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城司法
A. 山東省昌樂縣有哪些古代歷史名人
徐幹
徐幹(170~217),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偉長,北海郡(今山東昌樂附近)人。少年勤學,潛心典籍。漢靈帝末,世族子弟結黨權門,競相追逐榮名,徐幹閉門自守,窮處陋巷,不隨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軍師祭酒掾屬,又轉五官將文學。數年後,因病辭職,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後又授以上艾長,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徐幹亦染疾而亡。徐幹作品,《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5卷,已佚。明代楊德周輯、清代陳朝輔增《徐偉長集》6卷,收入《匯刻建安七子集》中。《中論》2卷,《四部叢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
王鎮惡
王鎮惡(373~418),東晉名將。北海劇(今山東昌樂西)人。前秦丞相王猛之孫,五月初五齣生,家人以為不祥,王猛卻說:「此非常兒,昔孟嘗君惡月生而相齊,是兒亦將興吾門矣!」祖父王猛親自為其取名曰「鎮惡」,既有避諱的意思,又有警示為人處事的作用。
王鎮惡的祖父是前秦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王猛。王鎮惡的父親王休,曾為河東太守。王鎮惡出生於公元373年6月11日,陰歷是寧康元年(373年)五月初五。按習俗,五月初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家人便想把他送給別人家養活,以免對本族有害。可王猛見了王鎮惡後很驚奇,說:「此非常兒,昔孟嘗君惡月生而相齊,是兒亦將興吾門矣」(《宋書·王鎮惡列傳》)!所以給他起名叫「鎮惡」。
王鎮惡十三歲時苻秦敗亡,他流落到河南西部,曾在澠池人李方家寄食。後來鎮惡隨叔父王曜投奔東晉,住在荊州,喜讀兵書,論軍國大事,雖不擅長騎馬射箭等武功,而「意略縱橫,果決能斷」。為東晉錄尚書事、 中軍將軍劉裕所賞識。 東晉義熙八年(412年) ,任振武將軍,領兵奇襲江陵(今屬湖北),擊滅了為劉裕所忌的北府兵重要將領劉毅。十二年,劉裕北攻後秦,王鎮惡為龍驤將軍,奉命領前鋒,和冠軍將軍檀道濟率步軍自淮水一帶出發,長驅直入,逕抵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次年,又主動向劉裕獻策,領水軍自黃河入渭水,乘蒙沖小艦溯流西上,與晉軍主力夾擊長安。至渭橋(長安北),棄船登岸。他激勵部下,此地離家萬里,舟楫衣糧俱無,唯有死戰方可求生立功;並身先士卒,率眾奮勇沖殺,一舉攻克長安,滅亡後秦。因功進號征虜將軍。
王昕
王昕,字元景,北海劇(今山東昌樂西)人,生年不詳,卒於北齊文宣帝天保十年。少篤學讀書。汝南王悅辟為騎兵參軍。遷常侍,武帝嚴憚之。體素肥,遭喪後,遂終身贏瘠。楊揞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後為人所讒,文宣帝輿朝臣酣飲,昕稱病不至。帝遣騎執之,見其方搖膝吟詠,遂斬於御前,投屍漳水。昕著有文集二十卷,傳於世。
李成
李成(919~967)中國五代及北宋畫家。字咸熙。原籍長安(今陝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於五代時避亂遷家營丘(今山東昌樂),故又稱李成為「李營丘」。他博學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詩酒書畫,後醉死陳州(今河南淮陽)客舍。擅山水,師承荊浩、關仝,並加以發展,多畫郊野平遠曠闊之景。多作平遠寒林,畫法簡練,筆勢鋒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好像卷動的雲,後人稱這種表現技法為「卷雲皴」。米芾形容李成的畫「淡墨如夢霧中,石如雲動」,這種「石如雲動」的形象成為以後畫家用李成筆法作畫的重要風格標記。他和范寬與另一位山水畫家關仝一起被稱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的大師。學他畫法的較多。畫跡在北宋時已經很少,米芾甚至提出了「無李論」之說。作品成功地表現了煙靄霏霧和風雨明晦的氣候變化中自然山水之靈秀,具有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鋒穎脫,墨法精微的特點。今有《讀碑窠石圖》(圖中人物為王曉所畫)、《寒林平野圖》、《晴巒蕭寺圖》、《茂林遠岫圖》等傳世。李成對北宋的山水畫發展具有極大影響,師承者眾多,有許道寧、李宗成、翟院深、郭熙、王詵、燕文貴等。
韓熙載
韓熙載(902~970),字叔言,五代十國南唐官吏,青州(今昌樂)人。後唐同光進士。因父被李嗣源所殺而奔吳。南唐李升時,任秘書郎,輔太子於東宮。李璟即位,遷吏部員外郎,史館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書舍人。
交泰元年(958年)貨幣貶值,提議鑄鐵錢,提高幣值。一枚新大錢,當十枚舊錢;一枚新小錢,當二枚舊錢。仿「開元通寶」規格,徐鉉為書篆文。新錢鑄成,廣為流通。韓熙載拜戶部侍郎,充鑄錢使。後升任兵部尚書,勤政殿學士承旨。
韓熙載博學,善文,史稱「制誥典雅,有元和之風。」,工書法,與徐鉉齊名。性格放盪蓄有愛妓王屋山。卒後追封為右僕射同平章事,謚「文靖」。有《定居集》、《擬議集》(已佚)、《格言》50餘篇。
趙池
趙池(生卒年不詳),明後期官員,昌樂人。1568年(隆慶二年)舉進士,為行人,繼為御史。萬曆初,司禮太監馮保之侄仗勢不避道,被他拿下枷示。後出為汝南知府,以病乞休。
閻循琦
閻循琦(1711~1776),字景韓,號瑋庭,清乾隆時期大臣,昌樂縣河頭鄉黎家村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隨父宦居各地,讀書能見其大,為文亮拔至深。1738年(乾隆三年)舉人,1742年(乾隆七年)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3年後授工部營繕清吏司主事,遷京畿道監察御史,後歷任吏部掌印給事中兼吏部文選司掌印郎中、內閣侍學士、刑部右侍郎;工部尚書等職。任間勤於國事,敢於諫疏,務實恤民,有政績。曾改造京西門頭溝煤窯,倡開渠鑿洞排水,淤去煤暢,官不費而民不擾。督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籌劃詳明,皇帝稱其「才可用」。上奏救災銀封實施辦法,切中時弊,深得皇帝贊賞。誥授資政大夫。1775年(乾隆四十年),於京城病歿,贈太子太保,謚「恭定公」。
閻循觀
閻循觀(1724-1771),字懷庭,山東昌樂人。清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詩人。乾隆七年(1742),閻循觀年僅十八歲就考中舉人,後講學於麓台書院。閻循觀在麓台書院二十多年的時間里,為麓台書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閻循觀因病去世,年僅45歲。他去世後,韓夢周繼續在麓台書院從事教學工作。後人把閻循觀與韓夢周,並稱「山左二巨儒」。
當代
吳愛英
吳愛英,女,漢族,1951年12月生,山東昌樂人, 197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現任司法部部長、黨組書記;中共十四、十五、十六大、十七大代表; 中共第十四、十五、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李鴻忠
李鴻忠,男,漢族,1956年8月生,山東昌樂人,197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l975年8月參加工作,吉林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現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王天普
王天普,山東昌樂人,1962年生,1985年7月青島化工學院(現青島科技大學)基本有機化工專業大學本科畢業;1996年7月大連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2003年8月浙江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在2006年5月當選為中國石化第三屆董事會執行董事,並任中國石化總裁。
王國華
王國華,山東昌樂人,早先在內地從事教育、出版工作,1992年任香港《大公報》社長。他曾任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慶祝香港回歸籌備委員會委員。現為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B. 地方保護主義的優缺點
目前中國的學界認為中國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沒有任何好處,是區別於比如美國的地方保護主義的,所以只有其缺點,當然其在客觀上是否存在一些好處,那隻能看自己的思考了。
地方保護主義是地方破壞主義。它追求的雖然主要是地
方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但它的危害卻是全方位的。
第一,地方保護主義影響了全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和整體
經濟效益的提高,損害了全局利益,從長遠看,也影響了地
方的經濟發展,使局部利益遭受損失。
第二,地方保護主義直接影響了全國政令統一及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權威。
第三,地方保護主義踐踏了社會主義法律的尊嚴,破壞
了國家法制的統一,損害了司法機關的形象和聲譽。
第四,加劇了區域經濟的不平衡性,影響了社會的穩定。
地方保護主義的蔓延加劇了目前我國東部、中部、西部三大
經濟塊之間在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競爭力、城鄉居民收入和
生活水平等方面業已存在的差距。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融入國際社會步伐的逐步
加快,地方保護主義的危害進一步加深。
第一,地方保護主義的蔓延有損我國的國際形象。地方
保護主義違背了公平競爭和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違背了世
貿組織締約國之間實行最惠國待遇,成員國不得對其他締約
國的商品、貨物、服務進行歧視性待遇的基本原則,影響了
我國加入WTO後在關稅領域內統一實施對外貿易的承諾,
引起國家間的貿易爭端,使中央政府受到WTO其他成員國
提出爭端仲裁的危險,影響了我國在國際交往的形象,有損
我國企業進入外國市場參與全球經濟競爭。
第二,地方保護主義的蔓延妨礙了我國國際競爭力的不
