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推銷民法典

推銷民法典

發布時間: 2022-05-11 17:52:11

㈠ 動員老人去聽課,推銷保健品,是不是違法行為

動員老人去聽課,推銷保健品,老人過不過去是自願行為,不違法。

但是,推銷過程中如果有虛假宣傳、誇大宣傳,就涉嫌欺詐,屬違法行為。

㈡ 商家以活動名義騙顧客消費觸犯哪些法律

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情節嚴重的,會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活動名義欺騙顧客消費,屬於合同可撤銷的行為,也屬於商家禁止的行為,金額達到一定數額的還成立的詐騙罪,顧客可以請求返還財產,提起民事或者刑事訴訟。
法律分析
首先,通過欺詐訂立合同的行為屬於民法中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的類型之一,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商家違反了民法的規定,實施了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當事人有恢復原狀、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等請求權。
其次,由於商家身份的特殊性,觸犯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根據相關法律,當事人擁有加倍返還財產等請求權。
最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欺騙行為屬於一種詐騙,如果涉案金額達到了相關標准,當事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㈢ 瑞士民法典的內容

內容豐富
瑞士民法典包含的內容之豐富,遠超過了法國德國的民法典與商法典之和。
瑞士民法典以5編2000餘條的容量,除包含了德國民法典與德國商法典規定的事項外,還包含有德國一些單行法所規定的事項,例如法國的《有限責任公司法》、《股份法》、《票據法》、《區分所有權法》、《不動產登記法》等。除此之外,瑞士民法典還包含有關於勞動法的內容(集體勞動合同)、關於戶籍法的內容(身份登記)、關於合作社的規定、關於債券的規定等。如此豐富的內容,為其他國家的一個法典內所少有的。
瑞士民法典除了普通的實體法規定外,在許多地方規定了舉證責任和訴訟程序。瑞士民法典沒有集中規定時效,而將時效分散規定在有關事項之後。各種登記制度也分別規定在有關事項之後。這樣的規定方法在適用時較為方便。
瑞士民法典關於法人的規定比較寬松。以政治、宗教、學術、藝術、慈善、社交為目的的及其他非經濟性的社團,自表示成立意思的章程作成時,即取得法人資格(第60條第1款)。
瑞士債務法的內容極為豐富,例如勞動契約中,分別規定了個人勞動契約、集體勞動契約.標准勞動契約、學徒契約、推銷員勞動契約、家務勞動契約。
最具特色的是有價證券部分,其中集中了其他國家在民法、商法和一些單行法里規定的各種有價證券,真是一個比較完全的「有價證券法」,在其他國家還少有其例。特別是在這部分的開頭,給有價證券規定了定義,即「有價證券是與權利相結合的一種證券,離開證券即不能主張該權利,也不能將之移轉於他人」。這個定義在其他國家還沒有,現在已成為大陸法國家法律中有價證券的典型定義。
總之,瑞士民法典的條文數少於德國民法典,而其內容,即所規定的范圍、事項遠遠超過了其他民商分立國家的民商法典。這是值得注意的一個特點。
條文簡單
瑞士民法典條文數較少而內容含量多,因而就必然要把條文寫得比較簡單,這就是茨威格特和克茨所說的,瑞士民法典的「條文規定得有意識地不完備」,也就是「有意地不求條款的完備」。這種情況特別表現在前面4編。他們比較了瑞士民法典前4編與德國民法典在同一事項上所用的條文數,例如關於收養,瑞士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分別有18條和32條;關於夫妻財產制,有74條和145條;繼承法有192條和464條。他們得的結論是:「瑞士民法典總共(包括債務法的前兩部分,相當德國民法典的債編)約用1600條規定了德國民法典用2385條所規定的事項,而後者的條文一般地還要長些。」[5]
瑞士民法典的這一特點與德國民法典恰巧成為兩個正相反對的典型。前者「有意地不求條款的完備」,而後者有力求包羅萬象,力求完備無遺。這兩種典型的後面存在著兩種立法思想,存在著兩種國情。德國民法典是有名的「法學家的法典」,立法者刻意要把一切問題予以解決,不給法官以裁量權。瑞士民法典是「大眾化的法典」,要讓那些由人民選舉出來的、非法學家的法官讀得懂、會運用。德國民法典要用全帝國(德意志帝國)的法律去統一、去扼制地方的舊法和習慣,達到「定於一尊」的目的。瑞士民法典則要盡量保留和尊重各州的舊法和習慣,只要求「基本一致」。這里表現出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國的尊嚴(這種情形到希特勒的第三帝國發展到極點)與一個強調地方分權和尊重地方傳統的聯邦的不同氣勢。
