤其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重要內容,在相同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法治素養好、依法辦事能力強的幹部。對特權思想嚴重、法治觀念淡薄的幹部要批評教育,不改正的要調離領導崗位。
要點二十三
運用法律手段捍衛一個中國原則
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依法行使中央權力,依法保障高度自治,支持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保障內地與香港、澳門經貿關系發展和各領域交流合作,防範和反對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運用法治方式鞏固和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完善涉台法律法規,依法規范和保障兩岸人民關系、推進兩岸交流合作。運用法律手段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推進祖國和平統一。

⑤ 法院通過公正司法,司法公開,司法為民,滿足快遞員群體多遠司法需求

因為字數有限制,現簡要向您列明。若要看全部內容,您可以登陸中國法院網搜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法發〔2015〕3號)1.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2.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法院。3.推動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根據知識產權案件的特點和審判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知識產權案件審判規律的專門程序、管轄制度和審理規則。4.改革行政案件管轄制度。5.改革海事案件管轄制度。6.改革環境資源案件管轄制度。7.健全公益訴訟管轄制度。8.繼續推動法院管理體制改革。9.改革軍事司法體制機制。10.全面貫徹證據裁判原則。強化庭審中心意識,落實直接言詞原則,嚴格落實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發揮庭審對偵查、起訴程序的制約和引導作用。堅決貫徹疑罪從無原則,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進一步明確非法證據的范圍和排除程序。11.強化人權司法保障機制。12.健全輕微刑事案件快速機制。13.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14.完善民事訴訟證明規則。15.建立庭審全程錄音錄像機制。16.規范處理涉案財物的司法程序。17.改革案件受理制度18.完善分案制度。19.完善審級制度。20.強化審級監督。21.完善案件質量評估體系。22.深化司法統計改革。23.完善法律統一適用機制。24.深化執行體制改革。25.推動完善司法救助制度。26.深化司法領域區際國際合作。27.健全主審法官、合議庭案機制。選拔政治素質好、案能力強、專業水平高、司法經驗豐富的審判人員擔任主審法官。獨任制審判以主審法官為中心,配備必要數量的審判輔助人員。合議制審判由主審法官擔任審判長。合議庭成員都是主審法官的,原則上由承案件的主審法官擔任審判長。完善院、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擔任審判長參加合議庭審理案件的工作機制。改革完善合議庭工作機制,明確合議庭作為審判組織的職能范圍,完善合議庭成員在交叉閱卷、庭審、合議等環節中的共同參與和制約監督機制。改革裁判文書簽發機制。28.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案責任制。按照權責利相統一的原則,明確主審法官、合議庭及其成員的案責任與免責條件,實現評價機制、問責機制、懲戒機制、退出機制與保障機制的有效銜接。主審法官作為審判長參與合議時,與其他合議庭成員權力平等,但負有主持庭審活動、控制審判流程、組織案件合議、避免程序瑕疵等崗位責任。科學界定合議庭成員的責任,既要確保其獨立發表意見,也要明確其個人意見、履職行為在案件處理結果中的責任。29.健全院、庭長審判管理機制。明確院、庭長與其職務相適應的審判管理職責。規范案件審理程序變更、審限變更的審查報批制度。健全訴訟卷宗分類歸檔、網上案、審判流程管控、裁判文書上網工作的內部督導機制。30.健全院、庭長審判監督機制。明確院、庭長與其職務相適應的審判監督職責,健全內部制約監督機制。完善主審法官會議、專業法官會議機制。規范院、庭長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的監督機制,建立院、庭長在監督活動中形成的全部文書入卷存檔制度。依託現代信息化手段,建立主審法官、合議庭行使審判權與院、庭長行使監督權的全程留痕、相互監督、相互制約機制,確保監督不缺位、監督不越位、監督必留痕、失職必擔責。31.健全審判管理制度。發揮審判管理在提升審判質效、規范司法行為、嚴格訴訟程序、統一裁判尺度等方面的保障、促進和服務作用,強化審判流程節點管控,進一步改善案件質量評估工作。32.改革審判委員會工作機制。合理定位審判委員會職能,強化審判委員會總結審判經驗、討論決定審判工作重大事項的宏觀指導職能。建立審判委員會討論事項的先行過濾機制,規范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的范圍。