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里民俗

民法里民俗

發布時間: 2022-05-11 19:35:09

Ⅰ 關於民法典的司法解釋你了解多少如何評價其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和價值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重在保護人們的私有權利,一些民事活動比如合同簽訂、公司設立,以及繳納物業費、離婚,都體現在民法典當中。所以這是一部保護人民底層利益的法典,更是貼近現在社會下現狀的法律。

除此之外,還包括對家暴的涵蓋,遺產、撫養兒女、生育等等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問題都作了明確規定,相關人員表示這樣是為了促進婚姻家庭美好幸福,注重家教問題,促進家庭文明建設,弘揚社會精神風貌。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文明,不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傷了大雅,不讓小事發酵影響感情,民法典一出,也引起了很大的熱議,不過更多的是人們的支持和贊賞,我們一致認為民法典在未來會發揮重要的作用,價值頗高。

Ⅱ 簡述在民事審判中運用民俗習慣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中國社會傳統歷來重視風俗習慣,民眾對習慣、民俗、倫理、道德等民間法更是有所偏好和青睞。在我國許多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的影響根深蒂固,人們對民俗習慣的信奉,甚至大於對法律的遵守。在這種現實情況下,如果機械運用法律,不注重民俗習慣,就會使判決說理無法服人,判決內容無法執行,最終損害司法權威與司法公信力。因此,在審判實踐中,適時的引入民俗習慣解決矛盾糾紛是十分必要的。

一、民俗習慣在基層民事審判工作中的適用

在基層法院審判工作中,審理案件決大多數為財產、婚姻、贍養類案件居多。在審判過程中,適時引入風俗習慣,主動克服法律的保守性和僵化性,增強司法的靈活性,適用性,考慮廣大農民群眾的一般道德評價標准、法律認知尺度和對事物普遍性的是非判斷標准,使法律與人民的實際和需要相結合,使法律得到適合實際的合法的變通,通過法官的操作賦予法律以真正的含義與生命。

筆者在審判中曾碰到這樣一個案例,被告黃雪娟從小就被原告劉余鳳抱養,1991年,被告黃雪娟嫁到鄰。雙方關系本來一直很好,直至1993年,原、被告雙方因生活瑣事發生矛盾,此後就不相來往,但並未就此解除收養關系。原告因老伴亡故,喪失生活能力兼體弱多病,且另無兒女,故起訴要求被告承擔贍養義務。法庭上,原告老淚縱橫,盡情訴說心中不幸事,情到深處,常無語哽咽。被告黃雪娟心中也有埋怨,說在原告家經常受到打罵,到適學年齡也沒有書讀,每天只是在家做家務,從未休息。被告出嫁後,原告還經常到被告家無理取鬧。現在已經與養母斷絕了一切人情來往,領養關系早已事實解除,且被告黃雪娟系出嫁之女,按當地的風俗習慣,出嫁之女不須承擔贍養義務,但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對養子女對養父母的義務相違背。在其親生子生活極度困難的情況下,養女黃雪娟應適度承擔贍養義務,考慮當地風俗習慣,判決被告黃雪娟每月支付老人贍養費70元。此判決後來也得到原、被告雙方的理解和支持,並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肯定。

本案是法官運用民事習慣進行的裁判,該判決既符合社會公認的民俗習慣,也符合社會公眾的通常性的期待,取得了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相統一。

二、基層法院民事審判運用民俗習慣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在我國城市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城市、農村人口的頻繁流動,鄉土文化、民俗習慣與新時代新價值觀念的激烈融合與碰撞,給基層法院法官運用民俗審理民商事案件帶來新的挑戰。基層法院在審理民商事案件過程中,法官作為行使審判職能的執法者,更多隻能站在法律的角度來看問題,對於運用民俗習慣裁判案件,有著許多的問題。

1、基層法官自身的素質限制了運用良俗裁判案件。現代法制社會中,日益復雜的法律關系決定了法官這個特殊群體的職業素質必須要與時俱進。一個合格的法官,要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豐富的職業知識、嚴謹的職業思維。而要真正做到運用良俗裁判民商事案件並不是一個簡單地尊重鄉風民俗的問題,也要求法官運用並嚴謹的法院,融會貫通相關法律,追求法律條文背後體現的法律原則和精神,從而達到與民俗本源價值觀念一致性。

