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商法第3次任務0085
❶ 商法原則的介紹
商法的基來本原則是商法具體源規則與抽象的商法價值的交匯點,是現代商法性質的集中體現。對於商法的基本原則,我國商學界的學者們眾說紛紜,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觀點。目前在我國主要有四種觀點:一是「二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有李玉泉、何紹軍;二是「三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是黎燕;三是「四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是覃有士;四是「五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是董安生。雖然他們對商法基本原則的概括層面不同,但是他們的學說都體現了商法的基本價值觀念、綜合反映了商法的宗旨和任務。尤其是他們在「維護交易安全」這一基本原則上達成了高度的一致,說明了維護交易安全原則在商法基本原則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下面筆者就從其確立依據、要義和立法表現三個方面對它進行一番新的認識。
❷ 商法的調整對象是什麼
商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是指由營利性主體從事營業行為所引起的社會經濟關系以及與此相聯系的社會關系的總和。
❸ 誰有11春電大西方經濟學(本)02任務_0035的答案
2007年福建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試題及答案
2007年福建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
《會計基礎》試題
一、 單項選擇題
1、一般說來,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 A )。
A、並非對等的概念 B、是相互一致的
C、是不相關的 D、是相互可替代的
2、會計分期是建立在( B )基礎上的。
A、會計主體 B、持續經營
C、貨幣計量 D、權責發生制
3、作為資源,不屬於資產必須具備的基本特徵的是( D )。
A、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B、由企業擁有或控制
C、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
D、具有可辨認性,看的見、摸得著
4、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中的調整後銀行存款余額表示( B )。
A、企業銀行日記賬的賬面余額
B、企業實際可使用的存款數額
C、銀行存款清查確認的結果
D、企業與銀行的存款差額
5、某企業xx年10月份的有關資料如下:「生產成本—A產品」賬戶月初余額為72 300元,其中:直接材料57 300元,直接人工10 000元,月末分攤本月發生的製造費用5 000元。本月發生的材料費50 000元,直接人工45 000元,月末分攤本月發生的製造費用25 000元,本月銷售A產品發生銷售費用2 000元,發生企業管理費用8 000元。A產品月末全部完工,驗收入庫。A產品的實際生產成本為( A )。
A、192 300元 B、194 300元 C、202 300元 D、120 000元
6、某公司2006年度的主營業務收入為860萬元,主營業務成本為510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為85萬元,銷售費用為60萬元,管理費用為80萬元,財務費用為12萬元,營業外支出為12萬元,營業外收入為6萬元。應交所得稅按利潤總額的25%計算。該公司2006年度的凈利潤為( D )萬元。
A、26.75 B、68.25 C、78.75 D、80.25
7、下列各項中,屬於賬戶貸方反映的內容是( D )。
A、資產增加 B、負債減少
C、收入減少 D、費用減少
8、下列各項中,屬於賬戶靜態指標的是( B )。
A、本期發生額 B、期末余額
C、本期增加額 D、本期減少額
9、在實際工作中,余額試算平衡採用的方式是編制( A )。
A、試算平衡表 B、銀行存款余額調查表
C、發生額平衡表 D、資產負債表
10、采購材料業務必須是( C )才能借記「原材料」賬戶。
A、已簽訂經濟合同 B、已結算貨款
C、材料已驗收入庫 D、已收到發票賬單
11、下列各項中,既是編制記賬憑證的依據又是會計核算的基礎的是( C )。
A、會計對象 B、會計要素
C、原始憑證 D、會計科目
12、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原始憑證真實性審核的內容是( D )。
