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2012司法考試刑法

2012司法考試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5-09 17:12:31

❶ 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是否屬於司法考試大綱

您好:
2012年刑事訴訟法大綱法律法規目錄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因此,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是司法考試內容,應當重點掌握。
更多司法考試最新信息,請關注我們的網站。
祝您順利通過2012年司法考試!!

❷ 中公法考《刑法》考點,刑法的基本原則都有哪些

1、罪行法定原則。依據為《刑法》第3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內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容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2、罪行相適應原則。依據為《刑法》第5條: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據為我國《刑法》第4條: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❸ 本人要參加司法考試,請問怎樣學習刑法及

相對於其它部門法,刑法最重要特點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性強。針對這個特點,建議在復習司法考試的過程中,建議你要做到理論結合案例的學習方法。

刑法具有自身獨特的理論。從一般的刑法教材上,我們可以看出,刑法的理論分為總論和分論兩大塊,其中總論主要是刑法的理論部分,分論部分除了前半部分的罪狀、法條偏向於理論外,其他都是各個罪名和法定刑,偏向於實踐性。理論部分,我們不僅要從整體上把握刑法的理論體系,細節部分也不能錯過。具體來說,刑法最重要的理論構成部分,顯然是統領刑法理論的犯罪構成理論。我們知道,刑法是規定犯罪和刑罰的部門法,其中犯罪構成理論就是規定犯罪的部分。在這塊,理論性最強。一定要仔細研習犯罪構成的三階段新理論。
具體來說,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犯罪構成的主觀方面、認識錯誤是司法考試中的重點。
在犯罪停止形態這部分,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點,尤其是像涉及到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的區分問題,在共同犯罪中,比較重要的內容有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實行過限、共同犯罪中的部分中止以及共同犯罪人的種類和刑事責任。在罪數形態中,較重要的考點,像想像競合犯、牽連犯以及刑法分則特別規定的不適用數罪並罰的情形。
正當防衛這塊,一個重要的考點涉及到無過當防衛,或者稱特殊防衛。在刑法里,比較重要的考查的知識點,像死刑問題,剝奪政治權利的問題,緩刑、減刑、假釋、累犯、自首這些重要的刑法制度。
除了理論性,刑法也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獨角獸網校的老師建議我們,在刑法的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結合案例,把刑法案例結合到學習中。我們知道,刑法中具有很多經典案例,對於這些案例,一定要知道典型案子的來龍去脈,以及案子所具有的意義,並且把案例同前部分的理論聯系起來,達到理論和案例的結合。
在刑法分則當中,涉及到400多個罪名,但是從司法考試所要求的情況來看,重點要考查的罪名非常少。在侵犯財產罪這一章,要考查的罪名比較多,也比較集中。具體來說,像盜竊罪、詐騙罪、搶劫罪、搶奪罪、敲詐勒索罪、侵佔罪、挪用資金罪。其次就是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這一章,比較重點的罪名有綁架罪、故意傷害罪、強奸罪、拐賣婦女兒童罪。
在貪污受賄罪這一章,也涉及到比較重要的罪名,比如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賄罪。在瀆職罪當中,涉及到比較重要的是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徇私枉法罪。
在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中,涉及到較重要的罪名有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窩藏包庇罪、偽證罪。在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這一章,涉及到比較重點的罪名有信用卡詐騙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走私罪、侵犯知識產權罪。
在危害公共安全罪這一章,涉及到的有交通肇事罪、重大責任事故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國防利益罪和軍人違反職責罪,不屬於司法考試的重點內容,但是我在這里要提醒大家要注意一些罪名,在危害國家安全罪當中,比較重要的罪名包括間諜罪、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在危害國防利益罪這一章,值得引起注意的罪名有阻礙軍人執行職務罪。在軍人違反職責罪這一章中,值得注意的是戰時自傷罪、阻礙執行軍事職務罪。
在刑法分則當中,在毒品犯罪這一節所規定的「特別再犯」制度,具體的說,在犯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非法持有毒品罪以後,又犯毒品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在量刑這一塊,除了一些重要的量刑作為考試的內容之外,在卷四當中還有可能考查的,是刑法分則所規定的某些犯罪處罰的問題,關於這一點,在你復習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引起很大的疑慮。總之,你多聽老師講解就可以了。
在刑法分則中規定「絕對確定的死刑」,具體來說,劫持航空器致人重傷死亡,或者是航空器遭受嚴重破壞的,綁架者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故意殺害被綁架人的,拐賣婦女兒童情節特別嚴重的,實施貪污受賄行為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且情況特別嚴重的,這些情形都要處死刑。除此以外,還需要掌握盜竊罪的死刑適用,根據新刑法規定,僅適用盜竊金融機構、盜竊文物這些情形。搶劫罪當中,八種加重情形的死刑適用、故意傷害死刑適用,也是引起特別重視的。
在最近五年中,刑法在司法考試中,每年平均分值90分左右,基本就這些了,你在復習刑法時可以借鑒一下。