除法律規定的情形和涉及國家外交、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復雜案件外,審判委員會主要討論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完善審判委員會議事規則,建立審判委員會會議材料、會議記錄的簽名確認制度。建立審判委員會決議事項的督、回復和公示制度。建立審判委員會委員履職考評和內部公示機制。33.推動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落實人民陪審員「倍增計劃」,拓寬人民陪審員選任渠道和范圍,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確保基層群眾所佔比例不低於新增人民陪審員三分之二。進一步規范人民陪審員的選任條件,改革選任方式,完善退出機制。明確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職權,完善隨機抽取機制。改革陪審方式,逐步實行人民陪審員不再審理法律適用問題,只參與審理事實認定問題。加強人民陪審員依法履職的經費保障。建立人民陪審員動態管理機制。34.推動裁判文書說理改革。根據不同審級和案件類型,實現裁判文書的繁簡分流。加強對當事人爭議較大、法律關系復雜、社會關注度較高的一審案件,以及所有的二審案件、再審案件、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案件裁判文書的說理性。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當事人爭議不大的一審民商事案件和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認罪的一審輕微刑事案件,使用簡化的裁判文書,通過填充要素、簡化格式,提高裁判效率。重視律師辯護代理意見,對於律師依法提出的辯護代理意見未予採納的,應當在裁判文書中說明理由。完善裁判文書說理的剛性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建立裁判文書說理的評價體系,將裁判文書的說理水平作為法官業績評價和晉級、選升的重要因素。35.完善司法廉政監督機制。改進和加強司法巡查、審務督察和廉政監察員工作。建立上級紀委和上級法院為主、下級法院協同配合的違紀案件查處機制,實現紀檢監察程序與法官懲戒程序的有序銜接。建立法院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依法規范法院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接觸、交往行為。36.改革涉訴信訪制度。完善訴訪分離工作機制,明確訴訪分離的標准、范圍和程序。健全涉訴信訪終結機制,依法規范涉訴信訪秩序。建立就地接訪督導機制,創新網路信訪機制。推動建立申訴案件律師代理制度。探索建立社會第三方參與機制,增強涉訴信訪矛盾多元化解合力。(五)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必須依託現代信息技術,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增進公眾對司法的了解、信賴和監督。到2015年底,形成體系完備、信息齊全、使用便捷的人民法院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和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台,建立覆蓋全面、系統科學、便民利民的司法為民機制。37.完善庭審公開制度。建立庭審公告和旁聽席位信息的公示與預約制度。對於依法應當公開審理,且受社會關注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已有條件范圍內,優先安排與申請旁聽者數量相適應的法庭開庭。有條件的審判法庭應當設立媒體旁聽席,優先滿足新聞媒體的旁聽需要。38.完善審判流程公開平台。推動全國法院政務網站建設。建立全國法院統一的訴訟公告網上平台和訴訟公告網站。繼續加強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網站建設,完善審判信息數據及時匯總和即時更新機制。加快建設訴訟檔案電子化工程。推動實現全國法院在同一平台公開審判流程信息,方便當事人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在線獲取審判流程節點信息。39.完善裁判文書公開平台。加強中國裁判文書網網站建設,完善其查詢檢索、信息聚合功能,方便公眾有效獲取、查閱、復制裁判文書。嚴格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實現四級人民法院依法應當公開的生效裁判文書統一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40.完善執行信息公開平台。整合各類執行信息,推動實現全國法院在同一平台統一公開執行信息,方便當事人在線了解執行工作進展。加強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力度,充分發揮其信用懲戒作用,促使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完善被執行人信息公開系統建設,方便公眾了解執行工作,主動接受社會監督。41.完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公開制度。完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和案件程序,確保相關案件公開、公正處理。