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大家說

民法典大家說

發布時間: 2022-05-10 15:42:49

民法法典內容2021

民法典修改了關於民法總則,包括合同法、物權法、婚姻法、繼承法、擔保法、侵權責任法、收養法等七大法律的部分法律條文,使其更符合當代中國的民情,使法官在判決時有法可依。

❷ 民法典的意義是什麼與刑法的區別在哪裡

1、兩者的作用有所不同

刑法是規定什麼是犯罪,對什麼犯罪應當承擔何種刑事責任的法律。

刑法的任務是為維護國家安全,維護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打擊一切刑罰犯罪行為。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公民、法人、公民和法人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比如賠償和債務。它主要是解決民事糾紛,違反刑法是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2、兩者的目的不一樣

民法是一種權利法典,它告訴人們享有哪些權利。

刑法是一部規定義務、告知人們不該做什麼、後果和處罰的法律。

3、兩者的規范對象不一樣

法規制的對象主要是嚴重危害社會的各類行為。

而民法則主要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聯系:

民法是調整作為民事主題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即自然人、法人、其他非法人組織只有以民事主體的面目參與社會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才由民法調整。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

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

(2)民法典大家說擴展閱讀

我國刑法作用:

主刑就是只能獨立適用,不能附加於其他刑種適用的刑罰。我國刑法規定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就是作為主刑的補充而附加適用,但也可以獨立適用的刑罰。我國刑法規定的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此外,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這實際上也屬於附加刑。

我國刑罰就是通過有主有從、互相配合,有輕有重、互相銜接的設計方式,形成了嚴整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每個刑種都有它特定的內容和作用。

刑種的多樣性,是為了適應犯罪性質和情節的多樣性,便於體現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實行區別對待的原則。所以,這些刑種是切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實際需要的。

刑罰是對犯罪分子某種利益的剝奪,如剝奪其自由,剝奪其政治權利,剝奪其財產等。所以刑罰對被判刑人必然造成痛苦,造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壓力,這是刑罰的屬性。正是這個屬性,使刑罰發揮懲罰、懲治和威懾的作用。

同時,刑罰還包含有譴責的因素,它是對犯罪分子及其行為的否定評價,是國家對於他幹了犯罪這種壞事的一種嚴厲譴責。由於刑罰譴責某種犯罪行為和實施這種行為的人,遂使人們意識到犯罪的事干不得,走犯罪的道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所以這種譴責又是一種教育。

社會主義性質的刑罰是懲罰和教育的辯證統一。懲罰和教育都是我國刑罰的內容屬性。單純的懲罰和脫離懲罰的單純的教育都不是刑罰。

國家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的根本目的是預防犯罪,包括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而懲罰和教育是達到刑罰目的的手段。

特殊預防就是預防犯罪分子本人再犯罪。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的判刑,除了極少數罪行極其嚴重非殺不可的依法判處死刑外,對其他犯罪分子,主要是通過懲罰和教育,把他們改造成為去惡從善、悔罪自新、遵守法紀、自食其力的新人,化有害為無害,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我國對罪犯改造工作的實踐證明,多數犯罪分子通過懲罰和教育,是能夠認識到犯罪的危害性以及自己犯罪的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的。

一般預防就是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警戒社會上那些不穩定分子,即有可能犯罪的分子,防止他們以身試法,走上犯罪的道路。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的意思。

為什麼人民法院有時選擇典型案件,大張旗鼓地公開宣判呢為什麼宣判罪犯死刑立即執行要出布告呢主要就是為了警戒和震懾少數不穩定分子,以達到一般預防的目的。

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也可以使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制觀念,提高警惕性和同犯罪作斗爭的積極性。司法機關只有充分地、廣泛地依靠群眾,同他們一道展開對犯罪的斗爭,才能夠達到有效地預防犯罪的目的。

刑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的區別是:

第一,基礎不同。被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只能是犯罪行為,其社會危害性比被追究其他法律責任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也就是說,刑事責任只能由實施犯罪的人承擔,而不能由任何其他人承擔。罪責自負、反對株連是我國刑法的一項重要的原則。

這個原則要求,只有參與實施犯罪的人,才能成為刑事責任的主體,其他沒有參與實施犯罪的人,不論他與犯罪人的關系如何,都不能令他負擔刑事責任。

第二,程序不同。行為人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只能由國家司法機關按照刑事訴訟程序來決定。其他法律責任,則不是通過刑事訴訟程序決定的。確定是否承擔刑事責任,主要是國家審判機關的任務,但這不是絕對的。

在某些情況下,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也可以解決刑事責任問題。例如,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定,當出現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情況,或者發生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情況,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就應當作出不追究刑事責任或不起訴的決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對於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第三,後果不同。對負刑事責任的人往往隨之而來的是給予刑罰處罰,這是最嚴厲的國家制裁方法。它不僅可以剝奪被判刑人的財產,還可以剝奪其人身自由、政治權利,甚至可以剝奪其生命。其他法律責任都不會引起刑罰處罰這種嚴厲的法律後果。