❹ 司法考試刑法怎麼高效復習

首先,刑法(民法也如此)固然具有上述特點,但沒必要所有的內容都復習,「眉毛鬍子一起抓」。畢竟必考、常考的考點就那麼多。比如很多考生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復習刑法分則第七章和第十章,但這兩章在司法考試中幾乎不考,考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這方面,根本沒有效率,更談不上效果,得不償失。
其次,刑法每年都有一些細微的變化,如每年都會通過一些新的司法(立法)解釋或刑法修正案,每年考察的分則罪名也可能會有所調整,而這一切都要等司法考試大綱出來之後才能見分曉。過早地復習,極有可能「誤入歧途」:不考的東西還在看,看的東西很多都不考,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再次,與其他科目一樣,刑法也存在著困擾眾多考生的「遺忘規律」這一問題。復習得過早,到後面可能已經全忘光了,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最後,過早地開始復習,「戰線」拉得太長,容易「疲勞」,最終導致「沖刺無力」。據我多年的觀察,很多復習的比較早的考生,到了7月和8月這個最關鍵的沖刺階段,往往會遭遇「聽什麼都懂,看什麼都會,但就是什麼題都做不對」的境地。須知,司考備戰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長跑」,切忌「前緊後松」。獨角獸老師曾說過,司法考試的復習計劃因人而異,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我那時候是在朋友的推薦下聯系了獨角獸司考網校,老師針對我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十分符合我的學習方案,在老師們的指點下學習,學得更快,理解更深,效果不錯,助我順利通過司法考試,大家不妨也去試試看吧!
與過早地開始復習刑法這一做法相反,有一些考生心存僥幸,認為刑法可以憑突擊「搞定」,持「一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就可以拿下刑法」這一想法的考生大有人在。這其實是另外一種極端的做法。客觀地講,就整個司法考試來說,任何科目都不是單單靠突擊就可以「搞定」的,這種不踏實、投機取巧的想法和做法,一定要杜絕。推薦大家每天看一看獨角獸獨家2016出版的司考地圖,它用思維導圖方式涵蓋了15個部門法,涵蓋了司法考試核心考點,我把它掛在牆上,每天臨睡前都瞅一瞅,忘記哪個考點時,立刻去司考地圖上視察。

❺ 司法考試刑法的重點罪名有哪些

司法考試刑法分則重點罪名
第一分考區 危害公共安全罪重點罪名

放火罪 投放危險物質罪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 劫持航空器罪 非法持有、私藏槍支罪 非法出租、出借槍支罪 交通肇事罪 重大責任事故罪

第二分考區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重要罪名

第一節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二節 走私罪

走私文物罪 走私貴重金屬罪 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其他貨物、物品罪

第三節 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虛報注冊資本罪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 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 為親友非法牟利罪

第四節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貨幣犯罪 高利轉貸罪 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違法發放貸款罪洗錢罪

第五節 金融詐騙罪

集資詐騙罪 貸款詐騙罪 信用卡詐騙罪 保險詐騙罪

第六節 危害稅收征管罪

逃稅罪 抗稅罪

第七節 侵犯知識產權罪

假冒注冊商標罪 侵犯著作權罪侵犯商業秘密罪

第八節 擾亂市場秩序罪

虛假廣告罪 合同詐騙罪 非法經營罪 強迫交易罪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第三分考區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重點罪名

故意殺人罪 過失致人死亡罪 故意傷害罪 強奸罪 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 非法拘禁罪綁架罪拐賣婦女、兒童罪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 誣告陷害罪 強迫職工勞動罪僱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 非法搜查罪 侮辱罪 誹謗罪 刑訊逼供罪 虐待被監管人罪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重婚罪 破壞軍婚罪 虐待罪 遺棄罪 組織未成年人進行違反治安管理活動罪

第四分考區 侵犯財產罪重點罪名

搶劫罪 盜竊罪詐騙罪 搶奪罪 侵佔罪 職務侵佔罪 挪用資金罪 敲詐勒索罪

第五分考區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重點罪名

第一節 擾亂公共秩序罪

妨害公務罪 招搖撞騙罪 妨害公文、證件、印章的犯罪 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聚眾斗毆罪尋釁滋事罪 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犯罪 賭博罪 開設賭場罪

第二節 妨害司法罪

偽證罪 妨害作證罪 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 窩藏、包庇罪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破壞監管秩序罪 脫逃罪

第三節 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罪

第四節 妨害文物管理罪

倒賣文物罪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

第五節 危害公共衛生罪

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非法組織賣血罪 強迫賣血罪 醫療事故罪 非法行醫罪

第六節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盜伐林木罪 濫伐林木罪

第七節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 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罪