會同刑罰執行機關、檢察機關推動網上協同案平台建設,對執法案和考核獎懲中的重要事項、重點環節,實行網上錄入、信息共享、全程留痕,從制度和技術上確保監督到位。建立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信息網,實現三類案件的立案公示、庭審公告、文書公布統一在網上公開。42.建立司法公開督導制度。強化公眾對司法公開工作的監督,健全對違反司法公開規定行為的投訴機制和救濟渠道。充分發揮司法公開三大平台的監督功能,使公眾通過平台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成為人民法院審判管理、審判監督和改進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43.完善訴訟服務中心制度。加強訴訟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完善訴訟服務大廳、網上訴訟服務平台、12368司法服務熱線。建立網上預約立案、送達、公告、申訴等工作機制。推動遠程調解、信訪等視頻應用,進一步拓展司法為民的廣度和深度。44.完善人民法庭制度。優化人民法庭的區域布局和人員比例。積極推進以中心法庭為主、社區法庭和巡迴審判點為輔的法庭布局形式。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完善人民法庭便民立案機制。優化人民法庭人員構成。有序推進人民法庭之間、人民法庭和基層人民法院其他庭室之間的人員交流。45.推動送達制度改革。推動建立當事人確認送達地址並承擔相應法律後果的約束機制,探索推廣信息化條件下的電子送達方式,提高送達效率。46.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繼續推進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等糾紛解決機制與訴訟的有機銜接、相互協調,引導當事人選擇適當的糾紛解決方式。推動在征地拆遷、環境保護、勞動保障、醫療衛生、交通事故、物業管理、保險糾紛等領域加強行業性、專業性糾紛解決組織建設,推動仲裁製度和行政裁決制度的完善。建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商事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推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立法進程,構建系統、科學的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47.推動實行普法責任制。強化法院普法意識,充分發揮庭審公開、文書說理、案例發布的普法功能,推動人民法院行使審判職能與履行普法責任的高度統一。(六)推進法院人員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必須堅持以審判為中心、以法官為重心,全面推進法院人員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努力提升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到2017年底,初步建立分類科學、分工明確、結構合理和符合司法職業特點的法院人員管理制度。48.推動法院人員分類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法官單獨職務序列。健全法官助理、書記員、執行員等審判輔助人員管理制度。科學確定法官與審判輔助人員的數量比例,建立審判輔助人員的正常增補機制,切實減輕法官事務性工作負擔。拓寬審判輔助人員的來源渠道,探索以購買社會化服務的方式,優化審判輔助人員結構。探索推動司法警察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司法行政人員管理制度。49.建立法官員額制度。根據法院轄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人口數量(含暫住人口)、案件數量、案件類型等基礎數據,結合法院審級職能、法官工作量、審判輔助人員配置、案保障條件等因素,科學確定四級法院的法官員額。根據案件數量、人員結構的變化情況,完善法官員額的動態調節機制。科學設置法官員額制改革過渡方案,綜合考慮審判業績、業務能力、理論水平和法律工作經歷等因素,確保優秀法官留在審判一線。50.改革法官選任制度。針對不同層級的法院,設置不同的法官任職條件。在國家和省一級分別設立由法官代表和社會有關人員參與的法官遴選委員會,制定公開、公平、公正的選任程序,確保品行端正、經驗豐富、專業水平較高的優秀法律人才成為法官人選,實現法官遴選機制與法定任免機制的有效銜接。健全初任法官由高級人民法院統一招錄,一律在基層人民法院任職機制。配合法律職業人員統一職前培訓制度改革,健全預備法官訓練制度。適當提高初任法官的任職年齡。建立上級法院法官原則上從下一級法院遴選產生的工作機制。完善將優秀律師、法律學者,以及在立法、檢察、執法等部門任職的專業法律人才選任為法官的制度。健全法院和法學院校、法學研究機構人員雙向交流機制,實施高校和法院人員互聘計劃。51.完善法官業績評價體系。建立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符合規律的法官業績評價機制,完善評價標准,將評價結果作為法官等級晉升、擇優遴選的重要依據。建立不適任法官的退出機制,完善相關配套措施。52.完善法官在職培訓機制。嚴格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堅持分類、分級、全員培訓,著力提升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法律適用能力和裁判文書寫作能力。