斷提高。國內經濟實力是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的基礎,經濟
實力的增強是以良好經濟結構為基礎的國民經濟整體素質
和效益的提高為前提的。
第三,地方保護主義影響了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
施,種種對待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狹
隘利益至上的違法行為,加劇了自然資源的浪費和生態環境
的惡化,導致人口素質的下降,損害了整個社會,成為了現
代化建設的沉重包袱,從而弱化了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能力,阻礙了我國現代化進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C. 建城隍廟表文怎麼寫
城隍(城隍爺或城隍神),其前身是水庸神,兼管陰陽的神只,也是中國神話中守護城池的神。城隍專司人間善惡之記錄、通報、死者亡靈審判和移送之職。現被人供奉於廟宇稱為城隍廟。城隍的崇拜盛行於中國和新加坡。
城隍的觀念源自道教,其後與儒教結合相互影響。最早記載城隍的是《周易》:「城復於隍,勿用師」。最早祭城隍只築土壇,無廟無像。正如《鳳山縣志�6�4祀典志》所載:「城隍廟無專祭,而水旱、疾疫必禱之,致敬、宿齋必告之;故立之廟,使神有所憑依也。」。設置城隍廟祭祀,大抵從道教成為民間信仰才出現。
城隍崇拜可追溯到周朝,是除夕要祭祀八個神之一——水庸。據《禮記》所載,古代天子祭祀「八蠟」中的「水庸」,就是祭祀城隍。
由漢代開始,城隍的祭祀活動不斷提升,各地人民更尊封已死功臣英雄豪傑為城隍,其中有霍光與紀信等。
相傳三國時代的吳國曾建城隍廟;另在《北齊書》記述,北齊大將慕容儼就曾於郢城拜城隍神祠而戰勝了南梁敵軍。而《隋書�6�4五行志》記載:「梁武陵王紀祭城隍神,將烹牛,忽有赤蛇繞牛口。」由此可知,在南北朝的城隍普遍為民間信仰。
唐代祭祀城隍為求晴祈雨、招福避禍、禳災諸事,已出現祭城隍文。撰文的不乏著名人士,其中有:韓愈、杜牧和李商隱等。
到宋代,由於祭祀城隍列入國家祀典,故城隍廟普及各府、州和縣。北宋歐陽修所寫的祭城隍文:「雨惟神有靈,可與雨語,吏竭其力,神佑以靈,各供其職,無愧斯民」,顯示了當時官吏們對城隍的敬重和互賴關系。
其後元朝,除在京都建城隍廟外,更封城隍為「佑聖王」。
到明代時,明太祖對城隍特別崇敬,曾親詔劉三吾:「朕設京師城隍,俾統各府州縣之神,以鑒察民之善惡而福禍之,俾幽明舉,不能倖免。」明太祖更冊封京都、府、州、縣四級城隍,各級城隍神都有不同爵位和服飾,各地最高官員需定期主祭。城隍有階級之分,洪武二年(1369年),封京都金陵城隍為「福明靈王」,開封、臨濠、太平、和州、滁州等朱元璋「龍興之地」城隍亦封為正一品王爵。其餘城隍各賜爵位:府城隍為「二品威靈公」、州城隍為「三品靈佑侯」;縣城隍為「四品顯佑伯」。
不過,洪武三年(1369年),朱元璋即取消城隍之爵位,僅稱為某府、州、縣、城隍之神。
明朝以後,民眾一般把城隍歸為下列幾類:都城隍(公爵,威靈公):掌管省。府城隍(侯爵,綏靖侯):掌管府 。縣城隍(伯爵,顯佑伯):掌管縣 。
及至清代,祭城隍同樣列入祀典,城隍的地位更崇高。但凡新官到任前需到城隍廟齋宿;上任日,更需在城隍前完成祭禮才能就任。由此觀之,城隍的職能隨時代變遷,已由起初有求必應的神明轉變為地位超然的國家和地方守護神。
[編輯] 職能與特色
守護神:守護城池或國家。
司法神:主管生人亡靈、獎善罰惡、生死禍福和增進幸福利益等等
城隍在明清以後,成為一個神的官職,而不是一尊神明。都城隍為省級行政區所奉祀,相當於陰間的巡撫。府城隍相當於陰間的知府,縣城隍相當於陰間的縣令。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准大抵是「聰明正直」的歷史人物。
東南三大城隍:蘇州城隍春申君黃歇、杭州城隍文天祥、上海城隍秦裕伯。
知名城隍:北京城隍楊椒山、福州城隍陳文龍、府城城隍朱一貴、邕州城隍蘇緘。
古代教人做官的《福惠全書》寫道,新縣官蒞境:「於上任前一日,或前三日至城隍廟齋宿」以便在夢中請教境內是否有懸而未決的冤案。
D. 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詳細身平
王維的《辛夷塢》
王維 簡介 介紹 生平 故事
返回目錄頁面
王維,字摩詰,是盛唐詩壇上極負盛名的詩人,因官至尚書右丞,所以人稱王右丞。愛語文
關於王維的生年,至今尚是一個謎。兩《唐書》本傳都載王維享年61歲,《新唐書》雲上元初卒,《舊唐書》雲「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卒」,《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三也說王維卒於上元二年,清代王維研究專家趙殿成《右丞年譜》即斷王維卒於上元二年七月。據卒年61歲推算,則生於武後長安元年(701年),與大詩人李白同年生。但王縉為王維胞弟,官至宰相,兩《唐書·王縉傳》皆載王縉卒於建中二年(781年),年82歲,推之則生於武後久視元年(700年),弟弟倒比哥哥早生一年。今暫從趙殿成《右丞年譜》與陳鐵民《王維年譜》,定王維生於長安元年(701年),卒於上元二年(761年)。愛語文
王維的籍貫,也有爭議。《舊唐書》說王維為太原祁人,後移家於蒲州,成了河東人。唐人姚合所編《極玄集》說王維為河東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又說是太原人。對於王維之弟王縉的記載,《舊唐書》說是河中人,《新唐書》說本是太原祁人,後來客居河中。蒲即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濟縣,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名河東郡,乾元三年(760年)升為河中府,所以又稱河東、河中。現在一般通行的說法,認為王維祖籍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屬太原王氏,是名族之後,里貫為蒲州,是河東人。這樣,王維與年晚於他的大文學家思想家柳宗元為同鄉。愛語文
王維自幼聰穎,不但9歲時便能作詩寫文章,後來成為開元、天寶間著名詩人,而且工於草書隸書,嫻於絲竹音律,擅長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子,在青年時代便已名動京師,得到皇族諸王的敬重,寧王、薛王待他就象師友一樣。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王維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嫻音律,妙能琵琶,游歷諸貴之間,尤為岐王之所眷重。」王維集中有《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從岐王夜宴衛家山池應教》、《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救》等詩,可知在長安確曾從岐王游宴。關於王維應舉,《集異記》曾有一段有趣的記載。當時有個叫張九皋的人,使人走通了公主的後門,公主曾授意京兆試官,要以張九皋為解頭。王維也將應舉,同岐王商量,希望得到岐王推薦。但岐王權勢哪裡比得上公主,不能與公主爭,於是只好以王維的才華去爭取公主,如此這般地安排了一番。過了幾日,岐王讓王維穿上錦綉衣服,鮮華奇異,帶著琵琶,同到公主第宅,說是帶酒樂來為公主奉宴。王維為皙白少年,風姿俊美,非常惹人注目,公主看見後,問岐王說:「這是何人呀?」岐王回答說:「是個懂音樂的。」便讓王維給公主獨奏新曲。王維彈撫琵琶,聲調哀切,滿座為之動容。公主直接問王維道:「這是什麼曲子?」王維起身答道:「是《郁輪袍》。」公主甚感驚奇,非常高興。岐王趁機對公主說:「此人不只長於音律,若說詞學,更佳,簡直無入能超過他。」公主更感驚異,問王維是否有寫就之詩,王維從懷中拿出數卷詩獻上。公主看後,驚奇不已,說:「這都是我所誦習過的,總以為是古人之作,原來就是你寫的!」於是讓王維更衣,不作伶人看,而升於客人之列。王維風流蘊籍,而且說話風趣,大為座中各位貴人所欽重。岐王見時機成熟,便說:「若教京兆府今年能以此人為解頭,誠為國家的榮光。」公主說:「那為什麼不教他去應舉?」岐王說,「聽說您已經矚托,解頭不是要給張九皋嗎?」公主笑道,「那是因為他人求情,哪是我要給張九皋。」隨即回頭對王維說;「你要取解頭的話,我當全力薦你。」就這樣,又改薦王維,王維做了解頭,一舉登第。這個故事未必完全屬實,或者純屬傳說,但從中可知王維少年時代便成為引人注目的名人。王維中狀元,卻是事實,據考證,乃開元九年(721年)狀元,時年21歲。愛語文
王維開元九年春天中狀元後,即解褐為太樂丞,開始了仕宦生涯。但他隨即因為署中伶人舞黃獅子犯禁,受了牽連而滴為濟州司法參軍。當年秋天便離開京城,赴濟州任。濟州在今山東荏平西南,王維在那裡度過丁4年多的光陰。其中開元十三年(725午),詩人裴耀卿任濟州刺史,裴為河東人,與王維是同鄉,待王維不錯,使王維稍得安慰,但裴很快又赴宣州任職,使王維甚感惋惜。在裴耀卿離開濟州不久,王維也於開元十四年(726年)春天辭去司法參軍之職,離開濟州。愛語文
據陳鐵民《王維年譜》,王維離開濟州後,在淇上住了2年,開元十七年(729年)赴長安,在長安又閑居了幾年。初到長安,他即開始從大薦福寺道光憚師學頓教,結識了詩人孟浩然。盂浩然開元十六年(728年)赴長安應試,落第後滯留長安,第二年冬返回襄陽,王維作詩送別,詩雲:「杜門不欲出,久與世情疏。以此為長策,勸君歸舊廬。」勸孟浩然回鄉隱居,不必辛辛苦苦地來長安舉試求官。這是因自己中狀元後仍不得意,所以有這樣的活。作為一個才子,一代名人,王維這個時期不得意,青年時期賦閑,心中當然不是味道。而且此期間又喪妻。王維的妻子大約在開元習十九年 (731年)去世,當時他才3l歲。妻子去世後,王維不再續娶,幾十年一直獨身,於此也可見他的思想情態。愛語文
雖則王維勸孟浩然歸舊廬隱居,但他自己的求仕之心並未完全死滅,或者因名臣執政,復又求仕,閑居長安時,即他37歲那年,赴洛陽,獻詩中書令張九齡,希求汲引,隨後便隱於嵩山。嵩山地近東都洛陽,隱於此正可待機而出。次年他便拜右拾遺,又為朝官,做了2年右拾遺,又為監察御史,40歲時,遷殿中侍御史。就在閑居和這樣的官職變換中,他度過於許多年的時光,而進入中年,此後或隱或官,所為官為左補闕、庫部郎中,品階雖稍高了點,但仍為侍從閑官,總不得意,這樣又過了10年。王維50歲時,丁母憂,離朝屏居輞川,服滿後,又做了幾年的文部郎中。進一步使他仕迷失意的,是安史之亂中曾陷於叛軍中,得罪了唐王朝。愛語文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祿山叛軍陷潼關,隨之攻入長安,玄宗倉皇逃往四川,王維沒來得及逃走而被俘。被俘後,他曾吃葯取痢,假稱患病,以逃避麻煩。但因為他的詩名很大,安祿山派人將他迎到洛陽,拘於菩提寺,不管他答應不答應,硬委之以偽職,無奈之中,王維當了安祿山的給事中。但他的心依舊追隨唐王朝。安祿山宴其部下於凝碧宮,王維聞之而悲,暗中作了一首詩:「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這首詩救了他的命。愛語文
