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廳鞏

司法廳鞏

發布時間: 2022-05-11 16:34:24

❶ 全國歷屆十佳律師是誰全國十佳律師的標準是什麼

他說完了,到我了
聚峰始為岳,忠信業競成,或許,正是這來自於姓氏的稟賦,早已昭示著他———岳成———終究要在律師這條充滿荊棘和艱辛,又充滿人類正義的智慧之路上去尋求人生的輝煌。
走在前面的人總是艱難的。整整20年的律師路,憑著對律師業的無比忠誠和頑強信念,岳成積聚起一座又一座事業的山峰。
1994年,他榮登黑龍江省首屆「十大優秀律師」榜首;
1995年,他又被評為首屆「全國十佳律師」,並被黑龍江省司法廳授予個人一等功;
1996年,他將事務所開到了北京,實現了「76年進縣城,86年進省城,96年進京城」的「三城曲」;
現在,裝修一新的事務所為律師提供了優雅舒適的辦公環境,為每位律師配置了一台計算機,建立了內部區域網和對外信息網站,已基本具備了規模化大所的條件。
迄今,全所律師已逾百人,集中了法律及相關專業的各類人才。這一次次的「龍門躍」,岳成不斷地拓展著自己的發展空間,不斷地挑戰自我,躍向成功的峰巔。
進京以來,岳成不僅辦理過《工人日報》被訴侵權再審案,還代理過《秋菊打官司》原作者陳源斌名譽侵權案、《瀏陽河》詞作者徐叔華著作侵權案以及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十佳」優秀民營企業家李曉華的名譽侵權案等全國聞名的案件,還擔任著司法部勞教局、國內貿易局歐洲商業開發投資管理中心、海信集團、《人民文學》、《半月談》、《環球》、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等數十家政府機關、社會團體、大型企事業單位、新聞機構的常年法律顧問
善辦難案、大案是岳成辦案的一大風格;善於為身處劣勢的被告人贏得官司是他辦案的另一特點。近幾年來,岳成所辦的標的額超過百萬元的重大、疑難案件達80多件,其中有不少是為被告代理而勝訴,甚至是為一審敗訴的被告打贏了二審官司。
岳成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和他的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分不開的,也是和他坦盪、豪邁、誠實、正直、富有同情心的品性分不開的。
今年4月在中國政法大學的一次演講中,當有學生問到他最優秀的律師應該具備哪些條件時,岳成說:「一個優秀的律師業務要精、人品要好、要有敬業心,還要有自信心。」
當學生問到他成功的經驗是什麼時,他說:「總結20年律師生涯,我有4點體會:
1、「誠實、正直、富有同情心是成功之本。」這是我的座右銘。
2、「律師掙人家錢都是乘人之危,人家攤事才找你,所以要拍良心,服好務。」這是我的職業道德
3、「不說其他律師的壞話,不說其他律師事務所的壞話。」這是我的做人原則。
4、「交岳成不會讓別人後悔。」這是我的朋友觀。
這些,他做到了,也成功了。他從艱難中起步,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今天,他依然如故,踏實地走著每一步。生性豪邁的他知道,做律師不能盲目,孤芳自賞等於孤獨自敗,真正的事業是沒有止境的,成功只是一種新的挑戰。這個世界上,只有毅力和進取心才是無可替代的。
他清楚地看到中國律師服務業必然走向大型化、全球化,一些專門性專業化的律師業將廣泛出現。此時,他所勾畫的21世紀發展戰略是:鞏固提高訴訟業務,大力拓展非訴業務和國際業務。立足北京,面向全國,建成中國一流大所。《人民日報海外版》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的歷史發展

1949年10月30日,根據《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設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1954年,中國第專一部憲屬法頒布後,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同時在全國各大行政區成立了行政區司法部,大行政區撤銷後,又陸續建立了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地區、市一級設有專管司法行政工作的機構。
在建國初期的一年裡,全國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改革舊的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建立律師公證制度,創辦政法大學,培養法學、法律專門人才,培訓司法幹部,開展法制宣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鞏固人民民主政權,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1959年,全國司法行政機關被撤銷,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這種狀況整整延續了20年。
1979年9月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次會議決定,加強全國司法行政工作,重建司法部。同年10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迅速建立地方司法行政機構的通知》。中國的司法行政工作揭開了健康發展的新篇章。