改進法官教育培訓的計劃生成、組織調訓、跟蹤管理和質量評估機制,健全教學師資庫、案例庫、精品課件庫。加強法官培訓機構和現場教學基地建設。建立中國法官教育培訓網,依託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廣網路教學,實現精品教學課件由法院人員免費在線共享。大力加強基層人民法院法官和少數民族雙語法官的培訓工作。53.完善法官工資制度。落實法官法規定,研究建立與法官單獨職務序列配套的工資制度。(七)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力運行體系,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推動完善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的各項制度,優化司法環境,樹立司法權威,強化職業保障,提高司法公信力。到2018年底,推動形成信賴司法、尊重司法、支持司法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氛圍。54.推動省級以下法院人員統一管理改革。配合中央有關部門,推動建立省級以下地方法院人員編制統一管理制度。推動建立省級以下地方法院法官統一由省級提名、管理並按法定程序任免的機制。55.建立防止干預司法活動的工作機制。配合中央有關部門,推動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審判執行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按照案件全程留痕要求,明確審判組織的記錄義務和責任,對於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的批示、函文、記錄等信息,建立依法提取、介質存儲、專庫錄入、入卷存查機制,相關信息均應當存入案件正卷,供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查詢。56.健全法官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合理確定法官、審判輔助人員的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和工作標准。明確不同主體、不同類型過錯的甄別標准和免責事由,確保法官依法履職行為不受追究。非因法定事由,未經法定程序,不得將法官調離、辭退或者作出免職、降級等處分。完善法官申訴控告制度,建立法官合法權益因依法履職受到侵害的救濟機制,健全不實舉報澄清機制。在國家和省一級分別設立由法官代表和社會有關人員參與的法官懲戒委員會,制定公開、公正的法官懲戒程序,既確保法官的違紀違法行為及時得到應有懲戒,又保障其辯解、舉證、申請復議和申訴的權利。57.完善司法權威保障機制。推動完善拒不執行判決、裁定、藐視法庭權威等犯罪行為的追訴機制。推動相關法律修改,依法懲治當庭損毀證據材料、庭審記錄、法律文書和法庭設施等嚴重藐視法庭權威的行為,以及在法庭之外威脅、侮辱、跟蹤、騷擾法院人員或其近親屬等違法犯罪行為。58.強化訴訟誠信保障機制。建立訴訟誠信記錄和懲戒制度。依法懲治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無理纏訴行為,將上述三類行為信息納入社會徵信系統。探索建立虛假訴訟、惡意訴訟受害人損害賠償之訴。59.優化行政審判外部環境。健全行政機關負責人依法出庭應訴制度,引導、規范行政機關參加訴訟活動。規范司法建議的製作和發送,促進依法行政水平提升。60.完善法官宣誓制度。完善法官宣誓制度,經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任命的法官,正式就職時應當公開向憲法宣誓。61.完善司法榮譽制度。明確授予法官、審判輔助人員不同類別榮譽的標准、條件和程序,提升法院人員的司法職業尊榮感和歸屬感。62.理順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關系。科學設置人民法院的司法行政事務管理機構,規范和統一管理職責,探索實行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權和審判權的相對分離。改進上下級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機制,明確上級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部門對下級法院司法行政事務的監管職能。63.推動人民法院財物管理體制改革。配合中央有關部門,推動省級以下地方法院經費統一管理機制改革。完善人民法院預算保障體系、國庫收付體系和財務管理體系,推動人民法院經費管理與保障的長效機制建設。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收取的訴訟費、罰金、沒收的財物,以及追繳的贓款贓物等,統一上繳省級國庫。加強「兩庭」等場所建設。建立人民法院裝備標准體系。64.推動人民法院內設機構改革。按照科學、精簡、高效的工作要求,推進扁平化管理,逐步建立以服務審判工作為重心的法院內設機構設置模式。65.推動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加快「天平工程」建設,著力整合現有資源,推動以服務法院工作和公眾需求的各類信息化應用。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主要業務信息化覆蓋率達到100%,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分別達到95%和85%以上。

