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❶ 各級領導幹部應當帶頭遵守憲法法律維護什麼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要求,防止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根據憲法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各級領導幹部應當帶頭遵守憲法法律,維護司法權威,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任何領導幹部都不得要求司法機關違反法定職責或法定程序處理案件,都不得要求司法機關做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
第三條
對司法工作負有領導職責的機關,因履行職責需要,可以依照工作程序了解案件情況,組織研究司法政策,統籌協調依法處理工作,督促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為司法機關創造公正司法的環境,但不得對案件的證據採信、事實認定、司法裁判等作出具體決定。
第四條
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不得執行任何領導幹部違反法定職責或法定程序、有礙司法公正的要求。
【拓展資料】
對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情況,司法人員應當全面、如實記錄,做到全程留痕,有據可查。以組織名義向司法機關發文發函對案件處理提出要求的,或者領導幹部身邊工作人員、親屬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司法人員均應當如實記錄並留存相關材料。
第六條
司法人員如實記錄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情況的行為,受法律和組織保護。領導幹部不得對司法人員打擊報復。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將司法人員免職、調離、辭退或者作出降級、撤職、開除等處分。
第七條
司法機關應當每季度對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報送同級黨委政法委和上級司法機關。必要時,可以立即報告。黨委政法委應當及時研究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情況,報告同級黨委,同時抄送紀檢監察機關、黨委組織部門。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領導幹部屬於上級黨委或者其他黨組織管理的,應當向上級黨委報告或者向其他黨組織通報情況。
第八條
領導幹部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違法干預司法活動,黨委政法委按程序報經批准後予以通報,必要時可以向社會公開:(一)在線索核查、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等環節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二)要求辦案人員或辦案單位負責人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或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三)授意、縱容身邊工作人員或者親屬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的;(四)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門利益,以聽取匯報、開協調會、發文件等形式,超越職權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或者具體要求的;(五)其他違法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
第九條
領導幹部有本規定第八條所列行為之一,造成後果或者惡劣影響的,依照《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試行)》、《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等規定給予紀律處分;造成冤假錯案或者其他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領導幹部對司法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依照《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❷ 如何理解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憲法》第126條和《人民法院組織法》第4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憲法》第131條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9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刑事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一般理解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原則的含義和要求:
1.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進行訴訟、處理案件,必須依法辦事,除服從法律外,不服從任何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有關處理具體案件的指示、命令。
2.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都不得干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審判、檢察工作。
3.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作為一個組織整體,集體對審判權、檢察權的行使負責。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原則與資本主義國家司法獨立的區別:資本主義國家的司法獨立是資產階級三權分立原則的組成部分,屬於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重要內容。我國的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同立法權、行政權並非鼎立關系,也不是政治原則,而是一種工作原則,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時,不受非法干涉。實行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的意義在於保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充分發揮其在加強法制方面的特有作用,防止和杜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對審判、檢察工作的干涉。
❸ 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這一法律適用原則
法律分析: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這一法律適用原則指參與司法活動的各個國家機關應分工負責,依法獨立行使各自的職權;司法機關依法、行使檢察權、審理、裁判案件,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組織和個人干涉;司法機關作為一個組織整體,集體對審判權、檢察權的行使負責。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的基本涵義有三:(1)司法權的專屬性,即並非所有國家機關均有權行使司法權,除國家各級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該項權力;(2)行使職權的獨立性,即司法機關依照法律行使自己的職權,不受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以任何形式的干預;(3)行使職權的合法性,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適用法律時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正確適用法律,不得濫用職權,枉法裁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三十一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一百三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❹ 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這項原則的含義之一是不受
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是指司法機關應按照國家憲法的要求獨立行使各自法律賦予的執法權力,包括獨立立案、辦案、批捕、審判、執行等各項執法程序,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的干預。
❺ 司法機關的職權有哪些
檢察院和法院是司法機關,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版責。地方各級檢察權院上下級為領導關系,地方各級法院為監督關系。
行政職能:
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代表國家行使檢察權。在刑事訴訟的偵查階段,檢察院有權決定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和是否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有權監督公安機關的偵查、監管活動是否合法。在審判階段,檢察機關派人出庭支持公訴,並且監督法院的審判活動是否合法。檢察機關對於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行使偵查權,對人民法院民事;行政判決、裁定行使檢察權。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它的任務是審理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在刑事案件的審判階段,人民法院有權決定被告人的行為是否適用刑罰,以及適用哪一種刑罰。在審理民事案件時,可以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調解不成時,有權做出判決或裁定。 判決或裁定生效後,如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向法院提出申請執行時,人民法院可以採取強制措施。
❻ 我國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與西方司法獨立之區別
1、屬性不同
西方國家的「司法獨立」概念具有專屬性特徵。就是說,「司法獨立」只屬於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體和政體。專屬性直接決定了對其解釋的排他性,就是除了西方國家固有的解釋,其他解釋都是不能成立的。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2、表現不同
法律上司法不受其他國家機關(包括總統)和任何政黨的監督和管理;司法權行使時,不受其他任何事物和形勢的牽制和影響;在審判案件中審判權完全獨立,不受任何人指揮和命令的拘束;
我國的司法制度,必須體現「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體性質,「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
(6)司法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擴展閱讀
司法從來都是與立法和行政緊密相連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早就揭示過司法與立法的關系,司法是司所立之法,離開立法,何談司法、資本主義立法的階級偏私,決定了司法的階級偏私。因此,在剝削和壓迫制度下,司法的公平正義是不存在的。
那種強調「立法機關對審判的監督通過立法來監督」的觀點,是不符合我國憲法規定的。我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本身依據憲法規定的許可權,有權對司法、審判直接進行監督,司法權不能獨立於立法權而孤立存在。在我國,最高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法規,是法的形式之一,具有法律性質和效力。行政法規是各級法院司法審判的重要依據,可見司法權也不能獨立於行政權而孤立存在。
❼ 國家司法機關的職權
法律分析:檢察院和法院是司法機關,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地方各級檢察院上下級為領導關系,地方各級法院為監督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第二條 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人民檢察院通過行使檢察權,追訴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二條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人民法院通過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決民事、行政糾紛,保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❽ 司法機關職權包括哪些
審判權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其他國家機關不能分享.憲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依法確立了人民法院作為審判機關履行國家審判職能的性質. 檢察權 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有權對國家公務人員履行職務進行監督,對公安機關的偵查、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司法行政機關的監獄工作進行監督.憲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依法確規立了人民檢察院作為國家檢察機關代表國家行使檢察權的法律監督機關性質. 偵查權 公安機關依法行使偵查權,具有司法機關的性質.公安機關具有雙重屬性,除具有司法機關的屬性外,歸屬國家行政機關的組成部分,屬於公安行政管理機關;公安機關的主要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 特殊偵查權 國家安全機關依法行使特殊偵查權,同樣具有司法機關的性質.國家安全機關具有國家公安機關的性質,同樣歸屬國家行政機關的組成部分,依法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在國家安全工作中依法行使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以及法律規定的相關職權.
司法行政機關依法承擔輔助國家司法職能實施的行政管理任務,具有司法機關的性質.司法行政機關也具有雙重屬性,除具有司法機關的屬性外,也歸屬國家行政機關的組成部分,依法行使司法方面的行政管理權.
❾ 司法機關的職權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第四條 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九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對本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實施監督。
❿ 確保司法機關什麼行使職權
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障。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是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重要內容之一。
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但在司法實踐中,此規定的實施效果並不理想,地方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插手具體案件甚至左右案件裁判結果的情形並不鮮見,上級法院違背審級制度提前介入案件、下級法院對正在審理的案件請示匯報時有發生,輿論和民情也在一定程度干擾了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辦案,甚至形成輿論審判的亂象。這些法外因素不僅影響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也嚴重背離了程序正義,是許多冤錯案件的重要成因。
為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必須建立地方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干預司法的阻隔機制。地方黨政權力插手司法活動,已成為法治建設的一大頑疾。正如十八屆四中全會所提出的,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應當支持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並通過具體制度在二者之間構建了雙重隔離機制。
具體而言,一是要減少黨政機關及領導幹部對司法職權活動的影響力。當前我國的法院、檢察院系統系依行政區劃而設,人事編制、人員任免和經費設施等事務均掌握在同級權力機關、行政機關手中,面對來自地方領導的壓力,缺乏抵制干預的「底氣」。為此,四中全會提出在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審理跨行政區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辦理跨地區案件;完善行政訴訟體制機制,合理調整行政訴訟案件管轄制度等舉措。這些重大改革舉措有助於司法機關擺脫來自地方的行政鉗制,做到有勇氣、有能力獨立辦案。下一步應進一步深入改革,探索省以下法院、檢察院在人、財、物等方面對同級權力機關、行政機關的獨立。
二是要強化黨政機關及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的後果。四中全會除提出要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外,還提出,對干預司法機關辦案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造成冤假錯案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記錄、通報、追究制度的建立,有利於促使領導幹部在心中樹立司法活動不可干預的「紅線」,增加其插手具體案件辦理的顧慮。
保證公正司法,還必須改革司法系統管理體制,杜絕內部權力干涉。首先,要理順上下級法院之間的關系,廢除提前介入、指示、報請制度,回歸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其次,探索司法人員的個體獨立,實行法院、檢察院司法事務管理權和審判權、檢察權的分離,使審判人員、檢察人員能夠獨立於本機關、本部門領導意志獨立辦案。在此基礎上,逐步取消院、庭長審批案件等帶有行政色彩的辦案制度。探索審判委員會制度的合理轉型,逐步減少審委會直接討論決定案件的數量,將其轉變為業務指導機構。同時,還應當建立合理的內部考核機制,防止不合理的考核標准對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依法獨立行使職權「變相」施壓。
保證公正司法,還應正確對待被害人及其家屬的訴求和民意。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及其家屬往往迫切要求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並作出有罪甚至重罪判決。司法機關對此應當客觀、冷靜對待,堅守法律和證據裁判的底線,不因懼怕被害人家屬的纏訴纏訪而動搖獨立依法行使職權的信念,同時做好相應的「釋法說理」工作,兼顧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