第八節 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組織賣淫罪 強迫賣淫罪 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引誘幼女賣淫罪 傳播性病罪嫖宿幼女罪

第九節 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

製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傳播淫穢物品罪

第六分考區 貪污賄賂罪重點罪名

貪污罪 挪用公款罪 受賄罪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 行賄罪 介紹賄賂罪

第七分考區 瀆職罪重點罪名

濫用職權罪 玩忽職守罪 故意泄漏國家秘密罪 徇私枉法罪

❻ 2012司法考試 刑法怎麼復習

劉鳳科關於備戰2012司考之刑法復習方法(部分)
司法考試,是一種應試型的考試,考生學習的目的與教師授課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無限接近並把握命題的思想與規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藉助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合理運用各種復習材料。
就刑法的復習來說,可供利用的復習資料有三個,即歷年真題、基礎理論講義與法條。充分、有效地利用上述三個材料,是我們復習好刑法的基本保證。
一、合理利用歷年真題
很多考生在復習過程中不重視歷年真題的研究,只把歷年真題作為檢測自己復習效果的試金石,從而習慣性地把真題放到每年考試之前的一個月進行自我測驗。這種對真題的利用極不充分,根本沒有發揮出真題的價值。如果做真題只關注是否做對、是否記住了真題的答案,哪怕做了100次,也是沒有效果的。
歷年真題是集中體現命題思想和規律的材料,是考生復習當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同時,歷年真題也是檢驗講義、輔導書的觀點是否適合司法考試的標准。從考生開始准備復習參加司法考試,到最終走上考場,整個復習過程都要運用歷年真題,所以真題的利用時循環進行的,任何階段的復習過程中,都需要利用真題,在不同的復習階段,考生研究真題的效果也不一樣,
通過對真題的研究,考生應該盡量達到以下幾個層次:
(一)熟悉考題,把握命題考點
通過對真題的研究,熟悉命題中常考點、必考點,熟悉命題的基本特點和模式,例如把握具體考點的命題方向、視角,熟悉哪些知識點可能相互結合命題。
(二)做對真題,牢記正確答案
就刑法的真題而言,答案應以官方公布的為准,尤其是2006年之後的考題,官方公布的答案沒有問題。不要輕易否定官方答案,如果對官方答案提出異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自己的理論不能解釋真題而已。
(三)解剖真題,理解命題思路
研究真題,不要在意自己是否選對了答案。做錯了,多想想自己為什麼做錯,之所以犯錯,原因是什麼,以便下次針對同一問題,再也不要犯相同的錯誤。當然,做對了,也不是就放任不管,而是要多想想,這個題的考點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命題。換言之,無論對錯,都必須知道為什麼。
(四)舉一反三,掌握關聯考點
我們復習歷年真題,是為了應對當年的考試,如何在過去的考題與將要進行的考試之間架起一道溝通的橋梁,就是我們復習所要追求的目標。所以,在准確理解真題的考點之後,還要多想想,與該題考點直接、間接相關聯的知識點還有什麼。因為將來在針對同一個考點進行命題的時候,為了避免重復,命題者會選擇另外的視角或者換個說法、換個命題進行考核。
舉一例:
甲乙上山去打獵,在一茅屋旁的草叢中,見有動靜,以為是兔子,於是一起開槍,不料將在此玩耍的小孩打死。在小孩身上,只有一個彈孔,甲、乙所使用的槍支、彈葯型號完全一樣,無法區別到底是誰所為。對於甲、乙的行為,應當如何定性?(2008年延考試卷二第6題•D)
A.甲、乙分別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B.甲、乙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共同犯罪
C.甲、乙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同犯罪
D.甲、乙不構成犯罪
本題考點與思考路徑如下:
第一,故意、過失與意外事件的區分。甲、乙沒有認識到人的存在(「以為是兔子」),所以不成立故意殺人罪;甲、乙兩人的行為發生在山上茅草屋旁邊(「在一茅屋的草叢中」),行為人應該認識到有人的存在,所以不成立意外事件,而是過失行為。即本題中甲、乙兩人的行為都是過失行為。
第二,過失犯罪的相關理論。過失實行行為只有導致實際的侵害結果才能成立犯罪(過失行為屬於侵害犯),即必須證明其過失行為與實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我國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就是指的共同故意犯罪,過失行為之間不可能成立共犯,所以對甲、乙兩人的行為應該分別認定,相應地,也就不能適用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實行全部責任」原則。即本題需要論證究竟是甲還是乙的行為導致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
第三,存疑時有利於被告人的原則。本題中能夠證明一人的行為導致被害人死亡,但是卻不能證明究竟是甲還是乙的行為導致,那麼,根據疑罪從無、疑罪從輕的原則,甲、乙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都沒有因果關系。如果認定任何一人或者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那麼證據的證明力都達不到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存在冤枉無辜的可能性。
因此,本題的結論就是:甲、乙兩人的過失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在法律上不存在因果關系,不成立犯罪。ABC選項錯誤,D選項正確。