⑥ 哪種情況下可以向司法機關申請免律師費申訴

法律援助,是一種對或貧困或殘疾等一些孤苦無依的人在法律層面上提供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乍一聽起來,好像不管怎麼樣辯護都是免費的了,其實不然。因為經費等問題,有些法律援助是需要繳納一些起訴公費的。今天,華律網小編將為您解答法律援助免起訴費用的情形有哪些,該如何申請的問題。
一、法律援助免起訴費用的情形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華律網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二、如何申請

限於這些案件:請求國家賠償、給予社保待遇或者低保待遇,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支付勞動報酬,主張因見義勇為產生的民事權益。

應提供材料:身份證明,經濟困難的證明;與案件有關的材料。

三、關於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和規范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法律援助條例》以及其他相關規定,結合法律援助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辦理案件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申請法律援助:

(一)有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屬於一級或者二級智力殘疾的;

(二)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的;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

(四)案件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第三條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中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可以向辦理案件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第四條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按案件受理地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

⑦ 淄川區人民法院的現擁有法庭

洪山法庭是淄博市淄川區人民法院的五處派出法庭之一,位於淄川東部,現管轄洪山、太河、峨庄、寨里、黑旺五個鄉鎮,轄區面積331.48平方公里,人口16餘萬人,共計127個村(居)。轄區內大部分是山區,山區人口占轄區總人口的半數以上。轄區人傑地靈,物華秋實。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居、峨庄瀑布群、太河水庫等旅遊景點,法庭辦公地點現設在洪山鎮般陽東路255號。現有人員15人,其中審判員5人,執行員2人,書記員2人,法警1人,微機速錄員2人,其他人員3人,從事審判工作的人員中均是大專以上學歷,本科佔50%。法庭佔地面積240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550平方米。辦公樓中的一樓為審判區,二樓為辦公區,三樓為生活區,形成了三區分立的格局,審判區內有立案室、三個審判庭和兩個調解室,辦公區有法官辦公室、會議室、接待室,生活區有餐廳、休息室、讀書室、健身娛樂室等。法庭現有辦案用車2輛、微機6台、筆記本電腦1台、列印機3台,較好地保障了審判活動和巡迴審理的需要。
法庭自設立以來,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團結實干,廉潔自律,為轄區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社區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近五年來,法庭連年被區法院評為「先進單位」,2001年、2002年被團區委、團市委評為「青年文明號」,今年被市委政法委評為「五好政法單位」,2004年底被省高院授予全省首批「五化法庭」,2005年7月被市中院評為「全市優秀人民法庭」。先後有1人榮立個人二等功,10多人次被評為「優秀審判員」,3人被評為「辦案能手」、優秀「審判長」,法庭人員較高的審判業務水平,保證了案件質量。自2001年以來針對山區特點和法庭實際,大力開展便民訴訟服務,實行遠程網路立案、巡迴立案、預約立案等上門服務措施,實行巡迴審理,到事發現場、當事人家中調解、開庭,努力提高司法能力。在今後工作中,洪山法庭將認真貫徹上級的指示,按照人民群眾的要求,圍繞審判這個中心工作,全面搞好法庭建設,不斷探索服務山區、方便立案、訴訟的新途徑新方式,為全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司法保障。
淄川區人民法院商家法庭位於淄川西部,始建於1993年,1999年由原嶺子、商家、黃家鋪三處法庭合並而成。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設「一大兩小」審判庭及立案室、法官室等,現轄淄川經濟開發區和嶺子、商家兩鎮,轄區現有83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10.14萬人,面積172.3平方公里。
商家法庭現有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員8名,設庭長1人,副庭長2人,審判員、執行員及書記員、法警4人。全庭人員政治思想堅定,業務素質過硬,全部達到大學本科以上學歷。近年來,法庭堅持「公正與效率」主題,以「司法為民」為宗旨,審理了大量民商事案件,為轄區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努力,受到轄區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2003年被授予「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2004年被省高院命名為全省首批「五化法庭」,2005年7月被市中院評為「全市優秀人民法庭」。 雙楊法庭坐落於淄川區楊寨鎮政府駐地,是淄川區法院現有的五處人民法庭之一。法庭設立於1982年,管轄三處鄉鎮,70個自然村和居民委員會,轄區面積122平方公里,轄區人口16萬,流動人口4萬。雙楊法庭佔地面積2600餘平方米,擁有三層的審判樓一座和帶有接待室、圖書室、會議室、健身娛樂室、餐廳、伙房、宿舍、浴室的二層綜合樓一座,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另有160平方米草坪、20餘株觀賞樹木,審判區、辦公區和生活區三區分離。法庭現有正式工作人員8人,其中法官4人,法警1人,書記員2人,執行員1人,法庭現為副科級單位。多年以來,雙楊法庭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法庭職能,依法履行審判職責,牢牢把握「公正與效率」主題,全面提升司法能力,努力踐行「司法為民」宗旨,為轄區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突出貢獻。
雙楊法庭的案件調解率多年以來都保持在75%以上,特別是2004年,調解率達到了89%,全年結案553件,判決的只有61件,佔11%。所有判決案件中,只有5件上訴,且沒有一起發回重審和改判案件;案件的服判、息訴率達到98.7%。連續5年沒有發生一起涉法上訪、纏訴案件,審判效果明顯提高,審判周期大大縮短,平均審限只有27天,取得了最佳的司法效益,實現了辦案的法律效果和政治、經濟、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⑧ 如何解決影響司法公正的深層次問題

