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民法
① 日本民法典的特點
資產階級民法的內容和原則主要集中體現在法典的財產部分。法典不僅運用了諸如法律代理等近代資產階級民法普遍使用的法律詞彙,體現了其概念、術語的歐化和近代化,而且還貫徹了資產階級的立法原則;不過在財產法部分,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色彩。永小作制度又稱永佃制度,是明治民法在財產領域保留封建內容的重要體現。 家族法則大量保留了封建時代的內容。包括:男性為中心的「家」的制度,明確規定了戶主的特權,親屬會議決議對家族事務起決定作用;公開確立夫妻之間的不平等,妻子的行為能力受到限制;規定繼承分為家督繼承和財產繼承;庶子及非婚生子女的應繼份較少。
② 日本民法典的介紹
《日本民法典》是世界上重要的民法典之一。日本於1890年制定了舊民法典;1898年制定新民法典。其基本內容:①總則;②物權;③債權。日本民法典屬於大陸法系,注重結果而忽視判例法和程序法,而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羅馬法,並且是以1800年《法國民法典》和1907年《德國民法典》為主要淵源的基礎上形成的法律。日本民法典對中國也有一定的影響。
③ 日本有法律規定16歲女生就可以結婚這是真的嗎
這是真的。
這么奇葩的日本民法是在距今137年的明治維新時代制定的,1876年公布的民法第731條規定:女16歲,男18歲,准予結婚。民法第4條則規定:「滿20歲,為成人」。
自古以來,日本人都不尊重婦女,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日本人在明治維新時期,平均壽命只有50幾歲,因此期望女孩早點結婚生育孩子。
調整
2018年3月13日(周二),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敲定了《民法》及相關法律的修正案。其中女性法定婚齡將從16歲上調至18歲,與男性一致;而「成人」的年紀也將從20歲下調至18歲。在修正案通過後,新規定預計將於2022年4月生效。
在19世紀的明治時代,日本最初頒布的《民法》中規定女生年滿15歲便可以結婚,男生的門檻為17歲,後來調整為女生16歲、男生18歲。之所以存在性別差異,是因為普遍認為女生比男生發育早。
然而時至今日,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16歲女生結婚的情況越來越少。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資料顯示,2015年,在63萬名登記結婚的女性中,只有0.2%的人年齡為16歲和17歲。
此外,日本共同社稱,現在也沒有合理的理由區別對待男女,因此政府決定統一結婚年齡。由於法定婚齡將與「成人」年齡相同,未成年人結婚需得到父母同意的條款也將被刪除。
④ 一事不再理原則法律規定
一、一事不再理原則概述
一般認為,一事不再理起源於羅馬法。羅馬法上實行嚴格的"一案不二訟"制度,對同一案件不得再次起訴。這一制度的理論基礎是"訴權消耗理論",所謂訴權消耗,是指一個訴權或一個請求權的行使,都有其對應的訴訟系屬在起作用,訴權行使發揮作用的內在動力來自於訴訟系屬的消耗,同一訴權或請求權只擁有一次訴訟系屬,任何訴權一旦經過一個完整的訟爭(訴訟或仲裁)過程而行使完畢,不論結果如何,其對應的訴訟系屬就消耗殆盡,因此一個請求權的第二次訴訟會因其訴訟系屬的缺失而無法成立。同時,為了維護判決的尊嚴和穩定,避免當事人纏訟不休,羅馬法在"一案不二訟"效力的基礎上又發展出判決的"既決案件"效力。判決作出後,除發生執行的效力外,還發生"既決案件"的效力,當事人雙方對已經正判決的案件不得再行起訴。訴訟系屬是德日民事訴訟法中的概念,通俗地說,是指訴訟存在於法院的一種事實狀態。實際是指案件被提起後,正處於法院審理過程中這樣一種事實狀態,它反應了訴訟從提起到最後裁判的一個過程。