A、憑證日期是否真實 B、業務內容是否真實
C、數據是否真實 D、項目是否齊全
13、企業從銀行提取現金,應填制的記賬憑證是( D )。
A、現金收款憑證 B、現金付款憑證
C、銀行存款收款憑證 D、銀行存款付款憑證
14、企業當月製造費用總額為60 000元,N產品的生產工時為30 000小時,M產品的生產工時為20 000小時,製造費用按各產品生產工時比例進行分配。則N產品應當分攤製造費用為( A )。
A、36 000元 B、24 000元
C、30 000元 D、20 000元
15、下列各項中,不屬於事業單位凈資產的是( C )。
A、專用基金 B、事業基金
C、固定資產 D、事業結余
16、下列關於各項經濟業務發生變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C )。
A、一項資產和一項所有者權益同時減少
B、負債內一項增加另一項減少
C、實收資本和盈餘公積同時增加
D、應收賬款與庫存商品一增一減
17、損益類賬戶的期末余額及方向表現為( D )
A、有借方余額 B、有貸方余額
C、有借貸方余額 D、期末結轉後無余額
18、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會計分類核算的項目是( D )。
A、會計對象 B、賬簿名稱
C、會計本質 D、會計科目
19、( D )是會計核算的依據,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和可靠性的基礎。
A、取得或填制原始憑證 B、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
C、經濟業務事項 D、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
20、某公司為生產乙產品從異地購入一條專用生產線,其主體設備買價為300 000元,運輸和保險費1 000元,采購員差旅費2 000員;投入使用前委託原廠家進行安裝調試,共發生費用37 000元。該固定資產的入賬金額為( C )。
A、340 000元 B、300 000元
C、338 000元 D、303 000元
21、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的有( A )。
A、後進先出法 B、先進先出法
C、個別計價法 D、移動加權平均法
22、在借貸記賬法中,賬戶的哪一方記增加數,哪一方減少數,是由( B )決定的。
A、記賬規則 B、賬戶的性質
C、業務性質 D、賬戶的結構
23、法定盈餘公積是指企業根據《公司法》規定按凈利潤的( B )提取的企業積累資金。
A、5% B、10% C、25% D、50%
24、下列賬戶中,企業期末結賬後一般有餘額的賬戶是( C )。
A、本年利潤 B、製造費用
C、利潤分配 D、所得稅費用
25、存貨清查中,盤盈的存貨應當( A )。
A、沖減管理費用 B、計入營業外收入
C、計入備查賬簿 D、計入本年利潤
26、會計賬戶的四個金額要素是( B )。
A、期末余額、本期發生額、期初余額、本期余額
B、期末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期初余額
C、期初余額、期末余額、本期借方增加額、本期借方減少額
D、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本期發生額
27、對「應收賬款」進行清查時,應採用的方法是( B )。
A、與記賬憑證核對 B、發函詢證法
C、實地盤點法 D、技術推演算法
28、某公司申請取得8個月期限的銀行貸款30 000元,直接用於償還前欠貨款,應編制會計分錄為( C )。
A、借:銀行存款 30 000
貸:長期借款 30 000
B、借:銀行存款 30 000
貸:短期借款 30 000
C、借:應付賬款 30 000
貸:短期借款 30 000
D、借:應收賬款 30 000
貸:短期借款 30 000
29、某公司按商品銷售合同約定,收到購貨方總價20萬元中的60%的貨款,存入銀行,編制會計分錄為( A )。
A、借:銀行存款 120 000
貸:預收賬款 120 000
B、借:銀行存款 20 000
貸:預收賬款 20 000
C、借:預收賬款 120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20 000
D、借:應收賬款 120 000
貸:銀行存款 120 000
30、某公司收到上月份購買的一批在途商品53 000元,並辦理了驗收入庫手續,編制會計分錄為( B )。
A、借:原材料 53 000
貸:在途物資 53 000
B、借:庫存商品 53 000
貸:在途物資 53 000
C、借:原材料 53 000
貸:銀行存款 53 000
D、借:庫存商品 53 000
貸:原材料 53 000
31、某國有公司以銀行卡支付職工10月份的工資、津補貼計60 000元和職工福利費8 000元,編制會計分錄為( B )。