❸ 什麼是司法(部門)它有哪些組成

司法部門
司法部門的工作就是維護法律、確保法律被正確的執行、解決爭議;但「司法」的專具體屬定義和司法部門的權力在不同法制里有些不同。
組成
在大陸法系中,法院會對案件進行具體調查;法官會傳召證人,盤問證人、被告等。法院有解釋法律的權力,但不一定具有對法律的最終解釋權。
另外,檢察機關通常都是司法系統的一部分。例如,法院,檢察院之類的部門。

❹ 省司法廳監獄科員報考要求符合人民警察招錄條件,是不是要提前進行體能測試

這是警察系統的職位,所以肯定要提前參加體能測試的,通過了體能測試才能報考該版職位的。權
體檢要按《公務員錄用體檢特殊標准(試行)》體檢,相對於其他職位的公務員體檢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要嚴格一些,不過身體好就不用擔心,輕松體檢沒問題!

❺ 談談中國司法制度的發展認識

您好,湖南天星教育為您解答
繼續推進監獄體制改革試點、社區矯正試點和公職、公司律師試點,深化公證體制改革,完善國家司法考試制度,推進司法鑒定管理制度改革。司法部部長張福森表示,今後將繼續深化這六項改革,進一步促進司法行政工作體制和機制的完善。 張福森是在此間召開的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上做此表示的。他指出,這些改革目前都處在關鍵時期,有的需要鞏固成果,擴大試點;有的還需要理清思路,克服障礙。 據了解,在2004年底以前,監獄體制改革第一批6個試點省(市)要進行總結驗收。張福森要求,重點抓好監獄和監獄企業的規范運行,特別是監獄企業的規范運行,確保監獄和監獄企業圍繞改造罪犯,提高教育改造質量這一共同目標協調運作,形成既相對獨立,又有機聯系、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 對於深化和完善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張福森指出,還要繼續擴大試點規模和范圍,建立健全領導機構和工作機制,積極參與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和完善,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區矯正制度,推進我國刑罰執行制度的改革和發展。 「公職、公司律師試點,重點是要規范對公職、公司律師的管理。」張福森指出,要不斷擴大試點范圍,盡快建立起適合公職、公司律師制度自身發展規律的運行機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 「探索通過司法考試獲得法律職業資格人員與法官、檢察官作用和律師執業制度相統一,建立統一的職前培訓制度等。」張福森要求認真研究國家司法考試制度及相關配套制度的完善,不斷改進、優化司法考試的具體設計。 在公證體制改革和司法鑒定管理制度改革制度等方面,張福森要求繼續建立和完善有關制度,推進相關立法進程,從根本上促進和保障改革的順利進程。

❻ 司法部是什麼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是主管全國司法行政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

  •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於1949年10月30日設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後,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 歷史發展

  •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該法第十條規定政務院設司法部,規定司法部是國家司法行政機關,主持全國的司法行政事宜。

  • 1949年10月30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設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

  • 1949年1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批准了《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試行組織條例》。

  • 至1950年,全國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改革舊的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建立律師公證制度,創辦政法大學,培養法學、法律專門人才,培訓司法幹部,開展法制宣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鞏固人民民主政權,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 1952年7月16日,在中央司法部成立了由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組成的中央司法改革辦公室。

  • 1953年4月,第二屆全國司法工作會議後,中央司法部的機構作了調整,內設辦公廳、普通法院管理司、專門法院管理司、幹部管理教育司、法律宣傳司和專門委員室。

  • 1954年8月13日,隨著各大行政區及大區司法部的撤消,司法部發出《關於各省與中央直轄市審判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分立問題的意見》,要求河北、山西等18省和京、津、滬三市立即建立司法廳(局),其它各省逐步建立司法廳,主持司法行政工作。