至德二年(757年)九、十月,唐軍相繼收復長安、洛陽,王維與其他陷賊之官,均被收系獄中,隨後押到長安。這些人按律當死。有人提出王維凝碧官詩可證其忠於唐王朝之心,加之他的弟弟王緒請求削己官職以贖兄罪,唐肅宗特此原諒了他,不但不殺,而且還給了個太子中允之職,可謂不幸中之大幸。這時,王維已57歲,接近暮年了,授太子中允不久,加集賢殿學士,後又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上元年(760年)夏,60歲的王維轉尚書右丞,這是他一生所任官職中最高的官階,也是最後所任之職,只任了一年,第二年七月便去世了,所以後世稱他為王右丞。愛語文
作為一代才子,王維少年得志,名傳遐邇,但終其一生,仍然多遇坎坷,極不順利,竟至險遭殺頭之禍。作為一個詩人,王維以自己的優秀詩編,為盛唐詩壇大增光輝,是唐代乃至中國古代的重要詩人。愛語文
王維擅長各種詩體,尤以五言律詩和絕句著稱。前期詩歌,富於進取精神,譏刺貴戚宦官,譴責紈栲子弟,反映邊塞生活,抒寫游俠意氣,情調慷慨激昂,充滿浪漫主義豪情。後期詩歌,因世途險惡,崇奉佛教,而以描寫田園山水景物、表達閑情逸致、宣揚隱土生活和佛教禪理為主。所寫山水田園詩,數量多,藝術成就高,最能代錶王維的藝術風格。如《漢江臨泛》一首,從大處落筆,狀寫襄陽—帶的壯麗山川,氣勢雄渾,意境空闊,「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一聯,為千古名句。又如《山居秋瞑》,用細膩的筆觸,勾畫月照、泉流、竹喧、蓮動等富有特徵性的事物,獻給讀者一幅清新秀麗、優美和諧的秋雨之後的山色圖。他的山水田園詩,體物精細,狀寫傳神,色彩鮮明如畫,又語言清新凝煉,含蓄生動。王維除詩作優美外,又擅畫,為當時著名畫手,宋代大詩人蘇軾《書摩詰藍田煙雨圖》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所評極為精當。愛語文
王維的詩在唐代自成一派,影響久遠。現存詩400餘首,有集傳世。清人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可資研究參考。愛語文
E. 王維簡介
王維(-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 永濟),崇信佛教,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漢族。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傳為他的《雪溪圖》及《濟南伏生像》都非真跡。王維在唐詩的范疇顯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後兩京收復,降職為太子中允,復累遷至給事中,終尚書右丞。
王維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開元九年(721) 中進士第,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後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其時作有《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體現了他當時要求有所作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而日趨黑暗的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後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於是隨俗浮沉,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時隨著思想日趨消極,其佛教信仰也日益發展。他青年時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後一度家於終南山,後又得宋之問藍田輞川別墅,遂與好友裴迪優游其中,賦詩相酬為樂。天寶十五載(756)安史亂軍陷長安,玄宗入蜀,王維為叛軍所獲。服葯佯為□疾,仍被送洛陽,署以偽官。兩京收復後,受偽職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懷念唐室的《凝碧池》詩為肅宗嘉許,且其弟王縉官位已高,請削官為兄贖罪,故僅降職為太子中允,後復累遷至給事中,終尚書右丞。
王維的生平經歷
早熟,與其小一歲的弟弟縉幼年均聰明過人。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於他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有關他在音樂上的天賦,曾有這樣一段故事:一次,一個人弄到一幅奏樂圖,但不知為何題名。王維見後回答說:「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一拍。」請來樂師演奏,果然分毫不差。
在詩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歲時寫成的有文字記載的資料。可見,他在十幾歲時已經是位有名的詩人了。這在詩人中是罕見的。當時,在那貴族世襲的社會中,像王維這樣多才多藝的資質,自然會深受贊賞。因此,二十一歲時就考中了進士。
出仕後,王維利用官僚生活的空餘時間,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身心。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間散布著若干館舍。王維在這時和他的知心好友度著悠閑自在的生活。這就是他的半官半隱的生活情況。
一直過著舒服的生活的王維,到了晚年卻被捲入意外的波瀾當中。玄宗天寶十四年(755)爆發了安史之亂。在戰亂中他被賊軍捕獲,被迫當了偽官。而這在戰亂平息後卻成了嚴重問題,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審訊。幸在亂中他曾寫過思慕天子的詩,加上當時任刑部侍郎的弟弟的求情,才得免於難,僅受貶官處分。其後,又升至尚書右丞之職。
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後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念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的一個篇章,主要內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隱居的願望。詩中寫景並不刻意鋪陳,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見,大有淵明遺風。
[編輯本段]舊唐書本傳
間相與編綴,都得四百餘篇。」翌日上之,帝優詔褒賞。
王維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開元九年(721) 中進士第,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後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其時作有《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體現了他當時要求有所作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而日趨黑暗的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後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於是隨俗浮沉,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時隨著思想日趨消極,其佛教信仰也日益發展。他青年時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後一度家於終南山,後又得宋之問藍田輞川別業,遂與好友裴迪優游其中,賦詩相酬為樂。天寶十五載(756)安史亂軍陷長安,玄宗入蜀,王維為叛軍所獲。服葯佯為喑疾,仍被送洛陽,署以偽官。兩京收復後,受偽職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懷念唐室的《凝碧池》詩為肅宗嘉許,且其弟王縉官位已高,請削官為兄贖罪,故僅降職為太子中允,後復累遷至給事中,終尚書右丞。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一,這一詩派是陶淵明、謝靈運、謝葯的後繼者,這一詩派的詩人以擅長描繪山水田園風光而著稱,在藝術風格上也比較接近,通過描繪幽靜的景色,藉以反映其寧靜的心境或隱逸的思想,因而被稱為「山水田園詩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成為「王孟」。
[編輯本段]詩集造詣
王維詩現存不滿 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創作特色的是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王維描繪自然風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詩壇獨樹一幟,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了謝靈運開創的寫作山水詩的傳統,對陶淵明田園詩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園詩的成就達到了一個高峰,因而在中國詩歌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與孟浩然並稱,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舊唐書·王維傳》說代宗時王縉編次王維詩 400餘篇。又王縉《進王右丞集表》雲編次王維詩文凡10卷。述古堂原藏有南宋麻沙本《王右丞文集》10卷,後歸陸心源□宋樓。北京圖書館藏有宋蜀刻本《王摩詰文集》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據以影印出版。元刻有劉須溪評點《王右丞集》(詩集) 6卷,《四部叢刊》據以影印,其中已雜有錢起、盧象、崔興宗等人作品。明人顧起經有《類箋唐王右丞詩集》10卷,附文集4卷,這是現存最早的王維詩注本。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是迄今為止較好的注本。除箋釋全部詩文外,並附評語,對於作者可疑的詩歌加以說明,間有考訂;又收輯有關王維生平和詩畫評論的資料,作為附錄。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於1961年將趙注本重加校訂,排印出版。又鄭振鐸曾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用趙殿成注本等四種版本加以校勘,收入《世界文庫》中。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顧起經注本和趙殿成注本都附有注者所撰王維年譜。今人陳貽□有《王維生平事跡初探》一文,後附《王維簡要年表》(載《唐詩論叢》)。