A、借:應付職工薪酬 60 000
貸:銀行存款 60 000
B、借:應付職工薪酬 68 000
貸:銀行存款 68 000
C、借:應付福利費 8 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 8 000
D、借:應付工資 60 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 60 000
32、各種賬務處理程序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 B )。
A、總分類賬的格式不同
B、登記總分類賬的依據和方法不同
C、會計憑證的種類不同
D、編制會計報表的依據和方法不同
33、A公司本月有以下經濟業務發生,已編制會計分錄登記在有關賬戶中,如下:
無形資產
(1) 65 000
資本公積
(5) 10 000
其他應付款
(3) 5000
其他業務收入
( 2 ) 10 000
實收資本
(1)145 000
(5) 10 000
應收賬款
(2)10 000 (4)3 000
原材料
(1)10 000
銀行存款
(1)70 000
(4) 3 000 (3)5 000
根據賬戶記錄編制該公司發生額的試算平衡表,其金額為( A )。
A、173 000 B、168 000 C、165 000 D、160 000
34、某公司以轉賬支票支付銀行短期貸款利息67 000元,編制會計分錄為借記「應付利息」76 000元,貸記「銀行存款」76 000元,並已登記入賬。對賬時發現錯賬,應填制的更正記賬憑證為( C )。
A、借:短期借款 67 000
貸:應付利息 67 000
B、借:財務費用 (67 000)(紅字)
貸:預提費用 (67 000)(紅字)
C、借:應付利息 (9 000)(紅字)
貸:銀行存款 (9 000)(紅字)
D、借:應付利息 9 000
貸:銀行存款 9 000
35、按照財產清查對象的范圍,財產清查分為( B )。
A、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C、實物清查、現金清查
D、銀行存款清查和往來賬項清查
36、采購人員報銷原預借差旅費,以庫存現金支付,應借計( B )賬戶核算。
A、庫存現金 B、管理費用
C、其他應收款 D、其他應付款
37、下列明細分類賬中,可採用數量金額式明細分類賬的是( B )。
A、在途物資明細分類賬 B、原材料明細分類賬
C、管理費用明細分類賬 D、應付職工薪酬明細分類賬
38、某企業2007年9月30日「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為413 280元,銀行對賬單余額為418 900元。經逐筆核對,雙方記賬均無差錯,但發現有下列未達賬項:企業已記增加而銀行未記增加的款項46 800元;企業已記減少而銀行未記減少款項70 200元;銀行已記增加而企業未記增加的款項800元;銀行已記減少而企業未記減少的款項18 580元。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調節後,實際可使用的存款數額為( C )元。
A、389 880 B、401 120 C、395 500 D、431 060
39、會計人員結賬時,其做法不正確的是( C )。
A、結出當月發生額的,在「本月合計」下面通欄劃單紅線
B、年終結出總賬賬戶全年發生額的,在「本年合計」下面通欄劃雙紅線
C、12月末,結出全年累計發生額的,在下面通欄劃單紅線
D、12月末,結出全年累計發生額的,在下面通欄劃雙紅線
40、通過資產負債表可以計算( C ),以了解企業償付到期長期債務的能力。
A、流動比率 B、速動比率
C、資產負債率 D、毛利率
二、 多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體現企業單位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的區別的有( BCD )。
A、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B、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
C、會計要素的設置及其定義 D、固定資產是否記提折舊
2、應付職工薪酬是指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予職工的薪酬,包括(ABCD)等因職工提供服務而產生的義務。
A、職工福利費 B、住房公積金
C、工會經費 D、非貨幣性福利
3、下列各項中,屬於企業記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有( ABC )。
A、雙倍余額遞減法 B、年數總和法
C、工作量法 D、加權平均法
4、下列各項中,關於企業的盈餘公積的用途,說法正確的有( BCD )。
A、盈餘公積可按有關規定用於集體福利支出