注意以下關聯考點:
1.如果甲、乙兩人都射中了被害人心臟等致命部位,即兩人的行為都能獨立導致被害人死亡,則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都有因果關系(即二重的因果關系)。甲、乙兩人則分別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
2.如果甲、乙兩人合作,共同過失行為(即一個過失行為)導致被害人死亡的,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兩人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屬於共同過失犯罪(注意:不是共同犯罪,也不需要認定為共同過失犯罪,按照各自的行為分別定罪處罰)
3.如果甲、乙兩人發現草叢中獵物旁邊還有小孩,仍然開槍,結果導致小孩死亡的:
(1)在甲、乙兩人存在共同故意的情形,無論誰導致了結果發生,無論能否查清誰的行為導致結果發生,根據「部分實行全部責任」原則,兩人都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共犯(間接故意)。
(2)在甲、乙沒有共同故意的情形,如果查清由其中一人導致死亡結果發生的,分別認定為故意殺人既遂與未遂;如果兩人行為競合在一起導致死亡結果發生的(即二重的因果關系),兩人都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如果無法證明是誰的行為導致結果發生,但能證明由一人的行為導致結果發生的,由於存在故意殺人罪的實行行為,兩人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
4.如果甲、乙的行為導致重傷結果,具體情形與結論參照上述原則。只是要注意,在同時故意傷害的情形下,如果導致一個輕傷,能證明由一人行為導致,但不能證明具體是誰導致,則甲、乙無罪(故意傷害輕傷的未遂不受處罰)。

二、法條利用:加重情節是出題點,與其他犯罪的關聯點是直接命題點
(一)直接針對法條表述進行考核時最近幾年命題的趨勢
例如,刑法第60條規定:「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償還得到,經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
(2009年試卷二第9題)關於沒收財產,下列那一項選項是正確的?其中D選項為「丁為治病向李某借款五萬元,一年之後丁因犯罪被判處沒收財產。無論李某是否提出請求,一旦法院發現該債務存在,就應當判決以沒收的財產償還」。根據刑法第60條規定,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經債權人主動請求,人民法院應予償還。如果債權人沒有主動請求,人民法院沒有義務主動提出以沒收的財產償還。所以D選項說法錯誤。
(2010年卷二第56題)關於沒收財產,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其中C選項為「甲因走私罪被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此前所負賭債,經債權人請求應予償還」。根據刑法第60條規定,經債權人請求應予償還的債務,僅限於沒收財產之前犯罪分子所負正當債務,而賭債屬於不正當債務,不屬於應予償還的范圍。
(二)加重情形(結果加重犯或者情節加重犯)是現在的命題要點
加重情形本身在法條中可能又被認定為氣他犯罪,所以是否成立加重情形,與罪數等問題聯系在一起。
例如《刑法》第328條第1條規定:「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四)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並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上述法條第(四)項加重情形就涉及盜竊罪、故意毀損文物罪、過失毀損文物罪與盜掘古墓葬罪的加重情形的區分問題。舉例如下:
甲盜掘國家重點保護的古墓葬,竊取大量珍貴文物,並將部分文物偷偷運往境外出售牟利。司法機關發現後,甲為毀滅罪證將剩餘珍貴文物損毀。關於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2010年試卷二第63題•ABD)
A.運往境外出售與損毀文物,屬於不可罰的事後行為,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盜竊罪論處
B.損毀文物是為自己毀滅證據的行為,不成立犯罪,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盜竊罪、走私文物罪論處
C.盜竊文物是盜掘古墓葬罪的法定刑升格條件,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損毀文物罪論處
D.盜掘古墓葬罪的成立不以盜竊文物為前提,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盜竊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損毀文物罪論處
根據《刑法》第328條第1款規定,行為人在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過程中,造成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中的珍貴文物等損壞的,成立盜掘古文物遺址、古墓葬罪的加重情形。但在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後,故意毀壞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中的珍貴文物或者名勝古跡的,則應實行數罪並罰。行為人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後,將其中的文物非法據為己有的(盜竊珍貴文物的),仍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論處,不再認定盜竊罪。