❸ 圍繞民法典淺談自己的認識

要說從《民法典》中學到什麼,可能真的不是三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也不應該是一個問答的量,前幾天通過時,整個法律圈都炸了,《民法典》對人們生活影響實在太大。不過作為專業人士,看到這樣他的問題難免又很感興趣,加上前幾天也初步的發了一些內容,所以我們還是來粗略的嘮嘮《民法典》這個話題。

一、體例結構
民法典的起草歷時近70年,幾輩法律人的心血成就了今天的國之重典,從結構上來說共計1260條,分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家庭婚姻、繼承、侵權責任七編,就在5月28日通過這一天,整個法律圈各種言論可謂萬馬齊喑,有說「專業選得好、年年似高考」的、有說「半生所學、毀於一旦」的,也有搬出第1260條來論證民法典的威力的,畢竟在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律中,《民法典》內容最多,條文最多,也達到了十萬字之最,更重要的是,《民法典》的出台直接廢止了幾十年來陸續通過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所以大家開玩笑說「半生所學、毀於一旦」。

二 具體內容

不過說到《民法典》的具體內容,就真的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了,雖然這部法律達到了1260條之多,但是它並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新」制定法,這話怎麼說呢,因為我們《民法典》的制定思路就是匯編制,先將各編制定成單行法,陸續施行,待各編都成熟後再匯編在一起,現有《民法典》各編中,只有人格權編沒有制定單行法,但是人格權編的具體內容又實際上散見於《民法通則》《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等單行法律中,可以說,整部《民法典》95%的內容都是現行有效各單行法律規定了的,所以不管是內行還是外行,不必恐慌,只需要翻著《民法典》和相對應的單行法,找到對應發條,即可理解民法典的具體規定,關於完整的內容,請看下圖:

把該圖認真看一遍,即可了解民法典的體例及大致內容,再有針對性的學習其中一些新規,就可以熟練掌握民法典了。

三 《民法典》新規

要說到《民法典》新規,可以說幾條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

1、規定了離婚冷靜期,民法典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2、未成年人在網路游戲平台大額充值、在直播平台大額大賞主播的,可以退款;

3、職場、校園等場所性騷擾得到遏制,法律規定: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

4、高空拋物傷人,整棟樓同賠(除非能證明自己不是傷人者)、物管對高空拋物傷人擔責,公安機關、城管等部門應當盡快調查高空拋物責任者;

5、網路APP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可能面臨巨額賠償及行政處罰。民法典規定,APP處理自然人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

6,高利貸從此絕跡,民法典明確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針對高利貸頻發、網路借貸無序、金融借款變相高息,民法典有了明確態度,從此再有高利貸的,法律將嚴打,我們期待最高法院司法解釋;

7、小區電梯廣告收益歸業主共享,過去很多年以來,我們一直看到,每個小區的電梯里都掛滿樓宇廣告,但絕大部門地區都沒誰過問廣告收益的歸宿,實際上這個規定也不算新規,在《物業管理條例》中有明確規定,公共區域屬於業主共有,收益也歸全體業主共有,但一直未上升到法律層面,這次,民法典明確規定,該類收益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

附言

鑒於民法典出台時間太短,我們也都還在學習過程中,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學習,一起總結,有什麼困惑的,可以留言一起交流。

❹ 民法典對人們有什麼好處

5月28號,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議案,這部法律將於年1月1號開始施行,民法典是我國民法制度內容的補充和進一步的完善。
先來說民法吧,民法是我們實體法律部門里的一個小分類,這裡面還有如憲法相關法,商法以及刑法等其他組成部分。民法也是一種法律規范,遵循著民事主體地位平等、自願、公平、誠信、有序、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等基本原則。我國原來就制定有一部民法總則,現在還有效行使的,民法總則是明法典的開篇,在民法典中起統領作用。民法總則規定了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定性,對民法基本原則、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民事責任和訴訟時效等作出規定,既構建了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也為各分編的規定提供依據。而新出台的民法典提出的內容絕大部分符合對民事總則文案的補充和領域的擴展,所以民法典也是民法制度完善的重要體現。
兩會當中,全國人大代表龔曙光提出發言「民法典在我們國家體系建設中是一個標志性事件,編撰這一套民法典是中國立法走向完善,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龔代表認為,民法典在司法體繫上體現 了『』人民至上『』的理念。也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體現,它是中國的歷史,也是世界的未來。
還有最近的專家解讀民法典草案7大亮點,使得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這里簡單提下民法典的內容吧。民法典分7編和附則共1260條規定。7編分為:一總則,二物權,三合同,四人格權,五婚姻家庭,六繼承,七債權責任。附則此處省略。由7編細分出來的人們關注的民法草案就出爐了,亮點一見義勇為免責;二小區共有場所收入歸業主;三禁止放高利貸;四保護個人信息;五界定夫妻共同債務;六增加遺囑形式;七頭頂上的安全帽。用七大內容來解決目前民眾出現的棘手的糾紛。所以民法典的頒布符合人民群眾的共同利益,是從我國國情出發的,保障了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等。它任然是我國民法制度完善的體現,使中國向建設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又邁進了步伐。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義!