B、盈餘公積可按有關規定轉增資本
C、盈餘公積可用於彌補以後各期發生的虧損
D、盈餘公積可用於發放現金股利
5、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 AD )特徵的有形資產。
A、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持有的
B、為專門用於出租持有的
C、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
D、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6、《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規定,我國企業的利潤表採用多步式;多步式利潤表反映出了構成( BCD )等各項要素的情況。
A、主營業務利潤 B、營業利潤
C、利潤總額 D、每股收益
7、下列各項中,屬於企業在銷售產品過程中發生各種銷售費用的有( ABD )。
A、廣告費 B、包裝費
C、代墊運輸費 D、裝卸費
8、下列各項中,屬於賬戶按其反映的經濟內容不同的分類有( BC )。
A、總分類科目 B、共同類科目
C、成本類科目 D、明細分類科目
9、現代會計運用復式記賬的方法,能夠( AB )。
A、便於檢查賬戶的記錄是否正確
B、完整、系統的反映資金運動的來龍去脈
C、節省大量時間,減少會計工作量
D、了解經濟內容,便於檢查經濟業務是否合理合法
10、下列賬戶中,屬於損益類的賬戶的有( AC )。
A、營業外收入 B、本年利潤
C、所得稅費用 D、利潤分配
11、下列各項中,通常可作為登記總分類賬依據的有( AD )。
A、匯總記賬憑證 B、匯總原始憑證
C、原始憑證 D、記賬憑證
12、下列帳戶中,不可能與銀行存款發生對應關系的賬戶有( ABC )。
A、本年利潤 B、累計折舊
C、所得稅費用 D、生產成本
13、某公司接受甲、乙、丙投資者分別以貨幣資金15萬元、庫存商品10萬元、生產設備25萬元作為資本金投入,應編制的會計分錄有( ACD )。
A、借:銀行存款 150 000
貸:實收資本 150 000
B、借:原材料 100 000
貸:投入資本 100 000
C、借:固定資產 250 000
貸:實收資本 250 000
D、借:庫存商品 100 000
貸:實收資本 100 000
14、下列各項業務中,應分別編制收款憑證或者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的
有( BC )。
A、 將銷售現金存入銀行,並同時從銀行提取現金
B、 購貨一批支付部分現款,餘款尚未支付
C、 銷售商品一批以預收貨款抵扣,差款已收到存入銀行
D、 分別結轉所得稅費用和本年凈利潤
15、某公司當年實現利潤總額80萬元,按稅法規定計算應交所得稅為20萬元,根據股東會議決議向股東分配現金股利28萬元,分別提取法定盈餘公積6萬元和任意盈餘公積12萬元,未分配利潤為14萬元。應編制的有關會計分錄為( BCD )。
A、借:利潤分配 200 000
貸:應交稅費 200 000
B、借:利潤分配 280 000
貸:應付股利 280 000
C、借:利潤分配 180 000
貸:盈餘公積 180 000
D、借:本年利潤 600 000
貸:利潤分配 600 000
16、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有( ABD )。
A、「主營業務收入」賬戶期末貸方數額應全部轉入「利潤分配」
B、「其他業務成本」屬於負債類賬戶,期末余額在貸方
C、「累計折舊」賬戶為「固定資產」賬戶的抵減賬戶,反映固定資產的凈值
D、應付職工薪酬按生產工人和管理人員的工資總額的比例提取
17、下列各項中,符合原始憑證的填制要求的有( AD )。
A、年、月、日要按照填制原始憑證的實際日期填寫
B、年、月、日要按照填制原始憑證的付款日期填寫
C、接受原始憑證單位名稱可以簡化
D、原始憑證的有關人員簽章必須齊全
18、試算平衡表中,試算平衡的公式有( CD )。
A、借方科目金額=貸方科目金額
B、借方期末余額=借方期初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
C、全部賬戶借方發生額合計=全部賬戶貸方發生額合計
D、全部賬戶的借方余額合計=全部賬戶的貸方余額合計
19、試算平衡表並不能發現( ABC )的錯誤。
A、某項業務未入帳
B、某項業務重復入帳
C、應借應貸賬戶中借貸方向顛倒
D、借貸雙方同時多計了經濟業務的金額
20、下列關於銀行存款核算的表述,正確的有( AC )。
A、對於現金存入銀行的業務,應根據現金付款憑證登記銀行存款日記賬的收入方欄
B、銀行存款日記賬應定期、及時地與銀行存款對賬單核對,至少每周應當核對一次
C、銀行存款日記賬應根據審核後的收、付款憑證,按業務發生的順序逐日、逐筆登記
D、如果發現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對賬單余額不符,應逐筆查明原因,並編制相應憑證及時入帳