[編輯本段]詩集內容及著名作品
王維的大多數詩都是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閑逸蕭散的情趣。王維的寫景詩篇,常用五律和五絕的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表現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王維從中年以後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尋求寄託,他自稱「一悟寂為樂,此生閑有餘」(《飯覆釜山僧》)。這種心情充分反映於他的詩歌創作之中。過去時代不少人推崇王維此類詩歌,一方面固然由於它們具有頗高的藝術技巧,一方面也由於對其中體現的閑情逸致和消極思想產生共鳴。明代胡應麟稱王維五絕「卻入禪宗」,又說《鳥鳴澗》、《辛夷塢》二詩,「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詩藪》),便是一個明證。雪景 傳為王維作 王維其他題材的作品,如送別、紀行之類的詩中,也經常出現寫景佳句,如「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山中一半雨,樹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等,都是傳誦不衰的名句。
以軍旅和邊塞生活為題材的《從軍行》、《隴西行》、《燕支行》、《觀獵》、《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壯闊飛動之作。《隴頭吟》、《老將行》則抒發了將軍有功不賞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一個側面。《觀獵》生動地描寫了打獵時的情景。《夷門歌》歌詠歷史人物的俠義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現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鮮明,筆墨酣暢。這些作品一般認為是王維早期所作。還有一些詩歌,如貶官濟州時所作《濟上四賢詠》以及《寓言》、《不遇詠》和後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趙女彈箜篌》,對於豪門貴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現象表示憤慨,反映了開元、天寶時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陰暗面。《洛陽女兒行》、《西施詠》則以比興手法,寄託了因貴賤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對權貴的諷刺。還有抒寫婦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一些贈送親友和描寫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詩,如《送別》「山中相送罷」、《臨高台送黎拾遺》、《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歸江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思》、《雜詩》「君自故鄉來」等,千百年來傳誦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當時即播為樂曲,廣為傳唱。這些小詩都是五言或七言絕句,感情真摯,語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飾,具有淳樸深厚之美,可與李白、王昌齡的絕句媲美,代表了盛唐絕句的最高成就。
[編輯本段]詩集風格
王維的創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五律和五、七言絕造詣最高,同時其他各體也都擅長,這在整個唐代詩壇是頗為突出的。他的七律或雄渾華麗,或澄凈秀雅,為明七子所師法。七古《桃源行》、《老將行》、《同崔傅答賢弟》等,形式整飭而氣勢流盪,堪稱盛唐七古中的佳篇。散文也有佳作。《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清幽雋永,極富詩情畫意,與其山水詩的風格相近。
王維集中最不足取的是那些歌功頌德的應制詩、阿諛奉承的唱和詩和直接宣揚佛理的作品。它們的內容多不足道,語言亦多陳詞套語,或是枯燥乏味。但其中也有少數名篇佳句,如「雲里帝城雙風闕,雨中春樹萬人家」(《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氣象高華,體物細致,亦為人所稱道。王維詩《少年行》插圖 選自明代萬曆集雅齋刻本《唐詩七言畫譜》。
[編輯本段]畫作評價
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王維不但有卓越的文學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畫家,還擅長音樂。深湛的藝術修養,對於自然的愛好和長期山林生活的經歷,使他對自然美具有敏銳獨特而細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筆下的山水景物特別富有神韻,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現出深長悠遠的意境,耐人玩味。他的詩取景狀物,極有畫意,色彩映襯鮮明而優美,寫景動靜結合,尤善於細致地表現自然界的光色和音響變化。例如「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青溪》)、「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過香積寺》)以及《鳥鳴澗》、《鹿柴》、《木蘭柴》等詩,都有體物入微之作。王維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插圖 選自清代光緒刻本《名家畫稿》。
[編輯本段]後世評價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鍾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並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
王維詩在其生前以及後世,都享有盛名。史稱其「名盛於開元、天寶間,豪英貴人虛左以迎,寧、薛諸王待若師友」(《新唐書》本傳)。唐代宗曾譽之為「天下文宗」(《答王縉進王維集表詔》)。杜甫也稱他「最傳秀句寰區滿」(《解悶》十二首之八)。殷璠說:「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河嶽英靈集》)唐末司空圖則贊其「趣味澄□,若清□之貫達」(《與王駕評詩書》)。昔人曾譽王維為「詩佛」,並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並提。以思想內容而言,王維詩遠不能與李、杜相提並論;而在藝術方面,王維確有其獨特的成就與貢獻。唐劉長卿、大歷十才子以至姚合、賈島等人的詩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維影響。直到清代,王士□標舉神韻,實際上也以其詩為宗尚。但這派詩歌,往往陶情風景,缺乏社會內容。
[編輯本段]王維詩選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夏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酬張少府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群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歸嵩山作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鍾?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漢江臨眺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美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聞,白雲無盡時。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西施詠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
酬郭給事
洞門高閣靄餘輝,桃李陰陰柳絮飛。
禁里疏鍾官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
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
強欲從君無那老,將因卧病解朝衣。
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雲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為 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遊玩物華。
積雨輞川庄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和賈舍人早朝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送張五歸山
送君盡惆悵,復送何人歸。
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東山有茅屋,幸為掃荊扉。
當亦謝官去,豈令心事違。
新晴野(一作晚)望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黃花川
危徑幾萬轉,數里將三休。
回環見徒侶,隱映隔林丘。
颯颯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靜言深溪里,長嘯高山頭。
望見南山陽,白露靄悠悠。
青皋麗已凈,綠樹郁如浮。
曾是厭蒙密,曠然銷人憂。
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
秋色有佳興,況君池上閑。
悠悠西林下,自識門前山。
千里橫黛色,數峰出雲間。
嵯峨對秦國,合沓藏荊關。
殘雨斜日照,夕嵐飛鳥還。
故人今尚爾,嘆息此頹顏。
老將行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飛箭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願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
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一戰取功勛!