(一)自上而下完善司法體制的設置,正確解決司法地方化和司法行政化等影響獨立司法的現實問題,為依法獨立審判提供體制保障、經濟保障、法官資質保障及身份保障

司法獨立原則是指司法機關獨立於其他機關、團體和個人;司法機關行使其職權時,只服從法律,不受任何其他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它包括三個基本內容和「四個不」。三個基本內容:一是司法官獨立審批案件;二是司法機關有自己獨立的組織系統;三是法律對司法官的地位特設有保障條款。「四個不」是指不侵權、不介入、不施壓、不妄評。所謂不侵權是指不侵犯司法機關的管轄權。不介入,指不能違法進入司法程序干預司法裁決。不施壓,指禁止對司法官員和官署直接和間接施加某種壓力,以特定和不特定的不利性後果迫使5其按照施壓者的意思作出司法決定。不妄評,指在法律裁決作出可能影響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的報道和評論。6保證司法工作不受來自任何外界的干預和影響,以保障和維護法律崇高權威,是真正實現司法獨立的外部條件。客觀地講,我國的司法獨立制度與國際社會「司法獨立」制度在形式和內容乃至性質上有著較大差距。隨著我國加入WTO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司法獨立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如何結合我國國情,構建既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又能融會貫通司法獨立之內在精神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司法獨立模式值得商榷。筆者認為,我國的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不是基於西方的「分權說」,而是基於「職權分工說」。但是我們可以借鑒「分權說」中的某些合理因素。我們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西方的「三權分立」模式,但可以借鑒「分權說」中有利於司法公正的合理因素,並使之與我國國情緊密相結合,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司法獨立模式。

1、調整現行經濟利益結構,使法院擺脫對地方的物質依賴。國家財政撥出司法專項款,由中央統一開支各級司法機關的辦案經費、法官工資,福利等費用;司法機關的裝備、辦公用房等設施,由中央按統一的標准解決,切斷法院及法官在財、物方面對地方政權的依賴,同時也使各地司法機關的裝備、經費、辦公用房,法官工資、福利住房等不因地區的差異而懸殊過大。

2、建立垂直的法官任免體制:最高人民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免;最高人民法院的其他法官和軍事法院、鐵路運輸6法院等專門審判機構、高級人民法院的法官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免;其他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最高級別的法官由上一級地方人大任免,其餘法官一律由上一級地方人大常委會任免,以擺脫本級地方政權對法官的人事控制,從而杜絕因「行政命令」和「地方保護」而導致的司法不公。

3、保障法官的身份獨立。包括:(1)保證法院的行政領導必須由具有豐富的法律職業閱歷的法官擔任,嚴禁指派無法律職業資歷的人擔任法院行政領導職務。(2)確保法官的待遇從優。要使法官安心工作,不至於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出現腐敗,必須使其擁有適當的待遇。法官所享有的待遇必須與社會資源承受能力相適應,不能太高,但更不能太低。筆者認為,法官的待遇應當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待遇,雖然我國不實行「高薪養廉」。況且「高薪並非必然能夠養廉」,但是,我們應當避免法官因不廉而失去這份職位或因待遇受到必要的物質約束。(3)法官任職終身制,這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通行的做法。法官非因法定事由(如自願辭職,喪失工作能力,犯罪以及其他不適合繼續擔任司法官)及程序不得任免,以保持法官工作恆定狀態。(4)法官的懲戒和調動。在日常工作期間,法官不受到隨意懲處;建立法官懲戒標准;設置正當的懲戒程序;非經法定事由和程序,並徵得法官本人同意,法官不得隨意被調動。(4)確保法官及其家庭的安全。7由於法官的裁判,都會影響到某一方或者多方的利益,所以,國家應當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保障法官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7

4、理順和規范黨委、人大對審判的監督關系,創造使法官只服從法律的法治環境,保障司法獨立。任何權力若不受監督和制約,必然導致權力的濫用和腐敗,司法不獨立,受制於人,有礙司法公正;反之,如果司法獨立了,但不受監督制約,或者監督不力,也會出現司法專橫和審判權的濫用,這已為歷史所證明。為此,必須建立規范的監督關系體系,理順各種監督關系,尤其是理順和規范黨委、人大和新聞對審判的監督關系,以保障司法獨立。