三、判斷題
1、會計等式揭示了會計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是設置賬戶、復式記賬、編制會計報表的依據 ( × )
2、行政、事業單位與企業在具體會計確認和計量原則上基本相同。
( × )
3、利得或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 ( × )
4、企業月份內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月份內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 ( √ )
5、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被耗用的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對外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各種庫存存貨等。
( × )
6、明細賬一般是根據記賬憑證直接登記,但有的明細分類賬可以根據原始憑證或匯總原始憑證登記。 ( √ )
7、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分錄,應當使用中文,也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 √ )
8、「應付股利」賬戶用於核算企業向投資者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以及股票股利等。 (× )
9、成本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是對象化了的費用。
( √ )
10、原始憑證記錄的是經濟信息,它是編制記賬憑證的依據,是會計核算的基礎;而記賬憑證記錄的是會計信息,它是會計核算的起點。 ( √ )
11、匯總憑證的特點是在一張憑證內可以連續登記相同性質的經濟業務,隨時結出累計數及結余數,並按照費用限額進行費用控制,期末按實際發生額記賬。
( × )
12、對庫存現金的清查,出納人員應當暫時迴避,以利於公正、公平辦事。
( × )
13、備查賬與日記賬、分類賬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登記依據、賬簿的格式和登記方法不同。 ( √ )
14、在每個會計期間可以多次登記賬簿,但結賬只能一次。對賬工作每年至少應當進行一次。 ( √ )
15、借貸方分設的多欄式現金日記賬應於每日營業終了,根據現金收入日記賬結計的收入合計數,一筆轉入現金支出日記賬的「收入合計」欄中,並記出當日余額。 ( × )
16、企業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利潤分配表和附註。 ( × )
17、資產負債表反映一定時期的動態財務狀況;利潤表所體現的是一定日期的靜態經營成果。 (× )
18、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要求,本年度末以銀行存款支付下年度的財產保險費不應當算為本年度的費用開支。 (√ )
19、對於財產清查所發現的盤盈、盤虧,應及時查明原因,明確經濟責任,並依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一般來說,個人造成的損失,應由個人賠償;因管理不善原因造成的損失,應作為企業管理費用或者列入企業的營業外支出。 (× )
20、我國各單位的半年度、季度、月度結賬日分別為公歷年度每半年、每季、每月的最後一天,但有時候為了及時報送財務報表,也允許適當地提前結帳。
( × )
❹ 電大商法名詞解釋
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是與民法並列並互為補充的部門法。商法具有調整行為的營利性特徵,又具有商主體嚴格法定等原則。主要包括公司法、保險法、合夥企業法、海商法、破產法、票據法等。
1 商法的調整對象
商法是指調整商事交易主體在其商行為中所形成的法律關系,即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的調整對象是商事關系。
2.商事關系
指一定社會中通過市場經營活動而形成的社會關系,主要包括商事組織關系和商事交易關系。
(組織法和行為法的結合,就是商法)。
商法這一概念最早起源於古羅馬時代的商事規約,但近代意義上的商事立法肇始於中世紀歐洲地中海沿岸自治城市的商人法,正式確立於1807年的法國商法典,發展到今日為大陸法系國家廣泛繼承。中國古代「重農抑商」,商法極不發達,20世紀初以來的百年商事立法,主要是引進借鑒西方商法,主要是大陸法系的商法,但改革開放後也借鑒了不少英美法系的商事立法。
❺ 商法 民法 經濟法這3者之間的區別!!