桃源行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曲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洛陽女兒行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餘。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
羅帷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早春行
紫梅發初遍,黃鳥歌猶澀。
誰家折楊女,弄春如不及。
愛水看妝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風吹散,衣愁露沾濕。
玉閨青門里,日落香車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憶君長入夢,歸晚更生疑。
不及紅檐燕,雙棲綠草時。
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楊子談經所、淮王我酒過。
興間略鳥緩,坐久落花多。
經轉回銀燭,林開散工可。
嚴城時未啟,前路擁第歌。
從岐王在宴衛家山地應教
座客香貂滿,宮娃紹使張。
澗花輕粉色,山月少燈光。
積翠紗富睛,飛泉綉產原。
還將歌舞出,歸路莫愁長。
同崔員外秋育寓直
建禮高秋夜,承明候曉過。
九門寒溫徹,萬井晤鍾多。
月回藏珠斗,雲消出絕河。
更漸衰朽質,南陌共鳴何。
寄荊州張丞相
所思竟何在,帳望深荊門。
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思。
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
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
酬虞部蘇員外過藍田別業不見留之作
貧居依谷口,喬木帶荒村。
石路枉回駕,山家難候門。
漁舟膠標浦,豬火燒寒原。
唯有白雲外,疏鍾聞夜猿。
送張判官赴河西
單車曾出塞,報國敢邀勛。
見逐張征虜,今思霍冠軍。
沙平連白雲,蓬捲入黃雲。
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進君。
送丘為落第歸江東
傳君不得意,況復柳條春。
為客黃金盡,還家白發新。
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
知爾不能薦,羞稱獻納座。
送友人前歸
萬里春應反,三江雁亦稀。
連天漢水廣,孤客郢城歸。
鄖國稻苗秀,楚人范米肥。
懸知倚門望,遙識老菜衣。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隴西行
十里一走馬。
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
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
烽戍(一作火)斷無煙。
觀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木蘭柴
秋山斂餘照,飛鳥逐前侶。
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F. 城隍廟得城隍是哪位神仙
城隍爺是道教的神袛,屬於冥界的基層幹部,地位相當於人間的縣太爺,因此在不同的地方,便有不同的城隍。
各地祭拜的城隍爺,都有生前的原型。人們捨不得他們,為了紀念他們,給他們以新的職務任命,讓他們繼續發光發熱。
城隍爺起源於周朝,興盛於唐朝,人格化於宋朝,制度化於明朝。宋朝開始,多以死去的有高尚情操或忠肝義膽的名人命名城隍,明朝對城隍爺的職稱和職能都做了詳盡的規定。
京城的城隍封王,省、府的城隍封公,州城隍封侯,縣城隍封伯,不管什麼職稱的城隍,職能都是護佑城池、兼掌管下界的司法工作。
(6)郢城司法擴展閱讀:
部分地方供奉的城隍爺
一,蘇州城隍春申君黃歇,按出生年月來說,這位城隍爺年紀算最大的。
二,杭州城隍文天祥、周新。
三,上海是一線大城市,多了幾個城隍編制,分別是老城隍霍光、二城隍秦裕伯、新城隍陳化成。
四,北京城隍楊繼盛、文天祥。
五,福州城隍陳文龍、福建省都城隍周苛。
六,澳門城隍張之洞。
G. 王維生平
王維,字摩詰,是盛唐詩壇上極負盛名的詩人,因官至尚書右丞,所以人稱王右丞。
關於王維的生年,至今尚是一個謎。兩《唐書》本傳都載王維享年61歲,《新唐書》雲上元初卒,《舊唐書》說他「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卒」,《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三也說王維卒於上元二年,清代王維研究專家趙殿成《右丞年譜》即斷王維卒於上元二年七月。根據卒年61歲推算,則生於武後長安元年(701年),與大詩人李白同年生。但王縉為王維胞弟,官至宰相,兩《唐書·王縉傳》皆載王縉卒於建中二年(781年),年82歲,推之則生於武後久視元年(700年),弟弟倒比哥哥早生一年。今暫從趙殿成《右丞年譜》與陳鐵民《王維年譜》,定王維生於長安元年(701年),卒於上元二年(761年)。
王維的籍貫,也有爭議。《舊唐書》說王維為太原祁人,後移家於蒲州,成了河東人。唐人姚合所編《極交集》說王維為河東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又說是太原人。對於王維之弟王縉的記載,《舊唐書》說是河中人,《新唐書》說本是太原祁人,後來客居河中。蒲即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濟縣,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名河東郡,乾元三年(760年)升為河中府,所以又稱河東、河中。現在一般通行的說法,認為王維祖籍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屬太原王氏,是名族之後,里貫為蒲州,是河東人。這樣,王維與年晚於他的大文學家思想家柳宗元為同鄉。
王維自幼聰穎,不但九歲時便能作詩寫文章,後來成為開元、天寶間著名詩人,而且工於草書隸書,嫻於絲竹音律,擅長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子,在青年時代便已名動京師,得到皇族諸王的敬重,寧王、薛王待他就象師友一樣。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王維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性嫻音律,妙能琵琶,游歷諸貴之間,尤為岐王之所眷重。」王維集中有《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從岐王夜宴衛家山池應教》、《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等詩,可知在長安確曾從岐王游宴。關於王維應舉,《集異記》曾有一段有趣的記載。當時有一個叫張九皋的人,使人走通了公主的後門,公主曾授意京兆試官,要以張九皋為解頭。王維也將應舉,同岐王商量,希望得到歧王推薦。但歧王權勢哪裡比得上公主,不能與公主爭,於是只好以王維的才華去爭取公主,如此這般地安排了一番。過了幾日,岐王讓王維穿上錦綉衣服,鮮華奇異,帶著琵琶,同到公主第宅,說是帶酒樂來為公主奉宴。王維為皙白少年,風姿俊美,非常惹人注目,公主看見後,問岐王說;「這是何人呀?」岐王回答說;「是個懂音樂的。」便讓王維給公主獨奏新曲。王維彈撫琵琶,聲調哀切,滿座為之動容。公主直接問王維道:「這是什麼曲子?」王維起身答道:「是《郁輪袍》。」公主甚感驚奇,非常高興。岐王趁機對公主說:「此人不只長於音律,若說詞學,更佳,簡直無人能超過他。」公主更感驚異,問王維是否有寫就之詩,王維從懷中拿出數卷詩獻上。公主看過之後,驚奇不已,說;「這都是我所誦習過的,從前以為是古人之作,原來就是你寫的!」於是讓王維更衣,不作伶人看,而升於客人之列。王維風流蘊籍,而且說話風趣,大為座中各位貴人所欽重。岐王見時機成熟,便說:「若教京兆府今年能以此人為解頭,誠為國家的榮光。」公主說:「那為什麼不教他去應舉?」岐王說:「聽說您已經囑托,解頭不是要給那個張九皋嗎?」公主笑道:「那是因為他人求情,哪是我要給張九皋。」隨即回頭對王維說:「你要取解頭的話,我當全力薦你。」就這樣,又改薦王維,王維做了解頭,一舉登第。這個故事未必完全屬實,或者純屬傳構,但從中可知王維少年時代便成為引人注目的名人。王維中狀元,卻是事實,據考證,乃開元九年(721年)狀元,時年21歲。