三、刑法理論:新舊理論在司法考試中的妥協
刑法理論上存在不同的犯罪構成理論,因為犯罪構成要素基本一致,但各要素之間的組合方式不一樣,即體系化不一樣,這導致認識思路和判斷順序存在差別。這主要屬於方法之爭,絕大多數的結論仍然一致。但是方法之間在科學性、合理性、效率性、便捷性上存在區別。司法考試命題不會針對不同犯罪論本身進行考核。
(一) 掌握不同學說
有的考點,需要考生掌握不同的學說,掌握不同學說得出的不同結論。
例如,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中的對象錯誤、打擊錯誤,存在具體符合說與法定符合說的分歧,要求考生理解兩種不同學說及其結論。
再如,因果關系錯誤的事前故意的情形,理論上有不同的觀點。試舉一例:
趙某殺害錢某,以為錢某已經死亡,便將錢某「屍體」縛重扔入河中。經鑒定,錢某系溺水死亡。
趙某致錢某死亡的事實,在刑法理論上稱為什麼?刑法理論對這種情況有哪幾塊處理意見?你認為應當如何處理?為什麼?(2010年卷四刑法案例分析題)
本案屬於典型的事前故意的情形。
刑法理論上對這種情況有四種處理意見,其中第四種觀點合理。
觀點一,行為人的第一行為成立故意殺人未遂,第二行為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認為成立想像競合犯,有人主張成立數罪。但這種觀點存在疑問:因為行為人以殺人的故意殺害了所要殺害的人,卻成立殺人未遂,違反了社會的一般觀點。
觀點二,如果在實施第二行為之際,對於死亡持未必的故意(或間接故意),則整體上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如果在實施第二行為之際,相信死亡結果已經發生,則成立故意殺人既遂與過失致人死亡罪。但這種觀點也存在疑問:因為行為的客觀事實完全相同,只因行為人是否誤信結果發生,來決定是否將行為人分割為兩個行為,缺乏理由。
觀點三,將兩個行為視為一個行為,將支配行為的故意視為概括的故意,只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但這種觀點同樣存在疑問:這一學說有歪曲事實的嫌疑。
觀點四,將前後兩個行為視為一體,視為對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處理,只要因果關系的發展過程是在相當的因果關系之內,就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在這種場合,第一個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並未中斷,即仍應肯定第一行為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且現實所發生的結果與行為人意欲實現的結果完全一致,故應以故意犯罪既遂論處。
(二) 新舊理論的取捨
1.傳統理論中不可能考到的學說。
如果傳統理論中的某中學說,在學界受到了主流觀點的強烈批判,對該觀點現在不可能進行命題。例如,如果某一行為在客觀上絕對不可能侵犯法益,傳統理論可能認為成立未遂,但該觀點受到主流理論學術理論的批判,該觀點現在就不可能出現在命題中了(當前觀點認為不成立犯罪)。
2.新舊理論都認可的理論,考試角度特殊。
如牽連犯中牽連關系的認定,按照傳統理論的觀點,既要求客觀上存在牽連關系,還要求主觀上也具有牽連關系,否則不成立牽連犯。例如,一年前甲為了狩獵盜竊槍支,一年後為了搶劫銀行實用該槍支,不成立牽連犯;但是,如果乙為了殺人而盜竊槍支,進而殺人的,則成立牽連犯。
而司法考試採取了不同的觀點,即成立牽連關系,不僅要求在客觀上、主觀上能認定牽連關系,而且這種關系在社會生活中還必須具有通常性:從經驗法則上判斷,具有牽連關系的兩個行為具有極高的並發性,即主張類型性的牽連關系,否則不成立牽連犯。例如,非法入侵住宅殺人的,成立牽連犯;但非法盜竊槍支後殺人的,不認定為牽連犯(雖然槍支經常用於殺人,但盜竊槍支並不是殺人的通常手段)。再如,偽造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可以認定為牽連犯;但盜竊軍車後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不應認定為牽連犯。
3.可能考核的新理論。
對於今年出現的一些刑法新理論,如果在學界被廣泛的認同,也會進入司法考試的命題范圍。畢竟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需要對法律做出符合社會的理解。社會在前進,理解在進步。例如,部分犯罪共同說的原理替代傳統的完全犯罪共同理論,就是刑法理論發展的體現。

總之,為應對司法考試而進行的復習,並非一個機械的記憶或者「背書」的過程,需要考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在思考過程中學會新知識。「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這是最好的註解,也是法律職業的必備素質。

