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城旦刑法

城旦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5-10 07:15:38

1. 古代刑法中有「髡鉗為城旦舂」,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髡,指剃光犯人的頭發和胡須,是古代一種恥辱刑
鉗,指頸上套著鐵圈(刑具)
城旦舂是一種徒刑,是指男犯築城,女犯舂米,但實際從事的勞役並不限於築城舂米

2. 秦律中黥刑黥為城旦,什麼叫城旦

  1. 城旦是秦漢時的一種刑罰名。服四年兵役,夜裡築長城,白天防敵寇(站崗)。

  2. 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裴駰集解:「如淳曰:《律說》『論決為髡鉗,輸邊築長城,晝日伺寇虜,夜暮築長城』。城旦,四歲刑。」

  3. 《秦始皇本紀》出自《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作者司馬遷。這篇本紀以編年記事的形式,記載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動和所發生的重大事件,條理清晰,內容豐富,真實地反映了秦朝建立前後四十年間風雲變幻的歷史場面。

3. 秦"黥為城旦"是什麼刑罰

黥;又稱墨刑,其法是以刀刻鑿人面(體)再用墨塗在刀傷創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漢以前,墨刑主要施於犯人面、額之上,適用於較輕罪犯;以後,墨刑間或有之,主要用於選奴、竊盜和輔助刑。

城旦;為男子修城牆之刑,它是秦朝的勞役刑之一,城旦是指強制男性犯人早起去修築城牆的苦役.

4. 古代的殘忍刑法都有哪些

秦朝形成了一套包括生命刑、身體刑、勞役刑、流放刑、恥辱刑、身份刑在內的刑罰體系。秦以刑罰種類繁多,手段殘酷而著稱,對後世刑制產生了較大影響。具體而言,秦之刑名有:

(一)生命刑

即死刑。秦代執行死刑的方式多達二十餘種,較有代表性的包括:

1.具五刑。是一種與肉刑結合使用的死刑。據記載,具五刑的施行程序是先黥面,後割鼻,再斬左右腳,又用笞杖打死,最後割掉首級,並將屍骨剁成肉醬示眾。

2.定殺。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解釋說:"生定殺水中之謂也"。即把人活著投入水中淹死。
3.阬。即活埋,秦始皇曾把反對其政策的四百餘名儒生"皆阬之咸陽"。
4.族。即一人犯罪而牽連其親族,犯罪者與親族一起被處死。
5.車裂。即將受刑者的頭和四肢分別掛在五輛馬車上,然後驅馬向五個方向各自拉動,以支解屍體。

(二)肉刑

即身體刑,肉刑是殘害受刑者身體的刑罰。秦時主要使用的肉刑有笞、墨、劓、斬左右趾、宮數種。秦時肉刑既可單獨使用。又可以與勞役刑結合使用。

(三)勞役刑
即強制犯人勞動的刑罰,相當於後世的徒刑。秦代勞役刑主要有如下幾種:
1.城旦、舂。
男犯為城旦,從事築城的勞役;女犯為舂,人事舂米的勞役。這是秦朝時最重的勞役刑。《漢舊儀》記載:"城旦者,治城也。女為舂,舂者治米也。"
2.鬼薪、白粲。男犯為鬼薪,女犯為白粲。根據《漢舊儀》記載,所謂"鬼薪"是強制男犯去山中砍柴以供宗廟祭祀之用。所謂"白粲"是強制女犯擇米,以擇出的白米供宗廟祭祀之用。鬼薪、白粲應是服較城旦、舂輕一等的勞役。
3.司寇、作如司寇。男犯為司寇,即伺察寇賊,從事這種工作往往去邊疆,邊服勞役,邊防外寇。女犯為作如司寇,根據女犯的生理特點,不宜讓其到邊疆服役,故允許其在內地從事相當於司寇的勞役。
4.侯。強制犯人到邊地充當斥侯,伺察敵情。
5.隸臣妾。將男女罪犯或家屬罰作官府奴婢,為國家服各種勞役或雜役。《漢書》記載:"男子為隸臣,女子為隸妾。"秦時隸臣妾為終身刑徒。
6.罰作、復作。男犯為罰作,女犯為復作。罰作是強制男犯去邊境地區戍守,女犯則去官府服勞役。