  • 1954年9月2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同時在全國各大行政區成立了行政區司法部,大行政區撤銷後,又陸續建立了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地區、市一級設有專管司法行政工作的機構。

  • 1955年11月2日,司法部第261次部務會議決定改進工作方法和調整機構,機構設置改為辦公廳、普通法院管理司、運輸法院管理司、人事司、教育司、公證律師司、法令編纂司及財務處、人民接待室。

  • 1957年8月9日,國務院第56次全體會議決定撤銷全國的鐵路運輸法院和水上運輸法院,據此,司法部也相應地撤銷了運輸法院管理司。

  • 1958年6月13日至8月20日,在第四屆全國司法工作會議上,司法部領導成員遭到錯誤批判。

  • 1959年,全國司法行政機關被撤銷,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這種狀況延續了20年。

  • 1979年9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次會議決定,加強全國司法行政工作,重建司法部。

  • 1979年10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迅速建立地方司法行政機構的通知》。中國的司法行政工作揭開了健康發展的新篇章。

  • 1980年4月14日,國務院批准司法部設立法制局,負責法規整理和匯編工作。

  • 1981年5月12日,國務院批准司法部設立外事局,統一擔負全國司法外事工作。

  • 1982年,司法部職能進行調整,法院司法行政工作劃歸法院自行管理;法律法規匯編劃歸國務院辦公廳法制局承擔。

  • 1983年,監獄、勞教工作由公安部劃歸司法部管理。

  • 1984年6月11日,國務院批准司法部設立審計室。

  • 1984年8月,成立直屬於司法部的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前身為原中央政法幹部學校,1983年5月並入中國政法大學,1984年8月又獨立建校。

  • 1984年9月7日,國務院批准司法部恢復計劃財務司。

  • 1987年6月,國務院批准司法部成立司法協助局,統一領導和管理中國與其它國家的司法協助工作。

  • 1988年10月25日,國家編委批準的司法部「三定」方案確定,機構設置改為辦公廳、教育司、勞動改造工作管理局、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宣傳司、律師司、公證司、基層工作司、外事司、司法協助司、法規司、人事司、計劃財務司、行政司等14個司局及機關黨委、機關紀委和老幹部局。

  • 1994年4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司法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的通知》確定:司法部是國務院主管全國司法行政工作的職能部門。

  • 1998年6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司法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確定:「司法部是主管全國司法行政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

  • 2001年11月21日,司法部增設司法考試司。

  • 主要職責

  •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司法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8〕64號),司法部主要承擔以下職能:

  • (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 (二)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 (三)負責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 (四)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 (五)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 (六)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 (七)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 (八)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 (九)主管全國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 (十)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助條約的草擬、談判,履行司法協助條約中指定的中央機關有關職責;

  • (十一)指導司法行政系統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聯合國預防犯罪組織和刑事司法領域的交流活動,承辦涉港澳台的司法行政事務;

  • (十二)負責司法行政系統槍支、彈葯、服裝和警車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計劃財務工作;

  • (十三)指導、監督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負責司法行政系統的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 組織機構

  • 職能機構

  • 司法部有職能機構16個:辦公廳、政治部、監獄管理局、戒毒管理局、社區矯正管理局、法制宣傳司、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法律援助工作司、基層工作指導司、國家司法考試司、司法鑒定管理局、法制司、司法協助外事司、計財裝備司、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局。

  • 直屬單位

  • 司法部有直屬單位22個:司法部信息中心、司法研究所(研究室)、機關服務中心、燕城監獄、法律援助中心、直屬煤礦管理局、預防犯罪研究所、法制日報社、法律出版社、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中國公證協會、中國監獄工作協會、中國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協會、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司法行政學院、國家司法考試中心、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司法協助交流中心、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中國法律服務(澳門)公司、司法部港澳台法律培訓交流中心。