「補充」、「充實」
法典既然簡單,就必然要賦予法官以「補充」、「充實」的權力。這是瑞士民法典的另一個特點。
這一點表現在法典的第1條。這是一個很有名的條文,包括3款:「⑴凡本法在文字上或解釋上有相應規定的任何法律問題,一律適用本法。⑵如本法沒有可以適用的規定,法官應依據習慣法,無習慣法時,應依據他作為立法者所制定的規則裁判之。⑶於此情形,法官應遵循公認的學理與慣例。」
這里最引入注意的是第2款里的「他作為立法者所制定的規則」。
在民事案件的審判中,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是在法律不夠用時,法官應如何判案。民事案件是千變萬化的,不像刑事案件那樣只限於刑法中明文規定的那些種類。法律要把民事案件規定得沒有遺漏是不可能的。但是對民事案件,法官又不能不辦。法國民法典第4條明文禁止「法官借口沒有法律或法律不明確不完備而拒絕裁判」,同時又把規定「法官對於其審理的案件,不得用確立一般規則的方式進行裁判」(第5條),但是法官究應怎樣辦,法國民法典未予解決。德國民法典第一草案第1條曾經規定:「法律無規定之事項,准用關於類似事項之規定。無類似事項之規定時,適用由法規精神所得之原則。」但以後德國民法典對此仍不作規定。可見這個問題在那個時代不是很好解決的。瑞士民法典直接規定法官可以「作為立法者」而制定規則並據以裁判。這確是一個異平尋常的規定。這個規定不僅在它以前和它當時是沒有的,就在它以後也沒有,真可謂是「空前絕後」的。
茨威格特和克茨一方面說,瑞士民法典的「這一規定基本上沒有包含任何新意,」但終究不得不承認,這一條仍然是「令人驚異而贊賞的」,因為它「在清晰瞭然的位置,並以鮮明出色的語言形式表述了這種思想。」[6]把瑞士民法典的這一條規定的價值僅僅歸結於其位置和語言,這種評論顯然是不公正的,也不是實事求是的。因為這確實是一個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表示對本國法官的信任。瑞士的法官是民選的,他們和議會的議員一樣直接來自人民,讓他們「作為立法者」也未尚不可。這樣也不怕「混淆立法司法」的責備了。
慎重
其實,瑞士民法典還是很慎重的。這一條里的第3款就是對法官在「作為立法者」時應如何行事的指示。法官應該「遵循公認的學理與慣例」,而不能任性胡為。
在瑞士民法典以後,很少有採用這一條的。這說明別的國家不具備瑞士所具有的條件,並不是這一條有什麼不妥,因為從瑞士近百年的情形看來,這一條規定似乎也沒有發生什麼流弊。
誠實與信用地位
瑞士民法典較之德國民法典在更高的程度上運用了一般條款。這就是它把誠實與信用原則提高到整個民法的最高原則的地位。
當然這也是它用來供法官補充和充實法律具體規定的一種手段。但意義不僅在此。誠實與信用原則在德國民法典里的適用局限於債法的范圍。瑞士民法典突破了這一局限,在第2條第1款規定:「任何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均應依誠實信用為之」。這種規定不僅不再限於債法范圍中適用,而且也不僅規范義務人的行為,並要規范權利人的行為。這樣使誠信原則真正成為全部民法的最高原則。40年後(1947年),日本把這一規定移植到日本民法的第1條中。
瑞士民法的這一規定,以後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展現出它的理論意義和在實踐中的價值。論者認為這是對19世紀個人主義民法的糾正,民法走向社會本位的標志。事實上,德國雖沒有修改它的民法中的規定,但它的判例和學說也擴大了誠信原則的適用范圍。
傳統立法與制度
瑞士民法典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地方的傳統立法與制度.
瑞士也是個聯邦,不過各州有分權的傳統,而各州的制度上的差異也不易統一,所以瑞士民法典很尊重州法的地位,將許多問題交給州法去處理,也保留了某些固有的傳統。瑞士民法典在許多條文中,特別在有關物權和監護繼承方面,把許多權力交給州、甚至交給更下級的地方。例如在繼承的特留分上,就允許各州自行規定而不要求一致(第472條),在所有權的范圍方面,先許按照「地方通常習慣」或「地方通常見解」決定何為物的組成部分或者何為從物,而不要求有一致的標准(第642、644條)。在相鄰權(相鄰關系)方面,更是多處准許州法自行作出規定(第702、703、705、709條)。
從瑞士民法典對地方法制的態度,可以看出,在一個地方傳統習慣甚至連語言都各不相同的國家裡,「統一」和「分歧」是如何得到協調的。