在大陸法系國家,一事不再理原則發展成了兩個規則:"既決案件"規則和"禁止重訴"規則。如法國新《民事訴訟法典》第100條規定:"如同一爭議系屬於兩個同級法院,如一方當事人提出請求,後受理案件的法院應當放棄管轄權,由另一法院管轄本案;當事人無此請求的,後受理的法院得依職權為之",第480條規定:"在其主文中對本訴訟之全部或一部作出裁判的判決,或者對程序上抗辯不受理或其它任何附帶事件作出裁判的判決,一經宣告,即相對於所裁判的爭議具有既判力。"可見,法國民事訴訟法對"一事不再理"的規定是從訴訟系屬和既判力角度構建的,當案件未審結時,其它法院不得受理該案,審結後,案件禁止再次審理。同屬於大陸法系的日本的民事訴訟法,也就既決案件規則與禁止重訴規則作了法律上的規定。日本新《民事訴訟法》第142條明確規定:"對於正在法院系屬中的案件,當事人不得重復提起訴訟"。在日本,禁止重復起訴有兩種情況,一是狹義的禁止重復起訴,指當在內容上完全等同於前訴的後訴被提起後,後訴應該被視為不適法之訴,進而遭到法院的駁回;二是廣義的禁止重復起訴,指當兩個訴訟的主要爭點具有共同性時,後訴法院將會適用"禁止另行起訴並進行強制合並"的規定。
2、適用客體
相對於「一事不再理」的適用主體而言,其適用對象也可以稱為適用客體。與此相對應,「一事不再理」在其「不再理」的對象—即適用客體方面也就存在明顯不同。筆者認為訴訟標的相同,訴訟請求相同即屬於「一事不再理」原則的適用客體。事實上,這還不能解決一「訴」與他「訴」的區別,反過來說也就是如何判斷重復起訴的標准問題。對於什麼是重復起訴,根據字義理解,所謂重復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相同的東西)又一次出現」;二是指「又一次做(相同的事情)」。因此,重復起訴意指又一次就相同的事實(事情)向法院起訴。法院予以受理即構成一事再理。
那麼,究竟如何判斷一「訴」與他「訴」是否相同,從而判斷當事人是否屬於重復起訴?
對此,有學者認為,通常情況下,首先就訴的主體來判斷。訴的主體不同,一「訴」與他「訴」也就不同。但是,在法定的當事人變更情形中,比如訴訟中,當事人將其債權或債務移轉給第三人,當事人死亡或消滅等而使其實體權利義務移轉給特定的第三人,而由第三人代替原當事人成為新的訴訟當事人,並不構成訴的變更。
其次,若當事人相同,則須根據訴訟標的來判斷一「訴」與他「訴」是否相同。通常所說的訴訟標的之識別,是在訴的主體確定的前提下進行的。識別訴訟標的,在通常情況下僅需依據訴訟標的具體的實體內容即可。但是,單就訴訟標的或者訴訟請求而言,有時仍然難以對一訴與兩訴作出准確的區分和判斷,在特定情況下還需結合案件的具體事實,從而配合「一事不再理」原則的適用。
實務界有人認為,「一事不再理」原則適用的客體為同一事實和理由(指訴訟理由)、同一訴訟請求。
筆者認為,這種觀點不僅容易理解,而且比較簡便實用。根據訴的要素理論,一個完整的訴是由當事人、訴訟標的、案件事實、訴訟請求等構成。訴訟請求是當事人權利義務指向的請求法律予以保護的具體事項,是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目的和內容。民事權利義務的產生、變更和消滅都是基於某一法律事實的產生而形成。訴訟理由是指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根據和法律根據。從哲學上講,「時間的不可逆性決定了任何事物都無法恢復其原貌」。正是由於時間具有不可逆性,雖然當事人向法院主張的「案件事實」也是已經「過去」的事實,即使法院通過審理程序,也不可能將其完美無缺地「復制」成「客觀事實」—而只能是「客觀真實」。但是,由於事實和理由是當事人在其起訴狀、答辯狀(或者口頭答辯)和其他相關訴訟材料中所反映的爭議事實,以及為了維護自己的訴訟主張所持有的具體理由。一般說來,事實作為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現象,具有客觀性,也易於掌握;訴訟理由雖然帶有當事人的主觀認識這一色彩,但它畢竟是通過當事人在訴訟材料中的具體觀點表現出來的,產生歧義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將同一事實和理由作為判定一事的標准,符合對確定的事實不再審理的原則,在實踐中也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此外,當事人主張的事實恰恰能夠使其提出的訴加以特定化。因此,從當事人主張的案件事實並結合其相應的訴訟理由、提出的具體訴訟請求來看,比較容易區分一「事」與他「事」,作出一「訴」與他「訴」的判斷,為准確適用「一事不再理」原則奠定基礎。