2、對於基層法院的辦案法官來說,運用民俗習慣裁判承擔被上訴的風險。一般而言,如涉及彩禮返還、贍養、相鄰糾紛等類型案件,由於當事人之間沖突對立情緒較嚴重,在司法審判實踐中,尊重鄉風民俗習慣,並在裁判時予以考慮,是能對大多數案件起到「定紛止爭、案結事了」的效果,但是一旦一方當事人上訴,由於法律上對司法審判中運用民俗習慣沒有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運用民俗習慣裁判一般被歸為法官自由裁量權范疇,不同地域的法官的認知不盡相同,故而要承擔較大的被改判的風險,承辦法官對此有著較大的顧慮。

3、法官如何合理自由裁量的問題。相關法律對彩禮返還之類案件的裁判無明確具體的規定,也沒有統一的裁判標准,因此,法官較難做到合理自由裁量,經常導致此案的主審法官裁判返還比例較大,而彼案的主審法官裁判返還比例較小,同案不同判的結果,當事人則因此質疑法院裁判的公正、權威性、質疑法官的能力和品性,這客觀上急需制定一個統一的標准,以便於實踐操作。

4、如何轉變司法理念的問題。實踐中,對於民俗習慣能否引入民商事裁判,在法官當中本身就有爭議,一部分法官的長期實踐中形成「民間的風俗習慣沒有經過國家的制定和認可,不能夠作為司法裁判的依據」的理念。對此一概持排斥的態度。也有的法官認為,民俗習慣可以用,但只能在法官調解案件時使用,認為「存在未必合理,有法就應依據」。因此,轉變一線法官長期形成的僵化、固執的執法理念就成了一個迫切的問題。

三、審判實踐中運用民俗習慣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要正確處理好民俗習慣與國家法律之間的關系。

某些民事案件,國家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但民俗習慣有具體規定。如婚約及其引起的財產糾紛。處理這類民事案件可以適用民俗習慣,這既便於當事人理解和接受,又為法院裁判案件提供了可行的原則;某些民事案件,國家法和民俗習慣都有規定,但二者規定的內容相互沖突。即合乎國家法的行為卻違背了民俗習慣,合乎民俗習慣的行為卻違背國家法 ,審理這類民事案件,首先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民俗習慣的性質如何,是鄙陋、落後陳腐還是善良、進步,如果是前者就要摒棄,如是後者就可以適當參照;二是當事人意思如何,如果當事人雙方未能達成協議時,因國家制定法的效力高於民俗習慣,就只能適用國家法以免出現以民俗習慣否定製定法的偏向。如果雙方當事人依民俗習慣可以達成協議,就應適用私法領域里「當事人協議優先」原則。當然,前提是該民俗習慣達成的協議沒有破壞國家的正常社會秩序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其次,要堅持民俗運用的地域性、多樣性和靈活性。

制定法調整的是整個社會,其規定具有統一性、固定性等特性。而民俗則「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一般而言,民俗是針對特定的社會群體發揮作用,存在特定的地理區域內,調整范圍局限,內容也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審判實踐中法官要根據民俗的特性來調整辦案思維,巧妙地穿行於法律與民俗之間,並在兩者之間進行謹慎的考量和必要的衡平,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來化解糾紛,以達到社會的和諧。

最後,要防止法官「過度」運用民俗習慣。

基層法官雖然對當地風俗習慣等傳統文化知之甚深,具有將良俗引入司法審判的天然優勢,但正是這種與鄉土社會文化過於緊密的聯系,很容易使法官沉溺於用民俗習慣解決民間糾紛而逐步喪失法律意識。因此我們在提倡將民俗引入審判的時候也要防止出現過度化的趨勢,避免法官過度運用民俗習慣而忽視法律。通過法律來解決糾紛才是法官應該堅持的主導模式,而民俗的合理運用僅僅是對法律適用的一定補充。