  • 派駐機構

  • 司法部有派駐機構1個:駐部紀檢組監察局。

  • 地方廳局

  • 司法部有下屬地方廳局30個:北京市司法局、天津市司法局、上海市司法局、重慶市司法局、黑龍江省司法廳、吉林省司法廳、遼寧省司法廳、河北省司法廳、山西省司法廳、陝西省司法廳、甘肅省司法廳、青海省司法廳、山東省司法廳、河南省司法廳、湖北省司法廳、湖南省司法廳、江蘇省司法廳、江西省司法廳、浙江省司法廳、福建省司法廳、安徽省司法廳、廣東省司法廳、貴州省司法廳、雲南省司法廳、海南省司法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法局、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廣西壯族自治區司法廳、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廳、西藏自治區司法廳。

❼ 司法部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主管司法行政,是國務院組成部門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於1949年10月30日設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後,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同時在各大行政區成立了行政區司法部,大行政區撤消後,又陸續建立了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地區、市一級設有專管司法行政工作的機構。建國初期的一年裡,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改革舊的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建立律師公證制度,創辦政法院校,培養法律專門人才,培訓司法幹部,開展法制宣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鞏固人民民主政權,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1959年,全國司法行政機關被撤消,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這種狀況整整延續了20年。1979年9月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次會議決定,加強司法行政工作,重建司法部。同年10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迅速建立地方司法行政機構的通知》。我國的司法行政工作揭開了健康發展的新篇章。 職能和任務主要有: 1.監督和指導全國監獄執行刑罰、改造罪犯的工作,監督和指導全國勞動教養工作; 2.制定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和檢查各地區、各行業的依法治理工作,指導對外法制宣傳工作,管理法制報刊; 3.監督和指導全國的律師工作和法律顧問工作,管理社會法律服務機構和在華設立的外國(境外)律師機構; 4.監督和指導全國公證機構和公證業務活動,負責委託港澳地區律師辦理在內地使用的公證事務; 5.指導全國的人民調解和司法助理員工作; 6.管理部直屬的高等政法院校,指導全國的中等、高等法學教育工作和法學理論研究工作;組織參加聯合國有關預防犯罪領域的會議和活動,承辦聯合國有關對口部門的往來業務,組織參加國際有關人權問題的法律研討和交流活動、開展政府間的法律交流與合作; 7.參加與外國簽訂司法協助協定的談判,負責國際司法協助協定執行的有關事宜; 8.參與國家立法工作,組織司法領域人權問題研究; 9.監督大型監獄、勞動教養場所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管理直屬單位的國有資產; 10.指導全國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❽ 司法考試沒列印成績單,怎麼辦

你要是過了的話,可以去你們當地司法局列印即可。要是你身邊有朋友今年考司考的話,可以建議他去新華考資獲取司考資料,祝司考順利。

下面是一個司考復習計劃。請閱讀。
2014年司考考試時間為:2014年9月13、14號兩天。
1、第一階段:全面備考階段,自2013年11月17日起至2014年3月30日止。
2、第二階段:重點備考階段,自2014年4月1日起至2014年6月31日止。
3、第三階段:查漏補缺階段,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4年8月25日止。
4、第四階段:沖刺檢測階段,自2014年8月26日起至2013年9月12日止。
目前還處於第一階段,你可以去新華考資查閱你需要的資料,附帶對司考真題的訓練,新華考資有自己的一款司考真題軟體,司考真題通,直接網路新華考資即可,司考真題通是一款集合歷年真題的司考軟體,不僅有完備的試題,還可以模擬考試場景。
你要是准備考14年司考的話,現在可以開始准備了。要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可以考慮去新華考資聽聽課,我想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如果是零基礎,不建議你自己散亂的看資料,要有步驟的來。