㈣ 民法典關於商品房買賣的規定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商品房買賣合同,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尚未建成或者已竣工的房屋向社會銷售並轉移房屋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商品房銷售時,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買受人應當訂立書面商品房買賣合同。

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明確以下主要內容:

(一)當事人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商品房基本狀況;

(三)商品房的銷售方式;

(四)商品房價款的確定方式及總價款、付款方式、付款時間;

(五)交付使用條件及日期;

(六)裝飾、設備標准承諾;

(七)供水、供電、供熱、燃氣、通訊、道路、綠化等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交付承諾和有關權益、責任;

(八)公共配套建築的產權歸屬;

(九)面積差異的處理方式;

(十)辦理產權登記有關事宜;

(十一)解決爭議的方法;

(十二)違約責任;

(十三)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法律依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 商品房銷售時,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買受人應當訂立書面商品房買賣合同。

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明確以下主要內容:

(一)當事人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商品房基本狀況;

(三)商品房的銷售方式;

(四)商品房價款的確定方式及總價款、付款方式、付款時間;

(五)交付使用條件及日期;

(六)裝飾、設備標准承諾;

(七)供水、供電、供熱、燃氣、通訊、道路、綠化等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交付承諾和有關權益、責任;

(八)公共配套建築的產權歸屬;

(九)面積差異的處理方式;

(十)辦理產權登記有關事宜;

(十一)解決爭議的方法;

(十二)違約責任;

(十三)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五條 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六條 買賣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標的物的名稱、數量、質量、價款、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包裝方式、檢驗標准和方法、結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條款。

㈤ 打電話推銷公眾號犯法嗎

不違法。打電話推銷公眾號屬於電話銷售,它是以電話為主要溝通手段,電話銷售通常為打電話進行主動銷售的模式。藉助網路、傳真、簡訊、郵寄遞送等輔助方式,通過專用電話營銷號碼,以公司名義與客戶直接聯系,並運用公司自動化信息管理技術和專業化運行平台,完成公司產品的推介、咨詢、報價、以及產品成交條件確認等主要營銷過程的業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條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㈥ 銷售者的責任是什麼

銷售者的產品責任是指實施使產品流通的銷售行為的人,對於其所銷售的產品因缺陷致人損害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第一千二百零四條
因運輸者、倉儲者等第三人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一千二百零六條
產品投入流通後發現存在缺陷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及時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等補救措施;未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補救措施不力造成損害擴大的,對擴大的損害也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據前款規定採取召回措施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負擔被侵權人因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㈦ 為什麼婚喪嫁娶、衣食住行、買進賣出……民法總則哪些條款與你相關

從出生到成年,從結婚生子到步入老年,直至離世,我們的一生都與各種民事活動發生關系,我們的基本權益也需要得到保障。

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這部中國民法典的開篇之作,廣泛確認了民事主體所享有的各項權益,實現對人「從搖籃到墳墓」各個階段的保護。

民法總則貌似「高大上」,其實抽象的法律條文背後涉及的是千姿百態的社會生活,與你我息息相關。民法總則是保障每個公民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權利法」,是每個人生活的指南。

可能遇到的問題——

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但父親突然離世,寶寶能否繼承父親遺產?

民法總則說了——

權利從媽媽肚子里開始擁有

在司法實踐中,繼承案件中「遺腹子」享有何種合法權益往往成為爭議的焦點,目前也已有這方面的判例。

民法總則第16條提出,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民事權利能力是一個人能否享受民事權利的前提。此次民法總則創設了「胎兒利益特別保護制度」,肯定了胎兒的民事權利能力,有效保護了胎兒在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方面的權益。也就是說,自然人還在媽媽肚子里時,就已經擁有民事權利了。

可能遇到的問題——

「熊孩子」偷拿父母手機打賞網路主播,孩子的行為算不算數?

民法總則說了——

8周歲時有權獨立「打醬油」

孩子長到多大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民法總則第19條提出,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也就是說,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的所有民事權益都由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予以保護。而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獨立獲得不附義務的贈與,也可以從事買作業本、交學費、借書等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此次民法總則將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由10周歲下調到8周歲,是考慮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兒童的認知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可能遇到的問題——

父母長期毆打、虐待甚至嚴重摧殘孩子,外人能不能插手?

民法總則說了——

父母不盡責或被「撤職」

在對未成年人的監護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監護人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2015年2月,我國首例民政部門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案在江蘇徐州宣判。11歲的小玲遭受父親邵某長期虐待,而母親王某拒絕履行撫養義務。好心人張媽媽暫時收留了小玲,但由於相關法律的「盲點」,張媽媽不能成為她的新監護人。法院判決撤銷案件中未成年人的父母法定監護權,並指定當地民政局為監護人。

對此法律作了規定,有關組織和個人都可以監督監護人的監護行為,發現這樣的行為就可以撤銷他們的監護人資格。國家民政部門作為國家監護的監督機構,負有更為重要的職責,並且在未成年人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可以自己當監護人,保護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可能遇到的問題——

剛看了房就接到售房電話;剛生了孩子就有人推銷保險……個人信息怎麼能不再「裸奔」?