王維開元九年春天中狀元後,即解褐為太樂丞,開始了仕宦生涯。但他隨即因為署中伶人舞黃獅子犯禁,受了牽連而謫為濟州司法參軍。當年秋天便離開京城,赴濟州任。濟州在今山東荏平西南,王維在那裡度過了四年多的光陰。其中開元十三年(725年),詩人裴耀卿任濟州刺史,裴為河東人,與王維是同鄉,待王維不錯,使王維稍得安慰,但裴很快又赴宣州任職,使王維甚感惋惜。在裴耀卿離開濟州不久,王維也於開元十四年(726年)春天辭去司法參軍之職,離開濟州。
據陳鐵民《王維年譜》,王維離開濟州後,在淇上住了二年,開元十七年(729年)赴長安,在長安又閑居了幾年。初到長安,他即開始從大薦福寺道光禪師學習頓教,結識了詩人孟浩然。孟浩然開元十六年(728年)赴長安應試,落第後滯留長安,第二年冬返回襄陽,王維作詩送別,詩雲:「杜門不欲出,久與世情疏。以此為長策,勸君歸舊廬。」勸孟浩然回鄉隱居,不必辛辛苦苦地來長安舉試求官。這是因自己中狀元後仍不得意,所以有這樣的話。作為一個才子,一代名人,王維這個時期不太得意,青年時期賦閑,心中當然不是味道。而且此期間又喪妻。王維的妻子大約在開元十九年(731年)去世,當時他才31歲。妻子去世後,王維不再續娶,幾十年一直獨身,於此也可見他的思想情態。
雖則王維勸孟浩然歸舊廬隱居,但他自己的求仕之心並未完全死滅,或者因名臣執政,復又求仕。閑居長安時,即他34歲那年,赴洛陽,獻詩中書令張九齡,希求汲引,隨後便隱於嵩山。嵩山地近東都洛陽,隱於此正可待機而出。次年他便拜右拾遺,又為朝官,做了兩年右拾遺,又為監察御史,40歲時,遷殿中傳御史。就在閑居和這樣的官職變換中,他度過了許多年的時光,而進入中年,此後或隱或官,所為官為左補闕、庫部即中,品階雖稍高了點,但仍為侍從閑官,總不得意,這樣又過了10年。王維50歲時,丁母憂,離朝屏居輞川,服滿後,又做了幾年的文部郎中。進一步使他仕途失意的,是安史之亂中曾陷於叛軍中,得罪了唐王朝。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祿山叛軍陷潼關,隨之攻入長安,玄宗倉皇逃往四川,王維沒來得及逃走而被俘。被俘後,他曾吃葯取痢,假稱患病,以逃避麻煩。但因為他的詩名很大,安祿山派人將他迎到洛陽,拘於菩提寺,不管他答應不答應,硬委之以偽職。無奈之中,王維當了安祿山的給事中。但他的心依舊追隨唐王朝。安祿山宴其部下於凝碧宮,王維聞之而悲,暗中作了一首詩:「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正是這首詩救了他的命。
至德二年(757年)九、十月,唐軍相繼收復長安、洛陽,王維與其他陷賤之官,均被收系獄中,隨後押到長安。這些人按律當死。有人提出王維凝碧宮詩可證其忠於唐王朝之心,加之他的弟弟王縉請求削己官職以贖死罪,唐肅宗特此原諒了他,不但不殺,而且還給了個太子中允之職,可謂不幸中之大幸。這時,王維已57歲,接近暮年了,接太子中允不久,加集賢殿學士,後又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上元元年(760年)夏,60歲的王維轉尚書右丞,這是他一生所任官職中最高的官階,也是最後所任之職,只任了一年,第二年七月便去世了,所以後世稱他為王右丞。
作為一代才子,王維少年得志,名傳遐邇,但終其一生,仍然多遇坎坷,極不順利,竟至險遭殺頭之禍。作為一個詩人,王維以自己的優秀詩篇,為盛唐詩壇大增光輝,是唐代乃至中國古代的重要詩人。
王維擅長各種詩體,尤以五言律詩和絕句著稱。前期詩歌,富於進取精神,譏刺貴戚宦官,譴責紈挎子弟,反映邊塞生活,抒寫游俠意氣,情調慷慨激昂,充滿浪漫主義豪情。後期詩歌,因世途險惡,崇奉佛教,而以描寫田園山水景物、表達閑情逸致、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為主。所寫山水田園詩,數量多,藝術成就高,最能代錶王維的藝術風格。如《漢江臨泛》一首,從大處落筆,狀寫襄陽一帶的壯麗山川,氣勢雄渾,意境空闊,「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一聯,成為千古名句。又如《山居秋瞑》,用細膩的筆觸,勾畫月照、泉流、竹喧、蓮動等許多富有特徵性的事物,獻給讀者一幅清新秀麗、優美和諧的秋雨之後的山色圖。他的山水田園詩,作物精細,狀寫傳神,色彩鮮明如畫。又語言清新凝煉,含蓄生動。王維除詩作優美外,又擅畫,為當時著名畫手,宋代大詩人蘇軾《書摩詰藍田煙雨圖》說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所評極為精當。
王維的詩在唐代自成一派,影響久遠。現在詩400餘首,有集傳世。清人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可資研究參考。
H. 王維的生平 我想拿他寫作文 有什麼啊
王維不但是詩人,也是畫家,我喜歡他的綽號"詩佛"
王 維
王維,字摩詰,是盛唐詩壇上極負盛名的詩人,因官至尚書右丞,所以人稱王右丞。
關於王維的生年,至今尚是一個謎。兩《唐書》本傳都載王維享年61歲,《新唐書》雲上元初卒,《舊唐書》說他「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卒」,《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三也說王維卒於上元二年,清代王維研究專家趙殿成《右丞年譜》即斷王維卒於上元二年七月。根據卒年61歲推算,則生於武後長安元年(701年),與大詩人李白同年生。但王縉為王維胞弟,官至宰相,兩《唐書·王縉傳》皆載王縉卒於建中二年(781年),年82歲,推之則生於武後久視元年(700年),弟弟倒比哥哥早生一年。今暫從趙殿成《右丞年譜》與陳鐵民《王維年譜》,定王維生於長安元年(701年),卒於上元二年(761年)。
王維的籍貫,也有爭議。《舊唐書》說王維為太原祁人,後移家於蒲州,成了河東人。唐人姚合所編《極交集》說王維為河東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又說是太原人。對於王維之弟王縉的記載,《舊唐書》說是河中人,《新唐書》說本是太原祁人,後來客居河中。蒲即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濟縣,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名河東郡,乾元三年(760年)升為河中府,所以又稱河東、河中。現在一般通行的說法,認為王維祖籍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屬太原王氏,是名族之後,里貫為蒲州,是河東人。這樣,王維與年晚於他的大文學家思想家柳宗元為同鄉。
