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中國刑法證據

中國刑法證據

發布時間: 2022-05-13 08:03:36

Ⅰ 刑事案件原始證據有什麼

法律分析:原始證據,「傳來證據」的對稱。是指司法人員直接從原始出處獲取的未經復制和轉述的證據。司法人員直接從刑事被害人或民事訴訟當事人處獲取的陳述,從目睹證人處得到的有關案情的證言,刑事被告人的供述,物證的原件,書證的原本等均為原始證據。原始證據未經過復制、轉述,具有較強的證明力,但仍需審査核實,外國證據法一般均重視採用原始證據。英國證據法中原始證據屬於最佳證據,除法定的例外情況,原則上排除傳聞證據的採用。中國證據理論和司法實踐中,一般認為,應當盡可能採用原始證據,但無法採用原始證據時,也不能排斥傳來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Ⅱ 我國刑事法定證據的種類有那些

1、證據有下列七種:(一)物證、書證;(二)證人證言;(三)被害人陳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五)鑒定結論;(六)勘驗、檢查筆錄;(七)視聽資料。

2、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3、1、相關性。英美法繫上的相關性,又叫關聯性,是指證據必然與待證事實有實質性聯系,從而對待證事實有證明作用,「稱關聯性,指就待證事實,具有得推測其存在或不存在之可能的關系」。相關性是證據的一種客觀屬性,其根源於證據事實同待證事實之間的客觀聯系,是基於待證事實作用於客觀事物以及有關人員的主觀所產生的。因此在辦案過程中。司法工作人員應當如實反映證據同待證事物之間的聯系並據以確定證據在證明待證事實中的作用,而不能牽強附會地加以聯系。由於證據的相關性主要是一個事實問題,在對特定材料是否具有相關性作出判斷時,判斷者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方式均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訴訟證明中,特定證據對於待證事實所具有的證明作用主要取決於其與待證事實的相關性,相關性判斷的作用有二:一是劃定被調查證據的范圍。對控辯雙方而言,提供證據的范圍應限定在與待證事實具有相關性的證據之內。控訴方提出的是證明待證事實成立的證據,也就是對事實成立有正面作用的證據;對於辯護方而言,提出的是證明待證事實不成立的證據,也就是對事實的成立有負面作用的證據。如果沒有這兩個方面的相關性則不得成為該案的證據。二是證據具有可采性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證據如具有可采性,則具有相關性就是其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2、可采性

可采性是指證據依法能夠成為證據的資格,又稱「證據力」、「證據的適格性」。在傳統上,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的立法風格上存在較大差別,「英美法因采陪審裁判制,由陪審員為事實之裁斷,為防止陪審有偏見或涉及感情或專斷之弊,乃就可以使用為證據之范圍加以限制。即就證據之許容性設有嚴格之法則,以保障證據之證明力;大陸法為發揮職權主義精神,對於證據能力殊少加以限制。凡得為證據之資料,均具有論理的證據能力。」由於大陸法系採用的法定主義方式以客觀的、明示的法律規則宣示證據的適格性,排除司法人員的主觀隨意性,因而易於操作、執行,但缺乏靈活性;英美法系採用的裁量主義方式具有這種靈活性,但蘊藏著被濫用的危險,在司法人員素質不高的情況下,自由裁量方式可能並不利於發現真實。從邏輯上講,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孰高孰低,不可一概而論。但是在價值判斷上,如何在二者之間進行取捨,則需要利益衡量。正如清華大學王亞新教授所言:「在證據能力的決定上採取何種方式取決於究明案件真相與防止個人恣意這兩種要求之間的利益衡量,其一般的基準是:在涉及個人的重大權利或利益的事項上,應該優先考慮防止法官主觀隨意性的要求,即採取法定方式;在不涉及或較少涉及這種重要權利的事項上,則可以採取更靈活更有彈性的自由裁量方式,以利於發現真實。」