3、適用時間
如果當事人沒有就一事再行起訴,法院自然談不上適用「一事不再理」的問題。因此,只有在法院就一事已經作出裁判的前提下,如果當事人「舊事重提」,一事再訴,或者當事人已經起訴,法院正在審理過程中,此時當事人又行起訴,那麼法院就應適用該原則。就此而言,「一事不再理」原則的時間效力包括當事人就一事起訴以後,起訴以後訴訟被(判決或裁定)駁回這兩個階段。
4、適用的後果
適用「一事不再理」原則的後果是對當事人的起訴不予受理,當事人的起訴歸於無效。如果法院受理該案,則應裁定駁回起訴。法院若為判決,該判決應歸於無效。
目前,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對應當適用「一事不再理」的案件,如果法院予以受理並作出判決,只能通過審判監督程序加以解決,並沒有宣告該判決無效的制度。
三、一事不再理原則司法適用的對策與建議
第一,在民事訴訟立法中,將一事不再理確立為基本原則。在民事訴訟立法中確立其基本原則的地位具有現實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其基本原則的地位一經確立,也就意味著該原則在司法過程中成為司法者必須要考慮並予以適用的法律規范,而不能迴避或者忽略它。
第二,立法中應當明確適用一事不再理規則的標准。原則的確立只是為其適用打下了地基,一項原則最終達到符合司法適用要求的標准,還應當有具體規則的配合。所以,在立法中對一事不再理原則的適用確立具體的標准十分必要。
第三,規定適用一事不再理原則的配套制度。一項法律制度的良好運作是靠相關配套規范的共同作用來完成的。那麼,應當有什麼樣的配套規定呢?筆者認為要有兩點:一是規定法官的釋明權;二是強化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在解決民事糾紛中的地位。
⑤ 日本成人年齡從20歲降至18歲,各國的成人年齡為何不同
日本成人年齡從20歲降至18歲,各國的成人年齡為何不同?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由於普通高中三年級學員發生了成人學員,因此在教育領域擔憂,喝酒和抽煙的限定年紀與此同時被下調,會防礙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成,學員的幫助文化教育也會變的更艱難。
現階段依然出現是不是下調法定青少年年紀的問題,仍在繼續探討。而文化教育再造方案造成的功效變成了日本現階段探討的聚焦點。
⑥ 日本成年年齡下調至18歲,時隔146年首次變更,這預示著什麼
但日本仍禁止未滿20歲的人飲酒、吸煙,以及參與賽馬、自行車競賽等4種公營賭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依據日本之前的法律,年滿20歲男女可不經父母同意結婚;若得父母同意,男性滿18歲、女性滿16歲即可結婚。此次《民法》修正案考慮到男女身心發育和社會經濟能力的復雜性,將女性的法定最低結婚年齡上調至18歲,也於正式生效。
日本年輕人對身份轉換時的不安很大程度源於社會環境,從平成時代進入令和時代,經濟不振、貧富差距拉大,人與人日漸疏離,對社會的安心感逐漸褪去,這樣的壓力迫使越來越多人成為「草食青年」。如果到20歲還沒有作為大人的自覺和常識,是精神低齡化的表現。
作為家長,居住在大阪的全職主婦市川女士心情很復雜,她的長子明年將滿18歲,「希望他能探索成年人的自由,去做想做的事情,這樣的自由也與責任相伴,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就好。不論多少歲,都有不成熟的一面,勇敢面對自己。」
⑦ 日本公民法的全文內容有哪些
日本民法(不再稱「新民法」)的各部分存在著嚴重的矛盾。