王維自幼聰穎,不但九歲時便能作詩寫文章,後來成為開元、天寶間著名詩人,而且工於草書隸書,嫻於絲竹音律,擅長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子,在青年時代便已名動京師,得到皇族諸王的敬重,寧王、薛王待他就象師友一樣。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王維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性嫻音律,妙能琵琶,游歷諸貴之間,尤為岐王之所眷重。」王維集中有《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從岐王夜宴衛家山池應教》、《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等詩,可知在長安確曾從岐王游宴。關於王維應舉,《集異記》曾有一段有趣的記載。當時有一個叫張九皋的人,使人走通了公主的後門,公主曾授意京兆試官,要以張九皋為解頭。王維也將應舉,同岐王商量,希望得到歧王推薦。但歧王權勢哪裡比得上公主,不能與公主爭,於是只好以王維的才華去爭取公主,如此這般地安排了一番。過了幾日,岐王讓王維穿上錦綉衣服,鮮華奇異,帶著琵琶,同到公主第宅,說是帶酒樂來為公主奉宴。王維為皙白少年,風姿俊美,非常惹人注目,公主看見後,問岐王說;「這是何人呀?」岐王回答說;「是個懂音樂的。」便讓王維給公主獨奏新曲。王維彈撫琵琶,聲調哀切,滿座為之動容。公主直接問王維道:「這是什麼曲子?」王維起身答道:「是《郁輪袍》。」公主甚感驚奇,非常高興。岐王趁機對公主說:「此人不只長於音律,若說詞學,更佳,簡直無人能超過他。」公主更感驚異,問王維是否有寫就之詩,王維從懷中拿出數卷詩獻上。公主看過之後,驚奇不已,說;「這都是我所誦習過的,從前以為是古人之作,原來就是你寫的!」於是讓王維更衣,不作伶人看,而升於客人之列。王維風流蘊籍,而且說話風趣,大為座中各位貴人所欽重。岐王見時機成熟,便說:「若教京兆府今年能以此人為解頭,誠為國家的榮光。」公主說:「那為什麼不教他去應舉?」岐王說:「聽說您已經囑托,解頭不是要給那個張九皋嗎?」公主笑道:「那是因為他人求情,哪是我要給張九皋。」隨即回頭對王維說:「你要取解頭的話,我當全力薦你。」就這樣,又改薦王維,王維做了解頭,一舉登第。這個故事未必完全屬實,或者純屬傳構,但從中可知王維少年時代便成為引人注目的名人。王維中狀元,卻是事實,據考證,乃開元九年(721年)狀元,時年21歲。
王維開元九年春天中狀元後,即解褐為太樂丞,開始了仕宦生涯。但他隨即因為署中伶人舞黃獅子犯禁,受了牽連而謫為濟州司法參軍。當年秋天便離開京城,赴濟州任。濟州在今山東荏平西南,王維在那裡度過了四年多的光陰。其中開元十三年(725年),詩人裴耀卿任濟州刺史,裴為河東人,與王維是同鄉,待王維不錯,使王維稍得安慰,但裴很快又赴宣州任職,使王維甚感惋惜。在裴耀卿離開濟州不久,王維也於開元十四年(726年)春天辭去司法參軍之職,離開濟州。
據陳鐵民《王維年譜》,王維離開濟州後,在淇上住了二年,開元十七年(729年)赴長安,在長安又閑居了幾年。初到長安,他即開始從大薦福寺道光禪師學習頓教,結識了詩人孟浩然。孟浩然開元十六年(728年)赴長安應試,落第後滯留長安,第二年冬返回襄陽,王維作詩送別,詩雲:「杜門不欲出,久與世情疏。以此為長策,勸君歸舊廬。」勸孟浩然回鄉隱居,不必辛辛苦苦地來長安舉試求官。這是因自己中狀元後仍不得意,所以有這樣的話。作為一個才子,一代名人,王維這個時期不太得意,青年時期賦閑,心中當然不是味道。而且此期間又喪妻。王維的妻子大約在開元十九年(731年)去世,當時他才31歲。妻子去世後,王維不再續娶,幾十年一直獨身,於此也可見他的思想情態。
雖則王維勸孟浩然歸舊廬隱居,但他自己的求仕之心並未完全死滅,或者因名臣執政,復又求仕。閑居長安時,即他34歲那年,赴洛陽,獻詩中書令張九齡,希求汲引,隨後便隱於嵩山。嵩山地近東都洛陽,隱於此正可待機而出。次年他便拜右拾遺,又為朝官,做了兩年右拾遺,又為監察御史,40歲時,遷殿中傳御史。就在閑居和這樣的官職變換中,他度過了許多年的時光,而進入中年,此後或隱或官,所為官為左補闕、庫部即中,品階雖稍高了點,但仍為侍從閑官,總不得意,這樣又過了10年。王維50歲時,丁母憂,離朝屏居輞川,服滿後,又做了幾年的文部郎中。進一步使他仕途失意的,是安史之亂中曾陷於叛軍中,得罪了唐王朝。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祿山叛軍陷潼關,隨之攻入長安,玄宗倉皇逃往四川,王維沒來得及逃走而被俘。被俘後,他曾吃葯取痢,假稱患病,以逃避麻煩。但因為他的詩名很大,安祿山派人將他迎到洛陽,拘於菩提寺,不管他答應不答應,硬委之以偽職。無奈之中,王維當了安祿山的給事中。但他的心依舊追隨唐王朝。安祿山宴其部下於凝碧宮,王維聞之而悲,暗中作了一首詩:「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正是這首詩救了他的命。
至德二年(757年)九、十月,唐軍相繼收復長安、洛陽,王維與其他陷賤之官,均被收系獄中,隨後押到長安。這些人按律當死。有人提出王維凝碧宮詩可證其忠於唐王朝之心,加之他的弟弟王縉請求削己官職以贖死罪,唐肅宗特此原諒了他,不但不殺,而且還給了個太子中允之職,可謂不幸中之大幸。這時,王維已57歲,接近暮年了,接太子中允不久,加集賢殿學士,後又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上元元年(760年)夏,60歲的王維轉尚書右丞,這是他一生所任官職中最高的官階,也是最後所任之職,只任了一年,第二年七月便去世了,所以後世稱他為王右丞。
作為一代才子,王維少年得志,名傳遐邇,但終其一生,仍然多遇坎坷,極不順利,竟至險遭殺頭之禍。作為一個詩人,王維以自己的優秀詩篇,為盛唐詩壇大增光輝,是唐代乃至中國古代的重要詩人。
王維擅長各種詩體,尤以五言律詩和絕句著稱。前期詩歌,富於進取精神,譏刺貴戚宦官,譴責紈挎子弟,反映邊塞生活,抒寫游俠意氣,情調慷慨激昂,充滿浪漫主義豪情。後期詩歌,因世途險惡,崇奉佛教,而以描寫田園山水景物、表達閑情逸致、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為主。所寫山水田園詩,數量多,藝術成就高,最能代錶王維的藝術風格。如《漢江臨泛》一首,從大處落筆,狀寫襄陽一帶的壯麗山川,氣勢雄渾,意境空闊,「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一聯,成為千古名句。又如《山居秋瞑》,用細膩的筆觸,勾畫月照、泉流、竹喧、蓮動等許多富有特徵性的事物,獻給讀者一幅清新秀麗、優美和諧的秋雨之後的山色圖。他的山水田園詩,作物精細,狀寫傳神,色彩鮮明如畫。又語言清新凝煉,含蓄生動。王維除詩作優美外,又擅畫,為當時著名畫手,宋代大詩人蘇軾《書摩詰藍田煙雨圖》說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所評極為精當。
王維的詩在唐代自成一派,影響久遠。現在詩400餘首,有集傳世。清人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可資研究參考。
I. 下面人物之間的故事
魏徵(公元580-643),字玄成,少時孤貧,曾出家為道士,隋末參加瓦崗起義軍,為元帥府文學參軍,隨李密降唐,不久,又為另一支農民起義軍竇建德所俘,任起居舍人。竇失敗被殺,魏徵回到長安,為太子李建成的「太子洗馬」(主菅圖書資料的官),不久,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門之變」中,為李世民所殺,魏徵又被李世民(即後來的唐太宗)任太子詹事府主簿。李世民召見他的時候,他坦然地說:「如果李建成早聽我的勸告,不會落得這般下場。人各為其主,我有什麼錯呢!」李世民欣賞他的坦率,在即位為帝時,任命他為尚書右丞相兼諫議大夫,從此,魏徵與唐太宗共事近二十年。這二十年,魏徵克盡職守,向唐太宗提出治理國政的諫議二百多項,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及唐太宗私生活等各個方面,達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程度,成為唐太宗的「一面鏡子」。唐太宗是個有為的君主,對魏徵的諫議,一般都能採納,並予以高度評價。這一段時間,經濟發展,人心安定,出現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史稱:「貞觀之治」。「貞觀」是唐太宗的年號。