民法、商法、經濟法的相互關系,是近年來倍受法學界關注的一個問題。民商合一亦或民商分立的相左意見頻仍,而關於民商法和經濟法的共性和個性的爭論,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民法、商法和經濟法作為規制市場交易和經濟運行的互補互動的重要法律部門,是社會主義市場良性發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三個法律部門以市場的完善和協調發展為共同的立足點,相互之間存在許多共性和差異,充分認識其相同點和不同之處,對於健全我國經濟法律制度,推動市場經濟的穩定和高效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對三者之間關系的考察存在多個視角,而選取本質屬性和價值取向為切入點,能夠充分揭示問題的實質。此外,經濟分析方法的運用,則是進一步深化該認識的有效途徑。
(一) 商法與民法的關系
商法和民法共同調整商品經濟關系,通屬私法,兩者有著密切的聯系。商法大量使用民法的某些原則、制度、規范,同時,屬於商法的一些原則、制度和規范也不斷的被民法所吸收。眾所周知,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它是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它所調整的財產關系主要是指財產歸屬和流轉關系,人身關系是指個人非財產關系。而這些都符合龐德所指的個人利益的特徵。無疑,民法所保護的利益是個人利益。而商法的主要則是由商事交易習慣形成的商品交換規則,完全可以視為民法的特別法,因此,它所保護的利益也是個人利益。
民法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在古羅馬時期,商品交換十分頻繁。從事交易的人們漸漸需要一個共同遵守的交易規則來維護交易秩序,保障商品流通。於是,商品交換的習慣產生,進而,習慣發展為法。這就是民法的起源。民法既然以保護交易利益為主要內容,因而必須適應商品交換的要求,即人格之獨立性——能以自己獨立意志從事交易,所有權之確定性和訂立契約的自由。
商法起源於中世紀的歐洲。在公元11世紀,商人為保護自己利益,成立了商人基爾特,採用通行的商事慣例解決商人之間的糾紛。在當時,商人是一個特權階層。他們擁有普遍人所沒有的一些商品交易的權利。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商事慣例被長期沿用,最終發展為商法。商法保護的仍是商品交易者的利益。同民法相比,它無非是以更復雜、更特殊的規則來實現其保護目的。因此,大陸法系的主要國家一般認為商法系民法的特別法,兩者均以個人利益為保護重心,在諸多方面有重合、交叉之處。
在民法的編篡體繫上,大陸法系有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之分。在主張民商合一論的學者們看來,無論民法大量吸收商法的最新成果,還是商法大量吸收民法已有的原則和制度,都是民商合一的重要表現。前者是「民法商法化」的合一論(德國學者李賽爾是代表人物),後者是「商法民法化」的合一論(我國民國時期林森、胡漢民是代表任務)。①而法國歷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把並存於同一經濟形態下的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的和簡單商品經濟形象的比喻成經濟的「高級齒輪」和「低級齒輪」,兩者具有不同的特點和運行規律。②
關於民法與商法關系有以下幾種論述:
一、 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
二、 反對民法是商法的特別法,但未提出新的見解,希望廣大民法學者研究;
三、 「民法和商事法規之間是基本法與補充基本法的單行法規之間的關系」③
現分述之。
第一, 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此觀點認為「民法有普通民法與特別民法之分。······在采民商合一國家的民事單行法,在采民商分立國家的商法,相對於作為普通法的民法典而言,屬普通法。我國采民商合一主義,現行民法通則相當於民法典的普通法地位,而公司法、海商法、保險法等均屬特別法。遇普通法與特別法均有規定的事項,應優先試用特別法的規定。」④總的說來,商法是民事特別法,它和民法都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民事關系的規范;對市場關系來說,民法提供了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民事行為和民事救濟的一般規定,而商法提供各種商事組織和商事交易的具體規則。前者以普遍性、穩定性和原則性著稱,後者以技術性、普遍性和靈活性而見長。此一觀點指出,「現行民法通則為民商合一之立法。經濟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法及技術合同法,雖屬商事合同法性質,但仍屬民法通則之特別法。海商法、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等,均屬民事特別法。」⑤「民商合一所反映的正好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所謂民法的商法化。」⑥