首先,要有三大本,無論是電子版還是書籍,都可以。但是不能沒有。第二,要有對症的資料,如刑法、刑訴、民法、民訴等等,要看專業老師的教學課件,你要是之前對導師沒什麼了解,那我建議你直接去新華考資看看,讓老師為你指導一下,推薦一些名師。第三:在復習,在復習一般就是處於沖刺了,那樣的話,對真題來說,是你最大的資料庫,你到新華考資下載真題通,對你一定有很大幫助。
附對於你復習司考,作為一個專業的司考人事,我有以下建議:
首先,把基礎知識鞏固牢固,這就需要諸多的練習題。去新華考資找找,有一個很不錯的練習方式。會對你有幫助的。
第二,努力掌握法條的所有知識,這是司考的關鍵,你可以到新華考資與大家交流一下司考的經驗,會讓你受到很大的啟發。
第三,視頻音頻資料,這樣的資料,是提升資料,不可缺少,有的人可以直接在網上找去年或者以前的,但我不建議你看盜版的,更不建議看之前的,因為每年不僅有變化,而且盜版的質量太差。你也可以到新華考資去,那裡有最新的資料。嗯,暫時就這么多,如果疑問,可以繼續追問。
祝司考順利。

❾ 司法局是什麼

司法行政機關是我國國家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司法體系和法制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新中國成立後,根據《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於1949年10月30日設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後,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同時在各大行政區成立了行政區司法部,大行政區撤銷後,又陸續建立了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地區、市一級設有專管司法行政工作的機構。建國初期的一年裡,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改革舊的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建立律師公證制度,創辦政法院校,培養法律專門人才,培訓司法幹部,開展法制宣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鞏固人民民主政權,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1959年,全國司法行政機關被撤銷,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這種狀況整整延續了20年。1979年9月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次會議決定,加強司法行政工作,重建司法部。同年10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迅速建立地方司法行政機構的通知》。我國的司法行政工作揭開了健康發展的新篇章。
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和任務主要有12項:監督和指導全國監獄執行刑罰、改造罪犯的工作,監督和指導全國勞動教養工作;制定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和檢查各地區、各行業的依法治理工作,指導對外法制宣傳工作,管理法制報刊;監督和指導全國的律師工作和法律顧問工作,管理社會法律服務機構和在華設立的外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和指導全國公證機構和公證業務活動,負責委託港澳地區律師辦理在內地使用的公證事務;指導全國的人民調解和司法助理員工作;管理部直屬的高等政法院校,指導全國的中等、高等法學教育工作和法學理論研究工作;組織參加聯合國有關預防犯罪領域的會議和活動,承辦聯合國有關對口部門的往來業務,組織參加國際有關人權問題的法律研討和交流活動、開展政府間的法律交流與合作;參加與外國簽訂司法協助協定的談判,負責國際司法協助協定執行的有關事宜;參與國家立法工作,組織司法領域人權問題研究;監督大型監獄、勞動教養場所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管理直屬單位的國有資產;指導全國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❿ 基層法律服務所目前現狀