(四)財產刑

財產刑是剝奪犯人財產的刑罰,秦代的財產刑主要是貲、贖、沒和收等幾種。
1. 貲。
是判處犯人繳納財物或以勞役抵償的刑罰。
睡虎地出土的秦律中的貲刑主要有三類:
一類是貲金;
一類是貲物,主要是貲甲或貲盾;
一類是貲勞役,
對那些無力承擔所貲之甲或盾的犯人,則允許其以用勞役抵償。
2.贖。
贖刑與貲刑不同,貲刑是依法判處罪犯交納一定財物的刑罰,而贖刑則是允許罪犯以交納法定的財物代替已經判處的刑罰。
從秦簡看,當時贖刑可贖免的刑罰范圍相當廣泛,有贖死、贖宮、贖耐、贖劓、贖遷,等等。
3. 沒和收。
"沒"是把罪犯的財產由國家強制充公。
"收"分為沒收財物和沒收人口兩個方面。
(五)身份刑
身份刑是剝奪犯法者的爵位、官職等政治身份的刑罰,其刑名有"奪爵""廢"等。
1.廢。廢除違法者官籍永不敘用的處罰,秦時稱受廢刑免官者為廢官,"任廢官為吏,貲二甲。"
2.奪爵。消除違法者的爵位,剝奪其特權。
(六)遷刑
"遷"是判處犯人去指定地區(一般是邊遠地區)服役的刑罰,是一種流放刑。秦簡《傅律》雲:"百姓不當老,至老時不用請,敢為詐偽者……皆遷之。"遷與後世的流刑相近,但流刑重於徒刑,而秦代的遷刑則輕於徒刑(勞役刑)。被判遷刑者,其家屬多隨遷。

(七)恥辱刑

恥辱刑是一種事宜侮辱性質的刑罰,在秦代主要指髡、耐等象徵肉刑的刑罰。
1. 髡。
系一種剃除受刑者頭發的刑罰。秦時髡刑常與勞役刑結合使用,如髡鉗城旦舂等。
2. 耐。
輕於髡,為一種剃除受刑者鬢須的刑罰。秦時耐亦主要與勞役刑結合使用,如耐為隸臣等。
也有學者認為,秦朝主要刑名為死刑、肉刑、作刑(徒刑)、遷、貲(財產刑)以及誶六種,其中誶,就是訓誡。從出土秦簡來看,多用於輕微犯罪的官吏。如《效律》規定:"計較相謬也,自二百二十錢以下,誶官嗇夫。"又見《法律答問》:"甲賊傷人,吏論以為斗傷人。吏當論不當?當誶。"

5. 古代秦始皇設定的六種刑法分別是什麼

秦的刑罰——
一、刑、耐、黥、完、罪
二、刑罪——肉刑
三、勞役刑
四、貲刑——財產刑
五、贖刑——另一種財產刑
六、死罪——死刑
刑罰體系
秦政權在沿襲先秦刑罰體系的基礎上,又有一些新的發展和改進。其最突出的特點,是身體刑的適用范圍開始縮小,勞役刑和財產刑的使用有所增多。 生命刑即剝奪罪犯生命的死刑。其執行方式還很不規范,約有一二十種之多,且相當殘酷,較典型的如:
(1)具五刑,即先施加黥面、劓鼻、斬左右趾等肉刑,再用笞杖活活打死,然後梟首示眾,並將屍骨剁成肉醬;有誹謗謾罵行為者,還要割去舌頭。
(2)車裂,即用五匹馬將頭顱、四肢與身體撕裂。
(3)鑿顛,即鑿擊頭頂的處決方式。
(4)抽脅,即抽取肋骨的處決方式。
(5)鑊烹,即用大鍋將人煮死。 身體刑即殘害犯罪者肢體器官的肉刑,是僅次於死刑的酷刑。
秦政權基本保留了先秦時期的黥、劓、斬左右趾、宮等肉刑,並常與勞役刑復合使用,如黥劓以為城旦、斬左趾又黥為城旦等。 勞役刑即限制罪犯自由並強制從事勞役的徒刑。秦朝勞役刑的使用相當廣泛,在修築長城、建造宮殿和陵墓等許多土木工程建設中,都有大批勞役刑徒。當時的勞役刑名目繁多,基本形成了一套由重到輕的勞役刑體系:
(1)城旦、舂。男犯為城旦,主要服築城等苦役;女犯為舂,主要服舂米等雜役。《漢書》卷二《惠帝紀》注引應劭曰:「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
(2)鬼薪、白粲。男犯為鬼薪,主要為宗廟砍柴供祭祀等使用;女犯為白粲,主要為宗廟擇米供祭祀等使用。《漢書·惠帝紀》注引應劭曰:「取薪給宗廟為鬼薪,坐擇米使正白為白粲。」
(3)隸臣、隸妾,即罰作官府奴婢。「男子為隸臣,女子為隸妾。」
(4)司寇、候,即強制犯人在邊地伺察寇盜,警戒敵情。
秦政權的恥辱刑主要有:
(1)髡刑,即強制剃除鬢發胡須。《說文解字·髟部》:「髡,剃發也。」
(2)耐刑,即強制剃除鬢毛胡須而保留頭發,故輕於髡刑。耐字本作耏。《說文解字·而部》:「耏,罪不至髡也。」