(二)下大力提高法官隊伍素質,完善錯案追究和司法賠償制度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於它的執行,只有公正司法,才能樹立法律的權威,才能維護法律的尊嚴。法官作為法律的執行者,其能力素質決定了司法質量的高低,因此,不斷提升法官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司法能力,是人民法院永恆的課題。具體措施包括:1.大力強化業務培訓。按照法官專業化要求和實際工作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業務培訓和崗位技能練兵,打造「法律精英」隊伍。2.努力提高法官的職業道德水準。教育廣大法官不斷加強自身修養,規范司法行為,文明司法,謹言慎行,清正廉潔,遵守司法禮儀,嚴格約束業外活動,樹立公正司法、勤奮敬業、剛直不阿的良好職業形象。3.加強廉政建設。堅持經常性、有針對性地開展警示教育,引導廣大法官增強自律意識,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法官懲戒制度等各項制度,從源頭上遏制違法違紀行為。4.完善責任追究工作機制。細化責任追究辦法,強化對審判權、執行權的監督制約,防止濫用司法權,防止發生腐敗案件;完善案件管理機8制、崗位責任制,加大查處力度,重點解決查處失之於軟、追究不到位問題,純潔法官隊伍。5.加強案件質量評查,注重發現影響審判質效的深層次、實質性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建立常態化的案件質量評查機制,堅持定期評查、專項評查與重點評查相結合,堅持發現問題與改進工作相結合,堅持糾正錯誤與總結經驗相結合。

(三)理順和規范公眾輿論對審判的監督關系,以保障司法獨立

在新媒體日益普及的今天,公眾利用網路關注司法的熱情日益高漲,人民法院要正確對待群眾通過各種不同媒體表達的意願。一方面發布全面完整的權威信息及時化解矛盾、澄清事實,消除不良影響;另一方面要寬容對待、認真傾聽公眾的不同聲音,把微博、論壇作為和社會公眾之間增進了解、消除誤會的平台。81、變被動為主動,強力推進審判公開,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執法辦案和新聞宣傳是法院工作的兩駕馬車,兩者之間不應背道而馳。法院應當將網上辦公、數字法庭、裁判文書上網等作為制度固定下來,讓每一次公開庭審都成為法律宣傳的途徑,讓每一份裁判文書都成為生動的法律宣傳的素材。全方位、客觀公正地把法院的審判活動公開出來,切實做到不迴避、不躲藏、不遮掩,讓公眾實實在在地了解法院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2、加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堅持善待媒體、主動與媒體打交道的原則,積極與媒體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形成定期交流機制,與新聞界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以更開放的態度面對公眾,消除社會公眾對司法工作的隔閡,贏得更多理解和支持。3、妥善處置網路輿情,實現司法與社會的良性互動。在網路輿情處於萌芽階段時起就高度重視,堅決防止虛假信息誤導公眾。主動應對質疑和猜測,竭力搶占輿論制高點。4、規范各類媒體的報道行為,嚴格責任追究制度。法院審判工作有它自身特點,審判獨立是我國法律加以規定和保障的。新聞媒體對審判的監督應以遵守「罪從判定」為前提,以遵循真實性為原則。媒體對審判進行報道時,不得誤導公眾,不得引導審判機關的裁判結局,從而侵犯司法獨立。同時,媒體如果對正在審理的案件報道嚴重失實或者惡意進行傾向性報道,損害司法權威,違反法律規定,應當依法追究相應責任。