就民法的全部說,其中的兩大部分即財產法和身份法(親屬編和繼承編)是矛盾的。財產法是建立在個人主義的自由經濟的基礎上、以近代民法中的所有權不可侵犯、契約自由、個人責任的三大原則為指導的,符合於資本主義發展需要的近代法律。身份法則是建立在封建的、家長制的家族制度基礎之上的,不承認家族成員(包括家屬、妻、子女)的獨立人格和平等地位的法律。表面上,似乎這兩部分互不相關,兩部分建立在不同的基礎上,不同的原則上,互不影響。實際上,經濟關系和身份關系是密切相關的,身份上的支配關系與經濟上的平等關系是互不相容的。在中世紀的農奴制之上不可能存在自由平等的身份關系,就是這個道理。
親屬法
日本親屬法的基本在家制。家的核心是戶主(家長),戶主為進行其對全家族的支配(統治),擁有強大的戶主權。在日本舊民法中,稍稍受到削弱的戶主權,在新民法中得到加強。戶主權的內容主要有:⑴對家屬的居所指定權(明治民法第749條);⑵對家屬入家去家的同意權(第735、737、738、743條);⑶對家屬的婚姻、收養的同意權(第750、776、848條);⑷對不服從統治的家屬進行制裁的離籍權與復籍拒絕權(第741、749Ⅲ、750條);⑸對家屬的婚姻、收養的撤銷權(第780條)等。明治民法中規定的戶主權,較之明治維新前封建社會家族制度中的強大的戶主權當然略有不同,但仍足以對家族進行統治,加上舊日習慣力量的影響,戶主事實上具有較民法規定的更強大的統治力。戶主的這種地位,又因家督繼承中的全部財產獨占繼承而得到加強。
在這種家族制度之下,婚姻關系、親子關系都從屬於維持「家」這—最終目的。在法律上必然表現為男尊女卑、夫尊妻卑等等。法國民法典中原來也有許多限制妻的能力的規定,例如要夫經夫的許可不得進行訴訟(第215條),妻未經夫同意,不得為某些法律行為(第217條),但法律同時規定了補救辦法(如審判員得許可妻進行訴訟,法院得經妻的請求許可其實施法律行為,第218、219條)。但日本民法硬性規定妻的能力是受限制的。因而在日本民法里,妻與未成年人、禁治產人並列為無能力人。
日本民法里的家制自始至終是新舊思潮的斗爭焦點。這是因為,這不僅僅是民法中的問題,而且聯繫到憲法問題,實質上是一個政治性問題。在明治憲法的整體體制之下,家為國之本,家長(戶主)制與天皇制是一脈相承的。忠孝一本,否定對家長的孝,也是否定對天皇的忠。「民法出而忠孝亡」,當然是絕對不可以的。
財產法
在財產法的內部,也存在著矛盾。日本民法物構權編里的永佃權就是從封建的地主佃農關系沿襲下來的封建的不平等關系。永佃權(永久耕作權)稱為「永」,而民法規定不得超過50年(第278條),這實際上是對農民的剝奪(德川時代還允許農民對自己開墾的土地有永久耕作權)。在永佃權里,有許多不利於農民或對農民極其苛酷的規定,如永佃權人只要繼續兩年怠付佃租或受破產宣告時,地主就可請求消滅永佃權(第276條),又如永佃權人即使因不可抗力而減少收益受到損失,仍不得請求減免佃租(第274條),第275條規定,永佃權人因不可抗力連續3年全無收益,或在5年以上期內收益少於佃租時,可以拋棄其權利。這一條表面上是授與永佃權人一種「權利」(拋棄),實際上是將土地交給地主。第272條又規定,地主可以約定禁止永佃權人將永佃權讓與他人或將土地出租。總之,永佃權人完全是—個無權者。這種不平等的關系是違反近代民法的精神的,只能說它是一種變相的封建關系。[3]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充滿封建氣息的民法典,仍然不能見容於日本的一些衛道士。原來,在個人主義的財產法之下,承認家屬個人享有財產而且准許其積累財產,家屬在經濟上有了地位和實力就會發生「獨立」思想,他們對戶主的「恭順意識」和孝心就減弱了,這當然是對封建家族制度的沖擊。大正8年(1919年),日本政府根據臨時教育會議的建議,設置臨時法制審議會,著手對民法的親屬繼承兩編進行修改,主要是要恢復日本自古以來的「淳風美俗」。法制審議會於大正14年(1925年)和昭和2年(1927年)先後提出對兩編的「改正要綱」。日本政府設立民法改正調查委員會對民法進行修改。正在要進行修改時,日本戰敗,這個工作被擱置了。如果不是這樣,真正不知這個「新民法」又會改成什麼樣。[4]
⑧ 日本《民法》修正案於4月1日生效,此次做出了哪些改變