❼ 准備參加2012年的司法考試,非法本專業,刑法分則如何復習可以選擇性(重點法條)的復習嗎

劉鳳科老師關於備戰2012司考之刑法復習方法
司法考試,是一種應試型的考試,考生學習的目的與教師授課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無限接近並把握命題的思想與規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藉助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合理運用各種復習材料。
就刑法的復習來說,可供利用的復習資料有三個,即歷年真題、基礎理論講義與法條。充分、有效地利用上述三個材料,是我們復習好刑法的基本保證。
一、合理利用歷年真題
很多考生在復習過程中不重視歷年真題的研究,只把歷年真題作為檢測自己復習效果的試金石,從而習慣性地把真題放到每年考試之前的一個月進行自我測驗。這種對真題的利用極不充分,根本沒有發揮出真題的價值。如果做真題只關注是否做對、是否記住了真題的答案,哪怕做了100次,也是沒有效果的。
歷年真題是集中體現命題思想和規律的材料,是考生復習當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同時,歷年真題也是檢驗講義、輔導書的觀點是否適合司法考試的標准。從考生開始准備復習參加司法考試,到最終走上考場,整個復習過程都要運用歷年真題,所以真題的利用時循環進行的,任何階段的復習過程中,都需要利用真題,在不同的復習階段,考生研究真題的效果也不一樣,
通過對真題的研究,考生應該盡量達到以下幾個層次:
(一)熟悉考題,把握命題考點
通過對真題的研究,熟悉命題中常考點、必考點,熟悉命題的基本特點和模式,例如把握具體考點的命題方向、視角,熟悉哪些知識點可能相互結合命題。
(二)做對真題,牢記正確答案
就刑法的真題而言,答案應以官方公布的為准,尤其是2006年之後的考題,官方公布的答案沒有問題。不要輕易否定官方答案,如果對官方答案提出異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自己的理論不能解釋真題而已。
(三)解剖真題,理解命題思路
研究真題,不要在意自己是否選對了答案。做錯了,多想想自己為什麼做錯,之所以犯錯,原因是什麼,以便下次針對同一問題,再也不要犯相同的錯誤。當然,做對了,也不是就放任不管,而是要多想想,這個題的考點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命題。換言之,無論對錯,都必須知道為什麼。
(四)舉一反三,掌握關聯考點
我們復習歷年真題,是為了應對當年的考試,如何在過去的考題與將要進行的考試之間架起一道溝通的橋梁,就是我們復習所要追求的目標。所以,在准確理解真題的考點之後,還要多想想,與該題考點直接、間接相關聯的知識點還有什麼。因為將來在針對同一個考點進行命題的時候,為了避免重復,命題者會選擇另外的視角或者換個說法、換個命題進行考核。
舉一例:
甲乙上山去打獵,在一茅屋旁的草叢中,見有動靜,以為是兔子,於是一起開槍,不料將在此玩耍的小孩打死。在小孩身上,只有一個彈孔,甲、乙所使用的槍支、彈葯型號完全一樣,無法區別到底是誰所為。對於甲、乙的行為,應當如何定性?(2008年延考試卷二第6題•D)
A.甲、乙分別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B.甲、乙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共同犯罪
C.甲、乙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同犯罪
D.甲、乙不構成犯罪
本題考點與思考路徑如下:
第一,故意、過失與意外事件的區分。甲、乙沒有認識到人的存在(「以為是兔子」),所以不成立故意殺人罪;甲、乙兩人的行為發生在山上茅草屋旁邊(「在一茅屋的草叢中」),行為人應該認識到有人的存在,所以不成立意外事件,而是過失行為。即本題中甲、乙兩人的行為都是過失行為。
第二,過失犯罪的相關理論。過失實行行為只有導致實際的侵害結果才能成立犯罪(過失行為屬於侵害犯),即必須證明其過失行為與實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我國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就是指的共同故意犯罪,過失行為之間不可能成立共犯,所以對甲、乙兩人的行為應該分別認定,相應地,也就不能適用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實行全部責任」原則。即本題需要論證究竟是甲還是乙的行為導致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
第三,存疑時有利於被告人的原則。本題中能夠證明一人的行為導致被害人死亡,但是卻不能證明究竟是甲還是乙的行為導致,那麼,根據疑罪從無、疑罪從輕的原則,甲、乙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都沒有因果關系。如果認定任何一人或者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那麼證據的證明力都達不到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存在冤枉無辜的可能性。
因此,本題的結論就是:甲、乙兩人的過失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在法律上不存在因果關系,不成立犯罪。ABC選項錯誤,D選項正確。

注意以下關聯考點:
1.如果甲、乙兩人都射中了被害人心臟等致命部位,即兩人的行為都能獨立導致被害人死亡,則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都有因果關系(即二重的因果關系)。甲、乙兩人則分別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
2.如果甲、乙兩人合作,共同過失行為(即一個過失行為)導致被害人死亡的,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兩人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屬於共同過失犯罪(注意:不是共同犯罪,也不需要認定為共同過失犯罪,按照各自的行為分別定罪處罰)
3.如果甲、乙兩人發現草叢中獵物旁邊還有小孩,仍然開槍,結果導致小孩死亡的:
(1)在甲、乙兩人存在共同故意的情形,無論誰導致了結果發生,無論能否查清誰的行為導致結果發生,根據「部分實行全部責任」原則,兩人都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共犯(間接故意)。
(2)在甲、乙沒有共同故意的情形,如果查清由其中一人導致死亡結果發生的,分別認定為故意殺人既遂與未遂;如果兩人行為競合在一起導致死亡結果發生的(即二重的因果關系),兩人都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如果無法證明是誰的行為導致結果發生,但能證明由一人的行為導致結果發生的,由於存在故意殺人罪的實行行為,兩人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
4.如果甲、乙的行為導致重傷結果,具體情形與結論參照上述原則。只是要注意,在同時故意傷害的情形下,如果導致一個輕傷,能證明由一人行為導致,但不能證明具體是誰導致,則甲、乙無罪(故意傷害輕傷的未遂不受處罰)。