四、基層審判正確運用民俗習慣的保障

1、全面提高基層法院辦案法官的素質,是正確運用民俗習慣的根本保證。對法官來說,一方面要提高法律素養,增強對民俗習慣的理解與適用能力,能動地運用民俗習慣彌補法律規定的不足。另一方面要自覺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尤其注重彌補社會知識和經驗的欠缺,通過多種途徑,多了解和掌握一些民俗習慣,加強對民俗習慣的學習研究,吃透其精神實質。在辦理具體案件時,可邀請當地經驗豐富的人民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必要時還得深入民間向長者咨詢請教,保證對涉案的民俗習慣有個准確的把握。

2、大力開展司法調研,全面收集各類民俗習慣,是正確運用民俗習慣的前提條件.民俗習慣不是來源於立法機關正式的立法,而是自然孕育和根植於群體中,民俗習慣大都有一定的通行范圍,效力上具有一定的地域原生性。它產生於特定社會區域的群體和組織,只對該地區的全體成員有效,作用范圍非常有限,有的僅適用一個民族村、鎮,沒有國家法律那種普遍統一的效力和權威。不同地區的民俗習慣各有差異,一個地區的民俗習慣對另一個地區沒有任何約束力。這就要求各基層法院投入更多的物力、財力、以各種各樣的形式開展民俗習慣調研活動,收集相關民俗習慣,使辦案法官在處理案件時能夠做到心中有數。

3、認真總結典型案件,制定統一的審判標准,是正確運用民俗習慣的有利基石。這樣即有利於降低司法成本,避免同一性質案件重復定性審理、以不同標准重復裁判,還有利於減輕執行壓力,促使當事人自覺履行。在法律效果方面,有利於規范執法尺度,約束法官自由裁量權,減少當事人對法院公正性裁判的懷疑,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實踐證明,民俗習慣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的糾紛解決方式,能夠有效的平息民事糾紛,符合當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如果單純依靠國家制定法,往往會受到指標不治本的作用。依靠民俗習慣處理糾紛的民主做法,有利於提高司法效率,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在紛繁的民俗習慣面前,基層法官要學會並擅長給民俗習慣披上符合國家制定法的外衣,要在裁判思維中體現社會背景知識,對於案件的處理,一定要內外因素結合考慮,使司法盡可能地與社會公眾的期待相一致,增強司法裁判對於社會糾紛的處理能力。

Ⅲ 民法通則里關於在我家後房根放鞭炮是不是侵權權行為

大過年的,在你家後房根放鞭炮,侵犯你的什麼權利了?影響你休息了?破壞你的房屋了?

民事法律上,侵權行為的構成,一般需要行為的違法性、損害事實的存在、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幾個要件,你對照一下在你家後房根放鞭炮的行為,符合什麼要件?

