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私法
『壹』 關於民法中私法和公法的區別
公法、私法的劃分,始於羅馬法時代。而把這種劃分與經濟法聯系起來,則是現代社會的產物。我們面臨著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重大任務,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重新認識公法、私法劃分的價值及其對經濟法形成的影響。 一、劃分公法、私法的標准 1.幾種有代表性的見解 關於劃分公法、私法的標准,法學界看法不一,主要有如下幾種學說: 一為利益說(目的說),即以規定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為公法,規定私人利益的則為私法。 二為意思說(意志說),即以規定國家與公民、法人之間的管理服從關系的為公法,規定公民、法人相互之間的平等關系的則為私法。 三為主體說,即以規定國家或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作為主體一方或雙方的為公法,規定法律地位平等的主體的則為私法。 從上述學說中可以看出一定的共同性,這就是,社會生活中存在兩類不同性質的關系——平等主體之間的、不需要國家公權力參與的關系與不平等主體之間的、需要國家公權力參與的關系,於是產生了作為不同調整手段的公法、私法。 但上述任何一種學說都存在難以解決的某些問題。比如說,作為私法的民法既維護個體利益,也要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而作為公法的稅法既維護國家利益,也要維護個體利益,因而利益說就不確切。企業內部也有管理服從關系,國家機關之間也有平等關系,因而意思說就不全面。國家作為資產所有者(股東)參加的關系並非公法關系,同一級別的政府機關之間在法定職權范圍內發生的監督和制約關系並非私法關系,因而主體說就不嚴密。 2.可否按綜合說來劃分公法、私法 綜合上述各種學說,可否按照法律調整范圍和法律關系主體的特殊性,給公法、私法的區分確定這樣一個標准:公法關系屬於國家管理的事務,其主體至少有一方為代表公權力的國家機關或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私法關系屬於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事務,其主體各方法律地位平等。 假如這種綜合說能夠吸收上述各種學說的合理性而又避免了它們的局限性,那麼這個劃分標准大體還是可行的。 至於有人以為公法是指公有制的事物,私法是指私有制的事物,那是一種常識上的誤解。 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劃分公法、私法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1.為什麼重提公法、私法劃分的問題 過去由於受到蘇聯的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理論界對社會主義條件下劃分公法、私法的問題大都持否定的態度,或者採取迴避的辦法。引經據典往往就是列寧1922年說過的一段話:「目前正在制定新的民法。……我們不承認任何『私人的』東西,在我們看來,經濟領域中的一切都屬於公法范圍,而不是什麼私人的東西。」現在來看,當時的這種認識受到了單一的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的思想的影響。可惜列寧去世太早,沒有來得及深入研究社會社會的發展規律問題。蘇聯的網路全書、法學著作眾口一詞地指責公法、私法的劃分,認為那是資產階級的觀點,因此這個問題似乎已成公論。公法、私法的劃分在一定意義上確是模糊了法律的階級性,但它有沒有某些科學的成分呢?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思想逐步得到解放,實事求是地探討實際經濟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特別是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之後,許多法律問題提出來了:市場經濟的法律基礎是什麼?國家宏觀調控屬於什麼性質的法律規范?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究竟應以什麼作為基本結構?在此情況下,公法、私法劃分的問題重新擺上了法學論壇。 2.必須承認區別,正確劃分 資本主義最單純的因素是商品,馬克思正是從商品開始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結構的。一國法律制度的最單純的因素是具體規范,而任何一個規范或屬於公法、或屬於私法,所以我們應當從公法、私法兩類法律因素開始研究社會的法律結構。 (1)不同性質的社會經濟關系需要不同性質的實體法予以調整。實體法是規定實際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如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一般認為,前三類屬於公法,後一類屬於私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客觀存在著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經濟關系,反映在上層建築方面,成為不同性質的法律規范的調整對象。就經濟領域的法律調整而言,憑借國家權力對市場經濟關系進行干預的為公法,如宏觀調控;國家不直接介入,由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行決定相互權利義務關系的為私法,如訂立貨物買賣合同。恩格斯在分析資本主義的法律關系時指出:「如果說國家和公法是由經濟關系決定的,那麼不言而喻,私法也是這樣,因為私法本質上只是確認單個人之間的現存的,在一定情況下是正常的經濟關系」。 〔1〕 不同性質的經濟關系分別由公法、私法調整,公法立足於社會本位,私法立足於個體本位,這種劃分即使在社會主義社會也是能夠成立的。 (2)處理經濟關系的實體法不同,也影響到相關的程序法。具有行政性質的經濟糾紛適用行政訴訟,如稅務糾紛、罰款糾紛;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經濟糾紛則適用民事訴訟或民間性質的仲裁,如合同糾紛、消費者權益糾紛。 (3)處理經濟糾紛的機構亦有管轄的分工。外國的行政法院、中國法院的行政審判庭,受理行政性質的案件;外國法院的民事、商務審判庭和中國法院的民事、經濟審判庭,受理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糾紛案件。 (4)最後,公法、私法調整不同的經濟關系,產生不同的法律效果。公法中實行法定原則(但行政機關在法定的許可權范圍內可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公法規定不得被私人約定所變通;私法中既實行法定原則,也實行約定原則,若是強制性規范,法定優於約定,若是任意性規范,約定優於法定。公法關系中的行政權力是不能放棄的,但行政相對人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私法關系中當事人雙方都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但以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為限。 