身份刑即剝奪違法者官職爵位等身份地位的刑罰,主要刑名有:
(1)廢刑,即廢除官籍,開除公職,終身不得重新敘用。
(2)奪爵,即削奪爵位,剝奪其特權地位。
財產刑即罰沒財產之類的處罰,主要刑名有:
(1)貲刑,是繳納財物或以勞役抵償的刑罰。說文解字·貝部》稱:「貲,小罰以財自贖也。」貲刑種類很多,分為貲布、貲盾、貲甲、貲徭、貲戍等。布是一種貨幣,盾是盾牌,甲是鎧甲,徭指徭役,戍指戍邊,故貲刑有罰金、罰物、罰役之別。
(2)贖刑,即以銅、盾、甲等財物或力役贖抵原定刑罰,包括贖耐、贖遷、贖黥、贖宮、贖死等多種名目。
(3)沒刑,即沒收財產充入官府。 流放刑是強制被流放者遷徙到指定地區,不準擅自遷返原處的刑罰,包括遷、徙、謫等不同刑名。
按流放原因和被流放者的性質,可分為三種情況:
(1)有罪流放,即對罪犯直接處以流放刑。如當時有「秦法,有罪遷徙之於蜀漢」 的規定。
(2)赦罪流放,即對死刑犯減死後的處置。如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赦罪人遷之穰」;二十七年,「赦罪人遷之南陽」等,即屬此類。
(3)無罪流放,即對威脅統治或危害社會者實施的處罰。如「秦既滅韓,徙天下不軌之民於南陽」.

6. 其中「安得司空城旦乎」是什麼意思

是「安得司空城旦書乎?」
司空是古代的三司之一,既司徒 司空 司馬
一般是指管刑法的官員 。
城旦書就是指刑法
所以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說:「怎麼比得上刑部官員的律令呢?「
說得是竇太後喜歡黃老學說,就找當時的大儒轅固生,讓他來講講《老子》,結果轅固生說:「老子只不過是普通人的言論罷了。」太後就大怒道:「《老子》當然比不過你們儒家的經典律令咯!」
【這里的司空城旦書是虛指儒家經典】

7. 中國古代的殘忍刑法有哪些

1、剝皮:剝的時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

2、腰斬:由於腰斬是把人從中間切開,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會一下子就死,斬完以後還會神智清醒,得過好一段時間才會斷氣。

3、車裂:即五馬分屍,很簡單,就是把受刑人的頭跟四肢套上繩子,由五匹快馬拉著向五個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塊。記得商鞅就是受五馬分屍之刑。

4、俱五刑:把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和一,即「大卸八塊」,通常是把人殺死以後,才把人的頭、手腳剁下來,再把軀干剁成三塊。

5、凌遲:最早是把人殺死之後再剁成肉醬,稱為「醢」,受過此刑的記得有子路,還有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

8. 《夜宴》中的黥刑是什麼樣的刑法

黥刑:又叫墨刑,就是在犯罪人的臉上刺字,然後塗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標志,以後
再也擦洗不掉。如秦末農民起義英雄之一的英布,曾被秦始皇處以黥刑。因此《史記》
中稱他為「黥布」,他的傳記就叫《黥布列傳》。