建議你看看《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等。

Ⅳ 如何看待法律和風俗習慣的關系需要詳細一點兒

我覺得法律源於習慣,法律追求的是公平正義,而習慣是人們生活的基本規律,一個是價值准則,一個是行為規律,只能說不能相互排斥,而是共生促進的關系。既然是關系,我就先說一個方面吧,那就是法律不能改變習慣。
何為法律?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何為習慣?習慣,是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風俗、社會習俗、道德傳統等。
古羅馬法中,狄奧多西二世時代,不成文法是習慣確立的法律,因為古老的習慣經人們沿用而具有法律效力,就等同於法律。奧古斯丁也曾說過:「上帝的法律一成不變,不隨時間而更改。但是隨著時代地區的不同而形成各時代各地區的風俗習慣。不變的是神法的正義,可變的是法律和社會」。另也有觀念認為:「法律久了就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所以法律和習慣不是片面的一方是否能夠改變另一方的關系,而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離開法律談習慣,或離開習慣談法律都是孤立而片面的。
就法律可以改變習慣來看,很鮮明和典型的一個例子是: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大環境下,不敬、僭越等常常成為致命甚至連帶的大罪,而一夫多妻制則作為一種社會習俗予以廣泛認可。普通人家中妻為正房,地位高貴;妾為側房,地位卑下。妻之子稱為嫡子,妾之子稱為庶子。而在王侯之家,普通的藩王即有正妃一名,側妃兩名,侍妾、侍婢更是無數。更不說皇帝的三妃九嬪了。而一夫多妻制所衍生的嫡庶之分和封建時代特有的各種社會問題更是層出不窮。即便是作為古代中國社會最根深蒂固的一種習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隨著人民思想和素質的不斷提高,男女的社會分工不再絕對的明顯化,男女的地位開始逐步走向平等化,而女性的地位也日益得到提高。終於,於是1950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正式確立實施一夫一妻制,以保護女性的權利,形成現代的婚姻模式。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中明確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中國作為古老的習慣,延續了幾千年的一夫多妻制度,最終在新中國的法律法規的強制約束下,也得到了改變。
另一個例子便是關於吸毒的不同規定。吸食鴉片這種行為古已有之。魏晉時代開始,由張仲景發明的用於治療傷寒的「五石散」,因其具有神經和身體上的興奮作用,而被士大夫們廣泛服用,引為所謂的真正的名士風范。自五石散的風氣被何晏倡導並開始流行後,由魏晉至唐,名士們趨之若鶩,歷整整五六百年而未有間斷,且頗有發展,而明清之後鴉片的盛行范圍與五石散相比,有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古代法律之中並沒有將製造、傳播、販賣毒品入罪,還將其作為一種附庸風雅的方式。而近現代以來,打擊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開始提到法律的層面上。在我們刑法中用第三百四十七條到三百五十七條的大面積篇幅規定了有關毒品犯罪的相關細則。而毒品犯罪的懲罰力度也是僅次於殺人、綁架、放火、爆炸、投毒等大型犯罪。這一改變,也可以看做是法律對習慣的一種改變吧。
最後就大的方面來說,自古以來,中國封建社會都尊崇男尊女卑的思想,《列子·天瑞》有曰:「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儒家的禮教也對女子的行為作了種種的規定,東漢女學者班昭著《女誡》,社會普遍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思想滲透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而女性也作為男性的一種附屬品,在古代中國地位低下,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自西方男女平等的思想提出以來,女性意思開始萌發,女性開始為了謀求自己的合法權利而奔走,著名的女權主義者弗吉尼亞·伍爾夫、西蒙波伏娃等陸續出現,她們用筆用演說,用各種方式喚醒廣大女性同胞的女權意識。而現今的中國,也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無不昭示著中國女性已經慢慢開始從男尊女卑的社會風俗習慣中擺脫出來。
奧古斯丁說:法律的目的在於維護和平與秩序,國家法律只有作為維護人間的和平的工具才是正當的」。法律能夠改變習慣,而它改變的這些習慣必然是不適應社會發展,不適應人類進步的習慣。法律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在千百年的演變過程中,探索和發現人類社會存在的各種陋習和問題。只有不斷適應歷史和社會利益的法律內容才會有助於法律的發展。
就法律不能改變習慣來看,目前最明顯的就是關於少數民族的各種風俗習慣。比如寧蒗古老的名族——摩梭族。摩梭族是母系社會,實行母系家長制,孩子跟從母性。摩梭族沒有丈夫,只有幾個「走婚者」,採取走婚制度。小孩由生母及其兄弟承擔撫養長大,而父親這一身份在摩梭族並不存在。作為五十六個民族之外的少數民族,摩梭族的這一家庭婚姻模式顯然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相關規定,但是千百年來延續的社會制度也不允許法律的強制改變,於是走婚制度便作為摩梭族的特殊習慣得以承認和保留下來。
而前段時間網上熱議的雲南雙柏縣鄂家鎮彝族的傳統文化慶典節日「摸奶節」也被炒得沸沸揚揚。每年陰歷的7月14、15、16三天,「摸奶節」期間,男子以摸到女子的乳房為吉祥,女子們以被摸奶為吉祥,此節日源於隋朝年間,一直延續到現在。就如今的刑法相關法律規定來看,這種行為可以被認定為「猥褻、侮辱婦女兒童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褻兒童的,依照前兩款從重處罰。若是按照刑法的相關規定,那彝族的傳統節日中的行為不就成為了犯罪行為了嗎?然後作為少數民族特有的風俗習慣,法律之下也有特殊。
所以我們不難看出,法律也不必然就能改變習慣,或者說法律在某些時候不能改變習慣。法律之所以稱之為法律,是因為它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它規定的是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然而對於那些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特有的,並不影響社會道德和社會利益的行為。法律所做的,更多的是合理范圍的約束和調節,而不是所謂的全盤否定和改變。
綜上所述,我並不認為法律不能改變習慣,我也不認為法律能夠改變習慣,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法律久了就成為了人們得一種習慣,而習慣便是人們制定和實施法律的思想和社會基礎。法律既可以改變習慣,又不能改變習慣。具體問題有待具體情況下的具體分析了。