基層法律服務所是最早於1980年底出現在廣東、福建、遼寧等地,主要是面向廣大農民群眾,調解生產經營性糾紛,並從事代書、解答法律咨詢等簡單的法律服務工作。自1984年以來經司法部、中央書記處都以會議和文件等形式再三肯定和推廣之後,在全國范圍內迅速發展起來,並迅速普及到大中城市的街道和廠礦企業。自1986年以後,在「鞏固、提高、完善、發展」的方針指導下,全國基層法律服務所呈急劇上升趨勢。截止1989年底,全國共有鄉鎮法律服務所29979個,擁有鄉鎮(街道)法律工作者90333人,全國鄉鎮法律服務所共調解糾紛1377624件,協助辦理公證1727265件,民事訴訟代理117013件,非訴訟代理235037件,擔任基層政府和企業常年法律顧問104073家,代寫法律文書594356件,解答法律咨詢3986602人次,挽回經濟損失212688萬元,各項業務比1988年均有較大幅度增長。 1990年代初,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等有關文件則將基層法律服務所作為「政法基層組織」之一。
自90年代以來,鄉鎮法律服務所開始進入總結、整頓階段,基層法律服務所建設重點轉到了上等級、上水平、上質量、上效益的新階段。司法部先後頒布的《關於鄉鎮法律服務所的暫行規定》、《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等,確認了基層法律服務所近似於律師的廣泛業務范圍;司法部並統一頒發《鄉鎮法律工作者證》,作為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資格認證或執業證書(但審查權實際上交給了由縣級司法局);國務院物價局下發的《關於印發第二批〈國務院有關部門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目錄〉的通知》中,將基層法律服務所業務收費列為准予收費的項目。總體來看,90年代的整頓和改革強化了基層法律服務體系。1992年,全國鄉鎮法律服務所經過整頓撤消、合並驗收不合格的所加上新建的所,比整頓前增加1087個;整頓中辭退、解聘不符合條件的法律工作人員之後加上新招聘人員,比整頓前增加10467人;全國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鄉鎮法律工作人員佔13.8%,具有高中(中專)文化程度的佔62.3%,並有1205人已考取律師資格;很多法律服務所經過整頓,增加了服務業務的層次和范圍;法律服務所的各項規章制度開始健全,80%以下的所實行了掛牌服務和「兩公開一監督」制度;辦公條件和物質裝備也得到改善。 當時官方文件一致肯定,基層法律服務所在協助基層政府推進依法治理、化解基層矛盾、普及法律常識、整治涉法熱點問題等方面所扮演了重要角色,成為政法基層基礎工作的重要輔助力量。
然而,世紀之交似乎成為基層法律服務所命運的一次轉折點,抑制(或明揚暗抑)基層法律服務所的發展成為官方態度的主流傾向,基層法律服務所的職能、體制和目標在幾經調整後目前可謂撲朔迷離。2000年3月,司法部頒布《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規定「基層法律服務所按照事業法人體制進行管理和運作」,實行與鄉鎮政府司法所「政事合一」;同年8月,「國辦發(2000)51號」和「清辦函(2000)9號」文件則指出,法律服務所「不再屬於行政掛靠機構或事業單位,實行自主執業、自收自支、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自律性運行機制,成為符合法律中介服務行業規則的合夥制執業組織形式」。嗣後全國各地深入貫徹《辦法》的精神,全面開展基層法律服務所清理整頓,要求各基層法律服務所與司法所按照上述規章進行脫鉤改制。自此,全國基層法律服務所的數量由持續上升趨勢急轉直下。截止2000年底,全國共有基層法律服務所34219個,較1999年減少1164個,不過,也許是慣性作用的影響,該年度全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總數為121904人,較1999年底仍增加2182人;業務量也有所增加,代理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比上年增長6.3%,擔任基層人民政府、村(居)委會和企事業單位常年法律顧問的比上年增長5.9%,其他業務也有所增加。然而到2001年,全國共有基層法律服務所銳減到28647個(較上年減少5572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總數為較上年減少13919人;服務業務除訴訟代理略有上升外,但其他業務都明顯下降。 2002年,基層法律服務所及服務人員數量繼續下降,服務所較2001年減少1758個,從業人員減少9444人。
二、基層法律服務所在基層法律服務體系中的角色
基層法律服務所在基層法律服務體系中的角色主是通過其與這一體系中的其他主體之間的關系來定位的。從這些關系中,也能夠或明或暗地了解對基層法律服務所的現狀評價和未來設計眾說紛紜的原因。
1.基層法律服務所與基層司法所-「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形成。