(四)改革信訪考評機制,重塑法院信訪工作機制

近年來,涉訴信訪工作在法院整體工作中占據了較大的份額,受種種因素影響和制約,法院雖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但是實際效果並不甚顯著,甚至一度陷入被動應對的尷尬境地,涉訴信訪已經成為困擾法院工作的痼疾。部分上訪人文化水平低,不理解或片面理解法律規定,不能接受法官及其它接待人員的答復和解釋,長期堅持無理申訴;也有一些上訪人在利己思想驅使下,不顧案件的實際情況,向對方當事人或者法院提出許多不切實際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走上纏訴纏訪之路。在收容遣送制度被取消以後,如何應對某些上訪人的過激、違法行為,尚未建立起相應的處置機制,對一些纏訪者尤其是採取過激甚至違法行為的上訪者難以處置。少數上訪人利用法律、制度上對申訴權利缺少制約的漏洞,無理糾纏,甚至辱罵法院信訪工作人員,影響法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建立符合實際情況的信訪制度,改革信訪考評機制,刻不容緩。1、做好《信訪條例》的宣傳工作,指導當事人按條例規定依法有序上訪。抓好條例配套措施的制定工作,對條例、現行規章制度和工作措施進行一次全面梳理和調整,使之與新條例相適應,使信訪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建立上下級法院及各接訪機關之間的信訪聯動,統一標准。上下級法院及各接訪機關接訪的原則不一,答復口徑不一,就會加劇當事人的越級訪。實行上下級法院信訪信息傳遞、反饋制度,對一些社會影響面大,疑難復雜的越級訪和重復訪,實行各級同堂會審,盡快給出一個終局結論。3、建立專家陪審團,對重大復雜案件提出專家意見。借鑒西方國家的陪審制度,建立由法學專家、教授及知名律師組成的專家陪審團,對於重大、復雜的案件,由專家陪審團陪審,並給出專家意見,一方面可以提升案件質量,另一方面也提高判決結果的說服力。4、改革處訪機制,改變平行部門或上級部門向法院轉辦或交辦案件的隨意性。對於信訪案件,有的部門或有關領導不懂或不顧案件的具體情況,不考慮能否進入再審程序或能否改判或有無審級限制等因素,直接簡單的批辦、交辦或督辦,轉辦。有些案件已不能夠進入再審程序或屬於上級法院受理而被駁回申訴,但有關領導或部門交、轉辦函成為申訴人手中的「令箭」,向法院申訴不休。5、改革信訪考核機制,依法處置無理訪。信訪工作「一票否決」使基層的有關單位和部門對信訪工作的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自身的主要職能,一到「敏感」時期,都要放下所有工作,全體動員反復排查,重點布防,「不能使一個漏網」,既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又影響了本職工作的正常開展。在具體工作中,抓穩控多,解決實際問題少,尤其是「信訪當事人屬地管轄」的規定,更使一些基層法院陷入既無權解決問題,又要承擔信訪工作責任的極為尷尬的境地,無奈之下只能採取「盯梢」、「利誘」、央求等甚為可笑之舉。這樣的後果只能平穩一時,並且助長了個別人員無理、無序信訪的囂張氣焰,從而使法院的涉訴信訪工作走進了惡性循環的怪圈。建議通過建立信訪聽證,劃分無理信訪與有理信訪,對於無理取鬧,纏訪鬧訪的,則依法嚴肅處理。

(五)開展法制教育,推進全民守法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的法治觀念也大大增強,但法律意識淡薄的現象依然存在,不懂法不守法不用法的事件還時有發生。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學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識」,「全民守法」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一個重要方面,應當引起高度重視。1、切實推進法制教育,加大普法宣傳的力度和廣度,創新普法形式,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在人民群眾中樹立法律意識,養成自覺守法、辦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行為習慣,造就一群被法律重塑的新型公民。真正下大力氣開展全民法律教育,以期從靈魂上重塑和改造那些歷來漠視法律的大多數民眾。要知道「真正的法治絕不僅僅在於冷冰冰的條文、威凜凜的法官、硬梆梆的警棍和空洞洞的判決,而是有一群被法律重新塑造過的新型公民,他們信仰法律,把司法獨立視為天理,並願意盡力去捍衛,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能說我們的法治建設真正成功了。」2、改革法學教育制度。法學教育在我國民主法制建設中,承擔著培養法律人才、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的重要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對於貫徹依法治國方略,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目前,我國法學教育的現狀與它應有的地位和作用還有差距,法學教育的「產品」—法學人才在政治、經濟、司法等各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尚不盡人意。因此,有必要從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略高度,提升法學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並從觀念和制度兩個層面為法學人才在各方面充分發揮作用創造有利條件。3、健全基層法律服務的組織機構、人員編制和管理制度,延伸法律服務的基層觸角。要盡快完善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訴求表達機制,發揮人大、政協、社會團體、行業協會以及大眾傳媒等的社會利益表達功能,依法有序完善來信、來訪、來電等訴求表達方式,暢通和拓寬社會訴求表達渠道,讓法律的陽光普照。

熱點內容
法人變更了還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22:45:01 瀏覽:485
關於黨支部上牆張貼的規章 發布:2025-01-11 22:11:03 瀏覽:146
在職法律碩士報名條件 發布:2025-01-11 22:10:51 瀏覽:764
醫生的診斷證明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1 22:04:02 瀏覽:647
江蘇省法律援助機構接待的來訪咨詢量 發布:2025-01-11 21:56:07 瀏覽:884
環境法律責任的內容包括 發布:2025-01-11 21:24:29 瀏覽:906
泰州法院颶風行動 發布:2025-01-11 21:24:21 瀏覽:349
行政法原則口訣 發布:2025-01-11 21:15:06 瀏覽:775
印度勞動法裁員補償 發布:2025-01-11 21:07:39 瀏覽:247
醫療機構器械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6:04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