Ⅳ 法律尊重地方風俗叫什麼

法律和風俗習慣的關系是不能相互排斥,而是共生促進的關系。
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習慣,是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風俗、社會習俗、道德傳統等。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統稱,分別規定公民在社會生活中可進行的事務和不可進行的事務。
民族風俗習慣,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歷史傳統、心理感情以及道德准則、宗教觀念等。作為民族特點的一種外在表現,風俗習慣對民族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法律是不可侵犯與違反的,違反法律要受到法律懲罰,風俗習慣同樣對社會起調節作用,可是法律的強制性權威性都比風俗習慣強大很多。
任何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都是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產物。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風俗習慣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由簡到繁的發展過程。茹毛飲血、巢居穴處是原始社會人類的共同習俗。隨著生產的發展,社會生活的多樣化以及民族共同體的形成,逐漸形成了民族的風俗習慣。
我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是在長期社會發展中逐漸形成的。有些民族風俗習慣與一個民族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有關。還有些風俗習慣是一個民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經濟文化生活的反映。例如,從事畜牧業、農業、林業或漁獵業的各民族,在飲食、居住、出行、服飾、婚姻、喪葬等諸多禁忌、好惡是不同的。還有些民族的風俗習慣與宗教信仰有密切的聯系,如有些宗教對於教徒的婚喪、嫁娶、飲食等方面的規定,有的慢慢地變成了民族的風俗習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條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Ⅵ 民法典的實施,結婚不收彩禮對女方是不尊重嗎

中國經濟在不斷發展的同時,有很多的民俗流傳了下來,對於結婚收不收彩禮一事民法典,也是給出了明確的規定,對於民法典給出的規定說到,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這里的說法是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不是禁止給付適當數額的彩禮。

就結婚給不給彩禮,這個問題需要新郎新娘共同商議,如果兩個人感覺不要彩禮以後的生活也能夠更好的話,那就不要彩禮,如果兩個人感覺以後生活會捉襟見肘的話,那還是要一部分彩禮作為自己的啟動資金更為好一些,兩個家庭的父母也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就彩禮問題,其實沒有什麼爭議的,只不過是從鍋里挪到碗里的一個過程。

Ⅶ 民法總則那一條涉及當地民俗風的說法

沒有涉及
只有公序良俗的原則使用
而且我國使用公序良俗原則判案的只有一起
可以在網上找到

Ⅷ 民法總則具有哪些中國特色

民法總則的內容在主要繼受之前民法通則的基礎上有一定的創新,體現了鮮明中國特色。

1、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民法總則

民法總則第1條明確了民法的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了總則當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法總則是第一次在立法上將其正式列為法律的內容,體現了我國要實現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統一。

2、確立了「綠色」原則

民法總則第9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一原則是五大發展理念中「綠色」發展理念的體現,是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要求。表現出民法保護范圍的擴大,除了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綠色、環保是全世界的呼籲,但只有我國的民法總則中作了原則性規定,具有中國特色。

3、法人分類體系有突破和創新

民法總則第三章45個法條專門規定了法人制度,其中最重要的突破和創新在於法人的分類體系。民法總則中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三大類。這種分類方法有別於西方國家採用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的分類,同時也是在民法通則的企業法人、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四類法人分類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可以說,民法總則的法人分類體系體現了法典化立法機關應有的理性,直接反映了我國現實的國情,表現出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4、規定了「好人條款」和「保護英烈條款」