正因為兩大法系的立法方式各自存在著上述無法自救的弊端,現兩者的混合模式已為各國證據制度的共同選擇,兩大法系國家在證據可采性立法方式上的差別正在逐步縮小。

因此,無論是英美法系國家還是大陸法系國家,只要事物具備相關性(證明能力)和可采性(證據能力)即可成為證據,而不管這種事物是以什麼形式表現出來。與證據的相關性相比,證據的可采性從本質上說不是證據本身具有的屬性,而是法律為了滿足某種價值觀念的需要從外部加於證據的特徵。是一個價值判斷問題,是一個嚴格的法律問題,因此存在證據規則的國家關於證據可采性的規定就成了證據規則的核心內容,而相關性在本質上是證據本身具有的特徵,是一個單純的事實或經驗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司法人員自由裁量。

Ⅲ 足跡作為刑事案件證據何時進入中國

用足跡作為證據在古代就有,現在將足跡作為證據已經成為了專門的學問。
足跡是人們在站立和行走時,與地面或其他承受面接觸形成的腳掌或鞋、襪等形象痕跡。足跡是刑事案件調查中經常使用的一種重要物證。
足跡證據調查的科學性是:1、足跡的特定性。足跡所表現出來的無論是形象特徵還是步法特徵都具有一定的特定性。2、足跡的相對穩定性。3、足跡的反映性。足跡不僅僅能反映赤足、鞋襪的結構形態,還能反映他們的運動形態,足跡的反映性為足跡分析和足跡鑒定提供了物質基礎。4、足跡的連續性。

Ⅳ 我國刑事訴訟法理論中證據有哪些不同分類

法律分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證據分為以下八類:1.物證;2.書證;3.證人證言;4.被害人陳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6.鑒定意見;7.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8.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刑法中的七種證據

法規定源的是八種,包括:

1、物證;

2、書證;

3、證人證言;

4、被害人陳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6、鑒定意見;

7、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8、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第五十條規定:「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5)中國刑法證據擴展閱讀:

在中國的刑事訴訟中,指司法機關發現和取得證據的活動。它是司法機關運用證據、認定案件事實的第一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有責任收集證據,查明案情。

在中國的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舉證責任。在行政訴訟中,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並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人民法院也應當根據職權,主動收集證據,以查明案情,解決爭議。

收集證據的方法,在刑事訴訟中主要是現場勘驗,屍體檢驗,活體檢驗,詢問證人,訊問被告人,檢查,扣押和鑒定等;在民事訴訟中主要是詢問當事人和證人,調取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勘驗和鑒定等。

Ⅵ 我國刑事訴訟法理論中證據有哪些不同分類

法律分析:(1)根據證據的來源出處不同,可以分為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

(2)根據證據的證明作用,是肯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施了犯罪,還是否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施了犯罪,可以分為有罪證據與無罪證據;

(3)根據證據事實形成的方法、表現形式、存在狀況、提供方式等,可以分為言詞證據與實物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Ⅶ 在中國刑事證據法中,一個證據要轉化為定案的根據,一般要具備哪些方面的條件

根據法律規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7)中國刑法證據擴展閱讀:

它與自訴案件相對稱。在我國,除了告訴才處理的和不需要偵查的輕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刑事責任。

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由自訴人自訴外,其餘的均由公安或檢察機關立案偵案、偵查終結後,檢察機關認為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即向法院提起公訴,提起公訴的案件為公訴案件。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試題案例分析 發布:2025-01-11 01:50:10 瀏覽:717
國家的立法權屬於哪裡 發布:2025-01-11 01:50:03 瀏覽:112
防害司法 發布:2025-01-11 01:35:52 瀏覽:676
新婚姻法里的小三違法嗎 發布:2025-01-11 01:22:59 瀏覽:89
蓄禽養殖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1 01:18:45 瀏覽:27
現代社會保障法的本位 發布:2025-01-11 01:04:16 瀏覽:168
司法拍賣的房屋 發布:2025-01-11 00:48:51 瀏覽:720
婚姻法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1 00:47:28 瀏覽:673
代遺囑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1 00:36:43 瀏覽:547
持續性履行的合同終止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00:13:24 瀏覽:784