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劃分公法、私法的根本意義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法、私法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它們作出適當的區分也是必然的。過去搞計劃經濟,公法掩蓋了或者說取代了私法關系;現在搞市場經濟,應當恢復私法的本來面目,因為市場經濟關系的基礎在於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社會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過程中發生的關系。 公法和私法兩種因素是現代社會法律制度的基本結構。私法的實質是保障合法權利問題,公法的實質是正確運用權力(准確地說是公權力即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問題。換言之,是關於「民本位」和「官本位」的關系的問題。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既要有私法,又要有公法,而且可以說直接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體系是以私法為基礎,以公法為主導的,許多經濟法律正是公法因素與私法因素的結合體。國家調控市場、市場引導企業、企業自主經營,從法律角度上考察,正是公法、私法兩種因素分別作用和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必須承認公法、私法的區別並正確劃分它們的界限。有些學者將問題提得更加尖銳,認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要求以承認公法與私法得區分並真正確劃分公法與私法為前提。」〔2〕的確,政府的職能和行為的規范化,企業(公司)的組織和行為的規范化,莫不與法律的科學性相關。公法、私法的劃分和組合是法律的 科學性的集中表現,應當成為一門高層次的管理科學。 參考資料 http://www.jcrb.com/zyw/n560/ca359221.htm
希望採納
『貳』 民法是私法,除民法之外還有那些是私法,但又不包括在民法中的法律部門
經濟法不能完全抄說是公法性質。私法調整自然人之間或法人間的社會關系。給你個網址www.privatelaw.com
『叄』 民法的私法性質有什麼表現
1.調整的主體復平等。例如合同的制雙方地位相當。
2.意思自治,只要雙方達成一致即可形成有效的民事法律關系。(法無禁止即許可)
3.追究責任的形式通常為繼續履行、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形式,而不是由國家機關執行的罰款、拘留、監禁等強制措施。
『肆』 民法的私法性質有什麼表現
民法的私法性質的表現:
1、從主體方面來看,民法作為私法其適用版的主體都是平等主體;而公法權適用的主體總有一方是國家。
2、從內容來看,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這是私法的主要特徵。
3、從所遵循的原則方面來看,民法作為私法的主要精神是遵循「意思自治」原則,即「法不禁止即合法」;而公法則正好相反。
(4)民法私法擴展閱讀:
掌握民法性質在民事立法中的作用
當事人地位平等是民事立法的第一要義。這意味著當事人地位平等是民法調整關系的本質所在,離開此基點就無真正意義的民法。但平等目的在於實現自由(我國民法稱自願)。
平等是自由的基礎或前提,自由是平等的具體表現和結果,而私法自治或意思自治則是自由的題中之意,其真諦是尊重選擇,其基本點則是自主參與和自主責任。
當事人可依自己意思和理性判斷,去設計生活,管理事務,形成各種私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由此說明,無當事人地位平等就無自由意志的體現(即無意思自治),任何以犧牲自由為代價的平等,都不是真正的平等,而無自由也就無權利存在的必要。
『伍』 國際私法與民法的關系
區別:
1.調整對象不同。國際私法調整涉外民事關系,即跨國自然人和法人之間的人身關系和專財產關系,一般不包屬括國家、經濟組織之間的經濟關系;民法調整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2.主體不同。自然人、法人 VS. 自然人、法人、國家、國際組織
3.法律淵源不同。
4.調整方法。 間接 VS. 直接
『陸』 民法是完全私法嗎
一般說民法是私法,但是並不是說民法裡面的所有規定都是私法性質的,也有關於國家的強制性規定。
『柒』 在我國現實條件下強調民法的私法屬性有何意義
私法是相對公法來說的。一般認為,有公權力機關以公權力介入時,是公專法關系;反之,沒屬有公權力機關介入,或公權力機關只是簡單地購買貨物都是司法關系。
過去我國計劃經濟,有經濟法而無民法,公民的私產沒有權利保證,對自己的財產沒有處分的權利(交換、買賣等)
私法屬性體現「自治」和「平等」,對於國家權力的猖獗予以警惕和限制。也就是說,可以自己處分自己的財產和權利,可以自由地訂立、履行合同,自由地結婚生子;平等地面對債權人和公權力機關,不致受辱。
計劃經濟時憑糧票買糧,很多地方買輛處的店員都是大爺,頤指氣使,百姓進店領糧需要點頭哈腰,毫無尊嚴;全國模範飯店裡的標語是「不打罵顧客」,在沒有模範店之前和剛有模範店之時,顧客之恥辱不言自明。
即使現如今,還有很多地方私法自治不能完全貫徹,主要是公權力的濫用。無論是行政內部問題還是狐假虎威,歸根到底都是私權利的不圓滿和公權力缺少限制所致。民法中強調私法屬性的中重要性,我想應該也是不言自明了。
『捌』 民法是公法還是私法
無可否認,來民法中的確存自在著些許的公法成分,但就總體來說,民法屬於傳統意義上的私法。從羅馬法時代開始,民法就成為了私法的代名詞。
公法:主要調整國家和普通個人之間關系的法律,包括:憲法,刑法,行政法等;
私法:主要調整國家的公民個人之間的平等法律關系,包括:民法、商法等。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使您滿意。
『玖』 民法為什麼是私法
民法就是調來整平等主源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人身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依據《民法總則》第二條: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第三條: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第四條: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拾』 如何理解民法是私法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這里所說的主體包括:自然人、版法人、其他組織。權
想要知道某種法律是私法還是公法關鍵看它調整的是怎樣的法律關系。公法調整的是公權利與私權利的對抗,而私法調整的是私權利和私權利的對抗。例如:刑法就是公法,當檢查院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對犯罪嫌疑人提起上訴時,其行使的是公權利,是國家與犯罪嫌疑人之間的對抗。好了,你再運用你所學的知識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