民法總則184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對於善意救助人緊急救助中給被救助人造成損害不承擔責任的規定,體現了法律上鼓勵見義勇為,弘揚助人風尚。民法總則185條規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英雄、先烈犧牲後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其精神構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所以對英烈人格的損害也是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民法總則》規定也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徵

1、確定了習慣作為民法的淵源

民法總則第10條規定了處理民事糾紛,在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這是民法首次對善良風俗習慣的效力做了一般性規定。中國幅員遼闊,民俗各異,為了更好解決民間糾紛,習慣作為民法的淵源十分必要。

2、胎兒利益受保護

民法總則第16條規定了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內容。比如關於民間「遺腹子」是可以享有繼承權的問題,還有胎兒在母體未出生期間受外力傷害待其出生是可以請求損害賠償的這類問題,根據民法總則都是能夠得到法律支持的。這條規定說明胎兒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的,只不過其權利能力是附有解除條件的,即出生時死體的,上述民事權利能力自始是不存在的。

3、自然人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調整為8歲

民法總則第19條規定,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如接受別人贈與、獲得獎勵,或在其父母離婚時確定其與哪方共同生活時需徵求孩子意見等。自然人的限制行為能力由原來10歲調整為8歲符合時代特點。

4、明確了監護原則,豐富了監護的種類

民法總則中有14個法條專門規定監護制度。首先,民法總則確立了以家庭監護為基礎,社會監護為補充、國家監護為兜底的監護原則。其次,民法總則擴大了被監護人范圍,除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還包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把智力減退的高齡老年人納入監護范圍,符合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實際,是十分必要的。監護種類除了傳統的法定監護和指定監護以外,民法總則還增加了遺囑指定監護(第29條)、協議監護(第30條)和意定監護(第33條)。

5、強化人格權的保護

民法總則規定了民事主體的15種人格權,比民法通則規定的人格權明顯增多。其中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和個人信息三種沒寫「權」字的人格權。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屬於自然人的本源性權利,由此衍生出其他具體人格權和當前未規定但因維護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須保護的其他權利。保護個人信息實質是保護個人信息的控制權。此外,民法總則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等權利」表明立法技術上採用非限定主義,對人格權的規定體現開放性,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會不斷產生法律要予以保護的新生人格權,人格權是民法中不斷發展的新生領域。

6、訴訟時效制度有了新規定

關於訴訟時效在民法總則中有以下新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統一延長為三年,從而擴大了對權利人的司法保護范圍;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其年滿18周歲之日起計算,從而加強了對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訴訟時效的適用是非職權主義,即人民法院在訴訟中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只有當事人主張情況下方可適用;對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不適用訴訟時效。

Ⅸ 怎樣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則中的「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

《民法通則》第七條、《合同法》第七條和《物權法》第七條關於社會公德、社專會公共利益屬和社會經濟秩序的規定,通常被認為是承認了公序良俗原則。所謂公序,即社會一般利益,在我國現行法上包括國家利益、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所謂良俗,即一般道德觀念或良好道德風尚,包括我國現行法上所稱的社會公德、商業道德和社會良好風尚。

Ⅹ 哪些民俗被認可為法律

法律分析:婚姻風俗,我國確定合法婚姻關系的唯一途徑就是在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登記,民族風俗不為 我國法律認可。婚姻自由的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任何人(包括男女雙方的父母)都無權干涉,如果以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情節嚴重的,可構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因此,作為年輕一代,應當勇敢的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條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熱點內容
經濟法與商法哪個好 發布:2025-01-11 07:57:36 瀏覽:224
認罪認罰改革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11 07:55:34 瀏覽:803
執行法院查封房子 發布:2025-01-11 07:37:27 瀏覽:912
勞動法員工大病辭退賠償 發布:2025-01-11 07:16:06 瀏覽:506
用拖鞋打法官 發布:2025-01-11 06:53:26 瀏覽:644
法院存案年限 發布:2025-01-11 05:23:12 瀏覽:134
規章制度如何制定才能算有效 發布:2025-01-11 05:12:44 瀏覽:242
條令條例心得 發布:2025-01-11 04:31:28 瀏覽:907
勞動法規定補交社保嗎 發布:2025-01-11 03:51:07 瀏覽:466
華東政法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1-11 03:49:02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