基層司法所作為一級司法行政機構產生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比基層法律服務所出現約晚10餘年,但基層司法所的職能產生與法律服務所產生幾乎是同期的。1981年11月,司法部《司法助理員工作暫行規定》規定了人民公社(鎮)、街道辦事處設立專職司法助理員,作為基層人民政權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員,在人民公社(鎮)、街道辦事處和縣(區)司法局(科)的領導和基層人民法院的指導下工作。1996年6月司法部《關於加強司法所建設的意見》明確規定基層司法所的八項主要職能,其中包括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代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處理民間糾紛。 1991年9月司法部《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也規定,鄉鎮法律服務所辦理各項法律服務業務,應當在本鄉鎮人民政府及其司法助理員(司法所)的領導下進行。由此形成的基層法律服務所和基層司法所的關系是:基層司法所是國家基層司法行政機關,基層法律服務所是社會團體,二者是管理和被管理、指導和被指導的關系;基層司法所經費來自國家財政,由國家核定編制,基層法律服務所經費自籌,自負盈虧,沒有固定編制;基層法律服務所為當事人提供服務可以收費,而基層司法所提供法律幫助不能收費。但從文獻中我們看不出司法所與法律服務所「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根據,結合實證調查所獲得的信息,我們了解到,早期的法律服務所所長就是司法助理員,司法助理員又成為後來的司法所所長,於是就形成兩所所長合一、兩所人馬合一、兩所工作職能合一的狀況。
2.基層法律服務所與律師事務所-「剪不斷,理還亂」的冤家。
十幾年前,律師事務所從行政機關逐步脫鉤獨立、完全走向市場(不過在許多農村基層,國營律師事務所仍是當地主要或唯一的律師事務所),時至今日,以鄉鎮、街道為據點的基層法律服務所也正按照同樣的思路開始與其行政主管機關司法所脫鉤、走向市場。根據2000年有關文件,基層法律服務所在完全脫鉤改制後與現有律師事務所體制區別不大,他們在執業過程中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與《律師法》中關於律師執業的權利和義務差別不大,其中包括在參加民事、經濟、行政案件的訴訟代理活動時,向人民法院查閱案件有關材料,並可根據承辦事項的需要,持基層法律服務所證明和《法律服務執照》進行調查,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查詢、索取有關材料等權利,他們的義務中也同樣包括了「維護法律尊嚴與社會正義」、盡職盡責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按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等等。不過,基層法律服務所與律師事務所之間也存在明顯區別:(1)地域范圍:基層法律服務所主要服務於本區域農村、城市街道各基層單位和個人,而律師事務所則不受此限制;(2)業務范圍:基層法律服務所不能辦理刑事案件及與此相關業務,律師事務所則可以辦理包括刑事案件在內的所有訴訟和非訴訟業務;(3)執業資格:基層法律服務所從業人員要求取得專門法律服務工作者資格證書,由司法部統一組織考試進行資格認證;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要求通過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組織的全國統一司法考試;(4)收支制度:法律服務工作者必須按照各省物價局的規定由法律服務所統一收案、統一委派、統一收費,收費標准低廉,很多案件只收取成本費,有的甚至要求按照法律援助標准不收費;律師事務所收費標准相對較高。 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法律服務所只需要繳納很低的年檢費,勿須繳稅;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必須按特定標准繳納個人所得稅和管理費。
3.基層法律服務所與人民調解委員會-同一司法所領導下的職能交叉的服務實體。
根據1989年6月17日國務院發布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人民調解委員會是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下設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在由司法助理員具體代表的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下工作。人民調解委員會委員除村民委員會成員或居民委員會成員兼任外,由群眾選舉產生。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不收費,其工作經費和人民調解員的補貼經費由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自行解決(後規定調解成功的可適當收費);在2002年9月最高法院司法解釋頒布後,人民調解協議的效力具有民事合同性質。但基層法律工作者主持達成的調解協議不具有約束力,只能靠雙方當事人自覺履行。當事人一方無故拒不履行的,法律工作者可以告知、協助或者受託代理另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不過,由於作為司法所所長的司法助理員的法定職責包括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並參與重大疑難民間糾紛調解,在只有一名司法助理員的司法所,常常是「三塊牌子,一套人馬」,司法所所長兼任法律服務所所長和調解委員會主任,於是在具體案件中,上述區別意義就不大了。