二、法條利用:加重情節是出題點,與其他犯罪的關聯點是直接命題點
(一)直接針對法條表述進行考核時最近幾年命題的趨勢
例如,刑法第60條規定:「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償還得到,經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
(2009年試卷二第9題)關於沒收財產,下列那一項選項是正確的?其中D選項為「丁為治病向李某借款五萬元,一年之後丁因犯罪被判處沒收財產。無論李某是否提出請求,一旦法院發現該債務存在,就應當判決以沒收的財產償還」。根據刑法第60條規定,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經債權人主動請求,人民法院應予償還。如果債權人沒有主動請求,人民法院沒有義務主動提出以沒收的財產償還。所以D選項說法錯誤。
(2010年卷二第56題)關於沒收財產,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其中C選項為「甲因走私罪被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此前所負賭債,經債權人請求應予償還」。根據刑法第60條規定,經債權人請求應予償還的債務,僅限於沒收財產之前犯罪分子所負正當債務,而賭債屬於不正當債務,不屬於應予償還的范圍。
(二)加重情形(結果加重犯或者情節加重犯)是現在的命題要點
加重情形本身在法條中可能又被認定為氣他犯罪,所以是否成立加重情形,與罪數等問題聯系在一起。
例如《刑法》第328條第1條規定:「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四)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並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上述法條第(四)項加重情形就涉及盜竊罪、故意毀損文物罪、過失毀損文物罪與盜掘古墓葬罪的加重情形的區分問題。舉例如下:
甲盜掘國家重點保護的古墓葬,竊取大量珍貴文物,並將部分文物偷偷運往境外出售牟利。司法機關發現後,甲為毀滅罪證將剩餘珍貴文物損毀。關於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2010年試卷二第63題•ABD)
A.運往境外出售與損毀文物,屬於不可罰的事後行為,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盜竊罪論處
B.損毀文物是為自己毀滅證據的行為,不成立犯罪,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盜竊罪、走私文物罪論處
C.盜竊文物是盜掘古墓葬罪的法定刑升格條件,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損毀文物罪論處
D.盜掘古墓葬罪的成立不以盜竊文物為前提,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盜竊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損毀文物罪論處
根據《刑法》第328條第1款規定,行為人在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過程中,造成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中的珍貴文物等損壞的,成立盜掘古文物遺址、古墓葬罪的加重情形。但在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後,故意毀壞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中的珍貴文物或者名勝古跡的,則應實行數罪並罰。行為人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後,將其中的文物非法據為己有的(盜竊珍貴文物的),仍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論處,不再認定盜竊罪。