❺ 民法典是什麼東西

民法典來是指在採用成文法的自國家中,用以規范平等主體之間司法關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條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規則來規范各式法律行為、身份行為。有的民法典會酌采習慣法作為補充規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規定以當事人間司法自治的方式彌補各種法規的不足。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5)民法典大家說擴展閱讀:

《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法典立法研究課題組起草。課題組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煙台大學法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山東大學法學院、北京化工大學法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深圳大學法學院、中國建銀集團法律部等單位的26人組成。

梁慧星學部委員擔任課題組負責人。該草案採用德國潘德克吞編制體例,分為總則、物權、債權總則、合同、侵權行為、親屬、繼承七編,共計1947條。

❻ 《民法典》的頒布有什麼意義

民法是萬法之母。孟德斯鳩說,「在民法慈母般的眼裡,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是公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為保障個人合法權利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武器,也為隨著社會發展出現的新興權利、新型案件的審理提供了法律依據。之所以要編纂一部統一的民法典,主要是因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頒布了大量的民法單行法規,這些法規內容龐雜,分散廣泛,不僅存在一些法規相互之間不夠協調的問題,而且老百姓使用起來也不是很方便。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載體,很多規定同有關國家機關直接相關,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權利義務關系。
民法典彌補體系缺漏、去除體系重復、消解體系沖突。民法典進一步完善了民商事領域的基本法律制度和行為規則,有利於維護交易安全和市場秩序、促進公平正當競爭、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民法典實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級黨政機關履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尺度。國家機關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必須清楚自身行為和活動的范圍和界限。各級黨和國家機關開展工作要考慮民法典規定,不能侵犯人民群眾享有的合法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有關政府機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要依法履行職能、行使職權,保護民事權利不受侵犯、促進民事關系和諧有序。民法典問世,意味著我國法制的體例框架由此豐實延展、枝繁葉茂。
民法典充分反映人民意志,提高依法治國水平。民法典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落實到民事法治領域,充分賦予民事權利,保障權利不被侵犯。民法典聚焦民生發展問題,處處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所謂「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體現出我們國家以良法促進發展、保證善治。民法典草案對於民事權利類型規定更豐富,行使權利規則更清晰,權利保障更完善。「民法典對公民權利類型及其行使方式規定得越豐富、越精細,就越能限制公權力的濫用,越能起到規范公權力的作用。」民法典的出台為政府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依法治國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
「法者,治之端也。」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法治是最重要的邏輯起點之一。民法典的頒布蘊含了民事權利保障、法律義務強化、社會秩序穩定等多重價值,是以良法推進善治的重要抓手,自然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證。

❼ 我國為什麼需要制定民法典

我國正處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民法典的必要性又顯現出來,制定民法典的條件更加充分。加快制定民法典,使民法典成為鞏固改革開放成果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法律工具。

1、制定民法典是實現民法科學化的需要。

2、制定民法典是實現民法科學化的需要。

3、制定民法典是富民強國的需要。

4、民事立法不僅描述社會,更應引領社會發展。

(7)民法典大家說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黨和國家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後四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第一次和第二次,由於多種原因而未能取得實際成果。

1979年第三次啟動,由於剛剛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制定一部完整民法典的條件尚不具備。因此,當時領導全國人大法制委員會立法工作的彭真、習仲勛等同志深入研究後,在八十年代初決定按照「成熟一個通過一個」的工作思路,確定先制定民事單行法律。

現行的繼承法、民法通則、擔保法、合同法就是在這種工作思路下先後制定的。2001年,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並於2002年12月進行了一次審議。經討論和研究,仍確定繼續採取分別制定單行法的辦法推進我國民事法律制度建設。

熱點內容
吳春燕民法 發布:2024-11-05 21:22:09 瀏覽:286
最新勞動法2013全文 發布:2024-11-05 19:11:30 瀏覽:105
比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異 發布:2024-11-05 18:47:44 瀏覽:561
勞動法離職後工作服的規定 發布:2024-11-05 18:42:47 瀏覽:855
勞動法直接辭職有工資嗎 發布:2024-11-05 18:36:40 瀏覽:117
玉溪紅塔區法院 發布:2024-11-05 18:35:12 瀏覽:204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