第二, 反對把商法說成是民法的特別法。持此論者最有說服力的論據是認為「商法是民法特別法」的模式是一種過時的、陳舊的、落後的模式。在簡單商品經濟下產生完善的立法模式是不能適應當今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另外,此觀點還提出,國際性是商法的天然屬性,也是其調整的市場交易關系與其他社會關系的顯著特點;商法納入國內法後,忽視商法調整對象、調整方法的特殊性,把商法與家庭人身財產關系攪混在一起,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其不合理性不明顯,但在世解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的新時代,其不合理性就暴露出來了。因此認為「不應該將一個具有國際性調整交易關系的法律部門,淪為調整家庭關系的附庸。」⑦
第三, 認為民法和商事法規間是基本法的單行法規之間的關系。王利明教授等有這方面的論述,具體可概括如下:
首先,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實際上並不存在商法部門。雖然由於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有關公司、保險、票據、破產等方面的立法相應得到了重視和加強,但這些法律規范大多都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商品關系,因而可以視為我國民法的組成部分。我國民法作為調整社會商品經濟活動的基本法,是千千萬萬種商品關系的抽象化的法律現象,而調整商品經濟關系的商事法規不過是民法原則在具體領域中的表現,是民法規范在某些經濟活動中的具體化。
其次,「商法本身不可能組成部門法體系,而只能適用民法的一般原則,民法的總則、物權制度、債券制度實際上已對商品經濟活動的重要方面都做出了一般規定,對商事法規中的一些問題同樣適用。」⑧
(二) 商法與經濟法的關系
商法與經濟法的關系是存有爭議的。但在大陸法國家和普通法國家,在有商法典的國家和無商法典的國家,在國外和我國爭論的焦點是不同的。從總的趨勢來說,在國外,經濟法和其他法的關系主要是同商法的關系。在我國商法與經濟法的矛盾不是很突出。因為,在西方國家中都有較完備的商事法律制度,社會是典型的商業社會,一切都早已商事化。就是有民法典的國家,也由於民法商法化,從而使民商矛盾弱化。而經濟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法律制度,要突破舊有法律部門的劃分疆界,從古典商法規范中引申出來的原理重新組合為一個新的整體。這樣,在西方社會經濟法與商法的矛盾就顯得比較突出。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民法和商法是從橫向調整社會經濟關系,他們是一般和特殊的關系,而經濟法則既從橫向、也從縱向調整社會經濟關系。它們雖然是各自獨立的法律部門,但並非純然無涉,而是應相互配合,相互輔助,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來保障社會經濟發展。單純以某一個部門法為主體,其必將有害於我國改革開放大業的順利進行。
① 蘇惠祥主編:《中國商法概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頁。
② 同上,第101頁。
③ 梁慧星《民法總論》。「九五」規劃高等學校法學教材,1998年版,第2頁。
④梁慧星《民法總論》。「九五」規劃高等學校法學教材,1998年版,第2頁。
⑤梁慧星《民法總論》。「九五」規劃高等學校法學教材,1998年版,第2頁。
⑥梁慧星《民法總論》。「九五」規劃高等學校法學教材,1998年版,第2頁。
⑦ 王利明,《論中國民法典的制訂》,《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京),1998年5期44-52,83。
⑧王利明,《論中國民法典的制訂》,《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京),1998年5期44-52,83。
❻ 商法第6次任務0040的答案
保險欺詐行為指當事人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致使對方做出錯誤判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