三、刑法理論:新舊理論在司法考試中的妥協
刑法理論上存在不同的犯罪構成理論,因為犯罪構成要素基本一致,但各要素之間的組合方式不一樣,即體系化不一樣,這導致認識思路和判斷順序存在差別。這主要屬於方法之爭,絕大多數的結論仍然一致。但是方法之間在科學性、合理性、效率性、便捷性上存在區別。司法考試命題不會針對不同犯罪論本身進行考核。
(一) 掌握不同學說
有的考點,需要考生掌握不同的學說,掌握不同學說得出的不同結論。
例如,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中的對象錯誤、打擊錯誤,存在具體符合說與法定符合說的分歧,要求考生理解兩種不同學說及其結論。
再如,因果關系錯誤的事前故意的情形,理論上有不同的觀點。試舉一例:
趙某殺害錢某,以為錢某已經死亡,便將錢某「屍體」縛重扔入河中。經鑒定,錢某系溺水死亡。
趙某致錢某死亡的事實,在刑法理論上稱為什麼?刑法理論對這種情況有哪幾塊處理意見?你認為應當如何處理?為什麼?(2010年卷四刑法案例分析題)
本案屬於典型的事前故意的情形。
刑法理論上對這種情況有四種處理意見,其中第四種觀點合理。
觀點一,行為人的第一行為成立故意殺人未遂,第二行為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認為成立想像競合犯,有人主張成立數罪。但這種觀點存在疑問:因為行為人以殺人的故意殺害了所要殺害的人,卻成立殺人未遂,違反了社會的一般觀點。
觀點二,如果在實施第二行為之際,對於死亡持未必的故意(或間接故意),則整體上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如果在實施第二行為之際,相信死亡結果已經發生,則成立故意殺人既遂與過失致人死亡罪。但這種觀點也存在疑問:因為行為的客觀事實完全相同,只因行為人是否誤信結果發生,來決定是否將行為人分割為兩個行為,缺乏理由。
觀點三,將兩個行為視為一個行為,將支配行為的故意視為概括的故意,只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但這種觀點同樣存在疑問:這一學說有歪曲事實的嫌疑。
觀點四,將前後兩個行為視為一體,視為對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處理,只要因果關系的發展過程是在相當的因果關系之內,就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在這種場合,第一個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並未中斷,即仍應肯定第一行為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且現實所發生的結果與行為人意欲實現的結果完全一致,故應以故意犯罪既遂論處。
(二) 新舊理論的取捨
1.傳統理論中不可能考到的學說。
如果傳統理論中的某中學說,在學界受到了主流觀點的強烈批判,對該觀點現在不可能進行命題。例如,如果某一行為在客觀上絕對不可能侵犯法益,傳統理論可能認為成立未遂,但該觀點受到主流理論學術理論的批判,該觀點現在就不可能出現在命題中了(當前觀點認為不成立犯罪)。
2.新舊理論都認可的理論,考試角度特殊。
如牽連犯中牽連關系的認定,按照傳統理論的觀點,既要求客觀上存在牽連關系,還要求主觀上也具有牽連關系,否則不成立牽連犯。例如,一年前甲為了狩獵盜竊槍支,一年後為了搶劫銀行實用該槍支,不成立牽連犯;但是,如果乙為了殺人而盜竊槍支,進而殺人的,則成立牽連犯。
而司法考試採取了不同的觀點,即成立牽連關系,不僅要求在客觀上、主觀上能認定牽連關系,而且這種關系在社會生活中還必須具有通常性:從經驗法則上判斷,具有牽連關系的兩個行為具有極高的並發性,即主張類型性的牽連關系,否則不成立牽連犯。例如,非法入侵住宅殺人的,成立牽連犯;但非法盜竊槍支後殺人的,不認定為牽連犯(雖然槍支經常用於殺人,但盜竊槍支並不是殺人的通常手段)。再如,偽造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可以認定為牽連犯;但盜竊軍車後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不應認定為牽連犯。
3.可能考核的新理論。
對於今年出現的一些刑法新理論,如果在學界被廣泛的認同,也會進入司法考試的命題范圍。畢竟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需要對法律做出符合社會的理解。社會在前進,理解在進步。例如,部分犯罪共同說的原理替代傳統的完全犯罪共同理論,就是刑法理論發展的體現。

總之,為應對司法考試而進行的復習,並非一個機械的記憶或者「背書」的過程,需要考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在思考過程中學會新知識。「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這是最好的註解,也是法律職業的必備素質。
參考書籍《三校名師講義》2012版

❽ 司法考試刑法需要把普通法條的具體刑期什麼的背下來嗎

  1. 刑法的具體刑來期在司法考試中,一般自不會重點考查,當然刑法中重點罪名的刑期是必須要記住的,如交通肇事罪等!一般考的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刑罰的追訴時效,還有在案例分析當中用的比較多!

  2. 一般的法條具體刑期,不要記,記也記不了那多,有個印象即可,甚至有的看都不用看!

❾ 2012年司法考試會考查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嗎刑事訴訟法修改的大嗎

當然會啊,一般在五六月份前(司法考試在九月份)的新出的法律和相關解釋都有可能涉及,刑事訴訟法這么重要,考的可能性非常大,我估計在你以後的復習中會感受到的。

❿ 2012年的司法考試,刑法關於犯罪構成採取的是三要件說,還是傳統四要件說

從10年開始 分的不是很清了,基本只是考察主觀方面、客觀方面

熱點內容
環境法律責任的內容包括 發布:2025-01-11 21:24:29 瀏覽:906
泰州法院颶風行動 發布:2025-01-11 21:24:21 瀏覽:349
行政法原則口訣 發布:2025-01-11 21:15:06 瀏覽:775
印度勞動法裁員補償 發布:2025-01-11 21:07:39 瀏覽:247
醫療機構器械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6:04 瀏覽:45
注會經濟法中擔保的時間 發布:2025-01-11 21:05:09 瀏覽:379
貴州保護條例 發布:2025-01-11 21:00:27 瀏覽:122
改年齡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20:48:30 瀏覽:370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的內容 發布:2025-01-11 20:12:40 瀏覽:399
建管所涉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20:07:44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