此次日本做出的重大改變是:成年年齡從20歲下調至18歲。
日本成人禮是怎樣的呢?
1948年,日本頒布實施《國民假日法》,規定年滿20歲的人要舉行成人禮,根據日本傳統,元服的儀式在小正月舉行。此外,由於日本橄欖球錦標賽也恰好在1月15日開幕,舉行“社會人”和“大學生”之間的比賽也成為慶祝成人節的傳統之一。但由於交通等原因,很多成年人很難在只有一天假期的情況下參加在家鄉舉行的成人禮。於是在2000年,日本政府開始實施“快樂星期一制”,並將“成人節”改為每年1月的第二個周一。隨著三連休制度的實施,“成人節”這個節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⑨ 日本民法典的評價
日本移植外國法律的方式,今天看來,有的過於簡單和草率。例如把德國的民事訴訟法幾乎逐條譯過來,在舊民法中也有這樣的情形。但這些都是限於當時的具體情況而不得已的做法。就像本文中說過的,江藤新平急於翻譯法國民法典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對此,不應加以苛責。
在繼受(移植)外國法的過程中,發現外國法與本國原有的國情有不合或沖突的地方發生爭論甚至沖突,也是一種必然的現象。日本的「法典論爭」是一個典型例子。問題是如何判斷所謂「國情」,對那種國情應持何種態度。在日本制定民法的過程中,一直存在著(可說直到今天)維護固有的「淳風美俗」的說法。究竟什麼是淳風美俗,一夫多妻(蓄妾)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否「淳風美俗」,正如中國在清末變法中,女人纏足、男人蓄長辮,三跪九叩首,這些是不是好的風俗習慣,都必須首先澄清。在日本,民法中的家制(包括家督繼承)長期是激烈斗爭的焦點,絕非偶然。日本明治民法的起草人之一穗積陳重認為日本的家制是日本優越於「萬國」的所在, 二次大戰後修改民法時,牧野英一(貴族院議員)堅決反對完全廢除家制。 這些例子給人的教訓都是重要的。
不論那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特點的國家和民族是沒有的。因而在繼受外國法時,辨別自己的特點也是一個重要問題。機械地、盲目地照搬外國的法律,當然不一定好;強調、甚至借口自己的特點,而拒絕接受先進的外國法律,也是不對的。
要敢於接受,善於研究,不斷修改,這是繼受外國法律很重要的原則。日本可以給我們提供不少經驗教訓。例如在民法中,日本仿照西方規定了收養制度,拋棄了東方原有的一種收養制度,直到1987年,又在民法中增訂了一種「特別收養」,實際上是又恢復了東方式的一種收養。又如在民事訴訟法中,起初照搬了德國的證書訴訟與票據訴訟程序,1926年認為這種程序在日本沒有必要,將之刪除;到1964年,又將之恢復。 如果接受時猶豫不決,接受後發現缺點又不敢修改,是很不好的。……
日本在接受了外國法律後,很注意對之進行研究。在繼受法律之後,日本接著就從事理論研究。不僅繼受法律條文,也要繼受法律條文後面的理論。日本學者(如北川善太郎)把日本法學界在20世紀對德國法學理論的研究稱為「理論繼受」。只有從理論上繼受了外國法,外國法才能在日本紮下根來,日本又可在理論繼受過程中,發現哪些東西適合於日本對日本有利,哪些不是的,這樣又可以修改繼受來的法律,使外國法律「日本化」。 日本在這方面的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⑩ 亞洲第一部民法典是日本民法典嗎
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說:「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都是整個國家。」民法總是充滿平等包容的精神,前所未有地關注著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每一項權利,閃耀著人本主義的法思想。而民法典的出生更是一場法律的成人禮,它彰顯了一個國家光明而寬廣的未來。下面,請跟著仙檢君來學習民法典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誕生簡史以更深刻地理解民法典的重要意義。