三、基層法律服務所的社會評價與未來命運
基層法律服務所是基於社會需求而自發產生後,在一種沒有理論論證、沒有市場調查、沒有法律規范的背景下,依賴於政策和行政手段推動擴展的機制,因而它的生死成敗都對政策有很強的依賴性。至於我們特別關注的基層法律服務所的政策急轉直下的主觀原因,目前還沒有十分確切的官方依據。結合與高層官員的接觸和課題組自己的分析,基層法律服務所發展的無序狀態,加之近年來城市地區律師業的迅速發展和競爭日益激烈,基層法律服務所的種種弊端和劣勢日漸顯現出來,特別是低價競爭和劣質服務成為直接威脅基層法律服務所的存在價值的致命抨擊。司法行政管理部門高層領導的人事變動和思路變化,也是導致法律服務所在發展趨勢驟然變化的重要原因。
1999年9月至10月,司法部司法研究所組成4個調研小組,分赴北京、天津、上海、山東、江蘇、河南、陝西、甘肅、廣東、湖北共10省市,就律師事務所與法律服務所的設置、業務范圍的劃分等問題,進行了專題調查研究,聽取了數百名調查對象的意見,主管基層和律師的有關負責人以及基層法律工作者、律師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從調查組調查結果來看,法律服務市場存在一些突出問題:(1) 基層法律服務機構名稱混亂, 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中心、法律事務所、法律服務站、法律咨詢中心、法律服務公司、法律咨詢公司等林林總總,五花八門;(2)法律服務所布局不盡合理。總體看來,城市偏多,農村偏少,老少邊窮地區則更少;(3)收費標准缺乏規范。由於部里對法律服務所收費標准沒有統一規定,收費根據只能依據一些省市出台的臨時性的收費辦法;(4)法律服務所設立的審批許可權不統一,有省市司法廳局批准成立的,有地區縣司法局批准成立的,還有非司法行政部門批准成立的,如省編委、省政府、省法制辦、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工商局、老齡委等等部門;(5)法律服務工作者的任職條件偏低。1987年司法部規定,具有高中文化和一定法律知識的人可以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但由於在全國范圍內缺乏統一的任職資格考試,各地在掌握任職資格時隨意性較大;(6) 法律服務工作者隊伍急待整頓,主要是一些政法機關離退休人員,有的離退休年限不滿二年就進入法律服務機構工作,辦人情案、關系案,群眾對此反映較大;(7)法律服務所的管理有待規范,缺乏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規范和約束,等等。
盡管存在上述問題,社會各界對於鄉鎮一級保留法律服務所並無分歧;但對在城市的街道一級是否設立法律服務所分歧很大;關於法律服務所的業務范圍是否應當劃分、怎樣劃分,意見不一。然而,部分高層官員希望法律服務所走向市場、並在市場競爭中自生自滅的意向,已體現為行政結構變更,比如司法部管理法律服務所工作的基層處已由基層工作司調整到律師與公證工作司,基層法律服務所被納入與律師同類的管理體制。然而,這種似乎體現市場化和自治化的意向與高層領導的講話及文件精神並不一致。比如,2002年司法部頒布《關於加強大中城市社區法律服務工作的意見》和2003年司法部長張福森在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要求基層法律服務立足社區,親民近民、服務便利、收費低廉等特點,以及在滿足城市低收入階層和弱勢群體的法律需求等特殊作用出發,將大中城市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職能定位於「以街道社區為依託,面向基層、面向社區、面向群眾,提供公益性、非營利性法律服務」。我們無法想像,「公益性」、「非營利性」的法律服務與以營利為驅動和杠桿的市場化體制/管理模式如何兼容,我們更無法想像,一個既沒有政府支持、也沒有市場資金來源的基層服務機構如何實現「公益性」目標?合理的推測是,基層法律服務也許能夠依賴於「(立足)社區」而獲得社會捐贈,從而成為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的法律服務機構?無論如何,對於農村基層法律服務所的前景如何定位目前尚未看到官方文件或講話,然而,官方、學者、以及與大中城市律師界較為接近的媒體卻基於不同立場和目標,正在設想由政府撥款的法律援助機構,和由政府操縱的「群體性自治組織」

熱點內容
最新勞動法2013全文 發布:2024-11-05 19:11:30 瀏覽:105
比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異 發布:2024-11-05 18:47:44 瀏覽:561
勞動法離職後工作服的規定 發布:2024-11-05 18:42:47 瀏覽:855
勞動法直接辭職有工資嗎 發布:2024-11-05 18:36:40 瀏覽:117
玉溪紅塔區法院 發布:2024-11-05 18:35:12 瀏覽:204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
我國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發布:2024-11-05 11:21:00 瀏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