民法總則說了——

法律給個人信息安裝「防火牆」

民法總則第111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旅遊開房、辦理銀行卡、考試報名信息採集等行為,都有可能造成個人信息泄露。根據民法總則規定,「個人信息保護」作為民事權利寫入了法律,並且,那些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組織和個人也被明確了特別保護義務,強調了個人信息的取得必須依法。民法總則為個人信息加了一堵最強版「防火牆」,全程監督和根治個人信息泄露惡疾。


民法總則第188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延長訴訟時效,就相當於延長了「找人」「找證據」的時間,有利於保護債權人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訴訟時效,民法總則第191條規定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18周歲之日起計算。即未成年人遭性侵,成年後可「秋後算賬」,這是對未成年人的特別保護。

㈧ 民法典草案三審稿四大看點及其解釋

民法典草案三審稿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其中一些法律熱點問題引發公眾關注,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民法典草案三審稿四大看點及其解釋。

看點一:進一步擴大隱私權、個人信息保護范圍

近年來,各地賓館、民宿、試衣間等場所針孔攝像頭偷拍事件屢有發生,引發公眾擔憂;另一方面,大量電子郵箱地址、公眾人物行蹤信息等被不法分子盜取放在網路平台上售賣,造成嚴重的人身財產安全隱患。

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三審稿將「隱私」的定義修改為「自然人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和私密信息等」,並增加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搜查、進入、窺視、拍攝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看點二:「自助行為」止損須符合限定條件

吃了虧能否自己「找補」止損?比如面對吃「霸王餐」的「餐霸」,飯店在警察趕到前能否先扣下人或其物品?對此類行為,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繼在二審稿中提出「自助行為」免責制度後,又在三審稿中進一步予以規范。

根據草案二審稿,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情況緊迫且不能及時獲得國家機關保護的,受害人可以在必要范圍內採取扣留侵權人財物等合理措施,並在事後立即請求有關國家機關處理。

看點三:明確高空拋墜物侵權各方責任 強化源頭治理

近年來,各地高空拋物墜物事件頻發,「頭頂上的安全」令人憂心。

為此,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三審稿明確: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針對司法實踐中侵權人認定難導致「一人拋物全樓賠償」的問題,草案三審稿規定,有關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才適用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的規定。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發現侵權人的,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看點四:缺陷產品召回由生產、銷售者「埋單」

缺陷產品召回產生的必要費用由誰來承擔?侵權責任編草案三審稿對這一焦點問題予以明確:生產者與銷售者。

此前,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二審稿對生產者、銷售者召回缺陷產品的責任作出規定:產品投入流通後發現存在缺陷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及時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等補救措施。未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補救措施不力造成損害擴大的,對擴大的損害也應承擔侵權責任。

這次草案三審稿在二審稿基礎上增加一款規定:依照前款規定採取召回措施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負擔被侵權人因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㈨ 怎樣推銷民法典這本書

通過熱點問題解讀與典型案例分析推銷。
讀者可以了解民法典中的難點和創新點本書中的案例均來源於我國的司法實踐,有些案例在社會中已產生較大影響並為人們所熟知。
實時更新最新頒布的司法解釋等重要的法律文件。著重推薦。

㈩ 民法典騷擾電話處罰

法律分析:對行為人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推銷產品或者是一些冒充警方、銀行工作人員進行詐騙以及故意電話騷擾的行為。當收到騷擾電話時,可以通過12321網站、APP、公眾號等渠道舉報。對於違規發送垃圾簡訊的號碼,運營商將採取停機、列入黑名單、停簡訊功能等懲處措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熱點內容
勞動法的發展 發布:2025-01-11 09:41:38 瀏覽:404
烏蘭察布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9:29:57 瀏覽:349
電影辯護人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09:27:57 瀏覽:56
學校辦公室衛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09:27:04 瀏覽:425
法治防控疫情宣傳 發布:2025-01-11 09:26:09 瀏覽:216
律師申請執業材料 發布:2025-01-11 09:14:28 瀏覽:551
衡量社會道德好壞 發布:2025-01-11 09:14:24 瀏覽:286
涇源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8:58:21 瀏覽:22
經濟法與商法哪個好 發布:2025-01-11 07:57:36 瀏覽:224
認罪認罰改革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11 07:55:34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