世界第一部民法典是公元前1792年古巴比倫王國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對刑事、民事、貿易、婚姻、繼承等制度作出規定。
世界第一部大陸法系民法典是1804年法國頒布的《法國民法典》,又名《法蘭西人的民法典》、《拿破崙法典》。
大陸法系國家第二部民法典是1896年頒布,1900年實施的《德國民法典》。
亞洲第一部民法典是1898年頒布的《日本民法典》,《日本民法典》修訂時參考了《德國民法典》。
中國第一部民法典是1931年國民黨政府頒布的《中華民國民法典》,修訂時參考了《日本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民事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於1950年5月1日公布實施。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制定的第一部《婚姻法》,它倡導男女權利平等、保護婦女及其子女的合法權益,是反對包辦婚姻、提倡婚姻自由的先鋒。
這些法條將女性從封建婚姻制度的壓迫中解放出來,推動了中國整體性的社會變遷,並在促進我國民法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頒布的第一部民事法律,是我國民事法律發展的起點,也是國家改革婚姻家庭制度,倡導一夫一妻制、反對封建婚姻的重大立法舉措,為今後中國婚姻法制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民事基本法《民法通則》於1986年頒布,1987年1月1日實施。
這一時期正是中國經濟變革較為激盪的年代,中國社會主義市場也經歷了由雛形到壯大再到確立的過程。
市場經濟從逐漸發展到確立、私營經濟法律地位的不斷變化,都需要大量的法律來加以規范、調整和保護。
無論是發展市場經濟保障公民的權利還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都離不開民法。
在這種環境下,大量的民事單行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如《合同法》、《外資企業法》、《公司法》、《繼承法》、《保險法》等。
在此基礎上,對於民事立法中一些不宜由單行法分別規定的宏觀基本原則和制度及條款,被整合制定成《民法通則》。
2017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通過,2017年10月1日實施。《民法總則》的頒布讓人們對民法典的成典之日充滿了期待,《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開篇之作,其內容較《民法通則》有一定的修改調整,較之以前有許多進步之處和亮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民法典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成果,其頒布實施具有里程牌式的重大意義。
整部法典內容涵蓋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拼圖,它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將對依法維護人民利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產生重要作用,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保障。
法律是國之重器,而法典則是重中之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必將成為呵護所有人的國之重器,在她慈母般的眼神下,中國人民將生活得更加舒心、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