下面節選的魏徵與唐太宗故事,取材《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二,唐紀八,太宗貞觀年間。每段文字,都是獨立的一則故事。
[原文]
上問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昔堯清問下民,故有苗之惡得以上聞。舜明四目,達四聰,故共、鯀、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趙高,以成望夷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以取台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閣之變。是故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擁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上謂侍臣曰:「朕觀隋煬帝集,文詞奧博,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對曰:「人君雖聖哲,猶當虛已以受人,故智者獻其謀,勇者竭其力。煬帝恃其俊才,驕矜自用,故口誦堯舜之言,而身為桀紂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遠,吾屬之師也!」
上嘗與侍臣論獄。魏徵曰:「煬帝時嘗有盜發,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訊取服,凡二千餘人,帝悉令斬之。大理丞張元濟怪其多,試尋其狀,內五人嘗為盜,余皆平民,竟不敢執奏,盡殺之。」上曰:「此豈唯煬帝無道?其臣亦不盡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文武官復請封禪。上曰:「卿輩皆以封禪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又安,家給人足,雖不封禪,庸何傷乎!昔秦始皇封禪,而漢文帝不封禪,後世豈以文帝之賢不及始皇耶?且事天掃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巔,封數尺之土,然後可以展其誠敬乎?」群臣猶請之不已。上亦欲從之。魏徵獨以為不可。上曰:「公不欲朕禪者,以功未高耶?」曰:「高矣!」德未厚耶?」曰:「厚矣!」中國未安耶?」曰:「安矣!」「四夷未服耶?」曰:「服矣!」年穀未豐耶?」曰:「豐矣!」「符瑞未至耶?」曰:「至矣!」「然則何為不可封禪?」對曰:「陛下雖有此六者,然承隋末大亂之後,戶口未復,侖廩尚虛,而車駕東巡千乘萬騎,其供頓勞費,未易任也。且陛下封禪,則萬國咸集,遠夷君長,皆當扈從。今自伊、洛以東,至於海、岱、煙火尚稀,灌莽極目,此乃引戎狄入腹中,示之以虛弱也。況賞齎(ji)不貲,未厭遠人之望,給復連年,不償百姓之勞,崇虛名而受實害,陛下將焉用之?」會河南北數州大水,事遂寢。
[釋文]
唐太宗問魏徵:「君主怎樣叫明,怎樣叫暗?」魏徵答:「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從前帝堯明晰地向下面民眾了解情況,所以三苗作惡之事及時掌握。帝舜耳聽四面,眼觀八方,故共、鯀、驩兜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趙高,在望夷宮被趙高所殺;梁武帝偏信朱異,在台城被軟禁餓死;隋煬帝偏信虞世基,死於揚州的彭城閣兵變,所以人君廣泛聽取意見,則貴族大臣不敢蒙蔽,下情得以上達。」唐太宗說:「好啊!」
唐太宗對侍臣說:「我看隋煬帝文集,文章深而廣博,可比堯、舜,而非暴君桀、紂。然而他的行為怎麼與他的言論相反呢?」魏徵答道:「君主雖好,也應當虛心請教他人。所以有能力的人獻計獻策,勇敢者願盡自己的力。隋煬帝自恃有才,驕傲自滿,說堯、舜的話,行桀、紂的事,何曾知道會因此而滅亡。」唐太宗說:「前事不遠,是我們的老師啊!」
作者: 8上善若水 2006-12-15 20:00 回復此發言
--------------------------------------------------------------------------------
2 第五十三篇 魏徵與唐太宗
唐太宗與侍臣論法治。魏徵說:「隋煬帝時期,常有盜事發生,他令於士澄抓人,稍有一點嫌疑,都抓來拷打,逼供承認,有二千多人。隋煬帝下令全殺。司法部門的大理丞張元濟懷疑不會有這么多的盜賊,試查驗一下,發現其中只有五人是盜賊,其餘為平民,但由於皇帝已下過全斬的命令,竟不敢報告這一冤情,二千多人全殺死了。」唐太宗說:「這那全是隋煬帝無道呢?他的大臣也未盡職守。君臣如此,國何不亡。你們都要引以為戒啊!」
文武百官一再請求唐太宗舉行泰山封禪大典。唐太宗說:「你們都認為封禪是帝王盛事,我卻不這么想。如果天下安定,家給人足,即使不搞封禪大典,又有何妨?從前秦始皇搞封禪,漢文帝未搞封禪,後世不認為漢文帝不及秦始皇。而且向天地拜祭,何必非得上泰山之頂,封幾尺高的土,就表達誠敬了么?」群臣仍然請唐太宗搞封禪大典。唐太宗快要同意了,只有魏徵一人認為不可。唐太宗說:「你不要我封禪,是因為功尚不高嗎?」答:「高啊!」問:「德不厚嗎?」答:「厚啊!」問:「中國不安定嗎?」答:「安定了啊!」問:「邊境不服嗎?」答:「服了啊!」問:「年成不豐嗎?」答:「豐收了啊!」問:「沒有符瑞么?答:「有了啊!」問:「如此說來,為何不能封禪?」魏徵答道:「陛下您雖有上述六條,然而繼承隋末大亂之後,人口未恢復,糧侖尚空虛,而封禪大典、車駕成千上萬,一路住宿、吃飯的費用,不容易辦。而且封禪之時,外國使節都來祝賀,邊境酋長都帶侍從,現今伊州、洛陽以東,一直到海州、泰山的路途上,人煙稀少,雜木叢生,這等於引外國人到內地,看到我們的虛弱。況且來者必給賞賜,賞賜達不到來者的期望,給了下次還要給,都用老百姓的勞苦為代價,好虛名求實禍。懇請陛下考慮去還是不去?」恰巧遇上南北幾州發大水,封禪之事遂掛起來不提了。
[點評]
魏徵是古代名臣之一。他輔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國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十分可貴。
魏徵諫太宗之所以可貴,首先在於意見正確。他一貫主張修養生息,反對鋪張浪費,即使在群臣一致要求搞封禪大典,而唐太宗也傾向於搞封禪的形勢下,獨自一人表示不同意搞。他提醒唐太宗要聽取各種不同的意見,君臣要以誠相見。一些哲理性的名句,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居安思危,」都十分精精闢,歷來奉為治世、修身格言。魏徵還善於運用歷史教訓,提醒唐太宗的為人處世。尤其隋煬帝楊廣這個反面教員的所作所為,記憶猶新,效果更好。
魏徵諫唐太宗之所以可貴,還表現在他不唯上,不看唐太宗的臉色行事。唐太宗發怒,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稍一不慎,就有殺身之禍,可是魏徵不在乎。該怎麼提就怎麼提,反而把唐太宗的怒氣化解了。有一次唐太宗私下裡要求魏徵表面上順著一些,事後再換另一個方式提意見,給唐太宗留一點「面子」。魏徵不答允,堅持不說違心話,唐太宗不得不退讓。
魏徵諫唐太宗之可貴,還在於他不避嫌疑。魏徵本不是唐太宗的親信,是個地地道道的降臣。他先在瓦崗軍李密手下做官,歸唐後又被竇建德起義軍俘去當官。竇死,魏徵歸唐,在太子李建成手下做官。李建成被李世民所殺,魏徵又從李建成手下轉到李世民手下做官。魏徵可算得上是一個出身不好、歷史情況復雜的人了。然而,魏徵不背思想包獄,不計個人恩怨,胸懷坦盪,把忠於職守放在第一位。唐太宗也唯才是舉,服從真理修正錯誤。 二人合作共事二十多年,迎來了盛唐的「貞觀之治」。
J. 良願司是什麼意思
城隍有廿四司:陰陽司、速報司、良願司、查過司、文書司、地獄司、功曹司、掌案司、檢簿司、驅疫司、學政司、典籍司、罰惡司、注福司、注壽司、督糧司、巡政司、感應司、保安司、儀禮司、稽查司、賞善司、提刑司、考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