9. 什麼是城旦舂鬼薪白粲希望得到具體形象的解答,有案例更好!非常感謝

城旦,「秦漢時的一種刑罰。《史記·秦始皇本紀》:『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如淳引《律說》註解:「論決為髡鉗,輸邊築長城,晝日伺寇虜,夜暮築長城。」(《辭源》)《辭海》中同樣有「城旦」這一詞條,注釋引文與《辭源》相同。
舂,「古代對一種女奴的稱謂,因被強迫從事舂米,故名。《墨子·天志下》:『丈夫以為仆、圉、胥靡,婦人以為舂、酋。』《周禮·秋官·司厲》:『其奴,男子入於罪隸,女子入於舂槁。』又秦漢時的一種刑徒的稱謂。《漢舊儀》:『秦制,凡有罪……女為舂。舂者,治米也,皆作五歲。』」(《辭海》)而《辭源》在「舂槁」一條中,引用《周禮·秋官·司厲》的句子,並解釋為「古時身有大罪者之家屬連坐入官為奴,女子入於舂槁」。
可見,「城旦」和「舂」是秦漢時的兩種刑罰,因而是兩個詞。「城旦」和「舂」通常一起出現,是因為這兩種刑罰的程度是相同的,屬於同一級別。但男女有別,「城旦」只應用於犯法的男子,「舂」只應用於犯法的女子。《漢書·惠帝紀》應劭註:「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衛宏的《漢舊儀》:「秦制,凡有罪,男髡鉗為城旦,城旦者治城也。女為舂,舂者治米也。」應劭和衛宏的說法都說明了這一問題。可以看出,這兩種刑罰是對《周禮·秋官·司厲》中所講「其奴,男子入於罪隸,女子入於舂槁」的承襲和發展。
因為是應用於兩種性別的兩種刑法,所以「城旦」和「舂」連在一起時,指的是所有犯法的人,不分男女。如《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擅罪人,罪人無告劾,系治城旦舂以上十四人,赦免罪人,死罪十八人,城旦舂以下五十八人。」只有男子犯罪時,便只出現「城旦」一詞。如《後漢書·李陳龐陳喬列傳》:「舉孝廉,補洛陽左尉。時梁不疑為河南尹,玄以公事當詣府受對,恥為所辱,棄官還鄉里。後四遷為齊相,坐事為城旦。」《史記·留侯世家》:「後八年卒,謚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集解》徐廣曰:「文成侯立十六年卒,子不疑代立。十年,坐與門大夫吉謀殺故楚內史,當死,贖為城旦,國除。」又《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於是石顯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語,下獄掠治,減死,髡為城旦,因廢。」而只有婦女犯罪時,只出現「舂」一詞。如《漢書·外戚傳》:「高祖崩,惠帝立,呂後為皇太後,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鉗,衣赭衣,令舂。」
還可以引以為證的是,在秦漢時還有兩種刑罰——鬼薪白粲。《漢書·刑法志》:「罪人獄已決,完為城旦舂,滿三歲,為鬼薪白粲。」《漢舊儀》:「秦制,鬼薪者,男為祠祀鬼神,伐山之薪蒸也;女為白粲者,以為祠祀擇米也,皆作三歲。」「鬼薪白粲」同樣是屬於同一級別,卻是兩種刑罰,和「城旦舂」一樣,只是因為男女有別的緣故。《辭源》和《辭海》都將「鬼薪」和「白粲」當作兩個詞,分別列為詞條注釋,也沒有人將這兩個詞理解為一個。由此可知,「城旦舂」是兩個詞,絕非像岳老師所說的是一個詞。
有趣的是《辭海》在註解「鬼薪」時,引用《漢書·惠帝紀》:「上造以上,及內外公孫耳孫,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皆耐為鬼薪、白粲。」(《辭海》1999年版語詞分冊,2003年4月第1版,367頁)此處在「城旦」和「舂」之間加上了頓號,可見也是把它們當作兩個詞理解的;然而同時卻又將「城旦舂」作為一個詞,並列為詞條,真是自相矛盾。

熱點內容
吳春燕民法 發布:2024-11-05 21:22:09 瀏覽:286
最新勞動法2013全文 發布:2024-11-05 19:11:30 瀏覽:105
比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異 發布:2024-11-05 18:47:44 瀏覽:561
勞動法離職後工作服的規定 發布:2024-11-05 18:42:47 瀏覽:855
勞動法直接辭職有工資嗎 發布:2024-11-05 18:36:40 瀏覽:117
玉溪紅塔區法院 發布:2024-11-05 18:35:12 瀏覽:204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